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
商务模式运营方案

商务模式运营方案商业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市场交换商品或服务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商业模式运营方案则是针对商业模式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及时调整策略,以实现商业目标。
1. 商业模式基础商业模式是公司运营的根本,它是衡量公司收益与客户价值的方式。
商业模式包括如下部分:•产品或服务的定义:明确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范畴,如何实现其价值定位。
•目标市场:明确面向的客户类型,制定营销策略,依据其需求创新产品或服务,满足其需求。
•收益来源:明确公司收益来源,制定商业模式流程。
•竞争策略:明确如何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竞争。
需要制定相应的差异并寻求竞争优势。
2. 商务模式运营方案商业模式运营方案是指落实商业模式的实施措施和流程规范。
它包括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及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平台等各个方面,如下所述。
2.1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确保商业模式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市场营销的目标是寻找潜在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制定营销策略并落实执行。
2.1.1 客户需求分析客户需求分析是市场营销非常重要的一环。
公司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点,对市场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通过调研和分析,公司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供应商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相关信息。
这样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2.1.2 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是依据客户需求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的营销方案。
公司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公司定位以及市场趋势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并及时调整,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2 产品开发产品开发是商业模式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公司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2.1 需求分析公司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产品排查,明确其产品定位,针对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收集消费者需求,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产品的研发方向。
2.2.2 研发流程研发流程是公司完成产品开发的关键。
研发流程需要根据产品类型、市场要求、客户需求等来确定。
(完整版)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

1、传统产业+新兴的产业相结合,可催生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因为产业在不断升级。如传统酒店、航空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你知道中华会计网校没有教师没有教室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人少效益好。
2、横向并购,并购同行业,大背景是市场竞争激烈,且产业周期性发展。产业周期性告诉我们何时投资成本最低。目的在于减少竞争。
3、纵向并购,产业链纵向延伸,前提在于市场足够大。你是一个施工企业,无须收购一个砖瓦厂给自己提供产品,但是,假如你这个施工企业占全国份额的10%以上,你就需要收购不止一个砖瓦厂了。
4、轻资产管理模式,前提在于拥有核心的无形资产。你们搞PE投资就是典型的轻资产,房子都不要,租用一个就行了,但是我问你,你搞PE投资,人家好项目为什么让你去投啊?我说过“股权不是融资”,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所以,搞投资,人家为什么把钱交给你来投,是看中了你公司中那几个搞投资“厉害”的人物。轻资产不是不重资产,而是把资产进行市场的精细化分解,我要搞个学校,我们单位500人,我要当校长马上裁到80人,因为那420人是服务人员,统统外包交给物业管理公司。我的成本低了,物业公司也赚到钱,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岗位一个不少,关键在于谁来做。
什么样的人叫资本家?可以这样判断: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是企业家,而董事长把CEO找别人来干就是资本家了,董事长退居二线做战略规划,交给CEO执行,这不就是资本家么。资本家靠钱赚钱,企业家靠资源赚钱。这是个规律。这个规律有两个问题,第一,不可逾越。擅自逾越必然收到规律惩罚。我们有很多人,本来是个商人,就梦想成为资本家,那些包装上市的都属于这种。你才发了一点财,你那公司还不具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怎么能上市呢?不要听券商忽悠,他是想挣你的发行费;不要听那些投行忽悠,他是想上市卖股票套现,而你作为大股东是不能卖的。我就搞不懂,为什么有些企业要包装上市,你自己跑不掉,小股东跑掉了,券商赚钱了,你上市干什么?为什么上市后要禁售三年,因为你历史不干净,必须画一条线,从这里开始算三年,对不对。所以,不可逾越。第二个,及时转型。你已经发财了,就不要满足于在小学六年级当老大,要上中学,没有中学就没有大学。我们有很多人对自己身份很模糊,比如德隆,唐氏兄弟,你应该是个企业家了吧,但是,他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仍然继续使用当年完成第一桶金的时候的方法,最终就是内幕交易炒股票,加上非法集资,两条罪名打回原形。一个企业家就要按照企业家的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走,就不要再继续“发财”的那种商业模式了。所以,大家注意,我说过什么叫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就是远景规划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在不同阶段,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需要不断创新。
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与商业模式

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与商业模式随着金融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对于自身的运营模式与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
本文从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来探讨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金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运营模式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对于金融服务行业而言,其运营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金融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善。
1. 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相结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金融服务也逐渐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服务。
线上服务不仅方便了客户的使用,还能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
然而,在金融服务行业中,线下服务仍然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复杂的金融产品和高额资金的操作中,客户更加倾向于选择线下服务。
因此,将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相结合,成为了金融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2. 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服务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金融企业也在积极拓展自身的产品和服务领域。
金融产品涵盖了银行存款、保险、基金、信托、证券等多个领域,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注重客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金融服务行业不断强调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
在金融服务行业中,客户的财产和隐私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因此,金融企业需要提供高品质、专业、高效的服务,强化客户体验等方面。
此外,个性化服务也成为了金融服务的重要趋势。
对于客户的不同需求,金融企业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满足需求的服务体验。
二、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盈利方式和市场定位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金融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科技驱动的创新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商业模式,以企业为核心,吸引更多客户,获取更多利润。
科技驱动的创新模式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结合,开展金融科技业务,提供全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优化金融服务的供应链和流程,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客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运营管理与商业模式关系

运营管理与商业模式关系1. 引言运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商业目标而对企业内部运营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而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运用一套商业逻辑和策略来创造价值、开展业务以及获取利润的方法。
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2. 运营管理与商业模式的定义2.1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
运营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过程优化,使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效果来实现业务目标。
2.2 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方法和策略。
它涉及到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客户关系管理、收益模式等方面。
商业模式是企业运营的基础,它决定了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了实现盈利的商业逻辑。
3. 运营管理对商业模式的影响3.1 提供支撑运营管理为商业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需要有高效的运营管理来实施,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流程设计,企业才能够将商业模式转化为具体的业务行动和实际效果。
3.2 优化成本运营管理通过合理的优化和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通过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物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3 提高效率运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商业模式。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商业模式对运营管理的影响4.1 确定优先级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它对运营管理的优先级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商业模式对运营管理的要求不同,有些商业模式注重效率和成本控制,有些商业模式注重创新和市场开拓。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商业模式来确定运营管理的重点和方向。
4.2 需求导向商业模式中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关系管理,为运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需求导向。
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匹配分析研究

04
不同行业背景下的运营战 略与商业模式匹配分析
制造业的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匹配分析
01
生产导向型运营战略:制造业以生产为中心,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提高 市场竞争力。
02
制造业以生产为导向,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手段, 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占有率。商业模式以产品为中心,通过销售获得收益。
客户体验型运营战略:服务业以客 户体验为核心,通过个性化服务和 创新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服务业的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匹配分析
01
服务业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注重客户需求和反馈,提供个 性化服务和创新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商业模 式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提供服务获得收益。
02
平台型运营战略:服务业以平台为核心,通过构建服务平 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解释。
02
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概述
运营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运营战略的定义
运营战略是指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采取的 策略、方法和计划的总称。它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优化组 织内部的生产、营销、研发等环节来提升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
数据分析方法
模型构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企业 年报、网络信息等渠道获取该 企业的相关信息。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 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 挖掘和分析。
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构 建一个评估运营战略与商业模 式匹配度的模型,包括战略目 标、市场定位、产品与服务、 组织结构与文化等关键因素。
05
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利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变化所决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计划和方案。
而商业模式则是指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全面且连贯的商业逻辑。
因此,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企业战略一个商业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对市场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分析和对目标客户群的了解。
只有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支撑企业在市场中获得业绩的成功,而企业的成败也取决于其商业模式是否得当。
例如,以亚马逊为例,其商业模式的核心便是“一站式购物体验”,无论是书籍、电器还是床上用品等等,消费者都能在亚马逊平台上一次性解决。
亚马逊的企业战略则是建立并完善起“不断扩散”的优势,建立自己的壁垒,保持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地位。
因此,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就是企业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逻辑基础。
企业根据自己的商业模式,制定适合自己的运营战略和营销战略,从而达到获取市场份额和商业利益的目的。
商业模式所依赖的技术发展与企业战略的转型在现代商业中,科技迭代的速度与日俱增,在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转型过程中,技术发展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企业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化和改变商业模式,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以苹果公司为例,其一直保持着高利润率的原因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
近年来,苹果公司不仅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中,更在产品的体验和企业生态系统发展等方面一直在探索和创新。
对于企业战略来说,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为激烈。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技术进步制定不同的战略并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结语“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战略”这一观点,在现代企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充分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调研,方能制定出合适的商业计划,进而落实企业战略。
同时,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技术方面的考虑,积极探索和创新新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与运营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与运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商业模式。
在如此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如何选择成功运营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提高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成为了商家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电子商务商业模式1.1 B2B商业模式B2B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企业之间可以直接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和服务,涉及到的商品和服务通常是针对企业的。
该模式优点在于可以直接促进供应商和买家之间的交通,并使得价格和合同条款更加清晰。
1.2 B2C商业模式B2C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对消费者的销售。
在这种模式下,商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消费者销售品牌产品或服务。
B2C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产品和服务,而且公司在通过这种模式接触消费者时可以收集客户的数据,了解产品或服务受欢迎程度、消费者行为,从而改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1.3 C2C商业模式C2C商业模式是指消费者之间或者个体商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买卖的模式。
该模式下所有的交易都是由普通消费者完成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C2C后的电子商务感兴趣,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C2C电子商务让它们可以轻松买到那些不在本地销售的商品。
二、电子商务运营策略2.1 提升用户体验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是能够线上让顾客直接购买商品,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都可以方便的进行支付。
“便捷、迅速、简单”这几个单词是创造出良好用户体验的关键。
商家需要通过不断地增加交互功能或者提高运营效率来提升整个购买的体验。
2.2 数据分析与应用为了让您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获得成效,您需要完全了解您的产品到底情况,消费者的行为并对此进行分析。
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是需要处理的另一个问题,这些决策需要对数据进行优化,否则它们可能只是嘴上说说或者整个公司都只让因为随意的想法或主观感受而猜测。
云服务的商业模式与运营分析

云服务的商业模式与运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意识到云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
云服务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它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计算资源和应用程序。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方式,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和运营分析。
一. 商业模式分析1.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种: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SaaS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访问服务,使用户可以通过云来管理和运行它们的业务。
PaaS是一种云上的平台,它为用户提供开发环境和应用程序框架,可以简化应用程序的设计和部署。
IaaS是提供用来构建和部署虚拟机、存储和网络的基础设施。
这三种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商业上有不同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但是它们共同的目标是扩大硬件供应商和软件提供商的市场,提供更佳的计算和数据管理服务。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订阅付费的方式获取利润,同时还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2. 云服务的盈利来源为了保持竞争力,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吸引和留住客户。
主要盈利来源如下:①订阅收入:云服务商根据客户使用的服务量进行计费。
订阅服务通常按月或按年收费,价格通常与使用时间或使用频率有关。
②广告和品牌营销:一些云服务商可以利用自己的广告平台向客户提供全面的品牌营销和广告服务,从而赚取盈利。
③额外服务和创新:随着市场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云服务商需要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新的服务,以增加收入。
④数据管理服务:云服务商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包括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等服务,以及有关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二. 运营分析云计算服务的运营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中心、安全性、服务可靠性、用户服务和市场定位。
1.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云计算提供商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存放和管理数据、应用程序和用户资源的地方。
目前常见的企业经营模式

目前常见的企业经营模式一、运营模式2.线下实体运营模式:企业主要依靠线下实体店面进行销售和服务,例如超市、百货商店等,这种模式依赖于地理位置和市场渗透。
3.线上线下结合运营模式: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面相结合,同时进行销售、营销和服务,例如星巴克、华为等。
4. 订阅服务运营模式:企业提供定期订阅服务,用户按照一定频率支付费用获取相应的服务,例如Netflix、Spotify等。
5. O2O(Online to Offline)运营模式: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吸引消费者,并将他们引导到线下实体店面进行购买和消费,例如美团、滴滴等。
二、商业模式1.生产型商业模式:企业通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来获取利润,例如制造业、餐饮业等。
2.平台型商业模式:企业通过搭建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并从中获取佣金或服务费,例如携程、滴滴等。
5.开放式商业模式:企业通过开放自身资源和核心能力,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例如苹果和IBM的合作。
三、组织模式1.传统垂直组织模式:企业按照层级逐级授权和管理,例如传统的公司组织架构。
2.平面式组织模式:企业通过强调团队协作和交流,取消或减少层级,例如自组织团队和扁平化组织。
3.网络式组织模式:企业通过网络连接各个岗位和个人,实现信息流动和协同,例如远程办公和虚拟团队。
4.生态系统组织模式:企业通过构建生态系统,集聚合作伙伴和资源,共同开展业务,例如支付宝的生态圈。
以上仅是目前常见的企业经营模式的一些例子,实际上企业经营模式的种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产品、服务和市场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
企业管理中的商业模式

企业管理中的商业模式一、引言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创造和提供价值,从而获得利润和持续发展。
而商业模式作为一种管理框架和战略规划工具,对企业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中的商业模式,包括商业模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
二、商业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用于实现盈利和增长的策略和方式,是对企业如何设计、组织和运营的描述。
它包括企业的价值主张、市场定位、资源配置以及盈利模式等要素,是企业实现商业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三、商业模式的重要性1.指导企业决策:商业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经营方向和行为准则,帮助企业管理者明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措施。
2.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建立独特的商业模式,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差异化竞争,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商业模式确定了企业如何配置资源、协调各部门和流程,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绩效。
4.适应市场变化:商业模式的灵活性能够使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适应性。
四、商业模式的构建1.市场定位:企业应明确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并了解其需求和特点,以便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2.价值创造:企业应通过创新和提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满足客户需求,并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化。
3.盈利模式:企业应确定盈利的方式,包括定价策略、销售渠道以及营收来源等,确保持续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4.资源配置:企业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财务资源等,以支持商业模式的实施和运营。
5.合作伙伴:企业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风险和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并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五、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1.技术创新: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来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企业如何组织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开展营销以及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构架,它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产品或服务来创造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收入。
商业模式包括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市场定位、收入来源以及成本结构等要素。
价值主张是企业对市场的价值承诺,它描述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以及为客户带来的好处。
客户细分和市场定位帮助企业确定合适的目标客户,并通过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吸引他们。
收入来源定义了企业如何从价值创造过程中获取收入,例如销售产品、订阅服务或广告收益等。
成本结构从财务角度描述了企业的成本组成以及如何确保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保持成本的可控性。
而运营策略则是企业如何运作和管理其核心业务的计划和方法。
它涵盖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交付、供应链管理、销售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
一个有效的运营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客户满意度,并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
例如,运营策略可以包括采用精益生产方法,优化供应链管理以降低库存成本,并且提高交货速度和准确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一个有效的运营策略来支持其实施。
在商业模式中,商业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物流、供应链、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确保企业能够按照组织的方式来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
另一方面,一个有效的运营策略需要建立在清晰的商业模式基础之上,以确保企业能够符合所设定的目标并实现商业愿景。
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市场机会,并为其产品或服务的不断创新提供基础。
而有效的运营策略可以确保企业在市场中高效地运作,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并建立起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
商业模式的定义、构成与分类

商业模式的定义、构成与分类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战略所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架构。
它是企业在市场中开展经营活动和实现盈利的方式和途径,涵盖了企业价值创造和交付的各个环节。
商业模式的构成和分类是理解和分析一个企业的商业运作方式和商业逻辑的重要手段。
商业模式的构成主要分为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三个方面。
价值创造是指企业通过创新和改进产品、服务、技术等资源和要素,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和体验,满足市场需求。
价值传递是指企业通过适当的渠道、推广、销售和配送等方式,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顾客,并与顾客建立关系和沟通。
价值获取是指企业通过定价、销售、收入分配等方式,从企业的活动中提取经济利益。
商业模式的分类主要有四种常见的类型:传统商业模式、网络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商业模式。
传统商业模式是指基于传统渠道、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式。
这类商业模式主要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来获取收入,通常由企业自己掌控整个供应链和销售渠道,例如制造业、零售业等。
网络商业模式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商业模式。
这类商业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网络销售商品和服务,实现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交互和互动,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旅游等。
平台商业模式是指企业通过搭建和管理平台,连接供求双方,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服务,从中获取收入。
这类商业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通过整合和分享资源和信息,建立用户群体和生态系统,例如共享经济、社交网络等。
生态系统商业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多个企业和组织的合作与协同,共同创造和分配价值。
这类商业模式注重整合和联盟,通过合作伙伴和生态链的参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例如供应链管理、创新合作等。
通过以上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模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市场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
同时,商业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商业模式创新如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

商业模式创新如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持续的发展和成功,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商业模式创新并非孤立的行为,而是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匹配,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一、理解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对其商业运作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创造新的价值主张、优化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流程,并实现更高效的价值获取。
它可能涉及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客户关系管理、收入模式、供应链等多个方面的创新。
企业发展战略则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计划。
它明确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竞争策略、资源配置以及业务发展的优先级。
二、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重要性1、增强竞争力当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契合时,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供独特的价值,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苹果公司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紧密结合,打造了一个封闭而又极具吸引力的生态系统,使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发展战略匹配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确保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企业可以避免在不相关或低价值的业务领域投入过多资源,而是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和关键创新点,提高资源的回报率。
3、促进协同效应当商业模式与战略相互匹配时,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业务环节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等部门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和策略展开行动,形成强大的合力,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4、降低风险不匹配的商业模式创新可能导致企业战略执行的混乱,增加经营风险。
而匹配的创新则能够基于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准确把握,降低决策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使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三、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的关键因素1、清晰的战略定位企业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即要确定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目标客户群体以及核心竞争优势。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信息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项关键的信息技术,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备受瞩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和发展趋势。
一、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云计算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能力、应用软件等服务,来满足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
在这些模式中,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一定的收费模式来收取客户的费用,从而实现商业化运营。
1. Iaas模式Iaas模式是云计算的最基本模式,其核心是云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云服务、微软云服务等)提供基础设施资源,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应用。
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按使用时长、存储容量等不同方面收取费用。
2. Paas模式Paas模式是在Iaas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模式。
企业不再需要操心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只需要使用云平台提供的开发工具和服务,来快速构建自己的应用。
Paas服务提供商可以收取开发工具使用费、性能价值款等不同方面的服务费用。
3. SaaS模式SaaS模式是云计算的一种最终形态,也是最先进的一种形态。
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可以在云端运行,企业只需要通过浏览器等工具访问就可以使用。
SaaS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的使用量、维护等方面来进行计费并收取相应费用。
二、云计算的运营机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机制和传统的IT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在传统的IT企业中,企业需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硬件设施并维护,虽然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控制,但是成本和管理难度也会很大。
而在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中,企业可以通过租用计算、存储等资源来构建自己的应用,这些资源都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进行维护,企业只需要支付基于使用的费用即可。
什么是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

什么是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什么是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商业模式定义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已经成为挂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嘴边的一个名词。
几乎每一个人都确信,有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证。
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它包含什么要素,又有哪些常见类型呢?用最直白的话告诉大家: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简言之,饮料公司通过卖饮料来赚钱;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通信公司通过收话费赚钱;超市通过平台和仓储来赚钱等等。
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存在。
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
尽管它第一次出现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今天,虽然这一名词出现的频度极高,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
目前相对比较贴切的说法是: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
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借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1]人们在文献中使用商业模式这一名词的时候,往往模糊了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类作者简单地用它来指公司如何从事商业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另一类作者则更强调模型方面的意义。
这两者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泛指一个公司从事商业的方式,而后者指的是这种方式的概念化。
后一观点的支持者们提出了一些由要素及其之间关系构成的参考模型(ReferenceModel),用以描述公司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的跟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
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

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实现盈利的方式,而运营模式指企业如何运作、组织和管理以支持商业模式的实施。
商业模式是企业盈利的核心机制,决定了企业如何通过创造和交付价值来获取收入。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应该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产品特点等。
可以根据创造和交付价值的方式、收入来源的多样性等因素来分类商业模式。
常见的商业模式包括:零售销售模式、订阅模式、广告模式、采购模式等。
零售销售模式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如传统的实体店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
订阅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订阅服务或产品来获取收入,如流媒体平台提供的会员服务。
广告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广告销售来获取收入,如免费手机应用程序。
采购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采购能力来实现盈利,如零售商从制造商直接购买产品并销售给消费者。
商业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企业应该在确定商业模式时考虑以下因素:定位目标市场、创造独特的价值、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和创造可持续收入来源。
运营模式是商业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它涉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和流程等方面。
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能够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
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两类:线性运营模式和网络化运营模式。
线性运营模式是指整个运营过程按照线性的顺序进行,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每个环节按照一定的规定和流程进行。
这种模式适用于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等行业。
网络化运营模式则是指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化运营方式,它强调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在供应链、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效率。
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置生产线、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建立灵活的营销渠道、优化客户服务等。
企业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运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区别是什么?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有3点不同:⼀、两者的概述不同:1、商业模式的概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的部门之间、乃⾄与顾客之间、与渠道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连结⽅式称之为商业模式。
2、盈利模式的概述:是对企业经营要素进⾏价值识别和管理,在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即探求企业利润来源、⽣产过程以及产出⽅式的系统⽅法。
⼆、两者的作⽤不同:1、商业模式的作⽤:是⼀个企业满⾜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资⾦、原材料、⼈⼒资源、创新⼒,⼜称输⼊变量),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法⾃⼒⽽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变量),因⽽具有⾃⼰能复制且别⼈不能复制,或者⾃⼰在复制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特性。
2、盈利模式的作⽤:对企业经营要素价值识别和管理,企业通过⾃⾝以及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并形成的⼀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及商业架构。
三、两者的构成因素不同:1、商业模式的构成因素:(1)利润:利润是商业经济组织最重要、最基础的指标之⼀。
在现⾦流的基础上分析利润的数额固然重要,但准确的分析预期利润和恰当的运⽤利润周期同样重要。
在中国,由于众多⼈⼝的⽣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在法律环境不完善、破坏信誉的成本低等因素影响下,迫使各个⾏业从⾼额利润到市场平均利润的时间要⽐国际市场要短很多。
因此,在中国投资预利润⾼、现期利润低的企业风险将很⾼。
特别是⼏倍于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业变周期。
(2)市场收益:市场是正常商业组织获取商业收益的来源,分析企业的市场性质、范围、容量、层次、认知程度等是极其重要的。
通常对市场容量和开发难易程度进⾏综合考虑。
⼀般从开拓市场的成本来分析市场效益。
(3)⼈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产⼒因素之⼀,分析商业领导在⼤多数应该可以容许其对⾃⼰的定位有很⼤偏差,但是他对企业在市场和同⾏中的定位应该是真实⽽客观的。
应对其做事、说话的真实性、顺畅度和逻辑性进⾏求证。
评标中的商业模式与商业运作能力

评标中的商业模式与商业运作能力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商业模式和商业运作能力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尤其在评标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商业运作能力的强大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中标概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评标中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运作能力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商业模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如何获取收益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它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模式、市场定位和运营策略等关键因素。
在评标过程中,评委通常会审查投标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切合项目的需求,并根据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来评估企业的竞争力。
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应具备以下特点:1.创新性:商业模式应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商机。
2.盈利模式清晰:商业模式必须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
评委通常会关注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以确保投标企业有实力完成合同。
3.市场定位准确:商业模式应准确识别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明确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以便有效开拓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
4.可行性:商业模式应具备可行性,能够在实践中被有效执行和操作。
评委通常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确保投标企业有能力按照商业模式进行运营。
二、商业运作能力——企业的执行能力商业运作能力是指企业在执行商业模式过程中的能力,包括战略规划、组织管理、资源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
评委通常会根据企业的商业运作能力来判断其在项目执行中的可靠性和竞争力。
一个具备强大商业运作能力的企业应具备以下特点:1.战略规划能力:企业应具备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运营策略的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2.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应具备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部门协调、人员培养和绩效考评等方面,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3.资源配置能力:企业应具备灵活和高效地调配资源的能力,包括人力资源、资金、供应链等,以满足项目需求。
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

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一、新型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型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型企业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所采用的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运作方式。
新型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使传统行业得到转型升级。
二、新型企业的商业创新在新型企业商业模式中,商业创新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新型企业的商业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消费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新的消费模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二是在生产端,技术创新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有效率化。
新型企业商业创新的成功要素有: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
如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模式,滴滴出行的共享经济模式,以及京东的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等。
三、新型企业的运营体系新型企业的运营体系是指新型企业在实现商业价值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
新型企业的运营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化运营、协同化运营、网络化运营。
数据化运营,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个商业环节进行数据化分析和优化,从而实现高效运营。
例如,新型企业通过对客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客户需求,把握市场趋势,形成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协同化运营,是指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
新型企业采用的协同化运营机制包括:信息化协作平台、云办公平台和集成化业务系统等。
网络化运营,是指新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等手段,在市场和客户之间搭建起一个全新的交互平台,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运营模式。
例如百度外卖和美团外卖等,通过网络化运营模式,实现了从销售到配送的整个链条的掌控。
四、结语新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出现,正在改变传统经济模式,推动着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型企业的商业创新和运营体系,成为了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随着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将可能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Operation
一些传统企业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如携
程旅行网、分众传媒等。
94ENTERPRISE MANAGEMENT 4, 2010
ENTERPRISE MANAGEMENT 4, 2010
95
其次,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的内核是相同的。
无论商业模式还是企业运营系统,都需要核心能力作为其功能实现的保障,核心能力都是最关键、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缺少核心能力的商业模式无法完成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实现;缺少核心能力的运营系统无法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可见,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的内核是相同的,即都依赖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第三,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都具有系统性。
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都是系统,具有系统功能,系统运行涉及的内外部因素众多,需要高效协调和精心管理。
商业模式输出的是产品/服务的价值,而企业运营系统输出的是产品/服务。
商业模式是由企业内部以创造价值为目的许多有机联系的活动组成的一个系统;企业运营系统是由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等许多有机联系的活动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活动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支持着同一战略定位下的各个主要战略。
2.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的区别
一方面,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的功能不同。
商业模式的功能是价值的实现;企业运营系统的功能是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效率、安全等。
商业模式关注的是企业外部,以外部市场环境为主要出发点,企业商业模式更是企业为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它需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及潜在利益合作伙伴,通过价值网络实现共赢;企业运营系统关注的是企业内部,以内部运营为主要出发点,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设计、产品生产效率、流程的
优化等等。
商业模式的功能实现最终需要依赖企业运营系统,需要企业运营系统提供产品或服务。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系统的视角有别。
商业模式主要是从商业和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以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为指导原则,研究的是如何进行价值的发现、创造与实现;企业运营系统主要是从原材料、流程管理、产品制造、服务提供等视角出发,以低成本高效率制造、生产产品为目标,研究的是如何进行产品的规划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和服务的提供。
二.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商业逻辑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创造价值。
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业务的各个部分怎样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
商业模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或者通过模式创新活动实现“后发制人”,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游戏规则和竞争格局。
价值创造是企业最核心的经营活动,无论是采购、生产、营销和服务等环节,均存在价值创造,每一次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了企业所选择的交换对象、内容和方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定义为“价值对象”、“价值主张”和“价值实现方式”。
商业模式应该以本企业为出发点,通过价值创造实现企业价值、客户价值、伙伴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个强健的商务模式包括:清晰
定义的成员,有效合理的激励,关注于价值的视角。
它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客户是谁,如何盈利,如何以合适的成本来把价值传递给客户。
商业模式的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都与市场紧密关联。
价值发现是市场需求和客户偏好的深刻把握,价值实现是市场盈利模式的精准分析和实施策略。
价值创造以价值发现为导向,其产品/服务定位要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偏好,如市场定位不当,价值主张不明确都会影响价值创造环节;同时,价值创造以价值实现为评估、反馈依据,价值实现能力的高低通过评估和反馈,找到原因,并进行
调整,或为营销渠道,或为价值实现,或为价值创造环节出现问题,如产品制造周期太长,产品质量不过关,成本居高不下等等。
价值发现来源于市场分析
和战略制定,价值发现的完成体现为企业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来源于企业的运营系统,价值创造需要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制造等实现;价值实现来源于企业的营销管理等一系列销售活动,而盈利模式是价值实现的核心。
从商业模式角度看,商业模式是从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企业的运营则是从战略分析、运营管理到营销管理的过程,二者具有紧密的关系,如图1。
商业模式通过从企业战略层、运营管理层和营销层等贯穿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此外,商业模式中的核心,如资源整合、价值链环节重构、价值拓展等是实现价值创造的价值杠杆,它能通过较小的代价和商业运作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可见,企业价值活动过程是从价值发现开始,结果于价值创造,结束
96
ENTERPRISE MANAGEMENT 4, 2010
于价值实现。
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最终需要通过商业模式来完成。
企业商业模式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的。
价值要素组合和资源整合是商业模式中价值创造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不同价值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
商业模式是通过组成要素或其要素组合的改变而实现赢利,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以及要素价值的改变都会导致商业模式的变化。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价值产出,运营系统是企业价值活动的核心,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商业逻
辑。
企业价值最终来源于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运营系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
三、基于企业运营系统的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摆脱竞争不利状况的有效手段。
一些传统企业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如携程旅行网、分众传媒等。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商业模式创新涉及到企业系统的各个环节,需要系统性思维作为指导。
当企业通过需求分析(客户潜在需求、客户偏好等)和环境分析(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环境)感知外部环境并发现价值时,企业会寻求战略选择,这种战略机会是基于企业资源和能力基础上的,战略定位与选择分析的结果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企业经营活动改变,
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等活动,如产品规划设计、产品功能改进、生产流程优化等;二是企业通过构建价值网络,整合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和利益伙伴关系,实现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垂直一体化、战略合作等等;三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创新、价值配置与管理、盈利模式设计等一系列过程,如业务的并
购或外包,营销渠道与策略制定等,从而完成商业模式创新。
价值链分析、关键因素分析、价值流分析、风险评估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也是企
业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的分析工具。
价值实现是商业模式的检验标准,企业可以通过价值实现的效果,进行商业模式的风险评估与重新设计创新,不断提高商业模式创新效果,如图2。
商业模式视角下,资源整合、价值链环节重构、价值创新等是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它能以较小的代价和商业运作实现高效的价值创造。
资源整合是将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商业模式是企业对其可利用资源的规划,其目的是寻求这些资源的最优组合,以最大
化企业获利的能力。
整合的资源可以是客户、能力和信息等,资源整合实现了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资源整合优化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企业运营系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它以价值创造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活动,包括设计、生产、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
的综合,以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保障商业模式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运营系统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实施的关键价值要素。
从价值整合和价值要素配置上看,企业的兼并和业务外包都是一种价值的重新组合和价值再创造过程。
企业兼并是一种增
强自身核心能力的商业操作和战略行为。
外包虽然会增加一两个百分点的成本,但由于它的整体商业模式设计使它的产品在售出时省下了10个百分点的成本,它仍然有利可图。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内外在驱动力是获得企业经济租金并论证了“S 租金”和“L 租金”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作用。
“S 租金”即熊彼特租金,是企业通过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组织模式的创新来获得的企业经济租金。
“L 租金”是由企业及其员工系统地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所获得的一种经济租金,具有不可模仿、不易转移和集中在特定领域的特征。
■
作者单位
纪慧生 陆 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红卫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本栏目编辑 王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