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概况

合集下载

四川省人文地理概况

四川省人文地理概况

四川省人文地理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省会为成都市。

四川省是中国内陆地理位置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地处长江上游,东临重庆市,北接陕西省和甘肃省,西南濒临西藏自治区,西接云南省,南接贵州省。

四川省地形复杂多样,东部是亚高山丘陵地带,中部是川中盆地,西部是高山峡谷地带。

四川省的地势高低起伏,有很多山脉和高原。

其中著名的山峰有峨眉山、四姑娘山、稻城亚丁等。

四川省的最高峰为四姑娘山主峰,海拔6264米。

四川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水利能源基地之一。

四川省拥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包括长江、嘉陵江、岷江等。

四川省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以及一系列龙头水库,如石门水库和都江堰。

四川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

四川省还以养殖业和茶叶产业闻名,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

四川省还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以电力、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要支柱。

四川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等。

四川省的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文化发源地之一。

四川省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点,包括乐山大佛、都江堰、峨眉山、青城山、武侯祠等。

四川省还有许多民族文化,包括川剧、
川菜、藏族文化等。

四川省是一个地理多样、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的省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关于四川的介绍

关于四川的介绍

关于四川的介绍
四川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工业和旅游中心之一。

四川省的面积为4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8300万人。

四川省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

其中,四川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也是中国的农业重心之一。

四川盆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四川盆地还是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和钾肥等重要产地。

四川省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大量的水力、煤炭、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

四川省还是中国的重要林业省份,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

四川省的自然保护区也比较多,其中有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四川省的文化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四川省的成都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

四川省的九寨沟、峨眉山等地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四川省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口感独特而闻名于世。

四川省还是中国的茶叶产地之一,四川的熟茶、生茶、花茶等种类繁多,品质上乘。

总之,四川是一个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值得人们前来游览、探索和发展。

- 1 -。

四川概况

四川概况

【四川概况】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部,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川西为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海拔4000~4900米,东部是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在盆地的的西部是6000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俗称“川西坝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由于地势的多样性,四川的气候各地有明显的差异。

东部是盆地,所以亚热带气候明显,四季较分明,冬季温暖、春季干旱、夏季炎热、秋季多雨。

西部是高原山地,因此气候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变化不明显,冬季长而寒冷,夏季气温低,气候随地势的变化明显。

复杂的地势造就了四川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成都旅游景点介绍】武侯祠:坐落在市西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

武侯祠建于唐,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杜甫草堂:草堂位于西郊浣花溪,总面积300亩,其间檐廊结构布局紧凑,位于史法堂中的铜色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穆之情。

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庭中,置身其中,让人既有发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

青羊宫:位于市西南郊,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现存建筑是清代陆续修建的,主要的建筑有灵祖殿、乾坤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唐王殿。

宝光寺:位于距离成都18公里的新都县城北,有一塔五殿十六院;宝光寺内塑罗汉500尊,佛、菩萨、祖师77尊,在中堂塑有千手千眼观音。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城西,距离成都55公里,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同时这里也是风景优美、古迹丰富的游览胜地。

青城山:青城山距灌县西南15公里,离成都70公里,周围约120公里,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全山尚存遗迹38处,其中著名的有建福宫、天师洞、三岛石、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以及天然图画、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

乐山大佛:距离成都167公里,在三江汇合的地方坐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凌云大佛,它的头长14.7米,宽10米,耳朵长7米,脚背宽8.5米,可以围坐100多人,总高度达71米。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
一、地理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跨东经97°21′52″~108°05′36″,北纬26°03′25″~34°19′09″之间。

四川省总面积约5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3%,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

四川省地形复杂,有川西高原、大巴山、大渡河、金沙江等地理地貌。

二、人文历史
四川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四川曾是巴蜀文化和蜀
文化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在历史上,四川是“南成都”和“蜀都”的称呼,素有“天府之国”、“天府之乡”的美誉。

三、经济发展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四川省以农业、工业、能源、旅游等多元产业为主,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其中,成都、重庆等城市是四川省的经济中心,也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四、文化特色
四川省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川剧、蜀绣、川菜等都
是四川省的代表性文化。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旅游资源
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蜀山之
王峨眉山、雅安市的亚丁、乌当区的龙泉古镇等都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

四川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结语
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省份,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四川省,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

四川简介资料

四川简介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川江号子:四川地区特有的民间歌谣
• 成都糖画:四川地区传统手工艺
• 四川竹编:四川地区传统手工艺
03
四川经济发展
四川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水平
• 四川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为全国经济大省
• 2019年,四川地区GDP达到万亿元
产业结构
•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为辅
经济发展特点
• 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格局
• 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四川主要产业及特点
主要产业
产业特点
• 电子信息产业:如成都富士康等
•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 汽车产业:如一汽-大众、长安汽车等
•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食品饮料产业: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 旅游业:四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丘陵、山地等
四川省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
气候条件
•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 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 降水量丰富,水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丰富,如铁、铜、铝等
• 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黄河等河流
•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
• 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
02
四川历史文化
四川历史发展概述
远古时期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 四川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 秦朝统一六国后,四川地区纳入
• 四川地区经历多次战乱,经济有
• 青铜器时代,四川地区出现蜀文
中央政权管辖
所衰退

• 汉朝时期,四川地区经济发展,
• 清末,四川地区进行洋务运动,

中国地理-四川省

中国地理-四川省

中国地理-四川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四川省的辖区范围很广,总面积约为48.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5.1%。

它西南与云南省、贵州省相邻,西北与重庆市相邻,北部与陕西省接壤,东北与甘肃省相连,东南接湖北省、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相接。

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地形多分布于西部高原和盆地地区,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四川省的地理特点是江河众多,河流纵横交错,盆地密布。

四川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等,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横贯四川省境内。

四川省的盆地地形主要有成都平原、广元平原、巴中平原、泸州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业发展较为发达。

四川省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四川省气候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气候与中部和东部地区有所不同。

西部地区气候主要以雨季和旱季交替为特点,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则四季分明。

四川省的气温和降水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较为明显。

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盛产大豆、小麦、高粱、棉花等农作物。

四川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铅、锌等。

此外,四川省还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著称,其中四川盆地是中国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

四川省也是中国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四川省境内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都江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总之,四川省是中国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的省级行政区。

它拥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之一。

四川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介绍四川省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蓬勃发展的经济状况。

四川省人口众多,面积广阔。

截至2021年,该省人口约为8500万人。

其土地面积达到48.3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德国的两倍。

四川省辖14个地级市,下辖17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资阳、南充、宜宾、雅安等。

四川省不仅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还拥有壮美的自然风景,如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等著名景点。

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省份转变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制造业是四川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重庆和成都两个地级市是中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四川省还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壮大。

服务业在四川省的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是四川省的一大亮点,该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四川的美食文化和民间艺术也吸引了国内外的顾客。

此外,金融、教育、医疗和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也在四川省经济中快速发展。

四川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和机场的建设都大大提升了四川省的交通运输能力。

近年来,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使得四川省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四川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

四川省还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综上所述,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核心省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四川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四川省基本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一、总体概况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余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

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

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二、历史沿革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臵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臵川陕路,后分臵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

明臵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

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

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

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兴起,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四川省概况

四川省概况

四川省概况第一节四川省历史概况考点一: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省。

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

考点二:四川地理地形1、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2、四川现辖(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共计(181)个县,列全国首位,辖区面积48.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省。

考点三:地形地貌四川地理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四种地貌类型齐全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风光。

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主峰贡嘎山)海拔7566米,最低点是(南边泸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220米。

考点四:四川气候条件四川气候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具有(冬暖、春早、夏长、年均温高)的特点。

四川深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以(多夜雨)为特色。

考点五:四川土地资源1、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

四川大部分地区为(紫色土)。

2、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沼泽化草洵湿地及库塘)四大类。

全省单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湿地有516个。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9%)考点六:四川植物资源1、全省森林面积746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

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衫)等珍稀树种种类占中国珍稀树种的(五分之一)以上。

2、全省高等植物1万余种,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维管植物925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杉类植物居全国之首。

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全国的30%,药用植物占75%。

考点七:动物资源四川动物资源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40%;其中,(鸟类和兽类)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列入国家保护的珍惜动物(55种),珍惜动物保护资源居全国第(二)位。

四川简介概况介绍

四川简介概况介绍

四川简介概况介绍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超过830万人口。

其西部山区和中部平原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拥有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四川省以它的多样性而闻名,拥有众多民族,如汉族,壮族,藏族,彝族,羌族,回族等。

这些民族在本省建立了自己的文化遗产,表现出独特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性。

四川省位于大西洋流域和太平洋流域之间,境内主要山脉有九寨沟、峨眉山、雅砻江大峡谷、芦山、怒江等景观名胜,有著美丽的自然风光,素有“西部明珠”的美誉。

四川省的经济急剧发展,社会进步。

它的半数以上的GDP来自农业,而且还有珠宝、旅游等其它行业。

四川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培训基地之一,有许多著名公司,如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

四川省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重视,拥有多条文化沿革,如《川剧文化》,《戏曲文化》,《创意剧文化》,《蜀文化》,《民歌文化》等,充分展示了四川的多元文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四川省的教育也迅速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都成为了四川的高等教育中心,吸引了众多中外留学生。

四川省是一个融合多元文化,自然风光无限的地方,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特有的山水地貌,多元文化和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其成为中国繁荣昌盛的一面镜子,也是华夏文明的缩影。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籍田中学地理组高正春一.四川省地形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地形复杂多样。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

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

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

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

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

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

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

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

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

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

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

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

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

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

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对四川的地理介绍

对四川的地理介绍

对四川的地理介绍四川地理介绍四川,简称蜀,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之一。

四川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地理概况、地貌特征、气候特点、水域资源、自然景观等方面对四川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概况四川省总面积约为48.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9%。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东临重庆,西接西藏,南连云南和贵州,北靠甘肃、陕西,是连接西部内陆与中东部沿海的重要交通要道。

二、地貌特征四川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岷山两大地形类型。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地势平坦,丘陵起伏,是四川的核心区域。

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大,多为高山和高原地带。

岷山是中国主要的夷陵山脉之一,地势险峻,是旅游和户外探险的热门目的地。

三、气候特点四川气候类型多样,分布较为广泛。

主要有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中亚热带气候等。

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适合农业生产。

而川西高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青藏高原则以高寒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较低。

四、水域资源四川拥有众多水系和湖泊,水域资源十分丰富。

四川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在四川境内流经数百公里,为当地的交通和水利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四川还拥有众多湖泊,其中以青海湖、绵阳市》池等最为著名。

五、自然景观四川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大熊猫故乡”。

四川还有蜀南竹海、稻城亚丁、春熙路等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综上所述,四川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地貌特征多样,气候湿润,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四川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目的地,也为当地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6.2四川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6.2四川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
羌族风情:
羌族:原为中国西部古老民族,东汉时部分南迁至四川。自称“尔玛”,过去多居住在中高山区,又 称“云朵上的民族”,主食为山地作物土豆和玉米,喜饮“咂酒”。建筑称为碉房,碉房内火塘的火种终 年不熄,称为“万年火”。善刺绣,不仅能绣“云云鞋”和各种腰带、围裙,还能用羌绣绘画。喜跳手皮 鼓舞和铠甲舞,善于吹奏羌笛。
“空”
铁路:形成包括宝成铁路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线组 成的铁路网;成昆铁路:1970年竣工,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活动和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联合国评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 迹”。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中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世界前四十大繁忙机场和中 国中西部最繁忙的枢纽机场。 绵阳南郊、宜宾莱坝、九寨黄龙等17个支线机场,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 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毕摩
➢ 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有“抢婚”之俗。 ➢ 住房形式因地而异,土掌房是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 ➢ 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为“子尔”(汉称“天菩萨”) ,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子贴”(汉称“英雄
结”) 。外出时男女都穿“擦尔瓦”,形似斗篷。 ➢ 喜食酸、辣。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坨坨肉是彝族的特色菜肴。 ➢ 节日主要有彝族年、火把节等。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节期一般三天。
➢ 民俗风情
彝族 【熟悉】
➢ 旧称“夷族” ,后毛主席建议更改为“彝族” ; ➢ 人口约871.4万。主要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的副业,手工业制作也较发达。 ➢ 彝语属汉藏语系。彝文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 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 ➢ 《阿诗玛》是彝族民间著名的叙事长诗。 ➢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 云南白药为清代彝族人曲焕章所创。 ➢ 《阿诗玛》、火把节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四集 四川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四集 四川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四
集四川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四集四川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也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省份之一。

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因此备受游客的喜爱。

基本信息
- 面积:约52.4万平方千米
- 人口:约8200万人
- 简称:川或蜀
- 首府:成都市
地理特点
- 地势起伏:四川地势较为起伏,西部地区多为高山峻岭,东部为盆地和丘陵。

- 气候:四川气候多样,西部多为高山气候,东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 水系:四川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大江大河众多,包括长江、岷江、嘉陵江等。

- 地理景观:四川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包括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著名景点。

经济发展
- 农业: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农业发展较为突出。

- 工业:四川工业领域涵盖多个行业,如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

- 旅游业: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遗产
- 川剧:四川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 美食: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口味和丰富的调料而闻名。

- 建筑:四川传统建筑充满了川西民居的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以上是对四川省地理知识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整理)四川省自然概况

(整理)四川省自然概况

(整理)四川省自然概况概述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中面积最大的地区。

四川省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而闻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以下是对四川省自然概况的整理。

地理特征- 位置: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东经102°54' - 108°50',北纬26°03' - 34°19'之间。

- 面积:四川省总面积为485,000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4.73%。

- 地形: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其中包括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川东南山地等地形。

- 气候:四川省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较多。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铁矿石、钛矿石等。

- 水资源:四川省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如长江、嘉陵江、青海湖等,水资源丰富。

- 森林资源:四川省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栖息其中。

- 生物资源: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许多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自然景观- 自然保护区:四川省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如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

- 峡谷:四川省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峡谷,如壶口瀑布、锦江峡谷等,风景秀丽。

- 山峰:四川省是中国山峰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著名的四姑娘山、贡嘎山等山峰,山峰壮丽。

- 湖泊:四川省有一些美丽的湖泊,如青海湖、若尔盖湖等,湖泊宁静优美。

总结四川省自然概况丰富多样,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特征使得四川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域,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探索和保护其独特之美。

四川省概况

四川省概况

第三部分四川省情第一章四川社会简况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省。

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川位于中国民族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多年来既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经过 5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四川行政区划四川现除省会成都是副省级城市外,还辖 17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

17 个地级市是:自贡、攀枝花、沪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

3 个民族自治州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

全省共有181 个县(市、区),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省会成都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内陆特大开放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

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多项殊誉。

二、中国的人口大省2005 年末,四川年末总人口 8750 万人,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列全国第 3 位,占西部总人口的 23.7%,列西部第 1 位。

三、中国的民族大省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居住着 55 种民族。

除汉族外,有彝、藏、羌、苗、回、蒙古、傈僳、满、纳西、土家、白、布依、傣、壮等 14 个世居少数民族。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族聚居人口仅次于西藏。

民族自治地区土地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62.7%。

四川简介概况

四川简介概况

四川简介概况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偏西,东经97°21′至108°12′,北纬26°03′至34°19′之间。

四川东临重庆,南接贵州和云南,西连西藏,北靠陕西,东北与甘肃相连。

四川是中国内陆省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科技、教育中心。

四川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境内有四川盆地、大巴山地区、青藏高原等地形,地势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升高,形成了复杂的地貌。

四川地处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

四川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长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全境,湖泊众多如成都平原的成华湖、眉山市的洪雅湖等。

四川的自然景观著名,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四川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四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川是著名的“天府之国”,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四川的文化特色丰富多样,有川剧、川绣、川菜等独具特色的艺术和美食。

四川还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众多的道观和寺庙,如青城山、峨眉山等。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四川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盐等。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茶叶等。

四川的工业也发展迅速,有钢铁、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行业。

四川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有丰富的水电和火电资源。

四川的交通十分便利,有成都、重庆两个国际机场,还有成渝高速铁路、成渝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汉族、藏族、羌族、彝族、苗族等多个民族。

四川的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多元,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四川的民俗风情独特,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表演。

四川分部分项表

四川分部分项表

四川分部分项表摘要:一、引言二、四川分部分项表的概述1.四川分部分项表的定义2.四川分部分项表的作用三、四川分部分项表的具体内容1.四川省情概况2.四川的地理环境3.四川的历史文化4.四川的经济发展四、四川分部分项表的总结正文:【引言】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本文将通过四川分部分项表,向您介绍四川的各个方面。

【四川分部分项表的概述】【四川省情概况】四川分部分项表首先对四川省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等方面。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省份接壤,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多样。

四川省现辖21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成都、绵阳、自贡、攀枝花等城市。

全省常住人口约8.3亿,有56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

【四川的地理环境】四川分部分项表接下来介绍了四川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四川地处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

同时,四川还有著名的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方面,四川有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多种类型。

【四川的历史文化】四川分部分项表还详细介绍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包括四川的历史沿革、文化名人、文化遗产等。

四川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古蜀国、秦国、蜀汉等历史时期的发源地。

四川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如杜甫、李白等。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如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

【四川的经济发展】四川分部分项表最后介绍了四川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结构、经济总量、交通设施等方面。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拥有完善的交通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此外,四川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现已形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中国地理四川省

中国地理四川省

四川省基本情况一、总体概况四川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

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地势总体上呈西高东低走势,地貌类型以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为主,中部为四川盆地,盆周为丘陵、山地,西部是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川西高原(盆地四周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为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

)。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1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约为1000小时—1600小时。

四川幅员辽阔,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是中国第5大省。

全省总人口8800多万,列全国第4位,占西部总人口的22.3%,列西部第1位。

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利用方式为一年两熟制。

盆地西部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土地生产能力高;盆地中部为紫色丘陵区,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盆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分别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

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高寒气候,高山草甸植被。

西南部为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河呈南北走向,自东向西依次为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和金沙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四川省情第一章四川社会简况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省。

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川位于中国民族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多年来既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经过 5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四川行政区划四川现除省会成都是副省级城市外,还辖 17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

17 个地级市是:自贡、攀枝花、沪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

3 个民族自治州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

全省共有181 个县(市、区),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省会成都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内陆特大开放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

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多项殊誉。

二、中国的人口大省2005 年末,四川年末总人口 8750 万人,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列全国第 3 位,占西部总人口的 23.7%,列西部第 1 位。

三、中国的民族大省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居住着 55 种民族。

除汉族外,有彝、藏、羌、苗、回、蒙古、傈僳、满、纳西、土家、白、布依、傣、壮等 14 个世居少数民族。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族聚居人口仅次于西藏。

民族自治地区土地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62.7%。

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率先在全国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6.6%。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山民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建成。

五、大熊猫故乡全国85%以上的大熊猫、全世界 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因此四川素有“熊猫故乡”之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 9 2 4 5 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 1 2 个县。

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保护机构是四川(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熊猫生态公园)。

中国一共有 32 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 25 个在四川。

大熊猫己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大熊猫是全世界公众最喜欢的动物之一。

六、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大自然似乎在四川这块土地上聚集了全韵狗神奇和灵秀。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四川到处是绚丽的自然风光、迷人的自然美景。

四川有3 处世界自然遗产,即九寨沟、黄龙和大熊猫栖息地;有 1处世界文化遗产,即都江堰—青城山;有1 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即峨眉山——乐山大佛。

四川的黄龙、卧龙、九寨沟和稻城亚丁定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

四川宜宾兴文地质公园纳入世界地质公园。

九寨沟、黄龙是全世界仅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四川有国家最高级(4A 级)风景名胜区 13 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宜宾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沪定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雅安碧峰峡、大邑刘氏庄园、小金四姑娘山等。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4 处: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贡嘎山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石海洞乡风景名胜区、邓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白龙湖风景名胜区、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等。

七、四川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四川有 62 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多到、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以盆地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景观,以武侯祠、剑门关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青城山(道教文化)一都江堰(水利工程)、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佛教文化)景观。

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最突出的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又称“文翁石室”。

文翁兴学是巴蜀地区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壮举。

四川著名学者郭沫若、王光祈、李一氓、李劫人、蒙文通、魏时珍等都出自于该校。

两千多年同一地址办学不断,这是全世界仅见的一例。

巴蜀文坛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名流竞秀,佳作纷呈。

四川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7 座:成都市、沪州市、自贡市、宜宾市、乐山市、都江堰市、阆中市。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8 处,是全国文化遗产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

2005 年 8 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 2001 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 84 个,公共图书馆 140 个,文化馆 201 个,博物馆 56 个,无线广播电台 20 座,电视台 22 座,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95.4 和 96.7。

全省有档案馆 241 个,其中专门档案馆 20 个。

八、四川科技教育优势明显四川拥有雄厚的科技开发实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大批高级科研人才,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又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

有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中国最大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一号,有中国西部的“硅谷”——绵阳科学电子城。

有各级各类科研开发机构数百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 多万人,全省有两院院士 57 名,列全国第 4 位,西部第 1 位。

教育事业已形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有普通高等学校 72 所,列西部第 1 位,其中 5 所列入全国“211 工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9%以上,居西部前列。

中等专业学校 111 所、普通中学 4995 所、小学 1.9 万所。

基础教育全面加强,到 2005 年底,四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97.7%, 159 个县 (市、区)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9.4%.九、四川人才荟萃,英才辈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仪陇人) 、陈毅(乐至人)、罗瑞卿(南充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张爱萍(达县人)、陈伯钧(达县人)等都出在四川省。

“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光第(富顺人) 、杨锐(绵竹人) ,被孙中山追赠为大将军的辛亥革命志士喻培伦(内江人),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宜宾人),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战士张思德(仪陇人),巾帼英雄丁佑君(乐山市人),志愿军英雄黄继光(中江人)、邱少云(铜梁人),当代的少年英雄赖宁(石棉人)等等彪炳史册的古今英雄,为四川写下了不朽篇章。

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吴玉章(荣县人)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之一张澜(西充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学术界并列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的晏阳初(巴中人),显示了四川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川历代文人学者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成都人,一说蓬安人),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西汉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阆中人),西汉辞赋家、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郫县人),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南充人),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射洪人),唐代诗仙李白(江油人),唐代女诗人薛涛(成都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 ) ,明代文学家杨慎(新都人),清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蜀中才子”李调元(罗江人)等等,如灿烂的群星,辉耀着蜀中大地。

四川当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乐山人)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成都人),国画大师张大千(内江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李劫人(成都人),更是蜚声国内外。

作家艾芜、沙丁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唐宋时期,很多外省籍的文人纷纷入蜀,在这里留下了丰硕的创作成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杜甫、黄庭坚和陆游等,他们在第二故乡四川留下的踪迹(如成都杜甫草堂),甚至成为他们留在中华大地上的主要纪念地。

第二章四川地理历史概况一、四川的地理位置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度 21 分~108 度 31 分和北纬 26 度 03分~34 度 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

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 51分钟。

现辖 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181 个县(市、区) ,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

辖区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5大省。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

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 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 或 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

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

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4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

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

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四川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三、四川的气候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