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诗歌教学论文
浅谈高一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高一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论文)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扬名中外,流传至今。
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而鉴赏能力实质上就是对蕴含于语言中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把握。
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有必要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加以重新审视。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无论是语言运用技巧,还是文化内涵,都能给今天的高中学生以深远的影响,相信有魅力的诗歌教学必将优化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
从新课标的行文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上述思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比较突出了对诗歌单元的安排。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是现当代诗歌单元,把诗歌作为联系初、高中语文的桥梁。
而且该单元所选诗歌囊括中西,种类繁多,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纷纷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而且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都说明了诗歌这一优秀文学体裁又一次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是,新课标和教材重视诗歌教学并不等于诗歌在学生身上发生了效力,这中间还有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需要有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把诗歌之于人的作用具体落实到学生身上。
可以说,正确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学策略运用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虽然现在一部分人已逐渐认识到诗歌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目前的诗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策略模式上有很大缺陷,基本上是一种“肢解”式的讲析模式。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伟大祖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们洋溢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古诗词在语文课本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环节,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歌德也说:“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
诗人由日常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感情,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
”诗歌语言几乎都是带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倾向性表达,是作者内心世界或直白或曲折的直接体现,这就得靠语文老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了。
如:在我教育教学实践中,每节语文课前由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一侧抄好一首诗词,语文课预备铃一响,由课代表带领大家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把师生相互问好的时间改成让全体学生齐背这首古诗词,开始先由教师赏析,后来逐渐转变为学生赏析,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
二、探索教学方法,强化诗歌教育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认为,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诗歌大国,而且要引以为豪,同时在陶冶情操完善人的知识方面对广大中学生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诗词歌赋在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诗歌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重要作用。
从绘画角度来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如何去感受诗的图画美呢?我把书中涉及的实物做为绘画素材,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把它描绘成一副完美的图画,让学生从欣赏画的角度去领会诗意美,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的意境。
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这样描述:在黄鹤楼送别友人,友人在鲜花盛开的三月登上去扬州的船,诗人站在码头上,目送孤独的帆影渐渐在蓝天碧水尽处消失,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多美的一幅画。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古诗教学策略再思考在小学阶段,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接触外来汉语的研究。
因为,认识其它事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研究与表达基本功,学生积极地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激发。
因此,再遇到新鲜事物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技巧。
因此,通过创新研究模式教授小学生语文古诗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这也是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开端。
例如,进行基础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时,不能遵循传统的古诗课教学理念,除了读就是读写,授课教师过多进行说教式授课,即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研究,这只是一种效果不好的方式,一味的记或者是死记,学生研究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
这样的教学模式进程中,学生的言听计从表现良好,课堂参与效果却很差,这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教室的实效性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作为学校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方式。
因为,小学生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从识字方面的浅显研究再到古诗阅读分析能力的转化,古诗阅读的时效性要得到体现,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例如,对于以下问题:低年级出现研究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较高年级学生不能抓住诗词重点和诗词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没有相应的读书心得或者是古诗研究无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
但是,他们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讲课教师能够给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如收集表达作者对春季的喜爱的古诗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
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
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
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
在讲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笔者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很复杂的感情,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有对历史风云更改的慨叹,有对当朝统治者愤懑,有为国献身的豪情,有壮志难酬的苦闷,这些感情学生都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区别、体味。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语文论文】
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
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
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
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诵读,教师要想法设法让诵读成为诗词课堂的一个亮点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
浅论诗歌教学范文
浅论诗歌教学范文
浅论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诗歌这一课目也是初中学生的必选必修课目。
教师对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章的赏析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全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手段,全方位的改革诗歌教学。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注重在新课标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激发学生赏析乃至创作诗歌的兴趣,通过经典名著的点评,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
据此,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要使学生对长远的诗歌文化了解,到达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气氛,让学生充分联系社会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
那么,在详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进展诗歌教学呢?怎样让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呢?怎样去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呢?在此,我想谈一下我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
文科教学有一大特色,主要表达在教学过程上,那就是设计四步教学过程,即:初读——体会——质疑——提炼。
而鉴于诗歌教学的特殊性,我想把诗歌教学设计成类似的五步:吟咏——感悟——启知——比拟——提炼。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诗歌的谈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绚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灿烂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化,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唯恐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供应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学问,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学问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索、讨论过程,纸上谈兵,经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支配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获灵感?闻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登记来。
是呀,经常积累,时时做有预备的头脑,何须等到"支配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看、擅长预备的1/ 17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意,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自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但生活语言与写作语言究竟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语体,照实辑录生活语言,那只是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对生活语言加以适当的再创作才是艺术。
论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共2篇)
论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共2篇)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比例大,且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主。
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关系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认知,以及对诗歌美的感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与文章的解读不同,诗歌中有更多的含蓄隽永,言尽意存的现象,增加了解读的抽象性。
诗歌文本的解读是文学承受与文学审美层面的认知。
诗歌,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歌,具有朦胧多义、含蓄隽永的特点,对于诗歌的解读不能局限于文本、以文害意,强调更多的是读者与作品的交流。
在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使学生并不能深入到诗歌内部进展解读,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弊端。
在文学批评概念中,文本解读是文学审美与文学承受的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读者根据自身的,对文本产生理解与解读,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详细到当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文本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由于语文诗词教学中多数是古典诗词,诗歌的解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更能够深入其中,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与作者发生对话,这都是文本解读的详细要求。
对诗歌进展文本解读,绝不仅仅限于诗词意象、构造、用典等,而是更深入的探寻诗词的美。
李商隐的诗朦胧多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不同时代、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是不能用单一的模板进展统一的。
当前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诗词教学中,出现对文本解读的限制,如《雨巷》一诗,本就可以理解为对美丽爱情的向往,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寻,也可以看作是对革命的追寻,但在当前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限制学生理解为对革命的追寻,这实际上对于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是当前文本解读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本就因人而异,尤其在感情丰富的诗歌解读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方向外,教师还要意识到,语文学习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具有重要的人文性,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开展,这是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的。
林徽因诗歌作品教学论文
林徽因诗歌作品教学论文概要:林徽因是美丽的,舞台上的她,饰演美丽的角色;握笔的她,描绘着美丽的画卷;而在建筑领域,那就如同那历史悠远的建筑,内蕴丰富。
而在自己的诗歌王国中,她更是如同仙子一般,创作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诗卷。
这种美正如金岳霖送她的挽联所总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长青四月天。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经常可以发现有关时间性词汇的存在,甚至用此进行命名,例如《时间》《六点钟在下午》《一天》等等。
在林徽因有关时间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哀叹时光易逝,“美”也被带走了。
林徽因对于“美”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像《深笑》《一首桃花》《笑》等诗歌都是一首首美的赞歌,但是美是短暂的,世间本无永恒,就像她在《“谁爱这不息的变换”》中说的那样“她笑永恒是人们造成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诗人内心存在着深刻的虚无感,而在《写给我的大姊》中她写道“黄昏时承认的,否认等不到明天”,同样透露着一种绝望和荒谬的情绪。
虽然时间是无情的,但是林徽因使用“美”的方式,让时间定格在最灿烂的一刻。
在《吊韦德》中,诗人这样写道:“春风似的吹过,你却留下,永远的那么一颗,少年人的信心,少年的微笑,和悦的,洒落在别人的新枝上。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既浪漫又执著,近乎于理想化。
但是诗人又是理性的,这使得她很早就参透了生命的本质,因此,诸多的矛盾因素便汇集到了诗人的身上,无论是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还是短暂与永恒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林徽因的诗歌又呈现出一种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特点,所以在林徽因诗歌创作的后期中,凝重、沉静的现代主义诗风愈发明显,而诗人对于“时间”意向的呈现也显示出了生命中的本体意味。
在《六点钟在下午》这首诗歌中,作者抒发了对某一个静止时刻的感悟。
那是一天将逝的薄暮,空虚的18点,作者与时间奇妙的互换,时间在作者的笔下已不再是普通的度量工具,不再是哪个仅仅为人服务的附庸,而是成为了人的存在。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探析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
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
通过阅读鉴赏诗歌,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
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
一、诗歌的特点1 抒情性西汉《毛诗序》中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明了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抒情性。
写诗不管是用来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
可以说都是为了抒发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2 凝练性诗贵精炼。
古今中外的诗人几乎都甘愿在语言的锤炼上下苦功夫: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
用破一生心”;刘秉忠“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这些文学家都极其注重炼字炼句,求得语言凝练,以精炼的笔墨展现最丰富的内容。
3 形象性诗歌虽然也重理趣之妙,但是一般不以严密判断或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
写愁绪多多到“白发三千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雪花大,大至“燕山雪花大如席”:写乐声。
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言悲伤,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和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鲜明的艺术感受。
4 音韵性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
不入乐的诗其语言也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
古典诗歌讲究格律。
有“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一般来说,五言诗三个音步,七言诗四个音步,构成行与行之间的节奏的匀称,同时读的过程中。
停顿长短错落。
轻重强弱配合,产生奇妙的音乐美感。
现代新诗在格律上不像古典诗歌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但却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
二、诗歌教学策略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学校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学校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提高老师自身教学力量老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古诗词鉴赏对老师的专业力量更是非常依靠。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由于自身古诗词鉴赏力量不足,讲解的内容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识,没有达成对古诗词的完整解读。
例如,部分老师在讲解古诗时只是简洁的概括一下、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然后照着教参上诗歌的翻译进行讲解。
既没有做到对诗歌的深化讲解,也不利于同学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需加以重视,支配充分的课程时间。
此外,老师要多多进行诗歌方面的讨论、学习,如参与古诗论坛和诗词讲座等,不断累积学问和阅历,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力量。
二、老师优化教学方式(一)多次诵读,体会情感朗读是学校生深化理解诗词内容,加深对诗词印象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也提到要让学校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美词美句,从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量。
因此,老师要重视古诗词朗读学习,结合实际状况和同学特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穿插朗读教学。
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首新诗的开头,可以先让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这样既可以让同学快速进入新诗的学习氛围中,又能在开头将同学发音不准、字词读错、平仄音不分等问题找出来订正。
而后,老师在课上进行一次示范朗读,老师要把握诗词情感,旨在将诗歌的美感传达给同学,进而让同学体会到诗歌的节奏之美、韵律之妙。
最终,在老师讲解完新词后,可以抽取同学进行个别朗读,指导同学在把握生词和情感上的综合理解,把握正确的朗读力量。
但无论哪一种朗读方法,都要让同学读有所得,让同学把握朗读的各种技巧。
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同学不仅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对意境的讲解关心学校生理解诗词意境可以说是诗词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步,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老师通过指导,让同学感受到诗词中的意境美感,不仅是同学理解诗词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同学乐观性,提高同学对诗词爱好的重要做法。
诗歌教学论文:诗歌教学之所见
诗歌教学论文:诗歌教学之所见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爱诗、读诗,必定能吟咏性情、陶冶心灵、丰富想象、发展思维,从而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语言精练、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虽然诗歌内容简短但思想精悍。
传统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从感情上产生共鸣。
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反复诵读,促进思维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
其实,诗歌学习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真正意义的解读和内化必须依赖学生的个性阅读。
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建构呢?我认为,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诗歌的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
其次,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
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反复吟咏,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诗词诵读的方法有:一为熟读,因为读得熟,就不待解说,自然洞晓其中的意义。
教师可指导学生琅琅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
二为联系。
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些诗人、理解几首作品,着眼点是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以整体上提高审美能力,使审美空间增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小学语文古诗词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5篇范文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5篇范文第一篇: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孝昌县农庄小学胡晓凤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语文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
故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原则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
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
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正确认知古诗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诗词是伟大的民族瑰宝。
古诗词映射了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意境,延续流传到今天。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文科目都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古诗词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代表。
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古诗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影像。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楚辞》印证着人文理念的升级。
古诗词是灵魂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的浓厚,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
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
我国的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价值。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语句的凝练,迸发出情感的诉求,融入到情感的世界中。
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运用朗诵促进语句的理解朗诵是学习古诗词最为恰当的方法。
古诗词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语,会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朗诵能够逐渐深入到诗词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上运行朗诵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出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忧思。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的是悲壮,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的心胸,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凄婉哀伤。
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语文诗歌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
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为此,本文拟就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
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
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
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
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
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
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
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概要:通过学生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意象,阐发自己心中的感情。
同时,我还在课堂上帮助他们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写作目的,以及对他们的寄望,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写现代诗的兴趣,提升他们写现代诗的水平。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转换较快,内容较难理解,导致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点,为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
在鉴赏诗歌前,我设置一些情景模式,留下悬念,吸引学生。
比如:我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日本侵略者猖狂践踏中国土地杀人虏掠的片段,以激起学生的仇恨之心。
然后提问学生:“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诗人的艾青,表现是怎样的呢?”这样自然地引入了这首诗歌的教学,也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想知道作为诗人的艾青在国难当头的表现。
通过这个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也激起了他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兴趣。
一、题干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一篇文章如何更好地理解,我认为最好的切入点是标题。
标题是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的,我们就从人物入手;是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我们就从中心切入。
运用修辞手法或象征写作手法的,就从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引导学生切入。
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例,对内容的理解,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四月天是怎样的一种季节,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然后让学生们从课文中去寻找有关的信息、关键词。
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有的放矢。
同学们很快就能从诗中找到“春风”“春光”“云烟”等春天的特有景物,也很快明白到第一节诗写的是春风的轻灵、春光的明媚。
而后面的是分别以四月天中不同的意象所表现出的生活画面,最后由感情的深化到作者直抒胸臆,把它升华后是爱、是暖、是希望。
由此,也回答了开篇的问题:四月天是人们心灵绽放的春天,它给人以暖、爱、希望。
“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你”就是能给人以爱,给人希望的。
再联系写作背景,当时正好是作者的儿子出生。
很明显,标题中的“你”就是作者的儿子。
二、意象的提取,找出情感的抒发点阅读诗歌,由于作者思维的跳跃性较大,有很大的“意识流”。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概要:学者彼得•克莱恩提出学习时充满乐趣才最有效。
然而,一些语用训练往往给人感觉十分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的特点,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各种和诗歌有关的趣味化语用练习题。
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场景,对其中人物角色也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合理设置各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诗歌,从而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我利用多媒体设置课件,将诗歌中的意象更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看到“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形象时,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曾经的贫穷和落后,而同时也可以用图片展示一些中国这些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样便能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何将中国形容成“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同时还给学生展现一些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的工作场景,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情感。
正是因为全国人民都有着和作者一样的爱国情怀,中国才能改变贫弱的旧面貌,迎来新曙光。
教师可以在导入教学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还可以在学生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并在多媒体构筑的特殊情境中深情诵读。
一、拓展资料,领悟炼字精妙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的特点,能将各种和所学课文有关的内容以超链接的形式快速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与之有关的拓展资料,对学生的理解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雨说》的学习难点在于这首诗不仅写的是作者对于“雨”的喜爱之情,而且还展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用信息技术展现一些与之有关的资料,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如为了让学生了解“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的“探访”有什么特殊的意味,我通过超链接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作者所写的展示雨的句子,如“好雨知时节”,这里的“知”用拟人的手法,和诗歌中的“探访”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
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
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
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
诗歌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教学内容。
大致在小学二三年级时,语文教材极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四绝”,如洛宾王的《咏鹅》,李绅的《锄禾》,白居易的《草》(前四句),张俞的《蚕妇》。
而选入教材的古诗,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
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真正的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大有好处。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
作文教学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
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干思考。
一、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在小学阶段,最初是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是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语言就逐步赶上了口头语言,到四年级,书面语言就可以超过口头语言水平。
2、小学高年级作文的一般发展趋势大致由不切题至切题,由切题至中心突出,由自然的开头结尾至多样化的开头结尾,由不分清段落至逐渐能分清段落,由只会用简单句至会用复杂的复合句,由平铺直叙不善表达思想感情至能够初步的借物抒情。
二、古诗作文化的几种形态1、扩写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教学论文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
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
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
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
诗歌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教学内容。
大致在小学二三年级时,语文教材极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四绝”,如洛宾王的《咏鹅》,李绅的《锄禾》,白居易的《草》(前四句),张俞的《蚕妇》。
而选入教材的古诗,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
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真正的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大有好处。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
作文教学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
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
干思考。
一、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
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在小学阶段,最初是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是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语言就逐步赶上了口头语言,到四年级,书面语言就可以超过口头语言水平。
2、小学高年级作文的一般发展趋势大致由不切题至切题,由切题至中心突出,由自然的开头结尾至多样化的开头结尾,由不分清段落至逐渐能分清段落,由只会用简单句至会用复杂的复合句,由平铺直叙不善表达思想感情至能够初步的借物抒情。
二、古诗作文化的几种形态
1、扩写古诗。
小学生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把语言写明白,写通顺。
把古诗作为写作的对象,限制了儿童选择的范围,解决儿童写作时候的偏题问题。
大凡要扩写的古诗,先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其含义,要求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这使得学生在扩写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古诗内容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知道古诗的意义后,把自己的理解用笔写下来,便成了一篇文章。
这不仅巩固了学习古诗的效果,而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使他们对古诗的印象大为加深。
学生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转化得到了实现。
值得指出的使,扩写与翻译有所不同。
扩写是翻译程度上的语言加工,已经是高于“改写型言语表达形态”了。
它不仅仅只局限于在教师提供的翻译上加上一二句话或者是一二个词,它可以加上作者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的句子只
要能使作文内容连贯,过度自然就行了。
2、改写古诗。
改写古诗形式灵活多了,可以从原诗出发进行改写,也可以跳出原有的诗歌改写,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的改写都要依照原诗的文风,依照原诗的结构布局,依照原诗的主题中心。
以白居易的《草》为例。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的第一句讲野草长满了整个草原,第二句讲野草生长规律,三四句讲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诗歌先是记叙描写,然后议论抒情。
后两句用来赞美一切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点明诗歌主旨。
(1)增加内容
学生在改写时,必须先找到改写的突破口。
在这首诗歌中,学生是想以描写野草蓬勃茂盛生长的样子为主呢,还是想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呢?待学生确定某一方面后,便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写作。
以前者为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描写辽阔的草原,枯黄的草地,野草的长姿,甚至是作者身临其境时的感受,然后议论抒情,按照古诗的布局娓娓道来。
(2)改变内容
还是写野草,歌颂它的生命力,只是换一种情境,换一种场合。
比如说,可以先描写门前的几株野草被石头碾断了,然后是忽然有一天又发现它们摇曳在微风中,青翠欲滴,风姿依旧。
这样
改写,还是吻合诗歌的布局,中心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换汤不换药”。
如果再作深层次的加工,我们还可以把野草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推测它的来历,描写它的现状,然后设置一个野草将近死亡的场景,然后笔锋一转,它又兀然出现,生命力极强。
无论是哪一种写法,
还是不能离开作者的写作模式以及主旨。
这一点在“古诗作文化”
中是极为重要的。
3、渐渐走向自然作文
改写多了,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那么,就
应该有自己的写作模式了。
“换了汤也要换药”。
自然作文的初期阶段,可以是内容题材相近的两首诗歌的移接转化。
如与《草》相同的,学生可以选择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孟夏已临,而于山寺中,春又重来。
这种感想转入到《草》中,野火焚尽,生
命复还,赞美再生的乐趣,歌颂生命,不是又富有新的意义了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练法,即提出不同的
选材要求多次练习写作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处事物间的内部
联系,由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由点联想到面,由现在联想到过去
和将来,由此及彼。
转化移接多了,学生可以自己创造“自然作文”,写自己想写的。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由作文,把自
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把真实的思想写下来,放胆作文。
当然,限于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的阶段性,教师对他们的“自然作文”不能苛求,只要有新意,语句流畅明白就可以了。
4、缩写“自然作文”
诗歌之所以朗朗上口,是因为它的短小,对仗工整,语言具有节奏感,具有韵味。
流传广泛的诗歌中的很多字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思考,深思熟虑的。
“临安一个字,捻断数千茎”。
小学生写了一定时间的作文之后,通常回游语言罗嗦重复的毛病。
可不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写诗来避免或减轻这种毛病呢?现在许多儿童刊物里已经出现了儿童诗人的作品。
因此,这可以说明小学生以课本或者自己的文章为对象,把“文”缩成“诗”。
一定时间的锤炼,会使小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词语凝练、句子写精的意识,那么,缩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诗歌作文化”的意义
古人云:“读遍唐诗三千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诗歌教学在我国古代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学习诗歌,掌握理解诗歌对于以后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
而今,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歌在文学中已经不是占有主流形式了,而且在教育领域中它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重要位置。
然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的儿童诗,它的教学形式的展开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意义仍在延续,而且,可以预见诗歌教学的潜力的挖掘是无可比拟的。
诗歌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口语化通俗化,适合儿童学习语言初期的要求,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又适合儿童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
因此,学习好古诗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
让诗歌走进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能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让学生在古诗作文的练习中真正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领略语言的美感,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创收。
四、结语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诗歌的讲授只是要求学生会背诵、能初浅的理解,这实质上是对古诗资源的极大浪费。
既然读诗诵词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把这个目标融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呢?特别是当儿童已经学习了一两年的诗歌之后,让她们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学会较好的运用语言,不是既可以达到传统教学的目的,又可以解决语言培养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诗歌作文化”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难题,利用小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避咳扬利。
或许,“诗歌作文化”真的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