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 社会发展的规律
部编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23页PPT)
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 的过程是曲折的
•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中实现的。
2.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实现实现方途径
•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 (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2) 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 (3)改革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
决定 反映 、 反作用(阻碍、促进)
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义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
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旧的社会历史观的局限性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并没 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 地陷入唯心主义。
•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 定的。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运动的物质原因——社会 存在。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把精神看成人 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社会发展的规律
课件制作:黄卫国
时间:2019.2.22
自主 学习
1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 社会基本矛盾 4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 克
辩证唯物 主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共26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 不可侵犯。同时,第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合法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 承权。”有了以上法律规定后,原本害怕企业做大做强后,合法财 产得不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民营企业家们,敢更加放手经营企业了, 使得经营效益得到提高,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这说明了什么?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中
西
国
方
的
的
菩
耶
萨
稣
形
形
象
象
注:不论是错误的社会意识还是正确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只不过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扭曲、虚幻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形态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重视精神的力量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 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等。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第1框
中物理
社会发展的规律
重点内容
1、一个基础、一个趋势: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两对矛盾: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二条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政治必修4-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手推磨”和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蒸汽机” 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决定 “封建主”与 ②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 “资本家” 关系的变革。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 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 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 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力的发展。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 存在的反映。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 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 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 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
决定 能动作用 用来
意识
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 表现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历史唯心主义
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
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 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
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
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 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基本含义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物质方面
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方式。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等。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精神方面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既 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 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 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案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组成。
前三单元重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而本单元则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整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共张
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约230年)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约1163年)
封建社会 (fēngjià
(约3000年) nshèhuì) 铁制工具
社会存在决定(juédìng)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juédìng)社会意识的性质。
第十二页,共43页。
1.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 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 化(biànhuà)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biànhuà) 发展。
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 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 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十三页,共43页。
把“蛋糕(dàngāo)”做大和把“蛋糕 (dàngāo)”切好的关系
中国要把“蛋糕(dàngāo)”做大,即 要把经济搞上去,否则无以民富国强。但 “做大为蛋什么糕“(做dà大n蛋g糕āo”)还”不还够不(bù够g,òu还),要还要清把楚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 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一条
第六 款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权利。
私有财产受国家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 人非法侵占或破坏私人合法财产都必受 法律制裁。
材料所反映的政治法律思想有何不同 ? 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马克思解开社会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 践。 2.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11课1 社会的发展规律
思则睿,睿则圣。
——周敦颐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20364 3618.下列事物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有①生产关系 ②三权分立思想 ③生产力 ④《圣经》⑤敦煌艺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9.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A.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0.之所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因为A.社会意识必须随社会存在同时变化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对立统一的10. “一种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不能由它自身来解释,而只能由社会存在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来说明。
”这句话A.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歪曲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D.全面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1. 下列观点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有A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它相适应B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D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12.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11课第1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任务2:探究演练 1.(2013·山东高考)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 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 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 传语。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社会主义社会 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改革,即通过 社会主义的_自__我__发__展___、_自__我__完__善___加以解决。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__适__应____生产力的发 展,使上层建筑__适__应___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强__大__动__力___。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物 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斗 争、改革、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情景导入 1883 年 3 月 17 日,恩格斯在马克思 墓前这样高度评价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 贡献:“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 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 律。” 你知道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吗?是什么支 配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_决__定___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具有_反__作__用___。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 力的发展起_推__动_____作用,否则起___阻__碍_____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 济 基 础 __决__定___ 上 层 建 筑 , 上 层 建 筑 对 经 济 基 础 具 有 _反__作__用___。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_促__进___经济基 础的巩固和完善,否则__阻__碍___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青净)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 趋 势:前进、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 在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发展的动力: 根本动力: 两对矛盾 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 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
社会发展规律
1.两种对立 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 3.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 展的总趋势 (1)唯物史观 (2)唯心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内容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约230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约3000年)
资本主义社会
(约1163年)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约几百万年)
原始社会
生产力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的反作用
合适
生 产 力
不合适
生产 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上层建筑:建立在 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 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 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称为观念上 层建筑,如思想、道 德、艺术、宗教、哲 学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 治组织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它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 导地位,如军队、警察、 立法司法行政制度
上层建筑就是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注意: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 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第一位)
LOGO 人们过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社会主义 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越 计划越穷,物资奇缺,温饱都无法解决。
邓小平大胆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这种认识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经 济发展突飞猛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规律》课件PPT62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①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 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 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性的。
人们过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社会主 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 内越计划越穷,物资奇缺,温饱都无法解决。
邓小平大胆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这种认识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 终原因。
人类社会 支配 人的活动(有意识)
没有追溯
社会存在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 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 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见87页相关连接)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 A.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 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 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 资料的生产方式。 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 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活现象的总称。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 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
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①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为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引领作用,广泛动员 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凝聚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 力。自2013年4月起,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 门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过 群众推荐,综合评定等程序,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 张丽莉等54名同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王凤进等265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本 次活动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热情。有利于 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 德向善,使讲道德、做好人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追 求。
生活与哲学 11.1 社会发展的规律(2)
1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 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 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 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思考: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 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就 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以适 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 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上层建筑不符合经济 基础时,阻碍经济基 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不健全,在一定 础的发展和变革
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 础时,促进经济基础 法》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权,更好地发挥 巩固和完善 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 础时,是不是一定能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 的进步?
二、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5:11.1 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等),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
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生产工具
生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产
力
劳动者
劳动对象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A.含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奴隶制生产 关系已经成 为生产发展 的桎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含义 经济基础: 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制、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 上层建筑: 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
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平等、按劳分配) 人民代表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13年实施“单独二 孩”政策鼓励生育。
到2015年6月,全国单独两孩出 生数为45万到60万。
3、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 历史唯心主义。 (2)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 意识。
1、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 立性。 3、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人的主观意志、神、天命、绝对精神) 决定社会存在。 4、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活与哲学11.1 社会发展的规律(1)
√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c.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 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 阶级性。
√
√
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种用唯物主义观点 ②说明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搞好了,是正确的 ③它强调了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④它科学的表达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6.“民生厚而德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解释的道理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A.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 境、人口因素,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指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 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判断: ①劳动合同制度属于社会意识,劳动合同属于社会存在。 ②“炎热地区的人们像老头子一样懦弱”说明地理环境是最主要的社会存在。 下列事物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有 ①生产关系 ②三权分立思想 ③生产力 ④《圣经》⑤敦煌艺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唯物史观)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
高密五中 赵长荣
阅读课本86页探究,根据这则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特征?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思考这两个问题。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社会发展的规律》(18张PPT)课件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基本含义:
社 社会存在——物质方面
会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 生 社会意识——精神方面
活 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
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
义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11课)
(人类社会)
价值观、人生观(12课)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 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 帝,神等决定的,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成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回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请思考1: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 入唯心主义的错误?
什 杖走么路东,所西以早被晨称为用三四只 只 脚斯”芬脚。克走俄司狄羞路浦愧,斯坠中答崖对而午了死用。。 两只“脚斯走芬克路司,之傍迷”晚常
用 被用三来只比喻脚复走杂路、神?秘、
难以理解的问题。
斯芬克司
【马哲基本框架】
辩证唯物论(4-5课)
马 克
辩证唯物主义 (整个世界)
认识论(6课)
思
唯物辩证法(7-10课)
请判断: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 本矛盾。
2、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 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它支配 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者着重加 以解决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变化 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
决定 决定 生产力
意识形态 制度和设施 反作用
反作用
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 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 社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 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 却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秦始皇希望 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 最终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
(1)前进 的、上升的, 但发展的过 程是曲折的。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 礼节 荣辱 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 “仓禀实而知 ,衣食足而知 ”。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
“决定”
生产力 “ 手推磨”和“蒸汽机” 生产工具的发展史:
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机器→计算机自动化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产品的分配关系
“封建主”与“资本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 2)
1、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物质方面
社会生活
(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等)
社会意识——精神方面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适合 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时, 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 会 系 不适合 生产力状况时,会 阻碍 生产 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体现了: 。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 生产力决定生 定了我国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还应该允许 产关系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除了实行按劳 分配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当生产关系不适 合生产力状况时,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 会阻碍生产力的 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 发展。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 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 的发展。 产力状况时,会推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动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的总和)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 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 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吗?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的总和)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当上层建筑为 先进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 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 社会的进步; 当它为 落后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 束缚生产力 的发展, 阻碍 社会的进步。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 形态。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 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 上是实践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 2)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反作用 。 适合 促进 当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经 不适合 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 经 阻碍 济基础状况时,会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规律: 。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 物主义
(整个世界)
唯物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
1、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
展社 是会 否的 是存 客在 观与 的发
有 人 认 为 有 人 认 为
是由人、 尤其是杰 出人物的 意识决定 的 是神灵天 意决定的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历 史 唯 心 主 义
思考:
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 错误?
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
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 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
盲流
北佬
民工
打工仔、打工妹
城市建设者
思考:在生产力
快速发展的今天, 为什么会存在落后 愚昧的思想?体现 了什么道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的有机统一;唯 物辨证的 自然观 和唯物辨证的 历史观 的有 机统一。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基本观点。
思考:为什么马克
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 的规律,作出科学的 阐述?
无产阶级、生产力…… 从实践出发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反作用
(上层建筑 适应经济基 础状况规律)
前进的、上升的 过程是曲折 的
决定 经济基础 反作用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上层建筑
实践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实现 途径
社会主义 —改革 社会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矛盾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 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社会内部的矛盾
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3、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
改革开放人们观念的十种变化
新华报业网
归纳起来,其变化共有十种表现:
一、是从做人尊严的不自信到坚定自己 思考:人们 的人格。 二、是从追求单一价值到追求多元价值。 观念的变化 三、是从言论禁忌到公开评议时政。 说明了什么? 四、是从不问政治到民主参与。 五、是从甘当顺民到敢于“告状”。 六、是从“越穷越革命”到发财致富光 荣。 七、是从藏富掩富到露富显富。 八、是从死抱“铁饭碗”到自主择业。 九、是从简朴为荣到尽情示美。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时先于或落后于) ②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 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 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 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
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需要不断地改革和
完善?改革和完善的是什么?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 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 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 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 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小结
决定 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存在”(物质)和“思维”(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 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城里的孩子真是 好,有高楼、小车 和电脑,还能天天 上学,吃汉堡,幸 福享不了……
山里孩子真是 好,有高山、白云 和小鸟,可以不上 学,不用辅导,幸 福享不了……
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 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 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 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
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有关原 理分析说明。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2)原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