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https://img.taocdn.com/s3/m/7cf2bf09e53a580217fcfe7d.png)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76dc44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d.png)
04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 与使用
根据风险等级选择防护用品
低风险
一般不需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但应遵守卫生和 清洁规定。
中等风险
应使用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 子等。
高风险
需要使用高级别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 目镜、呼吸器等。
根据工作场所选择防护用品
办公室
01
应使用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等。
手套主要分为医用和工业 用两种,根据实际需要选 择使用。
佩戴方法
将手放入手套内,确保手 套紧贴手腕,避免有空隙 。
摘除方法
避免触摸手套外部,将手 套翻转脱下,丢入医疗垃 圾桶或专用的手套收集箱 。
护目镜的使用方法
分类与选择
护目镜分为防护眼镜、防 护面罩等类型,根据实际 需要选择使用。
佩戴方法
将护目镜紧贴眼部,确保 无缝隙,避免空气进入。
防护服的使用方法
分类与选择
防护服分为医用防护服、实验室 用防护服等类型,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使用。
穿戴方法
将防护服穿戴整齐,确保所有的 缝隙和开口都被封住。
摘除方法
在专用的更衣室内,将防护服完 整脱下,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
洗。
03
标准预防措施的实施
清洁和消毒措施
清洁和消毒频率
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包括对工作台、设备、器具、 墙面、地面等。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每天一次或 每周几次。
摘除方法
避免触摸护目镜外部,将 护目镜轻轻摘下,放入医 疗垃圾桶或专用的护目镜 收集箱。
口罩的使用方法
分类与选择
口罩分为医用外科口罩、医用 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 罩等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d49e8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6.png)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患者,无论其 是否患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
02
个人防护
防护用品
01
02
03
04
口罩
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 口罩(N95及以上级别),过 滤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
手套
选用医用一次性乳胶手镜
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气溶胶 等污染物的侵害。
防护服
患者隔离
对于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 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 间隔离、负压隔离等,以减少 疾病传播。
环境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诊疗环境进 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达标。
适用范围
医疗机构
标准预防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 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诊所等。
医务人员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包 括医生、护士、检验师、药剂师等 。
遵守防护措施
在公共场所、医院等高风险区域,严格遵守 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
确保防护用品完好无损,及时更换破损、潮 湿的防护用品。
宣传防护知识
向身边的人宣传防护知识,共同提高防护意 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03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的关系
相互补充
标准预防措施提供了一整套的防控策略,旨在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而 个人防护措施则强调个体责任和自我保护。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 防控疾病传播的完整体系。
倡导安全文化
推动企业、社区和学校等建立安 全文化,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 活和工作,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 和参与个人防护工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法规完善
制定更严格的个人防护装备标准
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完善个人防护装备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安全性 能要求。
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4f90a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1.png)
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患者和疾病,因此需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标准预防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的机会,从而保护自己和患者不受感染。
以下是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标准预防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
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病原体,手套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护目镜可以保护眼睛不受飞溅的液体污染。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2. 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处理污染物品后,都应当进行正确的洗手程序。
洗手应当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持续摩擦至少20秒,然后用纸巾擦干双手。
正确的洗手程序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废物处理。
医务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当严格遵守规定的废物处理程序,将感染性废物和一般废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封闭式垃圾桶,避免废物直接接触人员和环境。
4. 注射安全。
医务人员在进行注射操作时应当遵循规范的注射程序,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注射后,应当正确处理废弃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再次使用或造成伤害。
5. 环境清洁。
医务人员应当定期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
特别是在接触患者的工作台、手术室、检验室等地方,应当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是保护自己和患者免受感染的关键措施。
通过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洗手、正确处理废物、注射安全和环境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因此,每位医务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和健康。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930b5bd9cc22bcd127ff0c32.png)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2f005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c.png)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措施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6.医务人员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采取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在发生科室完成):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应当伤向下,尽可能自然流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医务人员工作时的一般防护工作时不得随意接触自己的皮肤粘膜,必要时认真洗手后或借助无菌棉棒触摸|医务人员利器伤报告及处理制度医院职工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机率很高,以经血液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很高,因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被损伤性废物刺伤、擦伤,必须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一旦被刺伤要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针头小心放回到利器盒.2、伤向下,尽可能自然流出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程度.3、同时用流动水冲洗,碘伏、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必要时去急诊室清创处理。
医院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
![医院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6e5e1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3.png)
医院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1、医务人员个人防护(1)医护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2)医护办公室应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病区必须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和鞋套。
(4)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
(5)进行近距离操作时,除做好上述防护外,应戴防护眼镜。
(6)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说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3、标准预防的措施(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4、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23567f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a.png)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医疗废物袋等材料,以减少交叉 感染的风险。
03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防护
口罩选择
根据不同作业环境和空气污染 程度,选择合适类型的口罩,
如医用口罩、N95口罩等。
正确佩戴
佩戴口罩时需先清洁双手,确认 口罩完全罩盖口鼻部位,尽可能 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更换与保存
当口罩变得潮湿或被污染时,需及 时更换,更换后的口罩需投放到指 定垃圾桶。
应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并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和时间,避免病原体 扩散。
单一方向隔离
隔离对象
单一方向隔离适用于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无法有效阻断传播途径的感染。
隔离方法
应将患者安置在独立的隔离区域,严格限制出入,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护理 和治疗。
使用隔离设备与材料
隔离设备
使用防护眼镜、医用口罩、手套、鞋套等设备,以减少工作 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
手部防护
佩戴手套
在进行可能接触到污染物或感 染风险高的作业时,需佩戴一
次性手套或防水手套。
手部清洗
在作业前后以及接触污染物后 ,需及时清洗手部,使用洗手
液或流动水清洁。
手部消毒
在公共场所或接触污染物后, 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头部防护
安全帽佩戴
在进行存在头部受伤风险的作业时,需佩戴安全帽,确保头部安全。
2023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标准预防措施 • 个人防护措施 •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的协调运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标准预防的概念和重要性
标准预防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针对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 的各种传播感染,通过遵循一定的预防控制措施,保护医务 人员、病人和环境的安全。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3bd987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b.png)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方面,需要遵守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制度。
标准预防制度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或被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手套。
第二,脱下手套后必须立即洗手。
第三,一旦接触到这些物质或物品,也必须立即洗手。
第四,处理锐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割伤,不得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或刀片,必须将使用过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
第五,当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或眼睛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该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第六,对于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必须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非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可以使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必须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进行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第七,环境清洁方面,各科室必须按照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进行清洁,并适当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第八,需要设立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住在同一个隔离室内,病人的外出必须受到限制,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该戴口罩。
第九,需要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第十,医务人员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站立。
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适用于不同的医务人员。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该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时应该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
三级防护适用于重症监护室、传染病病房、手术室等高风险部门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该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940c34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3.png)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医务人员是社会防控疫情的最前线,其职业防护和标准预防是关键所在。
本文将介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的相关知识。
1. 防护措施1.1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医院内接触患者时,需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戴口罩:如果接触病人的时间很短,佩戴医用一次性口罩就足以防护,但如果接触时间较长,则应佩戴N95口罩。
此外,医务人员应注意正确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口罩表面。
•戴防护眼镜:医生、护士应同时戴防护眼镜,避免眼睛受到飞沫的侵害。
•戴手套:医生、护士接触患者时要穿戴好手套,接触患者后,要及时更换手套。
•穿隔离衣:医生、护士在接到疑似或确诊病人后,要穿上隔离衣或外科围裙等防护物品。
1.2 环境防护随着疫情的蔓延,临床诊断治疗等场所也成为潜在的传播源。
在医院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环境防护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有条件的医院应当提供具备负压隔离功能的病房,以避免病人与其他人的接触。
•在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转移时,应避免飞溅,采取收集等措施。
•定时对医院内部和外部人员进行消毒。
2. 标准预防2.1 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患者分泌物、治疗仪器等时,要注意勤洗手、勤消毒。
具体做法如下:•选用合适的手消毒液或肥皂。
•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每次洗手20秒以上,确保手部各个角落都得到充分的清洗和消毒。
•在关键时刻进行手卫生,如接触患者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环境后、离开患者房间前,以及其他需要洗手的情况。
2.2 废液废物处理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液、废物,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置。
具体做法如下:•废液、废物要按规定分类收集、包装、标识,防止交叉感染。
•废液、废物应在医院内到达指定处理场所进行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
3. 总结医务人员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力量之一,职业防护和标准预防是医务人员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键所在。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640565c56529647d27285258.png)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792921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b.png)
呼吸保护器
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呼吸 保护器可以避免吸入有害 物质,如颗粒物、有害气 体等。
空气净化器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 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眼面部防护
安全眼镜
使用安全眼镜可以保护眼 睛免受飞溅的物体或其他 有害物质的伤害。
护目镜
在特定情况下,如使用化 学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时 ,使用护目镜可以保护眼 睛免受伤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标准预防措施 的落实能够减少医疗差错的发 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
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维护医疗秩序。标准预防措施 的实施能够维护医疗秩序,保 障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
医疗效率。
02
个人防护概述
个人防护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之一。
详细描述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和水或者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在接触病人以及处 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去除手部细菌和污垢的过程。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彻 底搓洗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或者使用烘手器烘干。
安全注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词
安全注射旨在确保注射过程安全,减少医疗废物和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详细描述
安全注射包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复用注射器、使用防护屏障等措施。注射后,应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 等废弃物放入专门的医疗废物容器中,并及时处理和清理现场。
原则
标准预防以减少医院感染、保障医患安全为目的,遵循医学科学原理和实际 需要,在确保医务人员、患者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医疗活动。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c5772954431b90d6c85c7d7.png)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规范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e33f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1.png)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规范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规范是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在不同环境下能够采取适当的防
护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医务人员防护可以分为以
下四个级别:
1. 标准预防措施:适用于处理一般的疾病患者,如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护目镜或
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体液等。
2. 基本防护措施:适用于处理可疑或有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
除了标准预防措施外,还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帽子等防护装备,确保全身完全被
覆盖,防止接触感染源。
3. 增强防护措施:适用于处理高风险的感染患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高
致病性病原体。
在基本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佩戴高级防护口罩(如N95口罩)、防护面罩、加强个人卫生措施等。
4. 非常规防护措施:适用于处理极高风险的传染病患者,如埃博拉病毒等高致死性病
原体。
除了增强防护措施的措施外,还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隔离、消毒、清洁等措施,以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根据不同的疾病性质和风险级别,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级别,
并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同时,还要定期培训医务人
员关于防护措施的知识,并监测和评估防护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311273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c.png)
通过保障员工的健康,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树立企业形象
积极实施标准预防和个人防护措施,能够树立企业关注员工健康、负责任的形象,提升企 业品牌价值。
结合的实践案例
某制造企业
该企业在生产线上采取一系列标准预防措施,如使用自动化 设备、实施消毒制度等,同时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 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有效地降低了工伤事故率和职业病 发病率。
安全注射
总结词
安全注射旨在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详细描述
安全注射包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复用注射器、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正确 的处理和消毒等措施。安全注射不仅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还可以提高医疗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防护屏障和安全设备
总结词
防护屏障和安全设备是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的重要 工具。
原则
基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均可能含有病原物质,在 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戴手套、 口罩、护目镜等。
标准预防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存在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场所和操作,如医院 、诊所、实验室等。
适用对象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其他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等的人员。
穿戴鞋套或鞋子
在接触病人或感染源时,应穿戴鞋套或鞋子以避 免脚部皮肤接触病原体。
噪音防护
佩戴耳塞
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时,应佩戴耳塞以保护听力。
定期检查听力
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应定期检查听力以确保听力正常。
05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的结合
结合的意义与作用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62e7fcf336c1eb91a375def.png)
02 戴 手 套
戴手套
手套
➢适应症: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 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 手套;否则建议裸手利于手卫生。
➢当接触➢血不液、建体议液、使排用泄物PE、手分套泌物(及薄破损膜的手皮肤套黏)膜时推应戴手套; 荐使用乳胶或丁腈手套。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夹。5、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5、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医用防护口罩
• 1、密闭性好 • 2、不建议使用呼气阀口罩 • 3、能防病毒 • 4、能防血液体液喷溅
口罩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佩戴口罩前后均要清洁双手。 2、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有颜色一面朝外。 4、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5、把口罩上的鼻夹用双手延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6、用后的口罩投于医疗垃圾带内。 7、不建议带双层口罩!
医务人员防护分级-- 三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
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 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 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3)认真执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防护分级-- 一级防护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
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PPE穿戴与脱摘流程
脱卸防护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23
Recommendations for Gloving
Remove gloves that are torn, cut or punctured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 了“标准预防”
❖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 综合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 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 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 向防护的作用
精品课件
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
精品课件
6
The main elements of standard precautions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Hand hygiene 手卫生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to avoid contact with patient’s body fluids and nonintact skin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 非完整的皮肤
液性传染病的感染
精品课件
22
双层手套佩戴
❖外科医生仅戴一双手套,每100h工作时间中就有 42h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
❖缝合针上的血经过单层手套可以减少锐器表面 46%-86%的血液;两层手套后血量会减少95%,从而 减少经皮损伤污染的病毒载量
❖佩戴双层手套时,外层手套的穿孔概率为15%,而内 层手套穿孔的概率仅3.1%
器械)后
精品课件
17
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用量
年份 类型
皂液 2009年 快速手
消毒液
皂液 2010年 快速手
消毒液
部门
ICU 病区 ICU 病区 ICU 病区 ICU 病区
平均数
37.64 8.63 18.07 3.95 37.97 8.50 20.64 4.45
百分位数 25% 50% 90% 22.9 33.95 64.12 6.46 8.57 12.06 10.27 18.62 26.83 1.35 3.43 8.51 25.28 34.53 59.20 6.49 8.43 12.53 13.93 19.03 36.06 2.06 3.85 9.70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15
Hand Hygiene Technique酒精
精品课件
16
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的六 个指征包括:
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
或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spiratory equipment 清洁消毒环境和呼吸道设备
精品课件
7
手卫生
精品课件
手动洗手龙头
8
上海市11所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MDR-ABA)定植情况调查
2020/11/9
精品课件
15 to 20 sec
11
精品课件
12
精品课件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卫生
容易产生遗漏
手掌
精品课件
手背
14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精品课件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交换进行
➢ CDC仍不接收,原因—需要医院开证明和化验单
❖她将血样留到CDC,回到医院开好证明返回CDC
➢ 病人血样遗失
❖她重新回医院说服病人再抽取血样送CDC
➢HIV阳性
精品课件
3
锐器伤案例3
痛!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
我们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当小雪站在您的面前:
精品课件
4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Respiratory hygiene and cough etiquette
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
❖Prevention of injury from needles and other sharp objects 预防锐器伤
❖Linen and waste management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 ❖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精品课件
21
戴手套的优点
❖ 减少病原体迁移到手上或从手上迁移出来的最 好方法
❖ 如果规范地戴手套及更换,成本效果好 ❖ 手套的类型,用途和材料比较多样 ❖ 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 ❖ 明显减少被针头刺破皮肤的几率,保护不受血
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与个人防 护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晓东
锐器伤案例1
精品课件
2
锐器伤案例2
❖某省市二乙医院护士长在临床操作中被针头刺伤 ,怀疑该病人为HIV患者
➢ 医院不提供HIV监测
❖她说服病人抽血后自行送CDC检测
➢ CDC不接收,原因—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她回到医院找到容器重新送检
国外文献报告:ICU 快速手消毒液24~75ml/d.床
2020/11/9 精品课件
18 18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项目—基线调查 (2011.11.17---2011.1.31)
73所医精品院课件,观察15718例
19
美国手卫生依从性改进工具
精品课件
20
手套
❖ 乳胶, 腈类 & 乙烯类等材料 ❖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果手套的防
5
Use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标准预防应用于
❖Caring for pati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diagnosis
❖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 不论病人的诊断是什么
Handling contaminated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9
洗手 … 已经属于过去的行为了
(手部有可见脏物时除外)
酒精类手消毒液是 卫生保健的标准
精品课件
10
Time constraint = major obstacle for hand hygiene
handwashing hand antisepsis 1 to 1.5 min
精品课件
alcohol-based hand r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