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与应对一、引言弱势群体是指因为其中一种原因而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面临困境和不公正待遇的群体。
这些群体通常是社会中最脆弱和最易受伤害的一部分。
弱势群体的问题不仅涉及他们个体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本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对弱势群体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改善弱势群体的境遇提出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9份。
同时,针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访谈,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三、弱势群体的现状1.生活困境:调查发现,贫困是弱势群体最普遍的特征。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面临生活困难,无法满足基本的食品、住房和医疗需求。
2.教育问题:调查显示,弱势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近一半的受访者没有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
缺乏教育机会和资源是他们无法摆脱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3.就业与薪酬:调查发现,弱势群体往往没有稳定的就业机会,工资也相对较低。
他们通常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技能工作,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无法摆脱贫困。
4.社会认同与歧视:弱势群体普遍面临社会认同的问题。
调查发现,他们往往被社会边缘化和歧视,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这种情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额外的困扰和压力。
四、问题原因分析1.社会结构问题:社会结构中的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弱势群体问题的存在。
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就业歧视等问题都是造成弱势群体现状的原因之一2.政策不足:调查显示,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无法很好地覆盖弱势群体的需要。
政府在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导致弱势群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3.社会观念与文化问题:部分弱势群体的困境与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相关。
部分弱势群体因为性别、种族、残疾等原因而面临更加严重的歧视和边缘化。
五、应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策略1.政策与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教育和就业机会。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弱势群体调查报告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
其中,弱势群体的处境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的背景是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注度的提升。
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困难和需求,为社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面对面和在线两种方式,向不同的弱势群体发放问卷。
在保证隐私和匿名性的前提下,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三、调查结果1. 弱势群体的构成调查显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
其中,贫困人口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残疾人和失业人员,分别占比30%和20%。
2. 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他们的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同时,他们的居住条件也较为简陋,有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或者棚户区。
3. 就业和教育调查发现,弱势群体的就业和教育问题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
由于缺乏技能和教育背景,他们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
同时,由于经济压力和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也面临着接受良好教育的困难。
4. 社会融入和权益保障弱势群体在社会融入和权益保障方面也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他们普遍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很难得到公平的待遇。
在权益保障方面,虽然有相关政策和法律,但执行不力,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1. 加强扶贫力度针对贫困人口,政府和社会应加大扶贫力度,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培训技能等方式,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2. 改善教育环境为了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3. 推进公平就业为了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4. 完善法律和政策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并加强执行力度,确保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待遇。
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报告

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是一种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术性报告。
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实践报告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群体的生存状况,推动相关政策的改进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在撰写这样的报告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弱势群体的定义和特征:对所研究的弱势群体进行定义和描述,包括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生活条件、受到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方面。
2. 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分析弱势群体在经济、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背景。
3. 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调查分析社会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各种组织和项目的开展情况,评估这些支持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4. 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和调研数据,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包括政策建议、社会服务优化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的改善。
通过撰写这样的社会实践报告,可以提高公众对弱势群体问题的关注度,促进社会各界对这些群体的关爱和支持,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包容发展。
X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仍有一部分群体,我们称之为社会弱势群体,因为家庭或者社会的种种原因,生活陷入相对的困境。
如何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困境,是当前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XX市XX区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希望可以为解决弱势群体生活问题提供有益提示。
本文主要分三部分,一、XX社区简介;二、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分析;三、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XX社区;弱势群体;调查报告目录(三号黑体)1.前言 (1)2.XX社区简介 (1)3.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分析 (2)3.1 弱势群体的定义 (2)3.2 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3)3.3 政府对于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的帮扶现状 (5)4.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措施建议 (6)5. 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1.前言我是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在XX社区居委会工作已经六年有余。
因为负责民政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很多的社区居民,其中主要是弱势群体。
我常常为他们的遭遇所而心痛叹息,也常常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弱势地位,怎样才能帮他们彻底走出困境?正因为如此,我选择了“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
在此,我将运用从XX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课中学习掌握的各学科知识,在对社区弱势群体问题原有思考的基础上,对工作以及为了论文写作所作的调查中的遇到的弱势群体个案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对弱势群体帮扶作试探性的研究。
2.XX社区简介XX社区居委会属XX市XX区人民政府XX街道办事处管辖,毗邻XXX大学,东起XX路,西至XXX路,南起XXX路,北至XX路,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户数约3465户,其中低保户2户,户籍人口3280多人,总人口约6840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231人,80岁以上老人45人,90岁以上老人6人。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
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
这次的调查,目的重点在于调查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调查对象:农民工、工人、残障人士以及老人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法、观察以及资料搜寻调查时间:周末休息日调查内容总结:弱势群体是权利缺失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应该被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
如何人士弱势群体,怎样去关怀和帮扶他们,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他们有的失去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
除了收入贫困,在很多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弱势群体。
他们受各种形式贫困的困扰;或在教育、健康、住房、就业等方面机会不平等;或知识获取和交流等方面权利较少;或者生存自愿与环境条件恶劣,或者利益表达机会缺乏等。
中国史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部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在连续保持3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人类经济奇迹的同时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重转型,既有经济体制转型,又有社会、政治的转型,也有开放转型。
这些转型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转型与发展的独特之处,但发展并不总是水平向前,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落差,落差越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冲击就会越大。
这些落差导致当前社会不仅出现经济权利的分化,而且也出现了各方面权利分化的趋势,有的人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处于弱势;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渠道还不通畅,影响力、话语权较弱,甚至成为社会排斥、社会歧视的对象。
弱势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分化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
弱势群体扩大化是转型期的弊病之一,这不仅是单一群体的扩大,而且弱势群体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大,使得弱势群体总体人口特征更加复杂化,如与农民工群体相应的是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农村妇女及老年人群体、失地农民等。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为及相关组织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医疗保障、就业情况以及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调查目的】1·了解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所在。
2·分析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探讨原因。
3·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推动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
【调查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
2·对全国范围内的弱势群体进行抽样,确保样本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同时,还对各地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更多的情况和意见。
【调查结果】1·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1·1 经济收入水平1·2 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1·3 饮食和营养状况2·弱势群体的教育水平与机会2·1 教育水平分布2·2 学校条件和资源2·3 教育机会不均问题3·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3·1 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3·2 医疗费用负担问题3·3 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问题4·弱势群体的就业情况4·1 就业率和就业结构4·2 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4·3 就业歧视和职业发展机会5·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5·1 社会参与机会5·2 社会支持和关爱程度5·3 社会歧视和排斥问题【政策建议】1·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加大社会救助力度。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3·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
4·推动就业机会平等,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5·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减少社会歧视现象。
【附件】1·问卷调查原始数据。
农村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农村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然而,相对于城市,农村依然存在许多弱势群体,他们在学历、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困难。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以便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了300份问卷,覆盖了本地区10个农村村庄。
问卷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水平、生活状况、收入水平和对政府扶助政策的评价等内容。
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教育水平低:调查发现,70%的农村弱势群体只有小学及以下学历,只有10%的村民上过中学以上学府。
这导致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也限制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2.收入水平低:近半数调查对象家庭的年收入低于农村贫困线,其中有15%的家庭年收入不足5000元。
这使得他们生活水平无法得到保障,很难实现基本的生活需求。
3.社会保障缺乏:约60%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这就为他们遭遇意外或生病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他们更加处于弱势的地位。
4.对政府扶助政策的期待:调查显示,60%的农村弱势群体认为政府的扶助政策需要加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他们期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创业扶持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
四、调查结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对其教育的投入,提高其技能水平,以提高其竞争力。
3.农村弱势群体缺乏社会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险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
4.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扶助政策的制定,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水平,加大对他们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选题背景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他们常常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受到限制和歧视。
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我们选择了关爱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实践调查的主题。
二、调查目的1.了解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索关爱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式;3.提出关爱弱势群体的具体建议。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针对弱势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和意愿;2.访谈调查:与相关组织、专家和志愿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经验;3.资料收集:查阅文献和报告,了解弱势群体问题的背景和相关政策。
四、调查结果1.弱势群体状况:调查发现,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家庭的儿童、残障人士和流浪者。
他们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就业机会少、生活水平低下等问题。
2.关爱途径与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弱势群体希望通过提供教育、就业和医疗等实际帮助来解决问题。
同时,关心和理解也是他们所需要的关爱方式。
3.关爱建议:建议政府提供更多的教育、就业和医疗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爱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五、调查结论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入了解到了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了解到了他们所需的关爱途径和方式。
在关爱弱势群体方面,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就业和医疗资源;社会组织需要加强服务能力,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帮助;个人应该关注和理解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关爱活动。
六、参与感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深切感受到了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和需要关爱的事实。
作为一个学生,我意识到自己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时,我也意识到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关爱弱势群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他们能够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七、调查总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以客观的态度和调查方法,了解了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关爱建议。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贫困人口、残疾人士、失业者等。
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对于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困难与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了解其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扶助政策和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调查,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4.1 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4.1.1 贫困人口4.1.1.1 家庭收入状况4.1.1.2 教育程度4.1.1.3 就业情况4.1.1.4 健康状况4.1.2 残疾人士4.1.2.1 残疾类型分布 4.1.2.2 就业与教育状况 4.1.2.3 社会融合程度 4.1.3 失业者4.1.3.1 失业原因4.1.3.2 就业机会4.1.3.3 援助情况4.2 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4.2.1 经济困难4.2.2 教育障碍4.2.3 就业歧视4.2.4 社会歧视和排斥4.2.5 医疗保健不足4.3 弱势群体的需求4.3.1 经济扶助4.3.2 教育支持4.3.3 就业机会4.3.4 社会融合和参与4.3.5 医疗保健服务五、政策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及相关调研数据,针对弱势群体的困难和需求,提出以下政策建议:5.1 完善贫困人口脱贫机制,加大扶贫力度5.2 改善残疾人士的教育环境和就业机会5.3 减少失业者的就业障碍,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5.4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和社会扶助5.5 增加医疗资源,提高弱势群体的健康保障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贫困人口: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家庭收入低于一定程度的人口被认定为贫困人口。
- 残疾人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长期丧失或者存在障碍,需要社会支持的人士。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相对较弱、较为贫困、弱化社会维度的一些较为弱势的社会群体。
弱势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工、低收入家庭、弱势妇女和儿童、残疾人群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在当前社会中,农民工人数众多,占到了城市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
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是社会中相对较为贫困的一部分。
许多农民工都是来自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到城市谋求发展。
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医疗保障。
同时,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往往不理想,工作强度大,工资低,福利待遇少,长期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下。
对于贫困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二、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是指生活在相对较为贫困的家庭,其稳定产生的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基本的粮食、衣物、住房等基本生活质量的需求。
在这个群体中,既包括困境家庭,也包括单亲家庭、老年人22、失业者等人群。
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贫困,生活水平也非常不稳定。
对于这部分人群,社会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弱势妇女和儿童弱势妇女和儿童是当前比较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在当前社会当中,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受到很大的限制,他们的生存环境也比较狭窄,社会保障相对较弱。
儿童在教育、健康、安全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而妇女在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和歧视也非常大。
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社会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配套保障,以保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四、残疾人群在当前社会中,残疾人群比较被社会排斥和忽视,很多的残疾人在经济、教育、安全等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地位。
很多人对于残疾人也存在着歧视和不了解。
这个群体的人在就业、医疗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社会也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以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收入水平、就业情况、教育程度、医疗保障、住房条件等方面,以便为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收集到准确、全面的数据。
调查范围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共计样本量为1000人。
⒈受访者情况受访者的年龄跨度从18岁到60岁,根据调查需求,选取了各年龄段的代表性样本。
其中男性占50%,女性占50%。
城市受访者占70%,农村受访者占30%。
具体受访者情况的统计表见附件1.⒉收入水平调查收入水平是衡量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调查采集了受访者的月收入情况,并根据其大小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具体调查结果见附件2.⒊就业情况调查就业情况是衡量一座城市或一个社区经济繁荣程度的关键指标,本次调查详细调查了受访者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形式、岗位类型、工作时长和对工作满意度等。
具体调查结果见附件3.⒋教育程度调查教育程度是弱势群体发展的基础,本次调查收集了受访者的教育程度情况,包括学历和受教育年限等。
具体调查结果见附件4.⒌医疗保障调查医疗保障是保障弱势群体健康权益的关键保障措施,本次调查收集了受访者的医疗保障情况,包括是否具有医疗保险、就医费用承担情况等。
具体调查结果见附件5.⒍住房条件调查住房条件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调查收集了受访者的住房条件情况,包括住房类型、房屋面积和居住环境等。
具体调查结果见附件6.三、附件列表⒈受访者情况统计表(附件1)⒉收入水平调查结果(附件2)⒊就业情况调查结果(附件3)⒋教育程度调查结果(附件4)⒌医疗保障调查结果(附件5)⒍住房条件调查结果(附件6)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弱势群体:指社会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失业人士、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士等。
弱势群体隐患排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
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等,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容易受到社会风险和隐患的威胁。
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本报告对弱势群体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弱势群体隐患排查情况(一)老年人群体隐患1. 健康隐患: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易患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医疗费用负担重,生活质量下降。
2. 养老保障隐患:部分老年人养老金偏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养老机构资源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 安全问题:老年人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如跌倒、火灾等;居家养老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二)残疾人群体隐患1. 就业隐患:残疾人就业难,就业岗位有限,收入水平低。
2. 生活照料隐患: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他人照顾,但家庭照料能力有限。
3. 社会融入隐患:残疾人在社会交往中存在障碍,难以融入社会。
(三)低收入家庭隐患1. 经济压力隐患:低收入家庭收入不稳定,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2. 子女教育隐患: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投入不足,影响子女成长。
3. 住房隐患: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差,难以改善居住环境。
(四)失业人员群体隐患1. 就业压力隐患:失业人员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2. 心理压力隐患:失业人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家庭压力隐患:失业人员家庭负担加重,影响家庭和谐。
三、隐患排查对策建议(一)加强老年人保障1.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水平。
2. 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3. 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二)关注残疾人权益1. 实施残疾人优惠政策,提高残疾人收入水平。
2. 加强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3. 优化无障碍环境,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
(三)扶持低收入家庭1. 提高低收入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关爱弱势群众,提高保障能力调研报告

关爱弱势群众,提高保障能力调研报告关爱弱势群体,提高保障能力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面临着较高的困境。
为了提高对弱势群众的保障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的保障政策和服务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目的:了解当前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政策和服务情况,探索提高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2.方法:(1)网络调研:通过搜索相关政策文件和报道,了解保障政策的整体框架。
(2)实地调研:走访社区、福利院、救助站等机构,与弱势群体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3)问卷调查:针对保障政策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各界对现行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当前保障政策较为完善,但执行力度不足:调查显示,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人意。
有些政策只停留在纸面上,未能真正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2.弱势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弱势群体的需求各不相同,包括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机会等。
目前的保障政策还不够全面,没有涵盖到所有的需求。
3.服务专业化和体系建设不完善:弱势群众需要专业的服务和支持,如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
然而,相关专业人才和机构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需求。
四、调研建议1.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地,真正实现效果。
2.多元化的保障政策:针对弱势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政府应制定更加全面的保障政策,覆盖更多领域和方面。
3.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和队伍,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
4.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弱势群体的保障工作,发挥其专业优势。
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弱势群体的认知和关注度,树立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五、调研总结本次调研发现,虽然目前已有一定的保障政策,但仍然存在执行不到位和需求不足等问题。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如贫困家庭、残疾人、老年 人等。这些人群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研究问题
调查问卷设计
针对弱势群体和相关机构,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 关爱状况的看法和建议。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实地走访、网络调查等,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
残疾人就业困境
调查发现,残疾人就业面临多重困境,包括社会歧视、缺乏合适的 工作机会等。
老年人生活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较为突出 。
讨论与建议
政策优化建议
针对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宣传和监督执 行,确保政策惠及目标群体。
社会关注提升措施
为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建议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鼓 励公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
05
关爱弱势群体的实践与措 施
政府层面的实践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01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如禁止歧
视、保障就业、保护残疾人等。
提供社会保障
02
政府通过提供社会保障,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
足,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促进教育公平
03
政府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环境,如建设农村学
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提升生活水平
通过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弱势群 体的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他们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人生
福利。
减少贫困现象
关注弱势群体,可以有效地减会
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培训和教育 ,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帮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是针对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弱势群体的现状、问题和需求。
通过对弱势群体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本报告将对弱势群体的背景、影响因素、问题和建议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1. 引言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
他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弱势群体的现状和需求,以期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2. 调查方法针对弱势群体的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面访的方式。
我们制定了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问卷,并对其中的一部分受访者进行了面访。
调查包括了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情况、教育和就业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3. 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弱势群体的背景弱势群体的背景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等。
其中,老年人、妇女、残障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体是最常见的弱势群体。
3.2 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弱势群体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贫困、教育机会不足、就业困难、社会歧视、健康问题等。
这些问题使得他们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机会。
3.3 弱势群体的需求针对弱势群体的需求主要包括经济援助、教育机会的平等、就业机会的提供、社会环境的改善等。
这些需求是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的关键。
4. 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了改善弱势群体的境况,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4.1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加强公共教育、医疗等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确保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地获得这些服务,减少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4.2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3 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自身技能,并融入社会,改善生活状况。
4.4 增强社会意识和教育通过加强社会意识和教育,减少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偏见,营造一个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范文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社会群体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上也产生两极分化,导致一些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缔约能力(交易能力)及诉讼能力(诉讼承受力)相对低下而无法实现其基本权利,从而形成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如同在自然界一样,都会有弱者存在,这是不需争论也无法消除的客观事实,关键是一个社会能否真正确认并通过制度保障的形式实现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
由于现有法律不足以适应这种群体分化的现实,无法完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故需在法律理念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法律保护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本文以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弱势群体——劳动者、消费者及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触电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为典型,从民事审判实务的视角来探讨上述课题。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集体名词,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学范畴,而更多地属于社会学领域的概念。
“弱势”是相对于“强势”而言的,因此社会弱势群体就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对社会人群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的结果。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的共同差别表现为经济利益、生活质量和承受力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即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贫困性;低层次性;脆弱性。
主要涉及贫困者群体、残疾人群体、精神病患者群体、失业者群体等。
法学上的人是由种种权利和义务构成的抽象综合体,法学上的弱势群体不同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并不是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描述出来,而是人们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情况而主观设置的标准,主要是指在日常交易或缔约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且在纠纷处理中诉讼能力较差、以致不易实现自己基本权利的特定法律主体。
笔者以为,从法律的发展来看,随着人类向工业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雇佣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类工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消费者、事故受害人成为现代社会最典型和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着弱势地位和处境的一部分人群,包括贫困人口、残疾人士、流离失所者、老年人、儿童等等。
为了关爱这些弱势群体,提高社会关爱度和社会公平性,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调查,探究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可以做出的改变,进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更好的政策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包括基本信息、生活现状、面临问题、期望改变等方面的问卷。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个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与他们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四、调查结果1.生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社会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面临许多问题,如贫困、就业困难、医疗资源不足等。
其中,贫困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他们的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总体水平较低。
2.面临问题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而每个群体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一些细微差别。
贫困人口普遍缺乏教育资源和职业技能,使得他们难以脱贫。
残疾人士在求职、出行和日常生活方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流离失所者缺乏住所和稳定的工作。
老年人普遍面临养老和医疗保障的问题。
儿童则需要更好的教育和关爱。
3.改变期望社会弱势群体希望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他们期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贫力度。
他们还希望社会能有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推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提高,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五、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期望改变的方向。
对于提升社会关爱度和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建议有以下几点:1.加大扶贫力度。
政府应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就业和医疗保障机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2.建立更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一、引言弱势群体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指那些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他们通常面临着贫困、社会排斥、权益缺乏等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对地区的弱势群体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帮助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目标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标是针对地区的贫困、残疾和老年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他们在教育、就业、医疗和居住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了300名贫困人口、200名残疾人和200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1.教育方面:根据调查结果,贫困人口中有40%无法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有25%的残疾人和15%的老年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此外,有35%的贫困家庭的子女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2.就业方面:在就业方面,调查显示贫困人口中有50%的人长期失业,残疾人群体中有70%的人无法找到工作,老年人群体中有40%的人以退休为由被解雇。
3.医疗方面:在医疗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0%的贫困人口和50%的残疾人缺乏适当的医疗保障,而老年人中有60%的人对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同时,这些群体中有部分人由于缺乏医疗保障而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
4.居住方面:关于居住条件,调查显示有30%的贫困人口住在老旧和不安全的房屋中,有25%的残疾人和40%的老年人居住条件欠佳。
四、弱势群体的需求和问题综合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教育需求:贫困人口需要更多的教育资助,残疾人和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教育机会。
2.就业问题:贫困人口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残疾人和老年人需要更好地保护和支持。
3.医疗需求:贫困人口和残疾人需要更好的医疗保障,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和费用减免。
4.居住问题:贫困人口和老年人需要更好的居住条件,残疾人需要无障碍环境。
五、对策和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和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教育方面:增加贫困学生的教育补助资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残疾人和老年人,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
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报告

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报告一、有关“弱势群体”的介绍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为我国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生机和动力。
然而,改革和社会转型也使我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处于分化、定位、整合的过程中。
作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的代价,社会弱势群体日益浮出水面,并已成为我国当前独特而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关注并认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了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安定、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容回避的任务。
2002年3月,朱铬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社会学界常用的“弱势群体”这个词。
深刻揭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人数较多、生活困难、需要社会广泛援助的,以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体制外”人员和过早“内退”的“体制内”人员为主的“弱势群体”。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
上述弱势群体主要生活居住在城市,由于其社会地位、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相似性,它们构成一支庞大的社会力量。
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对于城市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构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既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大局,又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又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弱势群体的分类有若干种,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
本文提出的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以城市为主要居住地,由于社会转轨这一社会性原因而导致其沦为弱势群体的人群或阶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发展教育课题作业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合作完成者
姓名:数学F1001母建康学号:201046800118
姓名:信计F1001朱晓彦学号:201046800121
姓名:数学F1002刘鹏学号:201046800106
姓名:信计F1001邢高才学号:201046800117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一、团队概况:
1、团队实践主题:关注弱势群体
2、团队活动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切实
可行的帮助
3、团队成员:CO2-N319宿舍
母建康朱晓彦刘鹏邢高才
4、团队实践地点:
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康乐养老院、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
二、团队活动方案
1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现,构成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的因素之一。
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好坏与否,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践中服务社会、锻炼提高自己,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2、活动主题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3、活动目的
我们将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志愿精神,熟悉基层、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励品格、奉献社会、拓展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一方面会进行多项公益活动。
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民和社会服务,塑造河南工业大学学生的良好形象。
第二,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确实可行的帮助
第三,我们会认真分析调查所得结果,为今后班级活动的发展积累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让每一位队员度
过一个有益而充实的假期。
4、活动实施方案
(1). 社会问卷调查
①郑州市
1.郑州市多路公交车上调查;
2.郑州市多所高校暑期留校学生调查;
3.郑州市多个社区、公园抽样调查;
(2)公益活动
社会实践期间进行了多项公益活动,如:看望聋哑儿童,美化清理学校及周边环境,到敬老院慰问。
A 活动形式
(一)去聋儿康复中心
具体活动内容: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咨询聋儿康复中心的老师,需要我们志愿者做些什么
(2)网上查询作为我们大学生志愿者能为这样的聋儿弱势群体做些什么,提供什么帮助
(3)赠送一些学习用品
具体实施阶段:
(1)用心做好教学工作,虚心学习
(2)收集整理孩子们的想法、愿望,尽可能的帮他们实现
(3)每天回学校后写一篇心得体会,交流经验、注意事项等,以便第二天能做的更好的服务交流
(二)、到老年社区及养老院看望老人
具体活动内容: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事先咨询要去老人区域的负责人,需要我们志愿者做些什么
(2)网上查询作为我们大学生志愿者能为这样的老人群体做些什么,提供什么帮助
(3)赠送一些水果等
具体实施阶段
(1)与老人交流学习,认真做好实事.
(2)收集整理老人们的想法、愿望,尽可能的帮他们实现
(3)每天回学校后写一篇心得体会,交流经验,注意事项等,以便第二天能做的更好
(4) 每去一个地方,尽量联系老人的负责人.
(三)、做关于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问卷调查
1.郑州市多路公交车上调查;
2.郑州市多所高校暑期留校学生调查;
3.郑州市多个社区、公园抽样调查;
前期准备。
准备实践过程要用的材料、设备与资料。
包括:信息收集、备案、调查问卷的制作、用具的租借、应急工作的前期准备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的联系等
去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看望小朋友们,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具和糖果,晚上进行相应的总结整理
之后一天我们小队在学校进行休整,下午我们到康乐养老院去看望老人,并为他们带去了水果和精彩的节目,晚上进行相应的总结整理。
到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多个大学校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发放“关注弱势群体”调查问卷
进行活动的总结整理
附录、调研报告及分析
1.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A:是 B:否
2.你认为以下哪些人不算是弱势群体(多选题):()
A:农民,农民工 B:残疾人,精神病患者 C:儿童,老年人 D:灾难中的求助者 E:失业者,下岗职工,非正规就业者 F: 吸毒,酗酒者G: 文盲
3.你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有什么特征(多选题):()
A:劳动能力低下 B:文化素质低下 C:心理挫折感强 D:收入太低 E:低职化或无职化 F: 社会治安的隐患
4.你认为现在最困扰社会底层弱势人群的是(单选题):()
A:穷 B:人们的偏见与不理解 C:社会制度对他们的忽略D:得不到良好教育对自身发展的束缚 E:得不到应有的救助
5.你认为我国弱势群体面临的最大问题:()
A:工作 B:生活 C:看病 D:子女读书 E:住房 F:政治权力少
6.我国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援助工作做得:()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还有待提高
7.面对智障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你的态度是:()
A:深表怜悯 B:偶尔关心 C:事不关己 D:敬而远之 E:给予关心帮助8.目前,我国弱势群体问题解决上的障碍主要来自于:()
A:社会理念 B:制度保障 C:经济发展落后 D:钱少
9.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否是国家义务:()
A:是 B:否
10.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予他们帮助?
分析以上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1、我们应当尽己所能给予身边的弱势群体相应的帮助。
2、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制度有待完善。
3、很多人对弱势群体的认识关注不够
4、弱势群体不应该只寄希望与国家和他人,应当更加自强的面对以后的生活。
三,活动日志和心得
准备实践过程要用的材料、设备与资料。
包括:信息收集、备案、调查问卷的制作、用具的租借、应急工作的前期准备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的联系等。
完善计划,预想活动中将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使本次活动的效果更好。
我们很快做了状态调整,与老人尽享交流。
亲切的氛围很快在我们身边扩散开,一位老爷爷甚至问我们的队员是否吸烟;带去的三个西瓜在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很快吃完,并且与老人的交谈也更加深入,老人言谈间充满欢乐,他们是那么的容易满足。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容易满足的老人,抽出我们一点点时间吗?
在福利院的时间过得飞快,临走前合影留念时,老人们不停的为我们出主意、选地方;当我们的相机里留下老人们亲切的笑容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晚了,老人们把我们送到了大门外,在老人们殷切的面容里我明白了我们的使命不是完成了,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在没有人到过目的地的情况下,一行四人带着糖果和彩笔来到了郑州市聋儿言语康复中心,受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老师们的积极配合让我们的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和那些没有语言能力的孩子交流,没有想象的那样轻松,他们或者非常内向,或者非常调皮。
这丝毫们没有影响小分队成员们的积极性。
分享糖果和学习用具,孩子们争先恐后;面对相机的快门时孩子们兴高采烈;游戏中的孩子显得是那么天真无邪,他们在无声世界里有他们自己的快乐,一个小朋友在一块不大的黑板上,留下了他对一些事物的印象。
孩子们的路还很长,希望社会各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老人是国家的一种财富,而不是负担,这其中有很多老人是有子女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道呢?当我们提到这些子女时,大多数的老人为他们极力开脱,好像受委屈的不是他们!希望大家能有所触动,劝诫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财富”!
这次社会实践“康乐养老院之行”,把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康乐养老院建成了我们的社会实践基地,是这次活动的不小收获,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担负更大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把调查问卷的第一站定在了绿城广场。
调查报告的展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一位大叔在我们叙述完我们的目的的时候,开门见山的给了一个响亮拒绝。
在看似“无用”的社会实践里,我们能学很多书本许多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调查发放更好的志愿者”问卷,通过问大众一些与青年志愿者有关的问题,1、了解大家对弱势群体的看法2、国家对弱势群体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便国家采取有效的措施,3、周围的人能为他们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从发放调查问卷开始,调查问卷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筹备了,综合了成员的意见,最终筛选精简出十个问题。
二是到一些福利机构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和老人们,这一方面是一个爱心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宽青协与社会的接触面,以便让他们受到更多人的关爱,也为想要为他们尽一份力的同学们多提供一条途径。
在老人们和孩子们殷切的面容里我明白了我们的使命不是完成了,而是刚刚开始。
这
五、典型图片
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