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合集下载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二、城市风,主要是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法度,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
利用同一个实验,可以讲解陆地受热或吸热不均而引起的气流运动。装水烧杯的温度装细沙烧杯的温度装水烧杯的温度装细沙烧杯的温度
可以看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最典型的气候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白天,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受热升温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叫做“海风”;夜晚,陆地降温较快,海洋降温较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由于风来自陆地,所以叫做“陆风”。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海陆风。
在本实验中,装细沙的烧杯表示陆地,装水的烧杯表示海洋。两者在太阳底下晒可以表示白天,吸收热量的情况下,两者的温度变化,放回到室内是一个散热的状态,再将两者的温度进行比较。如此可得在大自然里,海洋和陆地在不同热力情况下的热力差异变化。
【实验器材】加热器(桌面台灯1台),烧杯(2个)各分别装均匀细沙和自来水300毫升,温度计(2支),量杯,电子计时器,纸笔等。
【实验步骤】
1、取两个烧杯,一杯放水,一杯放等量的细砂,在两个烧杯中均插入一支温度
计。
2、把两个烧杯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定时间(可选择30分钟)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把两个烧杯移入室内,过一定时间后,再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测量。【实验表格】
1、室外
时间
初始温度
2、室内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说课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说课

实验重难点
重点:验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
PART02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原理
陆海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 小,升降温更快。夏季,陆地 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冬季,
实验器材 (一组)
实验方法
对比法、归纳法
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
同一天中,白天和夜晚的温度 变化
自主设计 实验步骤
么?
PART04 实验效果评价
1、正式开展实验前进行安全教育、 明确操作要求,有利于学生规范意 识、安全意识的增强。 2、关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实验探 究》基本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 老师加强引导,又发挥了教师的 主导性。
3、课堂生成性较强,在实验中发现了新 问题(一般体温计的测温范围:35℃ — —42℃,无法测出水温和沙温,后学生 想到了电子体温计,发现测温范围也是不 达标的,最后才选择了物理实验室里的红 水温度计,测温范围﹣30℃——100℃, 误差小、精度高)并且他们选择先解决这 个新问题。
感谢您的聆听!
xxx学校 xxx年x月xx日 Nhomakorabea4、“学以致用”,鼓励学生用 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PART04 实验效果评价
1、应提前考虑到水银体温计 的测温限制,走在学生前面思 考问题。考虑不够全面。
2、200瓦台灯的照射范围有限,难以 保证沙土和水所获的热量是均匀的, 下一次可以尝试在晴天里进行室内室 外的温度测定,并且延长操作时间, 录成视频压缩时长,作为模拟太阳去 探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的补充, 增强科学性。
尝试归纳
1、干沙和水哪种材料的温度增加 幅度大?
2、干沙和水哪种材料的温度下降更快?

海洋气象学复习题答案

海洋气象学复习题答案

海洋气象学复习题2013. 6.301 说明海洋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洋气象学是研究海上大气的物理和动力特征,以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海洋气象学既涉及大气又涉及海洋,因此它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领域。

由于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为海洋所覆盖,而海水又具有和陆地迥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就决定了海洋在海洋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 说明海洋气象预报的基本内容一、海洋环境气象水文要素和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海上事故救援、海洋调查、海洋航运、海上工程等方面的气象保障。

二、海洋气象预报的内容包括海洋气象水文要素的预报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两大类三、按预报时效来划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包括海洋天气监测、沿海及海区临近预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

对各类预报都要进行预报质量检验。

四、海洋气象业务还包括建立各种海洋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和按海域分等级的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预案,提供海事区域风、能见度、浪、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评估,开展海洋气象灾害评估和各类气象保障服务效果评估。

3 什么是大气环流, 驱动大气环流的主要因子水平尺度2000km以上的大气运动称为行星尺度运动,大气环流是一种全球行星尺度的大气运行现象。

其活动的水平空间范围在几千公里以上。

大气的运动就是风。

大气环流也是风的大尺度水平流动和流动状态轨迹以及流动的分布状态。

大气环流是在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维持的。

热力因子主要的是指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动力因子主要包括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大地形起伏等。

其中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是影响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最基本的因子,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源动力。

4 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1.辐射性质差异: 太阳辐射在陆地上只限于一个薄层内,而在海洋里可以达到几十米深。

因此大陆上的温度远比海洋上温度对太阳辐射敏感。

2.热容量差异: 海水的热容量是陆地热容量的两倍, 海洋升温和降温速度远小于陆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标出气压带和风带并标出风向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 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这个假设否 定掉,我们地球表面的大气应该是一种什 么状况?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极地低压带 高压
气温低,空气冷而重
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气温高暖而轻
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
夏季
冬季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温度 高 低 低 高
气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海陆高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冬季600 N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因陆地气温低,
空气收缩下沉,图陆2.1地3 表1月面份形海平成面高等气压线压分(布冷高压),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海平面气压图.swf
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
冬季东北风
东亚季风:冬夏季风都是因为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形成的
南亚季风:冬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形成的 夏季风是东南信风北移形成
的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前缘 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
威夷)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多雨。
返回
30°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北太平洋高压
亚速尔高压 (北大西洋高压)
30°
夏季300N附近原为副热带高压带,因为陆 地60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
(热低压),图切2.断14 了7月副份海热平带面等高压压线分带布,使之 保留在海洋上。
返回
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初体验

海陆热力差异初体验

海陆热力差异初体验一、活动目标长期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对陆地、海洋的气温差异缺乏生活体验,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中“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低,夏季比海洋高”这一表述有一些感性的理解,以帮助记忆。

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变化一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多提供一个探索自然的渠道和提示。

在一个新颖的氛围中,感受求知和探索的魅力,唤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二、活动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气候》一章,同学们需要掌握世界的气温分布规律,课文中以《世界平均气温图》来呈现,学生可以通过读图、记图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和记忆,同时,课文中也以文字的形式给予了总结归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会出示夏冬两季海边与陆地人们不同穿着的图片,形象的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巩固记忆,这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是在新教改的形势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八年级的孩子走进物理实验室(在大部分地区,地理实验室的建设应该还处于摸索阶段),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

不管实验成功与否,学习方式的改变,必会将学生带上科学探索的路口。

(二)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成长、成熟的起点,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总会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去试探、去了解,用各种独特的方式向别人证明“我知道、我能行”,甚至不惜使用“小时候”大人们明令禁止的方式。

那老师们正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合法”用火、玩土的机会,也许,未来的科学家就是从这个小小的实验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三)方案构思:本实验试图通过沙土和水比热容不同的实验证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存在差异,并由此验证其对气候的不同影响。

由于学生对实验器材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教师打印好实验步骤,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操作规范和操作过程,这一点可以由地理教师、也可以由物理教师带领学生来完成,借此也充分体现跨学科学习探究的意义。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大气活动中心变化与季风强弱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大气活动中心变化与季风强弱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大气活动中心变化与季风强弱一、专题讲解1.大气活动中心变化与季风强弱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弱是季风强弱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东亚季风为例: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位置偏北、偏西,夏季风势力强;雨带滞留北方,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我国东部出现北涝南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弱,位置偏南、偏东,夏季风势力弱;雨带滞留南方,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出现南涝北旱。

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冬季风势力强,冷空气南下,常常给一些地区造成低温冷害。

亚洲高压势力弱,位置偏北,冷空气势力弱,出现暖冬。

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3.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东亚形成西北季风,南亚形成东北季风。

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东亚形成东南季风,南亚形成西南季风。

(2)气压带、风带移动与季风环流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4.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二者特征差异较大,具体如下:二、同步训练1.公元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5月B.5~9月C.9~12月D.11月~次年3月[思维探究][答案] (1)C (2)B2.北半球海陆分布造成纬向气压带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位置和强度的异常往往造成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冬、夏季海陆气温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冬、夏季海陆气温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
1月份北半球 副极地低 气压带被 亚洲高压 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冷高压)
冰岛
低压


(副极地低气西压)
块状 洋
(冷高压)
极 地亚洲低高压 气 压

阿留申 低压
60N

亚欧大陆
平 (副极地低气压)

块状
30°N
一月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1月份季北风半和球南气压亚中季心风分的布形成
一般而言,影响 气温水平分布的 最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洋流(寒暖流) 天气状况(阴晴) 大气运动(升降、流向) 海陆分布(位置及热力性质差异)
人类活动
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冬、夏季海陆气温的影响
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凸 即通常所指的 “高高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凸 低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陆地增温快,降温快; 海洋增温慢,降温慢
(3)亚洲高压
大 西 洋
60N

亚欧大陆 平
亚洲副低压热 带 高 气洋压夏威带夷
高压
亚速尔
30°N 高压
(热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 七 月
(副热带高气压)
(2)7 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热低压)
夏威夷
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
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巩固练习
1、判断A、B两图 所在半球及其季节
5.下图是“沿北纬60°的1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题。
(1)在a、b、c三个区域中,
属于大陆的是
,

地理选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地理选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 常见的天气系统 项目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均等或冷暖锋受地形阻挡而停止不前的锋暖气团运动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锋面 组成坡度大较大很小云系 雨区云系狭窄,雨区在锋后宽锋前窄云系宽阔,雨区多在锋前云系十分宽阔,雨区多在暖气团一侧天气特征 过境前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雨雪、大风、降温天气; 阴雨,多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小,伴随升温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过境后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受暖气团控制,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③冬季的寒潮;④一场秋雨一场寒①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天,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天无三日晴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中心气压气流状况近地面气流水平运动中心气流垂直运动天气状况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低压气旋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上升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下沉晴朗天气3.南北半球锋面气旋规律①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左边是冷锋,右边是暖锋。

②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3.2 气压带和风带1:热力环流的几个规律:a.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上升,多阴雨天气(热低压);近地面气温高,反之(冷高压)b.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c.高压低压,均为同一水平面比较d.近地面和高空高低压相反e.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向高处凸出---高凸低凹 2: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风速)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高中地理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高中地理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课时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1.原因:海陆的热力差异。

(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2.影响(1)北半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①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②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判断1.1月份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 √ )2.气压带的纬向分布北半球较南半球明显。

( × ) 二、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2.分布及成因(1)东亚季风区⎩⎪⎨⎪⎧⎭⎪⎬⎪⎫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南亚季风区⎩⎪⎨⎪⎧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答案 因为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探究点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

下面的两图分别为7月和1月全球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

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北半球冬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答案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第15课时 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第15课时 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教学案(含解析)

〖第15课时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之小船创作1.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1)形成原因:□0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时,陆冷海□02热,陆地形成□03高压,海洋形成□04低压;夏季时,陆□05热海冷,陆地形成□06低压,海洋形成□07高压。

(2)主要大气活动中心亚洲:1月□08亚洲高压,7月□09亚洲低压。

太平洋:7月□10夏威夷高压,1月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1月□11冰岛低压,7月亚速尔高压。

2.季风(1)甲图是□011月季风图,乙图是□027月季风图。

(2)A是□03亚洲高压,B是□04亚洲低压。

(3)①处的风向是□05西北风,②处的风向是□06西北风,③处的风向是□07东北风,④处的风向是□08东南风,⑤处的风向是□09西南风,⑥处的风向是□10东南风。

(4)形成季风的原因主要是□1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②③④⑤⑥中,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13②和□14⑤。

考点十八大气活动中心(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北京附近等压线较□01稀疏;甲地地处□02低压中心;图示气压最高值出现在□03亚洲内陆地区;热带太平洋地区没有出现强低压。

(1)等压线稀疏,风力□06小;低压中心,盛行□07上升气流,易出现□08强降水天气;台风是强烈发展的□09热带气旋,中心气压□10极低。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50°N,90°E)附近气压在1 040百帕以上,形成高压中心,即□04亚洲高压;180°经线附近的北太平洋洋面为低压中心,即□05阿留申低压。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 副本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 副本

华东师大《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答案)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答案)5、P=1010hPa,e=10hPa,t=27 ℃ ,求 Tv(虚温)。

(答案)6、当气温为25 ℃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10、某地两时刻f,p相同,当T1>T2时,a,q是否相同? (答案)11、简述静力学方程成立的条件、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12、什么是地面总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案)13、分别涂为黑白色但性质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露天下其夜间与白天的表面温度是否相同? (答案)14、温度为20 ℃ 的气块在 r=-0.1 ℃ /100m 的大气中绝热上升或下沉 500m后的温度是多少? 这时气块周围的气层温度是多少,气层是否稳定? (答案)15、求地气系统的短波反射率为0.7时,地气系统的平均平衡温度 (设此系统对长波而言是黑体) 。

(答案)16、为什么云层存在会使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 (答案)17、同为睛夜静风,清晨但较干燥地区夜间的降温幅度一般总比湿润地区大,这是为什么?(答案)18、假定地球的行星反射率=0.3,地球处于辐射平衡状态时的等效黑体温度应为多少?(答案)19、大气中除贴地层γ,γd外,很少出现γ<γd情况,为什么?(答案)20、大气的特殊量T、Td、(T-Td)各有什么含义?(答案)21、大气保温作用与温室效应是一回事吗?(答案)22、静力不稳定与潜在不稳定有什么不同。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相比,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数值差越小,风力就越小。 (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 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
【典例3】(2011· 长沙高一检测)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2)题。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 >PA> PD> PC
(2)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 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的记忆为“高凸低 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1)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是相对的,垂直方向上,越向 高处气压越低。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南风,即风从南方吹来,吹向北方。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
【典例2】下面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 (3)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2)画出近地面和海平面上的等压面,并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3)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___(白天或晚上)。
三、等压线图中风向、风速的判断
1.风向的判断: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 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 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城市五岛效应和气候部分知识总结补充

城市五岛效应和气候部分知识总结补充

气候部分知识总结一、城市的五岛效应模式图①热岛效应(市区比郊区热):居民多,汽车尾气多、工业废热多②雨岛效应:高楼林立、大量热量→市区上空形成热气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凝结核(城市空气中废气、灰尘,多颗粒物提供凝结核)Ps. 降水形成的条件(有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气流上升运动或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凝结→重力原因下降成雨滴>)③干岛(湿度低)(例如伏旱的上海)在整体干旱的季节或月份,城市温度高,蒸发快,地面硬化多,下渗少排水多→空气湿度小④湿岛(湿度大)水汽充足,下渗少,大多数水汽都被蒸发⑤浑浊岛(阴岛)光照少,城市上空的废气、颗粒物遮挡阳光、反射阳光另:降水的主要类型:对流雨(强辐射对流上升)、地形雨(地形抬升)锋面雨(锋面抬升)、台风雨(气旋辐合上升)二、气压带风带(1)总结比较风带=风从哪里来(低纬-热,中纬度-温,高纬度-冷)(海洋-湿,大陆-干)气压带=气流运动(上升-湿,下降-干)+气压带位置(低纬-热,中纬-温,高纬-冷)(2)季节性移动规律(理想状态下)以北半球为例,每个气压带跨纬度10°,每个风带跨气压带20°1.(夏至) 0-赤道低气压带-10;10-信风带-30;30-副高-40;40-西风带-602.(冬至) -10-赤道低压-0,;0-信风带-2020-副高-30;30-西风带-50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1.原理: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热容不容)②冬季北半球大陆散热快-冷高压;海洋散热慢-热低压③夏季北半球大陆吸热快-热低压;海洋吸热慢-冷高压↓↓↓切断气压带→形成气压块,气压块状分布冬季→副极地低压被切断(大陆北部散热快,留下的热量更少,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副高被切断(大陆南部吸热更快,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陆地比热容小)2.【易错点】a.北半球-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印度、我国部分西南地区)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带来来自海洋的丰富水汽b.南半球-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区:夏季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为西北季风,带来来自海洋的丰富水汽季风气候的比较四、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一)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改变水热组合状况而影响气候气候=温度+降水1.纬度:太阳辐射量,影响气温→决定温度带温度热量-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原因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节性移动;季风环流→主要影响降水(一定程度上调节大范围内热量分布)3.下垫面:海陆位置(大陆性、海洋性)海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和2有一定关联)洋流、地形(海拔)等→非地带性差异4.人类活动(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下垫面反射率→局地小气候世界气候类型(二)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析非地带性气候→洋流、地形、海陆1.非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侧狭长地带,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几内亚湾的延伸(分布的纬度偏高)成因:暖流经过,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的抬升(迎风坡)2.热带草原: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成因:海拔较高,降水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的标准(地形改变了气候中的降水因素)3.热带沙漠气候:南亚印度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伊朗高压的影响,山地阻挡水汽深入(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少)非洲西南部沿海、秘鲁沿岸、索马里沿岸(寒流的影响)4.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地形(背风坡)、寒流5.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火地岛成因: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四面临海,海洋性强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向北延伸:暖流、大陆海岸线破碎(峡湾地形,有利于暖流的深入)(三)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分析[技巧点拨]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教材P48活动 点拨:明确市区人为热源多和“热升冷降”的热力环流原理是解决此活 动的关键;同时理解市区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风在三力作用下,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的原理。 活动1 分别连接35.0℃,35.5℃的点即可。 活动2 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城区高,四周低(或由市区向 郊区递减)。形成原因见【课堂互动探究】一、2(3)城市热岛环流。 活动3 东南风;偏北风。


3. 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高空等压面的变化。下图所示等压面变化正确的是 ( )
A.②③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可判断气压的高低,地表受热,空气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下凹,高空则相反;地表冷却,空气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向上凸,高空则相反。
答案:(1)A (2)略(近地面和海平面上的等压面与高空弯曲方向相反) 大气的运动方向为C→A→B→D→C (3)白天
【互动探究】若图中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则此时吹 __________(海风或陆风),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 _________(白天或晚上)。 【解析】由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和越向高处气压越低→A处气压高于B处, 即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气压→吹陆风。由陆地比热容小,降温快→晚上陆地 气温低。 答案:陆风 晚上
A.①高于③ C.②低于①
B.①高于④ D.④高于③
【解析】选C。同一地点,越向高处,气压越低,所以③>①,④>②;同一 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值相同,所以①=④;因此,四地的气压值大小为③> ①=④>②。
读北半球某地的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④处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图中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4高考复习——季风及其影响(春11)

2014高考复习——季风及其影响(春11)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 的风向是:( D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C 西北风和西南风 D 西北风和东南风 2.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B 我国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C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D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季 风 环 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因: (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___________ ________; 南亚季风 分类: 东亚季风 _________ 分析两类季风的成因及分布状况

定义:随 季节 ____显著改变风向的大范围盛行风
北半球冬季(1月)
冰岛 低压
60°N
冰岛 低压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大 西
太 平
洋 洋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大陆上 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北半球夏季(7月)
30°N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太 平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 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二、季风环流——海陆分布影响大气环流(风带)
3.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 主要是( D ) A 印度低压 B 夏威夷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蒙古高压
4. 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 是因为( C ) A 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 B 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 C 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实验报告 - 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实验报告 - 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干沙
实验总结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 结论
– 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水和干沙在对比试验中,水和干沙的温度 变化差异明显不同的现象。
– 并且水在加热开始后温度上升比干沙快。不加热后,水的冷 却速度的相对更快些。且两次测试的结果相同。
• 推论
– 水和海水或干沙和陆地的主要成分同为水或土,虽然存在比 热差距,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参考意义。
各阶段的实验操作过程
• 分别在2个瓶中 注入300ml的水 和沙
• 吊装温度计, 并将温度计底 部埋入水/沙 0.5cm
• 换装100W灯泡
• 支好三角架, 调整摄像机画 面角度
• 关闭门窗,减 少空气流通
• 等待15分钟, 确定2个温度计 温度和室温相 同
• 准备好笔和记 录纸
• 开启摄像机
• 打开台灯电源 开始加热
• 开灯同时,启 动倒计时电子 表
• 在记录纸时间 轴上记录下初 始温度
10分钟
• 注意监控试验 环境的变化和 设备的正常运 行
• 每间隔一分钟, 进行一次温度 观察并做记录
• 分别在第5分钟 和第10分钟位 置,做重点标 注
10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当电子表计 时满10分钟 时,关闭台 灯
• 分别在关闭 台灯后第5分 钟和第10分 钟位置,做 重点标注
分别在2个瓶中注入300ml的水吊装温度计并将温度计底部埋入水沙05cm支好三角架调整摄像机画面角度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通等待15分钟确定2个温度计温度和室温相打开台灯电源开始加热开灯同时启动倒计时电子在记录纸时间轴上记录下初始温度注意监控试验环境的变化和设备的正常运每间隔一分钟进行一次温度观察并做记录分别在第5分钟和第10分钟位置做重点标当电子表计时满10分钟时关闭台分别在关闭台灯后第5分钟和第10分钟位置做重点标注10分钟时关闭摄像机结束整个实验的记录工将记录结果输入excel转换成温度曲分析温度变化的趋势并做出推论制作试验汇报ppt准备就绪开始测试加热过程冷却过程实验结束结果分析10分钟10分钟两支同量度的温度计加热环境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明确等压面的特点。第(1)题,由垂直方向 上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四地的气压大小PC>PA、PD>PB;同一等压面上气 压相同和越向高处气压越低→PA>PB;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C处为 低压,D处高压→PD>PC→四地气压的大小顺序为PD>PC>PA>PB。第(2) 题,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由低压流向高压。第 (3)题,由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和D处气压高于C处气压可知为白天。
(3)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相比,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数值差越小,风力就越小。 (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 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
【典例3】(2011· 长沙高一检测)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的比较。 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 上右偏而形成,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图中③正确。 第(2)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从图中四处看,③处等压线最密集。 答案:(1)C (2)C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我国唐代诗人李峤的著名诗 作,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 理解。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 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 绦,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当它发怒 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 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的诗句吗?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第三步:定最终风向: (1)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 45°)。 (2)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
2.风速的判断 (1)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速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 (2)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 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则风力就越小。
(1)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是相对的,垂直方向上,越向 高处气压越低。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南风,即风从南方吹来,吹向北方。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
【典例2】下面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 (3)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2)画出近地面和海平面上的等压面,并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3)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___(白天或晚上)。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几种常见形式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下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图中①②③ ④所示)
2.热力环流的几种常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山谷、山坡 的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 >PA> PD> PC
(2)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 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的记忆为“高凸低 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等压线图中风向、风速的判断
1.风向的判断: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 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 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热岛环流
气流并不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 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却是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典例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下图恰当处标上箭头。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需结合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
二、等压面的判读
1.等压面的概念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 区域的气压状况及差异。
2.判读 (1)气压的高低。 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如下图所示: ①气不同高 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 而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 P C。
答案:(1)A (2)略(近地面和海平面上的等压面与高空弯曲方向相反) 大气的运动方向为C→A→B→D→C (3)白天
【互动探究】若图中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则此时吹 __________(海风或陆风),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 _________(白天或晚上)。 【解析】由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和越向高处气压越低→A处气压高于B处, 即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气压→吹陆风。由陆地比热容小,降温快→晚上陆地 气温低。 答案:陆风 晚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