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识图教案-砌体结构识图综合训练2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授课教案绪论第一节建筑结构的分类及应用一、建筑结构的分类:1、定义:由若干构件由若干构件(如柱、梁、板等)连接而成的能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叫做建筑结构。

2、按所用材料分类:混凝土结构:优点: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好、并具可塑性缺点:自重大、抗裂能力差、费工费模板应用范围:一般民用建筑、多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大跨结构砌体结构:优点:造价低廉、耐火性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就地取材缺点:自重大、强度低、抗震性能差、砌筑工作繁重、粘土用量大应用范围:五六层以下的民用房屋、中小厂房的沉重结构、大型工业厂房的围护结构钢结构:优点:强度高、重量轻、质地均匀、运输方便缺点:易锈蚀、耐火性能差应用范围:大跨重型结构、受动荷载结构、可拆卸结构、轻型结构、容器及其它木结构:优点:取材加工方便、材质轻且强度较大缺点:各向异性、易燃、易裂、易翘曲、易腐蚀应用范围:大中城市基本停用3、按承重结构类型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排架结构:4、其他分类方法:第二节结构的发展概况2第一章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第一节建筑结构荷载一、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1、荷载定义: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称为荷载——直接作用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2、荷载分类:A、永久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也称恒荷载或恒载。

比如结构自重或土压力等。

B、可变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也称活荷载或活载。

比如楼面活载、屋面活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C、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而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

比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3、荷载代表值:结构计算时,需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荷载数值。

A、荷载标准值B、可变荷载组合值C、可变荷载准永久值D、可变荷载频遇值二、恒荷载按构件或材料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自重平均值确定。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2. 掌握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3. 熟悉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

4. 学会使用建筑识图工具,如比例尺、直尺、圆规等。

5.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1.1 建筑结构的概念1.2 建筑结构的分类1.3 建筑结构的功能2. 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2.1 柱2.2 梁2.3 板2.4 墙2.5 基础3. 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

3.1 建筑图纸的种类3.2 建筑图纸的符号与标注3.3 建筑图纸的阅读方法4. 建筑识图工具的使用。

4.1 比例尺的使用4.2 直尺的使用4.3 圆规的使用5.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动手能力的训练。

5.1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5.2 动手能力的训练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以及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建筑识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建筑结构受力特点的实验。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及其识图方法。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结构的作用和分类。

2. 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3. 讲解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4. 演示建筑识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5. 讲解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6.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及其识图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的掌握情况。

2. 建筑识图练习:检查学生对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建筑结构受力特点实验:检查学生对建筑结构受力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建筑结构识图教案-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建筑结构识图教案-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3.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新规范,具有不断更新,灵活适
应发展变化的能力。 1.养成执行标准、规范的习惯; 社会能力 2.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目标群 体
教学环 境
教学方 法
时间安 排
过梁与挑梁识图 无 普专 多媒体教室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图物对应、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
序号:25
授课时

授课班

教学单
元名称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课时数
2
1. 了解砌体结构材料基本知识 2. 能掌握挑梁的配筋构造要求
专业能力 3. 了解墙梁的概念 . 掌握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1.能运用网络、图书资料查找所需信息;
2.具有将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方法能力
圈梁作用 提高房屋空间刚度 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 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它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 位置 屋盖处、楼盖处、基础顶面(图片展示) 设置要求 圈梁应设在房屋的同一水平高度上,要求连续封闭不能断开,若被断开要采取构造措 施。加设附加圈梁. (图片展示) 2、设构造柱 位置 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图片展示) 作用 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抵抗地震的能力 设置要求 一般设在外墙四角、纵横墙交接处、梯间四角及梯段起始处、较大洞口两侧、较长墙 体中部及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上等。(图片展示)
5 分钟 复习并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砌体结构的经典建筑,引入砌体结构
讲课内容
5 分钟 35 分钟
45 分钟
一、砌体结构结构体系 普通砌体结构(图片展示)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图片展示) 二、过梁、墙梁、挑梁 (一)过梁 位置及作用 位置——设在门窗洞口上部的横梁。 作用——承受洞口上部的砌体传来的各种荷载,并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体或柱子。 识读钢筋混凝土过梁省标图集(案例教学) (二)墙梁 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体墙组成的组合构件。 (图片展示) (三)挑梁 挑梁的构造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 1/2 的钢筋面积伸入梁尾端,且不少于 2φ12。其余钢 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 2l1/3; (2)挑梁埋入砌体长度 l1 与挑出长度 l 之比宜大于 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 与 l 之比宜大于 2 哪个挑梁是顶层挑梁?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案例教学) 二、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一般规定 1、限制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案例教学) 多孔砖承重,240 墙厚房屋的最大高度和最多层数是多少? 2、限制房屋的高宽比 (二)墙体的抗震措施 1、设圈梁 定义: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其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封闭钢筋混凝土梁。(图片展示) 圈梁作用 提高房屋空间刚度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作用3. 熟悉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能够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建筑结构的定义1.2 建筑结构的分类1.2.1 钢结构1.2.2 钢筋混凝土结构1.2.3 木结构1.2.4 砖混结构2. 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作用2.1 梁2.2 板2.3 柱2.4 墙2.5 基础3. 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 建筑图纸的分类3.2 建筑图纸的符号和标注3.3 建筑图纸的阅读方法4. 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4.1 平面图4.2 立面图4.3 剖面图4.4 细部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主要受力构件及其作用2. 演示法:展示建筑图纸,讲解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练习法: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建筑图纸,提高其阅读和理解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等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建筑图纸和讲解建筑识图方法3. 建筑图纸:提供一些建筑图纸供学生阅读和分析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发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作用,结合图纸进行说明3. 演示:展示建筑图纸,讲解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练习: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建筑图纸,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建筑结构的重要性和识图的技巧6.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建筑图纸的阅读和分析,加深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图纸阅读练习:布置学生阅读复杂的建筑图纸,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分析特定的建筑结构案例,评估其合作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参观建筑工地:安排学生参观建筑工地,实地了解建筑结构及其施工过程。

建筑的结构与识图教案

建筑的结构与识图教案

建筑的结构与识图教案第一部分,引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

建筑的结构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而识图则是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工具。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建筑的结构与识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的结构原理和识图技巧。

第二部分,建筑的结构。

1. 建筑结构的分类。

建筑结构按照其构造形式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梁柱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和横向支撑构成的,它的特点是承重能力强、稳定性好,常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

壳体结构是由曲面构成的,它的特点是造型美观、空间利用率高,常用于体育馆、剧院等建筑。

梁柱结构是由柱和梁构成的,它的特点是简单、易于施工,常用于住宅、商业建筑。

混合结构是以上结构形式的组合,它能充分发挥各种结构的优点,常用于特殊建筑。

2. 建筑结构的原理。

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荷载和材料等因素确定结构形式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承重能力、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经济性和施工性,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3. 建筑结构的材料。

建筑结构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砖石、木材等,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

钢材具有高强度、抗拉性能好,常用于框架结构和悬索桥等建筑。

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性好,常用于梁柱结构和壳体结构等建筑。

砖石具有隔热性好、吸音性好,常用于墙体和地基等建筑。

木材具有轻质、易加工等优点,常用于住宅和别墅等建筑。

第三部分,识图。

1. 建筑图纸的种类。

建筑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细部图等,它们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平面图是建筑的水平投影图,它反映了建筑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立面图是建筑的垂直投影图,它反映了建筑的外观和立面形式。

剖面图是建筑的纵向投影图,它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和空间形式。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三版) 》模块二 砌体结构工程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三版) 》模块二    砌体结构工程
2.2.2 砌体房屋的墙体构造要求
墙柱高厚比
作为受压构件的墙、柱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须满足 高厚比的要求。高厚比验算是保证房屋施工阶段和使用 阶段稳定性与刚度的重要构造措施。
H0 h
[ ].12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表采用。
H0—墙、柱的计算高度,应按表采用; h—墙厚或矩形柱与相对应的边长
房屋整体性构造要求
1.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数值的梁:砖砌体为4.8m;砌块和料石砌 体为4.2m;毛石砌体为3.9m,应在支承处设置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 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宜浇成整体。
2.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240m厚砖墙为6m;180mm厚砖墙为4.8m; 砌块、料石墙为4.8m,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结构 布置
承重方案
传力体系
荷载传递路线
纵墙承重
横墙承重
纵横墙 混合承重 内框架承重
空间灵活、洞口受限、抗侧移能力差; 荷载由板 梁 纵墙 基础地基
空间受限、洞口灵活、抗侧移能力强, 荷载由板 梁 横墙 基础地基
兼有上述两种承重方案的优点
空间灵活、抗侧移能力差; 荷载由板 梁 外纵墙
柱 基础地基
单元2 砌体房屋的结构构造要求
适用范围: ±0.000以下墙体墙基础。
单元1 砌体结构的基础知识
2.1.1块体材料和砂浆 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
混合砂浆
水泥、砂、水、塑化剂,具 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和 易性、保水性好,保证砌筑 质量和砌体强度有利
M15、M10、M7.5、 M5、M2.5
适用范围: 常用于一般墙体中,不宜用于潮湿的地方,易风化。用 龄期为28天,边长为70.7㎜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来确定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类型;(2)掌握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3)学会阅读和解读建筑结构图纸。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2)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教学内容:建筑物的承重骨架、围护体系、连接构件等。

第二节:建筑结构的类型1. 教学目标:掌握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第三节: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1. 教学目标:学会对建筑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2. 教学内容:静力平衡条件、剪力、弯矩、轴力等。

第四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 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极限状态设计法、安全系数等。

第五节:建筑结构图纸的阅读与解读1. 教学目标:学会阅读和解读建筑结构图纸。

2. 教学内容:图纸的基本组成、符号表示、尺寸标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2.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建筑结构图纸和实际建筑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建筑结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建筑结构知识和图纸阅读的掌握;3.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材;2. 案例资料:各类建筑结构案例图片和图纸;3. 教学软件: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投影仪等;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建筑物,了解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02
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建筑图纸类型及作用
建筑平面图
反映建筑物的平面 形状、大小、内部 布局及朝向。
建筑剖面图
反映建筑物内部垂 直方向的分层情况。
建筑总平面图
表示建筑物的总体 布局,包括地形、 道路、绿化等。
建筑立面图
表示建筑物的外貌 和立面装修做法。
建筑详图
详细表示建筑物某 一部分的构造和做 法。
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对完成的操作练习进行 成果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和实践能力。
THANKS
力。
0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爱和兴 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建筑制图基础、建 筑构造组成、建筑施工图识读三 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子
课题。
授课时间
本课程计划授课36学时,每周4学 时,共9周完成。
实践环节
安排2次课堂实践,要求学生完成简 单的建筑施工图绘制和建筑构造设 计任务。
05
结构施工图识读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
阅读结构设计总说明
了解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荷载资料、材料要求、施工注 意事项等。
柱、墙平法施工图识读
了解柱、墙的编号、截面尺寸、配筋等。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了解板的类型、厚度、配筋等。
基础图识读
掌握基础的类型、埋置深度、尺寸和配筋等。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掌握梁的编号、截面尺寸、配筋、构造要求等。
建筑构配件图例
如门、窗、楼梯等,用特定的图形符号 表示。
设备及管线图例
如给水、排水、供暖等设备及其管线, 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
标注和注释

建筑结构识图(下)-教案27

建筑结构识图(下)-教案27
26.找出地漏的位置。
读“基础平面布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27. 、 轴相交处独立基础编号是多少?说出该基础的底面标高、垫层厚度、底面尺寸、边缘高度、总高度及双向受力钢筋网的直径和间距。
28.当基础边长或宽度大于多少时,底板受力筋的长度可取相应方向边长或宽度的0.9倍。
29.说出A轴哪部位设置与土壤接触填充墙?填充墙厚是多少?底面标高和顶面标高分别是多少?参考结构设计说明中“砌体及砂浆”项,找出填充墙块材及砂浆的材料。哪些位置设有与土壤基础填充墙?
读“ ~ 轴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将门、窗、坡道、雨蓬与平面图对应。
读“ ~ 轴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将门、窗、坡道、雨蓬与平面图对应。
读“1-1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将剖面图中门、窗、墙体与平面图对应。
18.与结构施工图中楼梯剖面图对应,确定每一跑楼梯的踏步宽度、踏步高度及步数?
19.与平面图对应确定楼梯的梯段宽度和梯井宽度。
13.找出东西两侧雨蓬的顶面标高,找出室外地坪标高、各层建筑标高及主要女儿墙顶面标高,找出各层窗户顶面和底面标高。找出各层窗户下部外墙面装饰装修做法。找出大部分外墙面装饰装修做法。找出各窗户在平面图中位置。
作业
教学反馈
(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可加页;表格中的单元格可合并、拆分)
1.养成执行标准、规范的习惯;
2.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圈梁与构造柱识图
教学难点

目标群体
普专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图物对应、讲练结合)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5分钟
85分钟
45分钟
复习并导入新课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掌握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3. 熟悉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能够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掌握建筑图纸的符号表示。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梁、板、柱、墙等)。

3. 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建筑图纸的符号表示(如尺寸、线型、材质等)。

5. 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图纸的符号表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图纸,提高学生对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建筑结构基础》、《建筑识图基础》等。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学具:笔记本、尺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主要受力构件及其受力特点。

3. 演示:展示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图纸的符号表示。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建筑图纸,引导学生理解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5.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和识图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建筑图纸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参观建筑施工现场,让学生直观了解建筑结构及其施工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邀请建筑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实训任务书、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实训任务书、教案

建筑系《建筑制图》课程实训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实训场地:绘图教室指导老师: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实训目的:学生在掌握了投影的基本理论和制图的基本知识以后,通过实训动手绘制能正确阅读和基本绘制房屋施工图,绘制的房屋施工图符合国家标准。

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完全读懂工程图纸的本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各类与工程管理相关工作应具备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本实训也能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实训项目如果自己是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将要承建某商用住宅楼的施工任务,现有该工程的施工图纸一套。

首要任务是把图纸表达的内容完全读懂,以便后期指导施工。

1、识读一套建筑施工图纸,完成建筑施工图识读;2、识读一套结构施工图纸,完成结构施工图识读;二、实训的内容及要求通过实训,要求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贯彻国标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绘制建筑施工图图样,具备基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为后期的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走向社会培养基本的绘制和阅读工程图作准备。

利用绘图工具完成以下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和阅读:1)绘制建筑平面图:《建筑识图》第42页,A2幅面,比例1:100;2)绘制建筑立面图:《建筑识图》第47页,A2幅面,比例1:100;3)绘制建筑剖面图:《建筑识图》第51页,A2幅面,比例1:100;4)阅读《建筑识图》中第38页至第76页的一整套施工图。

实训地点:绘图教室实训所需材料:房屋施工图一套、实训任务书、绘图工具、图纸实训时间:一周(30个课时)实训考核办法:实训成绩=绘图质量50%+平时表现30%+实训报告填写质量20%实训项目一:识读建筑施工图一、建筑施工图部分识读作业一:图纸目录1.除包含本套建筑施工图的目录外,建议包括引用标准图册的图册号与图册名称。

2.建筑设计总说明包括工程设计的依据、批文;相关整体工程或相关配套工程的概括说明;建筑用料、门窗明细表以及其他未尽事宜。

建筑识图教案

建筑识图教案

《建筑识图》教案第四章结构施工图构造与识图第一节结构施工图概述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以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剪力墙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及剪力墙共同工作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内部设立混凝土筒体,外围周圈设立框架,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筒体其实是剪力墙的一种特殊形式)●筒中筒结构:以内部外部设立双重混凝土筒体,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柱和楼板(即无梁楼盖体系)组成的框架及剪力墙共同工作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一种。

其中部分剪力墙不落地,通过转换梁(也叫框支梁)把荷载传至框支柱(框架柱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概念1.钢筋混凝土构件重要涉及:受湾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和受扭构件。

2.常用构件代号:第三节钢筋1. 钢筋的种类2. 钢筋的配置及表达方式:3. 钢筋的作用:●主钢筋:即受力钢筋。

可分受拉和受压钢筋两类。

受拉钢筋配置在构件的受弯区域,承受拉力,受压钢筋配置在受弯构件的受压区和受压构件中,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钢筋。

又称斜钢筋,是受拉钢筋的一种特殊形式。

梁类构件由于端部附近剪力较大导致斜向拉力较大,这时需要用斜钢筋来抵抗这种拉力。

●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可以固定箍筋,并与主筋一起连成钢筋骨架,保证受力钢筋的设计位置,使其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箍筋。

除了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外,它与架立钢筋、受力筋一起组成梁、柱的骨架。

●腰筋和拉筋。

腰筋的作用是防止梁截面太高时,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也可加强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

腰筋用拉筋联系。

●分布钢筋。

指垂直与构件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构造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上的荷载更均匀的传递给受力钢筋,同时也可抵抗混凝土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应用。

2. 熟悉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

3. 掌握建筑图纸的常见符号和标注,了解建筑图纸的组成部分和内容。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建筑结构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建筑结构的分类及特点分析各种结构形式在建筑中的应用案例2. 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建筑识图的定义和意义讲解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建筑识图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建筑图纸的常见符号和标注介绍建筑图纸的常见符号和标注讲解各种符号和标注的含义及应用分析建筑图纸符号和标注的规范要求4. 建筑图纸的组成部分和内容介绍建筑图纸的组成部分和内容讲解各种图纸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分析建筑图纸的编制要求和流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应用;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建筑图纸的常见符号、标注及规范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种结构形式在建筑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材2. 教具:投影仪、PPT、建筑图纸实例等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观看图纸和演示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结构、识图方法和图纸符号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建筑识图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讲解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桁架结构等常见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应用。

分析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 建筑材料的识图介绍建筑常用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木材等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讲解建筑材料图纸的识读方法和技巧。

3. 建筑构造细部的识图介绍建筑构造细部的表示方法和符号。

建筑结构与识图 砌体结构构件及混合结构房屋

建筑结构与识图 砌体结构构件及混合结构房屋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教案纸(3)
步骤教学内容及过程备注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主要对墙体承重体系和房屋的静力计
算方案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
导入:看图识砌体结构
5分钟
新课讲解(一)高厚比的概念及验算目的
1.高厚比验算的目的
防治墙柱在施工期间出现轴线偏差过大;
防止墙柱在使用期间出现侧向挠曲变形过大。

2.高厚比
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后的比值5分钟(包括视频和图片导入
2.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钟
25分钟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对高厚比的概念及验算目的、一般
墙、柱高厚比验算和带柱墙高厚比验算这三个知识
点的讲解
5分钟布置作业为什么要验算高厚比?
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分哪两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1 ~○8 轴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8 ~○1 轴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4.找出各空调隔板在平面图中位置,在建筑详图中找出○7 轴处空调隔板建筑详
12.找出平面图中 MQ1 在立面图中位置,幕墙顶面标高是多少?从详图中找出 MQ1 详图,该幕墙共有多少扇窗户可打开? 13.找出东西两侧雨蓬的顶面标高,找出室外地坪标高、各层建筑标高及主要女儿 墙顶面标高,找出各层窗户顶面和底面标高。找出各层窗户下部外墙面装饰装修做 法。找出大部分外墙面装饰装修做法。找出各窗户在平面图中位置。
轮椅坡道中间各平台标高分别是多少?
6.○4 、○5 轴处 M1 两侧立面装饰墙墙厚是多少?
7.有多少处空调隔板?找出○7 轴空调隔板建筑详图和结构详图。
读“二层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哪些窗户需要安装护栏? 9.东西两侧雨蓬顶面结构标高是多少?在各立面图中找出该雨蓬,其在立面图中 的标高与平面图是否对应?写出该雨蓬各层次构造做法。 10.南侧主要出入口上方钢筋混凝土雨蓬顶的结构标高是多少?排水坡度是多少? 雨水管在何处?立面图中关于该雨蓬外侧女儿墙顶面标高是多少?找出该雨蓬建 筑详图,详图中顶面标高与尺寸与平面图是否对应,找出该雨蓬结构详图所在页数, 其尺寸与建筑详图是否对应? 读“屋顶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屋面结构标高是多少?共有对少个雨水管?12.600 与 14.900 分别代表什么部位 的标高?屋面排水坡度是多少?描述上人孔的位置与尺寸。
教师: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教学 单元 名称
砌体结构识图综合训练(2)
课时数
序号:27 2
专业能力 1. 能识读砌体结构结构施工图
教学 目标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1.能运用网络、图书资料查找所需信息; 2.具有将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3.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新规范,具有不断更新,灵活适 应发展变化的能力。 1.养成执行标准、规范的习惯; 2.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教学 重点 圈梁与构造柱识图
教学 难点 无
目标 普专
群体
教学 环境 教学 方法 时间 安排
多媒体教室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图物对应、讲练结合)
教学过建筑,引入砌体结构
讲课内容
85 分 读“一层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建筑物总长度和总宽度分别是多少?.
2.找出一层各房间的功能和面积。
3.有多少部楼梯,分别在什么位置?
4.有多少个出入口,室内外高差是多少?各出入口处台阶有多少步?踏步宽度是
多少?自行计算踏步高度是多少?台阶平台的顶面标高是多少?平台宽度是多少?
台阶平台的做法应参考图集号、页数及详图的编号分别是多少?台阶两侧挡墙的厚
度是多少?
5.图中有多少个坡道?是行车坡道还是轮椅坡道?行车坡道中心线的半径是多少? 行车坡道净宽及两侧挡墙宽度分别是多少?轮椅坡道的坡度及净宽度分别是多少?
作业
教学 反馈
(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可加页;表格中的单元格可合并、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