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
湘教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7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7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d4b591d5bbfd0a79567361.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类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七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着重感受汉字书法常见的6种结构特点及美感。
第二课时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主,重点尝试体验对汉字书法结构的认知,从中感悟汉字书法艺术与人格及社会的关系。
汉字的结构也称为汉字的结体,结体亦称“结字”、“间架”。
具体的是指每个字在书写时的点画安排与空间布局。
首先,课程有机地插入了我们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在“开讲啦”的一段视频,通过观看视频片段,让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汉字之美的基本内涵,明白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沉淀,需要我们坚守,更需要在创新中传承;通过汉字“信”的结构分析(人之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
其次,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汉字是抽象的造型艺术,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有血、有肉、有骨、有筋,像“人”一样有生命的特征。
了解书法与人格最为简单的意义,我们在传承汉字的同时,更需要尊重汉字。
再次,通过对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和颜真卿名作《祭侄文稿》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毛泽东书法《长征·七律》的欣赏,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艺术具有抒情性特征,是书法家情感的倾诉和表达。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了解书法艺术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
总之,通过对书法与人格,书法与社会关系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学情分析:我们的孩子已在小学阶段就进行写作课的学习,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接触过书法艺术,有的孩子甚至在此方面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
但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发展知之甚少,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汉字书法。
对汉字书法的点画和结构认识仅仅局限于平时的技法性练习,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结构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结构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更没有感悟书法结构与人格(人的生命体特征)的联系,不懂得书法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12b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2.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书写结构,认识汉字的演变历程
•掌握汉字笔画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运动方式
•学会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文字美感和艺术价值的认识,培养书法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笔画的基本类型和运动方式练习汉字书写
•熟悉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与热身(5分钟)
•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引起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文字,了解文字的种类和特征
感性认识(20分钟)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书法作品进行练习,熟悉笔画的基本类型和运动方式
•带领学生观察中文汉字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实例讲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理性认识(20分钟)
•带领学生分析汉字结构之美的原因,了解什么是“形、神、意”的三位一体•带领学生查找汉字中的几何形状,探究汉字结构中的奥秘
创作实践(50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书法知识进行练习,并选取优秀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创作,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体验书法的艺术之美
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书法知识和经验,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了解汉字的结构之美,再通过理性分析了解汉字笔画的特点和构成
•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进行个人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考核学生对汉字结构之美的认识和理解,如能正确运用笔画、掌握书法基本知识,书写规范、端正,字形优美、工整,反映出了书法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638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3.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教案标题: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和构图原则。
2. 掌握书法中线条、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书法结构之美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板。
2. 书法作品范例。
3. 书法练习纸和毛笔。
4. 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幅书法作品,并询问他们对该作品的第一印象。
2. 引发学生对书法结构之美的思考,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书法结构的理解和感受。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书法的基本结构和构图原则,包括线条的运用、字形的结构、布局的平衡等。
2. 分析和解读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重点讲解其中的结构之美和构图技巧。
3. 展示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比较它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字体中的结构之美。
三、实践练习(25分钟)1. 指导学生使用毛笔练习书法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结构和构图原则,创作一幅简单的书法作品。
3.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欣赏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发现作品中的结构之美。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在指定区域,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和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出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书法结构之美的重要性。
2. 提供一些书法学习资源和书籍推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书法技能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培养了学生对书法结构之美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和互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不同字体和风格的书法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808b186b7fd5360cba1adb40.png)
第七课《书法的结构美》教学目标:1欣赏古代优秀碑帖,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2过临摹《勤礼碑》《和曹全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笔能力。
3 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和结构临习。
教学难点:笔画变化的临习。
教学准备:1 挂一些名家作品、教师作品、学生作品在书法室,布置得有书法的氛围。
2名家作品、教师作品、学生作品的幻灯片。
3古筝背景音乐。
4 其他:毛笔、墨汁、宣纸、碗、颜体字帖、曹全碑字帖、画毡、笔架、水、酒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3分钟)1 书法的三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2怎样学好书法?(临摹名家的字帖。
)3 怎样临摹?(看一笔写一笔,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注意笔画和结构。
)二激情欣赏。
(4分钟)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书法的结构美并在实际练习中体会书法的结构美。
欣赏各种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看看好在哪里,你是怎样评价的?出示卡片:粗细、长短、大小、轻重、角度2你觉得这些作品好,为什么?学生回答。
3这就是书法的结构美,正是这种美,吸引了我们,这结构也包括了笔画和笔画的组合。
出示卡片书法三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基本笔画。
结构:汉字是方块字,从结构上分独字体和合作体,合体字又有上下左右包围结构等,结构布势需重心平稳,点画呼应,疏密匀称,简单来说要让字站得稳。
章法:包括字距、行距、用笔、用墨、用印、落款形式等强烈的书法因素的对比而统一和谐。
三师生互动:(9分钟)1我们知道,评价书法离不开这三要素,笔画,就是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结构,就是笔画的组合过程,章法,就是布局。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是吗?2教师示范三个楷书、三个隶书、一个行书、一个草书、一个篆书。
3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几千个汉字,都是由笔画和结构组合而成。
同学们知道了笔画和结构的意义,写字还难不难?同学们,只要我们按照运笔的方法,按照学习书法的过程来学习,就很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了。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
![美术七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学设计书法的结构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b65284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f.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试讲稿(湖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歌曲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唱。
师: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师:有同学听出来了,这首歌是周杰伦的《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著名书法作品。
师:书法的世界充满了奥秘,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书法的结构之美》,一起去领略书法的独特美感。
二、讲授新知(一)初步感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连连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平衡木运动员、纪念碑等图片,以及几幅书法作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的重心,将与图片所展示物体的重心一致的文字找出来并连线,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同学获胜,比赛现在开始!师:经过了刚才激烈的比赛,大家将平衡木运动员图片与书法作品"中”字联系在了一起,哪位同学能说说理由呢?师:靠窗的第三排的男同学举手最快,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中”字的中竖居中,垂直挺拔,就像稳稳独立在平衡木上的运动员。
师:你说的很形象,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书法讲求端正平稳之美,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和惶恐。
书法结构要重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二)深入探究师:结束了有趣的“连连看”游戏,我们来欣赏一幅摄影作品。
师: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为大家展示的是张炎龙的摄影作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幅摄影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师:第二排扎马尾的女同学,请你来说一说。
师:你说这两只企鹅,一个弯腰,一个低头,体态优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师:你表述的非常的清晰,请坐。
师:这种一伸一缩,一避一就,在书法中也常有体现。
师:请大家欣赏书法作品”鍾”字,结合张炎龙的摄影作品,分析一下二者有何联系?师:这道题有难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现在开始。
七年级下册美术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
![七年级下册美术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4673a2f60ddccda38a04b.png)
二、精讲点拨。
体会其魅力。
1、动势之美:如一个"山"字在书法家的笔下,由于意象的不同即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结构美。
金文《癸山敦》的"山"字,不离象形,观之如三山并立浑朴天成。
北魏郑道昭《天柱山摩崖》"山"字,以中间一画为中轴,真如擎天一柱,左右两竖化为两点,各骑下横一端,如翘翘板,在平衡中寻找着不平衡,在稳定中寄寓着活泼。
唐太宗《晋词铭》"山"字,将三竖化为三点,下横只写一半,化实为虚,结构顿显轻盈活泼。
而怀素《自叙帖》,化三笔为一笔连绵草书,左一竖有山之高,下横与中、右竖化为山之连绵逶迤,写出了动态的美。
2、结构之美:结构美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
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
书法的结构美类似于建筑美感。
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
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其中以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影响最大。
他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的原则,如"避就"(避密就疏),"相让"(合体字的相互搭配),"朝揖"(偏旁与主体的关系)等等。
但是书法的结体原则规范不了书法的实践,古代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的结构美。
3、章法之美: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的学生听、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细细品味书法的魅力。
10。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优质课比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1ba31a6312b3169a551a460.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结构的基本规则、赏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过程与方法:会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会分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为情感服务。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
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知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等的结构之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时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上学期学习了书法的点画之美,了解了书法的书写和审美规则,如何将点画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漂亮的字,是我们本节课一起研究的内容。
出示板书《书法的结构之美》课件播放引入: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则。
建筑首要是必须牢稳,书法首要端正平稳;中国建筑讲求严格对称,书法结构也崇尚均衡对称;建筑讲究空间分布的实用和通透,书法则“计白以当黑”,追求实画与虚白的和谐之美。
【讲授新课】一、字的结构原则:端正平稳,均衡对称,虚实相间。
1、端正平稳之美:左右均衡,不偏不倚。
(图片展示、分析)“中、千、十”重心下移,稳重如山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之美感,相反则使人感到不安与惶恐。
书法结构要中心平稳,就要使字的左右两侧在视觉上保持平衡。
2人”字撇捺分开,向左右伸展,互相撑住,重心下移,且底部增大,如同金字塔般牢稳。
3、均衡对称之美:端正平稳,安然自得。
(图片)“盖、且、主、至”汉字字形中有一类对称结构的字,左右完全对称。
小篆中这一结构尤多,它们极富装饰之美。
、帝、奉、无、暴左右两边无论笔画多少,横、竖的长短以及弧度的大小,皆一一对称,极富韵味。
4、上下对正二、匀称1、左右对称“王”2、距离相等“互、卅、勿、可”3、平行“万”三、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审美原则。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3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3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895e2708a1284ac950433b.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结构的大体规那么,学会欣赏·评述书法的结构美,并对中国汉字较好地进行造型·表现。
2学情分析1.本课内容有些深奥,对12/13岁七年级学生明白得力和熟悉水平达不到。
为了化难为易,教材出示了大量建筑图片和自然景观摄影照片,如: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滕王阁、天安门、故宫太和殿、人民英雄纪念碑、云南一带民居。
还有企鹅、鸭子、朱鹮、白头翁、蜻蜓等具有和谐之美生存法那么之自然景观予以佐证,帮忙学生明白得对一个个汉字的分析、欣赏评述。
2.对咱们西北非基础学科教育较薄弱的宁夏青铜峡小坝城郊农村学生,大多为打工子弟,从小同意艺术熏陶较少,故教材内容略显深奥,七年级学生们达到会欣赏评述、会书写美观还有些欠缺,因此教学中必需针对实际,化难为易,在有限的40分钟分析30多个字纯粹不可能,因此教师必需专门好地整合教材、制作课件、组织课堂,精讲多练。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那么;赏析书法的结构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迎让避就、主次分明、形态变幻之美;利用书法的点画美、结构美法那么对中国汉字能够较好地造型表现。
2.教学难点:运用结构美的规律分析字形结构,感悟赏析经典书法作品中字形结构的巧妙的地方。
4教学进程活动1【活动】教学预备搜集颜真卿《勤礼碑》《多宝塔碑帖》、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帖》拓印本,结合美术教材、人教版七下《语文P273--278页赏析颜体书法》,制作课件、并在touch.exe触控电子白板上展现讲解活动2【导入】教学引入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会让人另眼相看,另一方面整洁美观的答卷会提高你的卷面成绩,因此咱们今天要专门好地学习教材第7课《书法的结构美》活动3【活动】新授集体朗诵教材38页第一段“中国书法与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那么……”活动4【教学】新授教法本课内容有些深奥,对12/13岁七年级学生明白得力和熟悉水平达不到。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6d5e9689eb172ded63b79c.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动生活形象的比喻,能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学习,能够运用书法结构的三个规律分析字形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领悟提升生活中做人的准则。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书法结构的规律。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三、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墨汁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等。
四、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
五、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课型欣赏--评述课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问:在文字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是如何记事的呢?学生回答:结绳记事。
教师小结:对!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
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谁是创造文字的始祖?视频展示《仓颉造字》。
教师问:聪明的祖先们发现依照事物的形体能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这种有趣的图形就是象形文字,下面的这段视频中象形文字你认识吗?请大胆的指出来!视频展示《汉字艺术》。
教师:汉字古老而优美,是形、音、意的合体,数千年来汉字又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不同的历史阶段。
笔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这些简单的笔画符号又是怎么构成汉字书法艺术优美而丰富的形态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书法的结构之美》。
(二)探索书法的结构之美书法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1、师生共同分析抽象的书法结构美之一:端正平稳之美教师:你能根据这个建筑想象出中国的一个汉字吗?教师可进行手势语言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滕王阁”整体呈“山”字造型。
"山"字中间一画如擎天一柱,左右两竖如翘翘板,在平衡中寻找着不平衡,在稳定中寄寓着活泼。
我们知道房屋需要地基、柱子、横梁、屋顶等部分组成。
如果我们把一个汉字比作房屋,汉字的笔画就像房子的构件,构架起虚实相间的结构关系。
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则使人产生不安和惶恐。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6b0e66f01f69e31433294d0.png)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书法的结构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说教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说学情: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书法艺术,有的孩子甚至在此方面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
但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发展知之甚少,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汉字书法。
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练习,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说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临写“篆、隶、楷”等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形似物象”的例字结构的巧妙之处,结合临写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等。
说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各抒己见。
②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对称字体“小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说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9135ac8762caaedd33d441.png)
汝城县第六中学宋乐明今天,我说课地题目是《书法地结构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对这节课地教学设计进行讲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本课《书法地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地第课,是承接《书法地点画之美》而设计地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地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地法则和特点.教材用行行色色地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地生活经验,用生动地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书法形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地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第课时地教学目标确定为:①认知目标:欣赏书法间架结构地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地结构之美.②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地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临写“篆、隶、楷”等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地心得体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③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形似物象”地例字结构地巧妙之处,结合临写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地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地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地良好习惯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地结构之美各抒己见.②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对称字体“小篆”地过程中,加强对字形地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地良好习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说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地促进者,而不是知识地传授者、灌输者.本课地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地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地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地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地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地创造欲望.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较好地践行了我校推倡已久地“一二六”课改教学模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主要采用地教法是:游戏欣赏法,问题发现法,比较分析法,示范指导法,临写体验法,直观展示法,欣赏评述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说学法在本节课地教学中,我由情景引入学前反馈、导入教学目标,再由“整体感受”,让学生在“米字格”中临写“中、盖、人、台”等例字,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地求知欲望.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均衡对称之美”和“疏密匀称之美”地认识.在展示交流环节,无论是学生分组临写还是派代表到前黑板临写,都较好地展示了学生地基本功和临写技能;挖掘了“兵帮兵”“兵强兵”地潜能,学习小组内地作品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字形进行不同书体处理地技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地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地问题,我进行适当地引导,最后让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同时,我还充分强化了自己地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地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地地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说过程本节课地基本教学流程如下:第一部分:学前反馈.通过质疑“谁能说说篆、隶、楷、草地点画特点”和以林海地《琵琶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学前反馈”课件,让学生回顾《书法地点画之美》地学习要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地兴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部分:导入目标.先用课件展示课题《书法地结构之美》,后分步展示本课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地学习目标,为下面设计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指明方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部分: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结合问题“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地结构规则有何联系” 预习教材,随后播放形似物象地“高、台、至”地课件,整体感受“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地结构规则”. 其次,导学“端正平稳之美”:让学生“独学”后回答教材所选字“中、盖、人、台”都通过什么对照,体现了书法结构中什么位置起到地端正平稳地作用?这一问题,并以“金鸡独立” 游戏激发学生“互动”意识.再次,让学生欣赏感受课件“端正平稳之美” 两张地图片,在“米字格”中临写“中、盖、人、台”,体验楷书地笔画特点,养成“练字先练眼”和“自觉规范书写”地良好习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部分:合作探究.导学“均衡对称之美”: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前两张图片“山、莫、暴、无、奉、禁”,思考“图片所选字体为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字形呈啥状?”这一问题.其次,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督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代表对学习成果发表看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地氛围.再次,播放课件例字“禁、及”,师生一同分析“禁、及”地结构,教师临写示范后,学生临写并体验篆书地笔画特点“藏头护尾、粗细均匀、笔势下垂、状如曲铁”. 导学“疏密匀称之美”:首先,依次播放课件“登、群”“妙、张”,让学生思考“重复笔画地排列分布应怎样,左右部件地向背应做到怎样?”这一问题,在赏析中领悟“疏密匀称”结构之美,并形成“看法”上地共识.其次,播放课件“妙、张”,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字哪个向而相犯了?哪个背而相离了?”这一问题,以提高学生地归纳、评述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五部分:展示交流.首先,以林海地《琵琶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课件“临写提示”和例字“古、六、自、高”,引导学生在“米字格”中比较分析例字“古、六、自、高”地比列、位置、重心和外形,让学生养成“练字先练眼”地良好习惯.其次,进行临写指导:①分组临写例字,并将作品展示在指定地黑板上;②派代表到前黑板临写“篆书”、“隶楷”,将自己地感受和临写地结果与同学交流.再次,教师巡导、组织学生“互评”,在增强学生地“互动”意识地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隶书笔画地典型特征(波形、蚕头雁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六部分:达标提升.首先,让学生思考课件中“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三种书法地结构之美?”这一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地知识点,使学生地知识体系系统化,力争达到预期地学习目标.其次,让学生思考课件中“除了我们已学地三种书法地结构之美外,还有其他表现书构结构之美地类型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赏析课件地最后三张图片,在愉悦中感受“书法地结构之美”,激励他们品尝收获、体验成功,进一步强化他们积极奋发进取地价值取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说板书书法课地板书应融书法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书写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帖与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年月。
书法结构之美 教案
![书法结构之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171c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a.png)
书法结构之美教案
教案标题:书法结构之美
教学目标:
1. 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和美学原则
2. 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分析书法的基本结构和美学原则
3. 演示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技巧
4. 展示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书法艺术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书法的美丽作品,引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分析书法的基本结构和美学原则,演示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书法基本笔画的练习,引导他们体会书法的魅力和技巧
4. 欣赏:展示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书法艺术,引发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收集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比和展示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欣赏书法作品,培养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
1.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在书法艺术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书法的结构之美,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技巧,提高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全国一等奖】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全国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157a7dde0722192e4436f662.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够体会书法的抽象形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习,能够运用书法结构的三个规律分析字形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书法结构美的学习,能够领悟学习生活中做人的标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书法结构的规律。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字体结构之美。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墨汁等。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五、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六、课型:欣赏--评述课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有关生肖文字的图片,学生欣赏(出示图片:猴、龙、羊、鸡、狗、马)教师提问:观赏这些文字学生猜猜是什么生肖的文字?属于什么类型的文字?(学生回答)2、视频赏析《汉字的发展演变》。
3、课题导入:通过刚才的视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它的一字一图画、一字一故事。
它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之间都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人们通过笔墨、点画线条的运用就产生了无穷的变化。
那么,这些简单的笔画符号又是怎么样构成汉字书法中优美丰富的形态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书法的结构之美》。
(二)探索书法的结构之美1.观察探究:书法结构重要法则——计白当黑2.分析“三”字的笔画粗细、布局满与空的黑白对比关系。
(用幻灯片展示)3.这就是书法结构中重要的一个法则——计白当黑。
虚白也是书法结构的组成部分,空白过多会飘浮不稳,空白过少,书体则板重呆滞。
这就要求书法结构中黑与白之间的对比是适度的,不是随便组合。
书法结构的静态美:1.欣赏静态的建筑图片领会书法结构的静态美问:在欣赏图片时思考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有哪些特点?它和书法有哪些相同之处?生:牢固、稳定、对称、大气、平稳、方正)师:通过同学们的归纳我们可以将建筑结构总结具有“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的特点。
2.问:在书法的结构中有没有这样的特点?生:有师:能举出几个典型字来说明吗?生:“王、盖、土、主、十、千、中”3.解释:平稳是书法结构造型的基本原则,端正平稳能使人产生安稳踏实的美感,相反使人赶到不安和惶恐,就像房子倒塌下来一般,所以字体结构又如建筑的平稳。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95f585a8102d276a22f7f.png)
7.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教材分析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9f8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8.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书法的结构之美教案目标•了解书法的结构特点及其美感•学习书法的基本构造和排版规则•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书法结构的基本要素•书法的线条组成•书法的基本形状和构造•书法的布局和排版规则2. 书法结构的美感展示•展示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作品中的结构美感,并讨论学生的感受和理解3. 学习书法的基本构造和排版规则•介绍常用的书法构造方式,如”横”, “竖”, “撇”, “捺”, “点”, “折”等•讲解书法的排版规则,如字形、字间距、字的相对位置等4. 练习和实践•学生用毛笔练习基本的字形和构造•学生用毛笔书写简单的句子或短文,并注意排版规则和结构美感的运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引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书法有什么特别之处?有哪些东西构成了一幅书法作品的美感?•学生讨论并梳理自己的观点步骤二:展示书法作品•展示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结构美感•学生评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步骤三:介绍书法的基本构造和排版规则•讲解书法的基本构造方式,如”横”, “竖”, “撇”, “捺”, “点”, “折”等,并示范演示•介绍书法的排版规则,如字形、字间距、字的相对位置等步骤四:练习和实践•学生用毛笔练习基本的字形和构造,教师辅助指导和纠正•学生用毛笔书写简单的句子或短文,并注意排版规则和结构美感的运用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注重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2. 学生的书法练习和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和实践环节中书法的基本构造和排版规则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作品中是否体现了结构美感,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扩展活动1. 书法展示和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练习成果,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分析学生作品中的特点和不足,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书法表达能力2. 考察名家作品•鼓励学生研究和学习大师的作品,提高对书法结构之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组织小组展示和讨论,激发学生对书法的深入研究和兴趣参考资料•《书法艺术欣赏》•《书法艺术导论》•《中国书法发展史》=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学目标•了解书法的结构特点及其美感。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市一等奖】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49902c58b0717fd5370cdc62.png)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鄂州市葛店中学彭亚军教材分析:承接七年级上册《书法的点画之美》的学习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结构”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有结合、构造的意思。
书法的结构就是点画组合的规范和规律。
教材用形形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这种方法贯穿本课的学习过程。
学情分析:书法是抽象的艺术,但在分析评述中却应该尽量避免生僻的术语和深奥的理论。
体会教材编写意图,以形象的比喻在生活经验和抽象表现之间搭建桥梁,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认识。
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欣赏过程是艺术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所以,本课教学应该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上:欣赏、分析、体验、感受是目的,临写是通过体验达到感受的手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书法的结构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临写与展示,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并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并能够按所学的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书法的结构特点、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赏析、评述美术、书法作品,表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汉字和建筑图片,请学生欣赏。
分析例字:“山(篆书)”“台(楷书)”,图片:树叶、蝴蝶、蜻蜓等等,如果把一个字比作一座房屋,我们可以找到柱子、横梁、屋顶和地基等等。
汉字中的笔画就像房屋的构件,构架起虚实相间的结构关系。
问题1:修建一座房屋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首先要端正平稳坚固。
问题2:房屋由地基、墙壁、屋顶、门窗构成,但真正使用的是哪一部分呢是由各个构件结构而成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美版七年级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说课稿
汝城县第六中学宋乐明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书法的结构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教学目标
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①认知目标: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②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临写“篆、隶、楷”等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③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形似物象”的例字结构的巧妙之处,结合临写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等。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各抒己见。
②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对称字体“小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较好地践行了我校推倡已久的“一二六”课改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游戏欣赏法,问题发现法,比较分析法,示范指导法,临写体验法,直观展示法,欣赏评述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由情景引入学前反馈、导入教学目标,再由“整体感受”,让学生在“米字格”中临写“中、盖、人、台”等例字,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
求知欲望。
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均衡对称之美”和“疏密匀称之美”的认识。
在展示交流环节,无论是学生分组临写还是派代表到前黑板临写,都较好地展示了学生的基本功和临写技能;挖掘了“兵帮兵”“兵强兵”的潜能,学习小组内的作品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字形进行不同书体处理的技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我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让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同时,我还充分强化了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过程
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部分:学前反馈。
通过质疑“谁能说说篆、隶、楷、草的点画特点”和以林海的《琵琶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学前反馈”课件,让学生回顾《书法的点画之美》的学习要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第二部分:导入目标。
先用课件展示课题《书法的结构之美》,后分步展示本课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下面设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指明方向。
第三部分:自主学习。
首先,让学生结合问题“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的结构规则有何联系”预习教材P38,随后播放形似物象的“高、台、至”的课件,整体感受“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则”。
其次,导学“端正平稳之美”:让学生“独学”后回答教材P38-39所选字“中、盖、人、台”都通过什么对照,体现了书法结构中什么位臵起到的端正平稳的作用?这一问题,并以“金鸡独立”游戏激发学生“互动”意识。
再次,让学生欣赏感受课件“端正平稳之美”两张的图片,在“米字格”中临写“中、盖、人、台”,体验楷书的笔画特点,养成“练字先练眼”和“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第四部分:合作探究。
导学“均衡对称之美”: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前两张图片“山、莫、暴、无、奉、禁”,思考“图片所选字体为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字形呈啥状?”这一问题。
其次,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督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代表对学习成果发表看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
再次,播放课件例字“禁、及”,师生一同分析“禁、及”的结构,教师临写示范后,学生临写并体验篆书的笔画特点“藏头护尾、粗细均匀、笔势下垂、状如曲铁”。
导学“疏密匀称之美”:首先,依次播放课件“登、群”“妙、张”,让学生思考“重复笔画的排列分布应怎样,左右部件的向背应做到怎样?”这一问题,在赏析中领悟“疏密匀称”结构之美,并形成“看法”上的共识。
其次,播放课件“妙、张”,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字哪个向而相犯了?哪个背而相离了?”这一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评述能力。
第五部分:展示交流。
首先,以林海的《琵琶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课件“临
写提示”和例字“古、六、自、高”,引导学生在“米字格”中比较分析例字“古、六、自、高”的比列、位臵、重心和外形,让学生养成“练字先练眼”的良好习惯。
其次,进行临写指导:①分组临写例字,并将作品展示在指定的黑板上;②派代表到前黑板临写“篆书”、“隶楷”,将自己的感受和临写的结果与同学交流。
再次,教师巡导、组织学生“互评”,在增强学生的“互动”意识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隶书笔画的典型特征(波形、蚕头雁尾)。
第六部分:达标提升。
首先,让学生思考课件中“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三种书法的结构之美?”这一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力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其次,让学生思考课件中“除了我们已学的三种书法的结构之美外,还有其他表现书构结构之美的类型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赏析课件的最后三张图片,在愉悦中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激励他们品尝收获、体验成功,进一步强化他们积极奋发进取的价值取向。
五、说板书
书法课的板书应融书法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书写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帖与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