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名称和族源
保安族简介课件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北 临黄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 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 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约为16505人。保安族与 东乡族、撒拉族在元明清大约700年中,一直是回 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手 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
保安族的饮食
• 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 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 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 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
保安族婚礼
• 保安族婚礼十分有趣,婚礼选取在主麻日(即星期五)举行。婚 礼当日由男方率亲朋数十人的迎亲队去迎娶新娘,其中要有两位 年轻貌美的妇女参加,在女家进行祝福仪式时,阿訇要从窗口向 院里撒出一盘红枣和核桃,由院内年轻人争抢,表示吉祥如意、 早生贵子、夫妻和睦之意。然后由新娘村里的年轻人向新郎讨要 “奴工木哈”,即着羊羔肉,旨在向新郎说明:你娶走我们村的 姑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当女方送亲队送新娘离家时,让新 娘从自己的房门到大门外倒退走出,退一步,撒一把油麦、豆、 玉米、茯茶等合成的五色粮,以示将幸福留给父母。在新婚之夜, 全村人聚集在院内唱“宴席曲”,有问有答,十分热闹。唱着唱 着,欢乐的人们便跳起了感情奔放的舞蹈,并边舞边向大门退去, 表示婚礼已接近尾声。新娘进门后,3日不吃婆家的饭,由娘家 送来,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保安族服饰
• • •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时戴小 礼帽,穿翻领大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 鲜艳的灯芯绒衣裤。现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保安族的男子,平时喜欢戴白色或黑色的“号帽”, 里边穿白衬衫,外面套青布背心;在喜庆节日时,戴礼帽,身穿黑色翻领大襟长袍,束彩色腰 带,系腰刀,足登高统牛皮靴,显得威武潇洒、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这种袍子很象“藏 袍”,但又比“藏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腰带的长度一般都是围腰 三圈还须外露一尺汗大约是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长。冬季穿翻领皮袄,多褐色。妇女平时穿紫 红色或墨绿色的大襟上衣,外套“坎肩”,蓝色或黑色的土布裤子,有的穿过膝的长袍,衣袖 和裤边也都有不同花色的“加边”;在喜庆节日里,保安族妇女上身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妇女们还喜欢戴盖头,一般婚后妇女喜欢戴圆形白帽,黑色“盖头”, 少女是戴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 保安族早期与蒙古族相邻居住,服饰也基本上 与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袄,戴白羊毛毡制的喇叭形高 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
保安族习俗 保安族禁忌简介
保安族习俗保安族禁忌简介
>保安族的禁忌渗透着伊斯兰教文化的意识。
所食牛、羊、鸡肉,必须经阿訇或懂经典的穆斯林屠宰,否则禁食。
严忌食猪、驴、骡、马、狗肉以及凶禽猛兽的肉。
禁食自死牲畜和一切动物的血。
忌用手去抚摸食物。
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忌讳跨越斧子、镰刀、绳等生产工具。
家人从外面回来,不能直接进入有小孩有病人的房子;妇女到河边担水,必须逆水而舀,不能顺水舀或反手舀;不许坐在门槛上;客人不能进厨房,不能进女人的寝室。
忌从外地归来的家人直接进入有小孩和有病人的屋子。
忌男女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工具。
忌人坐在门坎上,尤忌妇女坐门坎。
宰牛、羊、鸡时,忌先收拾内脏后再割开心。
出远门的人忌在途中见到担空水桶的人,若遇到须即刻返回家。
忌对长辈叫“老头”,因为这是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
保安族族称族源
保安族族称族源
保安族自称“保安”。
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
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
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城”之名。
关于保安族的族源问题,较有代表性说法有两种:
1、蒙古人说。
保安族是元明时,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随西域亲军东来,最先在今青海同仁地方驻军垦牧,与周围的藏、汉、土、回等民族长期交往、融合而形成。
其主要根据是:
(1)从语言看,保安语与蒙古语族诸语言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并有45%的词汇和蒙古语为同源语词。
(2)从史籍记载看,元明时就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军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一带驻军屯田放牧。
(3)从习俗看,保安族善骑术、好枪械和摔跤,以及部分保安族人忌大年初一早晨酒扫、孩子哭闹等习俗,都与蒙古族有一定关系。
2、色目人说。
保安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与蒙、藏、回、土等族,从十三世纪起,逐渐融合而形成。
其主要根据是:
(1)从宗教信仰看,元初驻扎在今青海同仁地区的西域亲军,包括被征调的青壮年男子、被俘的妇孺、随军的工匠、商人等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
(2)从经济看,保安族善于经商,这与当年信仰伊教兰教的色目人中的商人传统有关,而保安族人民所擅长的打刀工艺,则与元朝蒙古军中有西域回回工匠有很大的关系。
(3)从体质看,保安族人体格健壮,多胡须,性格强悍,与色目人相似。
(4)从饮食习俗看,保安族精于制作的油香、馓子、凉面等面食,正是西域民族的传统美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保安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保安族保安族,一说源于蒙古族,一说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融合了蒙古族、汉族、藏族、回族和土族而形成的。
他们自称保安,俗称保安人,是因他们的原居住地——青海同仁保安城得名的,因信仰伊斯兰教,明清又称保安回。
1952年3月25 日正式命名为保安族。
13世纪中叶,一批随“西域亲军”东来的蒙古人(含大批中亚色目人),奉命在今青海同仁驻守。
元世祖、元成宗后,战争减少,各地蒙古军、西域亲军等由军户向民户转化,在当地娶妻生子,定居下来。
他们早已皈依伊斯兰教,在与当地汉、藏、回、土各族的融合中,形成保安族的先民。
后来,明朝在同仁隆务镇附近筑保安城,设立保安营,城堡周边的下庄、尕撒尔、保安村,俗称保安三庄,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保安就成了他们的自称。
清朝初年,逐步形成了保安族。
保安地方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的扩大,村庄间因灌溉用水经常发生械斗,使矛盾深化。
同时,清代同治年间,保安族因受隆务寺喇嘛欺压(让他们改信藏传佛教),离开了青海同仁保安地区,大约经历了5年艰难的迁移过程,先迁至循化,后迁到积石山下的大河家和刘集,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赵李村,仍习惯称保安三庄。
保安族定居的大河家地区不仅受到帝国主义、清王朝统治者和马家军阀的压迫,还受到本民族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因而保安族地区发展极为缓慢。
近代以来,保安族和其他民族一道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52年3月,成立了保安族自治乡,1956年改为保安族民族乡。
下辖大墩、梅坡、甘河滩、高赵李家4个行政村。
1980年6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这是甘肃第一个多民族联合自治县。
2000年,保安族人有16505人。
截至目前,保安族在2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
其中绝大部分在甘肃省。
主要居住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约占全国保安族的85%。
自治县境内5个乡镇21个自然村。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分大河家、同仁两种方言,75%的保安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但大部分保安人也懂得当地汉语。
五十六个名族资料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
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
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大河家、列集一带。
人口1. 2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文。
保安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商业在保安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河家集市盛况空前,成为连接青海、甘肃等地的物资集散中心。
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三十多个品种,畅销西北各地,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
保安族还保存了一些与蒙古族相似的游牧民族的习惯,如喜爱摔跤、善骑射等。
保安族以米面为主,吃牛羊肉,忌吃猪、马、驴、狗和一切凶兽猛禽肉。
保安人婚礼一般都选择在伊斯兰教历的“主麻日”(每周星期五)举行,到女家举行婚礼。
每年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宗教节日。
1981年9月30日,成立了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食俗日常食俗保安族日常食品有米有面,大多数较偏重面食,做法与北方其他民族相似。
主要有馒头、花卷、煎饼、炕锅馍馍、包子、汤面条、臊子面、凉面、浆水面和捏面筋等,许多杂粮如玉米也多磨成面后食用,其中特有的食品散饭和搅团,就是用杂粮面制成的。
小米多用来做成稀饭。
旧时到了冬季还要做一些杂粮炒面,如今已不多见。
馒头和炕锅馍馍是最为常见的主食。
炕锅馍馍的做法是将发酵后的面团掺入适量干面,用碱中和后加些菜油,揉匀后放入炕锅内,有的在揉面时还分层加入菜油,还有的加入食盐或白糖,并在馍上揉出各式花纹图案,如牡丹、月季花,入锅后加盖盖紧。
再把炕锅埋入热炕洞内的温火中,经适当烧烤后,即成为外黄脆、内瓤松软的炕锅馍馍。
根据锅的大小厚薄,馍馍小的有250克左右,大的3—5千克,厚的15厘米左右,薄的5厘米以上。
炕锅厚约3厘米。
过去以铜锅为主,后来以铸铁锅为主,现在以铝锅为主。
在麦收前,保安族家家都要做青麦包子。
肉食除牛、羊肉外,兼食鸡、鸭、鱼,一般以手抓羊肉为上肴。
保安族宗教
保安族宗教
保安族的先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早在青海同仁居住时,伊斯兰教就在保安族中广泛传播。
迁居大河家后,保安族人创立了高赵家门宦,还有部分保安族人信奉崖头门宦、华寺门宦和伊赫瓦尼等门宦教派。
清真寺是保安族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
保安族穆斯林在清真寺举行礼拜、讲经宣教和从事宗教经堂教育、培养教职人员、办理宗教事务等活动。
保安族地区最早的清真寺,见于记载的是清同治年间修建的大河家清真寺,该寺是保安族地区的中心寺,辖有30余座小寺。
每座寺内都设有经文学校,有数量不等的满拉(学生)学经。
清真寺历史上多为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内设大殿、宣礼塔、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房。
1980年以后,保安族居住地区出现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主要特征是寺内大殿顶设置的绿色穹顶。
到1996年底,积石山县共有保安族等穆斯林人口72000多人,清真寺329座,拱北8处。
其中保安族聚居的3个乡7个村有清真寺14座,拱北1处。
五十六个民族资料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织独龙毯,烤烙饼11、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拉手风琴,烤面包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驯鹿、爬犁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竿球,龙舟,编织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制作糯米团,地戏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剪羊毛,弹唱,刺绣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庙会,舞龙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22、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
保安族民族体育文化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
保安族人口为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河家乡3个毗邻的村庄,当地习惯地称其为保安三庄。
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
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
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
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
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
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
现在书面文字以汉文为主。
保安族民间传统体育保安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摸索出一些强身的体育活动项目。
保安族的体育活动,一般在冬闲的时候举行,其主有很多普及性与因地制宜的特点的项目,如:“打石头”和武术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
保安族其他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也呈现出自发性、自娱性的特点。
射箭:弓用劈开的大竹竿做成,2至3片扎成一股,有4尺左右长,为了保持弓的柔韧、弹性,弓的两头套有水牛角。
弓绳是几根拧在一起的牛盘绳做成,铁制的箭头呈长三角形,半斤多重。
箭绳系有红樱穗,一般射程200米左右。
每年冬季,青壮年男人举行射靶比赛,比赛结束时,宰羊庆祝优胜者。
甩抛尕:甩抛尕原是为打仗需要和放牧需要而产生的,现在成为体育活动项目。
甩抛尕的用具是用增加臂力的绳和装石子的布袋子组成,绳由牛毛线织的,有大拇指粗,长5尺,绳中间是布袋子,装鸡蛋大小的石子;使用时,将绳子一头的同时瞅准前方的攻击目标,然后松开拇指和食指,石子飞驰而去,击中目标。
这标,看谁击得准;三是成队攻击比赛,一直把对方攻跑为止;这种方法没有一定的掩体地形,容易发生事故,一般很少采用此种比赛方法。
打五枪:用自制的土枪,从装火药、扣压引火帽到射击,必须一气呵成,并且这些动作必须在飞的马背上进行;规定在200米的距离内完成打五枪的任务。
“打五枪”是保安族人民主要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在抹旗:这个项目是在马背上进行的。
保安族有何历史起源?又是怎样演变的
保安族有何历史起源?又是怎样演变的>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
“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
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
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
他们原以驻军垦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
长期与当地东乡、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发展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保安城内“番回”达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户,由土干户统治。
雍正七年1729土千户王喇夫违抗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隶属循化营,由兰州府管辖。
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主欺压,被迫东迁。
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
从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
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演变同治十一年二月,保安人民与回、东乡、撒拉等民族人民一起起义,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在河州太子寺南面的新路坡,打败了清军,但由于领导这起义的马占鳌最后向左宗堂投降,使得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下庄、尕沙日一带,这里原来居住的都是藏族。
大约从元代开始,蒙古人进入西北藏族地区。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五城兴庆府,夺得积石州后,连河州也相继变成了蒙军的重要据点。
公元1247年,西藏萨班会冗蒙古太子阔瑞后,蒙古军在西藏地区的往来也相当频繁,保安一带已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
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
保安族历史简表
保安族历史简表来源:《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作者:马少青保安族历史纪年唐一北宋874---997年庸乾符元年一宋至道三年萨曼王朝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进人中亚经商贸易。
随之,伊斯兰教逐渐深入这一地区,葱岭西回鹘和喀什噶尔一带的葛逻禄人改信伊斯兰教。
998--1217年咸平元年--嘉定十年塞尔柱突厥人从中亚草原南下到达锡尔河一带,接受了伊斯兰教,并经过扩张,建立了塞尔柱帝国。
期间,塞尔柱突厥人融合了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粟特、花刺子模、巴克特立亚、安息等土著民族及阿拉伯人、波斯人,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撒尔塔族,花刺子模为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18年喜定十一年成吉思汗十三年是年在中国北方拥有庞大军事势力的成吉思汗派往西域进行贸易的商队,在花刺子模被守将攻杀,引起蒙古军队发动第一次西征。
由此开始了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色目人东迁中国的历史。
219年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十四年是年成吉思汗亲串蒙古军队进行第一次西征。
他们越阿刺山,出征花刺子模,主要目的是征服撒尔塔人。
在攻打花刺子模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消耗很大,兵源不足,每攻陷一缄,则强征当地壮丁,编为签军.并派蒙古将官统领监督作战。
同时,大量征集工匠、技艺人在蒙古军队服役或送往后方。
蒙古军队攻陷花刺子模国讹答刺、毡的、费尔客忒、忽毡、不花刺、撒马尔罕、玉龙、杰赤等著名的城市后,曾有八万工匠被送往东方。
这些人被称为“色目人”。
1225年宝庆一年成吉思汗二十年是年成吉思汗征擞尔塔兀勒百姓凡七年后,携带大量战利品率领蒙古人和强征人军的撒尔塔组成的庞大军团回师中国北方,再次进攻西夏。
1226年宝庆二年成吉思汗二十一年是年成吉思汗率领八万军队攻打西夏,夏主父遵琐死,蒙古军队占领西夏甘、肃(今甘肃张掖、酒泉)等州。
1227年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一月成吉思汗留兵攻西夏王城,自率师渡黄河攻积石州。
二月蒙古军破临洮府。
三月蒙古军破洮州(今临潭一带)、河州(临夏一带)、西宁。
保安族文化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
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 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 生产保安腰刀,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早期 腰刀是没有鞘的木头把子,后来发展成牛角 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样仍然不够理 想。
保安腰刀是我们民族特有的工艺品,也是我们民族文学 艺术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保安族著名作家马少青的小说 《保安腰刀和蛋皮核桃》、保安族青年诗人马学武创作的诗 歌《腰刀情》获多种奖项。保安族画家王福祥创作的国画 《保安刀艺》曾在北京全国农民画展中崭露头露角,荣获二 等奖,后又在挪威、瑞士等国巡回展出。临夏州歌舞团编排 的《保安腰刀》曾进京汇报演出。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夺 腰刀》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优秀表演奖”。 另外,《我帮阿爷打腰刀》是保安族小朋友最喜爱传唱的儿 童歌曲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
——保安腰刀
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 就是刀,刀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 的冷兵器之一。历史上,刀带给人类的, 绝大多数都是流血和杀戮,但在中国的 甘肃,有一个民族,却是因为刀而得以 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这就是著名的腰 刀民族——保安族。
一 保安族简介: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
• 唐人宝刀夸大食, 于今利器称米昔。
• 十年土涮松纹生, 戎王造时当月蚀。
7寸西瓜头折花刀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各具特 色,比较著
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 “雅王其”、“波日季”、“双落”、“满 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 “鱼刀”等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 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 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还数 “什样锦”。这种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 装璜考究,工艺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 把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保安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保安族作者:来源:《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2014年第08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本刊每期介绍一个民族,让小朋友们对“五十六朵花”有个初步了解。
这一期介绍的是保安族。
保安族保安族聚居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少数散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
“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
195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由国家正式定名为保安族,并成立了以“保安三庄”区域为主的保安族自治乡。
1952年在聚居地区大河家、刘集成立保安族民族乡,1981年9月30日建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约为16505人。
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翰尔语等有同属关系,与东乡语比较接近。
其语言还受汉语的影响。
保安族人民以村落聚居,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结,坐落有序,颇具特色。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
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
解放前,保安族习惯早婚,结婚要取得教主的许可,并且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
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
保安人信仰伊斯兰教,故生活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同时又保留了蒙古族的某些习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
保安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风俗用白布裹尸实行土葬,葬礼简单朴素。
保安族的日常饮食有小麦、豆类、玉米、土豆、荞麦、牛羊肉奶、禽蛋和鱼类等,蔬菜甚少,仅胡麻、韭菜等几种。
嗜爱酸辣,每餐不离老醋(或浆水)及油泼辣子。
把手~托起的民族 保安族历史文化侧记
■岁月钩沉“一把手”托起的民族——保安族历史文化侧记东乡族/冯岩什样锦把子的钢刀子,银子(啦)包下的鞘子;青铜打下的尕镊子,挎上是格外地干散。
我的故乡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在自治州的西北角,矗立着海拔约三千米的积石山。
积石山原先叫积石关,曾经被誉为河州二十四关之首,系祁连山系向南延伸的余脉。
据说,积石关便是大禹治水的源头。
积石山下的黄河之滨,有一处水草肥美、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大河家镇,在此生活着一个以盛产腰刀而闻名于世的民族——保安族。
他们世世代代依偎在母亲河边,依托人文积淀厚重的积石山而生存,与之有着不解之缘。
我家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多民族融合的大家族,与保安族有着不浅的缘分。
大嫂、弟媳都是保安族,她们的父辈都是来自大河家地地道道的保安族。
故而,我与这个民族,与大河家,就多了几分亲切感与默契。
数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随母亲、哥哥应邀来到了大河家,走亲戚外加旅游观光。
虽然此行显得有点匆忙,但我对大河家以及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甘河滩、梅坡、大墩),可以说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大河家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小镇,在这个弹丸之地,有汉族、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
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大多数教民属嘎德林耶派崖头和高赵家两个门宦,主要聚居在大河家镇大墩、梅坡、甘河滩等村,另有部分居住在刘集乡的高赵李家村与柳沟乡的斜套村等地,还有少数散居在青海河东地区和新疆的一些地方。
保安族与东乡族、裕固族并列为甘肃省的三个特有民族。
保安族同东乡族一样,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保安族人之间交流使用保安语,现在的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字。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都不承认保安族为单一的民族,称他们为“保安回”、“番回”。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保安族,1981年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保安族人口不到五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保安族达到了两万人。
保安族习俗 保安族在生活方面有何禁忌
保安族习俗保安族在生活方面有何禁忌
>保安族男子戴白色或黑色无檐“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背心,冬季穿翻领皮袄,挂保安腰刀,穿牛皮长筒靴;妇女穿紫红色或墨绿色大襟上衣和蓝色或黑色土布裤子,外套镶有花边的深色坎肩。
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食,通常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搅团或散饭。
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地基通常要高于地面,房檐前伸,以木柱相顶。
青年男女婚姻自由,旧时则由父母包办。
男孩7岁时要举行割礼。
行无棺土葬,注重速葬。
节日有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绝大多数人能唱“保安花儿”。
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畜禽肉及动物血。
食用肉类须过阿訇宰杀,对屠宰后的牛羊和家禽不能称“死了”。
宰牛、羊、鸡等动物时,说“宰”,忌说“杀”;对穆斯林的墓只能说“麦咱”,忌说“坟”;有人去世,只能说“无常”、“口唤”等,忌说“死”。
在舀水、舀饭时,不许使用反手。
不准用食物开玩笑。
禁止在他人面前袒胸露臂。
客人不能进厨房和女人卧室。
忌坐门槛和跨越生产工具。
保安族简介
保安族简介
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和周围汉族、回族长时期的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通用汉文,以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保安”系本族自称。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20074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保安族的人口数为24434人。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
据记载,保安族大约自明朝初年起,居住在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当时俗称“保安三庄”)一带,自称“保安人”,周围的土族、藏族称其为“回回”。
清同治元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番回”。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2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保安族”为单一民族。
民族饮食——保安族食俗
保安族是12世纪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各民族融合而成。
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保安族自治县。
保安族以经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手工技艺卓绝,保安族种植的薄皮核桃、冬果梨和他们制作的铜质镶花腰刀,素有"保安三宝"之誉,闻名甘、青、藏。
农作物品种有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荞麦、土豆、甜菜和油料等。
保安人信仰伊斯兰教,故生活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同时又保留了蒙古族的某些习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
保安族的日常饮食有小麦、大麦、豆类、玉米、土豆、荞麦、胡麦、青稞、牛羊肉奶、禽蛋和鱼类等;蔬菜甚少,仅吃胡麻、韭菜等几种。
嗜爱酸辣,每餐不离老醋(或浆水)及油泼辣子。
保安人的主食偏重于面制品,经常食用馒头、花卷、煎饼、包子、汤面条、臊子面、馓子、凉面、浆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搅团等。
保安人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和其它凶猛禽兽之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
偏重于纯肉制品,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麦仁杂碎汤、(麦粒乐羊头蹄肉及内脏混煮)、大块清水鸡、爆炒鸡块、清煮全鸭等。
尤以全羊席最为知名,这是选用2龄左右的肥羊,治净后整只煮熟,然后捞起,按肋条、脊背、前后腿、髋、脖子、尾巴分档切割,接着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各装一盘顺序上席,另配佐料调味蘸食。
保安族的婚礼中有不少食俗,男女双方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送聘礼,其中就有干礼"拿手茶"。
结婚当天,新娘离开娘家时,要向身后的路上抛撒"五色粮"(即麦、豆类、玉米或茶叶等),以示将幸福留给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最具情趣的要数"闹婚宴"。
当娶亲马队来到女方家时,先请阿訇念证婚词,接着将红枣、核桃等"喜果"抛撒在院中,让小孩争抢,烘托红火气氛。
然后入房进餐,食用羊羔肉或手抓羊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安族的名称和族源
名称
保安族的名称是由地名而来。
据青海的《循化志》、甘肃的《河州志》和《甘宁青史略》中的记载, 大约是明初, 当时的封建王朝为了镇压少数民族, 在今青海省同仁县境内设立了保安站、堡操守所, 以后建筑了保安城。
到清朝雍正年间, 清政府就在保安城设立了“陕西河州镇镇属保安营”。
据《循化志》雍正七年年记载“保安城土城一座,周围长六百八十四丈, 高二丈五尺。
”自保安城修筑后, 从各地迁居这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其中有青海的吐番即今藏族、土族, 甘肃的回族、蒙古族, 还有从河州今临夏等地来这里屯垦戍边的官兵。
当时, 保安城有士兵五百余名, 还有番、回一百余家, 周围的保安四庄有居民一千余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 民族的演变, 逐渐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民族, 因居住在保安城故名保安族。
许亦谋余贤杰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保安族是成吉思汗时蒙古军西征留下的蒙古军队同藏、土、回民族长期相处融合而成。
第二种说法是, 从新疆迁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
第三种说法, 认为是古代民族吐谷浑的后裔。
我们从保安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某些习俗如善骑射、摔跤。
男子爱穿翻领大襟长袍, 腰束长腰带等来看, 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 但尚待进一步证明。
衣饰
保安族的衣饰曾发生过一个历史的变迁。
最早, 保安族同蒙古族相邻居住, 和蒙古族衣着相似, 穿长袍。
后来, 迁居到青海,又与藏族为邻, 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 保安族也学习了藏族的一些装扮, 开始挎腰刀, 穿皮袍,戴狐皮帽子。
春夏秋季则穿长衫, 戴礼帽。
这期间, 保安族的服饰兼有蒙古族和藏族衣饰的长处, 又有自己的特点。
解放前后,随着生产活动的需要, 加之同回、汉族群众的密切往来, 保安族的衣饰又有了新的变化。
平时, 男人喜欢戴号帽用白布做的园帽, 穿白衫, 套青布背心。
妇女则喜欢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灯蕊绒大襟上衣, 兰色或黑色裤子。
在喜庆的日子, 保安族妇女都穿得很讲究, 一般都在头上系着色彩绚丽的纱巾, 上身喜着苹果绿和粉红色, 下身多穿水红色,显得格外俊俏。
男的在过节和办喜事时, 都是头戴礼帽, 身穿黑色条绒长抱, 扎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统马靴, 显得威武、潇洒。
(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