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3)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复习课课件
③绳: 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点与点: 垂直切线指向受力物体
④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5 、弹力的大小: ①胡克定律: F=k∙x (形变量)
②通过受力分析
5
6
7பைடு நூலகம்
8
9
一、三 种 性 质 力
1、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粗糙
产生条件 2、有相互作用的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
概念: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擦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力
滑动 大小: F=μFN
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分类 静摩擦力
概念: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假设法
受力分析
大小:由二力平衡求得, 0<F≤Fmax
F1
T=G
合成法
F y
2
T=G
F2y
F2 按效果分解
x
F1
F2x
T=G
正交分解法 25
例2、如图示, BO为一轻杆, AO和CO为两段细绳,重物质量 为m ,在图示状态静止,求AO绳的张力.
y
Ny
N
正交分解法
Fx
x
N
x
F
F
y
30°
45°
T=G
26
四、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的特点: 物体所受的力一部分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方向会变化
物质性 相互性 同时性 矢量性
力的分类(按性质)
力的运算
力的合成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等...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复习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复习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编写本次教学主要针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中的《复习题》章节进行教学。
通过开展《复习题》的教学,学生们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教学采用下面的教案设计:1. 教学目的•通过对《复习题》的学习,巩固之前所掌握的知识点。
•强化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应对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整式的加减运算;•二次根式的化简;•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方程的求解。
3.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回顾前期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教师出示课外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教师讲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
(2)知识讲解本环节教师主要通过演示和讲解的方式,介绍《复习题》的相关知识点。
在讲解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中文术语的解释和讲解;•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的情况并进行分类讨论;•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独立解题的方式来巩固所学内容。
(3)实例演练本环节教师主要带领学生进行实例演练,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点。
在实例演练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对实例演练的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所讲授的知识点;•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解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作业布置本环节教师主要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并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作业布置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布置适量、难度适中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独立解题的方式完成作业;•引导学生适时和同学进行解题讨论,以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复习课----
Practice:
1. Allthedoctorsinthehospitalinsistedthathe___
bedeterminedtodo
decidetodo
makeadecisiontodo
一旦开始,你就不要放弃。
_O_n_c_e_y_o_u_s_t_a_rt_,_y_o_u_w_i_ll_n_e_v_e_rg__iv_eup.
4.原句wecanhardlywaittoseethem!
句型:can’t(canhardly)waitfor/todo… 迫不及待做某事,常用来表达急不可待的心情。
• asusual
• atmidnight
• 在午夜
即时训练
• 1.Heissos___tu__b_b_o_r_n_thatnoonecanpers
uadehimtogiveupdrawing.
• 2.What’syour___a_tt_i_tu__d_e__(态
度)towardhisplan?
• 3.Towriteagoodessay,youmustfirst____
活学活用
1. I__a_d_v_i_s_e_d_himtogoatonce,butfailed.
我劝他立刻去,但失败了
2.Shefinally__p_e_r_s_u_a_d__ehdenrsoottno_p_l_a_y________computer games.她终于说服了她儿子不玩电脑游戏。
新人教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Fascinating Parks单元分析
Unit 3 Fascinating parks单元分析单元主题: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围绕“引人入胜的公园(Fascinating Parks)”这一话题展开。
内容涵盖国家公园、主题公园和城市公园,例如:萨勒克国家公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迪士尼乐园等。
本单元鼓励学生多角度认识、思考、探索这些公园的独特之处,在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领略和感悟美的同时,思考这些公园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体会公园这一主题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意义。
以下为教材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及教学活动实施建议:1.Opening Page主题图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处风景名胜-大棱镜温泉,照片内容与主题阅读和单元话题密切相关,使读者身临其境,从而被带入“国家公园”这个阅读主题。
开篇页的引言“A national park is not a playground. It's a sanctuary for nature and for humans who will accept nature on nature's own terms.”可译为:国家公园不是游乐场。
它是自然的庇护所,也为愿意接受自然本来面貌的人类提供庇护。
这句话揭示了国家公园的本质:接受自然的本来面貌,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除了利用自然、享受自然的馈赠,更应该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就是让自然以原本的面貌存在下去。
2.Reading and Thinking:Experience a national park 主课文是一篇游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介绍了位于欧洲的萨勒克国家公园,公园全境都是未经开发的原生态区,景色壮丽。
学生通过阅读语篇,了解萨勒克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历史由来和人文生活方式,进一步了解国家公园的存在价值,在人与自然这个主题之下,探索国家公园对自然保护、人类生存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义。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warmingupandreading同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warmingupandreading同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火车上的第一次经历”。
本课为第一课时,文章通过一个愉快且丰富的旅游经历,向学生介绍了火车的来源及发展等一些基本情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一了了解火车的来源及发展等一些基本情况,培养训练Skimming及Scanning的阅读能力,进一步熟悉、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培养学生捕捉文章细节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以探究者的姿态积极主动地理解篇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除了教科书上的知识,他们也想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对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及火车的来源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
除此之外,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大,自学能力不是太强。
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任务式教学,小组探究合作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大意,注意到本课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并学习使用英语释义难点:阅读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六、教学过程Step1Lead-in(Activity1)(8mins)Answerthefivequestionsingroupsactively设计目的及依据:本环节通过澳大利亚的5个相关问题及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本单元的中心话题。
Step2Pre-reading(Activity2)(5mins)1.Readthenewwordsinboxaloudbythemselves2.Finishspellingexercisesonpage22bythemselves(2mins)3.Checkanswers设计目的及依据:本部分根据课文相关词汇而设计,让学生了解词汇并能看懂单词的英语解释,为下一步阅读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 —Using language教学反思-精选教育文档
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 —Using language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讲述了一段沿湄公河的自行车旅行,主人公王坤记录了这一过程。
学生通过跟随这一段旅程,探讨与旅游相关的话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与旅游相关的语言知识,还会使学生对旅游产生兴趣,通过旅行了解各地文化,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练习和应用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化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分为三个部分:阅读与讨论(Reading and discussing)、听和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写作(Writing)。
第一个部分是阅读与讨论(Reading and discussing)技能的综合。
读的内容是主阅读篇章故事的继续和延伸,记录了王坤和王薇姐弟两人在沿湄公河旅行途中在山间穿行,并在山上过夜的情形。
第二部分是“听和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整合,在内容上也是上一部分读和说的延续。
第三部分是“写作”(Writing),是对沿湄公河而下的整个旅程的总结。
2.教学过程2.1Procedures1:Reading and discussing(20分钟).2.1.1布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之后一起说答案。
接下来我让学生在文章当中画出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分析,可以得出文章中渗透的深层含义,从而对文章的信息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能推断出王坤和王薇对这次自行车旅行的感受。
2.1.2布置学生做课本上P.22练习一的回答问题,之后让学生分成6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并且相互补充,最后提供参考性答案。
2.1.3接下来让学生从课文中挑出比较难理解的句子,然后在黑板上集中处理。
2.2Procedures 2:Listening and speaking(10分钟).2.2.1 T:So much for the reading text. Next let’s come to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 Before you listen, read the exercises below and try to predict what the listening is about. 让学生快速阅读练习二和三,抓住主要信息,从而猜测听力的内容。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课后反思
第一章:前言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课后反思是一个涉及到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第二章:全面评估在评估这一主题时,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
我们可以从教材内容本身出发,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
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深入思考学生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也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科目标,对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意义作出评价。
第三章:文章撰写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一主题。
我会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的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和解释,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
我会结合教学案例和学生学习情况,深入探讨这一主题的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法。
我会结合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这一主题进行总结和回顾性的阐述。
第四章: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五章: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相信你已经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课后反思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希望你可以根据本文的观点和建议,更好地应用这一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结尾语: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教学顺利!第六章:教学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课后反思这一主题,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来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
在教学中,我曾遇到一个学生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
他对于反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解题时经常出现错误。
为了帮助他克服这一困难,我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练和案例分析,引导他深入理解反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必修一Unit 3 Travel Journal 教学反思
Unit 3 Travel Journal教学反思
本课为湄公河旅行日记的第一部分“Part1 The dream and the plan。
”本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略读、跳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阅读技巧,并使学生了解湄公河的地理风貌,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
学情分析
所任教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加上他们是高一新生,词汇量与阅读技巧明显不足,因此阅读课文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发音不够准确,也不敢大胆的开口说英语,因此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很是被动。
教学中的优点
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了有层次的教学任务,所设计的教学步骤符合任务型教学法,课堂以阅读为主,听、说、写为辅,注重实效,提高了学生阅读技巧。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模式。
教学中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多媒体出现问题没能继续使用,不过好在提前准备了教学导学案,使得课堂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讨论部分由于时间有限,没有给足学生能够时间准备。
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充分,课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体会
总之,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继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理和复习,又借于我校教学改革模式,所以本课的教学确定重点为引导孩子感受整理复习的过程和提升孩子的整理发现水平和提升计算水平。
对以后的整理和复习奠定了基础,至关重要。
在学生头天晚上已预习并整理出了2-5的加减法,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表中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难度较大,而且一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致使绝大部分孩子只能根据学讲稿上的提示发现某一行或者某一列的
规律,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孩子们的发言即时肯定,即时准确地做出小结,为孩子在今后的学习整理计算表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课堂上通过找规律让孩子提升计算的速度,发现能使用规律也能计算,又多了一种计算方法,同时也能发散孩子的思维。
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重视生成资源的使用,不要怕学生说错,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一节好课不是做出来得,而是自然生成的。
2、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要灵活的使用教案。
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太在意教案的设计,恨不得每一句话都要和教案上的一致,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机械。
3、孩子同桌小对子以及四人小组的培养需增强,重点知道该怎么互相合作,有效地完成交流。
4、在学讲稿的设计上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度铺垫、提示,以便协助孩子预习,培养孩子预习的自主性、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高二语文学考复习学案
学考复习学案·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单元复习目标:1、梳理文中脉络2、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3、感悟作者的精神品质《纪念刘和珍君》一、给加点字注音:菲薄()租赁()黯然()噩耗()喋血()立仆()浸渍()洗涤()尸骸()攒射()桀骜不驯()长歌当()哭殒()身不恤绯红()二、解释词意:长歌当哭:出离愤怒: 桀骜不驯 : 殒身不恤:广有羽翼:三、文学常识:(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著有:小说集《》《》《》,散文诗集《》,散文集《》,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2)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寄意寒星荃不察,心事浩茫连广宇,,怒向刀丛觅小诗无情未必真豪杰,度尽劫波兄弟在,(3)背诵名句:①真的猛士,,敢于,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②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③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④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四、文章总结1、主旨:2、文章脉络:(1)(2)(3)3、手法:4、刘和珍的形象:5、理解句子含义:见课后练习三五、素材积累:爱国、社会责任感、青春、真正的美丽鲁迅(颁奖词):鲁迅是用文学承担救国大任的人,是近代中国的脊梁。
1.一个漫长的拯救,一段思想的斗争。
一双眼看透世态炎凉,一支笔写尽悲情苦难,一身青袍衬出他的颀长傲骨,嘴角的烟斗,悠悠冒出的丝丝缕续,让沉默不再是沉默。
高一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引言在高一的物理复习课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的选择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本文将对我在高一物理复习课上的教学反思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教学目标在进行物理复习课的教学时,我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温习和巩固高一物理基础知识; 2. 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方法: 1. 复习基础知识:通过提供复习资料和讲解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高一物理的基础知识。
2. 概念解析:通过示例和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的应用场景,并帮助他们建立概念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3. 解决问题的训练:通过提供一系列有挑战性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4. 实验探究: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物理现象,并帮助他们深化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学生的评价,以下是我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 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还可以,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回答相关的问题。
2. 概念解析方面,学生对部分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例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训练。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在一些较难的问题上存在困难,需要提供更多的问题练习和引导。
4. 实验探究的效果较好,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有所加深,但实验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高一物理复习课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以下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我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和需求没有充分了解,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不够精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在概念解析方面,我需要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不仅仅是讲解。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阶段复习课(三)第三章 阶段复习课
1.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 作用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3.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1)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4.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它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 (2)表达式:F=kx。 (3)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大小只与弹簧自身因素有关。
1.定义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2.逻辑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
七、力的合成
1.定义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 2.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那么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恰当的内容,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吧。
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③G=mg ④竖直向下 ⑤物体的形状 ⑦F=kx ⑧接触面粗糙 ⑨相对运动 ⑩相对运动趋势 ⑥质量分布
⑪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⑫Ff=μ FN
一、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的进一步理解 (1)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 反,但并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
(3)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的关键是接触面间两物 体是相对运动还是有相对运动趋势,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易错点2 混淆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的差别
分析:高中之前我们所学习的运算为代数运算法则,包括
高一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一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引言生物复习课是高中生物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并提供解疑答惑的机会。
本文通过对我所进行的一次高一生物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总结了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教学优点1. 充分准备在这次课程中,我提前准备了复习课的教案,并在教案中详细列出了要讲解的知识点和相关的例题。
这样的准备工作使我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条理,不会漏掉重要的内容。
2. 清晰的讲解在讲解复习内容时,我着重解释了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并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我还及时与学生互动,提醒他们重点和难点,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多样的教学手段我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特别是通过实验演示,我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加深了他们对生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4. 及时的评价反馈在复习课的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些评价活动,如快速测验和小组竞赛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反馈。
这些评价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程,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不足1. 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在这次复习课中,我发现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我的讲解,但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些欠缺。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练习机会不够,导致他们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2. 缺乏个性化辅导在这次复习课中,我并没有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个性化辅导。
虽然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并回答疑问,但仍然有一些学生没有勇气或机会向我提问。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应该主动与他们沟通,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
3. 缺乏启发思考的问题我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解了知识点,而较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发现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必修一第三册复习课
Group Competition
4 5 7 9
10 1 3
2
6
8
Tell the difference(2 points)
There
is a tall tree in the distance.
在远处,在远方
The
picture looks better at a distance. 稍远一些,有一定距离
Put the words into a sentence
1 frightened tram get on interviewer The frightened interviewer got on the tram. 2 shoot apartment expert midnight
The expert was shot in the apartment at midnight.
Tell the difference(4 Points)
1 The July 7th incident is a historical event. 政治事变 历史事件
2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driver should be
一件……事,一个……问题 to blame for the car accident. 事故,意外
scene; scenery; view; sight (5 Points)
scene:景色(c.n) 场景(人物+动作) scenery自然景色(u.n) view(特定角度)景色;观点 sight风景名胜(人工);视力,视觉
1As the train left, it disappeared ,out of sight ______ 2What a lovely scene of children playing in ____ the park. view 3 You will have a good ___ of the playground from our classroom window
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教学反思
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教学反思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教学反思(一)1、自我经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
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士在讲课时就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并再现自己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实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人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经常去问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
3、与同事交流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
交流的话题包括:我觉得这堂课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糟糕的地方是……;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合作解决问题——共同从事教学设计,从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到教学重心、基本教学过程,甚至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
M3U1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M3U1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秦淮中学王城
本人于2018年12月3日上午第二节课上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课题为M3U1, 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本人感受如下:
一、可取之处
1.课程内容的安排
整堂课的复习可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块:Reading 第二块:Project 第三块:Consolidation.其中,Reading 和Project又分为课文内容复习和重点词汇讲解。
从内容上来说,容量相对比较丰富。
例句的选择向高考靠拢,以模拟题高考题中的例句为例。
2.时间的处理
一节课45分钟,前30分钟讲解复习,预留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写作,并评讲,在时间上比较充足。
3.学生的反应
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回答问题,注意力集中,体现了较高的学习效率。
二、不足之处
1.难易程度的设置
这节课上下来后,与预想的有所差别,尤其是在难度上。
课前预测难度中上,但上下来发现中下,学生基本没有遇到太多难题。
2.设备的检查
在上课中途出现了设备转换不成功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上课之前务必试用设备,确保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3.题型的多样性
在题型的设置上,以句子、段落转换,一词多义辨析为主,辅以单选,相对比较单一。
经过本次课,我将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可取之处,戒除不足之处,以争取长足进步!
2018.12.3。
高三教师复习课教学反思(热门7篇)
高三老师复习课教学反思(热门7篇)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反思,这样可以很快地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老师复习课教学反思,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高三老师复习课教学反思第1篇目前高三课型有两种即学问点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
学问点复习课课堂的重点应是理清概念,梳理各学问点。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老师设置问题—同学讨论—老师和同学小结考查学问点—例题评析—同学练习归纳小结。
上课前老师必须明确课堂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怎样巩固与提高等。
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学问点时应考虑这些学问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
例如上“离子反应”这节复习课时我采纳了“总结—练习”的教学方式,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培育他们学习上的自动性,学习新学问的制造性,并以期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复习中,重视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同学学习的主导,充足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自动性和制造性,促进同学的学习生成和进展。
这节复习课,针对同学在离子方程式中,常显现的错误,一一在黑板上指出,改正。
多数同学接纳了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从的原则以及离子共存问题的判定,明确了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尤其在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问题上,作犯难点,我列举了大量实例,将常考的一些典型反应做了认真讲解,并配以相关练习。
同学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渐渐把握了方法,也是对元素化合物的学问进行了复习。
后面复习元素化合物部分时再次巩固,信任大部分同学能够把握。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中老师必须变更观念,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各种渠道取得高考信息,抓纲务本,在抓“双基”上狠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培育同学的各种本领,同时训练同学对学问再加工的本领,以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老师复习课教学反思第2篇高考攻坚战在全体高三老师的誓师大会召开之际拉开了帷幕,其间不乏有众擎易举的豪言壮语、气壮山河的鸿鹄之志,更有有条不紊的试卷分析、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古文单元,第二课《荆轲刺秦王》。
学生刚升入高中,这是他们第一次遇到这么长的古文,如果是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效果肯定不是很好,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这一刻至关重要。
所以,在讲课时,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去研究文本,提出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总结,全班一起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然后由我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总结。
在每个问题的探讨上,注重让学生去说、去总结、去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文言文兴趣方面,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学生在分析荆轲刺秦王一系列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以及秦王“惊-引-起-拔-走-击”这些惊恐、狼狈、无奈的动作上,非常到位,让我觉得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潜能与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存在问题:学生对课文分析理解太依赖参考书,没有和文本直接交流,因此,对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行为,缺乏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另外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改进方法:首先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文本,直接与文本对话,了解文本所表达的写作思想和意图,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一个多媒体应用的度的问题,确实很难把握,我想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去摸索,去改进。
提高学生文言文兴趣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这也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多做一些教法的设计。
像本课《荆轲刺秦王》,故事性较强,文言现象也是较常规的,学生可以参考教辅资料独立完成。
由于文本本身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兴趣较好激发,所以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课本剧等教学方法。
而对于《离骚》《屈原列传》这类文章,故事性不强,其中的语句晦涩难懂,很多文言现象是特殊的,不常见的,学生参考教辅资料也很难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这时就不能采用小组合作或课本剧的方式,而应该引入多媒体,使学生对屈原生平、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再由学生自读文本,教师指导的方法完成教学。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冯建平一、反思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traveling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
这个话题能激发学生热爱旅游,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事实求是以及科学探索冒险精神。
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听说活动引入本单元的话题,达到热身的目的。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听说获得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的目的、交通工具等。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用现在进行式表达将来的含义。
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总结概括、延伸,把traveling这一主题融入到生活情景当中去,不仅使得学生能真正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同时也促进了英语学科与地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二、反思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课程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表达,能懂的并能运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要听懂相关的英语材料,用流利的英语来谈论与旅游相关的话题,通过学习学生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说出自己的旅游经历,并能制定一个旅游计划,尽力用现在进行时表达将来的含义。
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强调为什么旅游,如何旅游和旅游中应该带什么东西,最后升华到在旅游中和旅游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通过学习有关旅游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反思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根据对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注意临场发挥,出现引人入胜的闪光点。
这节课课堂节奏快,信息量大,通过对英语文章的阅读,重点培养学生快速查找文章大意和复述中心思想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教学反思)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许缨
【教学对象】
针对本校高一新生的存在问题:对如何学习历史、整理历史知识,以及如何答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缺乏相关知识与学习方法。
本课尝试给予一些方法和思路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
【设计理念】
1、学法指导: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纵横组织知识进行复习。
纵向了解认识西方民主
法治政治制度发展简史,横向了解认识近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异同点,洞察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比较方法,
提炼信息,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运用所学方法和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A、通过师生讨论分析,理解认识17-19世纪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
本特点
B、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复习,理解认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的异同,以及与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的联系,洞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
C、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检查反馈所学知识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解决
问题。
2、情感信念价值观:
A、通过课堂学习和个人实践,学习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
现实、展望未来;
B、通过分析美国制宪过程中的多元历史材料,认识人类对建构更完善政治体制的理性
追求,领悟其中的政治智慧,获得历史启示。
【教学过程】略
【实践反思】
上课结束,本科组刘晖龙老师给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主题,怎样实施?二是讲练结合,如何练习到位?刚好问到我的死穴。
重新看课堂实录,倾听老师们对我课堂的评述,发现本节课我的长处是教学理念较好,注意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重要概念的解释与知识讲解;短处是教学实施尚不到位,讲练分离,结合材料进行方法的指导性训练不足,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探究性,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有设计没效率。
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较好,上课时即提出本单元复习是运用纵横比较法学习历史,并进行简单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历史基本方法。
可惜后来的练习没有针对性训练,没能落实。
2、关于历史概念“立宪”与“共和”的解释:
“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有老师指出当时不仅用宪法限制君权,还可以维护君权,如德国。
“共和制”是根据宪法国家权力是“共”(共有、共享、共治)的,根据宪法参与政治事务和处理政治纠纷的方式是“和”(和平、和睦、和谐)的。
根据权力中心所在而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老师认为这种解释通俗易懂,应该给学生说明。
3、关于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的分析:
如何归纳四国政治制度特点,使学生能够简明扼要把握其核心?我的方法是给予学生思路提示:
1)由哪些制度、哪些机构组成?
2)权力中心和机构运作方式(各机构权限、权利来源及相互关系)?
3)注意联系各国当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归纳解决方案。
以此思路,由我归纳出四国政体基本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统而不治”;议会主权,分权内阁(首相),组织和监督其行政。
⏹美国总统共和制:宪法至上;三权分立,制约平衡;总统权力相对较大。
⏹法国议会共和制:议会主权,分权总统和内阁,监督其行政。
⏹德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集权,议会有名无实,立法权与行政权未分开。
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应用史实加以说明各国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的老师持不同意见,建议用表格列出主要机构,对它们的权力来源、地位、关系就可一目了然。
我个人认为表格列举固然好,但语言归纳更精炼概括易记。
不足之处:问不到位,练没到位,讲没讲透。
1、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教学方法单一,表现为“
教学提问没有问到位。
一是指对学生情况掌握不清,没有针对性地点名回答,点评过于简单(“好”、“对”、“加分”);二是问同一个学生问题过多,耗时过长,其他同学被晾在一边,没有及时调动“群众”资源;三是问题琐碎不精炼不明确,随口就问,缺乏精心准备设计,问答效率低。
教学讲解练习重复琐碎。
比如英美政体内容讲练过多而且重复,法德讲解欠缺。
对个别细节过于纠缠,主次不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反思对策,教学方式应灵活多变。
前提是根据课文确定重难点,然后精选材料,设计分步小问题,用分组轮流回答、点名回答、男女竞答、互相提名回答等形式去丰富学习方式,调动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教学实施不到位,讲练分离。
表现为:
一是材料缺乏精选,教学形式单一。
“学以致用”提供的英美材料的练习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没有起到方法培养的目的;而且材料过多,仅是单一的问答式解决,容易让学生疲累生闷。
二是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引入部分“基础回顾”让学生看书填表写出各国体制名称和确立标志用时太长,与方法训练无关的练习占时过多,导致教学节奏前松后紧,重点比较的题型没有时间展开,课堂效率不高。
3、重点应该讲的内容没有讲到位。
表现为:一是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二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这两点我都没有深入说明,但蕴涵的智慧却可以让学生一通百通。
用历史教研员朱全红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问题讲少讲透!”老师们的发言给我很大启发。
关于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
收集老师们的意见后我的认识是:
一是经济根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各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新的政治体制中新旧因素所占比例,以此理解英、德为什么保留君主制,为什么德意志帝国的封建色彩如此浓厚,为什么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为什么能够在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二是国情历史。
没有封建专制传统包袱、对新大陆创造新生活的执着理想、欧洲启蒙思
想中追求民主法制理性的影响,都是美国制度创新的源泉。
而英国的君主专制与议会限权的传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保王派势均力敌的现实,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的历史,渴望政坛稳定的现实愿望,德意志通过武力战争结束长期分裂,渴望巩固统一强化皇权对外扩张的需要,都使它们的政治体制打上时代烙印。
关于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本校庞作珍老师提出她的看法:英国是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通过反封建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斗争),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创新。
美国是通过反对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了维持独立和统一,确立共和制,既是创新,也发展了民主制。
以此我的联想:法国共和制是在对外普法战争失败,第三共和国成立,国内共和派与反共和派斗争激烈的情况下,在法律上确立的,而其真正确立和巩固,是在宪法颁布后通过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艰苦斗争而获得的。
而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则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
以此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及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道路依然曲折。
总结来看,有好的教学理念,未必有好的教学设计,有好的教学设计,未必有好的教学实践。
说与做,讲与练,是两码事。
练要练到位,讲要讲透彻,这中间还有很多值得我研究实践和改善的地方。
【教学重构】思路:
1、指导方法
1)提出学法,举例说明
2)精选材料,实操应用
2、精讲知识
1)为什么四国会采取不同的政治体制?
2)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关系?
3、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获得历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