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儿科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诊疗
儿科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诊疗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单位容积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和判断贫血严重程度最为可靠的依据,其正常值随年龄而不同。
贫血可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或失血造成。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产生的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更为多见,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
铁缺乏是缺铁性贫血的根本原因。
一、病因铁不仅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也参与细胞代谢,构成人体内必需的酶。
铁的功能如下。
①合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约占体内总铁量的80%,血红蛋白占红细胞蛋白质的99%以上,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致贫血。
②合成肌红蛋白:合成肌红蛋白内的铁约占小儿体内总铁量的3%。
③构成机体需要的各种酶。
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降低,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
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改变。
2.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骨髓细胞计数稍增高。
3.铁代谢血清铁蛋白<12μg/L,血清铁<10.7μmol/L。
4.其他若有慢性肠道失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需行钡餐或B超检查。
四、治疗原则治疗以补充铁剂和去除病因为原则。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一般以口服最经济、方便和有效。
剂量需配成可达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过量可导致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甚至产生中毒现象。
五、护理评估1.健康史向家长了解患儿的喂养方法和饮食习惯,是否及时添加辅食,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有无偏食、挑食等;小婴儿还应了解其母孕产史,如孕期有无严重贫血,有无早产、双胎、多胎等;了解胎儿有无生长发育过快,有无慢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吸收不良综合征、反复感染等导致铁吸收减少,消耗、丢失过多的因素。
2.身体状况了解患儿贫血程度,观察皮肤、黏膜颜色及毛发、指甲情况,了解有无乏力、烦躁或萎靡、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年长儿有无头晕、耳鸣、眼前发黑,贫血严重者要注意有无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表现。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PPT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如何定期监测
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治疗效果及调整方案。
应记录孩子的饮食与病情变化。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如何保持均衡饮食
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饮食,确保摄入足 够的营养。
特别注意铁和维生素的合理搭配。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在儿童中,缺铁性贫血常见且易被忽视,可能影 响生长发育。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与重要性 为什么重视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及生长迟缓。
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与重要性 谁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青少年及有特殊饮食习惯的 儿童中。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与重要性 2.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3.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4.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5. 缺铁性贫血的家庭管理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与重要性
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与重要性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缺乏导致的红细胞生成不足 ,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缺铁性贫血的家庭管理 如何与医生沟通定期与医Βιβλιοθήκη 沟通,了解孩子的病情发展及护理建 议。
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缺铁性贫血的家庭管理 如何调整生活方式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
适当的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血液健康。
谢谢观看
尤其是素食儿童和偏食的孩子需要额外关注。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如何识别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疲乏、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等。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儿童护理课件)
4 健康教育
(1)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及膳食
母乳喂养
添加含铁丰富辅食 早产儿2个月 不挑食、不偏食 开始补铁剂
4 健康教育
(2)指导家长配合治疗
1 消化系统 • 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 少数有异食癖,喜食泥土、煤渣等
(三)非造血系统表现
2 神经系统
• 烦躁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成绩下降、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3 心血管系统
• 贫血明显时心率加快 • 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心衰。 4 其他 • 皮肤干燥、毛发枯黄易脱、反甲 • 免疫力低下→感染
(一)一般表现
•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口唇、口腔、甲床最为明显 • 易疲乏、不爱活动,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体
重不增或增加缓慢 • 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眼前发黑
• 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 年龄越小、病程越长、贫血越
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 淋巴结肿大角轻
(二)骨髓外造血表现
(三)非造血系统表现
• 小剂量开始,两餐间服用。
• 与维生素C、果汁同服,忌与牛奶、茶等抑制铁吸收食物同服。
• 用吸管或滴管服用,避免牙齿染黑;服药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 停药后恢复。
• 注射铁剂应深部注射,每次更换部位,可产生发热、关节痛、头痛 等反应,首次注射应严密观察,防过敏发生。
• 疗效观察:早期指标是网织红细胞升高。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正常 后2个月。
(三)非造血系统表现
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合理喂养 铁剂治疗 口服二价铁剂
输血治疗:重症贫血合并心力衰竭、 或急需外科手术
健康评估
1 健康史
孕产史 生长发育史喂养来自 疾病史2 身体状况症状评估 护理体检
3 辅助检查
4 心理社会状况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摘要】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体内贮存铁主要存在于骨髓、肝、脾、肠粘膜等组织中。
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婴幼儿、妇女更多见。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护理一、临床资料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男25例,女43例。
年龄8~44岁。
头晕乏力42例,胸闷、心悸气促14例,上腹不适呕吐、腹泻4例,黑便1例,无自觉症状7例。
二、临床表现本病发病多缓慢,常有原发病的表现,如溃疡病、痔疮导致黑便、血便,妇女月经量过多等。
缺铁加重才出现贫血及含铁酶活性降低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早期多无症状,贫血明显时可具有一般贫血的症状体征,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严重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部分患者可伴组织缺铁表现:(一)舌炎、口角炎表现为舌乳头萎缩、舌痛、舌质淡而光滑,口角皲裂等。
由于咽部、食管粘膜萎缩、变性可引起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表现为吞咽时感觉有食物粘附在咽部,此表现在我国患者中少见。
(二)缺铁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
(三)神经、精神系统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于儿童。
此外,儿童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少数病人有异食癖。
喜吃泥土、生米、冰块、石子等。
以上表现与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有关。
三、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让病人了解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原因,饮食可补充部分铁元素.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
含铁多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紫菜、木耳、海带等,动物食品含的铁更易被吸收。
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可引起缺铁致贫血,指导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是重要的;食用鱼、肉类及富含维生素C食品,有利于铁的吸收。
注意餐后即刻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由于茶叶中含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饮茶在餐后2小时较合适。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先天储铁不足:孕妇平均每天需储铁约3.75mg,这样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
若孕期母体铁摄入不足或早产儿、双胎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幼儿期发生缺铁而贫血。
幼儿铁摄入不足: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婴儿在前四个月可以通过乳汁获得一定量的铁,但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动用体内储备铁来满足生长发育需铁量,4个月时体内储备铁已基本用尽,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此时不补充或补充量不足,就会导致缺铁。
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天铁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以上和1~3岁分别为10mg和12mg。
婴幼儿的常规食物如人乳、牛乳、谷物均是贫铁食品,蛋黄含铁量高但吸收率低。
婴幼儿期若没有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常导致铁摄入不足而发生贫血。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是人一中生长发育较快的两个高峰之一,相对需要的铁增多,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成人男女铁的适宜摄入量分为每天15mg和20mg,1~3岁幼儿铁的适宜摄入量12mg,按体重计算铁的摄入量婴幼儿是成人的20~30倍。
婴幼儿期如此大的需要量若不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铁的摄入量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贫血。
铁的吸收障碍:铁的吸收障碍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种消化道疾病损伤了肠黏膜,使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吸收减少;二是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吸收。
铁的食物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其铁吸收率高;另一种是存在于植物性和蛋类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因受磷酸盐、植酸、草酸、鞣酸、卵黄高橉蛋白的影响而不易被吸收。
食物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吸收量小,导致体内缺铁而发生贫血。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护理增加母体孕期铁储备:开展孕期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孕妇平衡膳食,注意铁摄入,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存,确保婴儿出生后,在没有添加富含铁辅食的前4个月内有足量储存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一、前言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
由于健康教育和广泛采用铁强化食品等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
据美国1999—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l~2岁儿童ID和IDA患病率分别为7%和2%,其中西班牙裔儿童ID患病率仍高达17%o。
发展中国家儿童铁缺乏症情况更为严峻。
据WHO资料,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为IDA,而ID患病率至少为IDA患病率的2倍。
我国儿童ID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16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个月一7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总患病率高达43%,其中多数为IDA。
2000一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ID总患病率4 0.3%,IDA患病率7.8%。
尽管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缺铁(不伴贫血的ID)仍很严重,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
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
因此,ID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缺铁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建议参考了国外有关防治指南,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共同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修订完成,希望能对我国儿童ID及IDA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定义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total body iron,TBI)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ron deplet ion,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和IDA 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方法对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住院患儿实施生活、饮食、用药、心理和预防感染护理的同时,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教育。
结果所选56例患儿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6个月~6岁>110 g/l, 6~13岁>120 g/l), 4例(重度占3例)好转。
结论加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临床上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等特点[1]。
本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影响小儿的智力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为减少缺铁性贫血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对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
年龄:6个月~13岁,喂养史:未及时添加辅食42例,其他原因18例;生产史:早产及低体重儿13例,正常出生儿47例;贫血程度: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10~90 g/l)44例,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70/l)13例重度贫血(血红蛋白2. 1. 5 心理护理2. 1. 5. 1 为消除患儿家长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向患儿家长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
2. 1. 5. 2 缺铁性贫血临床病程较长,我们应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并交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使家长对患儿治疗有较为恰当的评估。
2. 1. 5. 3 多与家长交谈,了解家长的心理特点,让家长愿意和护士诉说,把护士作为知心人。
同时,护士恰当支持、鼓励和抚慰等手段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使治疗顺利进行。
2. 2 健康教育2. 2. 1 做好疾病知识指导。
首先使家长了解贫血产生的诱因。
同时使患儿父母了解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表现,使患儿父母对缺铁性贫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一类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显著的贫血症。
该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行为异常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研究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7. 8%,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0.5%,研究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是呈明显增高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急需引起重视。
案例分析患儿:女,11月。
主诉:因脸色渐苍白,不活泼,无发热及出血现象,未予以特殊处理。
患儿系G1P1, 35周早产,纯母乳喂养至今。
体格检查:T36. 6℃,P120次/分,R32次/分,体重7. 0g.身长66cm。
脸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
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WBC4. 0x10/L,LYM 39. 5%,MID 3. 7%,GRAN 56. 8%, RBC 2. 18x10/L, Hb 47g/L, HCT 15. 3%, MCV 7040,MCH 124pg, MCHC 17. 6g/L, PLT 194x10/L.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表现不明显,患病早期不易被识别。
对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就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如何指导患儿家长预防及其护理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如何预防和护理。
病因1.母亲围产期因素婴幼儿IDA的发生与先天铁储备关系密切,母亲的孕前、孕期铁的营养状况对儿童影响很大,孕妇如果摄入铁元素不足,新生儿出生后体内铁元素就会缺乏。
而且新生儿早产也容易导致其出生是铁元素缺乏,进而引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研究[5]显示贫血母亲所产小儿发生先天性铁储备不足概率明显高于无孕期贫血者2.铁摄入、吸收不足(1)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和促铁吸收饮食不合理,年长儿偏食、挑食等饮食习惯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与护理
重 计算铁 的摄入量 婴幼儿是 成人 的 2 0~
3 0倍 。婴 幼 儿 期 如 此 大 的 需 要 量 若 不 及 时 添 加 富 含 铁 的辅 食 , 的 摄 入 量 满 足不 铁 了生 长 发 育 的需 要 量 就 会 发 生 贫 m 。 铁 的 吸 收 障碍 : 的吸 收 障 碍 有 两 方 铁 面 的 因 素 : 是各 种 消 化 道 疾 病 损 伤 了肠 一 黏 膜 , 铁 在 十二 指肠 及 空 肠 段 的 吸 收 使
幼儿 发 生 缺 铁 性 贫 血 的病 因
的前 4个 月 内有 足量储 存铁满 足生 长发
缺 铁 性 贫 血 患 儿 的 护 理
另 一种是存在 于植 物性 和蛋类 食 品 中的 非 血红素铁 , 凶受 磷酸 盐 、 植酸 、 草酸 、 鞣
酸、 卵黄 高辚 蛋 白 的 影 响 而 不 易 被 吸 收 。 食 物搭 配 不 当 也 会 导 致 铁 吸 收 量 小 , 致 导
一
早 发 现早 诊 断 早 治 疗 : 铁性 贫 血 是 缺 个种慢 性过程 , 期 没有 明显 的症状 , 早
缺铁性贫血 是指 机体 对铁 的 需求 与 供给失衡 , 导致 体 内贮 存铁 耗尽 , 继之 红
细 胞 内铁 缺 乏 从 而 引 起 的 贫 血 。 缺 铁 性
行 , 处 肠 黏 膜 细 胞 有 调 节 铁 吸 收 的 功 该 能 。 任 何 能 引 起 消 化 道 损 伤 的疾 病 , 会 都 影响肠黏膜对 铁 的吸收 , 消化 道 不 良、 如
幼 儿 缺 铁 性 贫 血 的 防 治 与 护 理
加 含 铁 较 多 的 辅 食 常 导致 铁 摄 入 不 足 而
郭 彤
红枣等 。添加 辅食 时从 简单 的添 加单 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加红蛋白合成减少(hypochromia)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最多见,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卫生部列为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
任何引起体内铁缺乏的原因均可导致贫血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储存铁主要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故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等都可导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或年长儿偏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婴儿期和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加,易发生缺铁。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须摄入的铁量相对较成人为多。
4.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相对较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亦可致铁缺乏。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
每ml血约含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5.吸收减少饮食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发病机制】铁缺乏对造血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影响。
1.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也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质减少,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③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2.对其他系统的影响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使多种含铁酶(如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减低。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持续存在, 家长可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血红 蛋白和铁蛋白的水平。
随访管理
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以便医 生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关注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家长应有耐心和信心,长期关 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免疫系统
缺铁会降低儿童免疫力,易患感染 性疾病,且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无光泽, 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
等。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腹胀,腹泻等。
烦躁不安,精神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等。
其他症状
异食癖,如喜食泥土、 墙皮等;免疫力下降,
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小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观察 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加重, 应及时就医。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在补充铁剂期间应避免使用这些 药物或咨询医生建议。
05 家庭护理与康复 指导
家庭护理要点
合理饮食
家长应提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 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搭配富 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促进铁 的吸收。
分型
根据缺铁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缺铁性贫血。轻度指Hb在90-110g/L之间; 中度指Hb在60-90g/L之间;重度指Hb<60g/L。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01
对疑似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后
缺铁性贫血健康宣教-【实用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健康宣教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铁入不足,吸收留减少,需要量增加利用接先过多等原因,引起人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造成的贫血。
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早期有烦躁不安或精神欠佳,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黏膜苍白,疲乏无力对运动的耐力差。
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反应减慢。
食欲不振、身高和体重增长减慢、舌乳头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及小肠黏膜紊乱,异食癖等。
【护理措施】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服用铁剂,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
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
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预防】1、母亲妊娠期间应注意营养及合理膳食,保证足够蛋白质、铁和维生素C的供给。
在孕前及整个孕期及时补充铁是预防贫血的重要途径。
孕妇可以选择强化铁质的孕妇奶粉进行长期补铁。
2、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于生后周龄开始服用铁剂预防直至1周岁,铁剂的剂量请遵医嘱。
人工喂养的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
牛乳含铁量和吸收率低,1岁以内婴儿不宜单独采用纯牛乳喂养。
3、提倡足月出生的正常体重婴儿母乳喂养,乳母应适当增加铁的摄入。
缺铁性贫血及其护理
缺铁性贫血及其护理姓名:*** 班级:********** 学号:**********【内容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它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据WHO报告,成年女性发病率为20%,孕妇40%,儿童高达50%,而成年男性为10%。
【关键字】缺铁性贫血原因症状护理1病因与发病机制1.1 铁的摄入不足而需要增加铁的需要量增加和供给不足时常导致缺铁性贫血。
小儿生长期,由于红细胞数量和肌肉组织不断增长,而且铁贮备也在不断增加,婴儿3~4个月时体内贮存铁已基本用尽,必须加以补充。
足月儿第一年供给红细胞生成约需铁160mg。
多次和多胎妊娠,易造成母体缺铁,导致新生儿先天性铁缺乏。
哺乳期妇女每日从乳汁中丧失0.5~1mg的铁。
1.2 铁吸收不良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由于胃酸分泌不足,Fe2+易被氧化成Fe3+且十二指肠和空肠是铁的易吸收部位,因食物在肠内流速快、滞留时间短导致铁吸收减少,术后数年贮存铁将耗尽而致缺铁性贫血,严重皮肤脱屑亦可使铁丧失过多。
1.3 临床表现1.3.1 一般表现:主要有皮肤黏膜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活动后气促等,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出现心脏增大甚或心力衰竭。
1.3.2 组织缺铁的表现:因为铁质与指甲、毛发、黏膜等的营养有关,缺铁时,组织含铁酶及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营养障碍。
可出现:2 护理2.1 生活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纠正偏食习惯,注意饮食调配,多摄取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豆类、紫菜、海带、木耳等;婴儿生长期饮食中及时添加含铁量及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
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
消化不良者,应少量多餐。
食欲减退者应经常变换口味,提供色、香、味美的饮食。
口腔炎或舌炎影响食欲者,避免进食过热、过辣的刺激性食物,进食前后给予口腔护理。
儿科学之儿童缺铁性贫血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缺铁性贫血概述 •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 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 问题与展望
01 缺铁性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 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贫血 的一系列症状。
分类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程,可分为轻 、中、重度和慢性、急性缺铁性 贫血。
补充铁剂
对于缺铁高危儿童,可在 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 。
控制策略
及时诊断
一旦发现儿童患有缺铁性 贫血,应及时诊断并进行 治疗。
规范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对儿童 进行规范的治疗,包括补 充铁剂、改善饮食等。
监测与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 测儿童的贫血状况,评估 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可确诊缺铁性贫血。
02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饮食护理
增加铁摄入
提供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黑 芝麻等,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对铁的 需求。
补充维生素C
在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 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有助于 促进铁的吸收。
避免抑制铁吸收的食物
如茶、咖啡等含有鞣酸的食物,以及 高磷食物,以防影响当调整饮食结构, 以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
药物治疗与护理
01
02
03
04
遵医嘱用药
确保患儿按时按量服用铁剂, 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在服用铁剂过程中,注意观察 患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 泻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展望
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缺铁性贫 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提高儿童健康 水平。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 的营养性贫血 ,易导致 多器官功能 障 碍 ,免疫功能降低 ,常合并感染 ,严重危 害d,JL健康 。本病 以婴 幼儿发病率最 高,是我 国重点防治的小儿 常见病之一。2010年 7月一 2011年 7月我科 对 1 300例住 院患儿均 进行实 验室检 查 ,并结合临床症状 ,确诊 511例 贫血患儿 ,均符合沈 晓明、王 卫平 主编 出版 的《JL科学 》第七版贫血诊断标准nJ。对 5 1 1例贫 血患儿的父母 亲及其 近亲属进行 多种形式 的健康宣教 ,取得满 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
■ 囤豳 俄国
式 ,我们通过实施 一 系列健康教 育措施 ,提高 了患者 对饮食治
1.2 贫血诊 断标 准与分度 根据世界卫 生组织(WHO)的
疗 、药物治疗 、自我监测 、运动疗法等知识的认知 ,并通 过随访 , 资料 ,血红 蛋 白的低 限值在 6个月 ~6岁 者为 110 g/L,6岁 ~
【关键词 】缺铁 性贫血 小儿 健康 宣教 发病 率
食 品确 切的含铁量及d,Jl,每 日的摄人量 ,以防过食 引起 铁 中 毒 。如用牛奶喂养必须加热处理 ,以减少因过敏导致肠道 隐性 出血加重缺铁[31。蛋类 、乳类 食品最好 单独喂食 ,以免影响铁 的 吸收。较 大的儿童 ,关键在 于养成 良好的饮食 习惯 ,合 理安排膳 食 ,减少鞣 酸、草酸等抑制铁 吸收食物 的摄 入 ,如喝浓茶 、咖啡 等。谷物 、豆类 中的植 酸会抑制铁 的吸收 ,可用传统的发芽和发 酵的方法减少植酸的量 。主辅食合 理搭 配,防止偏食 ,多吃蔬菜 水果及发酵食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发表时间:2015-09-14T09:59:34.6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郭瑞莎
[导读]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和预防中采取积极全面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儿的康复。
郭瑞莎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 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情况。
方法将2013 年3 月到2014 年3 月我院收治的52 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为26 例,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一般性专科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和预防中采取积极全面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儿童;缺铁性贫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132-01
缺铁性贫血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因为机体内的铁较为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发的贫血。
该病在儿童群体中有较高发病率,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脸色苍白、易疲乏及免疫能力偏低等[1]。
为有效加强小儿缺铁性贫血预防和护理,本文52 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对比分析,报告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3 年3 月到2014 年3 月我院收治的52 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6 例。
研究组:男14 例,女12 例,年龄8 个月到11 岁,平均(
4.1±0.6)岁;轻度贫血18 例,中度贫血5 例,重度贫血2 例;常规组:男15 例,女11 例,年龄7 个月到12 岁,平均(
4.2±0.8)岁;轻度贫血19 例,中度贫血4 例,重度贫血3 例. 患儿的临床表现有:面色苍白、厌食偏食、腹泻、体重偏轻等。
两组患儿的一般特征、病情病程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一般性护理干预,主要是用药治疗、基础护理、病房护理等方面。
研究组在治疗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措施有:
(1)心理护理:患儿家属因对疾病不甚了解一般会出现焦虑、担心、不安等心理,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缺铁性贫血的产生原因、预防对策及治疗方法,同时根据患儿及家属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度,确保护理及治疗的有序开展。
(2)生活护理:首先,应进行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评估患儿病情和贫血严重度等情况进行饮食指导,根据患儿饮食喜好提供含铁量较高的饮食,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确保饮食有规律,以实现良好的治愈和预防效果。
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物,以增加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确保铁的合适摄入,同时对于哺乳期患儿,应强化哺乳喂养,选用的奶制品应保证质量,选用含铁量科学的奶粉等。
其次,日常生活护理。
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贫血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应避免患儿参与剧烈运动中,确保有充足睡眠。
对于病情较重患儿,应设专人进行护理和照顾,减少患儿的哭闹、不安等情况。
(3)用药护理:铁剂是临床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应选用溶解度较高,易吸收的铁剂治疗,比如富马酸铁、葡萄糖亚酸铁等。
用药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处理,指导患儿家属掌握用药最佳时间段和方法,同时要告知家属在服用铁剂药物治疗中,不应同时服用能抑制铁吸收的药物,应同时给予具有丰富果糖、维C 等物质,促进铁元素的有效吸收;在服用铁剂前后应进行口腔清洁和消毒,强化口腔护理,避免感染,且要严格控制铁剂使用量,确保科学合理用药。
(4)预防护理:大多数患儿因缺铁性贫血导致免疫力降低,易出血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基层护理,确保病房良好通气性,维持适宜温湿度,每日应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同时降低探视人数量,让其家属协助患儿做好个人卫生。
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患儿出现感染,那么应在每餐前应用生理盐水漱口消毒。
同时,嘱患儿家属对小儿的进行全面清洗,避免蚊虫叮咬。
1.3 疗效评价
根据护理效果分为:(1)痊愈,贫血症状全部消失,食欲、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2)好转,临床贫血症状大幅改善,食欲增强,血红蛋白回升≥ 20g/L;(3)无效,贫血症状、食欲及血红蛋白未得到任何改善。
总有效为痊愈与好转之和。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2.0 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2 检验统计数据,组间比较以t 检验,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 0.05),具体如表1:
3. 讨论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加强预防宣教,由此可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3]。
在此基础上,给予良好的饮食护理,要重视患儿的饮食管理,尤其是哺乳期小儿应强化母乳喂养,并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确保足够的睡眠,提高患儿的免疫力[4]。
还应给予患儿良好的药物护理,主要强化用药指导,要让患儿及其家属认识到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并让他们严遵医嘱按时
按量用药,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和体制变化情况,实现综合性护理。
本研究中,采取以上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2%,高于一般性专科护理常规组的84.7%,存在差异(P < 0.05)。
可以看出,加强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的恢复,实现患儿的尽早康复,确保患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萍.43 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1):68-69
[2] 湛立娜.80 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体会[J].北方药学.2014,40(6):1472-1473
[3] 肉先古丽? 米吉提等.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21(12):131-132
[4] 丁晖.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75-276
[5] 王慧文.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治疗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9):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