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第5章 本章复习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讲义(机构用)

第5章 本章复习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讲义(机构用)

本章复习电与磁⎩⎪⎪⎨⎪⎪⎧磁现象⎩⎪⎨⎪⎧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铁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磁场和磁感线【专题解读】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具有方向性,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处曲线的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相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磁感线的方向与该点磁场方向一致;任意两条磁感线不会相交。

例1如图,画出下列磁体的磁感线示意图。

电流的磁效应【专题解读】 1.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电流的磁场与电流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伸开右手握住通电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

改变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磁极也会发生改变。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3.电磁铁(1)电磁铁: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①电流的大小;②线圈的匝数;③有无铁芯。

(3)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方法:①吸引大头针或铁钉的多少。

②对某一铁块吸引力的大小。

(4)电磁铁的应用:电铃、电话、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自动控制等。

例2如图所示,A是螺线管内的铁芯,B是悬挂在弹簧下的铁块,S是转换开关,要使弹簧的长度变短,可采取的办法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word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1章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耳蜗:有听觉细胞,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

声音是由于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引起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没有了。

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传播最慢;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减少噪声的途径: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改造产生噪声源比较大的机器;更换噪声比较大的机器;用金属做成蜂窝状装置吧噪声源罩起来。

如: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途径过程中减弱(远离噪声或设置屏障。

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设置隔音板。

如:将有噪声污染的工厂迁离居民区和办公室。

)3.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具。

第2章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华师大 科学八下 知识点第四章 电与电路

华师大 科学八下 知识点第四章 电与电路

4.1自然界的电现象1、电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里,存在于物质的分子、离子、原子内部。

原子内部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经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称为静电现象。

3、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我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4、自由电子和离子:金属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简称正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负电的离子,称为负离子。

5、电荷的性质: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任何带电体都能吸引轻小物体6、摩擦起电只适用于绝缘体.因为只有导体的电子才可以自由移动,绝缘体的电子不能自由移动7、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8、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大气中常见的气体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就是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同时还伴随着发光和发声。

尖端放电则是比较缓慢的局部电中和现象。

利用尖端放电,可以使建筑物上方积聚的电荷迅速入地,以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4.2电路1、电路是指电荷沿着导线以一定方向流动的回路。

2、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

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

电源短路会导致电源烧坏。

4、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5、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它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油等。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6、7、8章期末复习PPT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6、7、8章期末复习PPT课件

7、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雌 蕊 柱 头 花药 花 柱 子 房 雄 蕊
花丝
花瓣 花萼 花托
花 的 主 要 结 构
如黄瓜、南 雌雄同株 瓜、玉米
花 的 种 两性花 类
单性花
雌雄异株 如大麻
如桃、杏、 雌雄同花 菜豆、大豆
子房的结构
子房壁 珠被 胚囊
极核 胚 珠
卵细胞
要经过开花和传粉,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
3、适宜的温度:使生命活动旺成盛。
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 芽、胚轴和胚根就开始分裂和生长, 首先,胚根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 渐长成茎和叶,新植物就诞生了。 (胚是新植物体的雏形)。
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 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 朵花 的柱头上。
受精的过程: 1、花粉管的形成和伸长:
经花柱 粘液的 胚珠 花粉粒 刺激 花粉管不断伸长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 细胞和极核发生融合的现象。 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 物所特有的。
同类之间为了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

行 为
3. 防御行为
4. 繁殖行为
目的:保护自己
筑巢、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 蚂蚁蜜蜂
5. 社群行为
6. 迁徙和洄游行为
动物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 活地区的行为。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周期性的、定向 的群体迁徙活动。
* 将以下左右相对应的选项用线联系起来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植物对重力的反应
根具有正向重力性 (正向地性)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华师大版复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华师大版复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生命活动的调节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华师大版复习特训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A、蜥蜴B、蟒蛇C、壁虎D、蝙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体个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产热器官是( )A、脑B、内脏C、骨骼肌D、其他器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具有体温恒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特征的动物是( )A、丹顶鹤B、狼C、青蛙D、鲢鱼【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 )A、田鼠B、蟾蜍C、蝗虫D、蛇【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小林不小心患了病毒性感冒,体温达40℃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冒要做好预防工作,其中勤洗手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来说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要治疗该同学的感冒,要给他使用抗生素C、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D、此时他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当气温上升到35 ℃以上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A、直接散热B、血液循环散热C、汗液蒸发散热D、骨骼肌颤抖散热【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动物体温恒定的是( )A、鲫鱼B、青蛙C、龟D、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

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机体耗氧量下降B、骨骼肌战栗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皮肤血管舒张【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哪项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 )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ABC都是【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小芳安静地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分是( )A、内脏B、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C、肌肉、皮肤D、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①蝙蝠②青蛙③丹顶鹤④家兔⑤鲫鱼⑥扬子鳄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关于生物体温调节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蛙、蛇在天气寒冷时,会增加活动量来产热B、人类在天气炎热时,皮肤血管扩张,流人皮肤的血液量增多,可以散热C、小狗在天气寒冷时,肌肉颤抖,可以产热D、水牛在天气炎热时,食欲减退、活动迟缓,可以减少体热产生【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激素的调节C、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D、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的结构,在炎热环境中,加快散热依靠其中的( ) 有误A、1和2B、1和4C、3和5D、2和3【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____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调节。

202X年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

202X年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

202X年版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力和运动: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2. 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方法,质量的计量单位,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3. 力的作用点和物体形状: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对物体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4. 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反作用力:力的大小的比较,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的反作用力。

5. 传热:传热的方式,热传递的规律,热传导的条件,冷热能的传输。

6.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

7. 能量利用与守恒:机械能与能量转化的关系,能源与能量利用,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8.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量单位,电路的基本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的概念,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和方向,磁场对导体的电动势影响。

10. 电能的转化与利用: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能的消耗与节约,电能的
安全使用。

11.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规律,光的传播路径。

12. 光的折射与色散: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的条件,光的色散。

13. 光的反射与图形成像:反射和折射在镜面成像中的应用,镜面成像的
图像特点。

14.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干涉和共振。

这些知识点可能会根据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建议您根据具体教材
内容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复习。

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知识点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而科学知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以下是关于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知识点的介绍。

一、物理学物理学是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关注的是物质和能量的行为。

在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1. 运动和力学:我们学习了质量、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还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

2. 电学和磁学:我们学习了静电、电流、电磁力和电磁场等知识点。

我们还了解了电导、电阻和电势差等基本概念。

3. 光学:我们了解了光线、光波和光的传播方式,还学习了透镜和反射的性质。

二、化学化学是科学中研究各种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在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1. 原子结构:我们了解了原子的组成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我们还学习了原子序数、质量数和原子核的性质。

2. 分子结构:我们学习了化学键、Lewis结构和分子的三维形状。

我们还了解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3. 化学反应: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反应。

我们还了解了酸、碱和盐的化学反应。

三、生物学生物学是科学中研究生命现象、生命体的结构和生理活动的学科。

在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1. 生物基础:我们学习了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的组成结构。

我们还了解了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生物膜的特性。

2. 遗传学:我们了解了遗传基因、遗传信息转移和储存方式。

我们还学习了遗传方式和染色体畸变的形成。

3. 生物生态学: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还了解了生态位、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等概念。

四、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结构、材料、历史和过程。

在八年级华师大版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1. 地球的结构: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成。

我们还了解了地震波和地球的地磁场。

2. 地质学: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6章 电磁波和通信 复习(课件 12张PPT)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6章 电磁波和通信 复习(课件 12张PPT)
____H__z____。在生活中常用的电磁波频率单位为千赫(符号是___k_H__z____)、兆赫(符号 是___M__H__z___)。1MHz=_____1_0_3___kHz=____1_0_6____Hz。 4.按照电磁波的____频__率____或波长大小的次序,可以得到电磁波谱。__无__线__电__波__、 微波、红外线、__可__见__光____、紫外线、X 射线都是电磁波。
03STEP
易错题
• 03 易错题
易错点一 光与电磁波的关系 典例1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6月6日我国开始发放5G商用牌照。5G技术也是依 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太空中是真空,电磁波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中央电视台和宁波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 【易错点分析】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 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中央 电视台和宁波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不同,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 速度相同。
02STEP
相关题型
• 02 相关题型
类型一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 典例 1 电磁波的传播___不__需__要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 密闭的塑料容器中能正常接收到呼叫信号,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中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说明__金__属__容__器__(选填“塑料容器”或“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类型二 电磁场的应用 典例2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医院内常利用红外线灭菌 B.5G通讯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D.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华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介绍了多个学科相关的知识点。

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例子,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物理学1. 运动和力量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运动和力量。

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过程,而力量是指物体的运动是有原因的。

物体会因为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外力发生运动。

例如,你要用力摆动一张纸,纸条就会因为你的摆动而产生运动。

你在使用力量,而纸条则是承受了你产生的力量。

2. 光的反射和透射光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光的反射和透射也是其中比较基础的概念。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碰到一个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

而光的透射则是指光线穿过这个表面并继续前进。

例如,当太阳照在镜子上时,镜面会反射出阳光。

同时,如果你让光线通过一个玻璃杯,它会透过杯子并在被杯子扭曲后进行透射。

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化学中有两个关键概念是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指化学上一个无法分解的单一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分子是由氢和氧元素以2:1的比例组成的化合物。

2. 酸碱及其反应酸碱是化学反应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

酸是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而碱则是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当酸碱混合时会产生化学反应,这被称为中和反应。

例如,你可以把柠檬汁与碱性反肠胃中和来缓解感觉不适。

生物学1. 细胞和遗传物质生物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细胞和遗传物质。

细胞是所有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遗传物质则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例如,人的身体由成千上万的细胞组成。

每个细胞都包含遗传物质,即DNA。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如何发展以及我们的特征。

2. 繁殖和进化生物学中的另外两个关键概念是繁殖和进化。

繁殖是指生物通过生殖细胞产生新的生命,而进化则是指物种的演变和改变。

例如,当一个植物受到环境的影响,它可能会产生一些对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完整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1章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耳蜗:有听觉细胞,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

声音是由于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引起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没有了。

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传播最慢;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减少噪声的途径: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改造产生噪声源比较大的机器;更换噪声比较大的机器;用金属做成蜂窝状装置吧噪声源罩起来。

如: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途径过程中减弱(远离噪声或设置屏障。

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设置隔音板。

如:将有噪声污染的工厂迁离居民区和办公室。

)3.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具。

第2章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整理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整理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初中
学科
教材版本
初中
学科
教材版本
小学
学科
教材版本
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
人教版第八册
数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体育
无教材
数学
人教版第八册
英语
人教七年级(下册)
英语
科学普及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美术
人教版
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幼儿园 学科
教材版本
幼儿园 学科
教材版本
幼儿园 学科
教材版本
幼儿园 故事
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班下册)
音乐
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 (中班下册)
美术
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班下册)
数学
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班下册)
社会健康
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 (中班下册)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的物理学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一、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全套ppt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全套ppt课件

练习2 如图所示,根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 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能够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 (2)探究过程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声源的 振幅的? (3)通过探究可知,声源的振幅越 ,声音的 响度越大。
(1)在鼓面上放一些豆粒,鼓 发声时豆粒跳动地越高,证明鼓 面振动的幅度越大 (2)改变敲鼓时用力的大小, 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用力 越小,鼓面振幅越小 (3)大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管乐器的音调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管 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部相同,细耳短的音 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我的收获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音调:(1)它是指声音的高低;(2)它
曾侯乙编钟 湖北的曾侯乙编钟,世界 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
曾侯乙编钟乐
说明:敲打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 的音调高低不同,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 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例1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如图是某 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 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 改变的是声音的( A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温馨提示 护栏的长短不同,其振动频率 不同,音调也就不同。 A B
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2.响度:(1)它表示声音的强弱;(2)其 大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物体振幅的大 小,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3.音色:(1)它是指声音的品质及特征(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课件 28张PPT)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课件 28张PPT)

01 知识点
11.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类别
非条件反射
形成
生来就有的___先__天__性___反射
反射弧的特 点
神经中枢在__大__脑__皮__层__以下
神经联系 举例
___固__定_____的,不会消退 ____吃__酸__梅__时__分__泌__唾__液________
条件反射 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01 知识点
4.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_保__护__自__己___、防避敌害的行为。常见的防御 行为如___拟__态_____、___警__戒__色___、刺猬缩团、野兔的奔跑等。 5.与动物____繁__殖____有关的行为,都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如__孔__雀__开__屏__、雄蛙鸣
有大脑皮层中__神__经__中__枢__参与
暂时的,可以___消__退_____ ____谈__到__酸__梅___分__泌__唾__液______
12.条件反射的建立在本质上是将无关刺激转变为______条__件__刺激,建立过程中必 须将__条__件__刺__激__与__非__条__件__刺__激____结合使用。条件反射能够建立,也会消退,所 以往往会用_非__条__件__刺__激______来强化条件刺激。
甲状腺、睾丸、卵巢、肾上腺、 垂体、胰岛等
外分泌腺
小脑发生病变时,病人的动作严重不协调,表现为站立不稳,形如醉汉。 5.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内有调节心__血__管__运__动___、___呼__吸_____和_体__温__调__节___等中枢。 6.脊髓位于脊柱的___椎__管_____内,横切面呈扁圆柱形,上端与__脑__干______相连,下端 直至腰椎下缘。由___灰__质__和__白__质__组成,具有_____传__导___和______反__射__的功能。 7.中枢神经和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__神__经__元____细胞体聚集在一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电与电路》知识讲义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电与电路》知识讲义

、两种电荷1、电荷(1)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物理学中规定 棒所带的电荷叫作 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 负电荷 。

(2)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同种 电荷相互 排斥,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3) 原子核的核内质子 正电荷 数量与核外电子的 负电荷 数量一样多 , 所以整个原子对外 界较远的位置表现为 电中性 。

(4) 电荷的多少叫 电荷量 。

在国际单位制中 , 它的单位是 库仑, 简称库, 用符号 C 表示。

(5) 元电荷 : 科学实验中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作 元电荷 , 一般用 e 表示,通常取 e=1.6 ×10-19C 。

实验还发现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 是一个最小量的整数倍 , 这就是说电荷量是不 能连续变化 的物理量。

2、常见的带电方法(1) 摩擦起电 :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 失去了部分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2) 感应起电 : 当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导体时 , 由于 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 ,导体 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与带电体异号的电荷 , 远 离带电体的一端带与带电体同号的电荷 。

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作 静电感应 。

(3) 接触起电 : 一个物体带正电, 当它和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 带正电的物体就将不 带电的物体中的一部分电子吸引过来, 使得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中的正电荷比负电荷多而带了 正电。

反之带负电。

3、电荷守恒定律(1) 电荷既不能 消灭, 也不会 创生,它只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或者从物体的 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 在转移的过程中 ,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

电与电路, 用丝绸 摩擦过的玻璃(2)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 带电粒子可以产生和湮灭。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八章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初中八年级资源【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1. 范围:第八章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动物的有性生殖第二节人的生殖与发育2. 概述:本章包括两个内容,第一节和第二节,共含四个活动。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动物和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和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为了使学生对动物的有性生殖有一个基本了解,教材从生殖系统、生殖类型、受精方式和个体发育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动物的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每个方面都列举代表性动物进行解释。

本章着重阐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殖过程,人体发育过程,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和卫生,使学生了解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借以消除封建意识和神秘感,并能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生儿育女等正常生理现象。

动物的有性生殖这一节主要阐述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多样性,具体介绍了动物生殖系统的组成,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方式和特点,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变态发育和无变态发育。

人的生殖与发育这一节包括人的生殖系统、生殖过程和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着重阐述了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受精和受精卵的概念,胚胎发育过程和分娩的概念,青春期的概念,青春期的年龄范围,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性等。

[教学目标]1. 动物的有性生殖(1)知道动物生殖系统的组成,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方式和特点,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

(2)理解卵生和胎生的特点及两者的区别。

(3)学会观察蛙的变态发育。

2. 人的生殖与发育(1)知道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受精的概念,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睾丸的功能,卵巢的功能。

(2)理解青春期的身高、体重、心肺和脑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和青春期的性发育。

(3)理解青春期女孩月经和男孩遗精现象的出现,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基本要求。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23页 0098页 0150页 0172页 0225页 0331页 0372页 0444页 0492页 0494页 0496页 0557页 0614页 0671页 0732页 0770页
第1章 声 2 声音的特性 第2章 光 2 光的折射 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1 眼与视觉 3 皮肤感觉 第4章 电与电路 2 电路 4 电阻 第5章 电与磁 2 电流的磁效应 第6章 电磁波和通信 2 电磁波和无线电通信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2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1章 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完整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1章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耳蜗:有听觉细胞,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

声音就是由于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引起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没有了。

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传播最慢;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减少噪声的途径: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改造产生噪声源比较大的机器;更换噪声比较大的机器;用金属做成蜂窝状装置吧噪声源罩起来。

如: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途径过程中减弱(远离噪声或设置屏障。

如高架桥或高速公路设置隔音板。

如:将有噪声污染的工厂迁离居民区与办公室。

)3、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具。

第2章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就是发光的,也可以就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她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就是:像就是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与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v<2f,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f<u<2f 另一侧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f,同侧瞧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应用:放大镜;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焦点就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的点就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第3章1、导体与绝缘体;导体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体的导电原因就是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与短路;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3、电流的符号I、电流的单位A、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使用),电流表的使用瞧课本P634、电压的符号U、电压的单位V,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使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瞧课本P665、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阻的单位Ω,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温度6、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变形公式U=IR,R=U/I7、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与(即U=U1+U2),电路中总电阻越串越大。

8、并联电路的特点: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与(即I=I1+I2),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U=U1=U2),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支路上的电阻。

第4章1、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强的两端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北极(N极)与南极(S极)。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叫硬磁体,不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叫软磁体。

6、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磁场就是有方向的。

科学上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一般用虚线表示,磁感线总就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强弱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8、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受力方向、磁感线的方向就是指同一个方向。

9、地球就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10、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在垂直于电流的所有平面上,就是以电流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用安培定则判定。

1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它的两端的磁极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12、通电螺线管额磁性强弱与单位长度上的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及线圈中有否铁芯有关。

螺线管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强,螺线管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

13、电磁铁的主要特点就是:一、磁性有无可控;二、磁性的强弱可控;三、磁场方向可控等有点。

14、电磁继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主要有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作用:一、可以实现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二、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与远距离控制。

第5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导体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第6章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包括: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根的正向重力性、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植物根的向水性、向化性、植物的感震性。

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单侧光照下背光一侧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多,背光一侧生长快。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就是胚芽尖端;感受光照的部位就是尖端;单侧光照下发生弯曲的就是尖端下部。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与脊神经。

脑分为大脑、小脑与脑干。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面有许多的沟与回,大脑特别发达,她们分别掌管人体的不同活动。

左脑负责语言及逻辑思维、右脑负责艺术思维。

小脑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活动,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就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在脑干中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等。

反射就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就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就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脊髓中的低级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后天训练能形成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的特点:(1)先天性(2)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即可完成(3)无需后天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的特点:(1)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形成的;(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就是动物与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就是人们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来形成条件。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的传送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叫激素。

甲状腺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病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性功能不成熟;成年后甲状腺分泌过少,患大脖子病,食物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甲状腺分泌过多者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容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垂体位于大脑下部,体积很小,被称为“内分泌腺之王”,垂体分泌的激素就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功能:调节骨骼、肌肉与其她组织的生长。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者,患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者患低血糖,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体温调节: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温度差变小,所以散热量减少,同时骨骼肌紧张收缩增强,出现寒战;甲状腺与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增加,使产热增加,从而使体温恒定。

当人体进入高温环境时,反之。

体温恒定就是依靠神经与激素的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快但持续时间短,激素调节慢但持续时间长) 第7章桃花的结构与功能:花柄(1个)——连接茎与花;花托(1个)——着生花的各个部分;花萼(有萼片5个);花冠(有花瓣5个);花被(花萼与花冠统称为花被)——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雄蕊(多数)包括花药——里面有花粉与花丝——支持花药;雌蕊(1个):柱头——接受花粉、花柱——支持柱头、子房——内生胚珠。

桃花基部还有蜜腺,花瓣能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吸引昆虫。

小麦花的结构与功能:外稃(1个)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内稃(1个)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浆片(2片)开花时,吸水膨胀推开内、外稃;雄蕊(3个)包括花药——里面有花粉与花丝——支持花药;雌蕊(1个)包括柱头——接受花粉与子房——内生胚珠,小麦花不鲜艳,雌蕊的柱头呈羽毛状。

花开放主要受外界中光照与温度的影响。

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豌豆花。

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棉花。

异花传粉就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异花传粉的途径:(1)虫媒花,靠昆虫传粉,虫媒花的特点:一般花粉较黏,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如:桃、牡丹、苹果、油菜(2)风媒花,靠风力传粉。

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羽毛状,并伸出花瓣外面。

如:玉米、水稻、杨、榆受精: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然后,花粉管顶端破裂,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受精后花的变化:(1)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与花柱都凋落。

(2)雌蕊的子房发生的变化就是: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大豆种子的结构: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两片,肥厚,储藏着营养物质,发芽后能进行光合作用)、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与叶)、胚根(细条状,将来发育成根)、胚轴(连接胚芽与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玉米种子的结构:果皮与种皮(两者紧密结合,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乳(胚以外的部分,储藏有淀粉等营养物质)、胚芽、胚根(分布在与胚芽相对应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子叶(一片,不肥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