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八年级下册演示教学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选入了多首经典的古诗词,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册书中的诗词大多难度适中,富有人生哲理,对于八年级下的学生来说,既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有一定的理解。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困难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诗词的大意,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掌握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美好情感,理解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词的意义理解,诗人情感的把握。
2.难点:生僻字词的理解,诗词背景知识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诗词的背景知识、生僻字词进行讲解。
2.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词的原文、注释、译文等。
2.资料:收集诗人的生平事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3.音频:准备诗词的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谈话,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诗词的原文、注释、译文等,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诗词,对生僻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诗词。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文教学课件 诵读欣赏教案(二)
诵读欣赏教案(二)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提点学生注重情景交融,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通过景色的描写来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望岳一、导入运用图片展示法,电脑上展示东岳泰山的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的感受。
或者是请到过泰山的学生谈谈自己旅游的感受。
由学生的感受引入课题杜甫的《望岳》。
二、学生读诗歌,确定全诗的着眼点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泰山的2、请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点评他的停顿有没有,有没有读出泰山的气势。
3、听范读,在听的过程中确定诗歌的着眼点在哪里。
明确:着眼点是题目“望岳”中的望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山进行“望”,从而描写泰山的雄伟。
三、了解诗歌内容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疏通诗句,了解诗意。
2、全班交流回答,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句意。
四、品读诗歌1、诗人描写泰山雄伟的目的在哪?结合创作背景谈谈你的认识。
杜甫是在科举不第游历时,见到泰山,并写下此诗。
全诗没有一点落第后的颓废消极,而是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2、再次齐读诗歌,不仅读出诗歌的气势,更要读出作者的旷达胸怀。
3、感受诗人的写作艺术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除了气势外还有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炼字。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
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山市》教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山市》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山市》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山市》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诵读欣赏――《山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熟练说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常识。
2、熟读课文,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熟练翻译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能够概括出山市的形成顺序,描绘其神奇壮丽的幻境。
情感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准确解释课文中的时间词、形容词,熟练翻译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作者蒲松龄相关的资料,简单了解《聊斋志异》。
二、导入(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
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随着清代的著名作家蒲松龄来观赏一次山市的出现过程吧!三、整体感知,熟读课文1、积累字音;2、朗读。
四、理通文意:1、自己结合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并画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及词语.2、班中交流翻译解决难译的句子。
3、比赛翻译课文.。
鄂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诗词诵读》课件
有柳永、李清照、秦观。
讲授新课
作者: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 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 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
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
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
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
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 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讲授新课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讲授新课
倚:凭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夕阳的斜光。 悠悠:闲静的样子。 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脉脉: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白蘋洲: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 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代指分 别的地方。
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
要已经超过了物质的需要。
讲授新课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
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
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
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讲授新课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讲授新课
了:了结,完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君:作者自称。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古诗词,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选用的古诗词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基本格式和用词有所了解,但是对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词语含义还不够清楚。
此外,学生对古人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
2.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3.能够体会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古诗词的基本格式和用词。
2.复杂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含义。
3.古人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古诗词的基本格式和用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古诗词,体会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3.体验法: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和情感美。
六. 教学准备1.古诗词的原文和注释。
2.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古诗词的原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对古诗词的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对古诗词进行逐句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含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5.拓展(10分钟)出示与本节课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的基本格式和用词,提醒学生注意。
部编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四首诗。
2.把握诗作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4.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四首诗。
2.理解诗歌大意和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旨。
【课堂环节导航】一、《题破山寺后禅院》1.诵读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理解诗歌:(1)注释: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住的房舍。
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
万籁:指各种声响。
钟磬: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结束。
(2)译文: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林木。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各种声音都已经沉寂,只听到那悠长的钟磬的声音。
3.赏析:诗境依游览的过程逐步展开。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诗人一大早即“入古寺”,可见他对佛教胜境的向往之切。
赶了不算太短的一段路程,及入山门,已是“初日照高林”的时刻了。
次句既交代了时间的推移,也描绘了古寺所处的环境,它坐落在高树丛中,旭日照耀下,宁静、安谧。
诗的第二联是入寺之后的经历,沿着花木间的一条小径走去,小径尽处是僧人住的房舍。
这里花木扶疏,气氛更显得安详、幽雅。
句中的“幽处”“花木深”,既表现出独特的环境氛围,也传达出诗人欣赏、赞叹之情。
诗的第三联正面写诗人观赏的感受。
这两句说,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们心中俗念消失。
前一句是就自然界而言,说这里是禽鸟与山林相得之所,是一派祥和气氛;后一句是就人与自然环境而言,说这里的山光水色不仅可以娱悦人的耳目,而且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朗诵表演活动的设计方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朗诵表演活动的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的笔记本上,笔尖轻轻触动,思绪便如泉水般涌出。
关于这个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朗诵表演活动的设计方案,我心中的构想已经跃跃欲试,现在就让我一气呵成吧。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古诗文朗诵表演,不仅可以增强对古诗文的理解,还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次活动的背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为“穿越时空的声音——古诗文朗诵表演”。
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中的情感和意境,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三、活动对象本次活动面向全体八年级学生,鼓励每个班级积极参与,展示班级风采。
四、活动内容1.诗文选材每个班级需从教材中选取一首古诗文作为朗诵篇目,要求诗文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
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选定的古诗文进行适当的改编,以增强表演效果。
2.表演形式朗诵表演可以采用个人或集体形式,鼓励创新表演形式,如配乐朗诵、情景剧等。
每个班级的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确保活动的紧凑和高效。
3.评委与评分活动设立评委团,由语文老师、学生代表和校外专家组成,保证评分的公正性。
评分标准包括朗诵技巧、情感表达、创意表现等方面,满分100分。
五、活动流程1.筹备阶段各班级组织学生进行诗文选材和排练,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和监督。
活动组织方负责布置场地、音响设备调试、评委邀请等事务。
2.活动阶段活动开始,由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
各班级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朗诵表演,评委现场评分。
表演结束后,评委代表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活动结束后,统计评分结果,公布获奖班级和个人。
六、活动宣传与奖励1.活动前,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给予获奖者证书和奖品。
3.对积极参与活动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八下第三单元第3课时——经典诵读名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单元预习课【学习内容】课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四首:《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唐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赠张丞相》【课型】单元预习课之经典诵读课【学习目标】1.注重整体感知,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诵读。
2.掌握朗读散文、诗歌的技巧,能掌握散句的停顿,帮助背诵诗文。
3.通过反复诵读和古今对比,品味文言诗文的音韵之美,尤其是《诗经》中的诗歌重章叠句的特色,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一、景语相映,激发兴趣。
(示例)古诗文的美,美在语言,美在情感。
陶渊明以曲折回环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亦真亦幻、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世外桃源,又明显有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柳宗元笔下幽邃的小石潭,那清脆的水声、清冽的潭水、清秀的树木、清晰的游鱼、清幽的环境,让人神往。
关关雎鸠引发的君子追求美丽女子,蒹葭苍苍中追寻爱人而不见的迷茫,另有一种优美。
今天,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这种美好。
(配合优美的图片)二、听读诗文,品味语言。
1.学生先自读《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等诗歌,初步体会文言句式的节奏美,注意语气。
2.师生范读、音频听读。
听《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等诗文的范读或音频,并小声跟读,初步感受朗读技巧。
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注意掌握骈散结合、重章叠句等文句,体会语言的美。
(《桃花源记》的语气中有着惊异,《小石潭记》语气先轻松后凝重,《关雎》语气的迫切,《蒹葭》语气的迷茫……)三、小组合作,熟读成诵。
1.小组之内练习朗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用不同的方式朗读,体会感悟。
2.尝试背诵,要读准字音、停顿。
3.小组内检查背诵成果,组长向老师汇报。
四、拓展练习学习本课初步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自读《桃花源诗》、《诗经》二首(《式微》《子衿》)、唐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赠张丞相》)。
课下自读图书的经典诵读部分《滕王阁诗》等经典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可结合每日晨诵来诵读)。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6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别后,你早起对镜梳妆,只怕会因容颜 变老而憔悴,我月下吟诗,也会觉得寒 冷而孤单。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所幸此去蓬山的路程不远,何妨让青鸟 为我们互通音问?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1
一.聆听 二.思考
三.体会
四.想象
今天我们就学习与上述音乐具有类似意境的诗歌——《无 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2
无
题
李商隐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3
自慰寄语之柔 相思离别之苦 无限痛苦之思 彼此牵挂之切
13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夜吟 ,青鸟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百花
。 。 。 。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 他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贺、李 白)。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 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 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 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 《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课题分析:
• 本诗是一首有关爱情的诗歌,为什么标题 不以爱情为题,而叫《无题》?
此 时 “无 题” 胜 “有 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11
难
{
(1)相见 (2)离别
动动脑:请用符号进行连接 内涵:难(1) 程度:难(1) = < 难(2) 难(2)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1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8
总结学习:
• 总体评价:前两句在表达时间感时还隐隐 有有个“我”作坐标,这样势必限制了读 者的思绪,第三句直接从“天地”落笔而 天地是亘古不变无始无终的,这样诗人的 茫然感、失落感就更彻底、更难以排解, 而读者也被带入一个更广阔的诗境中。在 这一层深似一层的思绪中,诗人的悲感无 可消解,终而至于“独怆然而涕下”,诗 人的形象也就此定格。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9
文章朗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 注:古文朗读要注意停顿,要富有 感情,把握作者的情感。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10
小知识
• 文中的“古人”和“来者”分别指的是谁? • 这是个历代学者争论的问题,但现在普遍 的说法“古人”指“燕昭王”,故“来者” 指燕昭王以后的名君。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11
登幽州台歌
作者: 陈子昂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2
文段大意
前两句:(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 望去看不到古代先人,向它的后面看去,也看 不到继承的人。 后两句: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 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 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3
作者介绍:
•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 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 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 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 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 不为武则天,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 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学课件一等奖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唐代诗人。 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与另 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 写山水田园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 为“孟山人”。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 《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
点明地点,写女主人公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 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 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 长。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盼望恋人归来的急切 心情。
鉴赏评价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 怎样的特点?有什么好处?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反
朗读指导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 望穿秋水,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
为惆怅与幽怨。
品味赏析
赏析“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复渲染,突出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作者介绍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 ,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万 荣)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 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
其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 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 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部编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完美PPT学习教案
诗名:破山寺简介
破山寺是指佛寺名。在今江 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 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 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 “破山兴福寺”。
第3页/共56页
写 作 背 景
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 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云 游四海,寻幽探胜。
竹径通幽,花木掩映,天光、 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 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中间四句 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 且体现出诗人第4页内/共5心6页 的旨趣,富 有言外之意。
第35页/共56页
6. 全 篇 把 握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 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 铺垫。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 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 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 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 和契合,让人联想到 :“幽人”那孤高的心 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 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 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 超凡脱俗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 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 寞荒冷的沙洲。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匠 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 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 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 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 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第29页/共56页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黑夜中的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惊吓骤然 飞起,它“嘎嘎”地惊叫着,又怀着无限幽恨似 的回顾,然而没有人去抚慰它凌乱的毛羽,也没 有人分担它对死亡的恐惧。这一切一切,只有词 人感同身受。 虽然最终没有罹难,但牢狱之灾的余悸犹存, 词人心头仍充满了忧谗畏讥之感,他正“杜门思 愆,深悟积年之非”;而“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 叔书》)世态是凉薄的,或许还有初至生地的不 适,难怪词人在这个夜晚失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村行王禹偁(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2、苏秀道中曾畿(南宋)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3、蒿里行曹操(三国)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4、金陵酒肆留别李白(唐)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5、秋望李梦阳(明)黄河水绕汉宫墙,塞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1.6、采桑子欧阳修(北宋)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7、浪淘沙李煜(南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8、度大庾岭宋之问(唐)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1.9、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唐)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10、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唐)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第二单元2.1、天净沙·秋思白朴(元)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2、临行与故游夜别何逊(南北朝)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
何时同促膝?2.3、鹧鸪天辛弃疾(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4、渔家傲李清照(宋)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2.5、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宋)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2.6、渔翁柳宗元(唐)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7、江行严羽(南宋)暝色蒹葭外⑴,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⑵,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⑶。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⑷。
2.8、晚晴李商隐(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2.9、晚次鄂州卢纶(唐)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2.10、台城韦庄(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第三单元3.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唐)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2、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唐)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3.3、阮郎归·初夏苏轼(宋)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3.4、征人怨柳中庸(唐)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5、水槛遣心杜甫(唐)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3.6、青玉案贺铸(宋)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7、清平乐黄庭坚(宋)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8、双调 ·沉醉东风 ·村居曹德(元)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
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
江糯吹香满穂秋,又打够重阳酿酒。
3.9、临江仙 ·寒柳纳兰性德(清)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3.10、采薇(节选)《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第四单元4.1《天仙子》张先(宋)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4.2《苏溪亭》(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4.3东门行(汉乐府)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上用仓浪天故⑾,下当用此黄口儿⑿。
今非!”“咄⒁!行⒂!吾去为迟⒃!白发时下难久居。
”4.4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明)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4.5春日宋晁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4.6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元)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4)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4.7岁暮到家蒋士铨(清)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8长相思白居易(唐)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9古从军行李欣(唐)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4.10暑旱苦热王令(宋)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第五单元5.1玉楼春宋祁(北宋)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5.2踏莎行欧阳修(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5.3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5.4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唐)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5.5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6悲歌汉乐府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5.7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唐)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5.8金谷园杜牧(唐)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⑶。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5.9雨晴王驾.(唐)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5.10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第六单元6.1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6.2春雁王恭(明)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6.3咏史龚自珍(清)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6.4点绛唇李清照(宋)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6.5八声甘州柳永(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暮雨江天霜风关河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6.6山家刘因(元)马蹄踏水乱明霞, 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 雀声先我到山家.6.7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元)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⑹,淡月昏黄⑺。
6.8渡易水陈子龙(明)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6.9杂诗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6.10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