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冲刺二轮复习 专题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七年级语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要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要点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字词。
2、理清作者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3、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作者介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我国卓越的领导人。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有关资料:科教兴国战略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当今世界科技教育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也是制定和实施我国跨世纪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教兴国思想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在新世纪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予我们深刻的实践启迪。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科教兴国战略构建了一种新的推进国家发展的运行机制。
基础知识:1、给下列红字注音。
2、辨析下列形近字。
3、多音字组词。
4、理解下列词语。
封闭:严密盖住或关住,使不能通行或随便打开。
停滞不前: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议事日程: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
老九:“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走资派”之后,故有“老九”之说。
不堪:不能忍受。
措施:针对某种情况而采用的处理办法。
课内学习:1、概括课文主旨。
分析:本文是同志两次谈话的节录,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分析课文层次。
分析:课文内容以序号自然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摘自1988年同志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
重点阐明了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内容是同志在1988年9月12日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
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从教育、科学技术、知识分子三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四川省宜宾市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响课件
特点
(2016宜宾中考)科技与思想的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 力。我国从近代到现代在科技与思想方面的发展影响着现在, 也启迪着未来。 (1)“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请按此方法完成 下列空格。 史实 结论 1825年,英国工程师__史蒂芬孙__发 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英国试 车成功。 19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 1876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条正式投入 __落后__于西方。 运营的、由英国商人修建的铁路,称 为__淞沪铁路__。
对中国的影响 ①实业救国思想兴起,近代民族工 业初步发展; 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 运动和辛亥革命)爆发; ①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工业 ③近代科技文化有所发展。(詹天佑 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 修建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了联合 ②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发展迅速;制碱法)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 ③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 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 第二次 叉进行; 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方便人们 ④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 了解过去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业等部门。 ④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线电报传入 中国,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商 业:商人用来传达生意信息;新闻: 记者用来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家 庭联系:老百姓用来与亲友联系。
(3)在研究历史问题时,需要区分“原因”“现象”“认 识”。请根据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在建国后科技发展的相关 信息进行分类并填在空格中。 历史信息 信息分类 数已达1.11 亿人
我国在科技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 在不断缩小 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科技事业的 发展 制定《863计划纲要》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现象
)
( 认识
)
( 原因
)
(4)结合我国从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概括其发展的 总体趋势。 答:①由落后于西方到不断追赶并缩小差距;②由学习西方 技术到向自主创新方向努力。
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指人们通过实践和创新所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
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革命,通过机械化、自动化等手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工业革命为例,蒸汽机、电力、化学工艺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这不仅使得商品生产大幅增长,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
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优化。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可以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例如,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使得传统产业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延伸,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改善。
例如,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疗水平大幅提高,许多原本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延长了人们的寿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同时,交通、通信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便捷,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信息,通过高速交通工具可以轻松到达世界各地。
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便利和改善。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式,使得社会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例如,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和广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和交流。
案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案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案例信息】案例名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授课教师:高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中学二级)【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科思想品德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相关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领域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本课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参观农业博物馆,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在体验和感受中产生情绪情感的升华,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将社会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博物馆,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将收集的材料归纳、分析、总结,以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方式,以农业发展为切入点,分别从农业思想、农业器具和农业作物的角度,自主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
学生情况:学生每天都在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但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清醒,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动力和精神不足。
而且教学之前的准备是参观农业博物馆,它位于我校的东北方向,相距仅一站地之遥,是许多学生每天上学下学的必经之地,同时农业博物馆本身是学生教育基地,可是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参观过,对其了解甚少。
教学方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技术准备:学生、教师制作的课件及视频教学目标(内容框架)通过参观农业博物馆,了解我国在科技在农业方面的成就,懂得什么是生产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锻炼收集、分析、探究的能力;增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农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究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难点:生产力的含义教学流程示意生产力含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农业思想先进化农业器具科技化农业作物良种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PPT出示探究团队的照片,多媒体播放参观农业博物馆的路线及注意事项的视频。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篇专题六科技的力量—中外科技成果与创新试题
专题六科技的力量——中外科技成果与创新一、选择题1.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造纸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它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3.[衔高题]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
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4.[衔高题]下图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C.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D.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5.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 B.电动机C.内燃机 D.计算机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40年1870年190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 14.8% 8.4%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7.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A.坐火车旅行 B.开汽车上班C.用电灯照明 D.在太空授课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9.四位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
专题复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蒸汽时代 棉花时代 火车时代
电气时代 钢铁时代 汽车时代
专题三
20 世 纪 Leabharlann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电 子 四五十 计 经济实 算 年代 力 大 增 ,机 的 (首先 政局稳 广 泛 从美国 定 使 开始) 用 二战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广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极 泛 使 用 是 第 三 次 科 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 计算机时 技革命的核心。 ②引起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经济 代 ② 生 物 工 程 的 核心 : 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推动了世界经 信息时代 基 因 工 程 。 在 基 因 济的全球化。 网络时代 工 程 的 发 展 中 , 克 ③大大加快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 原子能时 隆 技 术 尤 为 引 人 注 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 代 目。 过程。
材料二 泰晤士河被英国人习惯地称为“老父亲泰晤士”。它曾经
是一条清澈、美丽的河。然而进入19世纪之后,泰晤士河却风光 不再——河中行走着很多轮船喷发出的浓烟都十分呛人;岸边工厂 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污秽不堪。(右上图)1858年英国
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
题为“沉默的强盗”。(右下图)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 泰晤士河上游荡。 ——据《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历 史
初三历史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工艺:青铜文化:夏、商、西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朝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最灿 烂的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还有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 铜立人像。
2、医学:
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
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
2、生产力三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技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4、“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自主创新)
应如何提高“中国创造”的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
5、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6、我们该如何做?
1)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2)积极宣传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提高创新
意识。
3)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A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
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B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
根本的事业
C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
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近现代文化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 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影响在欧洲的扩展B. 毕加索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C. 德莱赛的小说《美国的悲剧》是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为创作背景的D. 爵士乐是在美洲土著居民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答案】A【解析】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所以从时间上“近代文化”可以排除BCD三项,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A项。
2.关于下面两幅美术作品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愚公移山》《格尔尼卡》A. 两幅作品都表达了对法西斯侵略的强烈愤慨与抗争B. 两幅作品不仅造诣高超而且寓意深刻,都是世界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C. 两幅作品均表现了创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D. 两幅作品都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愚公移山》和《格尔尼卡》作品体现思想的比较。
《格尔尼卡》,作者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作者通过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愚公移山》,作者徐悲鸿,创作于1940年,作者通过这幅画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毅力”。
二者作品相同的共同之处是:两幅作品不仅造诣高超而且寓意深刻,都是世界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两幅作品均表现了创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由时间来判断,两幅作品都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此看BCD项不符合题意。
A项在《格尔尼卡》中体现,但《愚公移山》中未曾体现。
故选A。
3.下列世界文学名著中,其作者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是()A. 《美国的悲剧》《战争与和平》B. 《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待戈多》C. 《复活》《荷马史诗》D. 《安娜•卡列尼娜》《子夜》【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悲剧》作者是美国德来塞,《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等待戈多》作者是法国的贝克特,《子夜》的作者是中国的茅盾,《荷马史诗》的作者是古希腊的荷马。
2018中考历史复习热点专题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发展
热点专题(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发展材料一:石家庄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性要求。
我市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适龄儿童、少年按照各县(市)、区教育局划定的各学校招生片区,依据户籍及家庭实际住址,免试就近入学。
材料二: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春雨行动·希望助学——河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启帷,家庭贫困且被本二及以上高等院校录取的河北省高中毕业生每人可获得5000元资助。
材料三:“河北省教育发展与课堂改革校长论坛暨河北省校长联谊会”在石家庄圆满落幕。
此次论坛历时两天,吸引了来自全省近60个县(区)的400多名中小学校长参加。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大力推动教育创新,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促进河北教育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1872年,洋务派选派一批幼童赴欧美留学,开启了留学教育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近代新式大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清朝末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中国现代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析三次科技革命
2.1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特点:①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②以轻工业为主导;③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④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2.3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特点:①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3主要影响及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的影响
3.1第一次科技革命。主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②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③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④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⑤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2.2第二次科技革命。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特点:①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②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③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对中国影响: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3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影响: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考政治考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中考考点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背景材料1.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2012年6月30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706米)海试取得圆满成功。
3.9月25日上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4、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命题角度:我国太空梦、航母梦的不断实现,说明了什么(启示)?(1)说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2)说明了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我国太空梦、航母梦的不断实现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3)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4)我国政府坚持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5)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太空梦、航母梦的不断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3)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1)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6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响习
专题六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响,专题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也对人类能源、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专题梳理一、中国科学技术成就二、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典题回顾(2016宜宾中考)科技与思想的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我国从近代到现代在科技与思想方面的发展影响着现在,也启迪着未来。
(1)“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请按此方法完成下列空格。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追赶世界的步伐。
请结合相关史实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编写目的,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
( √ ) ②严复译著《天演论》,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
( √ )③詹天佑钻研并改进制碱方法,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
( ×)(3)在研究历史问题时,需要区分“原因”“现象”“认识”。
请根据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在建国后科技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并填在空格中。
(4)结合我国从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概括其发展的总体趋势。
答:①由落后于西方到不断追赶并缩小差距;②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向自主创新方向努力。
,综合训练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明朝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B.元末明初,宋应星写成其代表作《天工开物》C.《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D.《农政全书》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农业之大成的农学名著2.《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B )A.科举制的创立B.印刷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的并立3.一位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他曾设计出“人”字形铁轨,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点
一选择题
1 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
①科学家的努力研究②生产实践③人们的想象力④同学们的努力学习
2 当今世界,能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的是①科学技术人员②先进的生产设备③科学技术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①经济收入②教育事业③科学技术④实现全面机械化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了“三系杂交水稻”。
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他研究培育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结合材料说明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2用一句话概括科学技术的作用
材料二截止2010年,中国产品的增值率只有日本的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
许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中国。
90%的中国出口商品是贴牌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都得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
结合材料说明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初三历史冲刺--- 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
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主讲:黄冈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纪登启一、中考考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认识到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作用;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3、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二、命题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
命题即可以以一次工业革命内容考查,也可将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综合考查。
(也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现代化历程等综合考查)。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大踏步向整体世界跨越,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展。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进了工业文明的扩展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历史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经济模式基本定型,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期,经济发展迅速且不平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世界被列强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之后,电子计算机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二是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时至今日,计算机已被广泛运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1969年,互联网(internet)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
三、考查趋向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6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响课件
汽车时代开始于( C )
A.文艺复兴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C)
A.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B.新的发明更多 C.电力的广泛使用 D.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更紧密联系
7.“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 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 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D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5.交通工具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追赶世 界的步伐。请结合相关史实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①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编写目的,编成了《海国图志》 一书。 ( √ ) ②严复译著《天演论》,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 步观点。( √ ) ③詹天佑钻研并改进制碱方法,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业的 垄断。( × )
(3)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 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西方创造的文明带到 中国来。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 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二
材料三
答:①交通方面: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 行速度。②通信方面: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 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 得非常的便捷。③文化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 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④社会习俗方面:辛亥革命后, 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 礼仪和称呼。
初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土代际较比
初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土代际较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已经变成了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已经修改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力和我们的文化观念。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科学技术已成为我们的赶超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三科学技术已然走到了世界前列,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也在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一方面,初三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无论是在工程领域,医疗领域还是科技领域,都在不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例如,新型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是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提高了我国的运输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旅客出行的时间成本。
再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我国已经发展出了一大批智能家居系统,它不仅能够实现智能家电的联动操控,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家庭,保障了人们的安全和便利,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初三科技的发展也在影响着我国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
例如,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常用手机APP进行支付,它既方便又高效,大幅度提高了我们的支付体验。
再比如,在教育领域,网上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效的学习管理平台和学习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总之,初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深远,它已经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持续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度,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中历史科学技术专题总结)
第一生产力
必修三科学技术专题复习
课堂目标
GOAL
01
复习并巩固基础知识,加强
深层记忆
分析各时期科学技术对生产
02
力的推动作用
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03
力”的论断的正确性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字面意义为“劳动的人”,是对从事 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 劳动手段:也叫劳动资料,它是生产经营产品 和提供各种服务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 象的一切东西,包括实体性劳动手段和非实体 性劳动手段两个方面。 劳动对象: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 资料。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最早最完 整的农书,介绍了农、林、牧、 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 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 生产等宝贵思想。
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 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 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 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 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 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 科学先驱”。
今天,牛顿的理论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适用,如果谁不相 信它,一定要违背其准则去设计一辆汽车,或制造一枚火 箭,这辆汽车一定无法行驶,而火箭也无法上天。
—— 吴军《文明之光》
牛顿力学理论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欧洲近代 自然科学
劳动者
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 上帝造人说,男女不平等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 人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 人说的颠覆。
印刷术还同宗教改革有着密切联系。……它有力地支持了思想文化领域中 的革新运动。……正如西方学者所言“西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 一项成就都以不同方式与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有联系”
专题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B
D
A
B
C
D
7、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 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 观点的是( )
A
A
B
C
D
8、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 棉纺织业老板约翰可以( ) A.使用火车运输产品 B.使用互联网给客户发送邮件 C.使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 18世纪 19世纪70年代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间 60年代 信息化时代 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
珍妮机 发电机、 电动机 原子能、 计算机 重要 火车 轮船 生物工程 汽车、 飞机 航天技术 发明 蒸汽机 电灯、 、 新能源 煤 电力、 石油 原子能 影响 西方先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推动世界经济 世界 东方落后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格局多极化 格局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治前提: ① 资产阶级统治 在英国较早确立 直接原因: ② 手工工场 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 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18世纪60年代 开始时间: 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开始行业: 棉纺织业 标志性成就: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意义: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 “蒸汽时代” 珍妮纺纱机 新能源: 蒸汽、 煤 动力机器: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提供动力) (功能:
(4)改革开放后,为了追赶世界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年制定了什么计划? 863计划 (2分) (5)为了促进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5年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6)试列举两例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的重大科技成果。(2分) 1964年研制出原子弹、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等。(2分) (7)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向“距离”挑战 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环保、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答两点即可,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何含义?
答: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两例 “世界近代民主思想实践”的史实。
答: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阅读材料一,使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举例说明有哪些“硬 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 微型”,主要得益于什么的广泛运用?
①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广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极 20 世 纪 第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电 子 四五十 计 经济实 算 年代 力 大 增 ,机 的 (首先 政局稳 广 泛 从美国 定 使 开始) 用 二战后 泛 使 用 是 第 三 次 科 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 计算机时 技革命的核心。 ②引起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经济 代 ② 生 物 工 程 的 核心 : 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推动了世界经 信息时代 基 因 工 程 。 在 基 因 济的全球化。 网络时代 工 程 的 发 展 中 , 克 ③大大加快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 原子能时 隆 技 术 尤 为 引 人 注 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 代 目。 过程。
谈谈人类应如何应对科学“潜在的危险”。
答:①例如:火车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煤炭的大量 使用也极大地污染了环境。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国协作应对环境、气候危机 (其它意思相近的表述即可)。
专题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四 卷土重来的PM2.5,不只是北京的烦恼。从华北到江浙再到四川盆地,普遍是一
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
名称 时间 主要条件 标 志 主要发明
①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第一次解放了人的双手) ②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以热力 代替了人的体力,彻底解放了人的 双手) ③英国史蒂芬孙:“火箭号”火车 机车。 ④美国富尔顿:汽船(铁达尼号) (意义: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 劳动) ①美国:爱迪生:围绕电的发明成 就最突出,被称为发明大王,主要 发明: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 机。 ②德国本茨:汽车用的汽油内燃机 ③美国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 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④美国莱特兄弟: 1903 年,“飞行 者1号”试飞成功。
材料二 泰晤士河被英国人习惯地称为“老父亲泰晤士”。它曾经
是一条清澈、美丽的河。然而进入19世纪之后,泰晤士河却风光 不再——河中行走着很多轮船喷发出的浓烟都十分呛人;岸边工厂 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污秽不堪。(右上图)1858年英国
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
题为“沉默的强盗”。(右下图)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 泰晤士河上游荡。 ——据《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专题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 4、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5、要坚持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把我机遇。
专题三
专题训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阅读下列材料,综合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 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 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
专题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答: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 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下课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 二 次 技 术 革 命
19 世 纪 末 内 战 扫 清 20 世 纪 初 了 资 本 主 (以美国、 义发展的 德国为主) 障碍
电 的 广 泛 使 用
①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和 生活的方式。人们跨入电气 时代、汽车时代和钢铁时代。 ②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 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资 产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 电气时代 强。 钢铁时代 ③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汽车时代 间的力量对比;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
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
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 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自托马斯· 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 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 全的港口。 ——卡斯特罗
答:①两次工业革命。②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现的火车、汽船等;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飞机、汽车以及电话等;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 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的应用)等。
专题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问题有哪些?(举一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增大、自然环境恶化、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发展 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②原因: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 相对较弱;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专题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笨拙周刊》这一举动的背景和意图,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①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的国家;近代城市兴起。 ②意图:揭露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引起英国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③启示:
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重蹈历史上英国的覆辙,要走可持续
九年级历史中考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课件制作:太平二中吕荣存
专题(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专 题 线 索
B
专 题 梳 理
C
专 题 启 示
D
专 题 演 练
A专题线索
A专题线索
B专题梳理
B专题梳理
B专题梳理
B专题梳理
B专题梳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袁隆 平和籼 型杂交 水稻: 袁隆平 被称为 “杂交 水稻之 父”, 他在世 界上首 次育种 成功的 籼型杂 交水稻, 被称为 “东方 魔稻”。
发展道路。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 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 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结合所学,请你举一例论证科学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答: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逐步形成。
专题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 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影响
时代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18世纪 60-90 年 资产阶级 代 到 19 世 统治的确 纪上半期 立 (首先从 英国开始)
蒸 汽 机 的 广 泛 使 用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社会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 发展。 ②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生活的 面貌。 蒸汽时代 ③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 棉花时代 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 火车时代 立的阶级。 ④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片大雾弥漫。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对浩荡的车流、高耸的烟囱、飞扬 的烟尘,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以为不在自己家门口就没事。PM2.5的危害,已经像无 孔不入的雾气一样,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的认识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答:①我们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拒绝发展拒绝进步拒绝文明,因噎废食;②。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 加强环境监管,严惩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C.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 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意识。(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五 ——改编自新华网
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 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英国中世
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①蒸汽机做动力。②利用火车、汽船等新的交通工具远行,人们 的出行更快捷,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