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收入差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乡收入差距

浅谈城乡收入差距

摘要:从1998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从体制和制度两方面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而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体制和制度;对策

一、概述

城乡收入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之所以这个话题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原因就在于它与国计民生的密切相关,并且在政府政策的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85~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情况见图1。

由图可见,从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到了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经达到了达到3.31∶1。而来自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

1.5∶1,我国的这一比例明显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的水平。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过程中,一定范围内的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有积极的作用的。但是,过高的差距不仅不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其负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利于社会稳定,从而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

(2)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对策,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二、原因分析

我认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体制原因和制度原因。下面逐一进行具体分析。

(一)体制原因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

第一,我国历史上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同步,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一贯的发展策略是工业先于农业,对工业发展的投入远远大于农业。从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是最小的,而且在不断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是逐年上升的。

第二,工业和农业部门生产方式和产品需求方式的差别也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首先,农业部门中存在收益递减规律,城镇工业不仅不存在收益效率递减规律,反而呈现收益递增趋势。其次,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低,导致农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慢于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最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的人地比很高,而较高的人地比妨碍农业采纳节省人力的技术,其结果就是极低的劳动力回报率。这些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第三,户籍制度和城镇就业制度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实行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封闭,并且造成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上的巨大差别。一些城镇对大量涌进的农民工采取不公平的歧视政策,甚至制定了限制使用农民工的政策,使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薪酬水平、福利待遇,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使农民的非农收入减少。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促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改革体制

第一,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基本按照东、中、西部的顺序逐步展开。先开放的地区享受到了国家在投资、贸易、税收、财政、吸引外资等多方面的优惠,加之其本身就具有的一些优势条件,使它们更多地获得了对外开放的好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随着对外开放的进行,东、西、中部的差距逐渐增大。而且由于开放的渐进性,先开放地区也同时享受到了开放的时间优势,而这个时间优势又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发展的差距。而这种发展的差距又很快地反映到了居民的收入差距上。另外,中西部地区在自身的经济基础、人力、技术等方面是无法与东部发达地区

相比的,但是为了吸引外资,不得不采取各种诸如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措施。而且由于这些地方的剩余劳动力较多,所以工资也相对更低。这样就又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而对城乡来讲,由于城镇在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对外开放主要在城镇进行。其直接结果就是城市发展了,城镇居民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直接受益者,而农村居民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直接利益。结果,对外开放刺激了城镇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并最终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

第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从1985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通过改革城市经济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灵活多样的效益工资制在企业普遍实行,政府职能开始转变,市场调节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镇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进行,城市的经济状况迅速发展,城镇人口的收入迅速增加。而正在进行的城市化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提高了城镇人口的收入。反观农村,1985年之后基本上是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新的改革。而且,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乡镇企业在经历了一个短时期的迅速发展后,发展速度变缓,并且经济效益下降。这就直接导致了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缓慢。而且,随着改革的进行,政府对城市改革的扶持力度和各方面的支持程度要远远大于农村改革。这种政策上的倾斜更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财政体制

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五级政府体制,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的特点:中央和地方政府独立的税收和预算;有限的无条件转移支付,多数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税收能力和收入水平正相关。城市一级政府的收入明显比县乡一级政府的收入要多很多,而根据前面的理论可以得出,城市人口得到的转移支付要大于农村人口。而且这样的多级财政体制也导致国家拨给各省的资金会出现“逐级递减”的现象,城市从国家得到的补贴也远远大于农村。这两种现象最终都

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二)制度原因

1.税收制度

税收在收入再分配领域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但在现阶段,我国的税收制度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的税收的调节收入差距的力度很弱,有很大一部分税种不是抑制而是强化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个人所得税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税率累进制度存在缺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与中国收入分布的现实不太适应。我国现实收入分布主要集中在前几档,而高边际税率被执行的不多,导致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起征点有问题。虽然最近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有所提高,但明显还是过低。起征点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从而加重了普通人的税收负担,而减轻了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拉大了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就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另外,由于中国并没有建立类似于美国的“税收实名制”和个人诚信档案,因此人们没有积极纳税的意识。普通人的个人所得税往往在发工资时就已经被扣除,而那些高收入者往往有逃税的行为,这就加剧了收入差距。

在农村,政府对税费的征收通常是按照人头或土地面积来进行分摊,这种税费征收的方式具有收入分配的“累退效应”。因为,富者和贫者都缴纳大致相同的税费,对富者而言,税率是相对较低的,对贫者而言,税率则相对较高。因此,这种具有“累退效应”的税费政策实际上是扩大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此外,农村税费征收权分散,导致税费实际征收中的标准不一,也影响了居民收入差距。而在农村,绝大部分人是属于贫者的,这也就增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2.教育制度

我国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居民在教育方面的不公平。这个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受教育年限及受教育质量的差异。由于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少,而且受教育质量差,所以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也就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根据教育的“信号理论”,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平均收入也会更高。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