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作者:闫明昌赵春芝张东菊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意义。

方法:分析270例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患者的年龄分布、病因、并发其他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结果: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多见,心肌炎、糖尿病、高血钾,低血钾也可导致发生。

结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应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重视。

【关键词】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中图分类号 R54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101-02随着心电图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AICD),又称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笼统地称为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

该心电图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AICD的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2009年1月-2012年5月门诊及住院AICD患者270例,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与详细的病例资料完整,其中男148例,女122例,年龄45~96岁,平均67.8岁。

1.2 方法入选心电图采用美国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CONTEC8000的12导同步心电图机。

由专人进行操作和记录,纸速25 mm/s,标准电压10 mm=1 mV,由心电图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和诊断。

所有心电图分析符合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标准:2009年AHA、ACC和HRS心电图指南对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AICD),即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的定义如下:(1)成人QRS波群时限>110 ms,8~16岁儿童>90 ms,8岁以下儿童>80 ms,且图形不符合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2)若胸导联图形符合右束支阻滞标准,而肢体导联图形符合左束支阻滞标准,或者反之,也定义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1-2]。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作者:雷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1期【摘要】目的对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患者38例,对其临床特点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统计发现,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在器质性心脏病中较为多见,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炎、低血钾、高血钾等均会引起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结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临床意义重大,应对其给予重视。

【关键词】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临床分析;心电图;研究分析近几年随着心电图的不断发展,心电技术的日渐完善,心电图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又被称作是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者是笼统的将其称之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障碍。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出现率相对较低,国内报道相对较少。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的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异常患者,抽取其中的3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23例,女15例,年龄40~98岁,平均年龄(66.9±1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1. 2. 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原因以及其他并发其他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展开回顾性分析。

1. 2. 2 检查方法本组患者心电图采取美国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CONTEC8000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所有心电图资料均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记录,纸速为25 mm/s,标准电压为10 mm=1 mV,经心电图专业人员展开测量和诊断。

房室阻滞部位的心电图诊断

房室阻滞部位的心电图诊断
能下传激动心室。完全性AVB可发生在房室结或希 浦系(希氏束一浦氏纤维网)。三度AVB时,窦 或其 他室上性激动控制着心房而成独立节律,心室电活 动则由阻滞部位以下的逸搏心律控制,此时房室的 电活动呈完全性分离。
AVB的希氏束电图诊断
• 希氏束电图是诊断AVB及阻滞部位的金标 准, 其能确诊90%的AVB发生部位。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AVB的心电图分类 •
分类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电图PR间期>210ms时为一度AVB,其为房室间的
电传导从正常变得延缓,此时房室之间不存在传导 中断。传导延缓可能发生在房内、房室结、希 氏 束、束支、浦氏纤维网等,上述各部位出现传导延 缓时都能表现为一度AVB。
分类
• 希氏束电图
阻滞部位心电图
• 有创性检查,受到检查设备、人员及住 院费用等多种因素 的限制。
• 体表心电图
• 属无创检查,技术 简单、应用方便,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 价值。
阻滞部位与QRS波形态

分析下传的QRS波
分析逸搏的QRS波
分析下传的QRS波
• (1) 下传QRS波的时限形态正常:QRS波形态 正常时, 提示阻滞部位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其中 90%阻 滞在房室结,10%阻滞在希氏束;二度I型 AVB伴 窄QRS波时,70%阻滞在房室结,30%阻滞在 希氏 束。
图的诊断标准,当PR间期>300ms,甚至>400ms时则 高度提 示阻滞部位为房室结;反之,当一度AVB阻滞部 位位于希浦系时,PR间期值很少超过280ms。 • 2 .PR间期的稳定性:当一度AVB伴PR间期易变、多变 时提示阻滞 部位为房室结,当一度AVB伴PR间期易变、 多变时提示阻滞 部位为房室结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2)慢性病因所致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Marriott 等认为慢性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约90%因双侧束支 阻滞引起。 (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宽QRS波群的房室传导阻 滞。 (4)一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PR间期延长:多为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图3)。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注:患者,女,8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冠状动 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99%狭窄。心电图显示:PP 间期逐渐缩短,而后出现长PP间歇,最长PP间期小于任何短 PP间期的2倍,在连续的心电图描记中(未列出),上述现 象周而复始,反复出现,且与呼吸周期无关,诊断二度Ⅰ型 窦房传导阻滞。PR间期>0.20 s,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 间期随RP间期呈反变关系,QRS波群窄,提示房室传导阻滞 部位可能在房室结水平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房室结水平阻滞
1. 临床常见情况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90%位于房室结,尤其伴窄QRS 波群、PR间期显著延长及PR间期与RP间期呈反变关系者(图 1)。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窄QRS波群。 (3)急性风湿热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 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导致的或迷 走神经介导的房室传导阻滞。 (4)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合并的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水平阻滞者 占75%,希氏束阻滞者占10%,双束支水平阻滞者占15%。 (5)逸搏心率较快(如>50次/min)的房室传导阻滞。 2. 阿托品治疗反应 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水平者,大多对阿托品治疗有反应。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4. 心房阻滞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1)单纯的心房传导阻滞不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房传导阻 滞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预后相对良好,很少发展为高度房室传 导阻滞。 (2)房内三条结间束相互交织、吻合,不易发生房内传导阻滞。房内 传导阻滞常提示房内传导束广泛病变的存在。一旦证实房室传导阻滞 由心房传导阻滞引起,不论阻滞程度如何,均提示传导系统存在严重 的退行性病变。 (3)右房内传导时间在房室传导总时间中所占比例较低(10%左右), 因而单纯心房阻滞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少见。单纯右房传导阻滞 造成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 并房室传导阻滞时,近20%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属右房内传导延 迟引起;50%的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可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与房内 传导延迟有关,同时可能并存房室交界区传导异常;房间隔缺损时右 房增大导致PR间期延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0%有一度房室传导阻 滞,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70%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讲座第二十二讲-心脏传导阻滞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讲座第二十二讲-心脏传导阻滞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讲座第二十二讲-心脏传导阻滞脏传导阻滞2室内传导阻滞(intra-wentricularblock)是指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室内传导系统及心室肌所发生前向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

室内传导阻滞分类:按发生部位分左、右束支阻滞、左束支分支阻滞、浦氏纤维及心室肌阻滞。

常见的室内传导阻滞一般有: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与不定型室内阻滞三类。

室内阻滞可以是组织学上的病理性改变,也可以是由两侧束支不应期长度发生显著差异所引起。

当一侧比另一侧传导延迟0.04秒以上,即可发生完全性束支阻滞的心电图改变。

若一侧比另一侧传导延迟在0.02~0.04秒间,则发生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由于右束支的不应期比左束支稍长,所以右束支阻滞在临床上最常见。

根据持续时间,束支阻滞可分为永久性和间歇性的两大类。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I、II、III度阻滞。

根据阻滞侧支及层次可分为单支、双支、三支及单层、双层阻滞。

束支与分支的I、II、III度阻滞。

大家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平时诊断一般是不用分这么细的。

I度阻滞最轻,属于早期不完全阻滞,介于正常与不完全阻滞之间。

习惯把不完全阻滞也归I度阻滞。

II度阻滞也分文氏I型阻滞与莫氏II型阻滞;文氏I型阻滞是指心率相对恒定下QRS时间逐渐延长,由正常过度到不完全性乃至完全性阻滞。

莫氏II型阻滞是指束支阻滞呈交替性或间歇性出现,正常QRS与完全阻滞的QRS交替出现。

III度阻滞就是该侧束支传导延迟时间大于0.04秒,整个R-R间隔都处于相对不应期与绝对不应期占据了,所有室上性激动下传,都落在该束支的不应期上。

至于真正的完全性永久性的阻滞,常不能根据一两次心电图来确定。

目前认为很多三度束支阻滞还是没有完全阻滞的,只是该侧束支传导延缓时间大于0.04秒而已,在一定条件下该侧束支还是可以下传的。

随着阻滞程度加重QRS时限还会逐渐增宽。

达到一定程度QRS就不再加宽了,这时就是完全阻滞了。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内房室传导系统中发生的传导障碍,常常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进行诊断。

下面将介绍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波: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的过程,是心房除极的电信号。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P波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P波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只是P-R间期延长,即P 波与QRS波群之间的时间间隔增加。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可分为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突然丢失。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但QRS波群突然丢失,即出现长R-R间期。

o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完全丧失,即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关联。

2.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的过程,是心室除极的电信号。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QRS波群的形态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QRS波群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形态正常。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突然丢失。

o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的形态可能呈现为宽大畸形或缩小。

3.R-R间期: R-R间期是相邻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性。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R-R间期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R-R间期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R-R间期延长。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出现长R-R间期,即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延长。

o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出现不规则的R-R间期,即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规则。

4.心室率: 心室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心室率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心室率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正常。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可能变慢或不规则。

详解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奥秘

详解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奥秘

详解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奥秘详解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的奥秘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任何部位的传导发生减慢或阻滞。

分析 P 波和 QRS 波群的关系可以了解房室传导情况。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Rothberger 等根据动物实验提出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incomplete leftbundle branch block,iLBBB),随后不断有人在动物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了iLBBB 的存在,直到1964 年Schamroth 等才在人体上首次记录到间歇性iLBBB。

但检索有关iLBBB 的相关文献后发现此类文献多集中发表于20 世纪50~70 年代,且多为个案或数例报道,其内容以讨论心电图特征与诊断标准为主,而围绕着iLBBB 是否真实存在的质疑也不曾间断。

由于iLBBB 的心电图表现特异性不高,临床上极易被忽视而漏诊,所以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iLBBB 的相关报道极少。

近年来,随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倍加重视,而部分cLBBB 是由iLBBB 直接发展而来。

此外,iLBBB 在心电图上的一些特殊心电现象也值得深入研究,由此人们才重新关注iLBBB。

1 诊断标准2009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律学会(HRS)在室内阻滞心电图解释与建议中提出iLBBB 诊断标准(以下简称2009 年标准),其诊断标准如下:⑴ QRS 持续时间,成人:110~119 ms,8~16 岁:90~100 ms,<8岁:80~90 ms;⑵ 出现左心室肥厚图形;⑶ V4、V5 和V6 导联R 波峰值时间>60 ms;⑷ I、V5 和V6 导联无q 波。

上述标准是在1985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5]的诊断标准基础上提出的(以下简称1985 年标准),与之不同的是2009 年标准增加了儿童诊断iLBBB 的QRS 时限标准。

室内传导阻滞认识心脏传导系统的故障与异常

室内传导阻滞认识心脏传导系统的故障与异常

07
室内传导阻滞的最 新研究进展和未来 展望
新型诊断技术和研究进展
新型心电图技术:高分辨率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室内传导阻滞中的价值 心脏影像技术:MRI和CT在诊断室内传导阻滞中的进展和应用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在预测和诊断室内传导阻滞中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和疗法:针对室内传导阻滞的新型药物和疗法的研究进展
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方向:探讨室内传导阻滞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应用前景: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提高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药物研发:研究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室内传导阻滞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预防保健:加强公众对室内传导阻滞的认识和预防,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戒烟、控制体 重、规律运动等,以降 低室内传导阻滞的风险。
预后评估:定期进行心 电图监测,评估室内传 导阻滞的进展情况,以 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治疗:根据室内传导 阻滞的严重程度,可 采用药物治疗、起搏 器植入或导管消融等 方法进行治疗。
管理: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心 脏传导系统的异常情 况。
室内传导阻滞:认识 心脏传导系统的故障
与异常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添加目 录标题
室内传导阻 滞的概述
心脏传导系 统的结构和 功能
室内传导阻 滞的原因和 机制
室内传导阻 滞的诊断和 评估
室内传导阻 滞的治疗和 管理
01
输入章节标题
02
室内传导阻滞的概 述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意义。

方法:分析270例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患者的年龄分布、病因、并发其他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结果: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多见,心肌炎、糖尿病、高血钾,低血钾也可导致发生。

结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应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重视。

标签: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随着心电图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AICD),又称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笼统地称为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

该心电图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AICD的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2009年1月-2012年5月门诊及住院AICD患者270例,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与详细的病例资料完整,其中男148例,女122例,年龄45~96岁,平均67.8岁。

1.2 方法入选心电图采用美国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CONTEC8000的12导同步心电图机。

由专人进行操作和记录,纸速25 mm/s,标准电压10 mm=1 mV,由心电图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和诊断。

所有心电图分析符合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标准:2009年AHA、ACC和HRS心电图指南对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AICD),即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的定义如下:(1)成人QRS波群时限>110 ms,8~16岁儿童>90 ms,8岁以下儿童>80 ms,且图形不符合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2)若胸导联图形符合右束支阻滞标准,而肢体导联图形符合左束支阻滞标准,或者反之,也定义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1-2]。

心电图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

心电图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
(4)QRS波时限≥0.12s 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滞,QRS时限<0.12s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4.左前分支阻滞
ECG特点: (1)电轴左偏 (2)Ⅰ、aVL导联呈qR型, RaVL>R Ⅰ;Ⅱ、Ⅲ、aVF导联呈rS型,S Ⅲ >SⅡ (3) QRS时限<0.12s
室内传导阻滞
内容
1.前言 2.右束支传导阻滞 3.左束支传导阻滞 4.左前分支阻滞 5.左后分支阻滞 6.双分支阻滞与三分支阻滞 7.治疗
1.前言
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希氏束分界以下部位的传导 阻滞。包括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 支阻滞。
其中右束支阻滞较为常见,正常人也可发生。 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出现暂时性右束支阻 滞。永久性病变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 性心脏病、冠心病与先天性心脏病。左束支阻滞 多发生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 感染、各型心肌病、冠心病等。左前分支阻滞较 左后分支阻滞常见。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 支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 支阻滞
7.治疗
慢性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如无症状, 无需治疗。双分支与不完全性三分支 阻滞者动态观察,不必常规施行预防 性起搏治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性三分支阻滞且有 晕厥者应立即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谢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左前分支阻滞
5.左后分支阻滞
ECG特点: (1)电轴右偏 (2)Ⅰ、aVL导联呈rS 型, SaVL>SⅠ;Ⅱ、Ⅲ、aVF导联呈qR型,R Ⅲ>RⅡ (3) QRS时限<0.12s

动态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及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及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及分析作者:冯玉霞岳宏丽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4期[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

方法:487例患者进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

结果:34例患者有房室传导阻滞,占7%。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Ⅰ度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分析[中图分类号] R541.7+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a)-160-02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阻滞,是指由于心脏传导系统某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或传导速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1]。

本文就我科所做的487例动态心电图作回顾性分析,以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和探讨阻滞程度。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5月1日~2008年9月30日在我科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共487例,年龄18~93岁。

1.2 方法采用北京世纪今科公司生产的12导联全息动态心电图仪,节律、心率、QRS波群、ST 波、T波等由仪器自动测定,经人工回放观察并确定,同时要求患者完整记录日常生活情况、出现症状的时间及感受。

1.3 心电图表现①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下传至心室。

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部分来自心房发放的激动被阻不能下传至心室。

③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大部分P波被阻而仅个别或极少数P波下传至心室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至心室[1]。

2 结果487例中房室传导阻滞34例,占7%;其中,男性26例,女性8例。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Ⅰ度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不完全性室内三分支阻滞1例

不完全性室内三分支阻滞1例

A393B田2例2患者的心电图圈3例3患者的心电图如房室传导比例≥3:1又称为高度房室阻滞,既可能为二且均记录到房室传导文氏周期,因此应为二度I型功能性阻度I型阻滞也可能为二度Ⅱ型阻滞。

二度I型阻滞的部位滞,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增高有关。

2:l、3:l阻滞也大多发生在房室结水平,少数在希氏束近端,二度Ⅱ型阻滞可为二度Ⅱ型阻滞,运动试验或明显提高窦房结频率的药物则为希氏束远端和束支部位。

2:1、3:1房室阻滞通常可有加重阻滞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因此未明确分型之前不宜采用消除迷走神经影响的方法如运动或使用阿托品等药物贸然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或阿托品试验,可采用安全、便捷、适来鉴别,P—R间期延长和不伴束支阻滞或运动后阻滞程度量运动的方法如下蹲动作等。

明确二度房室阻滞的分型具减轻甚至消失是二度I型房室阻滞的特点,P—R间期正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年轻人中二度I型阻滞多属功能性阻和伴束支阻滞或运动后阻滞程度加重是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滞,预后良好,如伴有头晕、胸闷等症状,可适当服用阿托品的特点¨-。

等药物,通常无需心脏起搏治疗。

图2A中房室交接区逸搏问期(1640瑚)<2倍P—P间参考文献距(1740瑚),可能是逸搏的干扰使原来3:2阻滞形成3:1l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2.眈3—625传导,两例患者呈2:l、3:l传导,运动后阻滞均可以消失。

(收稿:20l o研瑚)不完全性室内三分支阻滞1例钱坤【中田分类号】R541.7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l l∞8J D740(20l o)19琊彤粥J D2患者男性,73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

曾发生晕厥3次。

12导联同步心电图示:P—P间距0.92B,频率65杉分。

P—R问期O.268,元Q R S漏搏,P.Ⅶ向下,v5J向上。

R l’I、。

r、v。

呈r sr’型,在U’‘导联呈RS型,R/S<1,Q R S时限0.138,电轴左偏一880。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中图分 类号 R 5 4 0 . 4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 3 ) 3 — 0 1 0 1 — 0 2
ECG C l i n 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A t y p i c a l I n t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 C o n d u c t i o n De l a y / YA N Mi n g - c h a n g 。Z HAO Ch u n - z h i 。ZHANG Do n g - j u . / / Ch i n e s e a n d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Re s e a r c h,2 0 1 3 ,1 1 ( 3 ) t 1 0 1 - 1 0 2
c o mmo n, wa s a l s o f n un d i n my o c a r d i t i s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h y p e r k le a mi a 。h y p o k le a mi a . Co nc l u s i o n:At y p i c l a i n t r a v e n t ic r u l a r c o n d u c t i o n de l a y i s n o t u n c o mmo n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a t y p i c a l i n t r a v e n t i r c u l a r c o n d u c t i o n d e l a y o f t h e E C G . Me t h o d s : A n a l y s i s o f 2 7 0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闫明昌;赵春芝;张东菊【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3(11)3【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 of the ECG.Methods:Analysis of 270 cases of 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 of the ECG in patients with age distribution,etiology,complicated by other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arrhythmia. Results: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 was more common in organic heart disease,coronary heart disease,hypertension,cardiomyopathy more common,was also found in myocarditis,diabetesmellitus,hyperkalemia,hypokalemia.Conclusion: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 is not un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s no less than other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delays,clinicians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at.% 目的:探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意义。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96例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96例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内传 导 阻滞 的患者进 行分 析 , 探 讨其 临床 特点 .
冠心病 高血压病 心肌病 糖尿病 心肌炎 高血钾 低血钾
3 2 2 7 1 7 5 2 2 1
比例( %) 3 3 . 3 3 2 8 . 1 2 1 7 . 7 1 5 . 2 1 2 . 0 8 2 . 0 8 1 . 0 4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E - J T r a n s l Me d ) 2 0 1 4 , 1 ( 3

临床 与转化 医学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6 8 9 4 ( 2 0 1 4 ) 0 3 - 0 4 0 - 0 2
不 定型 室 内传 导 阻滞 9 6例 的心 电 图临床 分 析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0 2 ; 接 受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2
3 讨论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在临床工作 中较
作者简介 : 张美婷.E — m a i l : z h a n g me i t i n g 2 1 1 1 1 1 @1 6 3 . c o n r
6 0岁以上患者 , 其次为 4 0— 5 9岁患者 , 最后为 4 0岁
以下 患者 ( 表2 ) .
表 2 不定型 室内传导 阻滞患者 的年龄分布
4 2例 , 年龄 1 5~ 8 0 ( 平均 4 8 . 7± 5 . 2 ) 岁. 1 . 2 诊 断标准 研究 中 9 6例 患 者 的 心 电 图均 符 合
2 结 果 0 引 言 不定型室内传导 阻滞是临床上常见 的心电图之
也是较易被忽视的心电图类型之一.临床上其心 电图表现 主要 有暂 时性 不 定 型 室 内传 导 阻 滞 和永 久 性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两种….该现象既可见 于正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三十三讲:室内传导阻滞(2)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三十三讲:室内传导阻滞(2)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三十三讲:室内传导阻滞(2)点我、点我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三十三讲室内传导阻滞(2)薛松维《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编者按:为了帮助基层医生学习心电图基本知识,掌握看图诊病的基本技能,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在《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栏目开设了《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系列连载。

与以往的心电图教材不同的是,本讲座以基层内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为对象,更多地强调从临床的视角来看心电图,突出实用性,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每一讲一个主题,从实例引出概念,临床用得上的多讲,不实用的少讲或不讲。

我们希望通过本讲座使更多的基层医生能够学懂、看懂心电图,并能运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欢迎读者随时将你们的意见、要求和问题告诉我们。

三、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一)左束支解剖生理特点左束支的解剖特点是粗而短,在心室内走行过程中分支,分成左右两个分支(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有些人有第三分支(间隔支)(见图33-1),这些分支与普金野氏纤维连接。

左束支不应期较右束支短,其除极最早发生,因此左束支阻滞主要影响心室肌除极的初始向量,而且还要影响QRS波群的终末向量;左束支由双侧冠状动脉供血,因此受损的机会就少得多,除非严重或广泛病变。

左束支上述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左束支阻滞远较右束支阻滞少见,其病理意义也较右束支阻滞严重的多,几乎均为心脏器质性病变,很少见于健康人。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见图33-2至33-10)1、QRS波群形态变化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左胸导联(V5-6)呈M型(见图33-2),QRS波群的R波顶端不平,或粗钝或切迹,也可呈rsR'型,也可呈RsR'型。

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形态的另一特点是右胸导联(V1-2)出现宽大的QS波,也可小r大S型。

2、QRS波群时间延长由于左束支阻滞主要影响心室除极的初始向量,使QRS波群初始部分变缓;同时QRS波群除极结束时间不变,导致了整个心室除极时间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意义。

方法:分析270例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患者的年龄分布、病因、并发其他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结果: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多见,心肌炎、糖尿病、高血钾,低血钾也可导致发生。

结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应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重视。

【关键词】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54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101-02
随着心电图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atypical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aicd),又称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笼统地称为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

该心电图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aicd的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2009年1月-2012年5月门诊及住院aicd患者270例,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与详细的病例资料完整,其中
男148例,女122例,年龄45~96岁,平均67.8岁。

1.2 方法
入选心电图采用美国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contec8000的12导同步心电图机。

由专人进行操作和记录,纸速25 mm/s,标准电压10 mm=1 mv,由心电图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和诊断。

所有心电图分析符合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标准:2009年aha、acc和hrs心电图指南对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aicd),即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的定义如下:(1)成人qrs波群时限>110 ms,8~16岁儿童>90 ms,8岁以下儿童>80 ms,且图形不符合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2)若胸导联图形符合右束支阻滞标准,而肢体导联图形符合左束支阻滞标准,或者反之,也定义为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1-2]。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描述,采用字2检验。

p高血压病导致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可能机制:长期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心室不同程度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室壁增厚或心室扩大,最终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造成传导系统的复杂延缓或局部心肌传导减慢,引起qrs波群时限延长。

糖尿病导致的全身微血管的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
灶性坏死,发生室内传导阻滞[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电解质
紊乱,血钾浓度增高,高钾血症导致细胞间传导所依赖的钠离子通道数目减少,出现传导减慢[10]。

而临床上低血钾引起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者极为罕见。

在动物实验中,偶可引起心室内传导阻滞。

有个案报道称,经体外循环、手术操作及心肺机管道对细胞的损伤,使细胞内钾离子大量逸出细胞外随尿排出,由于钾的丢失,血钾降为2.2 mmol/l,出现宽qrs波群。

经快速补钾后,心电图显示的qrs波群时限降至正常时限内(<0.12 s)。

说明本例的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是由低血钾引起[11]。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的部位可能发生在束支远端以下的细小分支,亦可能在浦氏纤维网内,故阻滞范围较广泛。

文献[12]指出严重低血钾qrs时限增加,宽qrs波提示室内传导缺陷,一般是由于心脏或周围传导系统传导缓慢所致。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主要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复杂结构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高钾血症及双侧心室肥大等患者[1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还见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变异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心电-机械分离及临终前心电图表现[14]。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临床意义不亚于其他室内传导阻滞,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8.
[2]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arrhythmias committee,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the stand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part ⅲ、ⅴ、ⅵ: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isturbances:a scientific statement[j].j am coll cardio,2009,53(11):976-981.
[3]陈素明,荣石泉.实用心电图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4-115.
[4]马向荣.临床心电图学词典[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1-45.
[5]闫明昌,苟志平.不同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心室同步化的对比研究[j].临床荟萃,2010,25(18):1568-1572.
[6]郭会年,张兆奎,马菊兰,等.qrs波时限延长在冠心病心衰中的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1):21-23.
[7]张兆奎,陈燕,张震甫,等.两例心肌致密化不全致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救治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9):991-992.
[8]buonano c,variola a,dander b,et al.isolated noncompaction of the myocardium:an exceedingly rare cardiomyopathy,a case report[j].ital heart j,2000,1(4):301-305.
[9]周英,曹洪梅,张敏.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002-3003. [10]郭真真,石亚君,马燕兰.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71例临床报告[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1):11-13.
[11]杨红.低血钾症引起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9):472.
[12]杨钧国,李治安.现代心电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34-337.
[13]卢喜烈.心室内传导障碍的标准化解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8(4):247-249.
[14]卢喜烈.一种值得重视的常见心室内异常传导-非特异性心室
内传导阻滞[j].心电学杂志,2010,29(2):164-166.
(收稿日期:2012-09-26)(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