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10G GPON技术试验测试方案

中国联通10G GPON技术试验测试方案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10G GPON技术试验测试方案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 II中国联通10G PON技术试验测试方案 (4)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缩略语 (4)4 测试方法 (5)4.1 测试环境 (5)4.2 测试仪表 (5)5 PON性能测试 (5)5.1 PON接口测试 (5)5.1.1 OLT侧光接口指标 (5)5.1.2 ONU侧光接口指标 (6)5.2 ODN能力测试 (8)5.2.1 最大分路比和最大传输距离OLT侧光接口指标 (8)5.2.2 最大差分距离 (9)5.3 PON基本功能测试 (10)5.3.1 ONU自动发现 (10)5.3.2 ONU设备认证 (10)5.3.3 FEC功能测试 (11)5.3.4 DBA带宽分配测试 (12)5.3.4.1带宽预留功能(T-CONT TYPE1) (12)5.3.4.2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2) (13)5.3.4.3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3) (13)5.3.4.4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4) (14)5.3.4.5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5) (15)5.3.5 光链路的监控和告警功能 (15)5.3.6 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测试 (16)5.3.6.1内部时钟频率准确度 (16)5.3.6.2漂动产生 (17)5.3.6.3保持性能 (18)5.3.6.4牵引入/出范围 (18)5.3.6.5相位瞬变 (19)5.3.6.6时间同步方式检查 (20)5.3.6.7时间输入/输出接口功能验证 (20)5.3.6.8时间传递相对精度 (21)5.4 二层性能测试 (21)5.4.1 组播业务测试 (22)5.4.1.1单拷贝广播功能 (22)5.4.2 OLT VLAN功能测试 (22)5.4.2.1 VLAN映射功能 (22)5.4.3 PON口吞吐量 (23)5.4.4 语音基本功能 (24)5.4.9.1注册功能 (24)5.4.9.2 VoIP基本呼叫业务测试 (25)5.5 可靠性测试 (26)5.5.1 主干光纤保护倒换 (26)5.6 管理功能测试 (27)5.6.1 GPON和10G GPON的共存管理 (27)5.7 后向兼容性测试 (28)5.7.1 GPON和10G GPON的跨板共存测试 (28)5.7.2 GPON和10G GPON的ODN共存测试 (29)5.7.2.1带宽预留功能(T-CONT TYPE1) (29)5.7.2.2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2) (29)5.7.2.3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3) (30)5.7.2.4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4) (31)5.7.2.5上行动态带宽分配(T-CONT TYPE5) (31)5.7.2.6 FEC功能测试 (32)5.7.2.7光链路的监控和告警功能 (33)5.7.3 GPON到10G GPON用户平滑升级 (34)5.8 功耗测试 (35)5.8.1 OLT功耗测试 (35)5.8.2 ONU功耗测试 (36)中国联通10G PON技术试验测试方案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10G PON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与结构如下:1.本标准是《中国联通10G PON技术试验测试方案》。

053-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v1.0

053-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v1.0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Test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CSD Video Telephone Servic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I)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 (4)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缩略语 (4)4 测试环境 (5)4.1 测试结构 (5)4.2 测试环境设备 (5)4.3 测试工具 (5)4.4 测试方法 (5)4.5 测试配置 (5)5 测试内容 (5)5.1 业务特征测试 (5)5.1.1 可视电话呼叫 (5)5.1.2 可视电话通话记录 (6)5.1.3 可视呼叫来电提醒 (7)5.1.4 视频手动切换功能 (8)5.1.5 远端本端图像同时显示功能 (8)5.1.6 通话过程中屏蔽视频传输 (9)5.1.7 截屏功能(可选) (10)5.1.8 被叫方通话选择 (11)5.1.9 可视电话业务退订 (11)5.2 基本业务测试 (12)5.2.1 局内可视电话互通 (12)5.2.2 局间可视电话互通 (13)5.2.3 手机呼叫媒体播放平台 (14)5.3 补充业务测试 (15)5.3.1 前转 (15)5.3.2 号码显示类业务 (24)5.3.3 运营商决定的闭锁业务 (27)5.3.4 可视电话的切换测试 (31)5.4 网内漫游测试 (32)5.5 网间互通测试(可选) (32)5.6 可视电话智能网业务测试 (33)5.6.1 主叫触发智能流程,被叫也触发智能流程 (33)5.6.2 主叫触发VT智能流程,被叫为普通用户 (34)5.6.3 被叫触发VT智能流程,主叫为普通用户 (35)5.7 可视电话回落业务测试 (36)5.7.1 被叫为它网用户且VT业务不互通 (36)5.7.2 被叫用户未签约可视电话业务 (36)5.7.3 被叫用户已签约可视电话业务,但处于2G接入网 (37)5.7.4 被叫用户已签约可视电话业务,但被叫终端不支持VT业务 (37)5.7.5 被叫所处的无线覆盖区不支持 (38)5.7.6 被叫选择以语音形式接听 (39)5.7.7 主叫已签约,但位于2G接入网 (40)5.7.8 主叫所处的WCDMA无线覆盖区不支持 (40)5.7.9 主叫用户未签约可视业务 (41)5.8 可视电话业务改变测试(可选) (42)5.9 小区限制可视呼叫测试 (43)5.9.1 小区限制可视呼叫呼出 (43)5.9.2 小区限制可视呼叫呼入 (43)5.9.3 小区限制切换 (44)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1、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技术规范2、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本标准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我国相关通信行业标准,并根据中国联通WCDMA移动通信网的实际业务和功能需要制定。

034-中国联通在线计费(OCS)接口规范SMSC分册V1.0(20080815)

034-中国联通在线计费(OCS)接口规范SMSC分册V1.0(20080815)
3GPP 32.299:Diameter charging application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3.4
4.
缩略语
英文
中文解释
AoC
Advice of Charge
计费通知
BSS
BusinessSupport System
业务接入控制点
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服务控制点
SDF
Service Data Point
业务数据点
SME
Short Message Entity
短消息实体
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re
短信息中心
SMPP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业务规范》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数据模型规范》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接口规范》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测试规范》
本文件为《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接口规范SMSC分册》。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Diameter信控协议
ECF
Event Charging Function
事件计费功能
ESME
External Short Message Entity
扩展短消息实体
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s
GPRS网关支持点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1.0

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1.0

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0.1)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4)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V ASP)接口测试规范(总册)V1.0 (5)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缩略语 (5)4 测试环境 (6)4.1 测试结构 (6)4.2 测试环境设备 (6)4.3 测试的前提条件 (7)5 业务系统与CP/SP的接口测试方法 (7)5.1 Parlay X业务测试 (7)5.2 Parlay API业务测试 (7)5.3 WAP Pull业务测试 (7)5.3.1 后付费用户使用WAP业务 (7)6 业务管理系统与CP/SP的接口测试方法 (8)6.1 内容管理与SP/CP的接口 (8)6.1.1 内容上载接口 (8)6.1.2 内容测试结果通知 (9)6.1.3 内容状态:申请、测试、正常、停止等更新接口 (11)6.1.4 内容变更申请 (16)6.1.5 内容状态查看 (21)7 业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接口测试方法 (22)7.1 逻辑控制中心和AAA的接口 (22)7.1.1 连接操作(Bind Operation) (22)7.1.2 去连接操作(Unbind Operation) (23)7.1.3 链路查询操作(HandSet Operation) (23)7.1.4 鉴权操作(CheckPrice Operation) (23)7.1.5 鉴权确认操作(CheckPriceCnfm Operation) (25)7.1.6 在线内容网关和AAA接口 (26)7.2 HTTP Proxy和AAA的接口 (28)7.3 逻辑控制中心和认证鉴权信息库的接口 (28)7.3.1 Web Service接口 (28)7.3.2 FTP接口 (29)7.4 各业务引擎和内容管理的接口 (29)7.4.1 内容新增功能 (29)7.4.2 内容删除功能 (31)7.4.3 内容变更功能 (32)7.4.4 用户使用内容功能 (34)7.5 各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的接口 (35)7.5.1 WAP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5)7.5.2 SMS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6)7.5.3 MMS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7)7.5.4 LCS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7)7.5.5 彩E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8)7.5.6 流媒体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8)7.5.7 PUSH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8)7.5.8 JA V A下载业务引擎和终端卡管理接口 (39)7.6 路由管理和全国配置信息管理模块的接口 (39)7.7 内容监控和内容管理的接口 (40)7.7.1 内容摘要传递接口 (40)7.7.2 内容同步接口 (40)7.7.3 过滤关键字信息同步接口 (41)7.7.4 过滤日志信息同步接口 (41)8 V ASP与BSS的接口测试方法 (41)8.1 SP信息同步接口 (41)8.1.1 新增SP信息 (42)8.1.2 修改SP信息 (42)8.1.3 删除SP信息 (43)8.1.4 文件接口 (43)8.2 业务信息同步接口 (44)8.2.1 新增业务信息 (44)8.2.2 修改业务信息 (44)8.2.3 删除业务信息 (45)8.2.4 文件接口 (45)8.3 产品信息同步接口 (46)8.3.1 新增产品信息 (46)8.3.2 修改产品信息 (46)8.3.3 删除产品信息 (47)8.3.4 文件接口 (47)8.4 内容信息同步接口 (48)8.4.1 新增内容信息 (48)8.4.2 修改内容信息 (48)8.4.3 删除内容信息 (49)8.4.4 文件接口 (50)8.5 订购关系同步接口 (50)8.5.1 BSS发起的订购关系 (50)8.5.2 V ASP发起的订购关系 (51)8.5.3 文件接口 (53)8.6 话单同步接口 (53)8.7 全网用户终端信息同步接口 (54)8.7.1 新增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 (54)8.7.2 修改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 (54)8.7.3 删除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 (55)8.7.4 用户号码与终端信息对应关系文件接口 (55)8.7.5 新增终端信息 (56)8.7.6 修改终端信息 (56)8.7.7 删除终端信息 (57)8.7.8 终端信息文件接口 (57)8.8 用户开户接口 (58)8.9 用户号段信息同步接口 (58)8.10 用户信息同步接口 (59)8.10.1 新建用户 (59)8.10.2 新建用户与NAI的关系 (59)8.10.3 解除用户与NAI关系 (60)8.10.4 新建IMSI与MDN关系 (60)8.10.5 解除IMSI与MDN关系 (61)8.10.6 换卡 (61)8.10.7 改号 (62)8.10.8 销户 (62)8.10.9 预约销户 (63)8.10.10 取消预约销户 (63)8.10.11 用户状态 (64)8.10.12 变更用户状态 (64)8.10.13 变更NAI状态 (65)8.10.14 变更用户类型 (65)8.10.15 文件接口 (66)前言本标准体系规定了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平台在网络中的位置、系统架构、组网结构、业务系统功能、业务管理功能、接口协议、设备规范、设备测试方法、接口测试方法等内容。

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基本规范V

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基本规范V

QB/CU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A32-073(2015)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基本规范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ervice System’s Risk Assessment OnInformation Security of Chinaunicom(V1.0)2015-03-30发布2015-03-30实施目次前言.................................................................................................................................................. I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安全评估框架 (3)3.1 概述 (3)3.2 安全评估框架 (3)3.3 安全评估框架简介 (3)3.3.1 设备安全 (3)3.3.2 平台及软件安全 (4)3.3.3 业务流程安全 (4)3.3.3.1 计费安全 (4)3.3.3.2接口安全 (4)3.3.3.3 用户信息安全 (4)3.3.3.4 业务逻辑安全 (4)3.3.3.5 传播安全 (5)3.3.5 安全管控 (5)3.3.5.1 系统安全 (5)3.3.5.2 人员安全 (6)3.3.5.3 第三方管理安全 (6)3.4 应用指导原则 (6)4 安全评估实施要点和要求 (6)4.1 设备安全 (6)4.2 平台及软件安全 (28)4.3 业务流程安全 (33)4.3.1 计费安全 (33)4.3.2 接口安全 (35)4.3.3 用户信息安全 (36)4.3.4 业务逻辑安全 (41)4.3.5 传播安全 (45)4.4.1 引入机制 (49)4.4.2 提供流程 (50)4.4.3 发布机制 (51)4.4.4 操作记录 (53)4.5 安全管控 (54)4.5.1 系统安全 (54)4.5.2 人员安全 (56)4.5.3 第三方安全管理 (58)前言为了加强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业务发展与信息安全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提升业务信息安全整体水平,降低业务安全风险,特制定本信息安全评估规范。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目次前言 (II)1 范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概述 (2)4.1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4.2 系统建设目标 (2)4.3 系统治理范畴 (2)5 系统体系结构 (4)5.1 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治理结构 (4)5.2 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5.3 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5.4 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5.5 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6 系统技术要求 (6)6.1 系统总体要求 (6)6.2 软件技术要求 (7)6.3 治理能力要求 (7)6.4 性能要求 (7)6.5 系统安全要求 (7)6.6 DCN要求 (8)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估量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 SDH接口规范;(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 WDM接口规范;(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本标准要紧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联通。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徐贵宝,丛日刚,王燕,张德华,陈忠民,李财云,牛莹。

本标准的修改和说明权属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结构。

联通企业纳管 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 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兼容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模型规范:测试时需要确保数据模型规范中DWD、MID层所涉及的实体及实体属性在被测系统都具备,且数据模型规范中DWD、MID层所要求的粒度必须完全满足,允许更细,不能更粗。

2. 实体主键:实体主键在系统中可以不定义,但约束关系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如程序、存储过程等)实现,同时记录其实现方法。

3. 业务经验考虑:对于超出规范的实体和属性,现有规范没有覆盖但属于厂家业务经验考虑的设计,允许采用。

请注意,这些测试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这些标准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因此,在进行兼容性测试时,建议与相关的技术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WLAN接入设备性能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WLAN接入设备性能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WLAN热点覆盖接进设备前期测试标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上海分公司2021年4月1.前言本标准遵循IEEEWLAN相关标准以及中国WLAN相关行业标准要求,依据?中国联通WLAN网络建设技术要求?〔联通移网[2021]105号文附件〕编制WLAN 覆盖接进设备测试标准。

本标准的最终修改和解释权回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网络建设部所有。

2.范围本标准了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WLAN试验网接进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定义了WLAN接进设备性能测试的测试要求、测试工具、测试过程及内容等,提出了WLAN热点覆盖接进设备的全然性能要求及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部署在公共热点地区的WLAN热点覆盖接进设备〔包括室内放装、室内分布、室外覆盖〕的测试。

3.标准性引用文件[1]?中国联通WLAN覆盖总体方案?[2]?中国联通WLAN建设技术要求_平台及接进网?4.术语与缩略语5.测试环境及要求WLAN热点覆盖接进设备涉及不同厂商,因各厂商设备类型、技术指标不同,为保证同类设备的可比性,同时排除现场环境对测试结果的碍事,关于接进设备的性能测试将采纳统一的测试前题和测试环境。

5.1测试环境选取相同的测试场景、地点〔如联通大厦9F办公层、楼层弱电井等〕。

5.2测试要求〔1〕在相同的环境、地点布放1个放装型瘦AP,与交换机、AC构成组网进行测试.〔2〕各厂商提供设备统一标准如下AP:发射功率为100mw.内置天线:为一般的室分全向吸顶天线.天线增益:5dbm.〔3〕如厂商没有以上测试要求所产品,那么可提供相似产品,但必须提供该产品的相关技术指标、产品讲明以及书面解释该产品指标的差异性对测试结果的碍事,待网络建设部确认后能够参加测试。

〔4〕所有厂商需提供相关测试设备〔AP、AC、POE交换机〕的技术指标、产品讲明等资料。

〔5〕如发现厂商未按测试要求提供设备或提供的设备与相关指标讲明存在明显差异,那么本次测试按照不合格处理。

中国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S业务CPSP业务开发规范V1

中国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S业务CPSP业务开发规范V1

中国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消息业务(MMS)CP/SP业务开发规XChina Uni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munication NetworkCP/SP Service Development Specification for Multimedia MessageServic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VI1 X围12 规X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缩略语14 CP/SP业务开发方法14.1 开发方法14.1.1 发送多媒体消息的过程〔下行业务〕14.1.1.1 初始化配置参数14.1.1.2 创建发送线程24.1.1.3 构造待发送消息24.1.1.4 发送消息34.1.2 接收多媒体消息的过程〔上行业务〕34.1.2.1 方式1:普通应用程序中的用法34.1.2.2 方式2:WEB应用程序中的用法34.1.3 流程图44.1.4 代码样例54.2 细节点击94.2.1 递送报告94.2.2 上行业务类型的区分94.2.3 发送消息时返回状态码的含义94.2.3.1 层返回状态码94.2.3.2 SOAP接口的错误状态码与状态文本10 4.2.4 对CP/SP的计费方式124.2.5 如何实现群发124.2.6 消息内容体中的ID134.2.7 标题的编码方式134.2.8 文本内容的编码方式134.2.9 目前主要使用的消息内容体格式134.2.10 填充消息内容体时的考前须知134.2.11 使用SMIL格式传输消息时的考前须知14 4.2.12 上行业务处理方式的比拟154.2.13 日志164.2.14 配置文件165 CP/SP业务测试方法185.1 测试环境185.2 接口测试185.2.1 下行接口测试185.2.1.1 主送地址的填写185.2.1.2 中文标题字符集测试185.2.1.3 英文标题字符集测试195.2.1.4 中英文与数字混合标题字符集测试195.2.1.5 中文消息内容字符集测试205.2.1.6 英文消息内容字符集测试205.2.1.7 中英文混合消息内容字符集测试215.2.1.8 混合内容MM标题与MM内容测试项目21 5.2.1.9 GIF87a图片内容测试225.2.1.10 GIF89a图片内容测试225.2.1.11 JPG图片内容测试235.2.1.12 AMR声音内容测试235.2.1.13 IME声音内容测试245.2.1.14 MID声音内容测试245.2.1.15 各种媒体混合测试255.2.1.16 MMS消息内容体smil文件测试255.2.1.17 接收方的长度合法性判断265.2.1.18 接收方的字符合法性判断265.2.1.19 接收方的归属判断275.2.1.20 发送MM消息的大小判断275.2.1.21 发送MM消息时对不可达终端的判断28 5.2.1.22 对长连接的测试285.2.1.23 多个主送地址的填写〔可选〕295.2.1.24 主送、抄送地址同时填写〔可选〕29 5.2.1.25 主送、密送地址的填写〔可选〕305.2.1.26 抄送地址的填写〔可选〕305.2.1.27 密送地址的填写〔可选〕315.2.1.28 多个主送、抄送地址的填写〔可选〕325.2.1.29 多个主送、密送地址的填写〔可选〕325.2.1.30 多个主送、抄送地址、密送地址的填写〔可选〕335.2.1.31 WBMP图片内容测试〔可选〕335.2.2 上行接口测试345.2.2.1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英文标题〕345.2.2.2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中文标题〕345.2.2.3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中文字符、英文字符、数字混合标题〕35 5.2.2.4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文本内容〕355.2.2.5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混合内容MM标题与MM内容测试项目〕36 5.2.2.6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图片内容〕365.2.2.7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声音内容〕375.2.2.8 接收消息处理功能测试〔各种格式混合内容〕385.2.2.9 接收递送请求处理测试385.2.2.10 接收递送报告处理测试395.3 业务测试405.3.1 AO->MT405.3.1.1 应用到终端〔订购成功〕405.3.1.2 应用到终端〔订购不成功〕415.3.2 MO->AT425.3.3 递送报告425.3.3.1 递送报告〔发送方请求,接收方不拒绝〕425.3.3.2 递送报告〔发送方请求,接收方拒绝〕435.4 计费测试435.4.1 计费的填充435.5 性能测试445.5.1 接收消息性能〔可选〕44 附录A45附录B45前言本规X规定了多媒体消息业务的CP/SP业务开发方法和测试方法,为CP/SP开发多媒体消息业务增值应用并将自己的内容与服务接入MMSC提供开发依据和测试依据。

QB、CU 063-2008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测试规范(doc 59页)(正式版)

QB、CU 063-2008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测试规范(doc 59页)(正式版)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63-20082008-11-15发布2008-11-15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智能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与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智能网技术体制v1.0》2.《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技术规范v1.0》3.《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规范v1.0》4.《中国联通GSM WCDMA智能网预付费业务(PPS)测试规范v2.0》5.《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本标准是《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联通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和综合智能网的发展现状,根据中国联通智能网的发展方向,经过深入调研之后进行制定。

本技术体制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本标准将会适时进行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迟永生,顾旻霞,刘宝庆,刘申建,马瑞涛,黄韬,黄文利,杨艳松。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GSM/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流程的功能性测试,用于测试中国联通公司在移动智能业务平台上提供的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的呼叫流程、业务特性及计费功能。

本测试规范中VPMN中用户全部为预付费用户;对于VPMN中全部为后付费用户的测试,参考QB/CU23-2003《中国联通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VPN虚拟专用网业务信令兼容性测试规范(V1.0)》和QB/CU24-2002《中国联通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VPN虚拟专用网业务流程拨打测试规范(V1.0)》。

中国联通第三方测试评估服务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第三方测试评估服务技术规范

1DT测试1.1 DT测试内容1.1.1 3G部分内容要求(1)城市DT 3G二网语音业务对比测试:城市DT话音业务含MOS测试,对比网络包括:联通WCDMA(锁定WCDMA网路),联通WCDMA(自动双模),移动TD-SCDMA(自动双模)。

(2)城市DT VP两网对比测试:对比网络包括联通WCDMA(锁定WCDMA)和TD-SCDMA(锁定TD-SCDMA)。

(3)城市DT 3G数据业务测试:测试联通WCDMA网络FTP业务的上传和下载、移动TD-SCDMA HSDPA下载、电信EVDO下载,所有设备均不做锁频。

(4)MOS语音样本使用国际电联提供的8s标准语音样本,单声道的外文男声文件,位速128kbps,音频采样大小为16位,音频采样级别8kHz,音频格式为无压缩PCM格式;指定样本文件为:(5)VP 视频样本文件为:1.1.2 2G部分内容要求(1)城市DT 2G三网语音业务对比测试:城市DT话音业务含MOS测试,对比网络包括:联通GSM,移动GSM,电信CDMA。

(2)北京、上海、沈阳、深圳、重庆、天津、西安、石家庄等8个城市的联通1800M 网络锁频测试。

(3)MOS语音样本文件使用4.1.1节(4)中规定的文件。

1.2DT测试方法1.2.1 3G语音测试方法4.2.1.1测试时间城市DT测试安排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9:00内进行。

在规定时间内测试应连续进行,新疆和西藏的测试时间由于时差延后2个小时。

4.2.1.2测试范围城市DT测试范围主要包括:城区主干道、商业密集区道路(商业街)、住宅密集区道路、学院密集区道路、机场路(机场如果不在范围就不测试)、环城路、沿江两岸、城区内主要桥梁、隧道、地铁和城市轻轨等。

测试时尽量覆盖整个市区,如果城市较小所选道路不能满足测试数量要求时,测试路线可重复进行,路线的重复方式必须与第一次测试路线保持一致。

4.2.1.3测试速度测试时应按预先指定路线行驶,由于此次测试均在城区范围内进行,因此测试行驶速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掌握。

中国联通GPRS核心网设备入网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GPRS核心网设备入网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GPRS核心网设备入网测试规范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部2006年8月目录1. 前言 (1)2. 整体测试环境要求 (1)3. SGSN/GGSN设备测试内容 (2)3.1. 测试准备 (2)3.2. 测试用例 (3)3.2.1移动性管理功能测试 (3)分项目:移动台发起的GPRS分离 (3)分项目:SGSN发起的GPRS分离 (4)分项目:HLR发起的GPRS分离 (5)3.2.2 位置管理功能测试 (6)分项目:无PDP激活时SGSN内路由区更新 (6)分项目:PDP激活状态下SGSN内路由区更新 .. 83.2.3 会话管理功能测试 (9)分项目: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请求正确 (9)分项目: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请求有误 (10)分项目: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11)分项目:用户有单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12)分项目:用户签约APN为*,MS在请求激活时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14)3.2.4. 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15)分项目:为一个新的或者未激活的PDP上下文插入用户数据 (15)分项目:对一个未激活的PDP上下文删除用户数据 (16)分项目:清除长期和网络无联系的用户数据.. 17 3.2.5. 安全管理功能测试 (18)分项目:用户附着时的鉴权 (18)分项目:路由区更新时的鉴权 (19)分项目:PDP上下文激活时的鉴权 (20)分项目:附着时的用户身份识别程序 (21)3.2.6. 计费信息处理功能测试 (22)分项目:用户APN使用UNIWAP时S-CDR/G-CDR的内容与格式 (28)分项目:用户APN使用UNINET时S-CDR/G-CDR的内容和格式 (30)4. CG设备测试内容 (31)4.1. 测试准备 (31)4.2. 测试用例 (32)4.2.1 计费功能测试 (32)分项目:CG提供FTP服务器功能 (32)分项目:CG具备冗余功能 (33)5. GGSN支持内容计费功能 (34)5.1. 测试准备 (34)5.2. 测试用例 (35)5.2.1 单业务使用功能测试 (35)分项目:普通WAP浏览下内容计费触发 (36)分项目:普通HTTP浏览下内容计费触发 (37)分项目:MMS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38)分项目:FTP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39)分项目:流媒体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41)分项目:即时通信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42)5.2.2 多业务使用功能测试 (43)分项目:普通WAP浏览及MMS下内容计费触发43 5.2.3 GGSN对三到七层的内容分析能力测试 (44)分项目:对三层分析的测试-使用IP地址区分流量 (45)分项目:对四层分析的测试-使用端口号区分流量 (46)分项目:对七层分析的测试-使用URL区分不同WAP服务器间的流量 (48)分项目:对七层分析的测试-使用URL区分同HTTP服务器不同URI间的流量 (49)5.2.4 GGSN对配置策略灵活性支持能力测试 (50)分项目:对七层分析时使用通配符前置的测试-WAP业务 (51)分项目:对七层分析时使用通配符中置的测试-HTTP业务 (52)分项目:对七层分析时使用通配符后置的测试-WAP业务 (53)5.2.5 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使用测试.. 55分项目:时间门限触发下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测试 (55)分项目:数据量门限触发下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测试 (57)分项目:费率时段变更下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测试 (58)6. GGSN支持APN“别名”的功能 (60)6.1. 测试准备 (60)6.2. 测试用例 (61)6.2.1 APN别名支持能力测试 (61)分项目:HLR签约APN为uniwap和cmwap,用户请求APN为uniwap和cmwap (61)分项目:HLR签约APN为uninet和cmnet,用户请求APN为uninet和cmnet (62)分项目:HLR签约APN为*,用户请求APN为uniwap 或cmwap (64)分项目:HLR签约APN为*,用户请求APN为uninet 或cmnet (65)前言1.前言本测试规范将作为中国联通GRPS设备验收入网的依据。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集中管理型)v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集中管理型)v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集中经管型)Test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Equipment(Controller based mod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I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14 WLAN设备分类25功能45.1 WLAN空口相关功能45.2 VLAN功能85.3 QoS功能95.4安全相关功能115.5以太网远端供电功能165.6上行链路完整性测试165.7设备断电重启后自动恢复服务能力测试176性能176.1无加密时的吞吐量—理想环境186.2无加密时的吞吐量—实际环境186.3有加密时的吞吐量196.4多种安全机制混合接入情况下的吞吐量206.5最大用户关联数216.6无加密时多用户的性能216.7有加密时多用户的性能226.8长距离传输性能测试226.9射频接口性能237认证计费相关功能267.1认证相关功能267.2计费相关功能298集中经管型AP特有功能318.1设备发现功能318.2 AP自动信道选择338.3 AP负载均衡348.4非法AP检测功能358.5自动功率调整功能368.6同一AC下不同AP之间的切换功能378.7同一AC下不同AP之间的切换性能378.8不同AC下不同AP之间的切换功能与性能389经管维护功能409.1 SNMP远程经管协议409.2集中经管维护功能测试419.3网管功能测试429.4 SNMP MIB节点测试4710环境测试5010.1低温测试5010.2高温高湿测试5010.3过电压过流测试5110.4雷击测试51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技术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2.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设备技术规范》3.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独立控制型)》4.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集中经管型)》本规范是《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集中经管型)》。

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

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

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VIII)引言 (9)1 范围 (9)2 规范性引用文件 (9)3 缩略语 (11)4 测试环境要求 (12)4.1 IMS标准体系结构 (12)4.2 IMS试验逻辑结构图 (13)5 业务测试(在测试用例中体现不同接入) (13)5.1 基本业务(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分册》) (13)5.1.1 语音呼叫 (13)5.1.2 点对点视频呼叫 (13)5.1.3 异常呼叫 (14)5.2 补充业务(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分册》) (14)5.2.1 无条件前转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LIP) (14)5.2.2 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 (14)5.2.3 被连号码识别显示(COLP) (14)5.2.4 无条件呼叫前转(CFU) (14)5.2.5 遇用户忙呼叫前转(CFB) (14)5.2.6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y) (14)5.2.7 遇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CFNRc) (14)5.2.8 呼叫等待(CW) (14)5.2.9 呼叫保持(HOLD) (14)5.2.10 多方通话 (14)5.2.11 ODB (14)5.3 VPMN业务 (14)5.3.1 主叫流程(网内呼叫) (14)5.3.2 主叫流程(网外号码组) (14)5.3.3 主叫流程(网外号码) (14)5.3.4 主叫流程(普通呼叫) (14)5.3.5 被叫流程 (14)5.3.6 被叫流程(网外号码组) (14)5.3.7 被叫流程(网外号码) (14)5.3.8 附加业务 (14)5.3.9 管理流程 (14)其它 (14)5.4 多媒体彩铃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IMS彩铃业务测试规范》 (14)5.4.1 拨打测试 (14)5.4.2 运营商业务管理 (14)5.4.3 用户业务管理 (14)其它 (14)5.5 多媒体彩像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IMS彩像业务测试规范》 (14)5.5.1 拨打测试 (14)5.5.2 运营商业务管理 (14)5.5.3 用户业务管理 (14)其它 (14)5.6 IP Centrex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entrex业务分册》 (14)5.6.1 群内呼叫 (14)5.6.2 热线电话 (14)5.6.3 群外呼叫限制 (14)其它 (14)5.7 Message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即时消息业务接口测试规范》 (15)5.7.1 1对1 (15)5.7.2 群发 (15)5.7.3 离线 (15)5.7.4 发送状态报告 (15)5.7.5 定时消息 (15)5.7.6 系统广播 (15)其它 (15)5.8 Presence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Presence业务接口测试规范》 (15)5.8.1 信息发步 (15)5.8.2 信息订阅 (15)5.8.3 策略设置 (15)5.8.4 通知 (15)5.8.5 资源列表测试 (15)其它 (15)5.9 Group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Group业务接口测试规范》 (15)5.9.1 个人信息管理 (15)5.9.2 联系列表管理 (15)5.9.3 群组管理 (15)其它 (15)5.10 多媒体会议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多媒体会议接口测试规范》 (15)5.10.1 会议创建 (15)5.10.2 会议管理 (15)5.10.3 数据协同 (15)其它 (15)5.11 互通业务 (15)5.12 基本语音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分册》 (15)5.12.1 视频互通 (15)5.12.2 短消息互通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短消息互通测试用例》 (15)5.12.3 漫游测试 (15)其它 (15)5.13 POC(可选) (15)5.13.1 对-1 PoC会话建立 (15)5.13.2 临时(Ad-hoc)PoC群组会话 (15)5.13.3 预定义PoC群组 (15)5.13.4 聊天PoC群组会话 (15)5.13.5 Talk Burst控制 (15)其它 (15)5.14 流媒体(选测) (16)5.15 紧急呼叫(选测) (16)5.16 VCC(选测) (16)5.17 CSI(选测) (16)5.18 Portal接口测试(选测) (16)5.19 厂家特色业务 (16)6 单元测试 (16)6.1 P-CS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6)6.1.1 注册过程测试(含注销过程) (16)6.1.1.1 用户初始注册 (16)6.1.1.2 用户隐式注册 (16)6.1.1.3 用户重注册 (16)6.1.1.4 第三方注册 (16)6.1.1.5 注册状态订阅 (16)6.1.1.6 用户发起的注销 (16)6.1.1.7 注册定时器超时注销 (16)6.1.2 认证过程测试 (16)6.1.2.1 注册过程用户鉴权 (16)6.1.2.2 会话过程中用户鉴权(主要针对固网) (16)6.1.3 会话控制过程测试 (16)6.1.3.1 用户始发会话建立 (16)6.1.3.2 用户终结会话 (16)6.1.3.3 网络发起会话终结 (16)6.1.3.4 会话刷新 (16)6.1.4 计费信息测试 (16)6.1.4.1 (16)6.1.5 SIP信令压缩/解压缩 (17)6.1.5.1 (17)6.1.6 异常流程处理测试 (17)6.1.6.1 (17)6.1.7 业务可扩展性测试 (17)6.1.7.1 (17)6.1.8 支持防火墙穿越的用户接入功能 (17)6.1.8.1 (17)6.2 S-CSCF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7)6.2.1 注册过程测试(含注销过程) (17)6.2.1.1 用户初始注册 (17)6.2.1.2 用户隐式注册 (17)6.2.1.3 用户重注册 (17)6.2.1.4 第三方注册 (17)6.2.1.5 注册状态订阅 (17)6.2.1.6 用户发起的注销 (17)6.2.1.7 网络发起的注销 (17)6.2.1.8 (17)6.2.2 认证过程测试 (17)6.2.3 会话控制过程测试 (17)6.2.3.1 用户始发会话建立 (17)6.2.3.2 用户终结会话 (17)6.2.3.3 未注册用户终结会话 (17)6.2.3.4 用户发起会话释放 (17)6.2.3.5 网络发起会话释放 (17)6.2.3.6 iFC触发流程 (17)6.2.3.7 串行fork(查标准,再确认) (17)6.2.3.8 并行fork (17)6.2.3.9 成功会话 (17)6.2.3.10 不成功会话 (17)6.2.3.11 (18)6.2.4 异常流程处理测试 (18)6.2.4.1 用户未知 (18)6.2.4.2 用户未注册 (18)6.2.4.3 用户忙 (18)6.2.4.4 未授权的媒体类型和编码方案 (18)6.2.4.5 用户签约信息刷新测试 (18)6.2.5 计费信息测试 (18)6.3 I-CS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8)6.3.1 普通用户/漫游用户注册过程 (18)6.3.1.1 S-CSCF指配-HSS返回能力集 (18)6.3.1.2 S-CSCF指配-HSS返回S-CSCF名 (18)6.3.1.3 I-CSCF选择S-CSCF (18)6.3.1.4 S-CSCF重指配 (18)6.3.1.5 PSI归属AS定位 (18)6.3.1.6 漫游禁止测试 (18)6.3.1.7 (18)6.3.2 拓扑隐藏功能测试 (18)6.3.3 被叫路由查询功能测试 (18)6.3.4 计费信息测试 (18)6.4 BG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8)6.4.1 选路能力测试 (18)6.4.1.1 域内MGCF选择测试 (18)6.4.1.2 到域外BGCF选路测试 (18)6.4.2 与PSTN/PLMN CS域的互通测试 (19)6.4.3 计费信息测试 (19)6.5 MG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MGCFMGW分册》 (19)6.5.1 与WCDMA CS域软交换互通测试 (19)6.5.2 与CDMA2000 CS域软交换测试 (19)6.5.3 与传统PLMN/PSTN互通测试 (19)6.5.4 异常测试 (19)6.5.5 多种Codec支持、转换测试 (19)6.5.6 计费测试 (19)6.5.7 H.323互通测试(可选) (19)6.6 IM-MGW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MGCFMGW分册》 (19)6.6.1 与WCDMA CS域软交换互通测试 (19)6.6.2 与CDMA2000 CS域软交换测试 (19)6.6.3 与传统PLMN/PSTN互通测试 (19)6.6.4 多种Codec支持、转换测试 (19)6.6.5 回声抑止测试 (20)6.6.6 静音抑制/舒适噪音测试 (20)6.7 HSS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HSS分册》 (20)6.7.1 用户管理测试 (20)6.7.1.1 放号功能测试 (20)6.7.1.2 签约信息管理测试 (20)6.7.1.3 隐式注册集的测试 (20)6.7.1.4 用户数据查询 (20)6.7.1.5 用户数据更新 (20)6.7.1.6 用户增加 (20)6.7.1.7 用户删除 (20)6.7.1.8 (20)6.7.2 注册/认证过程测试 (20)6.7.3 移动性管理测试 (20)6.7.3.1 用户注册通知处理测试 (20)6.7.3.2 初始注册-隐式注册 (20)6.7.3.3 注册超时-用户重新注册 (20)6.7.3.4 注册失败由于非法密码 (20)6.7.3.5 注册失败由于Unknown PUID (20)6.7.3.6 注册失败由于错误的NAI (20)6.7.3.7 被禁止用户注册失败 (20)6.7.3.8 数据库信息不匹配 (20)6.7.3.9 IMSUE注册失败 (20)6.7.3.10 用户未注册作为被叫时的通知 (20)6.7.3.11 用户发起的注销通知 (20)6.7.3.12 HSS发起的注销-注销原因为PERMANENT_TERMINATION (20)6.7.3.13 用户注册权限控制 (20)6.7.3.14 用户存在其它已注册的IMPU的注册状态查询 (20)6.7.3.15 用户状态为unregistered的位置查询 (20)6.7.3.16 (20)6.7.4 异常请求测试 (21)6.7.5 多用户ID测试 (21)6.7.6 会话过程测试 (21)6.8 PDF(PDF的测试用例分UMTS以及EVDO两种接入方式来编写) (21)6.8.1 SBLP过程测试(含建立和释放过程) (21)6.8.2 计费协调,支持ICID交换和GCID交换测试 (21)6.8.3 支持策略门控功能,控制用户的媒体流是否允许经过GGSN测试 (21)6.8.4 支持分叉功能,识别带分叉指示的授权请求处理以及呼叫应答时授权信息的更新测试 (21)6.8.5 异常测试 (21)6.9 RACS(可选) (21)6.10 MRF(含MRFC和MRFP)(查标准)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MRF分册》 (21)6.10.1 放音、收号测试 (21)6.10.2 混音功能测试 (21)6.10.3 会以控制测试 (21)6.10.4 录音测试 (22)6.11 IM-SS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IM-SSF分册》 (22)6.12 Parlay网关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ParlayAPI测试规范》 (22)6.13 SBC测试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SBC分册》 (22)6.13.1 SIP信令和媒体的NAT的穿越 (22)6.13.2 重叠的地址空间 (22)6.13.3 拓扑的隐藏 (22)6.13.4 媒体定时器----长时间无媒体流 (22)6.13.5 媒体定时器----超长呼叫处理 (22)6.13.6 QoS标签----SIP消息 (22)6.13.7 RTP分组的QoS标签----音频呼叫 (22)6.13.8 RTP分组的QoS标签----视频呼叫 (22)6.13.9 会话带宽控制 (22)6.13.10 会话容量控制 (22)6.13.11 (22)6.14 SLF(可选)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SLF分册》 (22)6.15 ALG与TrGW(可选) (22)6.16 负载均衡测试(在下一阶段测试,请提出相应的测试建议) (22)6.17 过载保护测试(在下一阶段测试,请提出相应的测试建议) (22)6.18 可靠性测试(多机备份)(在下一阶段测试,请提出相应的测试建议) (22)7 接口测试(按照中国联通要求12月15号前提供) (23)7.1 ISC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2 Gm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3 Mw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4 Mg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5 Mi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6 Mj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7 Mr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8 Cx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9 Sh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0 Rf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1 Gq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2 Go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3 Sr接口(选测,但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4 Mk接口(选测,但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4)7.15 Mm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6 Mx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7 Mp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8 Mn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9 Mb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0 Ut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1 Dx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2 Si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3 Dh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4 与Ro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5 Ty接口(3GPP2,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6 固网RACS相关接口 (24)7.27 Ix接口(本阶段暂不测试) (24)8 安全测试(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4)9 计费测试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计费网管分册》 (24)9.1 离线计费完整工作流程计费测试 (24)9.2 在线计费完整工作流程计费测试(可选) (25)9.3 错误场景计费消息测试(具体内容参看3GPP 32.260 第5.2.2.2章节) (25)9.4 计费采集信息测试 (25)9.5 CDF/CCF计费信息处理测试 (25)9.6 跨IMS运营商之间IMS会话计费话单产生测试。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Test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StationVolume I: VoLTE Mobile StationV1.1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缩略语 (3)4 概述 (4)4.1 测试环境 (4)5 VoLTE终端一致性测试 (6)6 VoLTE终端网络兼容性测试 (6)6.1 VoLTE功能测试 (6)6.1.1 无线功能测试 (6)6.1.2 IMS控制面要求测试 (10)6.1.3 SRVCC测试 (16)6.1.4 语音域选择策略测试 (24)6.1.5 DTMF功能测试 (25)6.2 VoLTE业务测试 (25)6.2.1 语音业务测试 (25)6.2.2 语音业务移动性 (26)6.2.3 视频业务测试 (27)6.2.4 视频业务移动性 (28)6.2.5 短消息业务 (29)6.2.6 Ut接口补充业务 (33)6.2.7 并发业务 (36)6.2.8 业务互通 (38)6.2.9 紧急呼叫 (44)6.2.10 人机界面测试 (48)6.3 终端业务互通测试 (50)6.3.1 VoLTE语音业务的互通 (50)6.3.2 VoLTE视频业务的互通 (50)6.3.3 VoLTE短消息业务互通 (51)7 VoLTE终端模拟网络一致性测试 (51)附录A(资料性附录)修订记录 (137)前言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保证中国联通公司VoLTE终端能满足中国联通VoLTE网络需求,并为终端设备的开发生产提供依据。

中国联通CPSP接口规范

中国联通CPSP接口规范

中国联通CP/SP接口规范微软(中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目录1 CP/SP业务定制/退定消息通知接口1.1 接口描述用于综合管理平台将用户定制/退定业务通知给相应的CP/SP。

当用户通过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管理平台上定制或者退定CP/SP的某一个业务时,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管理平台将准实时(10分钟)通知CP/SP的应用服务器该用户的定制或者退定信息。

其中中国联通综合增值业务管理平台需要负责提供CP/SP在平台中的代码,以及CP/SP的各业务代码;CP/SP需要提供执行该接口功能的URL。

1.2 发起方总部综合管理平台1.3 接收方CP/SP业务系统1.4 接口方式HTTP POST1.5 接口内容本接口为POST消息,消息的格式为标准XML格式。

1.5.1 定制服务请求(综合管理平台发起):响应(CP/SP收到请求后的回应):1.5.2 退定服务请求(综合管理平台发起):响应(CP/SP收到请求后的回应):请求元素说明:1. cpcode value:表示CP/SP在中国联通VASP平台中的代码。

2. userid value:用户11位手机号码,如果加密,则为27位加密字符串。

3. encryptflag value:手机号码是否加密,取值’Y’或者’N’。

4. serviceid value:表示CP/SP在中国联通VASP平台中的业务代码。

5. Productid value:表示用户具体订购和退订的某一服务下的具体产品代码6. Ispack value:表示以上产品是否属于优惠套餐,取值’Y’或者’N’。

7. sub_type value:表示用户定制或者退定的是哪种计费方法,MONTH表示包月计费,PER_HIT表示按次计费,DAY表示包天计费,FREE表示免费。

8. orderdate value:表示定制时间,格式为’yyyy-MM-dd HH:mm:ss’,例如’2007-10-22 18:45:34’。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The Compatibility Test Specification for SCP、SSP and IP(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业务交换点 (1)4 测试结构 (1)5 测试项目 (2)测试编号:5.1 (2)测试项目:拨短号码,集团被封锁,用户听录音通知时放弃 (2)测试编号:5.2 (5)测试项目:拨短号码,主叫用户被封锁,进行接续 (5)测试编号:5.3 (8)测试项目:拨短号码,短号码不存在,网络拆线 (8)测试编号:5.4 (10)测试项目:进行集团业务管理,集团账户查询 (10)测试编号:5.5 (14)测试项目:进行用户业务管理,用户密码输入三次不成功 (14)附录 A (规范性附录)ETC中CAP参数与ISUP/TUP参数的映射 (18)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消息ID的具体格式 (19)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CAMEL2阶段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兼容性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以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VPN业务为示例,重点在于测试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之间的信令配合。

本标准用于指导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CAMEL2阶段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开发、测试和验收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 X X X X X X X X 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 X X、X X X、X X X。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CAMEL2阶段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兼容性测试项目。

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核心网设备篇智能网设备

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核心网设备篇智能网设备

中国联通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核心网设备篇智能网设备移动通信网络分册核心网设备篇——移动智能网设备(试行)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二零零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章通则 (3)第二章运行爱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 (3)第一节爱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3)第二节爱护界面划分 (5)第三章爱护作业打算 (6)第四章故障治理 (8)第五章质量治理 (11)第六章仪器外表及备品备件治理 (12)附录1:故障处理流程图 (14)附录2:故障上报简要书面报告 (16)附录3:故障上报表 (17)附表1:故障统计月报表 (18)附表2:智能网设备作业打算大纲及执行记录表 (18)第一章通则第1条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是指在移动话路和信令网上增加智能网功能单元,包括SSP(业务交换点)、SCP(业务操纵点)、SMP(业务治理点)、业务生成环境(SCE)、SMAP(业务治理接入点)、VOMS(充值中心)、IP(智能外设)等,将业务操纵功能从传统的交换功能中分离出来,使网络能够灵活方便地提供新业务,以适应用户的需求。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设备(包括 SCP、SMP、SMAP、VOMS、独立SSP/IP、SACP、PDSCP等功能实体)、智能网网管系统(包括服务器、工作站、PC机、网络接口设备等)、智能网配套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话单服务器、前端消息接口机等)、智能网附属设备(包括电源、地线、配线设备、MODEM设备、测试外表、工具、备品备件等)。

第3条为了规范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的爱护治理工作,提高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的通信服务质量,保证其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提高爱护队伍整体素养和工作水平,特制定本规程,作为组织、治理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的依据。

第二章运行爱护组织体系及职责界面第一节爱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4条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的爱护治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治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总部统一领导下,总部及各省公司负责各自管辖范畴内移动智能网的爱护治理工作。

中国智能网设备业务控制点SCP技术规范

中国智能网设备业务控制点SCP技术规范

邮电部技术规定中国智能网设备业务控制点(SCP)技术规范YDN048—1997前言本技术规范是根据ITU-T有关智能网功能集1(IN CS-1)的建议,即Q.121x系列的建议以及一些智能网设备生产厂家的资料,并结合我国智能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此技术规范与业务交换点(SSP)技术规范、业务管理点(SMP)技术规范、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技术规范、智能外设(IP)和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技术规范共同形成中国智能网的设备规范。

本技术规范是智能网功能集1(CS-1R)阶段的技术规范。

以后随着智能网的发展和相应的国际电联建议的制定,CS-2,CS-3等阶段业务控制点的技术规范会对此规范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改。

本技术规范于1997年由邮电部批准,后来根据通信网络和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又作了补充修订,于1999年正式发布。

本技术规范由邮电部科学技术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多龚双瑾王鸿生魏冰张捷张雪丽陈立1 范围1.1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业务控制点(SCP)的功能、硬件、软件、接口、可靠性和操作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保证业务控制点在智能网中能够政党可靠地运行,并使智能网能够快速、灵活、可靠地控制和处理业务,以及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

1.2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际、国内、省内或本地的业务控制点设备。

是业务控制点设备在研制、开发和购买时所应遵循的技术文件。

1.3 由于CS-1阶段没有提供SCP与其他网中的SCP和SDP进行通信的能力。

所以本技术规范书没有包含这些内容,待以后阶段的技术规范书来提供。

1.4 ITU的建议对智能网的计费提供了多种方案,考虑到我国将来计费的生成和记录点可能会有三种情况:SSP、PSTN或SCP,所以本规范规定了在这三种情况下SCP所需具有的计费功能。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38-2008中国联通智能网业务控制接入点(SACP)设备测试方法目次目 次 (I)前 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入文件 (1)3.术语 (1)4.测试环境 (2)4.1. 测试组网图 (3)4.2. 测试环境要求 (3)5.测试数据预置 (3)6.测试项目 (3)6.1. 根据业务键选择业务逻辑 (3)6.1.1业务逻辑的选择-根据主叫IDP中业务键选择一个CAMEL业务 (3)6.1.2业务逻辑的选择-根据被叫IDP中业务键选择一个CAMEL业务 (4)6.2. 与SMP相关的测试 (4)6.2.1业务逻辑导入 (4)6.2.2 SMP对业务数据的管理-激活/去激活CAMEL业务 (5)6.2.3业务逻辑的卸载 (5)6.2.4 业务逻辑的检查 (6)6.3. SACP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测试 (6)6.3.1处理能力 (6)6.3.2从接受到发送TCAP消息的时间 (7)6.3.3 SACP的过负荷控制 (7)6.4. 在线计费辅助测试 (7)6.4.1 SACP到OCS系统的辅助计费测试 (7)6.4.2 SACP允许用户服务模式下异常测试 (8)6.4.3 SACP保持现有会话模式下异常测试 (9)6.4.4 SACP完全拒绝模式下异常测试 (9)6.5. 操作维护管理要求的测试 (10)6.5.1接入安全性管理 (10)6.5.2操作员权限管理 (10)6.5.3 图形用户界面 (11)6.5.4 CAP消息跟踪管理-按业务跟踪 (11)6.5.5 CAP消息跟踪管理-按主、被叫号码跟踪 (12)6.5.6 Diameter消息跟踪管理-按主、被叫号码跟踪 (12)6.6. 冗余备份功能测试 (13)6.6.1 链路备份测试 (13)6.6.2 设备冗余备份测试 (13)中国联通智能网业务控制接入点(SACP)设备测试方法前 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智能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与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智能网技术体制v1.0》2.《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技术规范v1.0》3.《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规范v1.0》4.《中国联通GSM WCDMA智能网预付费业务(PPS)测试规范v2.0》5.《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本标准是《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规范v1.0》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联通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和综合智能网的发展现状,根据中国联通智能网的发展方向,经过深入调研之后进行制定。

本技术体制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本标准将会适时进行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迟永生,顾旻霞,刘宝庆,刘申建,马瑞涛,黄韬,黄文利,杨艳松。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智能网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智能网业务控制接入点(SACP)设备测试的内容,包括业务逻辑的选择、与SMP互通、SACP性能指标、与OCS互通、操作维护管理、冗余备份等功能的测试。

本标准适用了中国联通业务接入点(SACP)设备测试。

2.规范性引入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用于本标准。

《中国联通业务控制接入点(SACP)设备技术要求》《中国联通在线计费(OCS)接口规范附录v1.0》《中国联通在线计费(OCS)业务规范》《中国联通在线计费(OCS)技术规范》3.术语认证、授权和计费 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AccountingAoC Advice of Charge 计费通知BS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业务支撑系统BCF Bearer Charging Function 承载计费功能CAPS Call Attempt Per Second 每秒试呼数CDR Call Detail Record 话单CRM Customer Real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CC Diameter Credit Control Diameter信控协议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re 移动交换中心OCS Online Charging System 在线计费系统OSS Operate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SACP Service Access Control Point 业务接入控制点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服务控制点 SDF Service Data Point 业务数据点 SSP Service Switch Point 业务交换点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4. 测试环境本文规定的对SACP 的测试的用户包含GSM 和WCDMA 两种方式接入的用户。

测试组网逻辑示意图如下所示:图1. SACP 与OCS 的逻辑网络图电路域业务通过SACP与OCS相互配合实现在线计费功能, SACP寻址用户归属的OCS,网络组织如下图所示:图2.漫游情况SACP 寻址归属OCS 示意图对于省外漫游的情况,用户电路域业务信令通过省间信令网由拜访地MSC/SSP路由回归属地SACP。

4.1.测试组网图图3. 测试组网结构图4.2.测试环境要求SACP测试对环境的要求如下:z SACP需要与SSP、SMP、OCS相连;z SACP应具有一定数量的业务逻辑;z SACP应具有维护终端;z SACP 具备主备机;z七号信令端口成对配置、七号信令链路成对配置、LAN端口成对配置、LAN物理链路成对配置、有外设的端口、MEMORY成对配置;z有磁带/磁盘/光盘的驱动器以备份数据。

5.测试数据预置z测试前所有计费数据、网络数据均已经配置完毕;z已提供多个CAMEL业务;z提供已经开户的PPS用户1、用户2。

6.测试项目6.1.根据业务键选择业务逻辑6.1.1业务逻辑的选择-根据主叫IDP中业务键选择一个CAMEL业务测试编号: 6.1.1测试项目: 业务逻辑的选择测试分项目:根据主叫IDP中业务键选择一个CAMEL业务测试目的:1:检验SACP能够根据主叫IDP中的业务键来选择一个CAMEL业务测试预备条件:1.SACP及周边设备工作正常,互联正常;2.SACP应至少有两种业务逻辑:业务1和业务2;3.用户1签约业务1;测试程序:1:用户1做主叫发起呼叫;预期结果:1:SACP能够根据主叫IDP中的业务键信息来正确执行业务逻辑1测试结果:6.1.2业务逻辑的选择-根据被叫IDP中业务键选择一个CAMEL业务测试编号: 6.1.2测试项目: 业务逻辑的选择测试分项目: 根据被叫IDP中业务键选择一个CAMEL业务测试目的:1.检验SACP能够根据被叫IDP中的业务键来选择一个CAMEL业务测试预备条件:1.SACP及周边设备工作正常,互联正常;2.SACP应至少有两种业务逻辑:业务1和业务2;3.用户1签约业务1;测试程序:1.用户1做被叫;预期结果:1.SACP能够根据被叫IDP中的业务键信息来正确执行业务逻辑1测试结果:6.2.与SMP相关的测试6.2.1业务逻辑导入测试编号: 6.2.1测试项目: 与SMP相关的测试测试分项目: 业务逻辑导入测试目的:1.检验SACP能够接收SMP对业务逻辑的导入,且不影响SACP的正常工作测试预备条件:1.SMP中有要导入SACP的CAMEL业务1;2.用户1为PPS预付费用户;测试程序:1.将业务逻辑从SMP导入SACP;2.在业务导入中,进行用户1的呼叫;1.检验预付费业务不受影响,呼叫正常;测试结果:6.2.2 SMP对业务数据的管理-激活/去激活CAMEL业务测试编号: 6.2.2测试项目: 与SMP相关的测试测试分项目: SMP对业务数据的管理-激活/去激活CAMEL业务测试目的:1.检验SACP能够接收SMP对业务激活/去激活的操作测试预备条件:1.SMP、SACP连接正常;2.SACP有PPS业务逻辑;3.用户1签约PPS预付费业务测试程序:1.通过SMP去激活PPS业务逻辑;2.用户1拨打普通用户2;3.通过SMP激活PPS业务逻辑;4.用户1拨打普通用户2;预期结果:1.SMP收到SACP报告去激活成功;2.去激活期间用户1拨打用户2失败,呼叫无法继续;3.SMP收到SACP报告激活成功;4.激活后用户1拨打用户2成功,呼叫继续;测试结果:6.2.3业务逻辑的卸载测试编号: 6.2.3测试项目: 与SMP相关的测试测试分项目: 业务逻辑的卸载测试目的:1.检验SACP能够接收SMP对业务逻辑的卸载动作;2.检验业务逻辑的卸载不影响SACP的正常工作;测试预备条件:1.SACP及周边设备工作正常,互联正常;2.SACP中已有多个业务逻辑;测试程序:1.SMP向SACP发送卸载业务逻辑的指令;2.从SMP的终端可以检查SACP是否能够正确执行此卸载命令;3.对此卸载的业务进行呼叫;4.检验SACP能够不执行此业务逻辑;5.对其他业务进行呼叫;6.检验SACP能够执行其他业务,从而检验业务卸载过程中不能影响其他业务的处理;1.以上操作均成功测试结果:6.2.4 业务逻辑的检查测试编号: 6.2.4测试项目: 与SMP相关的测试测试分项目: 业务逻辑的检查测试目的:1.检验SMP可以检查SACP业务逻辑信息测试预备条件:1.SMP、SACP连接正常;2.SACP中有多个业务逻辑;测试程序:1.通过SMP检查加载/激活业务逻辑信息;预期结果:1.通过SMP可以查看SACP上已加载的业务逻辑;2.在SMP可以查看加载/激活业务逻辑信息,包括业务版本号、业务键、业务加载/激活状态信息测试结果:6.3.SACP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测试6.3.1处理能力测试编号: 6.3.1测试项目: SACP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测试测试分项目: 处理能力测试目的:1.检验SACP的处理能力是否能够大于200CAPS测试预备条件:1.测试SACP处理能力所需的仪表,模拟呼叫器等;2.呼叫模拟器同SSP相连;3.根据SACP的处理能力要求(200CAPS),在仪表设定每小时呼叫的次数;4.SACP与OCS连接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