治病必求本(本科内经选读论文)
浅析治病必求于本
22 反治 .
如 果病 情 复杂 或病 势严 重 , 体 不能 机
正 常地 反映邪 正 相 争 的实 际 情 况 , 畜 亦 可表 现 病
安, 用药后病情可暂时缓解, 但每天夜间仍有极 l l 少量风团疹块, 加重, 近日 治疗无效。 诊见患畜体 l l 瘦, 全身有大小不等的疹块 , 大如核桃 , 小如豌 I l 豆, 有的连在一起 , 大如手掌, , 质硬 皮肤发热发 l I 痒, 摸之不痛, 瘙痒不安, 啃咬。 舌红, 苔腻, 脉滑。I I
} 袈旗 医
病 的 本 质 是 一致 的 , 热 证 表 现 热 象 . I 0 如 坦I t }
2 1 第 3期 ( 第 16 ) 0 2年 总 6期
寒象 , 但有时病情复杂 , 病势严重 , 机体 能 常 地 反 映邪 正相 争 的情 况 , 临床 表 现则 与 其 本质 小
汗属 表证 , 急 发汗解 表 , 同时 又有 四肢 发 凉 、 应 但 肠 呜泄泻 的里 证 , 应温 里 , 这种表 里俱 急 的情 治 在 况下 , 即可用 解表药 和温里药 同时治疗 的方 法 。
2 正治 与反 治
肠人 手破结 时 , 就应先穿刺放气 以治标 , 在肚胀
缓解后再破结通肠 以治本 , 正如《 素问・ 标本病传 论》 “ 日: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而后
临床上常用 的治疗方法 , 又因所用药物 的性质 与 疾病 的症象相反 , 所以又叫逆治。《 索问 ・ 至真要 大论 》 :寒者热之 , 言 ” 热者寒 之 , 温者 清之 , 清者 温之 , 者收之 , 散 抑者 散 之 , 者 润 之 , 者缓 之 , 燥 急
坚者软之 , 脆者 坚 之 , 者补 之 , 者 泻 之 ”此 皆 衰 强 ,
浅谈“治病求本”
浅谈“治病求本”□ 杨宏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中医的这个“本”是什么?未必每个人都能说得精确。
“治病求本”之论,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又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似乎阴阳即指“治病求本”的“本”。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包括的面很广。
把它引入医学领域,概括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用来阐述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和治疗,但这是总的精神和原则,至于阴阳在诊断方面作为八纲的总纲,仅还是一种辨证方法,是一切疾病在辨治方面共同遵循的准绳,显然,都不能完全概括“治病求本”的“本”。
那么,什么是“治病求本”?而“治病求本”中的“本”又作如何解释呢?在我看来,这里的“病”针对的是某一个具体的疾病;“求”就是要我们寻求、找到;“本”是指决定这个疾病发展变化的病机、病证。
也就是要在辨证时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审因论治,不然的话,只能是对症治疗,疗效很难提高,甚至酿成坏症。
临床上发现许多感冒病人都先看西医,以为用些抗生素,加点激素,症状缓解快,总是有好处的,至于治不治它病却很少考虑。
如果再想看看中医,同样看到许多医生处方中用些双花、连翘、石膏之类所谓“消炎”的中药、中联强效片等成药,也不管感冒是风寒型、风热型、暑热型,抑或体虚外感型等,此皆治病只求治“标”,对症治疗,甚至连症状都不易缓解,违背了“治病求本”的精神。
我们提倡的辨证与对症相结合,标本兼治,重点治本,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才有益无害。
笔者自临床以来,治面瘫一病多年,有得有失,在早期治疗中,施以祛风通络之法,中药用牵正散加减,同时配合针灸,然而不效多矣。
曾治一男患,司机,素喜食肥甘厚味,夏日受凉,面瘫肆天来诊,患者耳后疼痛,观其左侧口眼歪斜,苔薄黄微腻,舌质略红,脉沉弦滑略数。
治病必求于本
【2019.02】□麻树文轩岐纵横橘井一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准则和依据。
探索在复杂的疾病中寻求其根本的病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将古代哲学思想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具体体现,为中医药学健康正确的发展并久盛不衰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文:《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细论,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译文: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阴阳的规律变化关系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可以作为分析和归纳一切事物的纲领,事物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阴阳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所以阴阳既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也是事物毁灭消亡的由来,事物所以会产生复杂的变化,就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反相成的阴阳两方面。
因而治疗疾病也必须从病情的阴阳变化这个根本上来认识,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
所以清阳之气向上升腾,不断积聚而成为天,浊阴之气,向下凝聚,不断积累而成为地。
安静属阴,躁动属阳,有阳就有阴,事物就存在,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事物就不存在。
物质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如物质由液体变成气体,称为“气化”,是阳的作用,由气体变成有形的液体称为“成形”是阴的作用。
在四季气候变化中,寒是阴,热是阳,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了极点会生寒,这又说明阴与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本文以“治病必求于本”把阴阳的道理与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说明人的一切生理,病理现象的产生,根源于阴阳的变化。
本,指的是阴阳。
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细化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为万物之本,人为万物之一,所以亦本于阴阳,人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的失调。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堪称中医思维的高度概括,那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
但是具体而言,“本”谓何也?本,此指阴阳。
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病必求于本”,意为阴阳为自然万物之本,人为万物之一,疾病亦本于阴阳,故当求阴阳之本而治。
人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素问·调经论》提出的“阴阳均平”、“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人体阴阳和谐平秘,则健康无病;阴阳失调逆乱,则百病丛生。
所以古人在治疗疾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使人体失调的阴阳气血恢复至和谐平秘状态,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诊断上诊察阴阳的失调状况,在治疗则重视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
故此句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
就人体而言,这里的“阴阳”到底指的是什么?后世医家针对此句,又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对“治病必求于本”的内涵加以深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及临床具体运用很有帮助。
第一,肾阴肾阳为本。
清·冯兆张在《锦囊秘录》中指出,“本”应为肾阴肾阳。
其云:“人之有生,初生两肾,渐及脏腑,五脏内备,各得其职,五象外布,而成五官,为筋、为骨、为肌肉皮毛、为耳目口鼻躯设形骸,然究其源,皆此一点精气,神递变而凝成之也。
充足脏腑,固注元气者,两肾主之。
其为两肾之用,生生不尽,上奉无穷者,惟此真阴真阳二气而已,二气充足,其人多寿:二气衰弱,其人多夭;二气和平,其人无病;二气偏胜,其人多病;二气绝灭,其人则死,可见真阴真阳者,所以为先天之本,后天之命。
两肾之根,疾病安危,皆在乎此。
学者仅知本气,而不知乘乎内虚;仅知治邪,而不知调其本气;仅知外袭,而不知究其脏腑;仅知脏腑,而不知根乎两肾;即知两肾,而不知由乎二气,是尚未知求本者也。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和意义
中医用药,同如战场用兵,讲求配合密切,有方有术。
主要治疗之药类似统帅,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症结,而其他辅助药物为副将,与主要治疗药物协同作战,从而达到治病求本,对症治病的目的。
这也就是中医常讲的“治病必求其本”。
在《本草纲目》主治的条目中通常会对药材的主治病症做出大致的总结。
比如:赤简“助阳气,可补五劳七伤,治风虚眩晕头痛。
”这里的“五劳七伤”和“风虚”都属于病因的范畴。
由此可见,中医讲求治病求本的理念是自古相传的。
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这也是辨证治疗所必须遵循的。
要真正做到治病求本,就必须弄清与“本”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标”。
“标”“本”是一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各自都有多种解释,明白“标”“本”后,可以据此说明疾病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
就从正邪这对矛盾关系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而以病因与症状这对矛盾关系为例说明,则本即病因,标即症状;再从病变的部位来说,内脏为本,那么体表就是标;而以疾病发生的先后来看,旧病是本,与之相对的新病是标;原发病是本的话,继发病就是标。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形象地了解“标”“本”的关系。
治病必求其本论
治病必求其本论摘自《目经大成》家师尝讲《内经》,至治病必求其本之句,余于言下顿悟,乃瞿然而起,喟然而叹曰∶有是哉,轩岐之入人深也。
一贯之传,宁必口授者之为有得耶。
刍荛之言,敢请尽陈于前席。
曰∶夫目本阴阳五行,相生配而神明,少有偏损,六淫之客气乘之,其所以为疾者,固非见症医症之所能治也。
经又有曰资其化源,则求本之义着则明矣。
夫脾土虚者温暖以益火,肝木虚者濡润以壮水,肺金虚者甘缓以培土,心火虚者酸收以滋木,肾水虚者辛润以保金,此顾母之本也。
木欲实,金当平之。
火欲实,水当平之。
土欲实,木当平之。
金欲实,火当平之。
火欲实,土当平之。
此对待之本也。
金为火克,泻心在保肺之先木受金残,平肺在补肝之先。
土当木贼,损肝在扶脾之先。
水被土乘,清脾在滋肾之先。
火承水制,折肾在养心之先。
此闲邪之本也。
金太过则木不胜,而金亦虚,火来复母之仇。
木太过则土不胜,而木亦虚,金来复母之仇。
水太过则火不胜,而水亦虚,土来复母之仇。
火太过则金不胜,而火亦虚,水来复母之仇。
土太过则水不胜,而土亦虚,木来复母之仇。
皆亢而承制,法当平其所复,扶其不胜,经曰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此防患之本也。
木极而似金,盖木高密则招风,风胜则折,非金伐也,宜泻青而兼导赤。
火极而似水,盖火炙热则汗流,汗过则冷,非水伏也,宜降心而兼清脾。
土极而似木,盖土湿则崩,燥则裂,非木疏也,宜理肌而兼调气。
金极而似火,盖金熔则毁物,击则生火,非火炼也,宜泻白而兼利水。
水极而似土,盖水凝则冰,冰坚则任重可载,非土填也,宜暖肾而兼平肝。
此释疑之本也。
至于热极则生寒,寒极则生热,譬诸天时,朔风凛冽,繁霜大雪,天必晴。
南风烦闷,础润苔霉,天必雨。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物极必反,理之自然,此变病之本也。
大寒正盛,热之不热,倏忽往来,时发时止,是无火也。
大热正盛,寒之不寒,昼见夜伏,夜见昼止,时节而动,是无水也。
无水者壮其主,无火者益其源。
经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即此义也。
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
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需要寻求治疗的方法。
而治病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面临众多疑问和困惑,急需有权威的指导和解答。
因此,《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这篇文档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治病的首要原则就是求助于专家和权威的医学知识。
大家都知道,拥有丰富医学知识的专家能够通过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求治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盲目自行治疗或听信一些不可靠的观点。
其次,治病过程中,了解各家医学观点和不同医学流派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领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各个医学学派和不同的医生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各家医学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疗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思路。
这样在实际治疗中,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总结来说,《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这篇文档对于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至关重要。
它提醒我们要相信专业医生的判断和建议,尽量避免自行治疗的风险。
同时,通过学习各家医学观点和治疗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治疗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总之,《治病必求于本各家注解》这篇文档的出现无疑为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辅助。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资料,增加对治疗的了解并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身体的不适,提高治疗的效果,最终实现健康的目标。
治病必求于本
发 生、 发展 , 总是 通 过 若 干 症 状 而 显 示 出来 , 但 这 些症 状 只是 疾 病 的 现 象而 不 是 本 质 。 只 有通 过 综 合 分
析, 透 过 现 象 寻找 到 本 质 , 找 出原 因 , 才能 确 立相 宜 的 治 疗 方 法 。
例如 , 常 见 的 小 儿 咳嗽 病 因复 杂 , 凡 内伤 外感 、 五 脏 之 病 均 能 引起 , 故 应 当 审证 求 因 。一 般 咳嗽 多 源 于肺 , 叉 常 和脾 与 肾有 关 。脾 失 健 运 , 水 谷 不 能 化 生精 微 , 反 而酿成痰 浊, 上 行 于肺 , 阻塞 气 道 , 使 肺 的 功 能 失 常 而发 生 咳嗽 。 故 古 人 有 “ 脾 为 生痰 之 源 , 肺 为 贮 痰之 器 ” 的说 法 ; 肺 主 气, 肾纳 气 , 气 生 于 肺 而依 赖 于 肾 。 若 肾 阳虚 衰 , 一 则不 能 暖 土 , 致脾 虚 湿 聚 而 生 痰 ; -N 不 能 制 水 , 致 水 湿上 犯 而 为饮 。 故 有
缓和后再 治其本。
疾 病 的标 本 关 系不是 绝 对 的 , 在一定条件 下, 可 以 互 相 转化 。 因此 , 在I 临床 中要 认 真 观 察 , 注 意 掌
握 标 本 转 化 的规 律 . 以便 正 确 地 不 失 时机 地 进 行 有 效 的 治 疗 。 治 病 求 本 的 具 体 应 用 , 除 了必 须 正 确 辨
方 法 。 治病 求 本成 为 几 千 年 来 中 医 临床 辨 证 论 治 一 直 遵循 的 基 本 准 则 。
标与本是 一个相对的概念 , “ 标” 与“ 本” 的 含 义是 多 方 面 的 。 从 正 邪 两方 面 来说 , 正 气 为本 , 邪 气 为
《内经》“治病求本”治则浅析
病颈 痈者 ,或石 治 之 ,或 针 灸 治之 ,而 皆 已,其 真 安在 。 岐伯 日:此 同病 异治 者也 。夫 痈气 之息者 ,宜 以针开 除去
之 ,夫 气 盛 血 聚 者 ,宜 石 而泻 之 ,此 所 谓 同 病 异 治 也 ” ;二
条件下 ,还应掌握 “ 急则 治其标 ” 和 “ 缓则治其 本” 的治 疗精神 。 《 素问 ・ 标本病传 论篇》 指 出 :“ 先病 而后逆者 ,治其 本 。先 逆 而后 病 者 ,治 其本 。先 寒而 后 生病 者 ,治 其 本。 先病而后生 寒者 ,治其本 。先热 而后生 病 者 ,治其 本。先 热而后 者 ,治其 本 。必 且调 之 ,乃治 他病 。先病 而后 生 中满者 ,治其 标 。先 中满 而后 烦心者 ,治其 本 。人 有客
此外 ,《 素问 ・ 真要大论 》还说 :“ 者逆治 ,甚者 至 微
从治 ” ,意思是说病 情较轻 ,往 往病证单纯 ,因此适 合运用 正治法 ;病情较 重 的往往 病证 复杂 ,会 出现假 象 ,此 时可 用反治法 。 4 同 病 异 治 ,异 病 同 治 《 内经》 中的 “ 同病 异治 ” 含义 有 二 :一 为相 同 的病 而采用不 同的治疗 工具 。如 《 问 ・ 素 病能论 》 指 出 : “ 有
继发病。《 问 ・ 素 标本病传 论篇》 云 : “ 病有标 本 ……有 其 在标而求之于标 ,有 其在 本 而求 之 于本 ,有其 在本 而求 之 于标 ,有其 在标而 求之 于本 。故 治有取 标而 得者 ,有取 本 而得者 ,有逆取而得者 ,有从取 而得 者。 “ ” 知标本者 ,万
举万当 ,不 知标 本 ,是谓 妄行。 ”这段话不但 强调 了明辨 标 本 的 重要 性 ,而 且 还 告 诫 我 们 在 治 疗 疾 病 时 ,必 须 考 虑 从 本 治疗 ,同 时还 应 了 解标 本 逆 从 的 变 化 或 治 标 、或 治 本 。 2 1 究 其 起 因 ,对 因 治疗 . 在 中 医 治 疗 学 中 , 以 标 本 分 ,病 因 属 本 , 症 状 属 标 , 因此 “ 治病求本 ” 中的 “ 本”也 可作 “ 起病 之因 ”解 。其 实 《 景岳全书》 也 说到 : “ 万物 皆有本 ,而 治病 之法 ,尤 惟求为首务 。所 谓本 者唯 一而无 两也 。盖或 因外感 者 ,本
何裕民:治病必求其本
治病必求其本治病求本,乃始自《黄帝内经》的中医学的一大基本原则。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古代贤医又强调“急则可先治其标,缓则必当求其本”;有时又可“标本兼顾”。
这些,虽只是充满哲学韵味的归纳,却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尤其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若能很好地贯彻这些原则,常能以最低的代价(包括最少的身体创伤),获得最佳的效果(包括最大限度地延续有生存质量的生命)。
针对极其错综的肿瘤治疗而言,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也许中医学所指的“本”与“标”不尽相同,但最为关键的“本”,当然是保全患者的生命。
相对生命,癌瘤等只能看做是“标”了。
然而,当暂时已无生存之忧时,可能存在的癌魔或某些异常的癌胚指标就上升为治疗的主要矛盾,成为病本了。
这些充满辩证思想的原则自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蒋某年近八旬,是我熟悉的某医学同仁之高堂,97年因乙状结肠梗阻而做手术,病理为交界性瘤肿,术后曾一度用中医“零毒化疗”治疗。
我曾劝其坚持,因其儿子也是医师,自认为问题不大,故未再继续。
然而于04年3月,又见左下腹痛,大便困难,粘冻样伴血性粪便,肠镜确诊为吻合口处癌肿,呈菜花样变,已阻塞肠腔达2/3。
这时全家上下乱成一团糟。
儿子所在的医院意见是化、放疗都不行,只能作姑息性改道,造人工肛门。
但其母亲素有洁癖,嫌秽浊而死活不肯改道。
儿子又通医,知道一旦堵塞,有生命之忧。
对中医似信非信的他再次恳求相助。
我也帮他权衡利弊,并借助治病求本原则进行分析。
其母之肠癌肿块,肯定无法手术彻底切除,而外科意见的正确性在于防范可能的完全性肠梗阻,到那时再施手术,恐十分被动。
但从另一角度分析:对八旬老人施以手术会导致创伤巨大暂且不说,患者术后时时须与粪便打交道,恐不会有良好的生存质量及术后康复。
而目前的关键就怕肠梗阻,不妨以外用灌肠为主,“急则治其标”,内服以“零毒化疗”制剂为辅,不可妄行汤剂(恐诱发肠阻);再佐以外用粉剂,敷于左下腹以温通疏利;既无伤害,又可配合灌肠,加快菜花样病灶的坏死、脱落与排出。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导语“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此处“本”有什么特殊含义?这句话又将如何在临床上引领我们中医人治病救人,减少误治?“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这里的“本”主要是指阴阳,与《素问·标本论》所说的“本”意义不一样,与我们平时常说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本”也不尽相同。
这里主要是告诫后人,医者要懂得阴阳变化的道理,抓住阴阳这个根本,才能顺利地治好疾病。
第1则人的疾病,千态万状,有的虚,有的实,或在气,或在血,或在脏,或在腑……但皆不外乎阴阳失调,故知病变无穷,而阴阳为本。
《内经》的主导思想,认为病变无穷,但最根本的问题是阴阳乖常。
所以提出阴阳是“生杀之本始”,人能活着与否,病能治好与否,都要看阴阳的变化。
“治病必求于本”是说要到阴阳变化中去找根据。
《内经·至真要大论》有“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的记载。
所谓“知其要”就是说要懂得阴阳变化所在,一句话即可说明白;“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是说若不懂得阴阳变化的道理,说来说去,抓不住要点,弄不明白,就不能诊治好疾病。
这里也是指掌握阴阳这个根本。
所以一切生理、病理、望、闻、问、切、辨证、诊治、组方、用药等等,无不和阴阳有关。
如果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所以治病必求于本的落脚点,就落在这个地方。
第2则临床上病情很典型者,比较好办。
但有些病不典型,就不好办。
如“至虚有盛候,大实见羸状”,李念莪注解说:“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见羸状,误补益疾”,是说不懂得阴阳变化的道理,治疗上则会犯错误。
再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证似阳,阳证似阴”。
对此,如果仅懂得阴阳的一个方面,而不懂其变化规律,就会辨证失误而犯“虚虚实实”的错误。
治病必求于本,何为标,何为本?
治病必求于本,何为标,何为本?【原文】经曰: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根也,源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
澄其源而流自清,绝其根而枝自枯,此自然之理也。
故善为医者,必求其本。
如人之疾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皆不外阴阳二气,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知病所从生,知乱所由起,而直取之,自得病之根源。
本既衰危,枝将何倚?如此疗之,未有不痊愈者也。
【释议】《黄帝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根源也。
意思是治病必求于根本,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世上没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其根源。
“澄其源而流自清,绝其根而枝自枯,此自然之理也。
”找到导致疾病的原因,如同知道混乱的状况因何而起,并用最直接的方法去应对,祛除导致疾病的根源,好比伐木去枝,将树连根拔起,枝丫怎能存活,岂不比一根根地砍伐树枝来得快捷、有效、彻底?如此治疗疾病,还有什么治不好的疾病呢?“故善为医者,必求其本。
”好的医生,治病必求于本。
应从根本上找出并解决导致疾病的原因,所谓疑难杂症便迎刃而解。
比如人所患疾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但皆不外乎阴阳二气,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虽多变,但是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弄清这一点,十分重要。
治病必求于本,因为病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在治疗步骤上须从疾病的标本关系来决定治疗的先后,即“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在病人之标本——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在疾病之标本——病因为本,病状为标。
在病所之标本——内在为本,外表为标。
在发病时间——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人体疾病的发生或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或内外兼有、参差杂乱;有内脏病影响外部者,也有外部病影响内脏者;有外感,有内伤,也有外感兼内伤,有内伤兼外感者,医生必须一一细辨。
且人体质也有强弱差异,有偏阴偏阳之分;生长在南北不同地方,性情有刚柔的特点;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不同;年龄有老少;性别有男女;处境有忧劳和苦乐之别;营养有膏粱粗米之殊;更加天气季节有寒暖之不同,所以疾病也有新久、深浅的差异,因而临证之时,不可不详察其因,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知病之所从生,而从本治之,病必迎刃而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的主导思想。
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本、正气卫气之根、人体气化之枢、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强健,百疾不起,脾胃虚弱,百病由生。
疾病发生后,“得胃气生,无胃气者死。
”所以历代医家在临证论治时,把调理脾胃推崇为医中之王道、临证之法门,将调和脾胃、护助胃气作为实现“治病求本”理念的重要路径,通过调理脾胃来健中焦、助运化、补气血、益五脏、扶正气、防疾患、保健康。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学说。
王道,即“圣王之道”,以仁义治天下,为王者治理天下的正确道路和方法。
王道常与“霸道”相对称,王道崇尚仁政,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霸道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
自古医界也有王道和霸道之分,调理脾胃者属医中之王道。
明代江西医家龚信在《古今医鉴·病机赋》中说:“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
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其子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也说:“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
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
”龚氏父子把调理脾胃推崇为医中至高无上的法门,此医学思想得到后世诸多医家的赞同。
1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机沙篆》说:“气之源头在乎脾。
”《医学入门》说:“血乃水谷之精,化于脾。
”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是气血津液化生的物质基础,只有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气血生化旺盛,元气充沛,血液充盈;脾胃失职,则生化无源,气血亏虚。
2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本。
《灵枢·五味》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脾土居中以溉四旁,五脏六腑均依靠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滋养,脾胃强则五脏俱强,脾胃弱则五脏俱弱。
3脾胃为人体正气之本。
《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师传》曰:“脾者主为卫。
归真子浅说治病必求于本、必同于道
212019.09寻医问药归真子浅说治病必求于本、必同于道■ 樊胜国我喜欢用健康文化、健康哲学,我喜欢用生命科学、生命哲学。
也喜欢借用老子、庄子之“道”,叫健康长寿之道。
一是异于人,求突破求创新,更因为健康、生命确实是道、是哲学,非狭义的中医、狭义的西医能囊括、能诠释。
所以,用生命科学、生命哲学,健康文化、健康哲学,才能说尽说透健康长寿之道,我也用健康化、年轻化、长寿化表达这种追求和研究。
有人长久咳嗽、容易咳嗽,大师或者江湖郎中说,萝卜止咳、茄子止咳,不屑说之。
中医医科专家、中医科班大夫采用止咳经方、止咳验方,当然能收效。
是为治标,会经常反复的!或季节性反复的!或年年反复、长久长期反复。
西医常用消炎的方法。
这类功能的调整、恢复、提高以及体质的脱胎换骨,实现健康、年轻、长寿目标,非西医之长,穷极研究也难!咳嗽、痰多、鼻多、哮喘,等等,从西医是呼吸系统疾病,说在肺、在气管之类。
从中医说是手太阴肺经,有大量传统经方、验方可以选用,我首选二陈汤加减。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咳嗽这一大类体质的本、本源、根源在哪里?此患者的本源短板在哪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身体需要调整的、中医范围内本源也各不相同。
这绝对是中医是专家了。
我推荐健脾以益肺固本,我推荐考虑身体的寒热加减,考虑风邪、湿邪等以更彻底解决中医层面的本源,以获得更健康的体质,从而进一步实现其年轻化。
但是,固本长寿、健康、年轻、长寿的本源还有吗?一定的。
用中医的话说“治未病、不治病成、已病”。
治未病,包罗万象。
比如环境与健康、言行与健康、思想与健康、修养与健康,有为与无为等等,都关乎我们的健康。
比如,一些营营苟且之辈、投机算计之辈(庄子这样说:与接为钩、日以心斗),和健康和长寿都无缘的。
如道德经之所言“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所以,我说健康、年轻、长寿从作人开始。
浅谈《内经知要》治病求本的临床体会
浅谈《内经知要》治病求本的临床体会《内经知要》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传统中医著作,在中医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介绍了治病求本的原则,提出了中医治病思想的核心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因此,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并理解《内经知要》,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一、坚持“治本”的治疗思想《内经知要》以“治本”的治疗思想为基础,着重对病因的治疗。
它指出,病症的发生是由“病本”所致,而“病本”又有各种原因,如虚实、气血、邪气、邪熏等,这些原因是造成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必须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病时,就应该先找出病因,再从治本的角度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重视辨证论治《内经知要》着重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病因、病本、病情及其症状,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治病时,临床医生必须仔细询问病人病情,并结合查体结果,深入观察和分析,以便精确定位病因。
只有把握好病因,才能准确地克服病症,从而达到痊愈的效果。
三、恰当运用药物治疗《内经知要》强调药物的恰当使用,即根据病症的发展特点,结合对病人的观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
在治病时,临床医生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来下药,而应根据病症的实际情况,科学施药,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重视辩证把握临床病情《内经知要》指出,辩证把握临床病情是治疗的基础。
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正确理解和分析病情,包括病因、症状、病本、发展趋势等,以便确定治病的措施,准确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把握治疗的时机,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总之,《内经》知要提出了以“治本”为核心原则,以辩证论治为基础,强调恰当使用药物治疗,重视把握临床病情的治病原则,为临床治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根据《内经》中的相关指导思想,临床医生必须以“治本”为准则,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认真观察、深入分析,以及全面理解、运用药物,从而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治病必求于本”,谈谈中医临证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谈谈中医临证治疗原则中医的治则概念包括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三部分。
这三部分相互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治疗思想决定着治则、治法,也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决定性基础。
治疗原则是对疾病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治疗思维,贯穿在每一个临证实践过程中,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指导思路。
治疗原则是在治疗思想的指引下产生的,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善后、调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防微杜渐“防微杜渐”的原意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宜时刻保持警惕,当出现不好之征兆与苗头时,须及时加以制止与纠正,不能由其继续发展。
《尚书》上说:“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
治病养生也要尽早发现祸患,治于未乱。
事物发展是由易至难、由细至巨的过程, 必须要“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所以,“防微杜渐”是治则之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任何疾病都有由浅入深的过程,“上工治末病”即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则会比较棘手。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汉书·韦贤传论》说:“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
”提示凡事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妥善措施,不能呆板,随机应变相机行事才为妥。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道:“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
”讲的是六气的正常生化和异常生化,胜气复气等淫邪致病的主治原则都要配合甘苦辛咸酸淡所化的治疗方法,也是在告诫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因地制宜者,如“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强调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
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更是要注意病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还要因人制宜。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作者:文睿来源:《祝您健康》2010年第11期1981年,我在中医学院的学习进入了临床实习阶段,被分到当时的淮阴地区医院实习。
淮阴地区医院设备及技术力量很强,是实习的理想医院。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管病床了。
在我分管的患者中,有一个因耳鸣半年入院的农村老太太,年龄六十多岁。
入院后经中医辨证,认为是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予以补益肝肾治疗。
一周下来疗效不佳,耳鸣依然。
我接管病床后,就和老太太进行了交流。
问了病情,看了舌苔,把了脉,觉得对她的辨证是正确的,治疗方案也合适。
但是为什么没有疗效?为此,我去图书馆查了有关资料,经老师同意,将处方的药物进行了调整。
一周后,仍无疗效。
我很郁闷,再次来到病房,和患者聊了起来。
我问:老大娘,你什么时候出现耳鸣的?患者答:半年前。
问:两只耳都耳鸣吗?答:就是左耳耳鸣。
问:耳鸣前是否有高血压或其他不适?答:耳鸣前曾经失眠,听别人介绍使用一种民间验方。
就是把辣椒放入左耳,睡眠改善后,就把辣椒取出来了。
问:是否从此以后就出现了耳鸣?是两只耳朵同时耳鸣,还单是左耳?答:是的,从那以后就出现了耳鸣。
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左耳耳鸣,特别是睡在床上,随着翻身,耳鸣加剧,痛苦得很。
起初在我们生产大队的小医院看过,没有效果。
后来到公社医院、县医院看。
这不,现在住到了地区医院。
听了老太太的讲述,我低头想了一会,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是否会有东西残留在老太太的耳内?老太太到过几个医院,通常会被认为已经有医生给她做过耳朵的检查了。
作为中医,一般不会去想需要再做这种检查。
但是,我还是想弄清楚。
于是我请她走到窗边的阳光下,查看了她的左耳。
开始看不清楚,我又找来手电筒,变换角度,仔细检查。
发现有几个小小的异物在里面。
我找了一个发卡,小心翼翼把异物一一取出。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患者的左耳内竟遗留着3-4枚辣椒籽。
可能就是这几个辣椒籽在捣乱。
经过几次操作,我确认老太太的耳朵里没有辣椒籽了。
再问她,还耳鸣吗?她停了一会,似乎在默默感受,然后有一点惊讶地说:“不耳鸣了。
中医讲“治病必求于本”,本指的是什么?
中医讲“治病必求于本”,本指的是什么?【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五十一。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
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於本。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接前文)《黄帝内经》的这些篇章,有的时候讲的非常哲学,非常的形而上,讲着讲着就直接切到形而下。
刚才讲了半天都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神明之府也”,讲的都是天地宇宙万物的规律,一下又切到治病上。
再往下就会感到古人的思维,有时候非常跳跃,有时候也非常专注。
《黄帝内经》的所有文章,虽然在阐释天道,但是一点都不虚。
它阐释的同时就开始往人道上落,有时候落的还特别的具体。
比如后期的篇章里,尤其是《素问》里的雷公、鬼臾区等这些人物跟黄帝、岐伯进行对话的时候,就觉得这些人物特别有意思,性格特别的幽默。
岐伯和黄帝对话的时候,问的问题特别具体,特别的生活化,这就是《黄帝内经》里有趣的一面。
以前这些老师很少讲到这块,可能《黄帝内经》的篇章太多了。
《素问》就有81篇,《灵枢》还有81篇,合在一起共162篇。
一般的老师只注重《素问》的前几篇,比如《四气调神论》《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往后就不讲了。
(今日头条 @中医彭鑫博士)一方面可能是时间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可能讲着讲着听众朋友们都跑了,只有老师在台上讲,听众全没了,什么原因?因为后边有很多内容特别专业,都是中医学的专业内容。
其实这些内容特别有意思。
我想怎么办?就是把《黄帝内经》,这162篇,每一篇像现在这样,细致的、完整的呈现出来。
希望把我所理解的《黄帝内经》跟大家一起分享。
再往后讲就是“治病必求于本”,本指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就知道,肯定就是生杀之本始的本,也就是神明之府,也就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那是什么?那就是阴阳。
所以《素问·吴注卷二》注解:“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病之本可知。
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黄开泰:治病必求于本
黄开泰:治病必求于本黄开泰:治病必求于本地球上支撑生命的自然客观,概括起来不外天地,天有日月星辰之运行,地有山川河流之变化,上下气交、气化,形成寒暑往来、昼夜更替的生命环境,归结起来不外阴阳寒热。
对于地球生命来说,阴阳是天地之道,是生命之道,是疾病之本,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为地球生命之常道,凡与生命相关联的所有事物,都不外阴阳。
具体到活生生的人,阴阳则是生命之应的存在,是生命之神的阴阳,是生命之气的阴阳,神之正、气之和在“阴平阳秘”,神之躁、气之乱在阴阳之逆,故健康本于阴阳,疾病也本于阴阳。
疾病状况下的阴阳之本,不同于健康状况下的阴阳之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概括为病机,要求通过症状审察病机,以求其本,为寒热温凉的处方用药,确立治疗目标。
以病机为本的治疗,《伤寒论》概括为“随证治之”,俗称“方证对应”,指临床的治法、处方、用药和证候病机互补对应的治疗,对应性越好,临床疗效就越高,若能丝丝入扣,那就是“上工”了。
“方证对应”中的“证”是病机性质的临床判断,“方”指治法、处方、用药、生活调护等治疗决策。
在中医药理论,病机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寒热温凉;病机有五藏表里,治法有解表攻里;病机有升降出入,方剂有升降浮沉,针对病机反应出来的生命之势,采用互补之“方”去治疗,就是“方证对应”。
如病机为寒,说明生命之势不是阳虚就是阴盛,用热的方药去补阳气或祛阴寒,使体内阳虚或阴盛的态势得到改变,是“方证对应”;病机为热,说明生命之势不是阴虚就是阳旺,用寒的方药去补阴或泄阳,改变内在的阴虚或阳旺的生命之势,也是“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是“有是证用是方”,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外感病开邪出路,内伤病因势利导等。
中医的病机理论,有四大层次:经典理论、基本病机、病病机和证候病机。
有六个病机要素:病性、病邪、病位和病种、病形、病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病必求本
黄帝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杀生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指治疗疾病时需寻找发病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治疗,是临床疗效的保证,作为一种治疗原则,指导了几千年来的中医医疗实践,也是中医学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中医温和且贴近人民生活的治疗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巧妙结合“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找出疾病之根本。
治病,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正治”与“反治”。
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
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
疾病的发生,必有其原因,病机的变化,必有其关键所在,疾病症候虽然繁杂,也必然有其主次真假之别。
即是表明中医在辩证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或矛盾之主要方面,寻求疾病的根本所在。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然而有时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时则与其本质不一致,出现了假象。
为此,确定治疗原则就不应受其假象的影响,要始终抓住对其本质的治疗。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此皆属正治之法。
大凡病情发展较为正常病势较轻,症状亦较单纯的,多适用于本法,如风寒外感病人,用辛温解表法即属正治,胃寒而痛者,用温胃散寒法,即为正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就
是以热治热,以寒治寒。
前者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即真寒假热的患者;后者用于热极反见寒象,即真热假寒的患者。
二者治疗的实质仍然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
即为反治。
诚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认为:“经日:治病必求于本。
本为之根也,源也。
世未必有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
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
”同时又指出人体:“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
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而矢出者;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消谷而作泻者。
此皆以回护中气为本,勿治其标。
《黄帝内经》谈到,阴阳、内外、先后、寒热、上下、清浊……是对立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所以,“治病必求于本”必与“标”相联,如何辨别“标”与“本”才是治疗之精髓。
如何划分“标”与“本”?不同病症,中医认为有不同的“标”和“本”。
如以正气和邪气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以病位内外而言,病在内脏为本,病在躯体为标;以发病先后而言,原发性疾病为本,继发性疾病为标。
求“本”是我们必然的过程,治“标”则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也得分轻重缓急、掌握标本先后。
“急则可先治其标,缓则必当求其本”;有时又可“标本兼顾”。
如病人出现大出血、高热、休克时,这些症状虽然是标,但如不及时处理,可危机生命,这时就必须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首先解除这些症状,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其病本,治标可以应急,治本方能长治久安,这
就是《内经》所言的“标而本之”。
现今临床对“治病求本”的认识主要是指治疗某些疾病时,必须要寻求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也正是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
把“治病求本”的正确思想准确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升医疗质量,提高中医药疗效,坚持“治病必求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