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董氏奇穴常见穴位
董氏奇穴10大穴位解析!
董氏奇穴10大穴位解析!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主治:口苦耳鸣、肝火旺盛、脾气暴躁、肩膀酸痛、右胁下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重点)董氏奇穴重点穴位整理
(重点)董氏奇穴重点穴位整理叉三:握拳取穴,针尖紧贴弟四掌骨进针,扎到四五掌骨交接缝处,进针很深。
三又三功效极其强大,的使用频率极高的穴。
此穴在三焦经上,肾与三焦通,可补肾又理气,肝脾肾皆治,可快速提升身体免疫力(一针即把后溪腕顺一二液门中渚中白下白所有穴贯穿);可提神醒脑,治疲劳无力,头晕脑胀,四肢酸疼;叉三配灵骨申脉火菊治上眼脸下重速效;重点,叉三是治五官类疾病的特效主穴,这疼那疼的病,喉咙疼耳鸣牙疼流鼻涕眼疼见风流泪。
感冒二针:木穴配叉三,主针对感冒后打喷嚏,流鼻涕特别多。
如感冒后嗓子疼,咳嗽偏多,用叉三配土水中穴。
头疼二针:大白配叉三。
九里六:【九里穴】是董氏针灸的止痛要穴,但凡全身從头到腳,只要疼痛病症,皆可治疗,還有四肢病症及身体侧面病症,大家猜猜此穴能治療什么呢?【九里穴临床配穴与运用】(一)本穴配木斗、木留、肩六穴、手六白,治療半身麻木。
(二)本穴可配四花穴、驷馬穴、上三黄可治游走性疼痛。
(三)治療肩周炎可本穴加側三里、側下三里、三重穴、三肩穴(四)本組穴配穴三重穴、驷馬穴、腕顺穴可治療耳鸣耳聋,配木斗木留、三重穴可治偏头痛。
上脘:以通滞为主;中脘:以和胃为主;上白穴:肩背痛。
肾关:1.肾关+复溜(扎0.5-0.8)治手麻;2.近视远视老花闪光眼球歪科飞蚊症眼疾,配太阳穴点刺出血更好。
直刺(強心,治高血压)可强心,闷胸痛;斜扎(向外45度,向膀胱经肾经透过去,一针透三经络脾肝肾)补肾又治眉棱骨疼前头疼。
调心肾,治脑神经衰弱,失眠。
天皇穴直下1.5寸。
3.兼肾关:离开肾关穴0.5-0.8分,扎向里面向着阳陵泉方向。
也可往阳陵泉方向透,用三寸针透过去(如果不会这样扎,也可从阳陵泉再扎一针往肾关透)。
腕顺:肩、膝、腰、关节、颈椎、踝以顺。
拇指回头:便秘、痔疮、肛门、尾椎、坐骨神经、妇科、男科、膀胱、肾功能不全之肾脏疾病(蛋白尿血尿小便不利)。
中指回头:侧面、胁肋、中焦肝胆区、肩背腰坐骨神经痛,所以也是手掌上治疗脊椎的穴位。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感冒一穴,感冒二穴,中九里穴,失音穴)
董⽒奇⽳常⽤⽳位(感冒⼀⽳,感冒⼆⽳,中九⾥⽳,失⾳⽳)感冒⼀⽳】部位:在姐妹⼆⽳向⾥横开⼀⼨。
【感冒⼀⽳解剖解剖:(六腑神经、肺之分⽀神经)主治:重感冒、发⾼烧、发冷、感冒头痛。
主治取⽳:当姐妹⼆⽳向⾥横开⼀⼨处是⽳。
取⽳⼿术:针深⼋分⾄⼨半⼿术感冒⼆⽳】部位:在姐妹三⽳向⾥横开⼀⼨。
【感冒⼆⽳解剖解剖:(六腑神经、肺之分⽀神经)主治:重感冒、发⾼烧、发冷、感冒头痛。
主治取⽳:当姐妹三⽳向⾥横开⼀⼨,亦即感冒⼀⽳直上⼆⼨半处是⽳。
取⽳⼿术⼿术:针深⼋分⾄⼨半运⽤:感冒⼀、感冒⼆⽳同时取⽳,针向腿中⼼斜刺。
运⽤说明及发挥:※感冒⽳对感冒确能收到减轻症状之效,但位于⼤腿上部,取⽳略有不便,⽬前说明及发挥多以三叉⼀⽳配灵⾻⼤⽩治疗,重症可于少商、商阳点刺,配针曲池,疗效更佳。
⾦前下⽳】部位:在膝盖⾻外上⾓之直上⼀⼨。
【⾦前下⽳解剖:(肺部机动神经、肝之交感神经)解剖主治:胸⾻外⿎、肺弱、⽺狗疯、头痛、⽪肤敏感。
主治取⽳:在膝盖⾻外侧上⾓之直上⼀⼨处是⽳。
取⽳⼿术:针深三分⾄五分。
⼿术⾦前上⽳】部位:在⾦前下⽳直上⼀⼨半。
【⾦前上⽳解剖:(肺部机动神经、肝之交感神经)解剖主治:胸⾻外⿎、肺弱、⽺狗疯、头痛、⽪肤敏感。
主治取⽳:在膝盖⾻外侧上⾓,上⼆⼨五分处是⽳。
取⽳⼿术⼿术:针深五分⾄⼀⼨。
运⽤:⾦前上下两⽳双脚同时配⽳下针。
运⽤中九⾥⽳】部位:在⼤腿外侧中央线之中点。
【中九⾥⽳解剖:(肺之区⽀神经、四肢弹⼒神经)解剖主治:背痛、腰痛、腰脊椎⾻痛、半⾝不遂、神经⿇痹、脖颈痛、头晕、眼胀、⼿⿇、臂⿇、主治腿痛、神经⽆⼒。
取⽳:当⼤腿外侧中央线之中点是⽳。
取⽳⼿术:针深⼀⼨⾄⼆⼨。
⼿术说明及发挥:说明及发挥※本⽳与胆经之风市⽳位置相符,为极常⽤之镇痛及镇定要⽳(疏风作⽤极强),亦为董师治疗前⾼棉总统朗诺半⾝不遂之主⽳。
※本⽳除上述治证外,对⽿神经痛、⼝歪眼斜、太阳⽳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亦有疗效。
本⽳之主治极多,对于⾝体侧⾯(尤其是胆经)各种病变尤为特效;应⽤时可配合胆经中渎⽳倒马,效果更佳。
人体的董氏奇穴(8)—指驷马穴、指胃穴、指肾穴
人体的董氏奇穴(8)—指驷马穴、指胃穴、指肾穴
董氏奇穴和传统经络系统不同,董氏奇穴为董氏一门针灸学派、系董氏家传绝学,由于它具有用穴少、疗效快的特点,现已广泛流传。
本节继续给大家分享手指部的董氏奇穴。
1、指驷马穴
【定位】:手食指背部第二节中点尺侧(小指方向)是一穴,其上三分是一穴,其下三分是一穴,共三穴。
【主治】:肋膜疾患、皮肤病、耳鸣耳痛、面部黑斑。
本穴配合木穴治疗掌指皮肤病特效。
【针刺】:贴骨直刺2-3分深。
【按摩】:如不方便行针或惧针,可以用指缘掐按效果亦佳。
2、指胃穴
【定位】:手背朝上,当食指第二节中央偏桡侧3分处及上、下各2.5分处,共3穴。
【主治】:胃炎、胃溃疡、肺热咳嗽、肺虚、胃寒。
【针刺】:直刺1-2分,局部酸麻胀痛强烈。
【按摩】:如果惧针,可以用手指缘掐按效果亦佳。
3、指肾穴
【定位】: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尺侧(小指方向),四分法取3穴。
【主治】:肾亏、心衰、心源性哮喘、胸痛、背痛。
【针刺】:直刺1-2分,局部酸麻胀痛为宜。
董氏奇穴十大常用重要穴位
董氏奇穴十大常用重要穴位
1 正会穴治流鼻血尤具(卓效)。
流鼻血
2 州圆、州崙、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
3 上瘤穴治疗脑瘤(特效)脑瘤
4 上瘤穴治疗脑癌(奇效)脑癌
5 灵骨穴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配大白穴(奇效)。
肺癌、肺气肿、肺积水
6 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
7 耳圆穴治疗解酒醉(特效)解酒醉
8 灵骨穴治疗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
经痛
9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
10 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董氏奇穴)-董氏针灸穴位图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本站收集最新的董氏针灸穴位图,包括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董氏奇穴针灸大全
董氏奇穴针灸大全董氏针灸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结肠炎、耳鸣、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四)眼晕:火菊(五)眼散光:肾关;中白(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八)眼癢:上白;火硬刺(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十)流泪:木穴(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三.鼻疾病(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三)鼻塞:火硬(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四.耳疾病(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五)唇生疮:犊鼻点刺(六)牙龈出血:上三黄(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六.咽喉疾病(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七.颜面疾病(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八.颈项疾病(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三)手抽筋:火陵;火山(四)手下臂痛:火串(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九)手痛:人宗;火主(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二十五)手麻:手三里(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三十)肩胛骨痛:心膝(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三十九)肩痛:肩中(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十.下肢疾病(一)四肢痛:四肢穴(二)腿肌痉挛:搏球(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七)脚无力:上白;肾关(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九)膝无力:心膝(十)膝内侧痛:心门(十一)曲泉穴痛:心膝(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精枝点刺出血最佳(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二十九)趾麻:下三皇(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十一.胸腹病(一)胸痛:妇科(二)胸下心侧痛:上白(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二十)肋胁痛:火串(二十一)胁下痛:三重(二十二)胸胁痛:下都十二.腰背痛(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第三章脏腑疾病十三.心脏疾病(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天地人士(心跳过速)(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八)心惊:胆穴(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十二)心肌炎:心门(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十四.肺脏疾病(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四)肺瘤:四花中(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六)支气管炎:小间(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十五.肝胆疾病(一)肝火旺:木穴;木炎(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五)肝弱:富顶(六)口苦睡不着:木炎(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十)胆病:木斗;木留(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十六.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十七.肾、膀胱病(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十八.大小肠病(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二)肠痛:灵骨;四花里(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四)肠风下血:中白(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六)大便脱肛:其门(七)顽固性便秘:其门(八)便秘:火串(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九.妇科疾病(一)子宫瘤:凤凰巢加妇科;重子加重仙;火硬;火主;水晶;姐妹一、二、三(二)子宫炎:凤凰巢;妇科;木妇;火硬;火主;水晶(三)子宫不正:凤凰巢加妇科(四)卵巢炎:重子加重仙(五)输卵管不通:木妇;凤凰巢加妇科(六)妇科产后风:水相(七)妊娠呕吐:三通(双足取穴,特效)(八)月经不调: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木妇;上三黄;姐妹一、二、三(九)经痛:灵骨;木妇;三泉(十)赤白带下: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天宗(特效);云门;木妇(特效);姐妹一、二、三;通肾、通背、通胃(十一)安胎:凤凰巢加妇科(十二)不孕:凤凰巢加妇科(十三)难产:灵骨;火包;火主(十四)胎衣不下:火包;火硬(十五)回乳:指驷马(十二年乳水不收)(十六)乳癌:外三关(十七)乳肿大:指三重(十八)乳房硬块:三重(20次左右可消)(十九)阴道痒:天宗;云白(二十)阴道炎:云白;海豹(二十一)阴门发肿:凤凰巢(二十二)女人性冷淡:其门(二十三)难达高潮:其门(二十四)原发性痛经:合阳,承山(二十五)宫寒痛经:至阴,承山(二十六)回乳:光明,足临泣(二十七)急性乳腺炎:内关;肩井;太冲、梁丘二十.前后阴病(一)尿道痛(非细菌性):火主;灵骨(二)尿道炎:浮、外间;六快(三)尿道结石: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四)小便不通:火硬刺;下三皇;肩中、云白、下曲(五)小便出血:三皇(六)小便过多:凤凰巢(七)阴茎痛:六快(八)龟头长红点:六快(九)尿意频数:海豹、木妇特效;马快水;肾关(十)淋浊:通肾、通胃、通背;马快水(十一)睾丸坠痛:大间(十二)疝气:大小中外浮间;海豹;腹快(十三)性病:上、下唇(十四)阳痿、性能力不够:三皇(十五)遗精、滑精:三皇(十六)尿石所致绞痛:太溪;精灵(十七)急性睾丸炎:灸阳池二十一.疑难病(一)糖尿病:天宗;天地人三皇;四肢穴(二)血糖过低:上三黄加肾关(三)感冒后四肢酸痛:三通任取二穴加四肢穴(四)感冒:木穴(又名感冒穴);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五)感冒流清涕:木穴(六)头晕眼花:中间;指驷马;火腑海穴;四花上;三通(针对脑贫血)(七)头晕脑胀:灵骨;富顶;後枝;支通;落通;火菊;火散(八)血压高:富顶;後枝;上曲;下曲;支通;落通;五岭刺加火硬(九)血压高引起之头晕眼晕,心跳,心衰:火连(十)血压高(肝阳亢进),中风後神志不清:火连(十一)血管硬化:後枝;肩中;地宗;支通;落通;火菊;四花中、副(十二)脑神经不清:正会、镇静、三重(十三)伤之流血不止:火包刺;六完(十四)止血:花骨四(十五)全身关节痛、神经痛:水曲(十六)妇人美容要穴:三皇(十七)妇人黑斑:上三黄(十八)骨头胀大:复原穴(十九)骨骼肿大:中白;火硬;消骨穴(二十)四肢骨肿:腕顺一、二;水曲;水相(二十一)扎针数日后麻觉未除者:木留(二十二)白血病:木留(二十三)白血球过多:上三黄;火枝加火全(二十四)丹毒:心门(特效)(二十五)抽筋:曲陵(二十六)狐臭:天宗;李白(二十七)减肥:水曲(二十八)小儿睡中咬牙:三重、四花下(二十九)特大号青春痘:腑肠加外三关(三十)癫痫:三通(天、关、山)任取二穴加上三黄(久扎必好);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个月断根);肺俞,厥阴俞点刺(三十一)雄胸:金前上、下穴(三十二)灰指甲:水愈附近刺(手指甲週期性溃烂、脫甲、似可参考)(三十三)皮肤病:指四马;木穴;後枝;四馬(用中心四馬不便時,可用指四馬)(三十四)牛皮癬:四馬(三十五)頸項皮肤病:肩中(此穴治頸項皮肤病,頗奇特)(三十六)手掌心脫皮:木穴(三十七)手掌皮肤硬化(鵝掌風):木穴(三十八)外感風邪不宣之皮肤騷癢:木穴(神效)(三十九)臉面黑斑:指四馬(四十)小兒夜哭:瞻穴小兒夜哭、小兒發驚風:血海(四十一)驱风:指三重(四十二)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四十三)脂肪瘤:明黄特效;外三关(四十四)失眠:下三皇;镇静(四十五)高血压:五岑、委中、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四十六)暴瘖:失音(四十七)半身不遂:木火;灵骨加火白;肩中;上曲;下曲;六完加三重;驷马;九里(四十八)半身麻痹:肩中;夹宗;云白;上曲;下曲(上曲云白肩中;下曲李白肩中)木斗;木留(四十九)肌肉萎缩:指三重;水曲(五十)生气而痰迷心窍:火膝(五十一)难产:火包(五十二)子宫炎(经痛):木妇;妇科;门金穴(特效)(五十三)发汗、止汗:木穴(五十四)痞块:三重(五十五)发寒熟:木穴(五十六)阳症起死回生:地宗(五十七)脑部各种病变:上瘤(五十八)脑瘤、脑膜炎:四散加火菊加火连(单脚);上瘤;三重;州磮(五十九)脑骨胀大、脑积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六十)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三重(六十一)外感风邪不宣之皮肤骚痒:木穴(神效)(六十二)各种瘤:外三关(与三重交替使用)(六十三)帕金森:上三黄加百会加镇静加肾关;复溜、明黄(六十四)舞蹈病:上三黄(六十五)游走性痛:上三黄;中九里(六十六)精神紧张引起之失眠:上三黄(六十七)神经性呕吐:三通(六十八)呕吐:心门(六十九)全身麻木属气血不通者:木留(特效)(七十)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渊;鱼际透劳宫(七十一)消化不良:脾肿穴加通山、关、天(特效);木斗;木留(七十二)干霍乱:心门(七十三)霍乱转筋:搏球加四花上、里(七十四)疲劳:富顶;支通;落通;木留;木斗(七十五)全身疲劳:背面刺、落通(七十六)西药中毒面呈黑色:解穴(七十七)痿症:正会加三通:正会加下三皇加肾关加足三里加阳陵泉加肩中(七十八)一切气逆(肺气、胸胀、腹胀、肾不纳气):水金、水通(七十九)呃逆:水金、水通(八十)腰围大由於胀气者:水金加水通加灵骨加大白(八十一)胆绞痛:太冲(八十二)注射后臀部疼痛:阳陵泉(八十三)过敏性鼻炎:印堂(八十四)胃肠型感冒:胸背部反应点灯心草点治(八十五)急性黄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或中封)(八十六)急性细菌性痢疾:阴陵泉,外陵,高热者配内关。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收集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董氏奇穴)-董氏针灸穴位图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着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本站收集最新的董氏针灸穴位图,包括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董氏针灸】针灸22奇穴大全
【董氏针灸】针灸22奇穴大全展开全文1、穴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治:发烧。
手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2、穴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动过速。
手法:揉按1-2分钟。
(60-70/分)3、穴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主治:心动过缓。
手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穴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主治:失眠症。
手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5、穴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主治:多汗症。
手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穴名:涌泉(足少阴腎经、井穴)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主治:足心热。
手法:揉按36次7、穴名:肓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主治:头痛。
手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8、穴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取穴方法: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
主治:头顶痛。
手法:直按斜向上顶。
9、穴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治:偏头痛。
手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0、穴名:定喘(华佗夹脊)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治:哮喘。
手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11、穴名:止泻(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取穴方法:脐下二寸半取之。
主治:腹泻。
手法:直按稍斜上顶。
12、穴名:降压(足厥阴肝经上)取穴方法:在大敦与太冲之间,主治:高血压。
手法:震颤点按1-2分钟。
13、穴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
主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
手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
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董氏奇穴——精选推荐
董⽒奇⽳(⼀)治疗肩关节常⽤⽳道1、肾关⽳、⼈皇⽳,特效2、⼋关三⽳、⼋关四⽳3、三肩⽳4、三重⽳5、⾜千⾦⽳(或于⼗四经的条⼝⽳透向承⼭⽳)6、肩关节周围点刺放⾎,特效7、肩关节周围拔罐,特效8、偏肩⽳(治疗肩)、失枕⽳(治疗后颈)9、针刺对侧的侧三⾥⽳、侧下三⾥⽳、四花中⽳、四花外⽳,深刺有效(3、⼨),也可配合对侧的⽕主⽳、阳陵泉⽳10、使⽤董⽒左右对应针法,针刺对侧⼿臂11、使⽤董⽒上下对应针法,针刺同侧⼤腿根部(⼆)肩关节扭伤1、针偏肩⽳,配中⽩⽳,效果卓著。
2、针灵⾻⽳、⼤⽩⽳,配下⽩⽳,特效。
3、针下三皇⽳,特效。
4、针上营⽳、下营⽳,特效。
5、针四肢⽳,效果佳。
6、针重⼦⽳、重仙⽳,配灵⾻⽳、⼤⽩⽳、上⽩⽳。
7、通⼼⽳、通灵⽳、通天⽳、通关⽳,取其中⼆⽳,加配四肢⽳。
8、⾦前⽳,配天皇⽳。
9、针刺对侧的侧三⾥⽳、侧下三⾥⽳、四花中⽳、四花外⽳,深刺有效(3⼨),也可配合对侧的⽕主⽳、阳陵泉⽳10、使⽤董⽒左右对应针法,针刺对侧⼿臂11、使⽤董⽒上下对应针法,针刺同侧⼤腿根部(三)肩凝症(含肩痛)1、⽤三棱针点刺出⾎上俞⽳、下俞⽳、双奇⽳、委中⽳、三灵⽳、三权⽳、三弼⽳、正阳⼀、正阳⼆、正阳三⽳,特效。
2、针⼈皇⽳,配肾关⽳,⽴愈。
3、针中九⾥⽳,效果卓著。
4、针肩中⽳,配李⽩⽳、上曲⽳,效果佳。
5、针三肩⽳,特效。
6、病位放⾎,针肩灵⽳。
7、针刺对侧的侧三⾥⽳、侧下三⾥⽳、四花中⽳、四花外⽳,深刺有效(3⼨),也可配合对侧的⽕主⽳、阳陵泉⽳8、使⽤董⽒左右对应针法,针刺对侧⼿臂9、使⽤董⽒上下对应针法,针刺同侧⼤腿根部(四)五⼗肩(肩不能举)1、针⼈皇⽳,配肾关⽳,特效。
2、针三重⽳,配⾜千⾦⽳,效果卓著。
3、针⼋关三、⼋关四⽳,奇效。
4、针灵⾻⽳、⼤⽩⽳配中⽩⽳,效果显著。
5、针四花⽳,有效。
6、针肩中⽳、建中⽳。
7、针三肩⽳、偏肩⽳、⽕星上、⽕星下⽳。
8、先在病位放⾎,并配合针肩灵⽳、肾关⽳、下泉⽳、中泉⽳、上泉⽳。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董氏奇穴-经典68穴,值得收藏!
董氏奇穴-经典68穴,值得收藏!1.外三关123穴(与咽喉、肺有关)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疠(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6.双灵12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治疗范围广泛)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量透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也有妇科2穴,一说)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4.木火四穴手背2 3 4 5 指第2、3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针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
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18.八关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節正中央內外側各五分的下二分半處、共八穴。
劑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配正会穴20.下高穴手解二穴(少府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
常用董氏奇穴
常用董氏奇穴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3、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4、重子穴部位:在阴掌,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间。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
说明:5、重仙穴部位:在阴掌,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阳掌灵骨穴相通,一寸针,针深三至五分。
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
说明:五指并拢,阴掌食指C线之延长线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即重子穴,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两穴单位均治背痛(对膝痛效果亦佳),并用效果更为迅速,尤其治疗膏肓穴部位之疼痛,效果更是较一般穴位高出许多。
运用:重子、重仙穴同时下针,为治疗背痛之特效针。
6、大白穴部位:在阳掌,在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节掌骨与第二节掌骨中间凹陷中,用一寸针,针四分至六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用肺炎(特效)。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运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用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巧合运用效果更佳。
董氏针灸三十二解穴
董氏针灸三十二解穴骨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穴位:手掌朝上,當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外側五分,腕豆骨下是穴。
亦節食指與中指叉口直上腕橫紋處下五分。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坐骨神經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壓迫神經痛(骨刺)十二指腸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
木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穴位:手掌於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內側五分處。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肝膽神經。
主治:腰痛(特效)心悶、兩?痛、黃疸病、坐骨神經痛、腿痛、腹膜炎、全身關節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
地宗穴(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穴位:在人宗穴(在上臂脈骨內緣與脈二頭肌間之陷處,肘窩橫紋上三寸五分。
)上三寸處。
即肘窩橫紋直上六寸五分。
解剖位置:在頭靜脈後,有迴旋上膊動脈、腋窩神經、心之支神經。
主治:能使陽症起死回生。
腦溢血之急救穴,針下立解。
心臟。
心臟麻痺、心絞痛之急救針。
治半身不遂、心臟性喘息、肝昏迷、手腳麻痺、動脈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難、腦血管阻塞等症。
金營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穴位:在金營上穴(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直上二寸。
解剖位置:外側大腿皮神經、肺之神經、心之支神經。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症之急救。
神耳中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穴位:在耳廓背面中央偏內側二分處。
解剖位置:肝之神經、心之神經。
主治:各種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
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
兼治肝硬化。
突發性耳聾。
神耳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下緣、距內側1/3處。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脾神經。
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
<<最新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董景昌、胡文智穴道名称: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剂量:直刺二~四分为肝及大小肠神经穴位: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治疗方法:刺针法案例描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气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权值:90针感:局部胀痛麻电感。
穴道名称: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剂量:以三棱针扎出血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吐黄痰、喉炙脔、角膜炎、麦粒肿、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特效)治疗方法:放血法案例描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气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权值:90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权值:90穴道名称: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大间穴直上二分半是穴。
剂量: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主治:支气管喘息,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的霸道而显奇效
霸道而显奇效的董氏奇穴常常使用穴位之袁州冬雪创作料来历:董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一、手指部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接近小指之侧)正中央.剖解:肝副神经、肾副神经.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欠亨、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通鼻气.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注意:忌讳双手同时取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剖解: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主治:膝盖痛、肩胛痛.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手术:针深半分.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剖解: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手术:横针皮下半分.注意: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成多用.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剖解: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主治:心惊、小儿夜哭.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剖解: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主治:肝火旺、脾气躁、鹅掌风.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手术:针深半分.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剖解:尺神经、胆神经.主治:眼发黄、黄疸病.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手术:针深半分.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剖解: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都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颠末多或过少.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手术:五分针,针深二分,一用两针.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剖解:桡神经浅支.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部位:在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剖解: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脾神经.主治:治全身骨肿.取穴:当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每二分一穴,共五穴.手术:针深二分.二、手掌部部位: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剖解:有桡骨神经之分布与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主治:肩背痛(特效)、肺炎(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约一寸处是穴位.部位:在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剖解:有桡骨神经之分布及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心细分支神经.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取穴:当大指骨与食指骨之间,距虎口两寸处是穴.手术:一寸针,针深三至五分.运用:重子、重仙两穴同时下针,为治背痛之特效针.部位:在手反面,食指与中指叉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下五分.剖解:肺与心细分支神经交错.主治:眼角发红、坐骨神经痛、胸下(心侧)痛.取穴:手背向上,距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下五分,食指骨与中指骨之间是穴.手术:一寸针,针三分至五分深.部位:在手反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陷处.剖解: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特效)、肺机能不敷引起之坐骨神经痛.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握拳),当虎口底外开五分处取之.手术:用一寸针,针四分至六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特效).注意:孕妇禁针.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剖解: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主治:肺机能不敷之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头昏脑胀.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二分,与重仙穴相通.手术:用一寸五分针至二寸针,针深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注意:孕妇禁针.6.中白穴(又名鬼门穴)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剖解:肾分支神经.主治:肾脏病之腰痛、腰酸、背痛、头晕、眼散光、疲劳、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取穴:拳手取穴,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是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7.下白穴(中白之倒马穴)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一寸五分.剖解:肾肝分支交错神经.主治:牙齿酸、肝微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取穴:拳手取穴,当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一寸五分,(即中白穴后一寸)是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部位: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剖解: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疲劳、肾脏炎、四肢骨肿、重性腰双方痛、背痛.(女人用之效更大,两手不宜同时用).耳鸣特效.取穴:在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处是穴.手术:针深二至四分.部位:在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一寸五分处.剖解: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主治:鼻出血以及腕顺一穴主治各症.取穴: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横纹一寸五分是穴,亦即在腕顺一穴后一寸之处.手术:针深二至四分.注意:腕顺一穴与二穴以一次用一穴为宜.部位: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触及之处.剖解:肾脏敏感神经.主治:主解晕针与下针后引起之麻痹感及气血错乱之刺痛.取穴:手心向上,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触及掌处是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停针十至廿分钟即解,或以三棱针出血即解.三、小臂部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两寸处.剖解:此处有短伸拇筋,头静脉,桡骨动脉枝,后下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肺支神经.主治: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痔疮痛.取穴:当桡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后两寸处是穴.手术:臂侧放,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针入二至五分.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四寸处.剖解:同其门穴.主治:同其门穴.取穴:在其门穴后二寸处取之.手术:同其门穴.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六寸处.剖解:同其门穴.主治:同其门穴.取穴:在其门穴后四寸,即其角穴后二寸处取之.手术:同其门穴.运用:其门、其角、其正三穴同用(即一用三针).部位:在尺骨之内侧,距腕豆骨三寸.剖解:有尺骨动脉之背枝及尺骨神经,肝之支神经,肾之副神经.主治:肝炎之肠炎、头昏眼花.取穴:手抚胸取穴,在尺骨之内侧与筋腱之间,距腕豆骨三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三至五分.部位:在尺骨之内侧,距腕豆骨六寸.剖解:此处与总指伸筋,岐出前膊骨间动脉之分枝,肝支神经.主治:急性肝炎(特效).取穴:手抚胸取穴,当尺骨之内侧中部,距腕豆六寸处取之.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针下后立止肝痛,将针向右旋转,胸闷即解;将针向左旋转,肠痛亦除.运用:肠门穴与肝门穴同时使用,可治肝炎引起之肠炎.单用左手穴,忌讳双手同时取穴.部位:在尺骨鹰嘴突起之上端,去肘尖一寸五分陷中.剖解:在二头膊筋间,有下尺骨副动脉,桡骨神经枝;心之分支神经.主治:心脏炎、心跳胸闷、吐逆、乾霍乱.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内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是穴.手术:针深四分至七分.运用:忌讳双手用穴.部位:在前臂桡骨里侧,去腕横纹四寸.剖解:此处与桡骨近关节处之上侧,有桡骨动脉枝,外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支神经,心分枝神经.主治:气喘、手掌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取穴:手平伸、掌心侧向上,从腕部横纹上行四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针深五分治气喘、治手掌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患右用左穴,患左散右穴.)针深一寸治心脏病、心跳.部位:在前臂桡骨中部肉缘,距人士穴三寸.剖解:此处为肱桡骨肌内缘,屈拇长肌外缘,正中神经之分支,桡骨神经与后臂神经之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肺支神经,心分支神经.主治:气喘、感冒、头疼、肾亏、心脏病.取穴:手平伸,掌向上,去腕横纹七寸,即距人士穴后三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位.手术:针深一寸治气喘、感冒、头痛及肾亏.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部位: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三寸.剖解:肱桡骨肌外侧,为桡骨神经、后臂神经及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肺支神经,肾之副神经.主治:气喘、鼻炎、臂痛、感冒、胸部发胀.取穴: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三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运用:天士、地士、人士三穴配灵骨穴双手同时用针为治哮喘之特效针.四、大臂部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剖解:此处为三角筋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分支神经.主治:膝盖痛(特效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取穴:手臂下垂,自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五、足趾部部位:在足底后跟前缘正中央.剖解:后脑(小脑)总神经.主治:脑瘤、脑积水(大头瘟)、小脑痛、脑神经痛、体弱.取穴:平卧,当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是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注意:针深过量(超出五分)会引起心中不安,忌之.六、小腿部部位:在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剖解:脊椎骨总神经,脑之总神经.主治: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筋痛及改变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针透过筋效力尤佳),体壮可坐姿扎,体弱者应侧卧扎.部位:在正筋穴上二寸处.剖解:同正筋穴.主治:同正筋穴.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筋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同正筋穴.运用:正筋、正宗两穴相配用针.部位:在正宗穴上二寸处.剖解:肺之分支神经,脊椎骨总神经.主治:肩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宗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部位: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剖解: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脾神经.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取穴:当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部位:在一重穴上二寸.剖解:同一重穴.主治:同一重穴.取穴:当一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部位:在二重穴直上二寸.剖解:同一重穴.主治:同一重穴.取穴:当二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运用:一重、二重、三重穴同时下针(即所谓回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部位:在四花下穴直上一寸半.剖解:六腑神经、肺之副神经、肾之副神经、心脏之副神经.主治:同四花下穴.取穴:当四花下穴直上一寸五分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用细毫针).运用:通常与四花下穴之配穴,效力迅速,但不单独用针.部位:在胫骨头之内侧陷中,去膝关节二寸五分.剖解:肾之神经、六腑神经、心之分支神经.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肾脏炎、糖尿病、小便蛋白质.取穴:当膝下内辅骨下陷中,在胫骨头之内侧,去膝关节二寸五分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注意:不宜灸、孕妇禁针.9.天皇副穴(肾关)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剖解:六腑神经.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酸骨痛、鼻骨痛、头晕.取穴:当天皇穴直下一寸半、胫骨之内侧.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针.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骨七寸.剖解:肾之神经.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梦遗、小便蛋白质、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七寸处是穴.手术:针与脚成四十五度扎入,针深一寸至一寸八分.注意:孕妇禁针.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剖解:肾之分支神经.主治: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蛋白质、小便出血、肾脏炎、肾亏之腰痛.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处是穴.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二分.注意:孕妇禁针.部位:在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剖解:肺之分支神经,牙神经.主治:牙痛、脸部麻痹.取穴:在腓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手术:五分至一寸深.部位:在侧三里穴直下二寸.剖解:同侧三里穴.主治:同侧三里穴.取穴:在腓骨前缘,即侧三里穴直下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侧三里穴与侧下三里穴同时取用,但单足取穴―――治左取右穴;治右取左穴.部位: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剖解:肺之神经.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取穴:当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连线之中点一穴,中点与该高骨之中点又一穴,中点与外踝之中点又一穴,共三穴.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半.七、大腿部部位:在大腿正中线之股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剖解:心之总神经.主治:心脏病、心包络(心口)痛、心两侧痛、心脏性之风湿病、头晕、眼花、心跳、胃病、四肢痛、脑贫血.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股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部位:在通关穴直上二寸.剖解:心之总神经.主治:同通关穴.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股骨上,距通关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部位:在通关穴上四寸.剖解:心之总神经.主治:同通关穴.取穴:当大腿正中线之股骨上,距通关穴直上四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注意:通关、通山、通天三穴不克不及双足六穴同时下针,仅通各取一穴至二穴下针,高血压者双足只许各取一穴.部位:在膝盖内侧上缘.剖解:肾之神经.主冶:阳萎、早泄、淋病、肾脏炎、糖尿病、肾亏之头晕腰痛、肾脏性之风湿病、子宫痛、妇科赤白带下.取穴:当膝盖内侧上缘之陷处是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部位:在通肾穴上二寸.剖解:肾之神经.主治:同通肾穴,又治背痛.取穴:在膝盖内侧上缘之上二寸,即通肾穴之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部位:在通肾穴之上四寸.剖解:肾之神经.主治:同通胃穴.取穴:在通肾穴直上四寸,即通胃穴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可任取二穴(两腿四穴)配针,忌讳三穴同时下针.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可任取一穴为治疗其他各症之补针.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可任取一穴为治疗妇人流产之补针,持续治疗半月即无流产之虞.部位: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剖解:肝之总神经、心之总神经、心脏之动脉、表层属肾之副神经、中层属肝之神经、深层属心之神经.主治:肝硬化、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长芽骨(脊椎骨膜炎)、肝机能不敷引起之疲劳、腰酸、眼昏、眼痛、肝痛、消化不良、白血球症(特效).取穴:当大腿内侧之中央点是穴.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部位:在明黄穴上三寸.剖解:同明黄穴.主治:同明黄穴.取穴:当明黄穴直上三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部位:在明黄穴直下三寸.剖解:胆总神经,心之支神经,肝之分支神经.主治:黄胆病及明黄穴主治各症.取穴:当明黄穴直下三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运用: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同时取穴下针主治肝炎、肝硬化、骨骼胀大、肝机能不敷引起之各症、脾硬化、舌疮.部位: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剖解:肺之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主治:肋痛、背痛、肺机能不敷之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胸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脸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取穴: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处是穴.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剖解:同驷马中穴.主治:同驷马中穴.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上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部位:在驷马中穴下二寸.剖解:同驷马中穴.主治:同驷马中穴.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下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运用: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单足取上、中、下三穴,其余各症两脚六针同时取之.部位: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之向前横开三分.剖解:心脏敏感神经及血管.主治:扎针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下针处起包、疼痛,或是西医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损伤,精力刺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劳过度之疼痛.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之向前横开三分.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运用:下针后将针缓缓转动,病痛消除即取针;留针时间以八分钟为限.如患者晕针昏迷不醒,即将其口张开,以扁针、筷子、汤匙或手指按其舌根,稍用力重压三下,见其欲吐逆时,以凉水洗其头,并以湿毛巾覆盖其头部,令饮凉开水半杯即醒.受刑休克者亦可用此法解之.如患霍乱引起休克,可用凉水洗头,使其恢复知觉,然后用针药治之.部位:在膝盖内侧之中央点及其下二寸.剖解:肾神经,喉之主神经.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取穴:当膝盖内侧之中央点一穴,其下二寸处一穴,共二穴.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八、头脸部部位:在头顶之正中央.剖解:脑之总神经.主治:四肢哆嗦、各种风症、身体虚弱、小儿惊风、眼斜嘴歪、半身不遂、神经失灵、中风不语.取穴:正坐,以细绳竖放头顶中行,前垂鼻尖,后垂颈骨正中,另以一绳横放头顶,左右各垂耳尖,此两绳在头顶之交叉点是穴.手术:针深一分至三分.部位:在两眉头之间正中之上三分.剖解:脑神经.主治:神经错乱、四肢发抖、两腿酸软、四肢神经麻痹、失眠、小儿梦惊.取穴:当两眉头之间正中之上三分处是穴.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由上往下扎(即皮下针).运用:本穴应与正会穴配针,才有疗效.部位:在嘴角之下四分.剖解:肾神经.主治:肾脏性之风湿病、肾机能不敷之疲劳、头晕、眼花、肾虚、腰痛、闪腰、岔气.取穴:当嘴角直下四分处是穴.手术:针由外向外斜扎、针深一分至五分.部位:在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剖解:肾神经.主治:同水通穴.取穴:从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处是穴.手术:针由外向外斜扎,针深一分至五分.运用:水通、水金两穴均主治肾病,取穴下针时应就发青处针之.部位:大鼻翼上端之沟陷中.剖解:肺、肾、脾神经.主治:眉酸骨痛、头昏眼花、肾亏之各种神经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脸面麻痹、舌痛、舌硬、舌紧、偏头痛、喉痛.取穴:当鼻翼中央上端之沟陷中取之.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妇科穴
21
11五虎穴:
取穴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五分线,分成六等份,每
一点为一穴,共五穴
手术:于大指桡侧黑白肉际下针,每穴可下针二至四
分,依治疗远近而定
主治:全身骨痛(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说明:五虎一:手指酸痛、腱鞘炎
五虎三:足趾酸痛
五虎四:脚踝、脚背酸痛
五虎五:脚跟酸痛
五虎二:为一、三之倒马针
配合动气针法,获效神速。董师在治疗疾病时,强调以骨 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eg贴骨 进针治足跟痛效果尤佳。浅刺皮下治疗足麻木效果很 好。
22
五虎穴
23
24
25
二二部位
1 重子穴 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
一寸处 手术:一寸半针,针深一寸,一般针一针(重子)即可,
一穴,其上三分一穴,其下三分一穴,共计三穴 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 主治:驱风、偏头痛、脸面神经麻痺、乳肿大、
肌肉萎缩 本穴同小腿部位之三重穴,但效果稍小
7指肾穴 取穴:无名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外开二分之一的中
点一穴,其上三分一穴,其下三分一穴,共计三穴 手术: 针深一分至二分 主治:口干、肾亏、心脏衰弱、背痛 治背痛三针同下
两指节间距离之1/3处取穴。 (3)三穴(四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三穴,则以
两指节间距离之1/4处取穴。 (4)五穴(六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五穴,则以
两指节间距离之1/6处取穴。
4
5
6
一一部位
木穴 取穴:掌面食指第一节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
(D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 纹六分六(三分点法),共二穴。
六 足掌部:“六六部位”
七 小腿部:“七七部位”
八 大腿部:“八八部位”
九 耳朵部:“九九部位”
十 头面部:“十十部位”
2
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穴位简介
一一部位
总计52个穴点 1 阴掌五线
2 阳掌三线
3
一一部位
3 四面分点 (1)一穴(二分点法):在两指纹间仅有一穴者,
概以中点(即1/2处)取穴。 (2)二穴(三分点法):两指纹间若有二穴,则以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说明:
本穴位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等皆有疗效。 本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 流涕可止于顷刻。 本穴治手皮肤病及手掌皱裂,以患侧为主。治其它 各病以对侧为主。
7
木穴
8
归经;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 疏肝理气,活血祛风,或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二针齐针成倒马针,效果更佳 主治:(1)背痛,尤其是膏肓穴附近背痛。亦可治疗
膝痛、颈痛、肩痛。(2)治疗落枕,配承浆疗效更 佳。(3)肺炎、退烧 说明:本穴接近肺经鱼际穴,对肺炎,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痰稠不易咳出,针之有效;本穴治疗子宫瘤; 卵巢炎亦有效。 注意:重子、重仙倒马针对肩胛骨痛有特效;小儿气喘 则用三棱针放血疗法
二针齐针成倒马针,效果更佳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
孩最有效。) 五指并拢,阴掌食指之中央线(即图之C线)之延长线,
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即重子穴, 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
26
2重仙穴 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
两寸处,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手术:一寸半针,针深一寸,一般针一针(重子)即可,
17
8火膝穴 取穴: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主治:膝痛,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说明: (1)本穴在小肠经上,即少泽穴后一分。小肠井穴
附近,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具开窍作用,可用于治 疗神志方面疾病,如生气所致疼痛和精神病。 (2)可治疗手太阳经走向的疼痛
18
9制污穴 取穴:拇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采用四分点法,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
1
绪论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 分为十个部位。
一 手指部:“一一部位” “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
二 手掌部:“二二部位”
背部”
三 小臂部:“三三部位”
胸背部多用三棱针刺血。
四 大臂部:“四四部位”
五 足趾部:“五五部位”
共三穴 手术:三棱针刺出黑血 主治: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
久不收口。
19
10妇科穴 取穴: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外开三分,三分点法,计
两穴 手术: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二至三分,一次两针齐下,
谓之倒马针,右手较佳 主治:各类妇科疾病,久年不孕 说明:(1)本穴可调治子宫位置不正
(2)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配内庭治经痛; (3)配还巢治不孕,子宫炎,配姐妹一、二、三穴治疗
配伍: 本穴与胆穴相配(均左右单取)治疗更年期妇女烦
躁、易怒效佳。 木穴配制污穴(左右交替取用)隔日一次治疗多种
慢性皮肤病
9
2脾肿 取穴:掌面中指第二节之中央线上,上穴
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三节横纹六 分六(三分点法),共二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主治:脾炎、脾肿大、脾硬化
10
3还巢穴 取穴:无名指中节内侧(靠近小指之侧)黑白肉际中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主治:肝炎、肝肿大、肝硬化(善治肝火旺疾 病-口苦、易怒、烦躁) 说明: 功效同上三皇,但是以上三皇为主
本穴配耳穴肝区可以治疗B型肝炎
13
木炎穴
14
5木火穴 取穴: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 手术:皮下针,针尖向小指方向横刺,交叉取穴 主治:半身不遂
说明: 本穴接近中冲穴有强心活血作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对其他各
点。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 主治:各类妇科病
说明: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通过理三焦、疏肝
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本穴配妇科穴,左右交替,治疗不孕症。 禁双手同时取穴
11
还巢穴
还巢穴
12
4木炎 取穴: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之中央线内开二分处
(D线),上穴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三 节横纹六分六(三分点法),共二穴
针有加强作用。 单用疏经活络,活血祛瘀,治疗中风后下肢无力颇有效,尚
能治疗膝内侧痛及小腿 肚酸痛。 注:第一次限用5分钟,5日后限用3分钟,又5日后限用1分钟,
时间和次数均不可多用;木火穴的作用,是调动身体的元气, 而不是调和身体的元气,故不可多用,并要递减用穴时间
15
木火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6指三重 取穴:无名指指背中节中央线外开二分之一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