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调查论文
论文_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题目: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分校: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一弱势群体的构成和特征 (2)(一)弱势群体的构成 (2)(二)弱势群体的特征 (2)二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一)弱势群体问题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响 (2)(二)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三)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公正原则产生的影响 (3)三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 (3)(一)推进农村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事业发展 (3)(二)城镇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事业发展 (4)四结语 (4)参考文献 (5)【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随之社会相应出现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贫困成为了现代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那些生活还没有步入小康社会的群体、家庭被称为弱势群体。
引起国内外对弱势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我国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哪里需要改善以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有什么深远的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措施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一、弱势群体的构成和特征(一)弱势群体的构成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在中国第九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这是中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从而引起的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此前,中国官方长期以来并没有承认弱势群体这一概念,采用的类似词汇是“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例如独居长者、性工作者、失业工人、上访民众、露宿者、农民与农民工、低收入者、残障(身心障碍)着等。
(二)弱势群体的特征弱势群体又称弱势社群或弱势族群,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解决遇到的困难,生活能力低下的人群或团体。
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弱势群体天生因受各种因素制约,可能是客观的或自然因素,如社会制度,生理健康,先天疾病或后天疾病残疾的.也可能是主观的或人为的,,对农民工的歧视。
有关高校新型弱势群体论文
有关高校新型弱势群体的几点思考摘要:当前我国在不断的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高校当中的新型弱势群体的范围以及规模种类都在不断的扩大以及增多。
目前,我们高校一定要对新型弱势群有着充分认识,加强对高校弱势群体的现状,不断的对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寻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政府以及高校还有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
因此,在高校中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到了高度的重视,这主要是包括德育以及智育还有各个方面能力的养成,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方面,像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还是缺少多样性以及灵活性,这些都是不能够满足复杂多变的弱势大学的需要。
本文就是对高校新型弱势群体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型弱势群体思考前言: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以及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校新型弱势群体,我们要充分的了解高校新型弱势群体的性质以及现状,仅仅的围绕着弱势群体的相应特点,来思考出解决措施。
我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为指南,将消极的因素给转化成积极的因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高校弱势群体这一问题给解决掉了,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培养出坚实的储备力量。
这个是引起了政府以及高校个关注,这已经是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处理好高校弱势群体的问题,是有利于维持我们高校的稳定以及够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目前高校新型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现状1.1弱势大学生群体的经济状况还有高校扶贫的方式不容乐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大学生弱势群体中,那就是经济的条件比较差。
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很多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都是比较单一的,没有固定收入,有些的经济来源也是比较少的,根本是没有能力承担学生的学费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开销,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是靠贷款来进行完成学业的。
即使国家的也采取了助学贷款以及奖学金还有助学金等等措施来帮助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但是由于国家给补助的名额也是有限的,所以还有一些学生自己打工挣钱来付学费,以及供应自己的生活费用。
关爱弱势群体的议论文
关爱弱势群体的议论文引言关爱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责任和道德问题,弱势群体包括老人、残疾人、孤儿、贫困家庭等,在社会发展中往往面临各种困境和不平等待遇。
本文将探讨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弱势群体的挑战社会偏见和歧视弱势群体经常面临社会偏见和歧视,在就业、教育和社交领域中遭受不公平待遇。
比如,残疾人往往被视为无能或无用的,老人可能被忽视和孤立。
这种歧视导致弱势群体无法融入社会,缺乏自信和机会。
经济困境弱势群体往往经济条件不佳,缺乏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
贫困家庭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孤儿无家可归,很多老人也面临经济拮据。
保健和医疗服务不足弱势群体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保健和医疗服务。
老人和残疾人需要专门的医疗照顾和康复服务,而贫困家庭往往无法支付医疗费用。
这导致弱势群体在健康方面容易受到忽视和剥夺。
关爱弱势群体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加强法律保障和反歧视教育社会和政府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并推广反歧视教育。
制定和执行涉及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并扩大对歧视行为的打击力度。
提供公正和平等的就业和教育机会,促使社会更加包容和体贴。
提供经济援助和扶持政府和慈善机构应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和扶持,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质量。
为贫困家庭提供经济资助和生活补贴,为孤儿提供家庭和教育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和就业机会,为老人提供养老金和养老服务。
这将帮助弱势群体逐渐脱离困境,走向自力更生。
加强保健和医疗服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投资更多资源来改善医疗设施和服务,提供优质的保健和医疗服务。
建立专门的医疗机构和照顾中心,为老人和残疾人提供定制化的医疗照顾和康复服务。
此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结论关爱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法律保障、经济援助和提供优质的保健和医疗服务,可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机会。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8400字【论文】》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目录目录 (1)引言 (1)一、社会弱势群体概述 (1)(一)核心概念界定 (1)1 .弱势群体的概念 (1)2 .弱势群体的分类 (1)(二)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 (2)1经济上的贫困 (2)2.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2)二、社会保障现状及原因 (2)(-)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一一以石滩镇老年人为例 (2)(二)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主观方面的原因 (3)2 .客观方面的原因 (4)(三)石滩镇老年人贫困情况 (4)1经济贫困问题 (4)2.晚年照料贪困情况 (5)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5)(-)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 (5)(二)有关下卤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科学 (6)(三)权利救济手段乏力问题 (6)四、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7)(-)扩大覆盖面,探索多形式 (7)(二)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法治化 (7)1 .加快社保立法进程 (7)2 .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 (7)(三)建立贫困人口权利保障制度的设想 (8)五、结论 (8)引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迅速发展。
多年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情况来看,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优抚制度。
当前,加快中国社会保障建设是党和国家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十一五”期间有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完善和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前国务院总理朱铃基面前,在其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五届会议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使用了庄产弱势群体学术一词来表示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在我国,目前有许多群体只靠失业救济金、生活保障和被解雇工人的最低生活保障生活,其中一些人甚至无法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弱势群体的弱势表现研究论文
弱势群体的弱势表现研究论文摘要:将要进行的经济学分析,采用的是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
从禀赋角度出发给出一个弱势群体的定义:由于自身禀赋的缺陷而在市场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现状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表现;改变1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为ocialvulnerablegroup。
对于弱势群体的概念,不同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定义。
社会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从社会保障意义出发,指的是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社会救济和关爱的人群。
它侧重关注对象的生理特点或生活状态,常常具体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
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则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指的是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市场活动主体。
它侧重关注对象的机会缺失,常常具体指农民、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
2弱势群体的弱势表现在不同的市场活动中,弱势群体的指向与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1)理想的市场经济中,进行市场交易的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而弱势群体在进行市场交易时是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的,这里又有几种表现形式:①市场交易双方所处市场的性质不同。
交易的一方所处市场是竞争性市场,而交易的另一方所处市场是垄断性市场。
因此在进行交易谈判时,处于竞争性市场的这一交易方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常常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提出的一些不平等的交易条件。
此时,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处于竞争性市场的交易方就成为弱势群体。
②交易双方进行交易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于共同的市场信息,一方比另一方知晓得更多,第二种是对于对方的情况一方比另一方知晓得更多。
但无论哪种情况,在进行交易谈判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都处于强势地位,常常可以诱使另一方接受一些不平等的交易条件。
这时,缺乏信息的一方处于弱势群体。
(2)市场经济是在一定的政策制度的框架下进行运行的,而政策制度的一些倾向性甚至歧视性常常会使一些弱势群体成为政策的牺牲品。
心理残障型弱势群体学生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论文
心理残障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探究当前,弱势群体的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学校里也存在着弱势群体学生,这部分学生能否成长成才,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教育持续发展。
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到教育的成效、学生的成长。
本文所研究的“弱势群体”学生是指因生理缺陷、心理障碍而束手无策,或因疾病缠身、家庭不幸而郁郁寡欢的那部分学生。
一、心理残障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心理残障型弱势群体学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身体、心理、环境适应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
具体有几种类型:1、生理缺陷型。
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的学生。
有的对自己的长相、体重极不满意,有的身材比较矮小,身体局部畸形或残疾,有时受到同学的挖苦嘲讽,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大的生活压力,表现得比较自卑、忧郁,总是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做起事来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2、心理脆弱型。
心理素质差,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打击,经受不起较大的挫折和失败,对周围事物很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同,一旦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往往表现得比较忧郁、失落、悲伤、精神压抑,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走极端。
3、交际自闭型。
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懦弱,缺乏基本的交际技能,在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有心事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家人进行沟通。
有的缺乏集体意识,经常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交际范围狭窄,将自己自我封闭,缺少人们的关心。
有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有的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或打击就自我逃避,沉默寡言,一个人承受各种压力,常常将自己的各种想法、打算闷在心里。
4、体质型。
这部分学生有的,体弱多病,身体素质差,身材比同龄人矮小,对力量型项目相对较弱;有的文静内向、懒于运动不爱运动而出现体型过于肥胖或瘦小薄弱;有的不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或很少参加,对体育锻炼无所谓,乐于当旁观者,更不要说让他们参加剧烈的运动。
品德不良型弱势群体学生现状调查论文
品德不良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调查及研究一.对品德不良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调查对这类学生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一)对学习的认识课堂上喜欢看言情小说,玩手机上网,小声摆龙门阵,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一些男同学的坐姿还有点大男子主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真实人在教室心在外。
下课后,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可娱乐的,男男女女不是在阳台上推推拉拉,就是在教室里狂跳,把教室搞得乌烟瘴气的。
出了校门,他们整天沉迷于网吧,喜欢陶醉在虚拟的世界。
(二)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在对“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71%的学生选择“一种精神追求”.“你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选择“社会需要”的学生占到50%,另有43%的人选择“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
在“你认为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72%的人选择了“对社会和人类的奉献”,16%的人选择“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农村同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个人人生的选择与判断更加现实。
当提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认为“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占71%;“公私兼顾,先公后私”的占13%。
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个人利益为主,兼顾集体利益,具有现实社会中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形成他们自私的性格。
在市场经济下,金钱的价值在人们的心目越来越重要,农村学生对此也有肯定的认识。
有54%的中学生同意“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43%的中学生同意“金钱够用就可以,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要充实”。
“在你如何看同学间的物质攀比现象”这一调查中,只有43%学生明确“不会与别人攀比”,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农村学的本质面,他们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指标,有47%的学生认同“有钱就有一切”的观点。
(三)对自我与社会的感知农村学生面对自己出生农村,生活农村,他们的态度是坦然的.如“你对自己是一个农村学生自卑吗”,近98%学生选择了否定的答案.“你对自己农村的生活状态满意吗”“非常满意与满意”占了76%,21%“有点不满意”,13%“非常不满意”。
评帮助弱势群体优秀议论文
评帮助弱势群体优秀议论文
大家都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自每个中国人上学起,老师就教育大家要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供应关心。
弱势群体就是老,弱,病,残这四类人。
所以在公交车上我们要对这些人赐予关爱。
最近,有一个老人由于一个孩子不给他让座,一边推挤他并且一边辱骂他。
老人面对别的乘客的指责,他还大声说:“不要你们教我!”
所以我认为这个老人真是无理取闹啊,孩子也是弱势群体,你假如盼望孩子让座可以和孩子作沟通,没必要推挤他,更不能辱骂他。
由于让座是自愿的。
中国有句老话“帮你是情份,不帮你是本份”。
每个人都没有义务要关心他人。
关心人当然会得到大家的赞扬,但是不关心他人会被视为冷漠无情。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关心人当然重要,但是也要在自己的力量范围内,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不当心溺水了,你不会游泳,所以选择了求助其他人,这也是一种关心不是吗?所以关心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关心,另一种则是间接关心。
所以大家也要去留意观看那些间接关心他人的人。
为他们喝彩,由于他们同样值得被大家赞扬!
当然有蛮横无理的老人就也有通情达理的老人。
在一个寒冷的黄昏,公交车中上来了一个看似年近七十的老者,一个疲乏的年轻人马上站了起来给老人让座,可老人并没有坐下。
笑了笑说:“小伙子,感谢你,你坐下吧,累了一天了吧!”这句暖和
的话无不感染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使寒冷的车厢变得暖和起来了。
还是用如今流行的一句话来评价老人吧,“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论文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论文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1000字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弱势群体一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
弱势群体的定义往往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失业人士等一些相对经济和社会地位较为薄弱的人群。
论文将从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探讨。
一、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1.老年人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8%,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但是由于我国老年人的对医疗需求较高,医疗保障不足成为老年人关注的焦点。
2.残障人士我国残障人士数量众多,但是残障人士的社会保障相较于普通人士还存在着很多差距。
残障人士的经济状况较为困难,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保金,而支持其生活的床位、设施等也远不如普通人士那样完备。
3.失业人士失业人士由于家庭收入的缺乏,社保金等社会保障缺位等问题长期占据社会较为贫穷的一部分。
这些问题让失业人士在就业和生活上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和不安。
二、存在的问题1.社保制度不完善我国的社保制度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覆盖率不足。
目前我国的社保覆盖率只有60%左右,在弱势群体中的覆盖率也偏低。
如果不能进一步改进覆盖率,会导致很多人缺乏足够的保障。
2.社保金不够高弱势群体的社保金金额并不高,很多人在获得社保金后,还需依靠其他人的帮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这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失业人士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救助,残障人士也无法得到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三、改进措施1.加大社保覆盖力度要解决弱势群体社保问题,首要的措施就是加大社保覆盖力度,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可以获得社会保障。
这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保制度的整体推进,增加国家开支,同时促进各行业的参与,建立多元化的社保体系。
2.提高社保金水平提高社保金水平也十分必要,这可以通过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的最低标准来实现。
另外,政府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些特殊的社保金,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维持生活。
论文范文—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探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需要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须深入研究解决新时期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对策,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特征弱势群体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进城民工、受灾地区群众、体弱多病的离退休人员、孤寡老人、特困户、未成年人、伤残病人等。
从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上看,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首先,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
造成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如“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企业改制、下岗失业、身体残疾、年老退休”等,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到疾病或遭遇到其他灾害,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其次,生活上的贫困性也是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
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既表现为生活水平低下,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
第三,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
第四,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在心理上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综上所述,由于弱势群体的以上特性,决定了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
所以,要依靠国家、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帮助他们。
另外,也要通过提升社会弱者的能力,增加他们社会参与的机会,逐步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改变他们弱势处境的目的。
弱势群体环境知情权实现困境及其克服论文
弱势群体环境知情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克服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到来,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人获得了较多的社会利益以及话语权,而另外一部分人则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即弱势群体。
我们对弱势群体关注比较多的是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很少有人关注他们在环境知情权方面的利益与得失。
本文试图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实现环境知情权的途径等方面来对这一问题加以探析,以期引起大家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环境知情权的关注。
关键词:弱势群体环境知情权困境实现途径一、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外,在英语中被称为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而在我国,这一概念出现的较晚,直到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才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出现以及流行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学的发展。
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及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学和社会福利学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为社会科学以及社会大众所熟知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弱势群体可以被定义为,社会中的弱者群体,在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以及对于社会相关事务无话语权和无投票权的人。
在中国现阶段可以将下列人归为弱势群体,例如上访民众、失业和下岗工人、农民与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同性恋者、精神病患者、灾难中的求助者等等。
二、环境知情权的概念1.知情权的概念知情权这一概念首先在美国提出,而发展到今天,知情权的概念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
狭义知情权仅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所说的以及所知道的知情权的外延不断扩展。
校园弱势群体分析及教育对策论文
校园弱势群体分析及教育对策摘要:目前,校园弱势群体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校园弱势群体进行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弱势群体往往自卑孤僻、敏感恐惧、对他人充满嫉妒甚至仇恨,用爱心感化、正确引导、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是解决校园弱势群体问题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校园弱势群体构成原因心理特征策略方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长期处于困难或不良状况,这些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校园“弱势群体”。
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弱势”的境地,让他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校园“弱势群体”构成及其成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属于留守儿童,还有的父母负罪于社会,这些孩子往往因为自己家庭贫困或父母的犯罪行为在同学们面前感觉低人一等,或者因为长期缺乏父母某一方的关爱而情绪低落,他们怕被别人看不起,于是有意无意疏远同学,将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脆弱,从而变成了“弱势群体”。
2.学习能力方面的原因。
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或者因为无心向学而成绩欠佳,或者由于学习不得法而无法取得好成绩,或者是存在智障问题,总之,学习对于他们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尽管要求学校、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多元、客观,但是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成绩的优劣依然是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
因此,学习困难、成绩欠佳的学生,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现或重视,经常遭到同学的冷眼相待,自己也常常觉得低人一等,在校园里自然是不得势的一群。
3.性格品质方面的原因。
校园里有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敢表现自我,远离群体,自我封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大家所遗忘、所忽略,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也有部分学生因出现过违纪甚至违法现象,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缺陷,周围的人群对他们存在鄙视、戒备心理,他们被拒之于正常人群之外,造成了他们自卑、自弃、破罐破摔的不良心理,最终都沦为了“弱势群体”。
论文_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论文_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浅谈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一、引言社会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解决弱势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弱势群体的定义和分类1、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特征2、弱势群体的分类及主要特征(1) 贫困群体(2) 残疾人群体(3)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4) 低收入群体(5) 失业群体(6) 非传统家庭群体等三、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现状1、弱势群体的保障政策概述2、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3、残疾人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4、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5、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6、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7、非传统家庭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四、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分析1、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需求与保障政策的不匹配问题4、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意识和参与度问题5、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问题五、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改进对策1、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机制2、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推广3、打造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服务平台4、强化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评估机制5、加大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六、结论附件:本文相关数据及调研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社会保障:指国家对劳动者、失业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方面给予的经济、医疗、教育、法律等服务和救助的一种制度和实践。
2、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因种族、民族、性别、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原因,处于相对较弱势地位的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论文
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摘要:分析农村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探寻对策,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为学校、社会及国家的发展及政策的完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型成因分析农村初中在近年来,“弱势群体”一词常见于各大媒体及政府的红头文件中。
目前,社会有识之士特别是学术人士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有有不同的诠释,如: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等。
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概念进行界定。
如有的学者认为“弱势群体是在遇到社会问题的冲击使自身缺乏应变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的群体”;有的学者则将弱势群体界定为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
笔者认为,上述不同的定义是从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来下的,其实,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处于劣势的人群。
一、我校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及分类1、现状笔者探讨的是我校初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问题,认为它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群体,而非一个绝对的概念。
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状况低于学校的整体平均水平,并且不能满足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的那部分人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使得学生的生活费也越来越高。
所以父母亲的经济收入处于低收入水平使得他们在为下一代接受教育的投资中遇到困难。
目前,我校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占了不小的比重,没有良好的家庭经济背景,使得这一部分同学在大学生活、学习中的很多方面受到影响,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很明显,他们的劣势来自经济收入的不足。
2、分类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是客观存在着的,并且是占有一定比例的。
根据我们的观察、座谈及问卷调查,发现这类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自卑型这类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太差,吃、穿及其它消费赶不上别人,在班里抬不起头,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班组活动时独坐一边,同学面前不敢高声说话,见了老师低头走,考试后往往沉浸在自责之中,这种人大多成绩较差,不太合群,精神不振。
【议论文】关于弱势群体的议论文600字 面上的弱者
【议论文】关于弱势群体的议论文600字面上的弱者弱势群体一直是社会中的存在,无论是因为身体残障、贫困、种族、性别或其他原因,都会使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歧视。
针对弱势群体的处境,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和机会。
弱势群体最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
身体残障的人,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无障碍设施和特殊教育资源,以便融入普通社会;贫困的人,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扶贫政策和就业机会,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受歧视的人,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和心理支持,以消除他们内心的伤痛。
只有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弱势群体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
弱势群体的存在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错,而是社会的失败。
社会的发展应当包容和关怀每一个弱者,而不是把他们遗忘在角落里。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社会中不公平的体现,是社会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应该反思社会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让社会更加公平、和谐。
弱势群体也应该有自己应有的权利与地位。
他们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只有当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他们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树立起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成为社会中的有用之人。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社会的一种现实,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应该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
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处境;社会也应该反思自身的不足,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最重要的是,弱势群体应该被视为社会中的一部分,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和尊严。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公正,人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一个规模较大,具有自身特征的复杂群体,在社会中处于极低的地位,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应通过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等措施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弱势群体现状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
弱势群体又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
如今,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逐渐凸显,这一社会问题也就日益突出,成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安阳也不例外,弱势群体规模较大,自身特征较复杂,下面我们就安阳市弱势群体一些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调查目的
这次的调查,目的重点在于调查安阳弱势群体的构成、收入、生活状况以及精神状态,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也为了更好地发展安阳经济,防治社会问题的发生和更好地建设和谐健康的社会。
二、调查对象
安阳市常住人口
三、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12日
四、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电话访谈(对安阳市某养老院院长进行交流了解)
3.实地走访(到安阳市某养老院走访了解)
4.查阅有关书面资料和网上资料
五、调查结果及分析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了解到贫困农民、贫困老人、妇女、残疾人、失业和转岗的城市贫困者、流入城市的劳工队伍、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未成年人、难以被认同的人群及其他贫困者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
根据查阅,我们做出分析,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下:
图一
另外,我们还对弱势群体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
图二
图二显示城市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较低,月收入普遍在1000以内,其中收入在800以下的占了65%,这也就决定了弱势群体整体生活质量较差。
原因分析
弱势群体的生成具有复杂的社会原因、自身原因和其他一些不可抗拒因素。
首先,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历着比较大的变化过程,从而引发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会导入市场竞争,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优胜劣汰效应,其结果,客观上使大多数人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使一部分人沦为竞争的失败者和贫困者。
另外,在市场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众多利益的选择中,政府无力保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免受损失,这样,就使某些社会成员进入“弱势”群体。
其次,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第三,一般说来,弱势群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传统大家庭结构解体,以家庭为中心的保障体系不复存在,家庭保障能力弱化。
在社会结构变动中,对家庭出身和政治身份的淡化,使原先享有较高地位的社会阶层,如工人、贫下中农中的一部分人沦为弱势群体。
以及其身体、自然的原因,如老年人劳动能力丧失;先天
或后天的残疾;单亲家庭经济和精神方面的重负;老、少、边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生存环境恶劣所形成的普遍贫穷。
第四,贫乏的教育造成了农民素质普遍低下,许多农民难以接受科技知识,故农业生产条件难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农村社会文明难以显著改善和长足发展。
同时,失业者和下岗职工文化素质偏低,谋生渠道单一,择业观念陈旧,是形成弱势群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贫困孤寡老人被普遍认为在在弱势群体中最具有代表性,于是,我们就对当地的某养老院负责人及其中居住老人进行了电话访谈和实地走访。
了解情况如下。
(一)生活状况:
访谈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6岁,多数老人(11人)丧失自主行动能力或自主行动能力差,只有一位老人身体健朗。
其中,只有两人有退休工资。
他们的在养老院的一日三餐相对简单,生活内容单调,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活动范围仅仅限于养老院院之内,居住条件比较简陋。
(二)家庭经济状况:
大多数老人家庭收入来源单一、数额较少且稳定性低。
主要靠做临时工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来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而在支出方面,基本的日常生活费、子女的教育费、医疗费都是数额很大的开销,收支几乎无法平衡。
由此也可以看到,弱势群体的形成和生活水平下降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三)享受社会保障情况
接受访谈的对象中,老人中有极少的人可以享受失业、养老医疗保险,但由于数额较小,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养老保险金由其子女代领,并不能到达其本人手中。
其余大部分老人并不能享受这一保障性措施。
这些孤寡老人们生活保障预期会很低,将处于高度的生活风险和社会风险中。
(四)心理状况
1. 由于年龄、身体等各方面原因,他们无法从事曾经的工作,无所事事,容易产生深深的失落感。
而且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脱离家人,使他们精神体力负担过重。
2. 没有亲人陪伴在身边。
儿女公事繁忙,无暇顾及照料老人,而老人们又无法经常接触外界,这使得他们大多感到孤独落寞。
3. 社会上的关注和关心不够,平时偶尔才会很少数的学生前去看望他们,其他外界人士的轻视和漠不关心也会造成他们心理的不平衡和失落,他们渴望得到关心和帮助。
这些心理动态也普遍反映出了整个群体的心理动态,整个弱势群体的队伍逐渐壮大,这就对整个安阳市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那么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六、解决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的措施
(一)对于其本身而言:需要懂得自助,所谓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
例如,失业转岗人群可以通过参加再就业的培训,积极努力改造自身,以更好适应新形势,重新就业。
(二)对于社会而言:要主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做好城市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重要前提。
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助、失落、认命等悲观心理,这不仅削弱了他们摆脱困境的斗志,而且使他们在生活上陷入更艰难的困境。
社会上不应该
对他们存在歧视而是积极恰当地对这一群体加以引导关心和帮助。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构建救助弱势群体的社会安全网络
(三)对于政府而言:
1、完善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和政策倾斜。
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
一个社会要保证良性运行,就必须有适当的社会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满足弱势群体的客观需要。
政府有责任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
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
同时落实宪法精神,完善法律体系,对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政策也要进行修改,特别是户籍制度、劳动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针对弱势群体的各种歧视性制度、法律与政策,建立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
此外还应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机关的地位和权威,为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证。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因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较大规模的贫困问题,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并且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其补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
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具体包括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和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等。
六、结束语
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消除不和谐现象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过程。
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会更加稳定健康,更加持续协调。
谢辞:衷心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各网站及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 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人民论坛,2005
[2] 阚先学,韩秀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06
[3] 《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前线》2001
[4] 王彩玲.保护弱势群体: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J].理论学刊,2001.
[5] 郑杭生,李迎生. 社会分化、弱势群体与政策选择[EB/OL]. 中国网2003-01-20
[6]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3):97-103.
[7] /s/blog
由图可知,贫困老人占弱势群体的37%,失业与转岗的城市贫困者占弱势群体的20%,其他贫困者和难以被认同的人群占12%,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占了18%,还有部分流入城市的劳工队伍、有心理疾病的人群和妇女也归于城市弱势群体。
上图也反映了社会给予贫困老人、
失业与转岗的城市贫困者的关爱较少,关注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