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建筑特色
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
![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a22a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7.png)
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布达拉宫,又称“白宫”,是西藏拉萨市的一座古老建筑,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
自从其建成以来,布达拉宫一直是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
它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体现了西藏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环境。
本文将对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建筑风格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了藏族建筑的特点,并且融合了尼泊尔、印度和中国的建筑风格。
整个宫殿呈现出宏伟、庄严的气势,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其建筑外观呈现“红、白、绿”三色的特点。
以红色为主,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白色为辅,象征着纯洁和神圣。
绿色则暗示着原始和生命的力量。
红、白、绿三色的结合使得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鲜明和美丽。
布达拉宫的造型独特,金黄色的顶部向天空伸展,使整座宫殿更加高大挺拔。
它的建筑风格还融入了藏式、印度式、尼泊尔式的元素,集古老文化之精华,展现了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
二、设计特点1. 技术巧妙的建筑结构布达拉宫的设计结构充分考虑了西藏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
它采用了宫殿式建筑,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局。
宫殿式建筑以多层楼阁为主,雄伟壮观。
布达拉宫的每一个角落都展现了先进的建筑技术。
它利用了木材和石块相结合的建筑材料,使得宫殿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它还安装了避雷装置,以应对多发的雷电天气。
2. 独特的宫殿布局布达拉宫的宫殿布局体现了佛教的哲学思想。
整个宫殿可分为白殿和红殿两个主要部分,以及辅建的经堂、僧房和佛堂等。
白殿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是用来处理政务和举办重大仪式的地方。
它是以武则天时期的中国唐代建筑风格为蓝本,呈现出宏伟庄严的气势。
红殿位于白殿的西北侧。
这里是达赖喇嘛修行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布达拉宫最庄严、神圣的地方。
红殿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的宫殿建筑,呈现出宛如迷宫般的布局和华丽的装饰。
3. 精美的装饰和绘画布达拉宫内外都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刻艺术。
布达拉宫建筑介绍
![布达拉宫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e88db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e.png)
位于布达拉宫山后,在白宫主楼对面。为布达拉宫最初建筑之顶层平顶"空间",亦为重大节日举行法事 活动之处。公元1645年(藏历第十五绕迥铁兔年)开始兴建,历时8年竣工。为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赤钦)的驻 锡地,统辖西藏个宗派中央宗政府驻锡地"雪林多吉颇章"(亦称夏官、且随六部办公,掌管西藏政令噶伦自 署),及布达拉宫护卫部队多吉颇章守卫处。并派甲索为布达拉宫总管,其亦为西藏大贵族之一
-
白宫 红宫 建筑特色
布达拉宫建筑介绍
布达拉宫,坐落 在西藏自治区首 府拉萨市区西北 的玛布日山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 高,集宫殿、城 堡、寺院于一体
的宏伟建筑
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也是西藏最庞大、 最完整的古代宫
堡建筑群
1
白宫
白宫
A
白宫因外墙 为白色而得
名
B
白宫横跨蜿 蜒的布达拉 山脊之上, 背依绝壁, 下临峡谷, 气势磅礴
堂及经堂等
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祀殿 位于红宫最里面,此殿 供奉着五世达赖喇嘛阿
旺洛桑嘉措的灵塔
3
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
T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 自山脚向上至顶部分布着红宫 与白宫,红白相间,蔚为壮观
布达拉宫主楼外观共有13层建 筑,高110米。"布达拉"是梵 语音译,意为"观世音菩萨"
因传说观世音菩萨从乘五方佛 里面的中央大悲华王座上经过 时,见逻刹国处于黑铁般的灾 难时期,便指示王子罗色在逻 刹境内之红山处修造一座与他 一模一样的行宫,王子罗色就 按佛的旨意在红山处修造了宫 殿式庙宇"布达拉",并成为第
一世达赖喇嘛的驻锡地
以后各世达赖喇嘛都按上一世 达赖喇嘛遗嘱的规定修建它
藏式建筑风格 西藏藏式建筑风格的赏析 探寻建筑艺术之美
![藏式建筑风格 西藏藏式建筑风格的赏析 探寻建筑艺术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361436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4.png)
藏式建筑风格西藏藏式建筑风格的赏析探寻建筑艺术之美藏式建筑风格藏式建筑风格是西藏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结构、造型和装饰艺术而闻名于世。
在西藏高原的漫长历史中,藏族人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赏析藏式建筑风格,探寻其背后蕴含的建筑艺术之美。
1. 藏式建筑的外观特点藏式建筑以庄重、厚重而独特的外观形式而著名。
一般来说,藏式建筑通常采用石木结构。
建筑的外墙常用石块砌筑,厚实耐久,同时木材用于梁柱框架的搭建。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也形成了建筑自身的观赏价值。
除了结构材料的特殊性,藏式建筑的外观造型也别具一格。
建筑常采用平顶或斜坡屋顶,屋顶独特的金字塔形和角檐的设计,给人一种庄严、神秘的感觉。
此外,建筑的墙壁常常以鲜艳的彩绘和雕刻作为装饰,使建筑充满了生机和艺术气息。
2. 藏式建筑的内部空间藏式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也有其独特之处。
一所藏式建筑往往包括主体建筑和周围的围墙,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院落。
进入院落后,可以看到主体建筑的正门,通常门楣上会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进入建筑内部,会发现其内部空间被巧妙地分割成多个房间和功能区域。
一般来说,建筑的中央大厅通常用于举行各种活动,比如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
而其他房间则用于居住和储存物品。
3. 藏式建筑的装饰艺术藏式建筑的装饰艺术是其最为醒目的特色之一。
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中,都能看到丰富的装饰元素。
例如,建筑的外墙常常用鲜艳的颜色进行彩绘,绘有佛教经文、神话故事和自然景观等图案。
这些彩绘不仅丰富了建筑的视觉效果,也传递了藏族人民的宗教和文化信仰。
此外,建筑的门窗、檐口和柱子等部分也经常进行雕刻。
这些雕刻以佛教题材为主,细腻精湛,栩栩如生。
这些装饰元素无不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4. 藏式建筑的文化意义藏式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西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体现。
通过建筑的形式、装饰和布局等方面,可以窥探到西藏人民的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藏族民居 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
![藏族民居 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https://img.taocdn.com/s3/m/073f2c51a98271fe910ef96a.png)
[键入文字]藏族民居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由于受气候与环境的影响,藏族的居住建筑大部分是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由于形如碉堡,所以被取名为碉房。
碉房是藏族具有特色的一项建筑,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碉房。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
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
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
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
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
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
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
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
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
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
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
1。
藏族传统建筑探访西藏特色的建筑艺术
![藏族传统建筑探访西藏特色的建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51bb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1.png)
藏族传统建筑探访西藏特色的建筑艺术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
藏族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闻名,值得一探究竟。
一、藏族传统建筑的历史背景藏族传统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
在历史上,藏族人民一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因此他们建造的房屋需要能够抵御极端的自然环境。
此外,宗教信仰也对藏族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藏族建筑的特点与设计藏族建筑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其稳定牢固的结构。
传统藏族房屋的墙壁采用了土砖或者是石块建造,以确保能够抵挡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强风和大雪。
此外,这些建筑一般是一层的,以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
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藏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师会精心选择建筑位置,以确保与周围的山脉、河流和湖泊相互协调。
此外,建筑物的外观也会采用大量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设计元素,如采用天然材料、手工雕刻和彩绘等。
三、藏族寺庙建筑藏族寺庙是藏族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文化的重要象征。
这些寺庙通常位于山区或广阔的草原上,具有壮观的外观和宏伟的规模。
在设计上,藏族寺庙结合了佛教教义和当地的建筑传统。
例如,寺庙中的大殿通常建于整个建筑的中央位置,供奉着佛像和经书。
此外,寺庙的外墙常常用金色和五彩斑斓的彩绘进行装饰,以表达对佛教信仰的敬意。
四、藏族民居藏族人民的日常住所被称为“嘎”(ga)。
这些房屋通常由石头、土坯和木材建造而成,外观简朴,但非常坚固。
为了适应高原的严寒气候,屋顶大多是倾斜的,并有宽大的檐口,以保护房屋免受暴风雨和大雪的侵袭。
藏族民居内部布局以实用性为主,通常包括一个供人居住的主房间和一个用于储藏的堆房间。
而家庭的藏族成员会沿着内墙排列,以便保持温暖和亲密感。
五、新时期的藏族建筑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藏族建筑也在西藏出现。
这些建筑结合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具有现代化的便利性。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独特之处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独特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46015a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e.png)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独特之处布达拉宫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佛教信仰者心中的梦幻圣殿。
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宗教意义而备受瞩目。
以下将介绍布达拉宫的独特之处。
1.建筑风格独特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名。
宫殿整体呈现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风格,拥有丰富的藏族建筑特色。
布达拉宫的建筑结构融合了藏族、印度、尼泊尔和中国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宏伟建筑。
宫殿呈垂直分层式,共有13层,高度达到117米,建筑外观呈现黄金色和白色相间的瑰丽。
2.丰富的历史背景布达拉宫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始建于公元7世纪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它曾是吐蕃王朝的宫殿,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宗教事务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布达拉宫见证了西藏地区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西藏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
3.宗教意义非凡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布达拉宫拥有深远的宗教意义。
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前来朝拜和参观。
布达拉宫内供奉着无数的佛像、经文和佛教圣物,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的塑像和遗物,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和信仰。
4.珍贵的文化艺术品布达拉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化艺术品,包括古代文物、经卷、佛像、壁画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代表着西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布达拉宫的收藏对于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绚丽的自然风光布达拉宫所在的拉萨市位于青藏高原,拥有绚丽的自然风光。
从布达拉宫往下俯瞰,可以欣赏到周边山脉和晴朗的蓝天白云,景色壮丽迷人。
布达拉宫周边还有其他景点,如大昭寺、藏医院等,可以一同欣赏。
这些自然风光与布达拉宫的独特建筑相映成趣,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总之,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宗教意义,珍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品。
同时,它所在的拉萨市也拥有绚丽的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布达拉宫的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
![布达拉宫的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9ab2a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7.png)
布达拉宫的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布达拉宫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位于中国西藏拉萨市的红山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神圣宫殿。
布达拉宫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特色是其独特之处,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平面布局1. 整体布局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呈现“月亮”形状,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外院和内院。
外院向东,内院向西,呈现出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特点。
外院有宫门、广场、护城墙等建筑,是布达拉宫的主要入口和接待区域。
内院是布达拉宫的核心区域,有白宫、红宫、金顶等建筑,也是僧侣修行和宗教仪式的地方。
2. 主体建筑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是中轴线上的白宫和红宫。
白宫位于内院的中心位置,是布达拉宫的宫殿主体,也是达赖喇嘛的居所。
红宫位于白宫的北面,主要用于举办宗教仪式和佛教活动。
白宫和红宫之间有一条独特的走廊,被称为“金牛走廊”,是布达拉宫的重要景点之一。
3. 建筑组成布达拉宫的建筑组成包括宫殿、佛塔、佛像、庙宇等多种建筑形式。
宫殿是布达拉宫的核心建筑,通常由多层楼阁组成,外观华丽壮观。
佛塔是礼佛和供奉佛陀舍利的场所,一般呈圆形或多角形的尖塔形态。
佛像是佛教寺庙的重要象征,布达拉宫内有大量雕刻精美的佛像。
庙宇是布达拉宫内的寺院,供奉佛像并用于信众的礼佛和祈祷。
二、建筑特色1. 强调垂直性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之一是强调垂直性,建筑高度较大,层层叠加。
宫殿、寺庙和佛塔等建筑都呈现出垂直向上的趋势,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此外,布达拉宫的屋顶多为斜坡形式,使建筑整体呈现出流线型和层次感。
2. 嵌入自然环境布达拉宫坐拥高山,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为一体。
宫殿和寺庙的建筑色彩主要以白色和红色为主,与周围雪山和红山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视觉景观。
此外,在布达拉宫的建筑设计中,还容纳了周围水源的流动,使整个宫殿更加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 融合藏族与印度风格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融合了藏族与印度风格,展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建筑外观采用了传统的宗教图案和装饰,如八吉祥纹、藏式口看板等。
藏式建筑的历史沿革与特色
![藏式建筑的历史沿革与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39864da80eb6294dd886c96.png)
09建筑 陈国超
前言
藏族建筑在藏文化宝库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化理念在建筑学领域中不断探索,逐 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并在与周边民族和地 区文化交往中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的建造技术及优美的建 筑风格,不断完善自己建筑风格特征,不断提高建筑的文 化元素及寓意,使藏式建筑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而且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历史沿革
藏族房屋建筑的发展历程分类
藏族建筑发展经历了原始时期、萌芽时期、皱形时期、发展时期、 转型时期、成熟时期、定型时期和现代时期。 关于藏族建筑发展史,学术界还有另一种传统划分方法,一是史 前时期藏族建筑,其中包括原始时期和雅隆王统时期;二是吐蕃王朝 时期,其中包括吐蕃王朝时期和后吐蕃时期;三是政教合一时期,其 中包括萨迦、帕竹和格鲁政权时期;四是现代藏族建筑,由于学术界 注重研究藏族传统建筑,很少有人研究现代藏族建筑,所以藏族现代 建筑部分没有列入其中。 藏族建筑的发展历史不是依据藏族社会的发展历史进行划分的,而 是建筑自身的发展特点为依据划分的。但是,社会发展及社会变革却 深深影响和改变着建筑功能、建筑布局、建筑理念。故而藏族建筑的 发展历程与藏族社会的发展历史基本是一致的只是体现在建筑自身的 形制的发展变异。
藏族建筑皱形时期在藏西和藏东地区都出现了碉式建筑从这一时 期整个藏族房屋建筑而言,它不是唯一的主体建筑但它却代表了当时 建筑的最高水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藏式碉房的建筑风貌。 碉式建筑是由石材、木材、粘土构成的混合建筑物,其建筑材料 是就地取材,并直接使用建造,有利于建筑材料的多次使用。 在这个时期,藏族建筑中体现了社会的阶级等级、农牧生产分工和军事 冲突平凡等特点。
二、形式多样
藏式传统建筑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内容丰富。虽然藏式传统建 筑在结构形式、门窗套型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共性, 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每一栋建筑,又富有极其鲜明的个性。从空 间上划分,有依山建筑、平川建筑等;从结构形式划分,有土木结构、 石木结构等;从建筑类型划分,有一层平房、多层楼房等;从屋面形 式划分,有平顶房屋、坡面房屋等;从平面形式划分,有矩形、圆形 和不规则多边形等。由于各地民俗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西藏 七城市的不同区域,形成了各自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如民居,拉 萨有石墙围成的碉房,林芝有圆木做墙的木屋,昌都有实木筑起的土 楼,那曲有生土夯垒的平房。窗是建筑立面的主要部分。窗的大小和 窗在墙面的位置,主要根据房间的功能而定。居室的窗比较大,而附 属用房的窗就比较小,而且窗的排列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建筑立面上 窗的大小和排列的高低所具有的不规则性和随意性,突出表现了藏式 传统建筑形式多样的特点。
适应气候的西藏建筑特色研究
![适应气候的西藏建筑特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141d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7.png)
感谢观看
1、自然环境特点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气候特点为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日差大、降水少、 日照时间长等特点。因此,西藏建筑在设计和构造过程中,注重防寒保暖、防晒 防风等需求。
2、传统建筑构造特点
传统的西藏建筑多采用石木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受力性能。 同时,建筑的外墙和屋顶常常采用厚实的材料,以抵御寒冷的气候。此外,一些 传统建筑还采用了“梯形”的设计,使房屋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原的气候特点。
适应气候的建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防灾性能和能源效率,还有助于保 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可以利用当 地的木材、石材等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 特点,进行遮阳、通风等设计,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2、城堡建筑
城堡建筑是西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这些建筑多采用石材和土石混合材料, 具有较高的防御性和历史价值。城堡建筑的外观雄伟壮观,内部陈设着丰富的藏 族文物和历史遗迹。
3、藏式平房
藏式平房是西藏地区常见的民居形式。这种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或石木结构, 具有宽敞的空间和优美的外观。同时,藏式平房的室内装饰也富有特色,如精美 的壁画、地毯等。
太阳能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适应气候的建筑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通过在建筑屋顶、外墙等部位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供热等操作。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还能提高 建筑的能源效率。
雨水收集系统是另一种适应气候的建筑技术。通过在建筑周围设置雨水收集 装置,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可以用于浇花、冲厕所等日常用水。这种 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还能为建筑带来一定的景观效果。
了解布达拉宫所用建筑材质及其特点
![了解布达拉宫所用建筑材质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24e4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c.png)
了解布达拉宫所用建筑材质及其特点布达拉宫是位于西藏拉萨市区的一座宫殿建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也是西藏文化的象征之一。
下面将介绍布达拉宫所使用的建筑材质以及其特点。
1. 石材:布达拉宫主要采用了石材进行建筑。
石材在布达拉宫的墙体、柱子和地面铺设中被广泛使用。
选用石材的原因是其耐候性强、不易破损和抗震能力高。
此外,石材还具有优秀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火灾风险。
2. 木材:布达拉宫在部分建筑中也使用了木材。
木材被用于梁、柱等结构构件的制作,以及门窗的制作。
木材的运用为布达拉宫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原生态的氛围。
同时,木材还具有一定的防震性能,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 石灰:布达拉宫的墙体采用了石灰砌筑。
石灰具有较好的抗水性、防火性和耐久性,能够保证墙体的稳固和防水,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4. 土坯砖:布达拉宫部分区域也采用了土坯砖进行建造。
土坯砖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寒冷的高原气候下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保证室内温度适宜。
5. 金属材料:布达拉宫的殿顶和一些装饰部件使用了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耐磨损和美观等特点,能够为布达拉宫增添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风貌。
布达拉宫所用的建筑材质具有以下特点:1. 耐候性强:位于高原地区的布达拉宫面临的是极端的气候条件,如强风、低温和暴晒等。
因此,所选用的建筑材质都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经受住这些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2. 抗震能力高:西藏地处地震带,地震频发。
布达拉宫所选用的建筑材质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证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3. 传统文化特色:布达拉宫所使用的建筑材质多为传统的材料,如石材、木材和土坯砖等。
这些材质体现了西藏古老的建筑技艺和文化传统,给布达拉宫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4. 环保可持续性:在现代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布达拉宫也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木材和土坯砖等材料具有可再生性,不仅对环境友好,还与当地的传统建筑方式相契合。
西藏特色
![西藏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7e80ce68763231126edb11ab.png)
西藏
人文地理风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卡(英文音译:Thang-ga) :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 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 术形式。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 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 薄丝绢及双条彩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 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 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 或朱砂手印。
藏獒(Tibentan Mastiff):藏獒又名多启,大狗,古称苍 猊犬等。产于西藏。据记载距今已有800万至1300万年历 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海拔 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标准的纯种藏獒多见于广 大牧区,有狮头型,虎头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坝系,青
西藏特色
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 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人们在数十里之外就可以远眺 其雄姿。同时,它也是拉萨的重要标志。古老的布达拉宫 不仅以建筑宏伟而著称,还以珍贵的文物而闻名,是藏族 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西藏的艺术宝库,已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藏系的类别区分。骨架粗壮、体魄强健、吼声如雷、英勇
善斗。属于护卫犬种,具有王者的霸气和对主人极其忠诚
的秉性。中国古代有“一獒犬抵九狼”的说法。
朝拜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 拜佛仪式。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 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 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 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 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 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藏式建筑 西藏藏式建筑的赏析 让你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
![藏式建筑 西藏藏式建筑的赏析 让你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7687fd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a.png)
藏式建筑西藏藏式建筑的赏析让你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藏式建筑西藏藏式建筑的赏析让你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藏式建筑是西藏独特的民族建筑形式,它融合了佛教、藏族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不只是对于西藏人民来说的住宅,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展示出了西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赏析西藏的藏式建筑,让你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
一、建筑风格特点藏式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结构:藏式建筑往往采用石木结构,屋顶呈平顶或斜坡状,通过特殊的搭建方式,确保了建筑的稳固性和适应性。
2. 精美的装饰:藏式建筑外观常常装饰有天花板绘画、浮雕、彩绘等富有藏式特色的装饰元素,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3. 寓意丰富:藏式建筑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价值观,房屋的布局和装饰常常与佛教信仰、自然环境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抗寒保暖:西藏的气候寒冷,藏式建筑采用的石木结构和独特的保温设计,能够有效地抵御严寒,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藏式建筑的类型藏式建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庙宇建筑:西藏是佛教的重要地区,庙宇建筑在藏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布达拉宫就是典型的藏式庙宇建筑,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意义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2. 田园建筑:藏族人民大多居住在广袤的草原和高山之间,他们常常在田园、牧场附近修建房屋。
这类建筑外观简洁、朴实,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3. 宗教建筑:藏式建筑中的宗教建筑主要包括寺庙、清真寺等。
这些建筑常常规模宏大,富有装饰性和庄严感,吸引着众多的信徒和游客。
三、西藏藏式建筑的赏析西藏藏式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建筑爱好者。
赏析这些建筑,不仅可以欣赏到建筑的美感,更可以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首先,布达拉宫是西藏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西藏特色建筑
![西藏特色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58270e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6.png)
西藏特色建筑西藏,作为中国的腹地和边疆,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而备受瞩目。
这片神秘的土地以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建筑而闻名于世。
西藏的特色建筑不仅代表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索西藏特色建筑的魅力。
首先,西藏的特色建筑被称为藏式建筑,它是西藏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
藏式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和奇特的造型而脱颖而出。
在被寒冷和高原气候所围绕的环境中,藏式建筑采用了独特的建筑技术,以适应恶劣的天气条件。
而且,这种建筑风格也与藏族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有关。
其次,藏式建筑的典型形式是宗教建筑,如寺庙和佛塔。
拉萨布达拉宫无疑是西藏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宫殿,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布达拉宫的建筑造型融合了藏族建筑和尼泊尔、印度建筑风格的特点,展现出宏伟和庄严的气势。
此外,尼洋河上的扎什伦布寺也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寺庙建筑。
扎什伦布寺位于山岗之巅,宛如一座巨大的宝塔。
寺庙内部巧妙地布置着各类雕塑、壁画和佛像,展示了西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精髓。
而其金碧辉煌的外观则彰显了西藏建筑的建筑风格。
除了宗教建筑,西藏的民居也是藏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藏式民居被称为“土坯房”,是用土坯和石头搭建而成。
这种建筑材料既有利于保温,又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
土坯房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结构而备受赞赏。
墙壁通常用白色涂料装饰,而屋顶则是黑色的,以吸收太阳能。
藏族人相信这种颜色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除了建筑外观的特点,西藏的建筑也体现了藏族人的信仰和文化。
藏族人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建筑中融入了宗教元素,如佛像、经幡等。
这些装饰物不仅美化了建筑,同时也传达了西藏文化的精神内涵。
此外,西藏建筑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建筑是按照风水学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形,以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总的来说,西藏的特色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较大的历史价值而备受瞩目。
布达拉宫建筑艺术中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布达拉宫建筑艺术中的建筑风格与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a36ec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e.png)
布达拉宫建筑艺术中的建筑风格与特色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宫殿建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重点保护建筑,布达拉宫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介绍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
一、建筑风格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主要由中国传统建筑与藏族建筑相结合,突显了中西藏族文化的融合。
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层层叠叠的建筑与高耸入云的塔楼相映成趣。
建筑采用红、白、金三种颜色为主调,结合了中国古代宫殿的雄伟气派与藏族民居的朴实风格,展现出独特的宫廷建筑特色。
二、建筑结构布达拉宫属于砖木结构建筑,内外墙面则多以石材装饰。
整体建筑呈多层高低错落的形态,主要建筑包括金顶、白塔以及各个殿堂。
金顶作为布达拉宫最顶层的建筑,其金箔外壁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成为整座宫殿的标志。
白塔以其独特的形制,象征着消除灾厄和祈福祥瑞。
宫内的各个殿堂则分为宗教殿堂和居住区域,展现了布达拉宫的功能多元化。
三、文化意义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布达拉宫内供奉着大量佛像和珍贵的文物,其中最知名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以及珍贵的藏经书。
宫内也设有僧人寮,每天有数百位僧人在此进行祈福和学习。
布达拉宫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
总结起来,布达拉宫作为中国西藏文化的象征,其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多元,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藏族建筑的特色。
宏伟的建筑结构、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宗教意义使布达拉宫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布达拉宫都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之作。
拉萨的特色
![拉萨的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9e4306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c.png)
拉萨的特色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食特色。
以下是一些拉萨的特色:
1.藏式建筑:拉萨的藏式建筑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建筑以石头和土为主要材料,形式独特,风格各异,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是游客必游之地。
2.藏传佛教文化:拉萨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传统。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寺庙、参加宗教仪式、了解佛教文化等,感受神秘的宗教氛围。
3.藏式美食:拉萨的藏式美食独具特色,以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等为主打,口味浓郁独特。
比如牦牛肉火锅、糌粑肉丝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拉萨特色美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
4.自然景观:拉萨周围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纳木错、珠穆朗玛峰等。
这些自然景观与城市风光相映成趣,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5.民俗文化:拉萨的民俗文化也十分独特,如藏族歌舞、藏戏等,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原生态的藏族表演,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拉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美食独特的城市,有着许多值得探索和发现的特色和景点。
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美食家还是自然景观爱好者,都能在拉萨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和特色美食。
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与设计理念
![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与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86cca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与设计理念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也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之一。
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精湛的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以及背后的设计理念。
整体风格与布局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体现了西藏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结合了藏族、尼泊尔、印度等地区的建筑风格。
宫殿建筑主要以红、白两色为主,展现了浓厚的佛教色彩。
它以“一座宫殿,四个围墙,两个堡垒”为特色,整体布局呈现出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景观。
建筑材料与结构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材料以石块、土壤和木材为主要构建材料,使得宫殿具备了优秀的抗震性能。
同时,宫殿内部采用木结构搭建,巧妙地利用了木材的弹性和易塑性,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宫殿的屋顶则采用石板瓦片作为覆盖材料,既美观又具有良好的防雨作用。
设计理念与文化意义布达拉宫的设计理念主要融入了藏传佛教的宇宙观念和哲学思想。
整个建筑群以宇宙中心的“云来瑞雪白宝坛”为核心,象征着佛教信仰和智慧之源。
宫殿的建筑结构体现了藏族民居的传统特点,尤其是具有较高防御性的围墙和堡垒设计,既为了保护居民的安全,也体现了封建政权的权威与威严。
宫殿内部的布局则有严格的规划和层次感,主要分为宫殿区、庙宇区和居住区。
宫殿区为统治者的办公和寝居场所,庙宇区则是供奉佛祖和重要佛教圣物的场所,居住区则为其他在宫殿工作的官员和僧侣提供生活空间。
这种明确的分区和功能划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和宗教信仰的特点。
此外,布达拉宫建筑的高度和尺寸也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势和地位。
它的高耸、宏伟让人们产生膜拜之情,同时也向外界彰显了自己的威仪和实力。
结语布达拉宫作为西藏地区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展现了西藏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之处。
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合理巧妙的布局以及浓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都使其成为西藏乃至世界宫殿建筑的瑰宝。
无论是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设计,还是从整体布局和文化意义的融入,布达拉宫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神秘而壮观的布达拉宫
![神秘而壮观的布达拉宫](https://img.taocdn.com/s3/m/772beb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f.png)
神秘而壮观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是一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
作为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宫殿,布达拉宫展示了西藏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
本文将介绍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它在西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历史背景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是为吐蕃王朝的统治者所建。
它不仅是政治和宗教中心,也是达赖喇嘛的冬宫。
布达拉宫承载了无数重要历史事件,见证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发展过程。
二、建筑特色1. 总体布局布达拉宫的建筑处于一个海拔达3700米的山顶上,占地面积达13万多平方米。
它以宫殿、塔楼、殿堂等建筑群为主体,分为红宫和白宫两个部分。
2. 建筑材料布达拉宫主要采用的是红色和白色的石头,这些石头经过精细的加工和拼砌,给整个建筑群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3. 宫殿建筑布达拉宫内最出名的宫殿是白宫的五大殿堂和红宫的三大殿堂。
这些宫殿结构复杂,雕刻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是布达拉宫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殿堂之一。
4. 藏式建筑风格布达拉宫展现出了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如金顶、华丽的彩绘、雕花门窗等等。
这些元素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宗教信仰的表达。
三、文化地位布达拉宫是西藏文化的象征和标志之一。
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的宝库。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朝圣,感受这座古老建筑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
1. 宗教意义作为佛教的重要寺院,布达拉宫内供奉有大量宗教文物,包括佛像、经卷、经幡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和传承。
2. 文化交流布达拉宫不仅深深地影响了西藏地区的文化,也对整个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每年有来自各个国家的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和了解西藏的历史和文化。
3. 保护和传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布达拉宫得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大规模的保护修缮工作得以进行,以确保布达拉宫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并为后代传承。
同时,布达拉宫所蕴含的文化精华也在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开来,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西藏文化。
布达拉宫主要特点
![布达拉宫主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c9c30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9.png)
布达拉宫的特点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殿,寺宇和灵塔于一体,规模好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整个建筑绵延420米,南北宽300米。
房屋近万间。
主体建筑分红,白两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
有建筑学家这样陈赞布达拉宫,“不像是人为的产品,更像是山上生长出来的建筑”。
总体特征:1同样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
整个建筑外观涂以红,白,黄,黑四种色彩,对比鲜明,不仅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风采,而且包含着宗教意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庄严,和平,权势和威严。
还根据高原地区的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垄和通风口;殿内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以便于采光和调节空气。
不仅继承了吐蕃的建筑传统,而且也吸取了佛殿的建筑艺术,呈现了恬静,高雅,旖旎,祥和等特色。
他是一座堡垒式的宫殿寺院建筑。
不仅借鉴过印度佛教建筑的呕血经验,而且也吸取了中原汉族宗教建筑的某些精华,形成了完全是藏式风格宫殿寺院。
2 布达拉宫和周围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因山就势,高低错落,把人文景观融化于自然景观,给人以丰富美感。
顶部结合汉式飞檐歇山和藏式平川建筑的特点的辉煌金顶,令布达拉宫具有强烈精神凝聚及提升力,又不失稳重;3.大面积的屋面,木构和墙体的涂色,成为建筑外部基本色调,布达拉宫宫殿外部的红,白,黄组成了简单而明亮的色调。
整个色调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壮丽。
屋顶造型:墙体上部设有一横列木质框架,往框架内地填以红泥染过的萨茹草,这种草质地坚硬,数百年不烂环撑着整个平坝式的屋顶,显得宽容笨拙,整齐划一。
又轻巧的化简单为神奇,利用中央红宫的屋顶,做出锦绣文章。
红宫内达赖灵塔自然伸出屋顶,六座各具风格的塔顶,以青铜作瓦,鎏以黄金,四角鏊突,兽吻飞檐,并配以各种装饰,四周排列着鎏金的经幢,悬挂着无色“风马”,飘扬着灿烂的经旗,光彩夺目。
白宫,是当年达赖进行宗教与政务活动的地方,因其白色宫墙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建筑特色
西藏建筑,以稳重的建筑轮廓和壮丽雄伟的艺术造型,以富丽辉煌的艺术装修和醒目的装饰意趣,以对比强烈的建筑色彩和雄宏的佛教性格,以别致的木构柱式与卓越的工艺美术而别具一格,成为独特的藏族建筑体系。
西藏建筑,那宫殿与寺庙的金壁辉煌的宫顶,那廊柱雕刻与壁画的精湛,那装饰富丽豪华的梵轮,那红白相间的寺庙墙面,整个建筑带有神的色彩和蕴味,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弥漫着藏传佛教文化的灿烂历史。
西藏建筑独有的藏式建筑风格与高超的建筑艺术,具有神秘的佛教艺术底蕴和建筑魅力
1.西藏建筑具有稳重的建筑轮廓和壮丽雄伟的艺术造型
西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散发着神韵的佛教底蕴建筑艺术魅力。
西藏建筑,多以山地建筑群,把其有梯形轮廓的个体建筑的稳重造型成群的显露出来,从而汇集成建筑群整体气势磅礴的形象。
西藏建筑,建筑物外墙的明显收分,而成上下大小的梯形,这种金字塔的形状具有较强的稳定感;西藏建筑外墙上的窗一般都很小,这样的建筑物就呈现出稳重、敦实、封闭的外观形象,好像碉堡一样,所以藏民又把它叫做“碉房式”。
西藏建筑,其外墙上的窗洞以窄长形居多,上端挑出小檐,增添了立
面艺术感。
檐下窗洞除上挑檐外,其余三面一律做成上下大小的梯形黑色窗套,这就是典型的藏式窗。
西藏建筑,布达拉宫是沿上坡用石块砌起来的,它的下部是数十米高的实墙,犹如生根于红山山岩之根部,建筑又随山形自然地错落布置,与山丘浑然一体,利用山式增加了整个建筑群的体量。
在上山阶道的外侧筑护墙,突出书层层横向阶梯形线条,拉长了十山阶道的长度,更加强了建筑高耸雄浑的气魄。
西藏建筑的宫殿寺庙建筑装饰,其门厅、佛殿、经堂、日光殿的梁架、柱头、栏杆等处常常采用雕饰、油漆彩画装饰;做为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柱子的装饰非常细腻,柱身一般做方形,有收分,四面做琴面状,使得用料不大的柱子显得丰满和稳重。
柱身一般不做油漆.常常用红色氆氇包裹。
在光线较暗的殿堂内,也有用自底蓝花的氆氇裹缠。
在要求较大空间的殿堂和门厅内,梁架柱子的断面加大,柱身雕刻佛像、花饰。
在装修材料上,除用油漆、粉饰外,还大量应用镏金铜饰,在门扇上用雕有龙纹的镏金或错金门环和叶片链接,在栏杆望柱或楼梯扶手端头也做紫铜葫芦装饰。
殿堂和回廊墙壁画满壁画,在墙壁与顶棚交接处画红蓝、红绿相间的布幔状花饰。
寺庙的经堂、佛殿、灵塔殿内,凡属露明的木构件粱柱排架和天花一律装遍大点金彩画.门扇用浅浮雕镏金或错金的门环和叶片链带,木栏杆的望柱均安镏金柱头,全部的墙面上均满绘壁画,壁画内容有显宗的佛传和本生故事还有大量的密宗本尊、护法神的形象。
室内天窗采光微弱,成百上千盏
的酥油灯闪烁摇晃,造成一种光怪陆离、幽邃神秘的宗教气氛,给人的心理上造成极其抑压的感受,这正是西藏建筑佛寺的殿堂内部通过装饰意趣而形象地反映出来的密宗意识形态。
西藏建筑,体现出佛教的崇高意念,以及神的意识形态的审美观。
它也是一个神佛理念的折射,外加以高原地区特有的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美,整个寺庙建筑以其神秘的直入云天的艺术意境而突出了对神的权威和无尚的尊崇,以稳重的建筑轮廓和壮丽雄伟的艺术造型、以辉煌的装饰装修和醒目的艺术情趣、以强烈对比的建筑色彩和浑宏的佛教性格、以超群的工艺美术艺术和别致的木构梁柱而构筑独特的西藏建筑体系。
西藏建筑特点是宫殿与寺庙建筑中屋顶多为藏式屋顶与汉式宫殿屋项相结合。
其寺院较多,而其中大经堂的佛堂建筑较突出,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僧人一般大多散居在宫殿与寺庙的围房中,说它们是宫殿与寺庙的一部分倒有些牵强,但它们确是宫殿与寺庙不可分隔的。
它另外一大特点围山而建,错落有致地层层耸立于山岩上,构成一个整体西藏佛庙建筑威严雄伟神秘的建筑景观。
西藏建筑,衬着西藏那瓦蓝的天,瓦蓝的屋字,蓝月下,寺庙的飞檐、风铃会在风中碎响,大经堂和经房会传出鼓号声和诵经声,正成一曲古老、低沉、神秘而悠扬的交响曲,给整个西藏佛庙建筑增加了神秘的佛教气氛。
西藏建筑,寺院与佛庙离佛境天堂最近,那一望无际的朦胧,正与雪
域高原蜃气溶在一体,那神山圣水的西藏庙宇与寺院,那遥远的不可触摸的幸福,正飘着神佛祥云的灵气。
西藏寺院与佛庙里,一群念诵经文的僧人,那旁边浮现神和四个菩提,总是用虔诚的眼睛释放出一支梦幻曲。
那么多佛像,正在构筑一个崇高的精神圣境,打造出一个时光交错的迷奇佛光。
西藏佛教建筑,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藏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着藏民族文化的内涵,建筑艺术雕刻与绘画的精湛,那宫顶覆盖镏金瓦。
立面造型宏伟华丽,素有圣光璀灿之誉,这是西藏民俗文化的凝塑,更有其佛教建筑的特殊风韵,为藏族人民所敬仰,成为藏民族建筑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