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在低分子量生物产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产品纯化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产品纯化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产品纯化中的应用1.膜分离技术的概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膜作为分离介质的物质分离技术, 它通过对物质的分子大小、电荷或亲疏水性进行选择性分离, 实现物质之间的高效分离纯化。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操作简便、高效节能、分子量分布范围广等优点, 因此十分适合用于生物产品的纯化。

2.膜分离技术在生物产品纯化中的应用2.1 膜过滤技术的应用膜过滤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中的一种应用, 可用于生物产品的预处理和初步纯化。

在生物制药中, 常用的膜过滤技术包括微孔滤膜和超滤膜。

微孔滤膜广泛应用于去除细胞碎片、大分子杂质和悬浮物等, 而超滤膜则用于去除低分子量杂质、钠盐和有机溶剂等。

膜过滤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无毒性等特点, 可大幅度提高纯化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电渗析技术是一种电场作用下, 将离子或溶液中带电荷的大分子通过膜的选择性排除的技术。

在生物产品的纯化中, 通过电渗析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离子、有机酸等带电离子杂质, 并实现组分分离纯化。

电渗析技术虽然操作较为复杂且设备昂贵, 但是其具有选择性强、水流速度快、不需要再生等优点,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产品的纯化。

2.3 膜层析技术的应用膜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膜为固定相的层析分离技术, 将样品通过膜的孔径、压力差、流速等控制条件, 以理想的分离效果, 达到高效纯化。

膜层析技术与普通层析技术相比, 具有分离效率高、样品损失小、操作简单等优点。

在生物产品的纯化中, 膜层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还原性离子交换、亲疏水分离和分子筛分离等方面。

3.生物产品纯化中膜分离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和前景3.1 局限性膜分离技术在纯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包括: 膜的选择性、成本较高、膜的寿命较短、膜纯化效率受样品性质等因素影响。

这些限制了膜分离技术在生物产品纯化中的应用范围和发展。

3.2 前景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产品纯化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的应用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化工等领域。

通过使用不同孔径的膜,可以实现对溶剂、溶质、微生物等不同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膜分离的应用。

一、水处理领域1. 脱盐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水处理领域被广泛应用。

通过反渗透膜,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淡水。

这种技术在干旱地区和海岛地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污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超滤膜和微滤膜,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微生物去除。

同时,通过反渗透膜,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去除,得到清洁的水资源。

二、生物医药领域1. 药物纯化膜分离技术在药物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超滤膜和纳滤膜,可以将药物中的杂质和溶剂去除,得到纯净的药物。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纯度,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

2. 血液透析膜分离技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血液透析器,可以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去除,保持血液中的正常成分。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肾脏疾病患者维持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三、食品加工领域1. 浓缩和分离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超滤膜和纳滤膜,可以将食品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实现浓缩和纯化。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2. 酿酒膜分离技术在酿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微滤膜和超滤膜,可以去除酒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保持酒的清洁度和稳定性。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酒的质量和口感。

四、化工领域1. 分离和纯化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可以将化工产品中的溶剂、杂质和有害物质去除,实现分离和纯化。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化工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2. 膜催化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膜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减少反应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化学工艺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这种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选择性和有效地分离分子,从而显著提高处理速度、纯度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1. 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1.1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水处理可以通过膜分离技术实现固液分离,使水流清澈透明,去除各种悬浮颗粒。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物质,例如有机物和无机盐。

1.2 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和溶液分离中的应用在化学生产过程中,膜分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和溶液分离。

气体分离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渗透法和化学吸附法实现,而溶液分离通常采用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

2. 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2.1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生物制药是一种新型的制药方法,它使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作为生产药物的基础。

在生物制药过程中,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提取目标物。

2.2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加工行业是对材料、工艺、设备和加工方法都有较高要求的行业。

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材料分离和精细化处理,如乳蛋白、植物蛋白、色素和香料等。

3. 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在环保领域中,膜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油污水处理、酸洗废液处理、低浓度含盐废水处理,并且通过纳滤、超滤、微滤膜处理的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到很高的水平。

4. 总结可以看出,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大幅提高工艺效率和生产效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将随之拓展。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广受好评。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现状。

一、膜分离技术的概述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对流体进行过滤、浓缩、分离甚至纯化的技术。

利用膜的分子筛分作用,将大分子、微生物、固体颗粒等物质分离出去,同时残留在膜上的溶质、小分子等物质通过膜材料的选择性通道迅速传递,从而实现分离作用。

膜分离技术的具体分类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根据膜孔径的不同进行区分。

二、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膜材料的研究中,高通量、高选择性、高耐受性、高透过率的特殊膜材料成为研究热点。

同时,利用纳米技术对膜进行改性以进行特殊过滤成为研究重点之一。

另外,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膜脱水技术、膜萃取技术、膜反应器技术、膜析吸合一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利用膜脱水技术实现高盐水资源化,将高浓度的盐水进行膜过滤分离,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三、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制剂制备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酶的制备、蛋白质分离纯化、DNA分离等等。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多级、连续、高效的生物制剂分离纯化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这个领域,使用超滤等膜分离技术分离出蛋白质、分离出目标酶等,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和提高产率。

四、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业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产业,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精细的处理技术。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普及,通过膜技术可以对液体进行过滤、浓缩、分离等处理从而改善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例如,膜过滤可以用于酸奶、酒类不同物质的分离;利用微过滤的方法检测饮料中的微生物,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中去除其他成分等。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生物工程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

在生物工程领域中,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

膜分离技术通过使用多种类型和材料的膜,实现分离、净化和浓缩生物介质。

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多种技术变化。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分离过滤的过程。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膜孔径和形态的选择性,使得物质能够以不同的速率通过膜分离。

膜分离技术能够净化和浓缩生物介质,同时保留后续工艺所需的有用成分。

膜分离技术的可逆性能,使其成为生物制造过程中的有力工具。

1. 蛋白质分离膜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膜孔径越小,分离效果越好。

大分子蛋白质通常需要较小孔径的膜,而小分子物质则可以使用较大的孔径的膜。

例如,电泳膜技术通过对生物样品进行静电分离,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选择性。

聚合物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膜分离技术,例如,聚二氟乙烯、聚丙烯等。

2. 细胞培养液净化细胞培养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胞因子、蛋白质和其他有用成分,这些成分来自于细胞的代谢物和分泌物。

使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快速净化和浓缩细胞培养液中的有用成分。

例如,超滤膜能够用于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浓缩和蛋白质的去盐等。

3. 基因治疗膜分离技术的原则可以应用在基因治疗中,使得基因片段以特定参数的容差通过细胞和组织。

在基因治疗过程中,DNA片段通过化学物质或电子驱动分离。

聚合物膜、固定化金属离子、生物膜等各种材料都可以用于膜分离技术。

4. 血液透析膜分离技术在血液透析中被广泛使用,利用透析膜从血液中去除药物,代谢产物和其他无用物质。

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因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总结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率、可逆性和选择性,适合处理多种生物介质,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领域。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工行业在不断推进,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化工行业的很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就来介绍一下膜分离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在膜的作用下,使溶液、混合气体等物质透过膜,分离出不同大小、形状、性质的物质的一种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以膜作为物理屏障,通过膜的选择性过滤和筛选,实现不同物质的迅速分离。

膜分离技术不仅有高效过滤、分离和提纯的特点,而且还能在保留溶液和气体完整性的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削弱、改变介质性质等效果。

二、1.水处理领域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可以用来处理各种污水,如酸性污水、电解污水、废油污水等,可以有效地去除溶解和悬浮性固体、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微生物等。

同时,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高纯水,如电子工业中所需的纯水、空气净化行业中的净水等。

2.制药领域膜分离技术在制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分离出不同粒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

例如,该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高质量的注射用水,通过一步一步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和微生物,使其达到纯净的水质。

3.食品加工领域膜分离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涉及到四大类:浓缩、分离、除菌和脱色。

如要生产浓缩果汁、乳制品、调味品等,在保留食品的原有口感、营养物质成分等的情况下,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排除掉农药残留、乳清蛋白等杂质物质,使食品更加健康。

4.化学分离领域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在化学分离领域中应用。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将混合的气体分离成几种组份,进行单一有用组份的提取。

5.环保领域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处理地下水、含油废水、烟气脱硫等固、液、气三态污染物,从而实现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三、膜分离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化工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节能由于使用了膜作为过滤介质,因此可以实现无需加热、无需高压的过滤操作。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的分子大小、形状、电性等不同特性,利用膜的透过性进行分离、纯化、浓缩的技术。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领域,包括制药、食品、生物医药等方面。

在制药领域,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对药物进行高效、低成本、高纯度的分离和纯化。

比如,利用超滤膜可以将蛋白质从杂质中分离出来,制备高纯度的生物制品。

同时,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制药废水的处理,将废水中的药物残留物进行分离、浓缩,达到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目的。

在食品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酸奶、果汁、啤酒等制品的生产中。

比如,利用微滤膜可以将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分离出来,制备出低脂、高蛋白的乳制品。

在生物医药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等方面。

比如,利用微孔滤膜可以将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分离出来,进行细胞培养、鉴定和筛选。

总的来说,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于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 -。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对流体进行分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科技、食品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特性,通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化学性质等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其原理主要包括渗透、扩散和分离。

渗透是指物质通过膜的透过性能,扩散是指物质在膜上的传递过程,而分离则是指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分离效果。

二、膜分离技术的分类根据膜的材料和分离方式的不同,膜分离技术可分为多种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微滤膜的分离范围通常在0.1-10微米之间,可以用于悬浊物的去除;超滤膜的分离范围为1万至100万道尔顿,可分离大分子物质;纳滤膜的分离范围在100-1000道尔顿之间,用于有机物质和溶解离子的去除;反渗透膜则是利用高压将溶剂逆向渗透,适合用于水处理等领域。

三、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颜色、异味等杂质,使水质得到提升。

其中反渗透膜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通过高压将溶液逆向渗透,将溶质与水分离,获得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膜广泛用于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四、膜分离技术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基因工程等方面。

在细胞培养中,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细胞和培养基的有效分离,保护细胞的生物完整性。

在蛋白质纯化方面,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电荷的蛋白质的分离和富集。

而在基因工程中,膜分离技术则可以用于DNA片段的纯化和浓缩。

五、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浓缩、分离和改良等方面。

在果汁加工中,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果汁的浓缩和去除其中的水分,提高果汁的品质和口感。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目标分子分离出来并纯化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生物制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目标分子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步骤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纯化。

这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分子大小、电荷、亲疏水性、亲和力等。

二、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的方法1. 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分子分离出来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的分离步骤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逆相色谱等。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混合物中的分子分离出来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在半透膜上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过不同的分离步骤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逆渗透、气体分离等。

3. 溶液结晶技术溶液结晶技术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分子分离出来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结晶性,通过不同的分离步骤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溶液结晶技术包括晶体生长、冷冻结晶、溶剂结晶等。

三、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1. 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重组蛋白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来并纯化,以制备生物制药。

2. 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离出来并纯化,以制备营养补充剂。

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一种行动。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并纯化,以净化水质。

四、结论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目标分子分离出来并纯化的技术。

它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步骤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纯化。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新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利用和保护显得更加重视。

这时候,各种环保技术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其中,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介绍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运动规律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它通过透过特制的有选择性的膜将多组成的混合物分开,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它不需加压,也不需消耗大量能量,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所以在化工、环保、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但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污染等因素,导致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这时候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水处理领域,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水的过滤、浓缩、脱盐等方面。

在海水淡化领域,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产出的淡水水质高、产量大、操作简单。

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建立了多个海水淡化厂,采用膜分离技术,为当地居民和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另外,在水处理领域的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利用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脱盐、浓缩等处理,使废水重新得以利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三、膜分离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生物领域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它必须通过特别微孔或大分子筛分材料实现其特定的分子过滤,才能分离出生物样品中的有效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等。

这有助于加快生物研究的速度,提高生物研究的效率。

在制药领域,膜分离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膜分离技术可以分离纯化药品、蛋白质的生产纯化等。

四、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在食品加工领域,膜分离技术最常用于果汁、乳制品、蛋白质分离制备等领域。

在果汁加工领域,使用膜分离技术可以使果汁的浓缩、分离、漂白等更加稳定,保证果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乳制品分离制备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微孔过滤技术,将生乳中不良成分过滤掉,获得高质量的乳品。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范围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范围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范围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混合物分离成两个或多个组分的物理分离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易操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化工领域,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分离和提纯化工产品。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有机溶剂、醇类、酚类等化工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在环保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污水处理和水处理等方面。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分离和回收,从而达到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的目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在食品加工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浓缩、分离、提纯和干燥等方面。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果汁的浓缩、乳制品的分离和提纯、酒精的脱水等工艺,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在医药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药物的纯化、浓缩、分离等方面。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制药产品、药物原料的纯化和浓缩,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除此之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工程、生物能源、化学反应工程、电子工业、海水淡化等领域。

例如,在生物工程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生物反应器的离心浓缩、固定化酶的制备等方面;在生物能源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生物酒精的提纯等方面;在化学反应工程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化学反应的产物分离、反应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在电子工业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电镀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在海水淡化领域,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海水淡化厂的膜组件、盐水处理等方面。

总的来说,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膜分离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将成为推动各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来分离和纯化物质的技术,它在药物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分离技术,在药物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原理、技术优势、具体应用案例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应用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的方法。

半透膜可以选择性地阻隔不同大小、极性或电荷的分子,从而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在药物分离纯化中,膜分离技术可以根据药物分子的大小、极性以及其他特性,有效地将目标药物与杂质分离开来,从而实现药物的纯化。

二、技术优势1. 高效性: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的分离效果,能够高效地将目标物质和杂质分离开来,提高纯化效率。

2. 环保节能:相对于传统的药物分离纯化方法,膜分离技术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

3. 可控性强:膜分离技术的操作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膜的孔隙大小和化学性质,从而实现对分离过程的精确控制。

三、具体应用案例1. 药物纯化: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通过选择性透过膜的特性,将目标药物与杂质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净的药物。

2. 蛋白分离:在生物制药领域,蛋白分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蛋白的纯化和分离,确保蛋白的质量和纯度。

3. 药物制备: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药物前体,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四、发展前景随着生物科技和药物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膜材料的不断优化和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创新,膜分离技术将在药物分离纯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药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高效性、环保节能性以及可控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药物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信随着相关领域的不断研究和技术进步,膜分离技术将为药物分离纯化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工业生产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采用高分子膜作为分离界面,利用溶质的差异性从混合溶液中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和操作、不需要高能耗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学工业。

一、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在制药工业中,膜分离技术主要被用于制备纯度高、活性好的药物成分。

例如,常用的超滤膜可以将药物中的蛋白质、多肽等高分子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药品的纯度和疗效。

此外,反渗透膜还可以用于制备无菌注射液、口服制剂等高品质的制剂。

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物分子的纯化、浓缩和分离等一系列过程。

二、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在化学工业中,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膜过滤、膜萃取和膜透析。

膜过滤可以用于分离反应物和产物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纯度。

膜萃取则主要应用于化学热力学分离、溶液提纯、有机合成等场合,可以有效地将溶液中的目标分子与其他组分分离出来。

膜透析则常用于分离生物领域中的蛋白质、酶等大分子物质。

在工业生产中,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提高化工反应的选择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物收率等。

例如,纳滤技术可以用于微量控制、无菌处理和废物净化等方面,而反渗透技术则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化学品、水处理等方面。

三、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制药和化学工业中,还可以用于环保领域。

例如,在水处理方面,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离子和微生物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空气净化方面,膜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处理有害气体和粉尘,减少空气污染。

总体而言,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助力更多行业走向高效、低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模式。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的应用

膜分离的应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膜的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工业生产领域1.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水处理,包括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水中的杂质、微生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生物制药: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包括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细胞培养液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生物大分子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生物制品。

3.化工: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化工领域,包括分离纯化有机物、分离气体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有机物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有机物。

二、环境保护领域1.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2.大气污染治理: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包括分离纯化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有害气体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三、食品加工领域1.酒类加工: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酒类加工,包括啤酒、葡萄酒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酒中的杂质、微生物等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酒类产品。

2.果汁加工: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果汁加工,包括橙汁、苹果汁等。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果汁中的杂质、微生物等分离出来,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果汁产品。

总之,膜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摘要:膜分离技术也属于科学进步的产物,除了在生物、化工、医学等领域产生显著作用之外,其通过分离和提纯的显著功效来使生物反应过程和膜分离过程相融合,这样就能使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反应产物,达到减少反应、抑制产物出现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回收和利用实际出现的酶,这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实际反应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基于此,文章对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化工;膜分离技术;应用要点1膜分离技术类型与特点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作为分离介质,操作时需要在膜两侧增加作用力,化学位差、浓度、压力均属于反应条件。

按照膜分离过程与分离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其中,微滤孔径为0.01~10.00μm,可以去除小颗粒物、胶体物质。

利用微孔径作用,不仅可以去除蛋白、酶类、发酵液、粗提液杂质,还可以澄清和收集细胞。

超滤膜孔径为0.002~0.020μm,可以分离处理胶体、大分子物质、浓缩蛋白质、多糖、酶,实现纯化处理效果,同时减少病毒与热源。

纳滤膜孔径为1nm,可以截留高价离子、小分子物质,借助筛分、电荷作用,分离特种物质。

反渗透膜是一种致密无孔膜,可以截留离子,使水分子通过。

利用分压差、浓度差可以淡化海水、制备纯水、浓缩小分子产品。

与传统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优势如下:第一,膜分离不会产生相变,能源消耗少;第二,在常温、低温状态下,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到热敏性物质分离与浓缩中,比如生化制剂、酵母、蛋白酶等;第三,膜分离具有高选择性,能够精确分离目标产品,做好分级、富集处理;第四,适用对象广,分离可见颗粒物,溶解性离子与气体;第五,设备结构简单,简化操作难度,同时降低检修难度;第六,降低二次污染,设备操作方便;第七,技术可以实现连续操作,设备利用率高,能够在密闭系统内循环使用,减少外部污染影响。

分离操作时,无需添加化学物质,可循环使用透过液,降低运行成本,控制环境污染;第八,耦合生化反应,减少产物抑制,提升反应速率,增加产能。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摘要: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领域的重要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

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然后详细探讨了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包括废水处理、发酵过程中的产物回收和提纯、酶反应等方面。

同时,还讨论了膜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最后总结了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和挑战,并展望了其在生物化工中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生物化工;应用引言生物化工领域对于高效和经济的分离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分离方法存在能耗高、产品损失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生物化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

1.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组分的传质特性和膜的分离效应。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机制进行膜分离:1.压力驱动膜分离:根据溶质在溶剂中的分子大小和形状,利用孔隙型膜筛选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较大的分子和颗粒被滞留在膜上,而较小的溶质可以通过膜孔径,在透膜过程中被分离出来。

通过施加高压使溶剂逆向渗透通过半透膜,从而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溶解物质。

该过程不依赖分子大小,主要取决于溶剂的渗透性能。

2.浓度驱动膜分离:该机制是利用溶液组分在浓度差驱动下的扩散作用,在膜表面或膜孔中发生物质的传输,实现分离。

由于溶剂和溶质在膜上的迁移速率不同,根据溶质在膜中的浓度梯度进行分离。

常见的渗透膜分离技术包括蒸发浓缩、析出结晶和气体渗透等。

利用膜内的电场或利用特定的离子交换膜,在电场驱动下实现离子、离子对或离子聚集体的选择性传输和分离。

2.膜分离技术的分类2.1压力驱动膜分离压力驱动膜分离是利用外部压力推动溶液通过膜进行分离的技术。

常见的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Microfiltration,MF):利用孔径较大的微孔膜,通常用来分离尺寸较大的悬浮物、细菌、胶体等。

超滤(Ultrafiltration,UF):利用具有更小孔径的超滤膜,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如大分子蛋白质、高聚物等。

生物化工及膜分离技术

生物化工及膜分离技术

生物化工及膜分离技术摘要:生物化工作为生物学、化学以及工程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或是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程的理论以及技术。

生物技术通过生物学、分子学、细胞学等内容的融合,对重组DNA技术以及细胞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基因工程以及细胞工程等创新技术的构建。

生物化工技术发展中作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膜分离技术使用中,大部分的产品要求较高的纯度,而且也应该具备生物活性,在实验中容易受到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现阶段生物化工及膜分离技术使用中,应该针对技术特点,进行膜分离技术的科学选择,实现膜分离技术的有效使用。

关键词:生物化工;膜分离技术1膜分离技术的原理与特点膜分离是一种在膜的施加压力以允许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并被分离的技术。

膜是一种选择性透过的材料,在流体经过时可允许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其他物质被截留,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等目的。

膜分离现象的提出最早出现于18世纪,而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中后期,膜分离技术才开始真正的应用于工业。

膜分离不仅可以对固体的溶质进行分离,也可以对溶液中溶解的气体进行分离,随着工业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包括医药、食品、化学等众多行业中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膜分离技术与常规的蒸发和蒸馏相比,膜技术因其能耗低,操作时间短,安全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分离和纯化。

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可持续工艺和绿色工程发展的关键技术。

连续运行(无需再生步骤,简单的过程),占地面积小(模块的大比表面积,强化工艺)和环境友好的操作(不涉及化学反应,不产生二次产品,不产生废物)通常被认为是主要优势。

膜分离的规模与处理能力范围较为广泛,可将纳米级粒子分离,并且可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

膜分离操作的高能量效率主要是由于它们不存在相变,分离的条件比较温和,这通常被认为是其最吸引人的特性之一。

先进的膜材料性能和优化的工艺设计有望为高效分离提供出色的机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当今,该技术在水净化和海水淡化或以致密的聚合物膜作为分离层的气体分离中非常流行。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物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它是化工、制药、食品、饮料等众多领域中很重要的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膜分离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膜、膜的选择、膜的制备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膜分离技术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它利用半透膜对物质进行分离,而半透膜一词是指既能够通过分子扩散等动力学过程实现小分子从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的透过,而对大分子、离子等成分,由于膜孔径过小,不能穿过膜,在膜孔的阻挡下而保留在原管道中。

三、不同类型的膜1. 超滤膜:超滤膜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膜,它的表面有许多的孔隙,在处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水体污染物时,超滤膜有很好的过滤效果。

例如二氧化硅、多种有机物质、蛋白质等。

2. 压力膜:压力膜分为两种,一种是微孔膜,另一种是纳滤膜。

它们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去除颜料等物质。

3. 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是一种能够换离子的膜。

它能够对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和提取。

例如,膜过滤法就用到了离子交换膜。

四、膜的选择和制备在实际应用中,膜的选择通常依据不同的工艺需要和取得的效果。

制备膜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涂覆、撑式、浸渍、热压等。

5. 不同的膜使用范围不同:在膜分离领域,有很多不同的膜,但使用范围却互不相同,例如ULP-21超滤膜广泛应用于纯水制造和海水淡化领域;而NF270是一种优秀的纳滤膜,在海水的淡化、饮用水的过滤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

六、膜分离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1. 食品行业膜技术在食品行业中主要应用于分离乳清、蛋白质等产品。

2. 饮料行业在饮料工业领域中,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的浓缩、激浊和液体除菌。

3. 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在医药行业中被应用于制备活性成分、生产分离纯化制剂和生物技术产品。

膜分离技术在这个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生产线。

七、结论在实际应用中,膜分离技术在分离和提纯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医药领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科技手段也在不断的涌现。

而其中最为广泛应用且备受关注的一项科技,就是膜分离技术。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涉及药物生产、疾病检测、疾病治疗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的定义及原理膜分离技术源自于过滤技术,是一种利用膜过滤的特殊性质,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分子或元素分离出来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膜,在分子间筛选物质,达到分离的目的。

和传统的分离技术不同,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离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二、膜分离技术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药物制备、纯化和浓缩等过程。

例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它杂质分离开来,从而提高药物的纯度。

同时,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浓缩,使得药物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膜分离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快速筛选出多种药物分子,并找出最为有效的药物分子进行后续研发。

三、膜分离技术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分离效果,将特定的病原体与其它微生物分离开来,从而快速地诊断出疾病。

例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从感染者的尿液、唾液、血液等体液中检测出病原体,如病毒、菌群等。

膜分离技术的高效和准确性,让其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疾病检测技术,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信任。

四、膜分离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极其广泛,这主要是因为其无创、高效、低副作用的特点。

例如,在肾病治疗中,膜分离技术常被用来进行肾脏功能替代治疗,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肾脏功能。

此外,在肝病治疗中,膜分离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减轻肝脏的负担,从而使患者更快速的恢复健康。

五、总结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有着极广泛、而且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AdikaneHV;Singh R K;Nene S N 查看详情 1999 33.Cakl J;sir J 查看详情 1998(09) 34.Pouliot Y;Wijers M C;Gauthier S F 查看详情 1999 35.Audinos R;Branger J L 查看详情 1992 36.Berot S;PopineauY;CompointJ P 查看详情 2001 37.Berot S;Bernard C;Basso Y 查看详情 1999(06) 38.GaremA;Daufin G;Maubois J L 查看详情 1998(01) 39.Hossner K L;YemmR S 查看详情 2000 40.王焕章;赵亮 膜分离技术在味精行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0(04) 41.许赵辉;王焕章;赵亮 超滤膜除谷氨酸发酵液中菌体对等电提取收率的影响[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0(03) 42.HuangS X;Wu X Y 查看详情 1995 43.Garem A;Daufin G;Maubois J L 查看详情 1997(04) 44.Wang X L;YingAL;WangWN 查看详情 2002
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其分离性能通常由透过通量和截留率表征,而操作模式则分为浓缩和渗滤两种。本文 将低分子量生物产品划分为氨基酸和多肽、抗生素、乳酸及低聚糖等,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上述产品的回收、 分离、纯化和浓缩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关键词 膜分离,微滤,超滤,纳滤,浓缩,渗滤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化 ・!Fra bibliotek$ +・


展 ’ " " ,年第’期
D F I . J D ) KJ 1 L 0 M % 2 N) 1 LI 1 O J 1 I I 2 J 1 OP 2 3 O 2 I M M
膜分离技术在低分子量生物产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姚红娟 王晓琳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 ! ) " " " # $ 摘 要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低分子量生物产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
[ ] ! 。本文在简 新型分离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 ’ " 5 4。超滤膜规格并不以膜的孔径大小作为指 标,而是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4 6 7 8 9 : 7 ; <= 8 > @ A ? 作为通用指标。纳滤用于分离溶 9 : A * 6 B B.CD 3) 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 " ! ! " " " 的低分子量物质, 如抗生素、氨基酸等,允许水、无机盐、小分子有 机物等透过,膜孔径约! ! ’5 4,其分离性能介于 超滤与反渗透之间。反渗透因膜的致密结构对离子 实现有效截留,仅允许溶剂水分子通过,主要用于
[ ] ’ 。 海水脱盐、纯水制造以及小分子产品的浓缩等
! " # 膜分离性能 膜分离性能通常由透过通量和溶质截留率来表 征。透过通量是指在一定操作条件 (压力差、温度 及循环流速) 下,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膜所透过的 料液体积。溶质截留率是指溶液中所指定溶质被膜 截留的量与所占溶液中总量的比率。影响膜分离性 能的主要参数有溶液状况 (料液中溶质浓度、 F值 E 及离子强度等) 、膜结构及其表面特性 (膜表面的亲 水 / 疏水特性、电荷或电位分布、膜孔径大小及其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日期 ’ 。 " " ’ * " + * ! G " " ’ *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 学 基 金项 目 (1 及 国家“# 6 ( ’ G # + " ! #) + ,” 姚红娟( —) ,女,硕士研究生。联系人 ! G # 王 ) 。 项目 ( ’ " " ! ) ) , ’ " H " 第一作者简介 晓琳,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 " , 。 ! " * + ’ G $ $ ! + ’ # ’ + H $
[ ] , 分布等) 和操作条件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要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膜分 离技术在诸如氨基酸、抗生素、乳酸及低聚糖等低 分子量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 展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过程以选择透过性膜作为分离介质,通 过在膜两侧施加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蒸气分压 差、浓度差、电位差等) ,使得原料侧组分有选择 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的。 ! " ! 膜分离类型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液体膜分离过程通常可根 据分 离 对 象 分 为 微 滤 (. 、超 滤 (0 、纳 滤 /) /) ) 和反渗透 (2 。微滤用于截留直径为" (1 / 3) ( " ’ ! ! "" 4 的微粒、细菌等,可用于发酵液除菌、澄清 及细胞收集等,常用做超滤的预处理过程。超滤可 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为数千至数百万的物质,如蛋白 万方数据 质、胶体、病毒、热原、酶、多糖等,膜孔径约为
参考文献(44条) 1.Timmer J M K;Speelmans M P J 查看详情 1998 2.Grib H;Persin M;Gavach C 查看详情 2000 3.孙玫;甘士家喜;尹德芳 纳滤膜技术在泰乐星提炼过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0(03) 4.蔡邦肖 查看详情 1999(05) 5.张伟;林巍;费敏玲 查看详情 1999(02) 6.严希康 生化分离工程 2001 7.时钧;袁权;高从堦 膜技术手册 2001 8.Tsuru T;Shutou T;Nakao S 查看详情 1994 9.Raman L P;Cheryan M;Rajagopalan N 查看详情 1994(03) 10.俞三传;金可勇;高从堦 纳滤恒容除盐过程分析[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00(04) 11.蔡邦肖;张波;钱静杰 加快发展我国生物发酵制药工业的膜技术应用[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2(03) 12.卞晓锴;陆晓峰;施柳青 蛋白质超滤过程及超滤膜的表面改性研究现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1(04) 13.普文英;张卫东;赵汉臣 纳滤--新型的分离小分子有机物的膜技术[期刊论文]-中国药房 2000(05) 14.王晓琳;张澄洪;赵杰 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及其在食品和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0(01) 15.高文宏;石彦国 大豆低聚糖提取中超滤膜的选择[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0(05) 16.李耕;吴大宇;戴智河 膜技术在浓缩天然大豆低聚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2(01) ura R;Cheryan S M 查看详情 1990 18.许强;汪远金;许金林 查看详情 1994(03) cent S;Carrère H 查看详情 2001 20.Carrère H;BlaszkowF;BalmannHR 查看详情 2001 21.Carrere H;Blaszkow F 查看详情 2001 22.朱安娜;吴卓;荆一凤 纳滤膜分离洁霉素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0(04) 23.李十中;王淀佐;胡永平 膜分离法回收土霉素结晶母液中的土霉素[期刊论文]-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01) 24.张治国;王世展;姜作禹 板式反渗透装置在链霉素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1994(06) 25.刘昌胜;邬行彦 查看详情 1994(05) 26.吴麟华 查看详情 1997(05) 27.周金盛;陈观文 查看详情 1999(04) 28.刘昌胜;邬行彦;江帮和 查看详情 1995(04) 29.李锡源;栾宝林 超滤法在抗生素提炼中的应用 1996(04) 30.李十中;王淀佐;胡永平 抗生素提取过程中溶剂萃取技术新方法--超滤/萃取法[期刊论文]-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0(01) 31.刘茉娥 膜分离技术应用手册 2001
对实际膜分离过程十分重要,确定方法一般是通过 对一定的待分离体系进行小试,测定各种条件下的 透过通量和溶质截留率,选择较高的透过通量和满 意截留率时的参数。一般来说,膜分离过程开发包 括以下几个步骤:小试 (通过几种膜的分离性能测 定,进行膜的初步筛选) 、中试 (膜组件的分离效果 及工艺条件的摸索,清洗方法的选择) 、设 计 与加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惠源.Zhang Huiyuan 电镀废水采用连续微滤膜分离法处理 -稀有金属2007,31(z1)
采用中空纤维连续微滤膜分离系统,作为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电镀废水的预处理措施,以改善原水水质.该系统在现场进行了连续3个多月的试运行,效 果良好,原水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周期显著延长.该系统占用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实践证明,作为预处理手段将连续微滤 膜水处理系统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中,有望为连续微滤膜处理技术开辟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
3.会议论文 李学恭.王维民 微滤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及其减弱措施 2007
浓差极化现象是微滤膜分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微滤膜分离操作的能效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该文从浓差极化产生的机理分析影响浓差极化的因 素,进而提出了减弱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
4.期刊论文 凤权.汤斌.FENG Quan.TANG Bin 粘杆菌素发酵液微滤膜分离处理过程研究 -生物学杂志2010,27(1)
2.学位论文 宋航 油水乳浊液错流微滤分离机理、数学模型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999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含油废水处理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膜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和膜分离过程设 计和操作水平的提高,运行费用低、性能优良的微滤膜分离油水乳浊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该文对分离油水乳浊液的错流微滤,以基本理论 为指导,实验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了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微滤分离油水乳浊液过程中膜污染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有关影响因素作了深 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膜分离机理、研究了描述膜分离行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以阻力分析为基础的阻力模型和将阻力模型与反向扩散结 合建立的膜污染模型。该文成功地研制了一套实验精度好、自动化程度高的多用途膜分离实验研究测量系统,其中采用了作者国内首创、独具特点的虚 拟智能流量计。在实验工作中该文还对油水乳浊液的物化性质作了比较系统地研究,为深入认识油水乳浊液的膜分离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该文 提出了一种评估膜对油粒亲和性的新方法-静态吸附法。该文对表面活性剂在油水乳浊液膜分离过程中的,首次比较全面和深入地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 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最后,该文从没与膜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影响的机理模型,并给合实验结果对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