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题(湘大)
《组织行为学》综合测试复习题及答案

[题型]:多选题1.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做的反应。
按照狭义的行为来看,人的行为特点是( )A.适应性B.单一性C.动态性D.可控性E.多样性答案:A ,C ,D ,E2.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学科,是研究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
(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3. 关于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边缘性B.多学科交叉性C.两重性D.应用性答案:D题型:单选题4.组织行为学的第二层次是( )A.群体B.组织C.个体D.外部环境答案:A题型:单选题5.组织行为学是由哪个学科发展而来( )A.社会学B.经济学C.心理学D.政治学E.法律学答案:C题型:单选题6.组织行为学演技你方法的特性(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可控性D.所得结论的再现性E.对未来的预见性答案:A ,B ,D ,E题型:多选题7.关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预测和推断、分析和评价、检查和验证B.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预测和推断、检查和验证C.预测和推断、分析和评价、观察和实验、检查和验证D.预测和推断、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检查和验证答案:B题型:单选题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E.实验法答案:A ,B ,C ,D ,E题型:多选题9.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 )A.算数平均数B. 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标准差答案:D题型:单选题10.感觉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 )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11.下列属于社会知觉的是( )A.对他人的知觉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C.对角色的知觉D. 自我知觉E.对因果关系的知觉答案:A ,B ,C ,E题型:多选题12.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A.知觉防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E. 近因效应答案:A ,B ,C ,D题型:多选题13.关于归因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人会做出四种归因: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B. 组织C. 人与组织相互关系D. 组织内部结构1.2 多选题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A. 个人能力B. 工作环境C. 薪酬福利D. 组织文化E. 管理风格二、简答题3.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5.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某公司部门员工最近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领导希望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6.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提高组织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7.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B、C、D、E二、简答题3.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
4. 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题5. 可能原因:员工满意度低、组织文化不良、管理风格不适合、工作环境不佳等。
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调整管理风格、改善工作环境等。
四、论述题6.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个体、群体、组织结构、文化、领导力等方面,有助于组织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竞争力。
例如,通过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通过培养领导力,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7. 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根据员工需求进行培训设计,提高培训效果;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等。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与答案(考试大全)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与答案(考试大全)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属于个体的自我概念?A. 人际关系B. 自我认同C. 工作动力D. 决策能力答案:B2. 团队性格对团队绩效有什么影响?A. 没有影响B. 可能有影响C. 一定有影响D. 取决于团队规模答案:C3. 以下哪个不属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A. 个体行为B. 组织结构C. 组织文化D. 市场营销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请解释什么是团队凝聚力?答:团队凝聚力是指团队成员之间在共同目标下的紧密程度。
它包括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性、信任度、团队目标的共享与一致性等多个方面。
2. 请列举三种影响个体动机的因素。
答:- 薪酬福利- 成就感- 工作环境第三部分:论述题请论述以下问题:1. 执法者的权威性是组织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请解释为什么执法者的权威性对个体行为具有影响。
答:执法者的权威性是指执法者在组织中拥有的合法、正式的权力和地位。
个体在组织中会对权威者有一定的敬畏感和遵从行为,因为他们知道违反执法者的规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或制裁。
这种权威性对个体行为具有影响,可以促使个体遵守组织规章制度,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和秩序性。
2. 团队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答:- 优势:团队决策可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经验,减少个体的盲点和偏见,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团队决策还可以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满意度。
- 劣势:团队决策可能会产生决策过程冗长、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
此外,团队内部的权力平衡和意见分歧也可能导致决策的滞后和决策结果的妥协。
以上是《组织行为学考试题与答案(考试大全)》的内容。
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编写和调整。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不属于激励三要素的是( )A、激励对象B、激励方式C、激励行为D、激励效应正确答案:C2、团队的终极目标是( )A、对事不对人,促成合作B、相互协作共为一体C、促成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D、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正确答案:C3、组织行为学依照不同情景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就是组织行为学的( )A、科学性B、系统性C、实用性D、权变性正确答案:D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克拉克·赫尔B、埃德加·沙因C、约翰·华生D、爱德华·托尔曼正确答案:C5、沟通流程的_______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
( )A、扁平化B、透明化C、个性化D、互动化正确答案:A6、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化结构为企业建立的沟通模型是( )A、无缝对接B、无缝衔接C、有缝衔接D、有缝对接正确答案:A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 )A、一切人类的行为规律B、一切人类的心理规律C、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D、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答案:C8、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特征的是( )A、心理活动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倾向性D、个性心理正确答案:C9、科特和赫斯科特提出的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是(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B、企业经营行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成果—企业文化C、企业经营行为—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企业文化D、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企业文化正确答案:A10、因地制宜理论又称 ( )A、领导情景理论B、目标—路径理论C、领导特性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正确答案:A11、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提出的冲突管理的二维模式是( )A、竞争和妥协B、竞争和回避C、合作与迁就D、合作性和坚持已见性正确答案:D12、演讲、艺术表演及竞技运动等活动都具有明显的( )A、协同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社会促进效应正确答案:D13、组织内层的深度是指( )A、垂直分化B、空间分化C、水平分化D、时间分化正确答案:A14、创造组织文化的是( )A、员工B、高层管理者C、企业家D、职业经理人正确答案:C15、下列不属于系统理论的是( )A、社会技术系统学派B、效力系统学派C、社会系统学派D、权变系统理论正确答案:B16、名词意义上的组织,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组织必须有目标B、组织必须有分权和授权C、组织必须有分工和协作D、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正确答案:B17、机械式结构_______组织形式为代表,具有高度复杂化,正式化与集权化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以上都是答案:D2. 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组织结构B. 组织规模C. 组织历史D. 组织领导者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团队沟通的特点?A. 明确的目标B. 双向交流C. 单向命令D. 及时反馈答案:C5. 组织变革中,哪个阶段是员工开始适应新的变化?A. 冻结阶段B. 变革阶段C. 再冻结阶段D. 重新冻结阶段答案:C6. 领导风格中,以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
A. 民主式B. 专制式C. 放任式D. 变革式答案:B7. 组织中的权力主要来源于()。
A. 个人魅力B. 职位C. 知识技能D. 以上都是答案:D8. 组织行为学中的“路径-目标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赫兹伯格B. 弗鲁姆C. 豪斯D. 麦克莱兰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发展活动的特点?A. 面向未来B. 系统性C. 短期性D. 参与性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A. 明确职责B. 职责分离C. 职责重叠D. 灵活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组织结构答案:ABC2. 影响组织文化的外部因素包括()。
A. 社会文化B. 经济环境C. 政治法律D. 技术环境答案:ABCD3. 组织变革的阻力可能来自()。
A. 个人B. 群体C. 组织D. 外部环境答案:ABC4. 领导权力的来源包括()。
A. 法定权力B. 奖励权力C. 强制权力D. 专家权力答案:ABCD5. 组织中的激励理论包括()。
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D.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团队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2. 下列哪个理论是解释员工激励的最早理论?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C.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D.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 在组织中,领导风格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A.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B. 任务型、关系型、变革型C. 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D. 传统型、现代型、创新型4. 下列哪个不是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A. 团队角色分配B. 团队目标设定C. 个人业绩竞赛D. 团队决策制定5. 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创始人的价值观B. 组织的历史传统C. 员工的个人信仰D. 所有上述因素二、判断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组织效能的科学。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会追求社交需求。
()3. 领导与管理者是同一概念,他们的角色和职责是相同的。
()4. 团队中的冲突总是有害的,应该尽可能避免。
()5. 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所有的变革都会受到员工的欢迎。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并说明它对员工激励的意义。
2. 描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动机。
3. 讨论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组织效能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组织中领导风格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2. 分析团队冲突的成因及其对团队发展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团队冲突管理策略。
3. 针对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探讨组织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C5. D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错误三、简答题1.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环境因素分为两类: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组织的结构与设计B. 组织中的人员行为C. 组织的战略管理D. 组织的市场营销2. 以下哪个层次的组织行为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A. 宏观层次B. 中观层次C. 微观层次D. 全局层次3. 以下哪个理论主张个体在作出行为决策时会权衡自己的成本收益?A. 社会认同理论B. 期望理论C. 异质性资源理论D. 威胁理论4. 帕金森定律是指什么?A. 任务越多,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越长B. 组织结构越复杂,沟通效率越高C. 领导者越年轻,组织绩效越高D. 组织成员数量越多,创新能力越低5. 以下哪个职业角色属于Mintzberg的管理职位分类中的对内角色?A. 监察者B. 发言人C. 协调者D. 创新者6. 以下哪种权力是指基于个人魅力、邀请和性格吸引力而产生的?A. 行政权力B. 强制权力C. 专家权力D. 赞誉权力7. 组织认同感是指什么?A.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B. 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C. 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动机D. 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8. 以下哪种决策风格会考虑组织成员的参与和意见?A. 集中式决策B. 专制式决策C. 集体式决策D. 委派式决策9.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组织中的信息分享和知识传递?A. 内部沟通B. 组织学习C. 效能提升D. 知识管理10. 以下哪种组织结构特点是指权力和责任清晰地分配到各个层级?A. 银行式组织结构B. 偏心式组织结构C. 功能型组织结构D. 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解释组织文化的概念,并说明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符号体系。
它代表着组织成员的共同认同和归属感,是组织的核心特征之一。
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健康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促进员工的合作与协作,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另一方面,不健康的组织文化可能导致员工对组织的不满意和离职意愿,进而对组织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在个体方面,心理契约主要受到与个体( )相关因素的影响。
A、工作经历B、性格特征C、受教育程度D、成长环境正确答案:A2.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生存运转的( )等的总称。
A、手段、环节B、办法、手段C、办法、手段、环节D、办法、环节正确答案:C3.对于同一场考试,某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很好,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具有天赋或足够努力等个人因素所决定的。
这属于对应推断理论的( )。
A、区别性B、选择自由性C、社会期望D、非共同性效应正确答案:D4.补足式的契合度是指个人( )组织不足的程度。
A、改变B、满足C、弥补D、适应正确答案:C5.电子邮件使成百上千的员工可以同时分享信息,并使普通员工可以直接与高级高级主管进行交流,这属于( )。
A、女性化组织B、无边界组织C、虚拟组织D、团队结构正确答案:B6.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
A、生存、健康、美好B、奋斗、成长、成熟C、生存、享受、发展D、出生、成长、死亡正确答案:C7.员工的( )能够通过其灵活性、流畅的沟通转变成有效的组织创新。
A、创造性B、认知性C、能动性D、积极性正确答案:A8.异步通信是指沟通的参与者需要轮流发送和接收信息,也就是说发送者的信息和接收者的信息不是同步的。
下列不属于异步通信的是( )。
A、电子邮件B、社交网络C、博客D、电视会议正确答案:D9.电视会议、即时信息、聊天室属于电子化信息沟通主要方式中的( )。
A、异步通信B、双向沟通C、同步通信D、单向沟通正确答案:C10.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 )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欲望B、共性C、积极性D、个性正确答案:D11.( )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归因理论。
A、1956B、1958C、1965D、1968正确答案:B1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 )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含答案)

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研究组织及其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探讨调动其行为积极性的原理和方法,以便提高对其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改善和提高组织有效性的科学。
2、群体:是由两个人或两人以上互动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与共同的目标、彼此意识到同属一群的集体。
3 、知觉:即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经过综合,并借助以往的经验所形成的整体映象4、社会知觉:人对人,也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5、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的有明确目的和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
6、群体规范:是一个群体未说出的准则,对群体行为有很大影响。
7、沟通:就是发送者凭借一定渠道(亦称媒介或通道),将信息发送给既定对象(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8组织设计: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8、组织结构: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9、组织: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10组织变革:是组织用系统思想加以指导后发生的一些变化。
11、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2、群体冲突:在群体之间公开表露出来的敌意和相互对对方活动的干涉。
从一个方面看,冲突将妨碍现有组织与人员的运转,但是群体冲突并不总是有害无益的。
如果能保持在合理的程度和有限的重要事件上的话,那么冲突实际上能使组织更有效地运行。
13、领导:是个体运用非强迫手段影响其他人自愿努力去完成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14、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5、能力:反映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掌握活动的速度和成果的质量是能力的重要标志。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1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 理论——成长理论)。
1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19、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2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1、行为型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22、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湘潭大学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1.0、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含义。
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3、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
4、说明瓦格纳法案对管理发展的历史意义。
5、对比说明韦伯“科层制”组织与“新组织”的不同特点。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
7、说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区别。
8、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方面?其演进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9、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员工及其关系的影响。
1.0、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定义: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1.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含义。
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三层含义: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一、培养与提高人际关系技能二、进行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三、提高对员工行为的科学认识,认识组织冰山潜层的问题;管理之道,重在管人;管人之道,重在行为!四、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3、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组织的演变、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在管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对人的管理,于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便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知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2、错觉: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
3、知觉防卫机制: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
4、态度: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
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
5、价值观:个体对客体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
6、组织发展:组织的自我更新和开发,它是组织应付外界环境变化的产物,将外界压力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应变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以改善组织效能。
组织变革:组织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
(狭义:组织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内在的正式结构;广义:包括行为变革和技术变革)7、投射:由于具有某种特性或者想法,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和想法。
8、组织承诺: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
9、列名群体决策法:通过有组织的面对面的会议,按一定的程序集结成员的意见,以作出群体判断的方法。
10、头脑风暴法:邀请一定数量的专家开会,进行积极性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要求参加人对一定范围的问题,敞开思想,畅所欲言。
主持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启发性。
11、名片效应:宣传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表明自己在许多问题上与受宣传者有一致的意见,造成宣传的观点与受宣传者已有的态度相近、有共同之处的印象,从而使宣传对象更容易接受所宣传的观点。
12、权威效应:因宣传者的威望而产生的使受宣传者无保留地接受宣传信息及观点的影响力与效果。
13、从众行为: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对象。
14、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信息迅速五批评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15、模仿:有意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16、感染: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或者说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屈服。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C2. 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通常具有()。
A. 明确的领导B. 固定的成员C. 明确的规章制度D. 灵活的组织形式答案:D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不包括()。
A. 工作成就B. 工作本身C. 薪酬待遇D. 工作条件答案:D4. 在组织中,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以下不属于领导风格的是()。
A. 民主式领导B. 权威式领导C. 放任式领导D. 员工自主管理答案:D5. 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 组织结构B. 员工的抵制C. 外部环境D. 组织文化答案:B6.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 组织结构B. 组织价值观C. 组织目标D. 组织制度答案:B7. 组织中的冲突通常源于()。
A. 资源分配B. 个人兴趣C. 工作目标D. 组织结构答案:A8. 组织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员工满意度B. 提高组织效率C. 降低成本D. 增加市场份额答案:B9. 组织中的沟通障碍不包括()。
A. 信息过载B. 语言障碍C. 信息失真D. 信息共享答案:D10. 组织中的激励理论不包括()。
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D.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社会行为E. 组织文化答案:ABCE2. 组织中的群体决策可能优于个体决策,因为群体决策()。
A. 可以集中更多的信息B. 可以减少个人偏见C. 可以提高决策的接受度D. 可以减少决策的风险答案:ABCD3. 组织变革的推动力包括()。
A. 外部环境的变化B. 内部环境的变化C. 组织领导的决策D. 员工的期望答案:ABC4. 组织中的激励策略可以包括()。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在上级向下级传达指示、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意见沟通中起着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是( )A、混合交错的非正式群体B、横向非正式群体C、积极型非正式群体D、纵向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D2.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工会属于( )A、混合型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强制性组织正确答案:A3.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知识的数量是__说的( )A、列夫.托尔斯泰B、莫顿C、吉赛利D、布莱克正确答案:A4.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个体心理正确答案:B5.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C、提高员工工作效率D、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正确答案:A6.组织文化的源头是组织( )A、价值观B、创始人C、经营理念D、领导作风正确答案:B7.摄影小组、书画协会属于( )A、任务型群体B、命令型群体C、利益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正确答案:D8.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的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指的是需要的( )A、可变性B、多样性C、潜在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A9.当一名工会干事晋升为基层主管时,他的态度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管理层。
如果他又回到原来的岗位,那么他的态度也会变回亲工会。
这体现的是( )A、角色期待B、角色直觉C、角色认同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C10.当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十分相似时,这种知觉就会比较准确,若双方并不相似,知觉就会出现偏差,这表述是知觉偏差中的( )A、投射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A11.根据激励的性质,激励可分为( )A、内激励与外激励B、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C、荣誉激励与目标激励D、正激励与负激励正确答案:D12.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善于全过程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持续性学习D、善于全员学习正确答案:C13.营销部门作出了生产部门无法达到的产品质量承诺,这是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中的( )A、二维模式B、讨价还价模式C、系统模式D、官僚模式正确答案:C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高级的需求是( )A、社交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正确答案:C15._______是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讲解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集体:5.气质:6.性格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见解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比较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依照角色(保护角色、任务角色)将集体分类,并说明怎样这些集体的管理?8.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差别是什么?9.解析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关系是什么?10.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集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17.个人怎样应付工作压力?答: 1、保持和同事之间友好的关系。
2、抛弃圆满主义标准,适合减低工作要求。
3、推迟满足感,工作中建立先难后易的次序。
4、分清责任,并肩负属于自己的责任。
5、每天适合做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三、案例解析题( 26 分)“上旬拉平”。
在安排上旬生产任务时,将难干和易干的活搭配分给每个人,使每个人在上旬完成的生产指标基本拉平,这样不致损害他们完成本月任务的积极性。
“中旬超额”。
在中旬,把所有简单的活所有安排下去。
同时,依照需要也适合安排些难干的活,使多数工人在中旬即可超额完成一些工时。
“下旬稳住”。
在中旬已经超额的前提下,下旬把所有难干的活安排下去。
这时得奖已成定局,再多干即可多超,即使难干的活也感觉见义勇为,勇于肩负。
我们的课本中把它做为双因素理论的运用,请讲解它是怎样利用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 于 1959 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造成职工对工作不满的因素主若是由于企业政策、行政管理、督查、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办理不当以致的。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关于组织行为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它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B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C 它不考虑组织的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D 它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2、一个人的态度由认知、情感和()三个成分组成。
A 行为B 意向C 价值观D 个性3、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群体规范的范畴()A 绩效标准B 服装要求C 工作流程D 社交礼仪4、领导的权变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方式取决于()A 领导者的特质B 下属的特点C 领导所处的情境D 以上都是5、沟通的过程包括发送者、编码、信息、渠道、解码、接收者和()A 反馈B 噪声C 背景D 以上都是6、在组织变革中,以下哪种阻力主要来自个体()A 习惯B 结构惯性C 对未知的恐惧D 利益冲突7、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通常具有()A 较低的离职率B 较低的工作绩效C 较高的缺勤率D 较多的工作压力8、以下哪种冲突管理策略是一种双赢的策略()A 竞争B 合作C 回避D 妥协9、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 价值观B 规章制度C 行为准则D 企业标志10、以下关于动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 动机的强度与工作绩效成正比C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D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影响个体决策的因素包括()A 知觉B 价值观C 个性D 群体压力E 组织文化2、群体发展的阶段包括()A 形成阶段B 震荡阶段C 规范化阶段D 执行阶段E 解体阶段3、领导权力的来源包括()A 法定权力B 奖赏权力C 强制权力D 专家权力E 参照权力4、组织变革的类型包括()A 战略性变革B 结构性变革C 流程性变革D 人员性变革E 文化性变革5、提高工作绩效的途径包括()A 明确工作目标B 提供培训与发展机会C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D 改善工作环境E 加强沟通与协作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简述人格的主要特征。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题库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群体:5.气质: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 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 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 根据角色(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将群体分类,并说明如何这些群体的管理?8.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别是什么?9. 分析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什么?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 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 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 群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知觉: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沟通: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4.群体: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也就是说,群体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1)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相互制约;(2)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3)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5.气质: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A.聪明能干B.热情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3、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式管理4、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5、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的C因素是指领导者的( )A.个人品德B.工作绩效C.决策能力D.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7、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8、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
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A.技术能力B.交际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沟通能力9、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A.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10、以下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A.巴纳德B.西蒙C.钱德勒D.韦伯二、判断题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A.正确B.错误2、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A.正确B.错误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全面表示。
()A.正确B.错误4、问卷调查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法。
()A.正确B.错误5、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而复杂人的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1、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含义。
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3、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
4、说明瓦格纳法案对管理发展的历史意义。
5、对比说明韦伯“科层制”组织与“新组织”的不同特点。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
7、说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区别。
8、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方面?其演进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9、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员工及其关系的影响。
1.0、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定义: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1.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含义。
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三层含义: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一、培养与提高人际关系技能二、进行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三、提高对员工行为的科学认识,认识组织冰山潜层的问题;管理之道,重在管人;管人之道,重在行为!四、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3、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组织的演变、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在管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对人的管理,于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便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管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组织行为学正是在管理学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学的新发展。
4、说明瓦格纳法案对管理发展的历史意义。
瓦格纳法案对我们企业管理的启示:(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
瓦格纳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需要建立司法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
(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
因为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对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
最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
这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政府要为此增加支出。
5、对比说明韦伯“科层制”组织与“新组织”的不同特点。
韦伯“科层制”组织特点: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
“新组织”的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一)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二)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三)以研究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一)调查研究方法(二)实验方法(三)数量统计方法(四)理论模型方法7、说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区别。
实验室实验(可以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外部因素作用,但与现实存在差异,应用时有局限)现场实验(更接近现实,但对环境控制程度低)8、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方面?其演进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优越性:1)劳动分工提高了工人的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2)节省了通常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有利于创造出种种节省劳动耗费的办法和机器,从而提高了生产率4)降低了在学习阶段的劳动耗费,减少了熟悉工作所需的时间;5)促进工人的技术、体力与具体工作任务更细致的搭配。
不利方面:1)对劳动环境的影响:高度分工使工作变得单调,工作易疲劳,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职工还会对工作环境、企业产生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合作意愿下降。
与丰富有趣的工作相比,单调的工作意味着较恶化的工作环境,职工为同等劳动付出的代价相应增加。
2)对劳动成本的影响:劳动条件较差的企业,①需要付给工人更高的工资,才能有效地吸收工人就业;②很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受到损失。
3)对工人和企业应变能力的不利影响:高度分工,降低了工人对整个生产过程之间关系的了解,应变和自动协调能力下降。
这样有两个坏处。
一是损失工作时间,二是增加管理人员。
高度分工影响个人应变能力,也会导致企业整体应变能力下降4)对劳资关系的不利影响:高度分工容易造成对企业中下层员工不利的分配关系。
对于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来说,是否可取,要视外部环境——市场条件而定。
其演进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专业化劳动分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管理者一直把专业化劳动分工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竭之源,而且,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也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原理设计构造。
企业组织形式必须是弹性的和分权化的。
因此,现代企业十分推崇流程再造、组织重构,以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重建,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的巨大改善,以更好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一个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战略以及外部环境双重影响下的调整,由简单一复杂,由集权一分权的演变过程,表现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和多样化特征。
9、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员工及其关系的影响1.信息技术使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以下的变化首先,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信息技术减少信息在传统组织的信道传输中延迟、失真以与交流。
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岗位更加精简,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提高。
及噪音干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扩大信息发布范围,增进组织各层次人员的信息传递其次,提高员工地位和素质要求。
随着组织扁平化和业务流程化与信息化,企业决策层次向下移动,基层员工获得更多的决策机会,同时对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对“内部人”的监控水平。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集成了业务信息处理流程与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由于数据同源并在计算机内部连续处理,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扩大风险评估范围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企业传统营运模式,也带来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新风险。
企业风险识别、评估与防范,不仅要考虑内外部环境,而且要考虑业务流程与信息流程的耦合度、协作企业的关联度、信息系统的依赖度等因素,规避供应链作业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新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3.业务流程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成为控制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应用使传统人工控制形式演变为人机系统控制,控制重心将集中在作业流程的人机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
一些传统的内部控制规则和程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失去存在的意义,新的控制规则和程序建立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更佳控制目标的基础上。
4.组织成员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更加便利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识别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在组织内沟通,以便员工了解、执行其职责。
企业在网络平台上构建与利益相关者联系的机制,使组织的相关成员可以实时获取经营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及时进行沟通,达到最佳协同合作和利益共享。
5.监控更注意更新信息系统内部设置的控制参数与控制程序。
此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及时了解原来设置在信息系统内的控制程序、控制参数是否过时,并针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评估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运行状态,重新调整或更改设置在信息系统的控制参数或程序。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1、什么是价值观?举例说明价值观的作用2、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3、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对管理有哪些影响?4、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5、说明社会知觉的含义、类型。
6、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7、举例说明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分析它们所造成的偏差。
8、归因理论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9、举例说明当我们对个体行为进行归因时,要准确地判断其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有哪些因素要考虑,原因何在。
10、什么是态度?态度的组成成分什么?11、态度对人的行为有什么影响?12、什么叫人格?它有哪些特点?13、人格的影响因素。
14、什么是气质,气质的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哪些?15、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影响16、性格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17、什么叫人格特质,五维度模型中,各个维度如何影响工作绩效?18、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人格特质19、说明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的含义?20、如何实现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21、简述能力的含义及其分类。
22、如何衡量个体的能力差异?能力差异如何影响工作绩效?23、能力差异对管理的启示24、意志、情感、兴趣如何影响行为。
25、据研究,俄国的四位著名作家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普希金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具有多血质的特征,克雷洛夫有明显的粘液质特征,而果戈理具有抑郁质的特征。
请你再举些类似的例子分析说明气质与能力和成就的关系。
26、运用本章有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情商”和“智商”对人的行为的作用27、美国心理学家布兰查特(Blanchard)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美国建立第一个农业大工厂时,需要雇佣一批保安人员,由于当时劳动力过剩,工厂规定雇佣保安人员的最低标准为高中毕业生,并具有三年警察或工厂警卫的经验。
但按这个标准雇佣的保安人员工作后,感到所从事的工作(只检查进门的证件)单调、乏味,表示无法容忍,因而对工作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而且离职率很高。
后来工厂雇佣只受过四五年初等教育的人来担任这个工作,他们对工作满意,责任心强,缺勤率和离职率都很低,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
试解释此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1、什么是价值观?举例说明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要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