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卫生习惯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是()A.早晚刷牙、洗脸B.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D.不随地大小便【答案】A【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详解】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为饮水和食物。
由分析可知,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便,都能有效的预防蛔虫病;早晚刷牙、洗脸,与预防蛔虫病无关,A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明确该病的传染途径。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缺一不可【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详解】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
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故选:D。
【点睛】知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即能正确答题。
3.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B.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C.吸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D.吸烟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答案】C【解析】【分析】烟碱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是一种致癌物质,焦油能粘附在肺部造成呼吸困难,烟碱和焦油是吸烟对人体危害的最大物质,一氧化碳虽然有毒。
【详解】A、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一、选择题1.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被猫、狗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C.家里饲养的猫、狗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D.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答案】A【解析】【分析】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
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因此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的患者,注射的抗毒血清属于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C正确,A错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预防,所以被狗、猫等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进行防治,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疫苗和抗病毒血清,并了解其意义。
2.下列生理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⑥纤毛的清扫作用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答案】C【解析】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⑥纤毛的清扫作用都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都是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总结(重点)超详细 (2)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产生抗水痘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水痘病毒分别叫做()A.抗体、抗原B.抗原、抗体C.抗原、抗原D.抗体、抗体答案:A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水痘病毒侵入人后,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水痘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就是抗体,因此水痘病毒相当于抗原,所以,“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一种抵抗水痘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该蛋白质相当于抗体,水痘病毒相当于抗原,A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各项中,不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是()A.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B.吸烟、酗酒、经常熬夜C.坚持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运动D.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答案:B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ACD.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坚持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都有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ACD不符合题意。
B.吸烟、酗酒、经常熬夜会严重危害身体各个系统的健康,也不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B符合题意。
故选B。
3、提高公民素养,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
以下急救方法错误的是()A.突然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造成呼吸困难,首先要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等待救援B.当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并及时进行科学抢救C.若手臂发生意外出血,并且血液的颜色呈暗红色,此时可以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D.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答案:A分析:一旦发现大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等压迫止血。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狂犬病、狂犬、狂犬病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病②易感人群③病原体④传播途径⑤传染源()A.①③⑤B.①⑤③C.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涉及传染病和病原体、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等内容,思考解答。
【详解】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可见其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
因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狂犬属于传染源;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传染源、病原体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解】A.被蝮蛇咬伤后,可以用抗蝮蛇蛇毒免疫血清治疗,因为免疫血清里含有清除蝮蛇蛇毒的专门抗体,但不属于预防接种,A错误。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知识清单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会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如患流感的小明,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染源是小明传染源指:传染病患者(动物)和病原体携带者(动物)6.预防传染病措施:控制传染源:治疗、隔离、杀死、深埋、焚毁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消毒、个人卫生、灭蚊蝇、禁止随地吐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餐具、献血前HIV检测、禁止进口、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远离病区、注射疫苗、锻炼身体注意了注意了:携带病原体的蚊蝇是传播途径,所以灭蚊蝇是切断传播途径!!!考点2 免疫和计划免疫1.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4.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5.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6.免疫的主要功能:①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前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
如下图所示的是某个人群中15~34岁年龄组和3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
有人分析了该图,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A.35岁以上的人中没有死于吸毒的B.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伤害比年轻人大C.年龄越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越多D.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吸烟、酗酒、吸毒等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图是每个人群中35岁以上的人和15--34岁年龄组中死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分析解答。
【详解】分析图形可知,35岁以上有死于吸毒的,但比例小,A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的伤害比年轻人小,B错误;分析图形可知,年龄较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少一些,C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约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65%,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高我们分析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A.杀菌B.接种疫苗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答案】B【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6.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考点:抗体和抗原。
8.图中的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防线,其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保护人体的三道防线
【详解】
①是溶菌酶、④是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②是皮肤、③是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此外还有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核免疫器官。
9.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请判断受伤血管和急救措施( )
A.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B.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
C.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D.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出血类型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
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
C.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近心端,C错误。
D.血液暗红色,一般属于静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远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止血,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点睛】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八年级学生王平最近患上了流行性感冒,他在家中找到了一盒药,看了下面的药品使用说明后,认为此药不宜服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此药()A.有不良反应B.是非处方药C.不符合病症D.已过有效期答案: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安全用药xz】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题图中生产日期是2018年12月,有效期是2年,药品已过期。
此药不宜服用最可能的原因药物已过期。
故选D。
2、鼻喷式流感减毒活疫苗通过在鼻腔内喷洒进行接种。
下列关于该疫苗说法错误的是()A.与注射疫苗相比,该疫苗接种方式可避免刺痛感B.该疫苗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C.该疫苗可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D.接种该疫苗后,再次感染时人体不会产生大量相应抗体答案:D分析: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
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
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A.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不用针刺,可避免触痛、骚痒等不良反应,A正确。
B.该疫苗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不仅能刺激机体在体内产生抗体,同时还能够在鼻黏膜等处产生分泌型抗体,这些抗体能在鼻腔黏膜提供一层保护,从而增强了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B正确。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 (2)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紧急处置方法。
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A.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B.发现燃气泄漏,要关闭气源、开窗通风C.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D.当大静脉出血时,应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答案:D分析:常用急救电话: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
A.发现有人晕倒,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讲清病人的年龄、性别、伤情等自己的病史,A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时,应该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B正确。
C.遇到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在呼救并拨打120后,需要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效率,C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
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D错误。
故选D。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对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B.特异性免疫能针对所有的病原体,是人生来就有的C.加强体育锻炼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皮肤和黏膜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第二道防线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免疫和传染病等相关知识。
A.免疫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
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A错误。
B.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B错误。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同学体验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解析】【分析】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
故选D。
2.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正确的是()A.肺结核与结核病毒B.血吸虫病与钉螺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详解】A.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故A错误。
B.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属于传播途径,故B错误。
C.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故C错误。
D.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3.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B.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D.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详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表格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引起的,A符合题意。
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B不符合题意。
C.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为90÷98≈91.8%,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对居室消毒不能切断传播的途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不符合...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坚决拒绝第一支烟B.进行适宜锻炼C.常与父母沟通交流D.沉迷网络游戏答案:D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常与父母沟通交流都是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沉迷网络游戏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故选D。
2、科学家将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新细胞能快速产生与埃博拉病毒结合的抗体,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埃博拉病毒属于抗原B.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C.该抗体能与多种抗原结合D.该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C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A.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因此,埃博拉病毒属于抗原,A正确。
B.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的一种,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抗体是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所以,该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结合,具有选择性,C错误。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
注射新冠病毒疫苗()A.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B.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D.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答案:C分析:(1)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
BD.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
因接种新冠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所以无法预防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故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D错误。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的角度上来说,疫苗属于抗原,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C正确。
故选C。
2、“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如图①②是某校模拟救护演练所采用的救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①抢救结束后才拨打120电话呼救B.进行①时,应先使患者呼吸道畅通C.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吹气法D.②为b处动脉出血,应按a位置止血答案:A分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A.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A错误。
B.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所以①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B正确。
C、采用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C正确。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B符合题意。
【学科网考点定位】急救的方法。
【名师点睛】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5.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
A.股骨复位固定B.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
7.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用少量青霉素做皮试,如果注射处有较大红肿现象,该患者则不能注射青霉素。由此可知,对这个患者来说,青霉素成了( )
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失效药物
C、病原体是引起某种传染病的细菌、真菌或者寄生虫等,错误。
D、疫苗是用失活的或者减轻毒性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错误。
【点睛】
掌握抗体和抗原的概念是本题解题关键。
2.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血管健康影响人的寿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会加速脂类物质沉积,加重心脏负担
试题分析:人体免疫依靠的是我们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纤毛等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必考知识点归纳 (2)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某天上午,小刚同学身体不适,且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状,同时还没有吃早餐。
现有班主任提供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夏桑菊颗粒(部分说明如下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两种夏桑菊颗粒都过了有效期B.夏桑菊颗粒[功能主治]与小刚的症状完全不符C.为了让小刚快速好转,应该让其一次性喝4袋D.建议小刚服用左图所示类型的夏桑菊颗粒更妥答案: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A.夏桑菊颗粒的生产日期分别是2020.11.01、2021.03.20,有效期是2年,现在是2022.06,故都还没过期,错误。
B.小刚同学身体不适,且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状,与夏桑菊颗粒主治功能符合,错误。
C.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不能随意增减剂量,错误。
D.小刚还没有吃早餐,因此服用左侧的夏桑菊颗粒更好,因为它里面含有蔗糖,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能为小刚提供能量,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健康生活和安全用药的叙述,错误的是()A.烟草焦油有致癌作用B.酗酒损害肝脏健康C.食用保质期内的食品D.随意购买服用药物答案: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A.在烟草燃烧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化学性致癌物质,这其中主要的成分即是煤焦油,A正确。
B.长期饮酒当然对肝脏有影响,但也因人而异,因为有些人肝脏代谢更好,有些人代谢不良,这可能对肝脏有更大的影响。
酒精中的乙醇是肝损伤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因素。
胃肠道系统疾病,其后果包括酒精性胃黏膜糜烂、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甚至更严重的是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B正确。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超全) (2)
通用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制剂后会出现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发生休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原B.过敏反应不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D.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答案:A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过敏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A.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结合分析可知,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原,A正确。
B.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误。
C.免疫对人体并不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也不是越强越好,如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到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所以,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过强,C错误。
D.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接触到过敏原,D错误。
故选A。
2、我国通过精准施策,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吸入含新冠病毒的气溶胶患病,气溶胶是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B.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危害人体健康C.采取全民核酸检测、体温测量、行程码查验的目的是发现控制传染源D.接种新冠疫苗使人产生抗体,利于筑起群体免疫屏障保护易感人群答案:B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A.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身上的途径。
人吸入含新冠病毒的气溶胶患病,气溶胶是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A正确。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即通过复制繁殖,B错误。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知识点一、选择题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图所示。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B.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C.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D.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及时处理等)、切断传播途径(清洁、开窗通风、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预防接种等)。
【详解】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因此,疟疾患者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B错误;C、按蚊是能够传染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按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生物媒介。
所以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C正确;D、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病原体、传染源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A.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患病的人或动物以及病原体携带者C.能使人患传染病的病原体D.能散播病原体的各种各样的媒介物【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概念,是基础性的题目,思考解答。
【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传染病患者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免疫的是()A.神经纤维传导兴奋B.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C.呼吸进新鲜空气D.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神经纤维传导兴奋、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呼吸进新鲜空气都是属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人体免疫无关,A、B、C不符合题意;在异物长刺激下,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异物,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所以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属于免疫。
【点睛】掌握免疫的含义和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请判断受伤血管和急救措施()A.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B.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C.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D.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答案】C【解析】【分析】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或喷射而出,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按压或捆扎伤口近心端。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动脉出血的特点是:颜色鲜红,血流较快,或喷射而出,以及止血方法。
3.下列有关出血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B.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能自行止血C.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时,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远心端D.若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答案】C【解析】【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详解】A.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
因此应马上上医院检查,A正确。
B.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止血,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即可,B正确。
C.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近心端,C错误。
D.血液暗红色,一般属于静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远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止血,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4.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书”。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详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故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组成,所以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病毒内,故B错误。
C.伊蚊是传播黄热病病毒的媒介生物,属于传播途径,所以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故C正确。
D.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所以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体的概念,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5.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详解】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
B、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是先天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D不符合题意。
C.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类型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免疫的功能、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6.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A.杀菌B.接种疫苗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答案】B【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是控制传染源。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7.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血管健康影响人的寿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吸烟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会加速脂类物质沉积,加重心脏负担B.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引发动脉硬化C.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D.遇到心肌梗死的突发状况,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就地休息,拨打“120”【答案】A【解析】【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
【详解】A.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症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故A错误。
B.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积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故B正确。
C.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故C正确。
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就地休息,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义。
8.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C.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D.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答案】C【解析】花粉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A正确;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B 正确;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C错误;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D正确。
9.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
【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正确;B、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相应的病毒消灭,而不是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B错误;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该免疫细胞会产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D、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特点以及免疫的类型。
10.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