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一)教学重点分析
飞天-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飞天-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飞天》这首歌曲的来源和意义;
2.学习唱出《飞天》这首歌曲,体验跳跃、欢快的旋律;
3.通过练习乐曲,掌握简单乐曲的节奏分析和节奏模式。
二、教学内容
1.听《飞天》乐曲,透彻了解其来源和意义;
2.学唱《飞天》;
3.分析乐曲节奏和节奏模式。
三、教学重点
1.学唱《飞天》这首歌曲;
2.掌握《飞天》这首乐曲的源由和意义;
3.了解乐曲的节奏和节奏模式。
四、教学难点
1.如何抓准乐曲的韵律和节奏;
2.如何分析乐曲节奏和节奏模式。
五、教学方法
1.集体教学法;
2.分组合作学习法;
3.个别辅导法。
六、教学过程
1. 初步认识《飞天》这首歌曲
1.听音乐,讲述《飞天》这首乐曲的来源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
2. 学唱《飞天》这首歌曲
1.引导学生一起唱《飞天》;
2.逐句、逐字教唱歌曲。
3. 节奏分析
1.介绍节奏;
2.分析乐曲的节奏和节奏模式;
3.教导学生掌握简单乐曲的节奏模式和节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飞天》这首歌曲,通过集体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首歌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音乐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解更加清晰,这些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实际用途。
《飞天(一)》教学设计
1、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概括介绍飞天形象在中国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及时代特点。
2、形象探究,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早期和成熟时期飞天形象的异同,了解飞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感受飞天形象带给人的美感。
⑴感受飞天的外貌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飞天在容貌、体态、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板书:外貌美——秀丽优雅
3、知识拓展,展示更多飞天题材的艺术作品,师生一起感受飞天这种古老艺术形象散发的生命力。
三、艺术实践
欣赏课中的飞天作品,选一件你最喜欢的 ,从表现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试着运用艺术语言将画面的美感描述出来。
四、总结拓展
飞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象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仍然散发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2、能用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
3、感悟飞天造型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并用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
教学难点
探究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飞天图片、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飞天形象,引出飞天的概念,出示课题。
2、教师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
⑴飞天来源于哪里?
⑵飞天有什么本领?
⑶飞天代表什么?
3、对比激趣,比较壁画中飞天的形象和雕塑《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它们给你哪些不同的视觉感受。
⑵感受飞天的动态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飞天的各种动作,请学生模仿并比较早期与成熟时期飞天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飞天(一) ▏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飞天(一)▏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飞天造型的基本特点,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飞天的优美姿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欣赏与感知:引导学生欣赏飞天艺术作品,感受飞天的美。
2. 分析与讨论:分析飞天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实践与创作:学生尝试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飞天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飞天造型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飞天的优美姿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飞天艺术作品图片、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飞天的美,激发学生兴趣。
2. 新授:讲解飞天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飞天。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飞天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飞天(一)2. 重点内容:飞天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关键词:线条、色彩、优美姿态。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2. 选做题:收集更多关于飞天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飞天的认识和表现手法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满意度。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步骤。
人美版小学美术 第6课 飞天(一) 教学设计 (1)
第6课飞天(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的由来、发展、影响力,初步感受飞天造型的特征及表现手法,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对飞天的审美感受。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观察体验、再通过教师介绍讲解、小组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从初步认识飞天到感受飞天的艺术表现到感悟飞天,最后让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得到升华的审美体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飞天的艺术作品,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鉴于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所以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收集资料,讨论和品读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用美术语言进行阐述。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发展历史、掌握飞天的美感。
难点:通过对飞天的欣赏,感悟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激起了解飞天的愿望。
1.提问:同学们,你们梦到过自己飞吗?你是怎样飞的呢?2.学生发言,梦到过飞,从高处向低处飞或从低处向高处飞等。
3.教师谈话导入,其实在古代就有飞天的作品了。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激起了解飞天的愿望。
活动2【讲授】欣赏感受飞天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去参观旅游,在地图册上找出甘肃省的敦煌。
(课件展示)2.学生介绍收集来的飞天相关材料。
教师引导:A.飞天的来历?B.敦煌飞天的发展演变?C.不同时期飞天的风格?D.飞天的风格特征。
教学意图:了解不同时期、地方飞天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自主了解知识的好习惯。
活动3【活动】欣赏探究飞天1.欣赏课本中的飞天壁画艺术:思考问题:(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可以提出问题。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飞天的造型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欣赏评述能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飞天》教案、教学设计
4.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尝试运用飞天绘画技法,为自己设计一个飞天形象,并为其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背景。
提交方式:将故事和设计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理成册,下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5.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绘画飞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提交方式:将作品拍照或扫描后,上传至班级群共享,以便教师和同学们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飞天作品进行分析,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并撰写分析报告。
提交方式:将分析报告整理成文档,发送至教师邮箱。
3.学生在家中寻找有关飞天的艺术作品,如壁画、雕塑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其艺术特点,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点评,强调学习美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4.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绘画飞天,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飞天绘画技法,学生需独立创作一幅表现飞天动态美的作品。要求作品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能够充分展现飞天的飘逸与优雅。
提交方式:将学习心得整理成文档,发送至教师邮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2.通过学习《飞天》,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4.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表达个性的品质。
四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6课 飞天(一) ▏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6课飞天(一)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飞天的形象及背景;2.掌握用线条、色彩表现飞天;3.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能力;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飞天的形象及背景;2.掌握用线条、色彩表现飞天。
难点1.创造出自己的飞天形象;2.利用色彩饱和度的变化表现飞天的神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飞天的画作,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谈一谈对飞天的认识与了解。
2. 了解飞天(15分钟)以PPT形式展示飞天的形象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到飞天是唐代一种传说人物,具有飞翔、护佑、流传、灵通四种特殊的能力。
3. 分析描绘飞天的线条(25分钟)1.学生看一幅飞天的线条草图,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出画家的表现技巧和特点。
2.教师通过讲解线条的粗细、长短、弧度和方向等要素,指导学生画出简单的飞天图案。
4. 创作飞天画作(40分钟)1.学生自由创作,用线条勾勒出自己所想象的飞天形象。
2.学生用彩色笔、水彩或其他颜料为飞天上色,注意颜色的饱和度,表现出飞天的神态。
3.教师点评学生作品,讲解如何利用色彩搭配表现飞天的特点。
5. 总结(5分钟)学生交流自己对飞天的认识和感受,班级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通过总结,强化学生对飞天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重要提示1.飞天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仙形象,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2.在飞天形象的表现中,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十分重要,通过对线条和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表现出飞天的特点和神态。
3.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尽量避免在教学中过多干扰学生的创作过程。
4.本节课涉及到了线条、色彩、想象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美术_飞天(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六课《飞天(一)》教学过程:一、欣赏交流,导入新课今天老师想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播放中央电视台文体节录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在短片中你们欣赏的、在空中飞翔的是什么形象吗?师:飞天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名字。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交流对飞天的了解。
师总: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一种佛教艺术形象,在佛国里,它们既散发香气又载歌载舞,是美好和优雅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网络搜索的《飞天》视频,学生初步了解飞天,认识我国的飞天形象,初步感受飞天的美,感悟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让学生的知识进行交流和碰撞,进一步加强对飞天的认识)二、探究体验,走进敦煌(一)介绍敦煌莫高窟的位置。
在我国飞天最集中的地方就哪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敦煌的盛名来自于莫高窟,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莫高窟的位置。
在我国西部甘肃省,在茫茫沙漠之中,掩映着一片绿洲敦煌,那里珍藏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宝——莫高窟。
莫高窟历经10个朝代,1000多年不间断的修建,共修建石窟492个,这个庞大的石窟群,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一颗艺术明珠。
它为什么会享有如此高的盛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
(二)欣赏莫高窟,着重欣赏莫高窟的飞天。
播放录像,走进莫高窟学生交流感受。
生:飞天很多。
生:敦煌的壁画非常漂亮。
生:莫高窟里面太壮观了。
师:我们热爱飞天,更尊重飞天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
看样子,同学们都被敦煌的飞天深深的吸引。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将学生带到神秘的敦煌莫高窟,让学生感受莫高窟的雄伟、壮大,感受飞天的的独特美欧利,它的变化万端,绚烂多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三)追根溯源,了解飞天的发展史。
在莫高窟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飞天了,从十六国开始,就有许多的画师在创造飞天,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时代的更替和变迁,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它经历了兴起、盛世、衰落三个阶段板书:兴起探索盛世创新走向衰落分组探究不同时期飞天的特点。
《飞天(一)》(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飞天(一)(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飞天”概念及起源;2.了解人物形象、服饰、动作;3.掌握中国画基本线描技法,能运用实现“飞天”形象的画面创作。
二、教学内容1.“飞天”的概念及起源;2.“飞天”形象、服饰、动作的造型表现;3.“飞天”形象的画面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1.飞天概念与其过去历史背景理解;2.人物形象的造型表现;3.基本线描技法的掌握;4.如何实现“飞天”的画面创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飞天的概念及起源的理解;2.中国画基本线描技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1.通过讲解、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知识介绍“飞天”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掌握“飞天”的概念。
2.讲解中国画基本线描技法,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线描体现人物肢体、面部的表情。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图像法;3.视频法。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掌握“飞天”造型表现的技巧;2.熟悉“飞天”的服饰和特征。
教学过程1.向学生介绍“飞天”的服饰和造型特征,并讲解如何表现出人物立体感。
2.学生结合老师讲解,开始进行自己的飞天设计,并完成线描作品,注重细节处理及线条的遣词。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示范法。
第三课时教学重点1.将基本线描技法与实际应用结合;2.实现“飞天”画面创作。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线描技法,将“飞天”的造型表现出来;2.通过上一节课的练习,学生已经对“飞天”的基础造型有所了解,本节课中老师鼓励学生将“飞天”与个人创作结合起来,展现出更多个性化的飞天形象。
教学方法1.演示法;2.示范法。
五、教学评估1.教师以学生的作品为主要评估对象,包括线条和整体表现;2.教师可根据每次练习课的情况进行评估;3.可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态度等相关方面进行评估。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飞天”的概念和起源、人物形象、服饰、动作等有更全面的认识,掌握中国画基本线描技法,并实现“飞天”的画面创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为今后的画画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飞天(一)▏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壁画《飞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壁画《飞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2.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壁画《飞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法和手法,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飞天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毛笔、墨水、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毛笔、墨水、水彩颜料、彩笔、素描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壁画《飞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壁画《飞天》的艺术特点、历史背景以及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所学技法和手法,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和手法,独立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5.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壁画《飞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2.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创作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飞天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壁画《飞天》的观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表达。
3.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壁画《飞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们觉得这幅壁画美吗?为什么?”、“你们知道这幅壁画背后的故事吗?”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小学美术《飞天一》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飞天一》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飞行器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让我感到高兴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飞行器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还能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例如:介绍飞机的机翼设计对飞行稳定性的影响,火箭的推进原理等。
-掌握绘画技巧:教授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重点强调如何通过绘画表现飞行的动态感和天空的氛围。
-例如: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表现飞行器的速度感,运用色彩渐变表现天空的深度。
-创意设计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飞行器设计图,注重个性和创新。
二、核心素养目标
《飞天一》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提高对造型、色彩、材质的敏感度和识别力。
2.发展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创作飞行器设计图,提升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水平。
3.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大胆想象和个性化设计,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飞行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飞行器发展历史及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意义,提高综合素养。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6课飞天(一)-人美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6课飞天(一)-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飞天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飞天的动态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飞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2. 飞天的动态表现和绘画技巧3. 学生创作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飞天的动态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和想象力,同时保持飞天的艺术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飞天相关图片、多媒体设备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飞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飞天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飞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飞天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技巧讲解: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飞天的动态美,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飞天创作的实践。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1. 飞天(一)2. 副四年级美术上册3. 内容:飞天的艺术特点、绘画技巧、创作实践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一幅飞天的画作。
2. 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飞天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和鼓励。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是否能够展现个性和想象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飞天的艺术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绘画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和想象力,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人美版美术四上第6课《飞天(一)》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飞天(一)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她们是美好、优雅的化身。
敦煌莫高窟地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岩泉河的崖壁上。它坐西向东,南北长约1610米,上下五层,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现存洞窟 492 个,窟内彩塑2415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敦煌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艺术的标志是飞天。在佛经里它被称为乐天神。
敦煌石窟第285窟,是西魏乃至北朝时期最为经典的大型窟,为覆斗顶形,内容极丰富、精彩。
了解敦煌莫高窟
观看视频
敦煌莫高窟地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岩泉河的崖壁上。它坐西向东,南北长约1610米,上下五层,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现存洞窟 492 个,窟内彩塑2415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敦煌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420窟创建于隋,宋、西夏重绘部分壁画,主室为覆斗形顶,南、西、北壁各开一龛,被称为“三龛窟”。主室窟顶为斗四莲花藻井,花饰三兔纹样井心。藻井内岔角绘童子形飞天,外岔绘有翼兽,方井外框饰以忍冬狮子联珠纹。四边垂幔铺于四披。四披绘有大幅的经变场画。各场面间以树石花卉、塔庙寺院、流泉莲池、行云飞花等景物作为分隔。
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唐代
第320窟的四飞天画在南壁《西方净土变》中阿弥陀佛头顶华盖的上方。每侧两身,以对称的形式,围绕华盖,互相追逐:一个在前,扬手散花,反身回顾,举臂紧追。
小学美术教案《飞天(一)》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飞天(一)》教案教案:小学美术《飞天(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小学美术教材中《飞天(一)》章节,该章节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绘画中的飞天形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飞天的起源和发展、飞天的形象特点、飞天的绘画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飞天的起源和发展,知道飞天在中国古典绘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欣赏和分析飞天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飞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飞天的起源和发展,掌握飞天的形象特点,学会描绘飞天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把握飞天的动态和飘逸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飞天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绘画教材、飞天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飞天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飞天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飞天的起源和发展,详细介绍飞天的形象特点,如动态、飘逸感、服饰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飞天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描绘飞天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等,讲解如何把握飞天的动态和飘逸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技巧。
4.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和讲解,独立完成一幅飞天画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欣赏、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飞天形象特点:1. 动态优美2. 飘逸感十足3. 服饰华丽飞天绘画技巧:1. 线条流畅2. 色彩搭配3. 注重细节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绘制一幅飞天画作,要求表现飞天的动态和飘逸感。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因个体差异而异,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作业的个性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7课 飞天(一)》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7课飞天(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7课飞天(一)》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和研究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使学生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飞天画面的欣赏,也有飞天绘画技巧的指导,适合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和欣赏的基本知识,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
但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才能理解和欣赏飞天的艺术魅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学会欣赏飞天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3.掌握飞天的绘画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飞天创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飞天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2.飞天的绘画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方式,掌握飞天的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飞天绘画的道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飞天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PPT,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飞天的形象特点、绘画技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飞天的艺术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飞天绘画的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其他的飞天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飞天的绘画技巧和审美特点。
7.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的飞天的绘画技巧,进行一幅飞天作品的创作,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飞天课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飞天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飞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并能正确理解课文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飞天》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梦想和奋斗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中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梦想和奋斗的热情。
四、教学准备1. 《飞天》这篇课文的复印件。
2. 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预习导入(5分钟)在开课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飞天”这个词的含义,并让学生谈谈对梦想和奋斗的理解。
Step 2 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飞天》这篇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课文中主人公的梦想是什么?3. 主人公是如何实现他的梦想的?4. 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情感?Step 3 辅助讲解(15分钟)在学生完成阅读理解后,教师可选几个问题进行解答,并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黑板进行示范性讲解,并请学生跟读。
Step 4 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 为什么主人公的梦想被视作“不切实际”的?2. 主人公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实现他的梦想?3. 课文中的“飞天”是指什么?4. 课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情感?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讨论和观点交流,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树立梦想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对于《飞天》这篇课文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150字。
《飞天》名师教案(部级)
《飞天(一)》名师教案(部级)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石窟和飞天的知识,感受我国的飞天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
能用简短的语言和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
2.运用观察体验、小组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初步认识飞天,感受飞天之美,感悟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3.感悟飞天造型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飞天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并用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
教学难点:探究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用具准备:课件、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关于飞天的资料。
2.创设情境,走进敦煌考察(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么?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是去哪个国家么?(天竺)学:天竺(2)出示图片。
师:这张图上的黄色线条表示的就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丝绸之路”。
在那里有一个被誉为“世界艺术史上伟大的奇迹”“世界上最大的画廊”。
今天就成立一个考古小分队,到那里去考察。
(3)播放敦煌莫高窟视频。
提问:你对敦煌莫高窟有什么了解?(4)师:你们知道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姿态非常优美的是什么艺术形象么?学:(飞天)今天我们就来考察敦煌飞天艺术。
出示课题:飞天(一)四、追根溯源,探寻飞天艺术1.追根朔源。
(1)提问:你们想从哪些方面对飞天艺术进行考察?(2)探寻飞天起源。
(3)了解古印度飞天的形象特征。
出示飞天的形象。
(4)初步分析西域飞天特征。
对比分析西域飞天和古印度飞天的不同:体型呈“v”字形,比较粗壮,头上有圆环……2.发展演变。
(1)探究敦煌飞天发展时间。
提问:敦煌飞天从何时出现?何时结束?历经了多长时间?历经十个朝代,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洞窟的停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飞天的形象、姿态、和风格在不断的变化,专家把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兴起创新、盛世气象、走向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天(一)教学重点分析飞天(一)是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其教学重点是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表现手法。
时征和发展在古代佛教没传来之时,因道家崇尚自然,所以很少为了刻像毁山裂石,而在中国的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类神仙。
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
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
敦煌飞天指的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独有的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艺术形象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
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
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
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最具有北魏风格的飞天,是画在第254窟北壁的《尸毗王本生》故事画上方的两身飞天和第260窟北壁后部说法图上方的两身飞天。
这四身飞天的突出特点是: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脸型修长,因变色原因,成为白鼻梁,白眼圈,为小字脸。
上体半裸,腿部修长,成大开口"U"字形。
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
虽然飞天的肉体与飘带已变色,但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的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
创新时期从西魏到隋代,大约80余年。
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璧的飞天。
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
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
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间神的乾闼婆,散花飞天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歌舞神的紧那罗,天宫伎乐,冲出了天空围栏,亦飞翔于天空。
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
其代表作品如第249窟西壁佛龛内上方的四身伎乐飞天中原式飞天,是东阳王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创的一种飞天。
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教飞天相融合的飞天: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
人物形象宣传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
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2窟南壁上层的十二身飞天。
这十二身飞天,头束双髻,上体裸露,腰系长裙,肩披彩带,身材修长,成大开口横弓字形,逆风飞翔,分别演奏腰鼓、拍板、长笛、横箫、芦笙、琵琶、阮弦、箜篌等乐器。
四周天花旋转,云气飘流,衬托着飞天迎风而飞翔,身轻如燕,互相照应,自由欢乐,漫游太空。
北周是鲜卑族在大西北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虽然统治时期较短,但在莫高窟营建了许多洞窟。
鲜卑族统治者崇信佛教,且通好西域,因而莫高窟再度出现了西域式飞天,这种新出的飞天具有龟兹、克孜尔等石窟飞天的风格,脸圆、体壮、腿短,头圆光,戴印度宝冠,上体裸露,丰乳圆脐,腰系长裙,肩绕巾带。
最突出的是面部和躯体采用凹凸晕染法,现因变色,出现了五白:白棱、白鼻梁、白眼眶、白下巴。
飞行姿态成敞口"U"字型,身躯短壮,动态朴拙,几乎又回到了莫高窟北凉时期飞天的绘画风格特点。
但形象却比北凉时期丰富得多,出现了不少伎乐飞天。
最具有北周风格的飞天,是第290窟和第428窟中的飞天。
这两个窟中的飞天。
体态健壮,脸形丰圆,头有圆光,戴印度宝冠,五官具有五白特点,上体裸露,腰系长裙,肩绕巾带,躯体用浓厚有凹凸晕染,现因变色丰乳圆脐更为突出。
第428窟中的伎乐天飞,造型丰富,或弹琵琶,或弹箜篌,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形象生动,姿态优美。
尤其是南壁西侧的一身飞天,双手持竖笛,双脚倒踢紫金冠,长带从身下飘飞,四周天花飘落,其飞行姿态,像一只轻捷的燕子俯冲而下。
隋代是莫高窟绘画飞天最多的一个时代,也是莫高窟飞天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一个时代。
隋代的飞天除了画在北朝时期飞天的位置,主要画在窟顶藻井四周、窟内上层四周和西壁佛龛内外两侧,多以群体出现,隋代飞天的风格,可以总结为四个不一样。
区域特点不一样。
在隋代洞窟里,既有西域式飞天,也有中原式飞天,更多是中西合璧式的飞天。
脸型身材不一样,脸型有丰圆型,也有清秀型;身材有健壮型,也有修长型。
但大多数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肢柔细,绰约多姿。
衣冠服饰不一样,有上身半裸的,也有着像章支的;有穿无袖短裙的,也有穿宽袖长裙的;有头戴宝冠的,也有头束发髻的,还有秃发僧人式的飞天。
飞行姿态不一样,有上飞的,也有下飞的,有顺风横飞的,也有逆风横飞的,有单飞的,也有群飞的,但飞行的姿态已不呈"U"字型,身体比较自由舒展。
从总体上说,隋代飞天是处在交流、融合、探索、创新的时期。
总趋势是向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为唐代飞天完全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最具有隋代风格的飞天,是第427窟和第404窟的飞天。
第427窟是隋代的大型洞窟之一。
亦是隋代画飞天最多的洞窟,此窟四壁上沿天宫栏墙之上飞天绕窟一周,共计108身。
这108身飞天,皆头戴宝冠,上体半裸,项饰璎珞,手带环镯,腰系长裙,肩绕彩带,多有西域飞天的形旬、服饰的遗风。
肤色虽已变黑,形象仍十分清晰,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捧花盘,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手持箜篌、琵琶、横笛、竖琴等乐器,朝着一个方向绕窟飞翔。
其姿态多样,体态轻盈,飘曳的长裙,飞舞的彩带,迎风舒卷。
飞天四周,流云飘飞,落花飞旋,动感强烈,富有生气。
第404窟是隋代中后期的一个中型洞窟,窟内四壁上沿画天宫栏墙,栏墙上飞天绕窟一周。
如同第427窟的飞天一样,姿态各异,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托花盘,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手持各种乐器,朝着一个方向逆风飞翔,体态轻盈,姿势优美。
但在首饰服饰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头无圆光,不戴宝冠,有的束桃型仙人髻,有的束双环仙人髻,有的束仙童髻,脸为蛋形,眉清目稻,身材修长,衣裙轻软,巾带宽长。
衣饰、面容、身态如同唐代初期的飞天,已经完全中国化。
鼎盛时期从初到晚唐贯穿整个唐代,大约300年。
敦煌飞天是在本民族传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飞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飞天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
从十六国起,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五个朝代,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敦煌飞天中外、东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历程。
到了唐代,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
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经变画最多的朝代,窟内的四壁几乎都被大型经变画占领。
飞天亦主要画在大型经变画之中。
在题材上,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画中的佛陀说法场面,散花、歌舞、礼赞作供养;另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一中佛国天界--"西方净土"、"东方净土"等极乐世界的欢乐。
飞天飞绕在佛陀的头顶,或飞翔在极乐世界的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
飘曳的衣裙,飞卷的舞带,真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
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描写的诗情画意。
[1]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把敦煌石窟的唐代艺术,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把这四个阶段又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盛唐为前期,即唐王朝直接统治敦煌地区埋藏(公元618~781年);中、晚唐为后期,即吐番族占敦煌地区,和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管辖敦煌地区时期(公元781~907年)。
艺术风格最能体现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态。
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
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
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最具有唐代前期风格中特点的飞天,是画在初唐第321窟的双飞天,和盛唐第320窟中的四飞天。
第321窟西壁佛龛两侧各画两身双飞天。
这两身飞天,飞翔姿态十分优美,尽管飞天的面容、肉体虽已变成降黑色,但眉目轮廓、肉体姿态、衣裙彩带的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第320窟的四飞天画在南壁《西方净土变》中阿弥陀佛头顶华盖的上方。
每侧两身,以对称的形式,围绕华盖,互相追逐:一个在前,扬手散花,反身回顾,举臂紧追。
前呼后应,表现出一种既奋发进取,又自由轻松的精神境力量和飞行之美。
飞天的四周,彩云飘浮,香花纷落,既表现飞天向佛陀作供养,又表现佛国天堂的自由欢乐。
飞天的肉体虽已变黑,面容不清,但整体形象清晰,身材修长,姿态轻盈,人体比例准确,线描流畅有力,色彩艳丽丰富,是唐代飞天代表作之一。
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前期时那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了。
有艺术造型上,衣饰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神态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