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一《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我遥望》参考课件2
三、讨论研究:理解诗人情感
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 的字眼?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 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 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 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港口”之前冠以 “异国”的定语,不仅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给人奇异、 令人神往的感觉,而且空间距离上更显辽远,拓宽了读 者的想像空间,照应了“遥望”的诗题。
包含的内在情感很不一样。“偶尔抬头” 表现了对未来的好奇; “有时回头”, 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 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 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悬
崖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边 的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曾
卓
一、知人论世
•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 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 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清代章 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 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 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 不自觉地遵循。
二、朗诵全诗,把握诗歌内容
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 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 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 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 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 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 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 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 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生用学案我遥望
襄城三高高一语文学案《我遥望》学案班级姓名时间编写:孙松艳学习目的1.了解曾卓的简历,体悟诗人的情感。
2。
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
2。
要珍惜年华、珍爱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业,充实人生。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曾卓上小学和中学时即爱好文学和诗歌,读过戴望舒、何其芳、臧克家等人的诗作,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写出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
/没有桨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旋涡。
”这还是一个14岁的少年写的诗,颇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没想到的是,它竟成为诗人此后大半生的写照。
自30年代未期,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曾卓开始发表诗作,他受艾青诗歌的影响,并陆结识了邹荻帆、绿原、冀汸、阿垅、牛汉、鲁黎等“七月派”诗人。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办的《七月》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它形成在民族危难的年代,强调对现实的“搏击”和拥抱“,该诗派诗人们的创作大都以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现实郁愤色调著称。
没想到早年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与“七月派”的关系,诗人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1955年,在当时反“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中,曾卓被划为“胡风集团骨干分子”,先是被隔离审查,后被逮捕,在监狱里单独监禁两年。
因病保释后,被下放劳动改造。
1961年恢复工作后,不准发表作品。
1966年“文革”开始后再次受到批斗,并被下放劳动,然后,在这难以置信的劫难中,诗人一直保持着对生活信念。
1970年,他在人生最困难的日子里,写下了《悬崖边的树》一诗,它写一棵孤独、寂寞而又倔强的、被吹到悬崖边上的树(课本38页),这首诗成为曾卓的代表作,在“文革”结束后感动了无数的人的心灵。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
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我遥望》(语文版必修一)
重要诗文集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曾卓抒情诗选》等;散文集《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另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曾卓文集》3卷等。
2 、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之后, 巨大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产生一种难以辨认和迷惘伤感的情绪,甚至是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
全诗以“航海远行”这一中心比喻贯穿始终。
接着将生活喻为“海洋”,于是“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自然就是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神秘而又充满诱惑。
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当然就是航行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这些比喻密切联系,和谐统一,组成了一条意蕴丰富、摇曳多姿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
微型哲理诗展示1、玫瑰最懂得防御的意义才盛开出一团艳丽2 、钻天杨活着,就要钻上霄汉把生命的信念托上云天3 、石榴被火红的渊博挤裂了脑壳4 、竹笋用瘦骨嶙峋的躯干削尖脑袋使劲往上窜5、根深深地扎下去是为了高高地挺起来6 、落叶叶子落下树梢希望长上枝头7 、藤奴性的攀附注定不能成为栋梁8 、牵牛花一路上贪图鲜花盛开的虚荣最终却没有一棵丰硕的果实9、月亮夜给胸前戴朵素洁的白花就能掩盖住内心的丑恶么10 、路在肆意的践踏中变得坚实在咒骂的脚步声中伸向远方11 、河床一旦抬高自己必定伤害别人12 、爆竹为博得旁观者的喝采粉碎了自己的生命13 、哈哈镜扭曲的魂灵怎能反映出真实的面容14 、钉子总是在被动的挨打中艰难地行进15 、门任何高贵的头颅都必须在你面前低头16 、蜗牛一生也走不出封闭的窠微型哲理诗略说张励志先生的《桃花》只有两句:“昨晚刚写出来几首小诗,一清早蜜蜂就抢着在读了。
”好的微型哲理诗,就是一朵朵这样的“桃花”!微型哲理诗的首要特征就是惜字如金。
“别以为我身材苗条/鸟就不买我的账/风老是欺负我/亲一口就跑”(张励志《翠竹》),着墨不多,耐人寻味;“坏就坏在根上”(白莎《枯树》),透过事物表象的“枯”,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其内在本质的“坏”;“每句空喊都炫耀自己的权威”(黄淮《雷》),把那种空有一副丑皮囊却仗借权力、虚张声势、自我炫耀的“假大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富’起来的都该嘉奖么?”(鲁行《鼠》),只一句反诘,却催人深思。
死水 再别康桥 雨巷 寂寞 我遥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课稿
中国当代诗歌二首《我遥望》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遥望》(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其中,说教材部分包括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我遥望》是语文出版社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中国当代诗二首中的第一首,作者是上世纪40年代“七月诗派”的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曾卓。
现代诗坛涌现出来的“七月诗派”以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现实的郁愤色调为我国的现代诗坛留下大量清新隽永的诗歌,新课标倡导下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对此类诗作进行探究式的品读,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学习和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养成健全、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诗叙事,抒情,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表现了他怀念童年,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复杂感情。
学习本诗对于我们体会诗歌“言志”的真谛和理解诗人在特殊的年代发自心底的呼声,品味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丽有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结合“知、过、情”三个维度,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在把握诗歌意象的基础上,深入体味诗歌的意蕴,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体会本文不加雕饰,语言朴素的写作技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作者在叙述、抒情中蕴涵的真切情感3、说教学重难点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内涵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二、说学情第一,高一学生对生活的幸福感以及未来开始进行思考,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有所发展;第二,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诗歌学习积累,具备了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和感悟力;第三,班上学生人数众多,学习水平存在着差异,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
我向往(公开课作文讲评)教案
我向往(公开课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讲评,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向往,提高表达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向往2. 作文要求:表达自己的向往,可以是人物、地点、事物、情感等,要求真实、具体、生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要求和主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
2. 学生展示:每组选出一篇优秀作文,进行朗读和分享,让其他学生倾听和欣赏。
3.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篇作文进行点评,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和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重点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学生作文样本:收集学生们的作文样本,用于讲评和分析。
2. 作文评分标准:制定作文评分标准,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六、教学活动设计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讨论,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优点和不足。
4.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篇展示和分享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5.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评价标准,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向往,并将其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我向往(公开课作文讲评)教案
我向往(公开课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讲评,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向往”,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恰当表达情感等。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讲评。
2. 分析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3.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4.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作文。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我向往”,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作文,准备接受讲评。
2. 展示优秀作文: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向往”的主题如何在作文中得到体现。
3. 分析作文亮点:针对展示的作文,指出其在表达主题、运用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亮点。
4. 分析作文不足: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逻辑不清、用词不当等,并给出改进意见。
5. 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6. 修改作文:根据讲评内容,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优秀作文的展示和讲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
2. 通过对作文的分析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
2. 作文讲评相关资料。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作文讲评环节。
2. 学生自评:让学生拿出自己修改后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修改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困惑。
3. 同伴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评,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4. 教师总评:针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点评。
5. 作文升格指导:针对作文中的共性问题,给出具体的升格指导,如如何改进表达方式、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我遥望》学习指导
第三步:在理解诗歌写作特色的基础 上,提高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和对比 手法运用的技巧。
在预习指导的提示下,结合 学习目标,让我们进入课文 的预习吧!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写作背景
《我遥望……》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 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 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 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二步:结合诗歌重难点探究、内 容提要、结构概览以及写法简析,感悟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为“海洋”,而“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自然就 是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神秘而又充满诱惑。人生路 上的悲欢离合当然就恰似航行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这些比喻密切联系,和谐统一,组成了一条意蕴丰 富、摇曳多姿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
3.今昔对比,回环复沓 年轻时盼年老,年老时望年轻。人生两次“遥望”, 今昔对比之中,时空转换之间,画了一个圆。
第一步:通过介绍了解作者生 平以及写作背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作者简介
遥望人生的诗人——曾卓 曾卓(1922—2002),祖籍湖北黄陂,生于武汉, 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七月诗派”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诗人从小爱好文学和诗歌,读过戴望舒、何其芳、 臧克家等人的诗作,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开始发表诗 作,受到艾青诗歌的影响,陆续结识邹荻帆、鲁藜等 “七月诗派”诗人,1955年被错划为“胡风集团骨干 分子”,被监禁两年,
《我遥望》学习 指导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同学们,你已经进入了 高中学段的学习,自主 预习非常重要,你知道 如何预习吗?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我遥望》重难点探究
感叹。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我遥望……》一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提示 (1)今昔对比,回环复沓。 年轻时盼年老,年老时望年轻。人生在两次“遥望”,今昔 对比之中,时空转换之间,画了一个圆。 (2)设喻精巧,和谐贴切。 全诗以航海远行这一中心比喻贯穿始终;将生活喻为 “ 海 洋”,而“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自然就是一个“远在 异国的港口”,神秘而又充满诱惑。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当然就 恰似航行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这些比喻密切联系,和 谐统一,组成了一条意蕴丰富、摇曳多姿的比喻链,自然贴切, 精妙传神。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 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我遥望……》一诗中,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
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在第二个比喻
“故乡”的前面使用了“烟雾中的”字眼?
提示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
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
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
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作者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
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
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识、迷茫伤感之情,因此“烟雾”一词
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
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
伤”。
退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我遥望》教案1
《我遥望》教案《我遥望》是语文版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它,笔者做了如下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和曾卓的简历。
2训练学生诵读、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3启发学生珍惜情感体验和对人生进行深入地思考。
4引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教学重点: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深入理解诗中的两个比喻句。
3引导学生写鉴赏文字和仿写诗歌。
教学难点: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独特感受。
由于时代变迁,学生不了解。
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水手之歌,风浪一生歌不尽;悬崖边的树,诗魂千古树长存”“ 骇浪尖头老水手,悬崖边上不老松”这两副挽联写的就是被誉为“中国的雪莱”的当代诗人曾卓。
这位“文坛老水手”于2002年4月10日晚7时33分,离开了热爱他和他热爱着的人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读这首《我遥望》来表达我们的无限追思吧!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先让学生介绍,然后结合大屏幕老师明确、补充。
2写作背景(老师介绍)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
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学生朗读、背诵(在音乐伴奏下)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诗中两次提到“遥望”,分别是指遥望什么?老师明确: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
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
“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我遥望》课件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曾卓,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 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 等湖北省黄陂县人。1922年3月5日出 生于武汉。1936年10月参加中华民族 先锋队。193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 党。1938年夏,流亡到重庆继续求 学。
曾卓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二单元 我遥望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3 整体感知 4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6 布置作业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情境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很多。同学 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殊不知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是 璀璨夺目。下面先为大家朗诵一首我自己比较喜爱 的一位当代诗人的诗。
3.大家看课文,诗人写这首诗时大概多大啦?
【提示】作此诗时,诗人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回首往 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一齐涌上心 头。诗人以“回忆”的视角扫描颇不平坦的一生,应该有 许多画面可以描写,但他却不着一字。从第一节到第二节 几十年的跨度,诗人只用“抬头”与“回头”、“港口” 与“故乡”的对比来表现,而一生的历史、人生的意义 等,却全部留给读者去补充想象。这便是我们所讲的“空 白艺术”。
2.这首诗侧重于哲理表达,还是感情抒发?
【提示】诗言情,这是中国传统诗歌集体认同的艺术旨 归,这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是说诗歌就没有揭示哲理 的任务,而是说诗歌最主要的任务是“言情”。这首诗最 为核心的艺术任务,就是传达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 认识和理解,因此上更侧重于哲理表达。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布置作业
1.思考:《悬崖边上的树》这首诗的留白处是什 么?
我遥望教案
现代派: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产生。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
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
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追求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
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
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
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
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
“汉园三诗人。
胡风的人生态度与诗学理论对他们有强大的引导性与感召力,直接体现在他们的创作之中。
胡风认为“现实主义者底第一义的任务是参加战斗,用他的文艺活动,也用他底行动全部”,让诗情“跳跃在时代的激流里” 。
他主张做人与写诗合一、要求诗人应以斗士的姿态突进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拥抱血与火的现实,坚持在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相生相克的搏战中充分发挥主观战斗精神,揭示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抒写激越悲壮的生活真实。
胡风寻求将历史激情转化为“美学欲求”,让诗的社会学内容获得“相应的、美学上的力学表现”。
绿原后来将诗派的艺术立场与创作方法概括为:“努力把诗和人联系起来,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和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于中国自由诗传统的肯定与继承。
”[1]七月诗派在诗体形式上是自由体坚定而成功的实践者,他们钟情于诗的无拘无束;在语言运用上,他们偏爱口语的鲜活、质朴、明朗、丰富,追求诗歌语言的散文美;在美学风格上,他们崇尚“力之美”,一展阳刚之气,成为20世纪40年代诗坛最富英雄气概、理想精神、浪漫色彩和力量之美的现实主义流派。
我遥望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
•曾卓<我遥望>说课稿(语文版高一必修)[阅读次数:2405]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宋长宝说教材一《我遥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当代诗歌,作者是上世纪40年代“七月诗派”的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曾卓。
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诗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诗歌创作一直是我国文学殿堂的一朵奇葩。
尤其是五四运动?..
•[阅读次数:1555]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绷私庵泄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绷私庠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1毖盗费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
~。
我遥望-语文版第一册教案
我遥望-语文版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学习汉字,掌握合理阅读、使用、拼写汉字的方法。
3.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4.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通过单元内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帮助学生合理阅读、使用、拼写汉字。
3.加强初中学生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感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教学活动。
2.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汉字阅读能力。
3.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章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小石头》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辅助学生掌握基本汉字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单元《花儿与少年》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花的故事和少年的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第三单元《神笔马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神笔的传说,思考神笔对于我们的启示,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第四单元《天把爱情亲手交给女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当代青年的感情与选择,辅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方法1. 大课堂教学法主要采用讲述、演示、复述等方法,加强团结合作,提高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
2. 课堂讨论法通过思考、交流和探讨,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
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课前预习法在课堂前,要求学生预习文学作品,并围绕指定的主题进行自主思考,利用拓展阅读、多媒体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考试内容主要为词汇、汉字、文言文理解、短篇阅读、作文等内容,以小组活动、听力记忆、问答等形式进行。
2.日常评估通过平时课堂教学、作业、小测试等形式进行常态化评估。
七、教学特色1.科学、实用、创新、多元八、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有效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设立了具有特色、富有创新性的课堂评估形式,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个性,旨在达到学科与文化的双重培育目标,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收获,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遥望……教案语文版版教案
《我远望⋯⋯》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知目:认识曾卓的,体悟人的感情。
能力目,:学生吟、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歌的思想感情,学会歌方法。
感情目:要珍惜年、珍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充人生。
教课要点:掌握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内涵,掌握歌的方法。
教课点:中意象的理解和掌握;睁开想象,歌行白。
教课:一。
二、教课程(一)中国被称的国家,秀的人好多。
同学都知道唐宋,却不知中国的今世歌也是绚丽目。
下边先大家朗一首我自己比喜的一位今世人的。
(多媒体出示《崖上的》的末段。
)位人即是曾卓,我今日要一同来析他暮年写的一首:《我远望⋯⋯》。
(二)听文,掌握意象,领会感情大家地自由吟首。
大家介绍一位同学来朗首。
(老在朗奏、快慢等方面略加指。
)听多媒体配朗。
(同要想象的画面之美。
)明确:者,情于衷而形于言。
在心志,言。
歌最大的特色是抒怀性。
了抒心里的某种感情,人就从周的人、事、景、物中象。
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
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即是意象。
解歌从捕获、品尝意象开始,来原、丰富份感情。
同学再次自由吟首,掌握意象,领会感情。
并在中勾画出歌所展现的画面,借助勾画出的画面品歌所达的感情。
学生思虑回答,生相互沟通。
在一中,教适抓住歌中的几个意象引学生析。
如:怎么理解中两个重要的意象——“港口”“故”?什么人在“港口”前方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什么“故”会“迷失在烟中”呢?第一中的“偶抬”和第二中的“有回”,字面上只有微的差,但包括的内在感情一?教小::掌握意象,悟和品析歌感情。
意象:含着人感情意的形象,“意”指人的感情意,“象”指物象和事象。
明确:掌握歌塑造的意象,就能掌握人所抒的感情;理解歌所造的境界,体会中的有关真理,就能歌作出客公正的价,歌作出符合情理的。
(三)想一想象,填补空白:大家看文,人写首大体多大啦?明确:作此,人已经是快要六旬的老人了,回顾旧事,年少的想象、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崎岖,一涌上心。
人以“回”的角描不平展的一世,有多画面能够描绘,但他却不着一字。
我遥望 教案
我遥望教案教案标题:我遥望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分析诗歌《我遥望》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将能够运用适当的诗歌表达技巧,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教学资源:1. 诗歌《我遥望》的复印件2.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3. 学生的诗歌创作材料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可以在黑板/白板上写下诗歌标题《我遥望》,并请学生猜测这首诗歌可能讲述的内容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遥望的理解和感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与分析:1. 教师分发诗歌《我遥望》的复印件给学生,让他们默读一遍。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你对诗歌的情感有何感受?为什么?- 你能从诗歌中联想到什么?创作与分享:1. 教师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主题可以是他们遥望的事物、人或情感。
2.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写下自己的诗歌,或者在课后完成并交给教师。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分享,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诗歌《我遥望》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诗歌对他们的启发和影响,以及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继续创作更多的诗歌作品,并在课堂上或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展示和分享。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的诗歌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拓宽自己的文学素养。
评估方式:1.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诗歌时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水平。
2. 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包括主题的表达、诗歌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传递。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1. 引入部分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对诗歌主题产生猜测和思考。
2. 阅读与分析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我向往(公开课作文讲评)教案
我向往(公开课作文讲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回顾作文创作的背景和主题。
1.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1.3 教师总结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作文讲评2.1 教师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详细讲评。
2.2 分析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
2.3 教师通过示范修改,展示如何提升作文质量,让学生感受到修改作文的魅力。
第三章:作文修改技巧3.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升作文质量。
3.3 教师总结修改作文的要点,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运用。
第四章:优秀作文展示与点评4.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4.2 学生对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分析其优点和借鉴意义。
4.3 教师引导学生从优秀作文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写作中的困惑。
第六章:作文中的语言表达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包括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
6.2 学生通过举例分析,找出自己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问题,并进行修改。
6.3 教师总结作文中语言表达的要点,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运用。
第七章:作文结构与逻辑7.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结构和逻辑,包括开头、结尾、过渡等方面。
7.2 学生通过举例分析,找出自己在作文中的结构和逻辑问题,并进行修改。
7.3 教师总结作文结构和逻辑的要点,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运用。
第八章:作文中的情感表达8.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明白情感是作文的灵魂。
8.2 学生通过举例分析,找出自己在作文中的情感表达问题,并进行修改。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6《我遥望》教案2
《我遥望》教案一、课标分析1、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总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积累·整合:有目标的积累,并注意梳理,在语文的实践中,将语文素养的各方面要素整合起来。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领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应用·拓展: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良好的应用能力,并选择某个方面有重点地发展。
发现·创新:学习从语言、文学、文化现象中发现问题,学习思维的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创新。
3、分析课标:(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各方面使学生得到切实发展。
(2)回归教师在教学中参与者、引导者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互动,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构建新型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特别倡导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二、教材分析1、本课特点:本文是一首内涵丰富、深沉真挚的诗歌,处于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意地栖居”。
本诗遥望人生沧桑,直面人生苦难的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精神。
毫无疑问,编者有意要借此发挥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
也注定这首诗歌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典范。
2、本课地位:单元标题“诗意地栖居”,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本课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感受作者独特语言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历尽磨难依然执著顽强的精神,体会文章所蕴涵。
三、教学对象分析1、心理情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渴望探求未知,愿意了解生命的特征与内涵,但是缺乏直面人生、战胜苦难的品质,而本诗所体现的诗人的顽强精神与品格能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高一语文教案《我遥望》教案
《我遥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曾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3引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1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2珍惜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教学重点: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对诗中意象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并把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
三、解决办法:对当代诗的品读与理解,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教学安排]两课时。
师生活动互动设计]一、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资料和两位作者的资料。
二、组织诗歌朗诵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补充其他作品。
三、讨论各自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四、了解并运用必要的创作方法、技巧,尝试创作新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
”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
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
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
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
(由于学生对曾卓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补充)1作者介绍参见“课文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必修一《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第一篇:语文版必修一《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我遥望》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张海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曾卓的简历,体悟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学会诗歌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要珍惜年华、珍爱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业,充实人生。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展开想象,对诗歌进行补白。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很多。
同学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殊不知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是璀璨夺目。
下面先为大家朗诵一首我自己比较喜爱的一位当代诗人的诗。
(多媒体出示《悬崖边上的树》的末段。
)这位诗人便是曾卓,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赏析他晚年写的一首诗:《我遥望……》。
(二)听读课文,把握意象,体会情感请大家轻轻地自由吟诵这首诗。
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老师在朗读节奏、快慢等方面稍加指导。
)听多媒体配乐朗诵。
(同时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明确:诗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
为了抒发内心的某种情感,诗人就从周围的人、事、景、物中选择对象。
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
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便是意象。
解读诗歌应从捕捉、品味意象开始,来还原、丰富这份情感。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吟诵这首诗,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并在头脑中勾画出诗歌所展示的画面,借助勾勒出的画面品读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互相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适时抓住诗歌中的几个意象引导学生赏析。
如:怎么理解诗中两个重要的意象——“港口”“故乡”?为什么诗人在“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故乡”会“迷失在烟雾中”呢?第一节中的“偶尔抬头”和第二节中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一样吗?教师小结:PPT:把握意象,领悟和品析诗歌情感。
意象: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意”指诗人的情感意蕴,“象”指物象和事象。
明确:把握诗歌塑造的意象,就能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中的相关哲理,就能对诗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诗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鉴赏。
(三)联想想象,填充空白问题:大家看课文,诗人写这首诗时大概多大啦?明确:作此诗时,诗人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回首往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一齐涌上心头。
诗人以“回忆”的视角扫描颇不平坦的一生,应该有许多画面可以描写,但他却不着一字。
从第一节到第二节几十年的跨度,诗人只用“抬头”与“回头”、“港口”与“故乡”的对比来表现,而一生的历史、人生的意义等,却全部留给读者去补充想象。
这便是我们所讲的“空白艺术”。
拓展延伸PPT:“空白艺术”在许多艺术领域中都有运用。
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如齐白石有一幅虾戏画(多媒体显示):一张白纸的中央,寥寥几只虾,周围无他物,然而虾以实出,水以虚生,使人觉得满纸溢水,烟波无限,给人留下不尽的想象。
我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这种现象,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多媒体显示),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
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
使用省略。
留下空白是诗的基本特点。
将空白留给读者,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空白艺术,它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空白是一种美,它给鉴赏留下了再创造的可能。
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空白进行补充,体味诗人写诗时的心境、情感,发掘诗歌的意境。
诗人用短短的八行诗将年轻到年老的几十年岁月组接在一起,中间用了“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来上下贯通,那么这几十年是如何过来的?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诗人又如何来抗御这些“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呢?诗中没有交代,一笔带过。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模仿诗歌的笔调,写两三行文字,填补作者在诗中省略后所造成的空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给出例子(多媒体):我猜想——他曾经有诗歌一样纯美的童年理想,想用心灵酿造诗歌的蜜浆;他曾经……他曾经……他曾经……(用5~6分钟写,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教师小结:补白的过程就是一个多角度理解诗歌的过程。
是一个想象的过程,没有补白就不能称为读诗。
(四)知人论世,走近曾卓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固然都有道理,但对“空白艺术”的正确理解、对一首诗的鉴赏品味,还要了解作者的遭际,知道作者创作诗歌时的背景,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知人论世”。
(引导学生联系《悬崖边上的树》,了解曾卓的经历。
)问题:刚才哪些同学的补白比较切近作者的思想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再谈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感染力,让每个人在读它时都会被深深打动?你从中又悟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岁月易逝,人生如梦。
我们既要勇敢地追求理想,又要珍重前行路上的每一段时光。
只有走过,才能知道它的艰险,才能领略它的风景。
同学们,请把你的每一步路走好,不管是乐还是苦,它们都将是你人生的宝贵财富。
学生集体诵读《我遥望……》。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们在走进曾卓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学习了鉴赏诗歌的方法。
(多媒体显示鉴赏方法之一:把握意象,领悟和品析诗歌情感;鉴赏方法之二:展开想象,填充和理解诗歌的空白;鉴赏方法之三:知人论世,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六)课后作业思考:《悬崖边上的树》这首诗的留白处是什么?模仿这首诗,以“我憧憬……,”为题写一首小诗。
三、教学反思孙绍振教授点评这堂课时说:“总共才简单的八行诗,要上成一节45分钟的课,课堂内容又要充实,难度很大。
”这也是我在刚看这首诗时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经过反复研读思考,我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即抓住这首诗“意象丰富……富含空白点”的特点,让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给他们鉴赏诗歌的方法。
当然,这样处理也是因为有合适的条件和时机:1 这首诗简短,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2 这首诗是所在单元的第7首诗,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6首现当代诗的阅读鉴赏。
在这一前提下,我紧紧把握住这首诗的特点,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亲近文字,对诗中蕴涵的情感有初步体验。
在让学生充分谈自己的感受体验后,引导他们对诗中几个重要意象进行深入充分的理解。
阅读诗歌的过程其实是发现和建构诗歌意义的过程。
诗歌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和个人色彩。
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并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于是我安排了第二个环节——补白,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填补诗歌空白,并且是模仿诗歌的笔调进行补白,增加了一次锤炼语言的机会。
不过,这首诗是诗人在近60岁时于20世纪80年代写下的,学生很难一下子就与诗歌、诗人产生共鸣,所以在学生充分的读、品、想象的基础上,再通过知人论世,让他们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触摸诗人情感,并让学生充分得到思想情感上的体验与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因此如何处理好文本与外延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新教材拓展、延伸应该立足于文本,这便是我在这节课中第三个环节中设置“知人论世,走进曾卓的内心世界”的原因。
我认为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像这堂课,把鉴赏诗歌的方法教给学生,等于把鉴赏诗歌的钥匙交给了学生。
老师可以对教材有所选择,依据教材的特点寻找教学的突破口,量体裁衣。
第二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弹指之间,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已快三个月,我还来不及停下脚步回思自己上过的课,段考已经匆匆结束。
虽然孩子们考得还行,这是学生自己的天份和努力,并不是我教得好;但有些学生本应该考好的却不如人意,是我的失职。
今天开完家长会,标志着高一第一学期的段考真正结束。
回首担任高一语文老师以来上过的100多节课,必修一的16篇课文以及两次作文教学。
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太多不足,本想趁着余味认真反思,以此鞭策勉励自己,但总是拖了又拖。
一、研读文本不够透彻。
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懂了,才能在讲台上游刃有余,滔滔不绝。
不然在语文课堂语言就显得生硬,不生动,不美。
有些课文自己读起来挺美,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但自己在课堂上分析连我自己都觉得不美,估计学生也不能有深刻的感受。
师父说,一篇文章自己至少要认真研读三遍,把自己读出来的东西讲给学生就够了。
当班主任的日子,每天都可能会有未知的班务要处理,当第二天要上课,今天我还没把课备好,我就会很慌乱,静不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急切地去翻阅教案,往往是翻阅了几篇教案之后,再整理自己的思路。
这样的状态让人颇不踏实,感觉自己就像一台转换机,把书本上的东西搬上课堂运输给学生,这和学生做题没有思考就去抄答案有何异?二、老师课堂讲得过多。
每一篇文章自己都尽力去弄懂,即使没有自己的见解,也是尽多去翻阅多篇教案,力求读透文本。
当自己吃力地把握了整篇课文,发现可讲的实在太多了,一时不知如何取舍。
当我自以为把该讲的东西讲了,学生的课堂反映不积极响应,课本空空如也如新书。
这样的课堂没有重点,老师讲满40分钟下来很累,估计学生听着也累。
我们的配套练习《创新设计》上已经把课文解读地很到位了,只是在课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预习,带着空腹来接受每一节新课。
上文言文的时候,学生没有预习,老师就得一字一句地细讲,这就更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在课上给学生预习,这样就太浪费课堂时间了,所以我现在开始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这就加重了语文老师的作业量。
但课堂的生成明显会好些,老师也能稍微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
如果课前没有预习,给学生半节课的时间带着要求自己读文本,然后教师再来检测或答疑,我认为也是可行的,但这对教师的备课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你要预设学生可能提问的一切问题。
三、课下反思不够充分。
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
师父教诲,每天都要坚持写一点心得,哪怕是一句话都好。
我也一直希望自己都是如此的,在当老师和班主任以来,每天都在思考,每一节语文课,每一天和学生的交流当中,都会出现许多问题和收获解决问题的心得,有时候甚至在睡觉早梦里都在思考白天出现的问题,但就是没有时间写下来,确切地来说是自己不会挤时间或者是坚持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人是很会遗忘的动物,如果不写下来,收获的心得可能很快就会遗忘,想要坚持做反思真是不容易啊!四、开学以来没有读书。
怀念大学时代自由的读书时光,自己随时可以去图书馆,不用受任何时间限制地读书。
我真的觉得现在没有时间读书啊,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课下的时间都用在研读教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