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课件

饮食卫生教育
饮食清洁
教导患者及家庭成员确保饮用的水源清洁安全,食物要煮熟煮透 ,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制品。
分餐制
推荐实行分餐制,避免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合理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 高抵抗力。
预防复发指导
定期复查
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迹象 。
急性菌痢
• 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状轻微,可有低热或 中等度发热,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菌痢,多与急性 期治疗不当、耐药菌株感染或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因 素有关。
CHAPTER 02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01
02
03
腹泻程度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 理《内科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概述 •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评估 •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措施 •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CHAPTER 01
概述
细菌性痢疾的定义
0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 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 染病。
02
该病症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 传播,夏秋季节高发,常见于卫 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排泄物处理
患者的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扩散 。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电解质紊乱
严密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和调整,防止电解质紊乱 引发严重后果。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预防感染扩散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防止感染扩散。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见慢性菌痢改变,平素无症状,但大便培养阳性。
精品课件 13
菌痢的临床类型及其特征表现
精品课件 14
六、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主要和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 2.慢性菌痢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 结肠癌和直肠癌: ② 慢性血吸虫病: ③ 克罗恩病: 3.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1)高热惊厥 (2)中毒性肺炎 (3)流行性乙型脑炎
精品课件 15
七、治疗
• 主要是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学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和磺胺类。
•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 可酌情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利福平等。
精品课件 16
七、治疗要点
急性菌痢病人首选敏感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
给予镇静、解痉、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亚冬眠、止惊、抗休克等综合治疗。 慢性菌痢可联合用药,或保留灌肠。
精品课件 25
(二)病情观察
➢ 排便次数、粪便量和性状。 ➢ 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
时间。 ➢ 生命体征、脱水、休克征象、脑水肿及脑疝
等表现,瞳孔大小有无变化,两侧是否对称、 对光反应是否存在等。
精品课件 26
(三)对症护理
精品课件 8
四、流行病学资料
• 流行特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不 同菌群、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终年散发,但夏 秋季多见,儿童发病率最高。
• 病人的饮食情况和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发病前 有无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以及个人 和居住地及旅居处的卫生状况。
精品课件 9
菌痢传染流程图
精品课件 10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精品课件 1
学习目标
1.简述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 2.详述菌痢患者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3.列出菌痢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 4.能用学过的护理措施对菌痢患者实施护理 5.说出菌痢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要点
精品课件 13
菌痢的临床类型及其特征表现
精品课件 14
六、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主要和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 2.慢性菌痢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 结肠癌和直肠癌: ② 慢性血吸虫病: ③ 克罗恩病: 3.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1)高热惊厥 (2)中毒性肺炎 (3)流行性乙型脑炎
精品课件 15
七、治疗
• 主要是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学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和磺胺类。
•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 可酌情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利福平等。
精品课件 16
七、治疗要点
急性菌痢病人首选敏感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
给予镇静、解痉、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亚冬眠、止惊、抗休克等综合治疗。 慢性菌痢可联合用药,或保留灌肠。
精品课件 25
(二)病情观察
➢ 排便次数、粪便量和性状。 ➢ 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
时间。 ➢ 生命体征、脱水、休克征象、脑水肿及脑疝
等表现,瞳孔大小有无变化,两侧是否对称、 对光反应是否存在等。
精品课件 26
(三)对症护理
精品课件 8
四、流行病学资料
• 流行特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不 同菌群、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终年散发,但夏 秋季多见,儿童发病率最高。
• 病人的饮食情况和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发病前 有无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以及个人 和居住地及旅居处的卫生状况。
精品课件 9
菌痢传染流程图
精品课件 10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精品课件 1
学习目标
1.简述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 2.详述菌痢患者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3.列出菌痢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 4.能用学过的护理措施对菌痢患者实施护理 5.说出菌痢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要点
学习课件第二节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福氏和宋内志贺菌 -
7
4.产生毒素 ◆内毒素:
引起全身毒血症状见于各型痢疾杆菌 ◆外毒素(由痢疾志贺菌产生称志贺毒素:
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
严重临床表现
5.抵抗力较强 :
瓜果、蔬菜等存活1-3周,但对消毒剂敏感.
-
8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外毒素
结肠黏膜炎症反应 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内毒素
肾上腺髓质、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L,中性粒细胞0.85
粪便常规:外观脓血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满视野。
诊断:
依据:
-
4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概
护 理
护合 理作 诊性
护 理
评
断问
措
述
估
及题
施
-
5
一、概述
定义: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 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故称为志贺菌病。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脑水肿及颅内压高,严重者可出现脑疝。
(3)混合型: 以上两种表现同时出现,病情凶险。
-
21
(二)慢性期: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 发生机制: 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②耐药菌株感染,福氏菌感染易导致慢性;
③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慢性疾 病状态
④原有慢性病如慢性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 肠寄生虫病等。
1年内有急性菌痢- 史,现无症状,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24
(三)心理-社会状况
担心疾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出现心情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了解病人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如何
-
25
(四)辅助检查
1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PPT课件

普通型: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1-2周左右
轻 型:腹泻10次以下,自限,3-7天。
重型:起病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明显。
中毒型:儿童多见,高热、急骤,严重毒血症,痢疾症状多缺如。
二、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可见消瘦、乏力、 贫血等症状。多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细菌耐药或机体 抵抗力下降有关。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
1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 是由志贺菌属
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故亦称为志贺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 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以出现感染性休克或者中毒性脑病。夏秋多见,是 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
2
发病原因
1、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 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因,介绍主要治疗措施及效果,以消除其焦虑心理。 • 健康指导 做好卫生方面的指导,改善个人卫生及防蝇、
防蟑螂等。流行期间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等预防措施。
.
8
.
9
No Image
/10/29
.
10
• 饮食护理 严重腹泻伴呕吐时暂禁食,遵嘱与静脉补液。 病情缓解能进食者,给予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忌生冷,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 观察排便 次数、粪便量和性状。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无脱水、休克征象等表现。 • 用药护理 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观察有无头痛、腹痛、
腹泻、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早期禁用止泻药。 • 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发生的原
2、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 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 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进入消化道使 易感者受招标。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ppt课件

临床特征是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等)及局部的 痢疾三联症:便次多、量少的粘液血或脓血便,痉 挛性腹痛及里急后重。根据腹泻及粪便白细胞数 ≧15个及少许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可作临床诊断, 如结合粪培养志贺杆菌阳性,可作确定诊断。
【发病机制】
•
痢疾杆菌致病必须具备3个条件:
1.吸附: 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
• 辅助检查 缺。
• 2015.11.30 患者仍排粘液血便,以鲜血为主,含少量暗红色血块, 量约300ml,禁食中,呕吐一次,为少量咖啡色液体,入院后尿量 200ml。
• 2015.12.01 禁食中,无恶心、呕吐,排300ml粘液鲜血便,含少量 暗红色血块。粪常规:白细胞强阳性,红细胞阳性,隐血强阳性。血 常规:白细胞19.3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7%。尿常规:白 细胞阳性,蛋白质阳性。岳主任示:根据相关检查,考虑患者消化道 出血的原因为细菌性肠炎,具体感染菌种需进行培养以明确。呕吐咖 啡色液体考虑为应激性溃疡,继续给予抑酸治疗。
• O1 患者体液平衡。
• P2腹泻——与肠道炎症,痢疾杆菌致肠道病变有关。 • I2 (1)评估腹泻程度、记录每天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其效果 。 (3)给予患者易消化,纤维素含量少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 辛辣、生冷、不清洁及硬的食物,急性腹泻应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于 禁食、流食、半流食或软食。 (4)嘱其多饮水及含钾、钠高的果汁及饮料。 (5)遵医嘱补充液体及热量。 (6)每次便后进行肛周皮肤护理,便后用温水洗抹,并嘱病人便 纸要柔软、清洁。
2.繁殖: 侵袭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的能力
3.毒素:侵袭、繁殖后可产生毒素
【发病机制】
外毒素
细胞毒素: 粘膜的破坏、坏死、脱落溃疡形成粘液脓血便
【发病机制】
•
痢疾杆菌致病必须具备3个条件:
1.吸附: 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
• 辅助检查 缺。
• 2015.11.30 患者仍排粘液血便,以鲜血为主,含少量暗红色血块, 量约300ml,禁食中,呕吐一次,为少量咖啡色液体,入院后尿量 200ml。
• 2015.12.01 禁食中,无恶心、呕吐,排300ml粘液鲜血便,含少量 暗红色血块。粪常规:白细胞强阳性,红细胞阳性,隐血强阳性。血 常规:白细胞19.3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7%。尿常规:白 细胞阳性,蛋白质阳性。岳主任示:根据相关检查,考虑患者消化道 出血的原因为细菌性肠炎,具体感染菌种需进行培养以明确。呕吐咖 啡色液体考虑为应激性溃疡,继续给予抑酸治疗。
• O1 患者体液平衡。
• P2腹泻——与肠道炎症,痢疾杆菌致肠道病变有关。 • I2 (1)评估腹泻程度、记录每天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其效果 。 (3)给予患者易消化,纤维素含量少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 辛辣、生冷、不清洁及硬的食物,急性腹泻应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于 禁食、流食、半流食或软食。 (4)嘱其多饮水及含钾、钠高的果汁及饮料。 (5)遵医嘱补充液体及热量。 (6)每次便后进行肛周皮肤护理,便后用温水洗抹,并嘱病人便 纸要柔软、清洁。
2.繁殖: 侵袭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的能力
3.毒素:侵袭、繁殖后可产生毒素
【发病机制】
外毒素
细胞毒素: 粘膜的破坏、坏死、脱落溃疡形成粘液脓血便
小儿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保持水分平衡:鼓励病人多喝水以保持 水分平衡。
个人卫生:病人及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护理措施
床上用品消毒:定期对病人使用的床上 用品进行消毒。
并发症和处理
并发症和处理
电解质失衡:监测病人的电解质水平, 并及时补充。 脱水:采取补液措施,保证病人的水分 供应。
并发症和处理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小儿细菌性痢疾病人的 护理PPT课件
目录 介绍细菌性痢疾 护理措施 并发症和处理 预防策略
介绍细菌性痢疾
介绍细菌性痢疾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细 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症状:腹泻、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 。
介绍细菌性痢疾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隔离:将病人隔离以防止传染给他人。 规律饮食:根据病人的情况提供适量的 饮食,并避免刺激性食物。
肠出血:严重肠出血时,及时就医进行 处理。 病人扩散:确保及时识别和隔离病人, 以防止疾病扩散。
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 、定期剪指甲等。
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熟食,避免生吃 海鲜生果。
预防策略
疫苗接种:接种细菌性痢疾疫苗可提高 免疫力。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 开窗通风。
细菌性痢疾 (科内)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案护理 病例介绍
【一般情况】
姓名:杨丹 籍贯:湖南省 性别:女 职业:学生 年龄:6岁 民族:汉族 病史叙述者:家属
入院日期:2012—5--21 8:30 初步诊断:细菌性痢疾
【一般情况】
• 家属代诉:腹泻一日 • 现病史:患儿昨日晚餐可疑不洁饮食、海 鲜6小时后开始出现腹痛、腹泻,约10余次 ,呈黄色稀水便,伴有脓血便,未见黏液 。伴阵发性脐周绞痛,大便后缓解,无恶 心、呕吐,有发热,体温最高38.5摄氏度 ,无畏寒、寒战,无咽痛,咳嗽、咳痰, 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有头晕、乏力 。来我院行进一步治疗。患儿自发病以来 神智清楚,饮食、睡眠差。
• (2)脑型(呼吸衰竭型) • 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早期可有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面色苍白、口唇 发灰;血压可略升高,呼吸与脉搏可略减慢;伴 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为颅内压增高 、脑水肿早期临床表现。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 血压下降、脉细速、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等 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等大可不等圆,或忽大 忽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腱反 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意识障碍明显加深, 直至昏迷。进入昏迷后一切反射消失。
力短暂且不稳定。不同菌群及血清型 无交叉免疫,故易重复感染。
• 流行特性 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
多见。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 青年。
临床表现
㈠急性细菌性痢疾
1.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
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 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 样,最多,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量不多, 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 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的肠索。 2.轻型(非典型) 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 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无 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
个案护理 病例介绍
【一般情况】
姓名:杨丹 籍贯:湖南省 性别:女 职业:学生 年龄:6岁 民族:汉族 病史叙述者:家属
入院日期:2012—5--21 8:30 初步诊断:细菌性痢疾
【一般情况】
• 家属代诉:腹泻一日 • 现病史:患儿昨日晚餐可疑不洁饮食、海 鲜6小时后开始出现腹痛、腹泻,约10余次 ,呈黄色稀水便,伴有脓血便,未见黏液 。伴阵发性脐周绞痛,大便后缓解,无恶 心、呕吐,有发热,体温最高38.5摄氏度 ,无畏寒、寒战,无咽痛,咳嗽、咳痰, 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有头晕、乏力 。来我院行进一步治疗。患儿自发病以来 神智清楚,饮食、睡眠差。
• (2)脑型(呼吸衰竭型) • 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早期可有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面色苍白、口唇 发灰;血压可略升高,呼吸与脉搏可略减慢;伴 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为颅内压增高 、脑水肿早期临床表现。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 血压下降、脉细速、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等 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等大可不等圆,或忽大 忽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腱反 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意识障碍明显加深, 直至昏迷。进入昏迷后一切反射消失。
力短暂且不稳定。不同菌群及血清型 无交叉免疫,故易重复感染。
• 流行特性 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
多见。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 青年。
临床表现
㈠急性细菌性痢疾
1.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
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 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 样,最多,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量不多, 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 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的肠索。 2.轻型(非典型) 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 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无 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
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护理课件

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 况。
经验教训
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 训,提出改进措施。
启示和建议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 治疗,提出相应的启示和 建议。
患者病情观察与评估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腹痛、腹泻等症状的严重程 度。
评估病情进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评估病情的进展情况,为后续治疗 提供依据。
护理操作流程与规范
01
02
0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给予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油 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医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可选用具有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的中药汤剂 进行治疗。
VS
中成药
市面上也有一些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成药 ,如黄连素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01
传染病细菌性痢疾 的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01
02
03
04
心血管并发症
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等表现。
功能。
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 乱,维持酸碱平衡。
并发症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心血管并发症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异常情况。
中毒性脑病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和 窒息。
中毒性肝炎
注意观察黄疸和肝功能变化, 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酸碱平衡失调
注意观察病情变传染病细菌性痢疾 的案例分析
中毒性脑病
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惊厥等症 状。
中毒性肝炎
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症状。
酸碱平衡失调
菌痢病人的护理PPT教学课件

临床表现
(一)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 轻型(不典型) 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2020/12/09
8
临床表现
普通型 以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 进为主要表现
轻型 毒血症状轻,腹泻次数少
2020/12/09
9
中毒型 (1)休克型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2)脑型: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氧
细菌性痢疾
2020/12/09
1
概述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一些 病原菌:包括志贺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 弯曲菌等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
本节特指志贺菌(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 脓血便,可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重者有感 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020/12/09
17
九、护理诊断
P1 体温过高:与内毒素有关 P2 腹 泻 :与肠道炎症有关 P3 腹痛:与肠道炎症有关 P4 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内毒素有关 P5 营养失调:与腹泻有关
2020/12/09
18
十、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休息、卧位 饮食 隔离措施
急性期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大量粘液 脓血性渗出物,灰白色假膜,浅溃疡
慢性期肠粘膜水肿、增厚,息肉样变、疤痕形 成,肠腔狭窄
中毒性菌痢结肠病变轻,全身病变重:全身微 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脑水肿、神经细胞变 性及点状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 上腺皮质出血、萎缩
2020/12/09
7
3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获短暂免疫 流行特征 夏秋季多发;儿童多发,中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予镇静、解痉、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亚冬眠、止惊、抗休克等综合治疗。 慢性菌痢可联合用药,或保留灌肠。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体温过高 与痢疾杆菌感染有关。
腹泻 与痢疾杆菌致肠道病变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痢疾杆菌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有
关。
潜在并发症: 休克、脑疝、中枢性呼吸衰竭。
痢疾杆菌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外毒素 内毒素
结肠黏膜炎症反应 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肾上腺髓质、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网状内皮系统
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畏寒、发热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结肠黏膜炎症、 坏死、溃疡 腹痛、腹泻、 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二、护 理 评 估
1 2
流行病学资料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一)流行病学资料
病人的饮食情况和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发病前 有无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以及个人和居 住地及 旅居处的卫生状况。
(二)身体状况
菌痢的临床类型及其特征表现
类型
普通型 轻型 急性菌痢 中毒型
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伴寒战,可伴头痛、纳差;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粪便量少,稀便或水样便、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 较普通型症状、体征轻,病程短。 多见于儿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消化道症状轻。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混合型:休克型与脑型两种表现。
(五)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发
生的原因,介绍主要治疗措施及效果,以 消除其焦虑心理。
(六)健康指导
生活指导
告知病人坚持服药争取急性期彻底治愈; 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或2次粪便培养阴性;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休息、饮食、饮水的意义 ;
向慢性痢病人介绍急性发作、加重病情的诱因; 介绍家庭隔离措施。 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争取急性期彻底。
四、护 理 措 施
1
2 3 4 5 6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一)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
施消化道隔离。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中毒型菌痢病
人应绝对卧床,专人监护,安置病人平卧或中凹卧位。实
饮食护理
严重腹泻伴呕吐时暂禁食,遵医嘱静脉补
充营养。病情缓解能进食者,给予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忌生冷、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休克时:补液,建立静脉通路、保暖,给予吸氧。
惊厥者:注意安全,防止跌伤或舌咬伤,避免声光刺激。
(四)用药护理
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观察其有无头痛、腹 痛、腹
泻、呕吐、皮疹、胃肠道、肾毒性、过敏、粒细胞减少等 不良反应。 阿托品类药:可引起口干、心动过速、尿潴留、视物模 糊等。
早期禁用止泻药。
(四)辅助检查
1
2
3
血常规
急性期血白细胞 总数增高,多在 (10 ~20)×109/L, 中性粒细胞增高
粪便检查
外观为黏液脓 血便,镜检可见 满视野散在的红 细胞及大量成堆 白细胞和少量巨 噬细胞
粪便培养
痢疾杆菌阳性 有助于菌痢的确 诊及抗菌药物的 选用
(五)治疗要点
急性菌痢病人首选敏感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主 要 内 容
概
述
护 理 评 估
护合 理作 诊性 断问 及题
护 理 措 施
一、概
述
• 概
念: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又称
痢疾杆菌)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故亦称志贺菌病。 • 临床特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 发热和全身毒血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 中毒性脑病。 • 主要病理改变: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的炎症与溃疡。
3
4 5
(一) 流行病学资料
• 传 染 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 •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 暂而不稳定,且不同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复发和 重复感染。 • 流行特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不同菌群、 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终年散发,次数、粪便量和性状。
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时间。 生命体征、脱水、休克征象、脑水肿及脑疝等表现,瞳孔 大小有无变化,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是否存在等。
(三)对症护理
剧烈腹痛者:用热水袋热敷,或使用阿托品或颠茄制剂。 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 脱肛时:戴橡胶手套按摩,助其回复。 发热时:除常规降温外,可用2%冷(温)盐水低压灌肠。
(六)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急性菌痢的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 说明“三管”的重要性。 改善个人和环境卫生,防蝇、灭蝇、灭蟑螂。 饮食业、托幼、自来水工人定期粪便培养。
流行期间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等预防措施。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急性发作型 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 慢性隐匿型
半年内有菌痢病史,由于某种诱因引起急性菌痢样症状。 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常有腹痛、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出现。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三)心理-社会状况
担心疾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出现心情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了解病人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