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简介

合集下载

紫金旅游资源介绍

紫金旅游资源介绍

河源市紫金县旅游资源介绍一、紫金县的地理环境:紫金县位于东经114°40′一115°30′,北纬23°10′一23°45′,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

全县境域:东西长88.6公里;南北宽64公里;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

紫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约30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3.98%,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并向东西两翼倾斜,构成马鞍形,分别归属不同流向的两条水系(东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东南部武顿山为最高峰,海拔1233米:西部古竹江口为最低点,海拔50米,县城为140.8米,全县平均海拔300米。

紫金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以2--3月为春季,4--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次年1月为冬季。

春季冷暖交替,气温较低,多为低温阴雨。

夏季高温高湿多雨。

秋季冷空气活动加强并逐渐影响本县,气温下降,降雨减少。

冬季干燥寒冷少雨,间歇性出现霜冻、冰冻。

二、紫金县的历史背景:紫金古称永安县,民国改称紫金县。

建县前,分属长乐(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市)地。

明朝嘉靖年间,境域内农民起义、矿工起义不断,其中青溪磜头山矿工起义持续二十余年,范围延及兴宁、长乐、程乡(今梅县)、揭阳、河源、龙川、博罗,及海丰、归善、东莞,均以归善县、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都为大本营。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派兵进行第五次征剿,镇压了起义。

为确保安靖,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割划归善县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流域),长乐县琴江都(琴江流域)共三都建立永安县,意即永远安定,以古名都乌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

因该县名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同名,且其建县早于本县117年(福建永安县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民国三年(1914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县改名为紫金县,以县城有紫金山而命名。

广东省紫金县曾公嶂火山岩盆地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广东省紫金县曾公嶂火山岩盆地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1 概 述
内主要 的控矿 、 容 矿 构造 ; 北西 向、 近南 北 向断 裂 次之 , 东 西 向的构 造则 少见 及 , 且 规模 较 小 。
2 0 世纪 6 0 年代以来 , 先后有地质队在 曾公嶂火 山
盆地 开 展 过 区调 以及 矿 点 的初 步 普 查 工 作 , 期 间也 有 民采 活动 。2 0 0 9 年至今 , 我 队在 布 心 矿 区开展 银 多 金 属 矿 普 查 评 价 工 作 。 布 心 矿 区位 于 该 火 山 岩 盆 地 北 缘, 因此 , 进 一 步研 究 该 火 山岩 盆地 多 金 属矿 的成矿 规 律, 对 本 区找 矿有 着重 大 的指 导意 义 。
代 断 陷 区一 莲花 山深 大 断裂 西侧 , 其成矿 地 质 条件 较好 , 盆 地 内及周 边 已发现 有 多个矿 ( 床) 点, 与 火
山成矿作用有关 , 具多阶段 的多金属矿化特征 , 矿种类型 包括 s n 、 P b 、 z n 、 S b 、 C u 、 A g 等。从 曾公嶂 中 生代 火 山盆 地成 矿 地质 条 件 分析 入 手 , 结合 区 内典型 矿 ( 床) 点 地质 特 征 的研 究 , 进 一步 总 结 了该 区
2 地 质概 况
该盆地内已知有 3 个环形构造 , 其中曾公嶂环形构 造 属形 态 环 , 正 向突起 , 由弧形线 性 构 造 , 弧形 山脊 、 沟
谷 等 连 接成 环 的边 界 。大 环 内 由火 山 穹 窿 构造 。盆地北部 造瞳 ] 。四周放射状的弧形断裂及燕山期花岗岩脉发育 。
子 峰组 ( D 。 ) 、 下石 炭统 岩 关 阶 ( C v ) 、 下石 炭 统 大塘 阶
测水段( C d e ) 和第 四系( Q) 地层。 火 山盆 地 内和 近边 缘 有 晚侏 罗世 中细粒 黑 云母 花 岗岩 ( J 。 ) 、 早 白垩世 石英 斑 岩 ( K ) 和花 岗斑 岩 ( 7 T c ) 呈 岩株广泛发育 , 为本 区的热液矿床的形 成提供 了一 定 的物 质基 础 。

河源紫金景区景点介绍

河源紫金景区景点介绍

河源紫金景区景点介绍
河源紫金县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比较知名的景点:
1. 越王山风景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的东江河畔,方圆两平方公里。

它属于丹霞地貌,由数十个石山组成,险峻而秀美。

主峰海拔316米,四面绝壁,谷底及山脚植被茂盛,一片苍翠。

沿着山中总长十多公里的环山游览栈道前行,又可以重温一下山脚的快乐,而忘却了攀登途中的辛苦。

2.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位于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幸福村。

这里的温泉水质非常好,鱼也非常鲜美。

此外,还有正宗的印尼技师Spa和中餐厅的客家菜出品不赖,让人轻松休闲护肤。

3. 紫金观:是紫金县的一个著名道教圣地。

4. 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祖籍之地。

5. 桂山石楼、苏区革命遗址群、庙祖石南母寺、天子嶂、紫金中山公园、武顿山等也是值得一游的景点。

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简介

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简介

党政办公室
1、负责组织检查督促上级和本镇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主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负责各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2、负责起草党委、政府的文件;负责所有的报告的审阅把关;负责党委、政府有关汇报材料的组织。
3、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做好领导的参谋。负责统揽全镇的基本情况;负责做好与上级或其它部门的联系工作,及时收阅文件材料以及做好传达和转达工作。
村镇办公室
主要职能抓好城镇规划、建设和主要道路建设工作;负责农村私人建房规划审批和管理工作;负责本辖区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建设和村级交通道路建设规划;负责辖区内供水、绿化等工作;负责指导村级和各类建设项目。
纪委办
主要负责纪检、行政监督等工作。
人大办公室
认真抓好人大工作,积极搞好人大联络活动,中肯地反映社情、民情;做好人大检查工作,督促有关法规的实施,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按照县人大的布置,做好评议等工作。
武装部
要精心组织好民兵的训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的征兵任务,搞好武装的档案管理,协同民政搞好双拥工作,积极为烈军属、退伍军人排忧解难,紧急情况下,做好民兵的组织、指挥工作。
共青团
认真搞好共青团组织生活和发展工作,积极组织青年开展社会各种有益活动。配合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妇联办
积极做好妇女、儿童的保护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做好群众家庭矛盾的调解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努力完成县妇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合作医疗办
负责办理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以及住院就医费用报销。
蓝塘镇特色农产品简况
蓝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距紫金县城40公里,辖区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和1个居蓝塘土猪等特色农产品。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1. 引言1.1 概述主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而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县市,河源市紫金县也不例外,其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本文将对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诱因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防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对紫金县地质灾害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特点。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粤赣交界,境内山地较多,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该县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多种地质灾害。

本文将通过对紫金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逐一分析,包括滑坡灾害、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灾害等,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

结合当地的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这些地质灾害的诱因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紫金县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而总结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灾害防范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2 研究意义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作为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对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了解主要地质灾害类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有效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了解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特点、规律和形成机制,有助于科学制定综合防灾减灾对策,提高抗灾能力,降低灾害损失。

分析地质灾害的诱因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根源。

通过深入探讨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诱因,可以引起我们对地质环境的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预防灾害的发生。

研究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规律性,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河源市紫金县水墩镇简介

河源市紫金县水墩镇简介

水墩镇位于紫金县东南部,与五华县龙村镇毗邻。

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9871公顷,耕地1062.2公顷。

2009年全镇辖10个行政村,有4386户,总人口24765人。

水墩镇主要资源有竹子、木材、三华李、板栗、花岗岩、锡矿、矿泉水和高岭土等,其中铁嶂锡矿有数百年的开采历史。

文化遗迹有雅布村的清代杨茂总兵墓、上璜坑武榜眼、廉州游击将军杨鼎墓。

2009年我镇共完成税收27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116万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4033元,增长率7.3%;全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540万元,对比上年同期增存431万元。

农村经济:年内,投资40万元群丰三面光引水工程正有力推进。

全镇改造陂头10座,水圳5千米。

全面落实支农政策,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深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大力推广水稻良种良法种植,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全年粮食总产6975吨,生猪出栏6305头。

2009年实现农业产值7563万元。

乡镇企业:坚持内部挖潜与招商引资并举,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实施“暖企”工程。

积极帮助铁嶂锡矿企业早日投产,做强做大,努力支持秋溪日仙石材经济开发上新水平。

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843万元。

财税金融:全年我镇共完成税收273万元,其中国税任务107万元,实际完成123万元,超额完成任务15%;地税任务116.2万元,实际完成139.5万元,超额完成任务20.1%;财政两税任务10万元,实际完成10.5万元,超额完成任务5%。

个体私营经济:2009年全镇有个体私营户168户,从业人员235人,上交工商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7.6万元。

主要从事交通、电器、家私、饮食、服务、机械维修、建筑等行业。

紫金县论坛()是一个立足紫金县地区的综合门户网站。

紫金县论坛含河源市区、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东源县新闻、房产、招聘、汽车、网购、公益、二手、交友等版块,是提供河源市五县一区各类资讯的社区论坛。

紫金县革命根据地

紫金县革命根据地

龙源期刊网
紫金县革命根据地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源流》2017年第01期
紫金县,有“客家古邑·红色紫金”的美誉。

紫金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入粤始祖地,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工运领袖、青运先驱刘尔崧的故乡。

东征军、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东江工农红军、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先后在紫金与地方革命武装并肩战斗。

周恩来、徐向前、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紫金留下光辉足迹。

古大存、曾生、尹林平、梁威林、林若、叶锋、郑群等同志曾在紫金领导革命斗争。

紫金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是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早创建农村革命根据的地区之一。

紫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用鲜血染红了紫金大地,为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片红色土地光荣的革命传统,对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踏上“十三五”新的征途,紫金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林业生态县、革命老区县、山区贫困县的基本县情,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苦干实干,为实现振兴发展、建设幸福紫金而努力奋斗!。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

广东省广东简称:粤,古代粤、越通用。

广东古代被称为“百越”,当然也可以可以叫“百粤”。

越(粤)族就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也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也就是说“越”是“人”的意思。

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广州简称“穗”,又名羊城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

旧称Kwangtung、Canton,现汉语拼音GuǎngDōng。

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

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在该省均有分布。

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广东GDP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1、简述广东,《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也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

广东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

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的名称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

2、位置、范围和面积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

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并在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

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祖国大陆最南端),跨度约600公里。

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

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岛屿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

紫金县旅游景点

紫金县旅游景点

紫金县旅游景点
紫金县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该县的主要旅游景点:
1.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紫金县境内,是一个风景秀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保护区。

公园内有山峦起伏、峡谷深陷的特色地貌,以及植被茂密、山泉清澈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徒步和野外探险。

2. 天蚕围村:座落于紫金山脚下的天蚕峡畔,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集中体现了江西南部地区的传统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备受游客喜爱。

3. 玻璃栈道:位于紫金山上的玻璃栈道是一项刺激和挑战自我的体验。

游客可以在悬崖峭壁上行走,俯瞰壮丽的山景和峡谷景观。

这是一个能带给游客强烈刺激和惊险体验的旅游景点。

4. 乌石画村:乌石画是一种独特的彩陶艺术形式,是紫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石画村是这种艺术形式的聚集地,这里有许多陶艺家和工匠以传统的工艺技巧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乌石画作品。

游客可以欣赏到这些作品,并且亲自参与制作过程。

5. 穿金洞:穿金洞是紫金县境内的一个天然溶洞景区。

洞内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形态各异,壮观奇美。

游客可以在洞中漫步,欣赏到这些奇特的石钟乳,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以上景点,紫金县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万年桂山、巴山老街等,都值得一游。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体验传统文化,紫金县都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紫金的旅游景点

紫金的旅游景点

紫金的旅游景点
1. 紫金县云岩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黄竹塘村,景色优美,佛音缭绕,建筑“浮”在云雾之上,仿佛是挂在天边,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2. 广东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343乡道西200米。

3. 万绿湖•镜花缘游览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万绿湖旅游码头。

湖景不错,水很绿很美,有山有树有泉水,不会很热。

游玩项目不算多,有女儿国表演、客家山歌巡游、高空速降、科普园,有一个小的网红无边际玩水池。

4. 黄满寨瀑布:位于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村,瀑布不错,非常大自然,环境清幽。

5. 东江湾公园:位于东江西路附近。

周六周日在这里晒太阳、跑步很舒服。

6. 中山公园: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广场三路西150米。

7. 黄海龙将军祠: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敬梓镇中联村。

8. 嘉年华主题乐园:位于沿江东路文化广场。

比一般的大,主要是家庭来此游乐和青少年来此消遣。

9. 农夫山泉生产基地:位于河源市双下路与西环路交叉口。

此外,还有瓦溪福音堂、奎公祠、椒坑南母寺、紫金县华山观音寺、凤凰寺、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紫金东岳宫等著名景点。

紫金旅游攻略

紫金旅游攻略

紫金旅游攻略简介紫金县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旅游目的地。

紫金县地处丘陵区,拥有壮丽的山川景色、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户外活动、品尝美食、感受民俗文化,并欣赏到迷人的风景。

本篇攻略将带您一起探索紫金县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

自然风光1. 柏埔风景区柏埔风景区是紫金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大片的竹林、茶园和瀑布,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

您可以漫步在竹林之间,感受竹林的清凉与宁静;或者到茶园品尝鲜香的茶叶;还可以来到瀑布下感受壮观的水景。

2. 石浪山石浪山位于紫金县城西北约20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神奇的自然景点。

山上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奇石,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它们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您可以在石浪山漫步,欣赏到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3. 大观音山大观音山是紫金县的象征,也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圣地。

山上有一座巨大的观音像,高约47米,庄严肃穆。

除了观音像,山上还有古庙和寺庙,是信仰者前来朝拜的圣地。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紫金县的美景。

人文历史1. 紫金县博物馆紫金县博物馆是了解紫金县历史文化的最佳场所之一。

馆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包括古代的器物、文书和艺术品。

游客可以在博物馆中了解紫金县的历史发展和人文传承。

2. 云英古村云英古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村落,距离紫金县城约15公里。

这里有明清时期的古屋、古井和古道,可以让您感受到古代村落的风貌和历史氛围。

游客可以在云英古村漫步,欣赏古建筑的魅力。

3. 紫金古城紫金古城位于紫金县城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氛围。

古城内有古代城墙和各种古建筑,是体验古代文化的理想场所。

您可以在古城中漫步,感受历史的厚重。

特色美食1. 紫金板栗紫金板栗是紫金县的特产之一,以其肉质饱满、味道香甜而闻名。

板栗可以烹饪成各种美食,比如板栗糕、板栗鸡等。

品尝紫金板栗,不仅可以体验当地风味,还可以享受到美食的诱惑。

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简介

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简介
古竹镇位于紫金县西部,东江中游东岸,全镇总面积278.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6814公顷;耕地2378.4公顷;户籍人口5.8万人;辖18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属低山丘陵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工业重镇、商贸之埠 ”之美誉。主要资源有木、竹、水产、水果及铁矿等,荔枝和红瓜以质优名扬东江,有富有传奇色彩的“越王山”旅游景区和道姑岩等风景名胜,以及正在建设中河源石窟景区。古竹镇委镇政府坚持“工业立镇、科技兴镇、农业稳镇、旅游旺镇”战略,全力把古竹打造成“工业重镇、文化重镇、眼镜重镇”。
境内交通便利,陆路有省道中(洞)石(坝)线穿境而过,距惠州93公里,离深圳170公里,至广州198公里,连接“广梅汕”铁路货运站和“惠河高速公路”仅6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汕湛高速公路途径本镇7个村,并连接市区高速公路“东环高速”。水路可通河源、龙川、惠州、广州等地、古竹港吞吐量100万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竹镇是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规划开发30平方公里的“紫金经济开发区”所在地,目前开发区建成3.7平方公里,落户企业21家,已逐步形成眼镜光学、塑胶、五金、纺织、电子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开发区(工业园)主要接纳眼镜光学、五金等产业,致力把开发区(工业园)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眼镜生产基地。2008年9月被省确认为省级眼镜光学产业专业镇。
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9.42亿元;农业总产值为3.67亿元;本级财税收入205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062元。
紫金县论坛_紫金县第一新闻门户_中国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论坛 _ 官网

河源市紫金县上义镇简介

河源市紫金县上义镇简介

上义镇地处秋香江支流上义河上中游,地形沿上义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地势东西高,南北底,四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狭长地带,象船形。镇内有唯一的上义河。上义河是由吉洞小溪、卷蓬小溪、黄坑小溪、叶西小溪四条溪流所汇成。卷蓬溪是上义河的主流,发源于古田自然保护区和平田嶂,流经光辉村、上义村、招元村,至好义出口,流入东江。上义河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据测:落差为100米),流量1.5m3/秒。集雨面积12.8平方公里。
14、综合协调中心以外有关部门,协助中心处理有关事项。
15、协助党委、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职能:
1、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县制订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2、督办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审核并依法上报各种报表和资料。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职能:
1、负责本镇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
2、协调设在本镇的财政、税务、工商、金融、流通部门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税收工作,做好村镇企业、联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工作。
3、负责镇村建设规划,协调做好镇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保护、村镇建设、农村住宅建设等服务工作。
8、开展禁毒工作,组织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9、开展流动人员登记工作和特殊人群维权援助工作。
10、组织对治安防患、乱点的联合整治。
11、组织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
12、开展预防和处理邪教工作。
13、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协助有关部门控制好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
4、组织对村(社区)综治信访维稳站、基层调委会、治保会的管理和指导,不定期地开展工作检查,落实工作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2019年第三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WESTERN RESOURCES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钟远良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惠州516000摘要:紫金县位于广东省河源市,该地区常年降水充足,人口稠密。

地区海拔变化较大。

文章通过对该地区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列举出主要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诱因,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希望对该地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紫金县;地质灾害;工程建设1•主要地质灾害类型1.1地形地貌与地质灾窖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十分密切,地形地貌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控因素,为其灾害提供能量和活动场所。

影响滑坡、崩塌发育的主要地貌因素为海拔高程、斜坡高度及坡形,下面就以上三种因素对紫金县滑坡、崩塌的影响进行分析。

(1)海拔高程与地质灾害。

调查区海拔高程变化较大,最高海拔是调查区东南部的乌顿山,为1233m,最低处是西部古竹江,海拔为50m,相对高差为1183m。

现将调查区划分为海拔高程0~100m、100m~500m、500m~1000m三个等级区,通过统计地质灾害在各个海拔高程等级区的数量,分析海拔高程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总体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100m~500m地区,共计292处,占灾害总数的92.11%0从单个灾种来看,各灾种的分布也满足这一规律,70.59%滑坡.57.77%崩塌均分布在海拔高程100m~500m地区。

产生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在丘陵区内普遍都发育有5m~20m厚坡残积层地质灾害的致灾载体,同时这些区域的人口相对集中,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环山拓宽面积切坡普遍、坡面开垦活动、植被损毁明显,因此,丘陵地貌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奠定了发育基础。

(2)斜坡高度与地质灾害。

调查区人口多,平地少.大部分农村建房、修路均需要削坡.以至于形成大量人工挖方边坡,边坡坡高一般在2m~40m不等。

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简介

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简介

三、经济概况
至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627万元,比2006年增加2227万元,年均增长9%;工农业总产值7320万元,比2006年增加2320万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比2006年增加1236元,年均增长8%。
2011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676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9亩,粮食总产量4263吨;蔬菜种植面积3030亩,总产量4849吨;全年水果种植面积5895亩,总产2696吨;全镇油茶育苗规模已达到100万株,油茶种植面积1900亩。封山育林面积8万亩。农业总产值3505万元。
五、基础设施
2011年末,全镇已基本实现村道亮化、硬底化,做到村村有路通。现县道X123线正在施工改造,有望年底前完工。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运营商1家,全镇有固定电话用户1680户,移动电话450户,互联网用户85户。
六、名胜旅游
南岭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紫金县第一高峰——武顿山及文笔峰等自然景观பைடு நூலகம்拥有浓郁客家文化——客家擂茶文化厚重,更有德先楼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氏总祠被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建成佛家道场——松山寺。
二、自然条件
地处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四周高山连绵,中部、西北部成盆地状,山地面积占全镇的91%。东南部武顿山为最高峰,海拔1233米。源天武顿山的南岭河自南向北流经境内,流入苏区、洋头,汇入琴江,成为韩江发源地。北回归线从境内文笔峰尖经过。气候温凉湿润,年均气温19.7℃,降水1827.7毫米,无霜期290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
南岭镇地处紫金县境东南部,东接陆河县,南与海丰县毗邻,西南与惠东县接壤,北与五华县相接。县城紫金县,人民政府驻紫金县秋江东路38号,电话区号0762,邮政编码517400,距河源市区68公里。

紫金县庄严宗亲概况及组织简介

紫金县庄严宗亲概况及组织简介

紫金县庄严宗亲会严出于庄,庄严一家。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庄氏,芈(mǐ)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

芈姓为颛顼五世孙季连的姓,他的后代受周封於楚(今湖北一带)。

春秋末期,楚庄王后代,以谥为氏,改称庄氏。

《左傅》载:“庄氏出於宋者,则是宋载武庄之后”。

宋国为殷商子姓后代所建,早於楚庄王之前,已有以庄为氏的,他的范围在今河南东南部。

宋国庄氏后代人数较少,至今仍以楚庄王后代为庄氏主流。

《通志氏族略》载:“东汉时,因明帝名庄,避讳改庄为严,汉朝所有严氏著名人物,均由庄氏所改称,距今约在二千年以前。

魏晋以后,恢复本姓者渐多,从此庄、严二氏并行於全国。

”严姓发源於甘肃天水及陕西冯翊、华阴等地,其后繁衍於南方,江苏吴县(今苏州)、无锡等地,为当地望族。

一、迁入紫金概况严氏迁入紫金有三脉。

(一)严献伦世系严献伦(一世)于北宋神宗年间,在江西瑞金县开基。

其十世孙严令明于元末由江西瑞金移至广东南雄,后再移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培峰镇长流村)开基。

十二世孙严复德于明末从福建汀州府迁广东永安县九丫树,后再迁乌石鹧鸪塘立基,后裔分居龙窝嶂下、矿沥及紫城、附城等地。

(二)严秀良世系严秀良(初世)于元大德四年(1304年),率子严与敬由广东南雄府始兴县迁居惠州府归善县东平坊,其裔孙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让出宅居地为县署址,始分迁居于惠州水口源塘、梁化、阳背、坦湖等地。

十世孙严庭观由惠阳水口源塘迁阳坑后再迁永安县(今紫金县)义容塘面开基,后裔分居古竹汤坑、上义李郊田等地。

(三)严伯辉世系严伯辉于元朝,从福建(漳州龙溪柑子园)迁广东惠州府。

其二十二世孙严帮仰,携子迁永安县柏埔严屋坝立基,其后裔分居临江花坑、柏埔庄上等地。

二、堂号、祠堂与楹联(一)堂号“天水”天水郡,西汉初元鼎之年(公元114年)置、治所平襄县(今甘肃通渭县西),严姓发源于此,故以“天水”为堂号。

“冯翊”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今山西大荔县一带),也是严氏发源地之一,其后裔以“冯翊”为堂号。

紫金县临江镇简介

紫金县临江镇简介

乡镇概况紫城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6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96133人。

附城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毗邻县城,北与东源县交界。

全镇总面积230.9平方公里(含白溪42.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38638人。

镇内矿产、水力和松木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黄花细叶绿茶、单丛茶、春甜桔等。

主要景点有白溪——散滩水库风景区、广福庵等。

金山民营工业园位于镇内西郊,占地面积3.12平方公里。

乌石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秋香江上游。

全镇总面积140.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6188人。

境内水力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春甜桔、三华李等。

主要名胜有官山嶂、杨梅坳仙人足迹等中坝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东邻五华县长布镇,北毗东源县黄村镇。

全镇总面积17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41028人。

境内瓷土和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河源市投资和规模最大的瓷土开发企业中坝华鹏高岭土厂。

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被河源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碧云古洞等景点。

敬梓镇,位于紫金县境东部,东面、北面与五华县交界。

全镇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28840人。

境内花岗岩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敬梓村温泉温度62℃,日喷水量200立方米。

此外,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联黄海龙将军祠、新寨宋屋、清代岭南才子宋湘祖坟“卧狮摇铃”、峨山顶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山谷围风景区等名胜古迹。

水墩镇,位于紫金县境东部,东邻五华县龙村镇。

全镇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22739人。

境内有丰富的锡矿、瓷土资源。

龙窝镇,地处紫金县境东南部,东与五华、陆河县相邻,南与惠东县相邻。

全镇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78904人,是全县最大的乡镇。

粤北五市各县区面积人口GDP及县区简介

粤北五市各县区面积人口GDP及县区简介

4.8
10
清远市 清城区 1296.31 112.52 788.98
7.01
11
清远市 清新区
2353
61.85
347.84
5.62
12
清远市 英德市
5634
94.13
477.61
5.07
13
清远市 连州市 2663.33 37.78
194.44
5.15
14
清远市 佛冈县
1295
31.64
163.47
93.69
358.78
3.83
35
云浮市 新兴县 1521.68 43.18
336.71
7.8
36
云浮市 郁南县 1966.2
37.17
151.45
4.08
城市简介
浈江区是韶关市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之一,有风采楼等历史遗迹。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并重,农业也有一定基础。
武江区经济发展活跃,产业多元化,有芙蓉山等自然景观。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城市建 设不断推进。

5.17
15
清远市 阳山县
3418
36.72
148.11
4.03
16
清远市
连山壮族瑶 族自治县
1265
9.53
46.78
4.91
17
清远市
连南瑶族自 治县
1306
13.55
73.65
5.49
18
梅州市 梅江区 570.61
42.37
311.92
7.36
19
梅州市 梅县区 2482.86 55.67
255.59
曲江区历史文化悠久,马坝人遗址闻名。农业和工业协同发展,境内有南华寺等景点, 旅游资源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金县简介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4°40′-115°30′,北纬 23°10′-23°45′。

东接五华县,东 南与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南与惠东县相邻,西南与 惠阳市惠城区相接,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邻,西北与河源市 源城区相接,北与东源县交界。

全县境域:东至南岭镇东溪 村蕉窝,西至古竹镇江口村,南至上义镇搼蓬村,北至白溪 管理区燕子岩。

东西长 88.6 千米,南北宽 64 千米。

总面积 3619 平方千米(简册)/3627 平方千米(1994 年土地详查 面积 3621.24 平方千米) 。

全县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紫金交通图中文名称: 行政区类 别: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紫金县 县 广东省河源市 辖 20 个镇 紫城镇 0762地理位置: 面积: 人口: 气候条件: 代码: 拼音: 邮政区码: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 3621.24 平方千米(1994) 785593 人(2002) 亚热带季风气候 441621 Zǐjīn Xiàn 517400历史沿革建置沿革 紫金地域,春秋时属百越地,战国属楚,秦代 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 宋元为归善(今惠阳)、长乐(今五华)两县地。

明隆庆三 年(1569 年)置永安广东紫金县孙中山祖籍纪念馆 县,属惠州府。

民国元年(1912 年)属广东省都督府, 民国 3 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民国 15 年隶属东 江各属行政公署,民国 26 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 38 年(1949 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 年 5 月紫金县解 放,隶属于东江专区。

1952 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 年隶 属惠阳专区, 1959 年改属汕头专区, 1963 年复属惠阳地区, 1988 年改属河源市。

(摘自《紫金年鉴 2005》) 县名由来 紫金建县前,分属长乐县(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两县地。

明朝嘉靖年间,两县农民、矿工起义 不断,其中青溪磜头山矿工起义持续 20 余年,范围延及兴 宁、长乐、程乡(今梅县)、揭阳、河源、龙川、博罗,及 海丰、归善、东莞,均以归善县古名、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 都为大本营。

省、州府为此进行数次征剿,因幅员广、山沥 多、易聚散,而未见显效。

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两 广都御史吴桂芳派重兵进行第五次征剿,镇压起义。

为确保 安靖,明隆庆三年(1569 年)朝廷批准割划归善县古名都 (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义容河流域),长乐县 琴江都(琴江流域)共 3 都设立永安县, 意即从此永远安定。

以古名都乌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

因 该县名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同名,且其建县于明景泰三年 (1452 年),早于本县 117 年,民国 3 年(1914 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县改名为紫金县, 以紫金山命名。

(摘自 《紫 金年鉴 2005》) 1998 年底,紫金县共设 23 个镇,下辖 277 个管理区、 24 个村民委员会、24 个居委员会。

1999 年 4 月起,全县普 开撤区设村工作,2001 年 1 月完成,全县设立 301 个村民 委员会。

2000 年,紫金县辖 23 个镇:紫城镇、附城镇、乌石镇、 中坝镇、敬梓镇、水客家花朝戏(5 张) 墩镇、龙窝镇、洋头镇、苏区镇、南岭镇、九树镇、瓦溪 镇、九和镇、蓝塘镇、凤安镇、好义镇、上义镇、青溪镇、 义容镇、古竹镇、临江镇、柏埔镇、黄塘镇。

据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数据, 全县总人口 502077 人, 其中: 紫城镇 46816 人、附城镇 26071 人、龙窝镇 39571 人、九和镇 15333 人、上义镇 13983 人、蓝塘镇 49893 人、凤安镇 14956 人、义容镇 23762 人、古竹镇 34845 人、临江镇 19460 人、柏埔镇 20239 人、黄塘镇 23629 人、敬梓镇 20380 人、乌石镇 34772 人、水墩镇 14325 人、洋头镇 10255 人、南岭镇 9946 人、苏区镇 13849 人、九树镇 11403 人、 瓦溪镇 12207 人、好义镇 8779 人、青溪镇 10222 人、中 坝镇 27381 人。

2002 年,紫金县辖 23 个镇(紫城、中坝、龙窝、九和、 上义、蓝塘、凤安、义容、古竹、临江、柏埔、黄塘、敬梓、 乌石、水墩、洋头、南岭、苏区、九树、瓦溪、附城、好义、 青溪)。

2002 年底,全县设 23 个镇,下辖 301 个村民委员 会、24 个社区委员会,下分 1836 个自然村。

2003 年 7、8 月,先后撤并九树、青溪、洋头 3 个镇。

其中,原九树镇的官田村并入龙窝镇,在南、在上村并入九 和镇,公坑、洪田、柳布、椒坑、茶岗、红光等 7 个村并入 瓦溪镇,洋头镇并入龙窝镇,青溪镇(含宝山村)并入义容 镇。

村和居委会以及自然村个数不变。

至年底,全县共设 20 个镇,301 个村民委员会、24 个社区。

2004 年全县进行村民委员会规模调整,至年底,完成撤 并 28 个村委会。

其中: (1)附城镇撤销朗坑村并入蓝坑村; (2)乌石镇撤销大水坑村并入升车村,中坑、中澄两村合 并改名为仙湖村; (3)中坝镇撤销华山村并入径口村; (4) 敬梓镇撤销黄小塘村并入柑坑村;(5)水墩镇撤销高岭村 并入秋溪客家建筑的奇葩-桂山花楼 村;(6)苏区镇撤销锡山村并入炮子村,撤销碧河村并 入小北村;(7)南岭村撤销山背村并入东溪村,撤销嶂背 村并入庄田村;(8)瓦溪镇撤销柳布村并入洪田村;(9)九和镇撤销龙卜村并入黄砂村;(10)蓝塘镇撤销黄沙村并 入河塘村,撤销业坑村并入双兴村;(11)凤安镇撤销黄龙 村并入东塘村,并改名为东龙村;(12)义容镇撤销大田村 并入汀村村,撤销田心村并入联光村,撤销大坝村并入石下 村,撤销塘丰村并入坪輋村;(13)古竹镇撤销蓼坑尾、榕 丰两村并入蓼坑村,撤销甘洞村并入榴坑村,撤销奎溪村并 入潮沙村;撤销江口、黄坳两村并榄溪村;(14)柏埔镇撤 销格塘、小鲁两村并入大鲁村;(15)黄塘镇撤销拔寨村并 入嶂拔村。

撤销后,紫金县村民委员会调整为 273 个。

至年 底, 全县共设 20 个镇, 273 个村民委员会、 个社区, 24 1836 个自然村。

截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紫金县辖 20 个镇(紫城、中 坝、龙窝、九和、上义、蓝塘、凤安、义容、古竹、临江、 柏埔、黄塘、敬梓、乌石、水墩、南岭、苏区、瓦溪、附城、 好义)。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 紫金县辖 20 个镇:紫城镇、龙窝镇、九和镇、上义镇、 蓝塘镇、凤安镇、义容镇、古竹镇、临江镇、柏埔镇、黄塘 镇、敬梓镇、水墩镇、南岭镇、苏区镇、瓦溪镇、好义镇、 中坝镇。

紫城镇 代码:441621100 紫城镇地处紫金县中部,系中共紫金县委、县政府驻地,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全镇区域面积 384.8 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 12 平方公里,山地面积 441581 亩,耕地面积 42692 亩。

下辖 42 个村(居),其中居委会 12 个,人口 18 万多人,是省定中心镇并纳入为河源市副中 心城区。

紫城镇交通便利,与河源市区相距仅 65 公里、与惠州市 相距 110 公里, 规划建设中的河紫高速公路在紫城镇设有出 入口,届时可纳入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紫金至龙川公路建 成通车,省道紫海线、惠紫线、紫五线贯穿境内,均已按二 级以上的标准铺设了水泥路,镇内各村道基本实现硬底化。

龙窝镇 代码:441621102 位于县境东南部,南与惠东县相邻。

2004 年,辖 33 个 村委会(慎田、上坑、龙窝、琴江、礼坑、竹径、黄洞、琴 星、连塘、桂山、高坑、牌楼、茶松、南奋、双下、黄田、 彭坊、嶂下、罗洞、红星、宝洞、梅园、官田、琴口、洋头、 琴南、五星、东坑、公柘、公村、光明、庆丰、黄竹塘)和1 个居委会(龙窝),179 个自然村。

全镇总面积 308 平方 千米;总人口 70028 人。

九和镇 代码:441621103 位于紫金县中南部,秋香江中游。

2004 年 12 月,撤销 龙卜村并入黄砂村。

全镇辖 13 个村委会(热水、双罗、幸 福、黄砂、龙卜、龙塘、九和、金光、芫芬、五一、官坑、 富竹、在上、在南)和 1 个居委会(九和),204 个自然村。

总面积 254.97 平方千米,总人口 27000 人。

上义镇 代码:441621104 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 南与惠东松坑镇毗邻, 西与惠城区 大岚镇接壤。

2004 年,全镇辖 7 个村委会(招元、叶西、 郊田、上义、光辉、吉洞、卷蓬)和 1 个居委会(上义), 52 个自然村。

总面积 178.5 平方千米,总人口 21646 人。

蓝塘镇 代码:441621105 邮政编码:517447位于紫金县西南部。

2004 年 12 月,撤销业坑村并入双 兴村、撤销黄沙村并入河塘村。

全镇辖 26 个村(塘田、和 睦、龙渡、河塘、白沙、告坑、加园、元吉、双兴、半径、 汉塘、市北、罗塘、留塘、砂塘、自然、百罗、石城、建联、南山、大村、布心、坣雅、茜坑、业坑、蓝塘、长塘)和 1 个居委会(蓝塘),227 个自然村。

总面积 299.8 平方千米; 总人口 65008 人。

凤安镇 代码:441621106 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

2004 年,全镇辖 11 个行政村(竹 塘、横排、上坑、佛岭、仁里、东龙、凤民、觉民、下石、 回龙、黄洞坑)和 1 个居委会(凤安),52 个自然村。

总面 积 113.8 平方千米,总人口 22175 人。

义容镇 代码:441621107 位于紫金县境西部。

2003 年 8 月青溪镇并入义容镇。

2004 年,全镇辖 24 个行政村(安全、均安、东平、大同、中兴、 黄洞、大新、石下、新民、汀村、和平、华星、桥田、夏棠、 南洋、塘面、坪輋、龙田、下告、南坑、青水、联光、下青 溪、宝山)和 1 个居委会(义容),145 个自然村。

总面积 356.2 平方千米,总人口 53169 人。

古竹镇 代码:441621108 位于紫金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西与博罗县、惠州市 惠城区、河源市源城区隔东江相望。

2004 年撤销榕丰、坑尾村并入蓼坑村,撤销甘洞村并入榴坑村,撤销奎溪村并入 潮沙村,撤销江口、黄坳村并入榄溪村。

全镇辖 18 个行政 村(蓼坑、四维、水东、槎岭、平渡、新围、上联、雁头、 吉安、下洞、上洞、榴坑、双坑、雅色、孔布、榄溪、潮沙、 留洞)和 1 个居委会(古竹),101 个自然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