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1.(3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硫是一种淡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硫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的低价态化合物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2.(3分)2.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 ④N2→NO⑤N2→NH3A.①B.②⑤C.④D.③④3.(3分)3.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气体的“溶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形成喷泉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做喷泉实验C.HCl、NH3和SO2均能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D.用NO2气体做喷泉实验,烧瓶中将充满稀硝酸4.(3分)4.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其中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
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高品质的瓷器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D.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耐酸碱腐蚀,但是不能用来盛装氢氟酸5.(3分)5.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2SiO 和2CO 一样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B .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 .硅酸是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D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反应6.(3分)6.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B .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24SOC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其有漂白性D .如图装置中血红色褪去,可以验证 SO 2 的还原性7.(3分)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有CO 32-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42-C .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后,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再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能确定有Cl -存在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2+8.(3分)8. 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 R ,多余的气体 R可用水吸收,则气 体 R 是 ( )A .HClB .Cl 2C .NH 3D .CO 29.(3分)9.下列各图中,表示该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10.(3分)10.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所设计原电池装置,正确的是()A.B.C.D.11.(3分)11.如右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命题人:XXX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1996年欧洲一科学家小组发现了第112号元素的质量数为227的同位素,其中子数为()A.112 B.115 C.209 D.2272、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O与CO2 B.S2与S8 C.H2和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4、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A.Cl- B.Cr3+ C.Hg2+ D.Pb2+5、下列物质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甲烷 B.乙醇 C.乙烯 D.苯6、对于反应2H2(g)+O2(g)→2H2O(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 B.增大反应容积C.移去部分H2O(g) D.降低体系温度7、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
该气体是()A.甲烷 B.甲醛 C.氨气 D.二氧化硫8、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Br2 B.CO2 C.KCl D.NaOH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0、已知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
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11、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导管起冷凝、导气的作用B.用蒸馏法从所得混合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C.Na2CO3饱和溶液的作用之一是吸收未反应的乙酸D.导管末端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是为了防倒吸12、为了维持健康,人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以下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福建厦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氮肥的工业生产促进粮食增产 B. 芯片的研发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C. 农药的过量使用有利环境保护 D. 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人类健康【答案】C 【解析】【详解】A .化肥是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对于提高质量和产量,改善品质都有好处,A 正确; B .芯片可以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研发可以推动信息技术发展,B 正确; C .农药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农药危害,不有利环境保护,C 错误;D .合成药物,能够治疗疾病,改善某些元素的不足,改善生活质量,D 正确; 故选C 。
2. 实验室制备2SO 的常用方法之一为:24Cu 2H SO +(浓)422CuSO SO 2H O ∆+↑+。
反应涉及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 Cu—电解质 B. 24H SO —酸 C. 4CuSO —正盐 D. 2SO —酸性氧化物【答案】A 【解析】【详解】A .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 错误; B .硫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二元强酸,B 正确; C .硫酸铜可以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C 正确; D .二氧化硫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D 正确; 故选A 。
3. 下列关于反应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的描述错误的是 A. 3NaHCO 的摩尔质量为184g mol −⋅ B. 11L 1mol L NaCl −⋅溶液中含1mol Na + C. 21mol H O 中约含236.0210×个水分子 D. 常温常压下21mol CO 的体积为22.4L【答案】D 【解析】【详解】A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3NaHCO 的摩尔质量为184g mol −⋅,A 正确; B .11L 1mol L 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 ,1个氯化钠中含有一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故1molNaCl 中含有1mol 钠离子,B 正确;C .根据A N n N = ,21mol H O 中约含236.0210×个水分子,C 正确;D .标准状况下21mol CO 的体积为22.4L ,D 错误; 故选D 。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将0.15mol MnO2和50ml 12mol·L-1浓盐酸混合后缓慢加热,充分反应可制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等于0.15mol B.大于0.15mol C.小于0.15mol D.以上结论都不对参考答案:C略2.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Mg2+、Al3+、Fe2+ B.Mg2+、Al3+C.H+、Ba2+、Al3+ D.H+、Mg2+、Al3+参考答案:D【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存在Fe2+,由图象可知,向其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开始不产生沉淀,发生酸碱中和,则一定存在H+,沉淀达最大量时,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还含有不溶于氢氧化钠的沉淀,据此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存在Fe2+,由图象可知,向其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开始不产生沉淀,发生酸碱中和,则一定存在H+,沉淀达最大量时,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还含有不溶于氢氧化钠的沉淀,氢氧化镁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故选D.3. 某温度下, 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参考答案:C略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1. 2021年5月9日,我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成立。
下列措施或方法无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可用碳酸钠溶液捕捉(吸收)2COB .煤中添加石灰石,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C .开发新型光伏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D .开发新型催化剂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备氢气,制造氢能汽车2. 注射新冠疫苗能有效防止感染新冠病毒,装载疫苗的玻璃瓶是硼硅药用玻璃瓶,生产硼硅玻璃的主要原料是SiO 2、Na 2B 4O 7·10H 2O 、SiO 2属于下列物质类型中的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水B .酒精C .KNO 3固体D .石墨4. 反应:32243NaCl NH H O CO NH Cl NaHCO +++=+↓可用于联合制碱。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3NH 的电子式:B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68OD .3NaHCO 电离:233NaHCO Na H CO ++-=++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23Na CO 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2S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6.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表示正确的是 A .纯碱-3NaHCO B .钡餐-4BaSO C .熟石灰-CaOD .胆矾-4CuSO7.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20.1mol L Ba OH -⋅溶液:K +、Na +、Cl -、3NO -B .10.1mol L Cl H -⋅溶液:K +、2Mg +、3NO -、3HCO -C .120.1mol L CaCl -⋅溶液:Na +、2Mg +、24SO -、23CO -D .140.1m O ol L KMn -⋅溶液:4NH +、H +、3NO -、2-3SO8.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 .称量B .过滤C .将剩余钠放回试剂瓶D .转移溶液9. 下列指定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22Cl H O2H Cl ClO ++-+++B .碳酸钙溶于醋酸:2322CaCO 2H Ca CO H O +++=+↑+ C .钠和水反应:222Na 2H O 2Na 2OH H +-+=++↑D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2442BaOH SO H BaSO H O +--++++=↓+10. 下列关于NaHCO 3和Na 2CO 3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HCO 3和Na 2CO 3B .NaHCO 3固体中含少量Na 2CO 3杂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 .向同浓度NaHCO 3和Na 2CO 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NaHCO 3的红色较深D .相同温度下,0.1 mol/L 的两种盐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NaHCO 3较剧烈11. 在题给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NaOH2Cl NaClO → B .稀盐酸22nO C M l −−−→ C .浓硫酸Cu2SO −−→ D .2()()通电MgCl aq Mg s −−−→ 12. 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 B .从溴水中分离出溴——萃取、分液C .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馏D .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来——蒸发结晶 13. 关于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NaCl B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金属钠C .从海水中提取的镁可用于制造火箭、飞机D .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防治甲状腺肿大14.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不能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因为铁、铝是活泼金属B .浓硫酸和碳单质加热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蔗糖脱水炭化D .滴加浓硫酸使胆矾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属于物理变化15. ClO 2和亚氯酸钠(NaClO 2)都是广泛使用的漂白剂、消毒剂。
成都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成都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成果。
原理第一步反应为CO2+3H2═CH3OH+H2O,后续在生物酶作用下经多步反应合成淀粉[(C6H10O5)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将无机物转化成了有机物B.储存氢气的容器需贴如图标签C.反应中生成的甲醇(CH3OH)是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D.第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2.(2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苏打——酸式盐B.青铜——合金C.Al2O3——碱性氧化物D.液氨——混合物3.(2分)下列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作潜水艇的供氧剂B.漂白液可用于环境消毒C.铝制餐具蒸煮碱性食物D.Fe2O3作红色颜料4.(2分)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属于分散系B.前者能通过滤纸而后者不能C.用激光笔照射均有光亮通路D.分散质粒子直径前者大于后者5.(2分)“从沙滩到用户”,人类一直在创造性地制造和应用硅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B.氢氟酸可用来刻蚀玻璃C.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D.高纯单晶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6.(2分)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关于2H2O2H2↑+O2↑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若生成10LH2,则同时生成5LO2B.标准状况下,33.6LH2O所含分子数为1.5N AC.2molH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D.36gH2O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 A7.(2分)实验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壁附着的硫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试剂瓶D.隔绝空气密封保存日常所用铝条8.(2分)实验室配制80mL0.1mol/L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80mLB.将称好的NaCl固体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C.溶液超过容量瓶刻度线,需用胶头滴管吸出液体至刚好达到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9.(2分)如图为用四氯化碳从碘的饱和水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装置名称为分液漏斗B.从a装置上口倒出的液体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C.分液时液体未顺利流下可能是塞上的凹槽未对准漏斗上的小孔D.a装置下端管口尖嘴应该调整为紧贴烧杯内壁10.(2分)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人们如果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会引起食物中毒。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3 D.+52. 下列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A.Na B.F C.Al D.Cl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日照澄洲江雾开”,伴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此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青蒿以水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氯气分子的结构式表示为Cl-ClHB.中子数为2的氢原子可表示为21C.1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D.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5.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16个主族B.有3个短周期C.第三周期共有18种元素D.I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6. 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铸造下水井盖的生铁硬度大,抗压,含碳量比钢低B.漂白粉既可作纸张的漂白剂,又可作游泳池的消毒剂C.铁强化酱油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发生D.“蛟龙号”耐压球壳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颗粒(粒子直径为50~100nm)是一种胶体B.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C.直径在80nm左右的新冠病毒颗粒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D.将含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到沸水中充分反应,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一定小于0.1mol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1L 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mol Cl2: 2Fe2++2Br- + 2Cl2 = 4Cl-+2Fe3++Br2=BaSO4↓+H2O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OH- +H++SO2-4C.向氢氧化钙悬浊液中通入Cl2: 2OH- +Cl2=Cl-+ClO- +H2OD.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2Na++Cu9. 下列有关铁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2Fe OH 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B .FeO 、23Fe O 均为碱性氧化物,均可与盐酸反应C .()3Fe OH 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而()2Fe OH 不能D .34Fe O 为磁性氧化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看作既有+2又有+3 10.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A 12.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进行酸化,再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 23-D .用洁净的铂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待测液在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则待测液中含有K +13. 下列离子组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Fe 3+、SCN -、H +、Cl - B .Fe 2+、 Ba 2+、 MnO 4-、H + C .OH -、 Cl -、K +、NO 3-D .H +、ClO -、 K +、Na +14. 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位为2B 级潜在致癌物。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B.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
C.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
D.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
二、解答题
15.下表是部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图,表中每一个序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②若处理含1molCrO (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10molFeSO4,则当铁铬氧体中n(Fe2+)∶n(Fe3+)=3∶2时,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
(4)利用K2Cr2O7测定CuI样品中CuI质量分数(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方法如下:称取CuI样品0.600g,向其中加入足量Fe2(SO4)3溶液恰好使其溶解,生成Fe2+、Cu2+和I2。待充分反应后,滴加5.000×10-2mol·L-1K2Cr2O7溶液氧化其中的Fe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20.00mL。计算该样品中CuI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常被混合使用
6.下列实验能达到对应的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目的
制取Fe(OH)2
检验化合物中是否含钾元素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除去SO2中的少量CO2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ii.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
iii.2Cu2++4I-=2CuI↓+I2。
填写实验方案:
高一化学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温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化学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36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B.液氯C.漂白粉D.铝土矿2、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氯水D.氯化钠溶液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aCl B.HCl C.KOH D.H2CO3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B.11.2L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D.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5、某种具有净水作用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l2(OH)n Cl m·yH2O]x ,式中的m 等于()A.3-n B.6-n C.n+6 D.n+3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少量的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B.铝片投入稀盐酸中:Al+6H+===Al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SO42- ===BaSO4↓D.碳酸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 +2H+ === H2O + CO2↑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OH)3 + 3HNO3 === Fe(NO3)3 + 3H2OB.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C.3Cu+8 HNO3 === 3Cu(NO3)2+ 2NO↑+4H2OD.CaCO3===CaO + CO2↑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NaAlO2 ⑤Al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全部9、只用一种试剂区分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A.H2SO4B.Ba(OH)2C.NaOH D.AgNO310、下列各种冶炼方法中,可制得相应金属的为()A.加热氢氧化铝B.加热碳酸钙C.电解熔融氯化镁D.电解饱和食盐水11、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试验组合是( )选项制气装置洗气瓶中试剂瓶中气体12、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1的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A.125mL B.200mL C.250mL D.560mL二、双项选择题(共4小题。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说明:(1)本卷共两大题,34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H+HCO3-Cl-B.Na+AlO2-OH-SO42-C.Ca2+K+NO3-CO32-D.H+Fe2+MnO4-NO3-3.下列数量的各物质中,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A.1mol HCl B.3.01 x 1023个氧分子C.22g CO D.标况下5.6L H24.下列材料中不含SiO2的是A.光纤B.玻璃C.石英D.芯片5.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pH试纸靠近容器口时,试纸变蓝,这是在检验A.Al3+ B.HCO3-C.SO42-D.NH4+6.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常温下的化合反应获取的是A.NaHCO3B.H2SiO3C.FeCl3D.FeCl27.碘元素在下列物质中以单质存在的是A.碘酒B.海带C.含碘食盐D.人工降雨剂8.下列不属于既能与盐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A.(NH4)2CO3B.Al2O3C.AlCl3D.Al9.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质地软B.钠易与氯气反应C.钠保存在煤油中D.钠可在TiCl4溶液中置换Ti10.下列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装置图是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水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HClO B.CO2C.NH4Cl D.乙醇12.下列溶液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变轻的是(不考虑溶剂挥发)A.澄清石灰水B.Na2SO3溶液C.NaOH溶液D.浓硫酸1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呈液态时称为液氯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C.氯气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分子D.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漂白性会增强14.14C是C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永州市)

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是常用的还原剂B.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C.利用焰色试验可判断金属元素D.NaClO可用于杀菌消毒【答案】A【解析】A.O2在参加反应时容易获得电子,表现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而不是作还原剂,A错误;B.Fe2O3是红棕色粉末状固体,因此可用作红色颜料,B正确;C.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一定的颜色,因此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可判断金属元素,C正确;D.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细菌、病毒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而使其失去生理活性,故可用于杀菌消毒,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
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A.NaOH溶液B.NaCl固体C.铜线D.石墨碳棒【答案】B【解析】A.NaOH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Cl-,因此能够导电,A不符合题意;B.NaCl固体中含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C.铜线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能够导电,C不符合题意;D.石墨碳棒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能够导电,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A.KMnO4B.HClOD.Na2O2【答案】D【解析】A.KMnO4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产生O2,因此不能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A不符合题意;B.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产生O2,因此不能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B不符合题意;C.H2O2受热或在催化剂下才能够分解产生O2,但H2O2是液态物质,不能放在呼吸面具中,因此不能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C不符合题意;D.Na2O2能够与人呼吸产生的CO2、H2O反应产生O2,帮助人呼吸,而且物质的状态是固体,因此能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
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陶瓷D.硬铝【答案】B【解析】A.生铁是铁、碳合金,属于合金材料,A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B 符合题意;C.青铜是铜、锡、铅形成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C不符合题意;D.硬铝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属于合金材料,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氨水B .盐酸C .液氯D .漂白精 2.标准状况通常是指A .0℃,101kPaB .20℃,101kPaC .0℃,202kPaD .20℃,202kPa 3.氮气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其根本原因是A .氮气有还原性B .氮原子的半径较小C .氮气是双原子分子D .使氮气分子中的氮氮三键断裂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4.含有自由移动Cl -的是A .氯气B .液态HClC .固体NaClD .KCl 溶液 5.能一次性鉴别AgNO 3、Na 2CO 3、NaCl 三种溶液的试剂是A .盐酸B .NaOH 溶液C .BaCl 2溶液D .KNO 3溶液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Mg 2+、Cl -、OH -B .H +、Ca 2+、CO 23-、NO 3-C .Cu 2+、K +、SO 24-、NO 3-D .Na +、H +、OH -、Ca 2+7.为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S→SO 2B .CuO→CuC .Cu→Cu(NO 3)2D .HCO 3-→CO 2 8.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相比,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颜色深B .漂白作用强C .有Cl 2分子存在D .没有HClO 分子 9.酸雨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火山喷发产生的硫化氢B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C .煅烧石灰石产生的二氧化碳D .汽车排除的大量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10.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 .2CuClB .2FeClC .HClD .NaCl11.离子方程式CO 23-+2H +=CO 2↑+H 2O 可表示A.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B.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C.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D.碳酸钠与盐酸之间的反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摩尔质量32B.常温下,14gCO和N2所含分子数为0.5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所含原子数为3N AD.0.1mol/L NaCl溶液中所含Na+数目为0.1N A13.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少量的FeCl3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至出现透明的红褐色14.通常状况下下列气体遇到空气会发生颜色变化的是A.N2B.NH3C.CO2D.NO1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A.碘化钠B.氯水C.溴水D.碘水二、填空题16.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回答以下问题:(1)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碱液蒸煮制浆法是在蒸煮原料时往浆水中加入草木灰(住要成分为23K CO )和石灰水,成浆效果更佳。
其中23K CO 与2Ca(OH)发生的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2. 下列含硫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SB .2SOC .24H SOD .24Na SO 3.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 .3S SO → B .2NaBr Br → C .NaCl Na →D .2HClO O →4. 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硫铁矿()22FeS SO −−−→煅烧B .2SO −−→硫酸型酸雨 C .海带(含I -)2I −−→ D .胆矾4CuSO −−−→浓硫酸5.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酒精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 B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 C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3NH D .将2SO 通入4KMnO 溶液验证其漂白性6. 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222Na+2H O=2NaOH+H ↑,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1211Na B .2H O 的结构式:H-O-H C .NaOH 的电子式:Na O H ::D .2H 的空间填充模型:7.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1mol L lO NaC -⋅溶液:+H 、+K 、-I 、2-4SOB .-1240.1mol L H SO ⋅溶液:+4NH 、2+Mg 、-Cl 、2-3SOC .-10.1mol L NaOH ⋅溶液:+Na 、2+Ca 、-3NO 、2-3COD .-1230.1mol L K CO ⋅溶液:+Na 、+4NH 、2-4SO 、-3HCO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氧化镁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 .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C .硫酸钡不溶于水,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药剂D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钝化,可用铁罐储运浓疏酸 9. 用下列操作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获得NaCl 晶体B .用装置乙制取蒸馏水C .用操作丙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K +D .用装置丁制取氯气10.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2SO :-2-232SO +OH =SO +H OB C D .向43NH HCO 11. X 、Y 、Z 、M X 原Y 的2倍,Z A B C D .固态2XY 12. A .Mg 条能在22B .Fe 丝在2Cl 中燃烧生成3FeCl ,则Fe 粉和硫粉反应产物为23Fe S C .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组成均为26C H O ,则两者的结构也完全相同 D .2Cl 和2N 都是双原子共价分子,则分子中均只有1对共用电子对13. 大气污染物2SO 易溶于水,通常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均有毒性作用。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含答案

台州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化学(答案在最后)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S 32K 39Fe 56Zn 65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OB.23Al O C.22Na O D.3SO 2.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B.有色玻璃C.云D.氢氧化铁胶体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B.乙醇C.24H SO D.2CO 4.下列物质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3NH B.2H OC.HClD.2MgCl 5.进行实验时应重视实验安全,在完成“钠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A.用电B.护目镜C.洗手D.锐器6.下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钟乳石的形成C.金属的冶炼D.钢铁生锈7.铜绿又称孔雀石,是一种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为()232Cu OH CO ,下列有关该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由铜与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制得B.属于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式盐C.与硫酸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组成该物质的四种元素分别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四个周期8.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金属钠B.Na 与2O 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2Na O 与水反应生成NaOH 与2OD.Na 可以从4CuSO 稀溶液中置换出Cu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B.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C.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D.汤姆孙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23Al O 熔点高,可做耐高温材料B.CaO 易吸水,可用于干燥剂C.23Fe O 是红棕色粉末,可做颜料D.3NaHCO 溶液具有碱性,可用于烘焙糕点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B.创伤时,清理干净伤口后,可用双氧水或碘酒擦洗,然后用创口贴外敷C.22Na O 不可随意丢弃,可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一般化学品后再处理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稀3NaHCO 溶液冲洗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酸性:2434HClO H SO H PO >>B.离子半径:32AlNa O ++->>C.碱性:KOH NaOH LiOH>> D.非金属性:N O F >>13.下列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HCl (2Cl ):饱和NaCl 溶液B.23Fe O (23Al O ):用NaOH 溶液C.2N (2O ):通过灼热的铜网D.2SO (3SO ):饱和3NaHSO 溶液14.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没有铂丝时可用洁净的玻璃棒代替B.实验后,要用稀硫酸将铂丝洗净C.若火焰呈黄色,则该物质一定为钠盐D.利用某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出现不同颜色制备烟花15.实验室中利用22H O 、3KClO 、4KMnO 制取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O 和3O 可相互转化,互称为同位素B.若利用22H O 制2O ,常用2MnO 做氧化剂C.3KClO 、4KMnO 分解制取2O ,两种反应物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三个反应分别产生等物质的量的2O ,转移的电子数相同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B.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C.H 、Be 、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D.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离核较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17.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之—“变化观念”。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命题人: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
5 Fe:56 Ba:137第I卷(选择题,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和第II卷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题2分。
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B、煤油C、沙子D、泡沫灭火剂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A、碳B、硅C、镁D、铝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 .CO 32-、H +、Na +、NO 3-B .H +、Ag +、Cl -、SO 42-C . K +、Na +、OH -、NO3-D .Ba 2+、Ca 2+、SO 42-、OH-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 +====Fe 3++H 2↑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 2+H 2O====2H ++CO 32- C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O 32—+2H +====H 2O+CO 2↑+Ba 2+D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OH —+Cu 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 熔融状态的KOH 、熔融状态的NaClC .稀H 2SO 4、NaOH 溶液、纯HNO 3D .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
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 .胆矾—4CuSO B .生石膏—42CaSO 2H O ⋅ C .小苏打—3NaHCO D .铁红—23Fe O2. 下列物质中,既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 .CuB .24H SOC .氨水D .熔融氧化铝3.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 .HCl NaCl →B .2CO CO →C .2CuCl Cu →D .2Fe FeCl →4. 下列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2Mg +、3Fe +、3NO -、-OH B .K +、2Ba +、Cl -、24SO -C .3Al +、2Mg +、Cl -、24SO -D .H +、K +、ClO -、2Fe +5. 已知钍(90232Th )的原子可发生如下放射性变化:232228490882Th X He →+。
生成的X 是与钫(Fr )同周期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X 的推断错误的是 A .X 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 B .X 形成的盐均不溶于水 C .X 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D .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6. 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ClO -+2M 3++4H 2O=27M O n -+Cl -+8H +, 27M O n -中M 的化合价是 A .+4B .+5C .+6D .+77.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条件下,1mol Fe 与21mol Cl 充分反应,Fe 失去的电子数目为A 3NB .标准状况下,22.24L H O 中的分子数目为A 0.1NC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0.5L -⋅的2MgCl 溶液中,含Cl -数目为A ND .241mol Na SO 熔融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数为A 3N 8. 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B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9. 向()1243200mL 0.6 mol L Al SO -⋅溶液中加入124200mL 0.2mol L Na SO -⋅溶液(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取出100mL 混合后溶液加热浓缩至40mL ,浓缩后溶液中2-4(SO )c 是A .12.5mol L -⋅B .11.35mol L -⋅C .11.25mol L -⋅D .12.0mol L -⋅10.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S 2-的结构示意图:B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17ClC .Na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D .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下图,其中209.0指的是Bi 元素的质量数11. 将3.9g Mg 、Al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4.48L (标准状况)。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高一·化学水平测试 能力测试 题号 一二三 四 总 分五六七总 分得分本试卷分水平测试和能力测试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量90分钟。
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Cu-64第一部分 水平测试(10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计4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油脂的水解B .乙酸的酯化C .石蜡油的分解D .石油的分馏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是 A .玻璃 B .塑料 C .合成橡胶 D .合成纤维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 .原子个数B .化学键C .质量D .元素种类 4.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A .耐高温材料 B .新型农药材料 C .半导体材料D .新型催化剂材料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 .H 2OB .CaCl 2C .KOHD .Cl 26.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 B .食盐 C .蔗糖 D .生石灰7.F 和F ﹣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①核内质子数 ②核外电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 ④核外电子层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H 2O 2的电子式:B .CO 2分子的结构式:O=C=O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148D .氯化钾的分子式:KCl9.下列物质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是A .NaOH 溶液B .溴水C .CCl 4D .H 2 10.一定温度下,反应N 2+O 2 2NO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 .恒容,充入N 2 C .恒压,充入He D .恒容,充入He1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冶炼是近百年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届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2019 届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供大家参考。
2019 届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 :27S:32Cl :35.5Cu:64Ag:108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石燃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燃烧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02等有害气体C.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D. 煤经一系列处理后的产物中,甲烷和甲醇都属于有机化合物2. 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A.B. ( 稀)=C.D.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B.C.D.4. 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NB. 2L0.5mol/L 溶液中含N个C. 在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原子数为ND. 2g 所含原子数为N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和所含分子数目相等,质量也相等,所以它们所占的体积也一定相等B. 和一定恰好反应,生成C. 和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D. 在非标准状况下,某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是6.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
用X 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边长为的正方体中含有20 个该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A. 32B. 65C. 120D. 1507.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分别与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A. B.C.D.8. 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氙气和氟气。
在和2366 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化合物晶体外,还余下氟气。
则所得无色化合物晶体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为()A. B.C.D.9. 金属钠引起的火灾,下列物质或方法可用于灭火的是()A. 细沙B.水C.煤油D.使用泡沫灭火器10.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共同之处是()A. 均为淡黄色固体B. 均是碱性氧化物C. 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D. 均能与C02反应生成0211. 钠比钾()A. 金属性强B. 还原性强C. 与氧气反应更剧烈D. 熔点高12.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 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 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13. 下列关于F、、、I 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 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 它们的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 它们的单质和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14. 在实验室里需用溶液。
现选取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加入水B. 称取,配制成溶液C. 称取,加入水D. 称取,配制成溶液15.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A. 将溶质用蒸馏水溶解后,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B. 未洗涤溶解溶质用的烧杯及玻璃棒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D. 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二.选择题(共5 题,每题2分,共1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1~2 个符合题目要求,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目要求给1 分,若选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目要求则不给分。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C.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 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1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标准状况) 和所含分子数目相同B. 相同质量的镁和铝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C. 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D. 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质量为,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Q另一个盛有N2和O2(N2和02间未发生化学反应)。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D.质量1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相同质量的和分别跟足量的质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放出的比少B. 相同质量的粉末和粉末分别跟足量的质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的反应速率比快C. 热稳定性:比稳定D. 溶解性:相同温度下,比易溶于水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还原性B. 阳离子只具氧化性而不可能具还原性,阴离子只具还原性而不可能具氧化性C. 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 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还属于放热反应三.( 本大题共3 题,共11 分)21. (1 分) 在一定条件下,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则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22. (6 分) 在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存在下述几种离子:、。
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1) 用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2) 取部分原溶液,注入少量溴水,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3) 另取部分原溶液,逐滴加入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呈碱性,然后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断出: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对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可用检验其是否存在。
写出上述实验(3) 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 (4 分) 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等物质,其变化可表示为:( 浓)=( 已知反应中每摩尔得到)(1) 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写选择出的编号) 。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2) 产生,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 自来水用氯气消毒已久,则现在正研究用二氧化氯() 消毒自来水。
用消毒自来水,减少了水的异味和毒性,而且不能与水中含的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及消毒都是氧化有害物质,而还原产物都是:;( 氧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
氧化相同质量的有害物质时,和得电子的总数应相同。
得电子的总数相同时,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质量是质量的( 保留两位小数) 倍。
四.( 共大题共2 题,共18 分)24. (9 分)(1)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已给出的化学计量数不可变动) :(2) 各写出一个符合以下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3)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②氢氧化铜溶于稀硝酸中:(4)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25. (9分)下图表示A~D及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 为淡黄色固体,B 为单质。
⑴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A,B,C,D。
(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全部为氧化还原反应)五.(本大题共 4 题,共14 分)26. (1 分)在装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碘水(碘溶解在碘化钾溶液中而成),淀粉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27. (2 分)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注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氧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的颜色变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 (2 分)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原因是但很快又褪色,原因是。
29. (9 分)下图是制备并进行性质实验的装置:⑴所用药品为:①、②。
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 试剂③为饱和食盐水,用它可以除去中混有的。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试剂④为浓硫酸,它的作用是。
⑶⑤为干燥的有色布条,通入后的现象为,说明了,⑥为湿润的有色布条,通入后的现象为,说明了。
(4)⑦为和的混合溶液,通入少量后,现象为。
(5)⑧为烧碱溶液,作用是。
六.(本大题共 3 题,共17 分)30. (6 分)填写计算结果:(1)含个分子的CO中,。
(2)的=。
(3)在标准状况下的。
(4) 5L 溶液中所含的。
(5)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贝畀A的相对原子质量=。
31. (3 分)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计算市售浓硫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32. (8 分)将的混合物溶于水,向其中滴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后,使沉淀与足量稀硝酸作用,产生(标准状况)气体。
计算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试题答案】一.(30 分)每题2分。
I. A2.C3.B4.C5.D6.D7.B8.C9.A10.CII. D12.D13.C14.B15.A二.(10 分)每题2分16. B 、D17. A18. A 、C19. B20. C 、D三.(11 分)21. (1 分)(1 分)22. (6 分);;; 焰色反应(每空1 分,共4 分)(每个离子方程式1 分,共2 分)23. (4 分)(1)②(2 )(3)(4)(每空1 分,共4 分)四.(18 分)24. (9 分)(1)①② (每个离子方程式 1 分,共2 分)(2)①② (其它合理答案亦可)(每个化学方程式 1 分,共2 分)(3)①② (每个离子方程式1 分,共2 分)(4)或(共 3 分)25. (9 分)(1);;;(每个化学式1 分,共4 分)(2)(每个化学方程式1 分,共5 分)五.(14 分)26. (1 分)由无色变为特殊的蓝色(1 分)27. (2 分)由无色变为紫色;(每空1 分,共2 分)28. (2 分)氯水中含(或答:),使石蕊变红氯水中含,变色后的石蕊被强氧化剂氧化而褪色共 2 分)29. (9 分)(1)浓盐酸; 二氧化锰(每空0.5 分,共1 分)(浓)(1 分)(2)吸收潮湿氯气中含有的水蒸气(1 分)(3)干燥布条不褪色;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湿润的布条褪色; 氯气与水作用生成的有漂白作用分,共4 分)(4)有白色沉淀产生(1 分)(5)吸收多余的,以免污染环境(1 分)六.(17 分)30. (6 分)(1)(2)(3)(或答)(4)(5);2431. (3分)解:1L浓硫酸中所含的物质的量(2 分)则市售浓硫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1 分)答:略32. (8 分)解:消耗的的总的物质的量(1 分)由反应可见如下关系:(2 分)解得:(1 分)又由反应(1 分)可见如下关系:()(1 分)解得:(1 分)则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1 分)答:略温馨提示:同学们一定要多做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再加上大家的努力学习,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每空1 分,(每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