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面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 第1课时 认识面积
水杯侧面的大小就是 水杯侧面的面积。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封闭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 它们的面积。
(教材P58 T2)
2.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直辖市) 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四川省
北京市
河南省
四川省的面积>河南省的面积>北京市的面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5 面积
第1课时 认识面积
情境导入
说一说教室里物体 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探究新知 1 观察黑板面和课桌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黑板面比课桌面大。
哪一部分是黑板的面? 哪一部分是课桌的面?
黑板面的大小就是 黑板面的面积。
课桌面的大小就是 课桌面的面积。
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上的面的面积吗?
用 作单位来量:
用 作单位来量:
用 作单位来量: 蓝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正方形能铺满整个 长方形而没有空隙, 且拼摆方便。
(教材P56 做一做)
做一做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个
16 个
27 个
巩固运用
(教材P58 T1)
1.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 的面积。
(教材P55 做一做)
做一做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
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说课稿7篇(小学数学认识面积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说课稿7篇(小学数学认识面积说课稿)敬重的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1号考生,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熟悉面积》,对于这节课。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5个方面来绽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熟悉面积》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把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根底上进展的。
本节课学习面积的开端,后续学生还会接触到许多平面图形的面积其中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还有立体图形的外表积,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依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把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受小组合作、小组探究有关面积测量方法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量,建立几何直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效劳于生活的特点,体会数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依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把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是有一些感性熟悉的,但缺乏理性熟悉的支撑。
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泼,求知欲和奇怪心较强,擅长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当重点留意的地方。
三、说教法学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原有学问框架建立新旧学问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法确定为:探究式教学法、争论法。
本篇课题引导学生小组探究面积大小比拟过程中进展感知统一面积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面积》 人教新课标
《认识面积》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面积的学习方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 面积单位及换算4. 面积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3. 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面积知识的掌握。
4.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接着,通过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3.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 面积单位及换算: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并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5. 面积的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如计算教室的面积、计算操场的面积等。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面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认识面积单位
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 方米。(重点)
2. 正确区分和使用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难点)
学习目标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学习目标
3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²) 、平方分米(dm²)和平方米 (m²)。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 平方厘米。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选自教材P65 T5) 米 厘米 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巩固练习
2.把下面的长方形分成甲、乙两部分,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画 “√”。 (1)甲和乙的面积相等。 ( ) (2)甲的面积比乙大。 ( ) (3)乙的周长比甲长。 ( ) (4)甲和乙的周长相等。 ( )
巩固练习
面积:1×4=4(平方厘米) 周长:1×8=8(厘米)
面积:1×4=4(平方厘米) 周长:1×10=10(厘米)
巩固练习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用字母分别 表示为 cm²、dm²、m²。
2. 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稍大物体的面 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3. 三个面积单位相比较: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
课后作业
作业1:预习下一课。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谢谢大家
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下
3. 三个面积单位相比较: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
学习目标
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 米和1平方米?(选自教材P63 做一做T1)
三年级面积教案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一: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61-6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做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教学准备:比赛用图,方格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教学过程: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1、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
(台上)(台下)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引出“面”的概念。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1、初步认识面积(1)摸一摸,认识面。
学生边说边摸一摸自己看到的面。
(2)比一比,知大小。
比较自己看到的面。
(3)观察教室中黑板的面和地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积大。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2)列举其他物体的面积,并比较面积的大小。
(3)比较橘子和足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比一比使学生感知面积,并理解曲面也有面积)3、说明封闭图形的面积(1)如果把桌面画在屏幕上是什么图形?(2)物体的表面还有可能是哪些图形?出示图形:总结: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1)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观察法:(2)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大小。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摆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面积守恒观念。
)(3)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下认识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下认识面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面积”这个词。
比如,我们会说房间的大小、操场的宽广、手帕的面积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面积呢?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就来一起深入认识面积。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房间,会直观地感受到它是宽敞还是狭窄。
这种对于空间大小的感受,其实就是对面积的一种初步体验。
面积,简单来说,就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我们先来看看物体的表面。
拿一本书举例,书的封面就是一个表面。
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再看看我们的课桌面,也是一个表面。
那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哪个小呢?很明显,通过直接观察和比较,我们能判断出课桌面的面积比书的封面大。
那封闭图形又是什么呢?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它们的线条首尾相连,形成了封闭的区域,这就是封闭图形。
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个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直径为 4 厘米的圆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计算面积的方法。
在认识面积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一些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法。
当两个物体或图形的大小差别很明显时,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比如一块大黑板和一块小黑板,很容易就能看出大黑板的面积大。
但有时候,通过观察不太容易准确判断,这时候就可以用重叠法。
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较多出的部分。
例如,有两个差不多大的长方形纸片,把它们重叠一部分,就能清楚地看到哪个剩下的部分多,哪个的面积就大。
如果图形比较复杂,或者无法直接重叠比较,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
比如,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去铺满要测量的图形,看看分别用了多少个正方形纸片,用的纸片数量越多,面积就越大。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面积的大小,我们还引入了面积单位。
就像我们测量长度用厘米、分米、米这些长度单位一样,测量面积也有专门的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平方厘米是一个很小的面积单位。
大概一个指甲盖的大小就是 1 平方厘米。
《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认识面积》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 使学生能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教学难点:1. 理解面积的概念2. 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面积单位的学习工具(如面积板、方格纸等)3. 实物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的大小是如何描述的?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它们的大小可以用面积来描述。
二、探究面积的概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正方形的大小与它的边长有关。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正方形的大小?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正方形的大小可以用它的边长的平方来描述,这就是面积的概念。
5.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三、探究面积单位(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平方厘米就是描述这个正方形大小的单位。
4.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其他面积单位,如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并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四、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它的长和宽。
2. 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4. 教师出示其他图形,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
《认识面积》说课稿《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面积》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0—62页《认识面积》。
2、说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他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
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物体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教法: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有小的。
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1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教学准备:学具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涂颜色”比赛。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20(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
让学生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铅笔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
比一比,哪个表面大。
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两张树页,进行比较。
教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图形。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第一组:圆形第二组:提问:(1)第一组两图相比,哪个面积大?(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三角形面积中可以包含这个圆的面积,因此三角形面积大于圆面积。
)(2)怎样比较第二组两图?(这两幅图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
)3.揭示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则的,请你比较下面各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三组:第三组两图的形状差别较大,不能用重叠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人合作,想个可行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请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问:你听懂了吗?(用划方格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通过数方格,看哪个图形包含同样大小的方格数多,哪个面积就大。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下面是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面积认识》说课稿(通用16篇)
《面积认识》说课稿(通用16篇)《面积认识》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课程内容:《认识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说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2)、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关键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教法和学法(1)情境教学法:课一开始,创设“涂色”比赛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作了较好的铺垫。
(2)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实物、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学习新知。
(3)认知冲突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低中年级操作随意性大,对学生的操作必须适当指导启发,另外根据认知冲突论,教学中我不断设置矛盾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学习法: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
认识面积说课稿3篇
认识面积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根底。
〔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已经具备了观察、比拟的意识,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了面积及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根底。
三、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协作法、观察法和发现法三种方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设计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下午学校安排咱们班的同学给教学楼前的两块草坪浇水,〔课件出示两块草坪〕老师准备分成男女两组,请你们自己选择。
教师鼓励男生承当较大块的草坪,究竟哪块草坪大呢?〔男女生争执不休〕怎样比拟草坪的大小呢?从而得出要比拟草坪的面积。
〔适时提问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进一步引导如何比拟面积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叠、数面积单位〕对于面积较大的草坪这两种方法又太麻烦。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一、引言在数学学科中,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比如桌子、地板、房间等等,这些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都有面积。
通过学习认识面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面积?面积是指一个物体所占据的平面空间的大小。
我们可以把面积理解为物体的“表面积”。
用数学术语来说,面积是指平行于底面的所有点所组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三、面积的单位在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使用一定的单位来表示。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m2)、平方厘米(cm2)和平方英尺(ft^2)等。
平方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面积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如何计算面积?要计算一个物体的面积,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形状。
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 正方形和矩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和矩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边长和宽度,并将它们相乘即可。
即面积 = 边长 × 宽度。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使用三角形的底边长度和高度来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面积 = 底边长度 × 高度 / 2。
3. 圆形的面积计算圆形的面积计算需要用到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 π × 半径^2,其中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
五、应用实例1. 计算房间的面积假设我们要计算一间房间的面积,首先我们需要测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将长度和宽度相乘,即可得到房间的面积。
2. 计算花坛的面积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圆形花坛的面积,我们需要测量花坛的半径,然后使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六、总结通过学习认识面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面积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计算面积,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物体有多大,从而方便我们做出一些决策。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只有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而设计的教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持和指导,很多时候教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1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
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
(板书:面积)2.揭示课题。
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
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
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交流。
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自主学习单(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面积》-苏教版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计划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几何直观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面积比较的游戏,如“找不同大小的纸片”等,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面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比较大小的情形?”比如,你们在选择桌面、比较纸张大小的时候。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积大小的奥秘。
4.面积的实际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观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形成对面积大小的直观感知。
2.发展学生的量感,学会使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培养准确计量和比较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通过解决实际面积问题,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面积单位的转换: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具体操作和练习来加强理解。
-面积计算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面积计算方法,如计算房间地面的面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准确计算,这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
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
(板书:面积)2.揭示课题。
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
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
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交流。
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自主学习单(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重量、货币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本章节通过让学生认识面积、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的单位等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面积计算的工具,如尺子、剪刀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桌子、书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表面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面积计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面积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桌布的大小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方便学生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
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