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读书心得及联想1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心得及联想1500字

清学非向所想象中之贫乏也,亦蔚为大观。清学考据之风气,最可称道的就是其客观的研究精神,清儒可贵品质在求真。此亦近乎后世之科学精神了。现今中国文史学科研究方法,究竟是受西方影响,还是延续的清学传统?假设如无西学东渐,中国可否开出自己的科学?

宋明学非向所认为中之完满也,末流亦滋流弊,谈心性终至于空疏,乃至不学无术,弃经不读,纯凭一己之见,以“良知”为名而附会于圣人。

汉宋之学共同特点就是以己意随意解释经典,缘己意从经典中妄加附会。虽曰尊先圣,然是否实为诬先圣?

每一时代均有每一时代之人所共同关心之问题,成为该时代思潮,塑造该时代之学术特点。

汉学、宋学、清学各有所长。汉学可贵品质在改制立法、创造理想世界的大气魄;宋儒可贵品质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辨透彻精微,且勤于实践。儒学非仅宋学可以概括,当也也非仅汉学清学可以概括。如何定位儒学?儒学是致用之术?是形上哲学?还是一种学术?

《大学》言本末,然是否必以心性(内圣)为本?即使以心性为本,是否末(政治、外王)便不如其重要?或者说,二者是何关系?内圣“开出”外王是如何“开出”?或者说,外王亦是一重

要学问,也需用力讲求?

如果说性善是儒家起点和出发点,那么致太平便是儒家的目标和落脚点,《大学》归于治国平天下,横渠终言“开太平”,怎可只言心性而不论政治?只讲求心性之学而忽略政治之学,外王就可以自动“开出”否?

梁氏论及宋学之弊时多持“缘佛入儒”说,并讥讽宋儒不敢直称佛学,硬称孔学,既诬孔又诬佛。?然牟宗三先生特发明儒佛根源处不同,即“道德意识”与“苦业意识”之不同,可谓一积极一消极,为宋儒辩护。此论可谓重要显明,是牟先生一大创造也,梁氏所未见。然谓牟先生为一宗师则可,谓非此不能称之为儒学则不可。

钱宾四先生为学,不偏不倚,其学风颇有清儒严谨之风,但于汉宋诸学又能作持平之论,于汉宋清诸学皆能以“平议”之心待之,又能寄国史以“温情与敬意”,循循然儒者也。若直以有无形上学本体论的洞见而判断其未见道,是以宋学之标准而难之,然而那么在乎“本体”,真的是儒学所追求吗?夫子不言性与天道,夫子唯一手作乃《春秋》,当如何理解?

戴震的理欲新说可谓极大胆、极具挑战精神,是对宋学的一大反动,惜未光大。宋明学者风气,是否过于强调修己以敬,拘紧于礼与理,从而弊端在束缚人性?所谓文胜质则史是也。其实,君子未必千人一面,若闵子之訚訚如、子路之行行如、冉有子贡之侃侃如,均可称之为君子,孔子从未以单一标准齐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