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招)一、学科方向1、060201 专门史 History of Particular Themess2、060202 中国古代史 Ancient Chinese History3、060203 历史地理学 Historical Geography4、060204 中国近现代史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5、060205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二、学制学制三年,内招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5年,如在学期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各方面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

3年制全日制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半年毕业,兼读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

具体按《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28-3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公共选修课1学分,专业学位课6-8学分,非学位课程14-16学分。

四、必读和选读书目(控制在20—30条左右)(一)专门史必读书目1.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黄时鉴:《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4.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5.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6.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专门史选读书目: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Christopher I. Beckwith,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3、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s. III-VI, UNESCO, 1996,2000(二)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丛书》(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坚实专业基础、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要求研究生视野开阔,熟悉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学术研究中力求有创新,学术成果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二.研究方向1.秦汉史2.魏晋南北朝史3.明清史4.古代社会史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为3年;学分不少于20学分。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博士研究生必修,共计15学分;(二)选修课程博士生可根据具体的学习和研究情况,选修课程;也可由导师根据博士生的选题等情况酌情开设,但本专业博士生皆可选修。

该类课程应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五.调查研究本学科的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研究需要,到有关图书馆了解馆藏情况,查阅他处难觅的资料;其次,根据专业需要,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熟悉全国同行的研究动态,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本专业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完成2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

2.本专业博士生至迟应在第3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开题报告,制定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1)选题有较高学术价值,或为前人未曾研究者,或为前人研究中多有未尽之处者;(2)勇于接受新事物,研究方法和手段有所突破,结论有创见,同时既要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又要能经受时间的检验;(3)态度严谨,具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导师指导和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教学与研究生自学并重的学习方法;加强对研究生习作的指导,鼓励创造性的课题研究。

八.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须与硕士研究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2.本专业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

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旨在通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专业训练,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术操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学术追求,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具备较强的解读和阐释历史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先秦史2、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史4、隋唐史与孰煌学5、宋史6、明清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

前2年为硕士学位学习阶段,后3年为博士学习阶段。

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资治通鉴》6.《居延汉简合校》7.《居延新简》8.《新唐书》9.《旧唐书》10.《大唐开元礼》11.《敦煌宝藏》12.仁田井升《唐令拾遗补》13.《大正新修大藏经》14.《道藏》15.《明史》16.《明会典》17.《明实录》18.《明经世文编》1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0.《清会典事例》。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方法”为必修课。
另需从其它 3 门中
任选 2 门。
硕士生需在导师指 导下,从中至少选 择 3 门,计 6 学分 的课程。(其中中国 古代史专题与中国 历史文献学专题为 必修专业主干课) 每名学生可根据自 身发展需要,在导 师指导下,于专业 方向课程中至少选 够两门,计 4 学分 的课程。(注:多选 部分的专业主干
1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15.《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6.《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7.《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8.《剑桥中国明代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3.考核方式
“史学理论与方法”为闭卷考试,其余各门课程均以课程论文为主。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
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该以本专业的学术史为依据,
既可以选择学术综述,也可以是所选定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前沿性的实证性或者理论性专题研究,
七、实践活动
凡是准备报考博士研究生,或者从事学术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文献收集、 文物考察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的学术实践活动。凡是准备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或其他社会性职业 的硕士研究生,可适当参加本科生的相关教学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或通过组成协会的方式有效利 用学院现有教学力量与设备,适当合理进行教师基本技能及其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先秦史专题 先秦诸子研究 秦汉史专题 简帛学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隋唐五代史专题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典文献学专门人才。

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中国古代文献学方面掌握坚实基础和系统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研究、教学、古籍整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的能力,愿意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服务。

二、研究方向1、戏曲文献研究2、诗歌文献研究3、出土文献研究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相关条例规定执行。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考试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十、必读和选读书目1、吕思勉《经子解题》;2、皮锡瑞《经学历史》;3、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4、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5、李致忠《古籍版本学》;6、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7、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8、陈垣《校勘学释例》;9、张心澄《伪书通考》;10、冯浩菲《中国古籍整理体研究》;11、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12、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13、王重民《中国古籍善本目录》。

重要刊物:《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国学研究》;《历史研究》《文献》《文学遗产》《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典籍与文化》《古籍整理学刊》。

中国史专业(0602)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专业(0602)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专业(0602)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热受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情操高尚,具备严谨科学态度,优良学风、敬业和献身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古代史专业人才;并力求培养通史型的人才。

1.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中国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的创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中国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深厚和坚实的学识基础、扎实的史学功底,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学术动态,学术思想活跃,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意义,有较强的创新性,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专业A:中国古代史是研究古代中国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l)先秦史(2)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史(4)隋唐五代史(5)宋元史(6)明清史(7)西北民族史(8)中外关系史(9)历史地理与地名学(10)江南区域史(11)南京城市史B:中国思想史(A、B两专业专业课基本相通)C:中国近现代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近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l)晚清史(2)中华民国史(3)当代中国研究(4)当代台湾研究(5)中国近现代社会史(6)中国近现代经济史(7)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8)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9)中国现代化研究(10)南京大屠杀史研究D:边疆学是综合研究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人地关系、与境外毗邻人群及社会的相互关系等状况的跨专业学科,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传统作为主干,研究中国疆域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互动;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政治、经济及人地关系等等;中国边疆治理问题;中国边疆地区与境外毗邻人群及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中国海上疆域问题等等。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602,授历史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史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较熟练运用文献典籍,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
4.能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相关的文化事业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宋史2.国学
3.先秦秦汉史4.魏晋南北朝史
5.隋唐五代史6.中国社会文化史
7.史学理论与史学史8.明清史
9.中国近现代史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按学校有个规定执行。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050104)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050104)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050104)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或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必须具有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一般应精通一门外国语,有条件的应选修二外,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

二、研究方向(1)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

”20世纪以来,甲骨文、金文和简牍帛书等文献资料的不断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佚书,提供了大量研究语音、语法、词汇、历史等的语料和史料。

出土文献对传世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在思想史研究方面,它能为我们提供较为真实的文本,为我们提供早已残缺不全或湮没无闻的思想史资料;与传世文献对照,可以对传世文献进行校读,有助于对古籍形成过程的认识,也有助于对古籍真伪的辨别和时代的判断。

出土文献的发现对我们的学术视野和思维定势也造成很大的冲击,把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重要趋向,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我校古文字学科起步较早,具有完整的研究梯队,涵括了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简牍等古文字学科的各个分支领域。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黄天树。

黄天树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

代表作有《黄天树古文字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殷墟王卜辞的分期与断代》(科学出版社,2007年)等。

他是著名的甲骨学家,是甲骨分类与断代的权威学者,他还利用甲骨材料进行语言学、殷商史的研究,其所建立的甲骨形态学把甲骨缀合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他和他指导的博硕士研究生的甲骨缀合成果以方法科学、缀合数量多且准确率高而享誉于国际学术界。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欢迎下载支持: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来源为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

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较而言,本专业更侧重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民族问题,包括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等。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学习要求:经过三年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中国古代史(断代史)研究的能力。

具体是:(1)具有阅读古籍并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2)能够利用史料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3)掌握撰写史学论文的基本能力;(4)为攻读博士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史学基础。

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特别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专业性和理论性著作、论文,掌握国内外前沿研究动向,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和素养。

就业目标:可胜任相关的教学科研、新闻出版及党政事业等工作,或为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授予学位:历史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 秦汉史2. 隋唐五代史(含敦煌学)3. 清史4. 中国古代经济史五、学制与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学分36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按高等学校有关研究生教学计划进行。

本专业的培养方式,一方面按照国家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培养,同时考虑到民族院校的特点,本专业虽然是中国古代史,但有关古代的民族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为此,本专业结合学校的特点,在民族史的学习和研究上较其他高校历史系为多;必要时,学生有可能选修一门或以上的少数民族语言,这对于研究民族史将有更大的作用。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内招博士)一、学科方向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中文名称二级学科英文名称方向一:060201 专门史History of Particular Subjects方向二:060202 中国古代史Ancient Chinese History方向三:060203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方向四:060204 中国近现代史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方向五:060205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二、学制学制三年,内招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7年,外招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8年。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12-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分,非学位课程2-4学分。

四、必读和选读书目(控制在20—30条左右)(一)专门史必读书目1.张星烺编,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3。

2.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95。

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4.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05。

5.丹尼等编:《中亚文明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徐斌:《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专门史选读书目:1.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Christopher I. Beckwith,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3、Geoff Wad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V ol.1-6, London: Routledge, 2009.4、G. F. Hudson. Europe and China: A Survey of Their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800.London: E. Arnold, 1931.5、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s. III-VI, UNESCO, 1996,20006、D.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二)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丛书》(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悉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能力;身心健康,成为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a)中国戏曲史;b)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c)古代小说;d)元明清文学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五年制培养相关条例的规定执行。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1998)145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 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 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十、主要参考书目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9;3《昭明文选》,中华书局影印本;4《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5《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6《全宋文》,巴蜀书社,1992;7《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8《全宋词》,中华书局,1980;9《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10《明文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1《清诗汇》,北京出版社,1996;12《清文汇》,北京出版社,1996;13《清名家词》,上海书店,1982;14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15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16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7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8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19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0王运熙等《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22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3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24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25《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2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7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28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29张庚等《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30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1董每戡《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2王季思《玉轮轩曲论》及《新编》、《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33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4《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35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6《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37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8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社,1994;39《文学评论》;40《文学遗产》;4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42《文艺研究》;43《戏剧艺术》。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古代汉字阅读能力和研究方法论素养,能够独立开展古典文献研究的高水平学术研究与教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1.系统学习汉字学、古代文献学、古代文化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古代文献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具备扎实的古代文献阅读能力,能够准确理解、翻译和解读各类古代文献。

3.培养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选题、设计和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并能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领域的国际文献。

5.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具备独立承担项目研究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古代文献学导论:介绍古代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

(2)汉字学:介绍汉字的形态、结构、演变和发展。

(3)古代文化与社会:介绍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宗教、思想等相关内容。

(4)古代文献阅读与研究方法:教授古代文献的阅读、解读和研究方法。

(5)古典文献研究进展与前沿:讲授古典文献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前沿。

(6)外语(英语、日语、法语等)课程:提高学生对相关国际古典文献研究成果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可以自由选择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古代汉字研究、古代文化专题研究、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等。

四、培养环节与要求1.学术报告与论文讨论会每学期进行学术报告与论文讨论会,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要求学生参加并撰写相关学术报告。

2.学术讨论班每学期学术讨论班,学术讨论班由导师或本领域知名学者主持,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论文或研究报告。

3.科研实践学生在读研究生期间,要求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团队研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4.学位论文硕士生要求在学习期满后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博士生要求在学习期满后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学术创新和原创性。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6)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中国古代史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国家形态和思想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先秦礼制、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社会演变等重要课题作深入探讨。

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深入探讨当时的士族形态、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民族融合与社会风俗的变迁以及魏晋玄学、唐代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

3、宋元明清史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演变,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规律。

4、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潮、流派和人物,揭求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发展规律和现代意义。

5.道教科技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6)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中国古代史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国家形态和思想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先秦礼制、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社会演变等重要课题作深入探讨。

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深入探讨当时的士族形态、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民族融合与社会风俗的变迁以及魏晋玄学、唐代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

3、宋元明清史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演变,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规律。

4、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潮、流派和人物,揭求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发展规律和现代意义。

5.道教科技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旨在通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专业训练,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术操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学术追求,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具备较强的解读和阐释历史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先秦史2、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史4、隋唐史与孰煌学5、宋史6、明清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

前2年为硕士学位学习阶段,后3年为博士学习阶段。

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资治通鉴》6.《居延汉简合校》7.《居延新简》8.《新唐书》9.《旧唐书》10.《大唐开元礼》11.《敦煌宝藏》12.仁田井升《唐令拾遗补》13.《大正新修大藏经》14.《道藏》15.《明史》16.《明会典》17.《明实录》18.《明经世文编》1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0.《清会典事例》。

060106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60106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60106)一、培养目标历史学是以探讨人类社会进程及其规律为要旨的综合性学科。

它与哲学、政治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为此,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在继续拓宽和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紧跟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明确并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系统训练,掌握从事独立科研和教学的必要技巧,使学生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1. 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2.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能够熟练地使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分析能力。

3. 能完成具有一定新意并符合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成熟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先秦史2.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史4.唐宋金元史5.明清史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

凡修满最低学分、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达2/3以上,且在CSSCI以上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1篇以上(含1篇),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认可,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年。

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论文或未能顺利通过答辩者,可延期答辩并可申请离校,在论文完成后再申请答辩。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总计最低需修满32学分方可毕业,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 凡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在确定录取后,由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供一份经典文献目录,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阅读(至少两本)。

在第二学期的期末,学生需提交两份书面经典文献阅读报告,计1学分。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各专业方向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在配合导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0
2
景蜀慧教授
考试
0601062206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
The Monographic Research On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cs
3
40
2
同上
考试
0601062207
魏晋南北朝史籍介绍
The Historical data about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3
80
2
外语学院
考试
指定选修课
0601061201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5,6
80
4
张荣芳教授、姜伯勤教授、景蜀慧教授、陈春声教授、刘志伟教授
考试
0601061202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考释与利用
Util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基础
理论课
0601062101
古代中国研究通论
1
40
2
王承文副教授
黄国信副教授
考试
专业课
0601062102
中国古代文献目录学
1
40
2
曾宪礼副教授
李绪柏副教授
考试
0601062103
古代中国地理环境与政区演变
2
40
2
曹家启副教授
温春来讲师
考试
0601062104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2
40
2
陈树良副教授
万毅讲师
2
40
2
同上
考试
0601062208
唐史与敦煌学
History of Tang and Dunhuang Studies
2
40
2
姜伯勤教授
考试
0601062209
宋史专题研究
Monographic Studies on Song Dynasty
1
40
2
曹家启
考试
0601062210
宋史史料学
The Learning on the Records of Song History
4
40
2
李绪柏
考试
0601062224
中国史学史专题
A Special Subject on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2
40
2
曾宪礼、李绪柏
考试
0601062225
训诂学概要与训诂练习
3
40
2
曾宪礼
考试
0601062226
隋唐史料学
Studies of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s of the Sui-Tang Dynasties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教师(职称)
考核方式







公共课
0000002101
第一外国语
First Foreign Language
2
120
5
外语学院
考试
0000002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
Theory of Marxism
1,2
72
4
教育学院
考试
4
40
2
温春来
论文
0601062219
盐政与明清社会经济
4
40
2
黄国信
论文
0601062220
明清货币金融史
4
40
2
陈春声
论文
0601062221
明清户籍赋役制度研究
4
40
2
刘志伟
论文
0601062222
明清学术与文化专题
4
40
2
程美宝
论文
0601062223
明清社学研究
A Research on Rural School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4
40
2
王承文
论文
讲座
0601062223
前沿讲座
Course of Lectures
1-4
历史系
考查
实践课
0601062224
教学与社会实践
Teaching or Social Practice
3,4
40
2
历史系
考查

士阶段


公共选修课
0000001210
第二外国语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2
40
2
黄国信、温春来
考试
0601062214
社会经济史的理论与方法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Studies
3
40
2
黄国信、温春来
考试
0601062215
明清史料概述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Ming-Qing History
1
40
2
同上
考试
0601062211
中国驿传制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ost Institution
3
40
2
同上
考试
0601062212
《资本论》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Capital
2
40
2
陈春声教授
刘志伟教授
考试
0601062213
明清社会经济史
History of Ming-Qing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2
40
2
同上
论文
0601062203
艺术史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ArtHistory
3
40
2
同上
论文
0601062204
考古学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Archaeology
3
40
2
同上
论文
0601062205
《文选》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WenXuan
0601062105
近代史家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述评
2
40
2
向群副教授
徐坚副教授
硕士阶段






0601062201
先秦史专题研究
Special Topics On Pre-QinHistory
2
40
2
徐坚
论文
0601062202
秦汉史专题研究
Special Topics On Qin and HanHistory
2
40
2
黄国信、温春来
考试
0601062216
明清史专题文献解读
3
40
2
黄国信、温春来
考试
0601062217
西方明清史研究名著选读
3
40
2
程美宝
考试
0601062218
明清边政与族群认同
The Policies on Frontiers and the Ethnic Group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40
2
王承文
论文
0601062227
孰煌与中国道教
Dunhuang and Taoism
3
40
2
王承文
论文
0601062228
隋唐史专题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the Sui-Tang Dynasties
3
40
2
王承文Leabharlann 论文0601062229中古华南史专题
Studies of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the South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