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指南word版本 (1页)
党关系转移
![党关系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c46aea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f.png)
党关系转移第一篇:党关系转移新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有关通知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凡我校新入学的学生党员报到后一周以内,均应按照党员管理的规定,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新生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由新生党员所在院(系)党委、党总支指定熟悉党务工作的专人负责。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学校总体安排,为了简化新生入学手续,校党委组织部不在迎新总站设点现场办公。
二、新生党员报到时,本人要将有效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和自带的党员材料交到所在院(系)党委、党总支,由各院(系)党委、党总支审查整理后,统一到校党委组织部集体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三、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说明:1、由河南省各市、县(区)、高等院校、省属企事业单位转入我校学习的新生党员,须持原所在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开具的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介绍信抬头为“郑州大学党委组织部”。
2、由外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及其所属单位转入我校学习的新生党员,须持原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开具的介绍信,介绍信抬头为“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组干处”。
3、本校范围内变动学习单位的研究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问题:①离开原所在学院(系)学习的党员,须持我校党委组织部门开具的校内组织关系介绍信(毕业时已办理),将介绍信统一交至新学习单位党总支,并由党总支统一办理转入手续。
②仍在原所在学院(系)学习的研究生党员,不接转组织关系,但应由所在党总支调整到相应的研究生党支部过组织生活。
四、院(系)负责新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同志接收新生党员介绍信和党员材料后,应集中妥善保管,同时检查党员介绍信开具的正误,审查党员材料,登记新生党员基本情况(见附件一)。
登记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加盖所在基层党组织公章,将两份登记表与党员介绍信一起交到学校党委组织部。
五、因其他原因未持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新生党员,应及时向院(系)负责老师说明自己的党员身份和组织关系不能接转的原因,并及时与校党委组织部沟通。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及注意事项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4eeb79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0.png)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及注意事项第一篇: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及注意事项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程序1、组织关系转往外省、市的党员,办理程序是:①党员自己携带社区党委、党总支开出的转出证明,到街道组织部办理转出《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②到丰台区委组织部办公室进行转接——→③到组织关系所要转往的单位所在市委组织部转接——→④交到所去单位的党委组织部门。
2、组织关系转往本市范围内的党员,办理程序是:①党员自己携带社区党委、党总支开出的转出证明,到街道组织部办理转出《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②直接交到所去单位的党委组织部门。
二、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程序1、组织关系由外省、市转入的党员,办理程序是:①党员自己携带《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开出)——→②到组织关系所在单位的市委组织部进行转接——→③到丰台区委组织部办公室转接——→④交到街道工委组织部——→转各社区党委(党总支)。
2、组织关系由本市范围内单位转入本地的党员,办理程序是:①党员自己携带原单位党委开出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②直接交到街道工委组织部(不必经过市委组织部)——→转各社区党委(党总支)。
三、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应注意的问题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的身份证明,党员工作调动(或退休)、毕业生党员离校、新大学生党员入学等必须及时转接组织关系。
2、为确保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相关信息填写准确无误,《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并由本人携带,其他任何人员不得代办。
3、党员开出的组织关系,不得长期放在自己手中,必须按照组织部门在《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中规定的有效期限内进行转接。
4、放在自己手中超过有效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将过期作废。
第二篇:转接党员组织关系(三)转接党员组织关系。
自发文之日起,在本省范围内转接党员组织关系的,通过“党员e家”组织关系转接子系统(网站、手机APP)实现无纸化办理。
组织关系转接服务指南 .doc
![组织关系转接服务指南 .doc](https://img.taocdn.com/s3/m/197a16ad0c22590102029dec.png)
组织关系转接服务指南
一、事项名称
组织关系转接
二、办理依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四、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和接收工作凡党员所去单位巳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其居住地党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三、受理单位及办理地点
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党建办
四、基本流程
1、组织关系介绍信
2、开具证明
3、加盖公章
五、申请材料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接收证明
六、收费依据及标准
免费办理
七、办理时限
在工作时间内,材料齐全随到随办。
八、咨询方式
电话:xx
九、监督投诉方式
电话:xx。
2018届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出的注意事项
![2018届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出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c8e3b7ecaaedd3383c4d320.png)
学一支部毕业生党员党组织关系转移注意事项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对象与办理程序1、接转对象(1)已经落实工作单位且单位有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可以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所属党组织,也可随同人事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2)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随同人事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或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3)考取研究生的,将党员组织关系按《研究生学校入学须知》要求转移到就读大学。
注意:如果人事档案与党员档案转移不一致的,如档案去人才中心,党组织关系去户籍地,请向龚雄军说明,先记录下来,可能寄档案时分别邮寄。
2、办理程序(1)毕业生党员应提前与转入党组织取得联系,确保对方同意接收,明确组织关系的去向和隶属单位,咨询接收党组织在“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中确切名称(要求具体到支部)、介绍信确切抬头名称(介绍信抬头为组织关系接收单位上级党组织名称),然后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
特别注意:党支部名称必须是该支部在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里的规范表达,要一字不差,否则系统无法转移。
(2)支部组织毕业生党员填写《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汇总表》(附件1,要区分省内、省外、考研和工作等情况),汇总表中内容要逐项填写,各项内容要准确无误。
(3)办理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从今年开始,河南省内,全部采用“系统”在网上转接党员组织关系。
组织关系转到省外,除了需在系统内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外,还需办理纸质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具体流程参照《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填写说明及样本(附件1))。
(4)毕业生党员携带《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由党总支从“系统”中导出打印,一式两份,各院党委盖章,留存一份,另一份交付毕业生所去单位基层党组织(组织关系转到省外的毕业生党员还需同时携带纸质介绍信)。
党组织关系接转指南
![党组织关系接转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aff10db6f1aff00bed51ee8.png)
党组织关系接转指南一、党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区外转接区内转接二、党组织关系接转所需材料1、转入我区的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转须携带转出单位隶属的县级及以上组织部门开具的限期内组织关系转入介绍信及本人身份证、军官证或相关证明材料。
2、转出我区的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转须携带所在单位隶属的基层党(工)委开具的限期内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及本人身份证或相关证明材料。
3、区内接转组织关系须携带所在单位隶属的基层党委开具的限期内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及本人身份证件,到转入地所在的基层党(工)委办理。
三、党组织关系接转有关规定1、党员因工作调动、参军、招工、学习、外出务工经商及其它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方或单位,按照有利于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原则,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2、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组织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加盖骑缝章和落款章。
3、党员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应该由党员本人转办和携带,本人因故不能转办的,经党组织批准,可指定其他党员转办、携带或由党组织出面转办。
4、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超过有效期而失效的,经本人说明理由,并由相关部门的党组织证明,可酌情考虑给予接转;对无正当理由,长期不转移党组织关系,造成组织关系介绍信失效的,不予转接;无正当理由六个月未接转组织关系的,应视为自行脱党。
党费收缴有关规定按照《党章》规定,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
根据中组发〔2008〕3号《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要求,党员交纳党费具体规定如下:1、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以上三类人员具体收缴基数以每月的应发工资为准;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最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南
![最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658b6b66137ee06eff918c2.png)
贵州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南一、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的教育与服务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上党课、过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对毕业生党员进行集中教育。
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的方法、步骤和规定,要求党员妥善保管好组织关系介绍信,防止遗失,进入新的单位,要及时转接组织关系。
对来校学习、工作的党员,各基层党组织要在录取(用)时告知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的具体办法和要求。
二、基本要求党员变动工作或学习单位后,要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往新单位党组织。
凡党员所去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其居住地党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限期办理转接组织关系手续。
对经教育仍长期不转接组织关系、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应按党章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理。
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转接党员组织关系,一般应由党员本人或由党组织派人办理手续,非特殊情况,不得委托他人代办。
三、党员组织关系的接收省内、外党员来校学习、工作时,应按照中组部有关规定,持由具有在全国范围内相互直转接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权限的党组织开具的介绍信(介绍信抬头应填写“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到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教育工委组织部将重新开具抬头为“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组织部”的介绍信,来校党员持该介绍信到校党委组织部报到。
四、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一)校内转移1、使用加盖各基层党委印章的介绍信。
2、由转出单位基层党委直接将介绍信开往转入单位基层党委。
3、各基层党委认真填写《贵州大学党员转出组织关系信息登记表(校内转移)》。
4、各基层党委每年1月将《贵州大学党员转出组织关系信息登记表(校内转移)》报党委组织部备案。
转党组织关系要求和模板
![转党组织关系要求和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9ffa71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0.png)
转党组织关系要求和模板毕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填写说明1.请直接在党统系统⾥录⼊毕业⽣组织关系转移信息并打印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具体路径:“党统系统”—“党员信息管理”—“选择需打印的党员”—“打印”菜单—“打印组织关系介绍信”—填写相关信息—打印。
2.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式三联,其中填写第⼆联时应注意:(1)“由⼴西科技⼤学XX院党委去xxxx”请按照涂红⾊加粗字体样式统⼀填写;(2)“该同志党费已交到年⽉”请统⼀填写“2011年6⽉”;(3)有效期”请按以下标准选择填写:⼴西区外30天,⼴西区内(不含柳州市)为15天,柳州市内为10天。
(注:如有特殊情况须提供就业单位和党委出具的证明,或者⼊学通知书复印件备查)(4)“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通讯地址”统⼀填写:“⼴西柳州市东环路268号⼴西科技⼤学党委组织部”;(5)“联系电话”请填写:“0772-*******”,“ 传真”请填写:“0772-*******”,“邮编” 请填写:“545006”;(6)第三联不⽤填写;(7)每联右上⾓的编号由党委组织部编号后由各系负责⽼师录⼊。
3.“组织关系接收单位”填写规定:(1)毕业⽣党员填表时已落实就业单位的,组织关系应转移⾄所在单位党组织;如果就业单位没有建⽴党组织的,组织关系可转到就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就业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社区等相关党组织。
(2)填表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组织关系可转到⽗母居住地的乡镇、街道、社区党组织,也可随同本⼈档案转到县级以上政府⼈事(劳动)部门所属的⼈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还可以将组织关系转到原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社区党组织。
(3)接收单位请写清接收单位所在省、市、县。
4.各单位在打印介绍信时应与《⼴西科技⼤学2011届毕业⽣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信息汇总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所登记的内容进⾏仔细核对,确认⽆误后再打印介绍信。
5.党员组织关系在柳州市内进⾏转接的,只需打印⼀张介绍信,介绍信抬头称呼为《登记表》中介绍信抬头称呼的名称。
【最新2018】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word版本 (5页)
![【最新2018】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word版本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711247370740be1e650e9a4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篇一: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样式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样表)(加盖骑缝章)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使用说明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式三联,每联右上角的序号由转出地党组织填写。
2、选项(男/女、正式/预备)在否定的地方打圈圈掉;党费交至的年、月以及介绍信的有效期均要采用大写的数字表示,以免涂改。
3、党员基本情况及党员联系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负责如实填写;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通讯地址等相关信息,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的上一级党委负责填写或刻制固定条章签印;落款处不填写转出地党组织名称,按照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清晰加盖即可。
4、回执联仅在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和最终接收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的上一级基层党委之间使用,不层层回执。
实行回执制度后,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不变。
转出地党组织在收到接收地党组织的回执联后,将其粘贴在存根联的“贴回执联处”备查。
5、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实行回执制度,转出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在该党员未到接收地(单位)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前,负有管理责任。
6、按照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要求,市(地、州、盟)级党委组织部经上一级党委组织部批权限,也可以印制《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市(地、州、盟)级党委组织部以下级别的党委组织部没有权限印制。
篇二:关于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说明及有关要求关于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说明及有关要求根据中组部(组通字[201X]45号)文件及省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规范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对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做出如下说明,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工作要求1、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组织一项严肃的工作。
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与办法-word范文文档
![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与办法-word范文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cd91e1d647d27284b735182.png)
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与办法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员管理的重要内容。
及时办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加强党员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党员的党性和组织观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重视和做好这项工作。
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办法: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学习、外出务工经商以及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方或单位,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组织一项严肃的工作。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
必须加强对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避免在这项工作中出现差错,防止坏人钻空子或伪造组织关系介绍信。
组织部门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使用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
应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加盖公章,并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位加盖骑缝章。
介绍信的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不能自己携带的,应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邮政转递。
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第 1 页。
2018-2019-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word版本 (1页)
![2018-2019-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word版本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af3adae69ec3d5bbfd0a745a.png)
2018-2019-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为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工作,确保每个党员及时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党员组织关系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
转移和接收正式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和接收临时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或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党员外出地点相对固定,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短期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实习、考察等,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三、组织关系接转的权限和流程,严格按照博州州直机关党工委下发的《党务公开制度》中《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的要求执行和操作。
四、实行党员组织关系回执制度。
回执联仅在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和最终接收党员最终关系所在党支部的上一级基层党(工)委之间使用,不层层回执。
党组织在未收到接收地(单位)党组织回执前,仍对党员负有管理责任。
五、办理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必须开具接收地基层党组织的“接收党员信函”,方可进行转接;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其居住地的街道社区党组织。
六、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各单位党支部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保管,对在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过程中推诿扯皮、无故拒转拒接的党支部和党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主要责任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对采取弄虚作假手段伪造党员身份证明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福建省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福建省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f6669b2210a6f524ccbf85c2.png)
福建省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新版组织关系转接操作手册2018年1月目录友情提醒篇: (1)附一:如何赋权联络员? (1)附二:如果绑定手机号码激活账号? (1)附三:如何设置组织权限级别? (2)(一)转接流程总体说明: (3)(二)省内组织关系转接 (4)1.提交申请 (4)1.1.党员提交申请 (4)1.2.撤回申请(根据是否需要) (6)1.3.作废记录 (6)1.4.管理员替党员提交申请 (6)2.查看记录详情 (8)3.管理员审批 (9)3.1.审批通过 (9)3.2.驳回 (10)3.3.查看详情页后再审批 (11)3.4.管理员撤回已审批记录 (12)4.转入方支部确认党员报到 (13)4.1.确认报到 (13)4.2.异议反馈 (15)(三)转出到省外/特殊组织 (16)1.1.提交申请 (16)1.2.支部审批 (17)1.3.党委审批 (18)1.4.县委审批 (19)1.5.县委确认报到 (20)(四)省外转入申请 (21)1.1.县委输入身份证查询下是否为系统内已有账号 (22)1.2.党委接收 (24)1.3.支部接收 (24)1.4.支部确认报到 (24)1.5.流程结束,转入成功 (24)(五)介绍信 (25)1.1.编辑介绍信 (25)1.2.介绍信预览和打印 (26)新版组织关系转接操作手册友情提醒篇:1、经省委组织部决定,为避免组织关系转接流程中频繁给书记发送短信,现党员e家已取消书记的线上管理权限,党员e家的管理统一由各级党组织的联络员负责维护(即只有“联络员”角色才具有线上的操作管理权限。
)附一:如何赋权联络员?登录党员e家,找到【权限管理】-【角色赋权管理】,先选择组织名称,点击右上角的【新增】按钮,选择党员姓名(或虚拟管理员姓名),勾选“联络员”角色,点击【保存】按钮。
(注:被赋权的管理员必须是已绑定手机号码激活的才可以赋权成功,便于有待审批记录时接收短信提醒。
党员组织关系转递工作流程
![党员组织关系转递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c31714a216147916112806.png)
附件一党员组织关系转递工作流程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法问答1、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怎样办理转移手续?党员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升学、转业,从一个地区或单位调到另一个地区或单位时,需要转移组织关系。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由党的基层委员会及其上级党委组织部办理,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加盖党组织公章。
2、党员组织关系信件有几种?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
前者通常叫做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后者通常称为党员临时组织关系。
3、哪些党组织可在全国范围内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1)县、旗、市委及以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
(2)中央直辖市的区委组织部。
(3)党中央各部委的机关党委和中央一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政治部。
(4)解放军师一级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
(5)各铁路局政治部。
(6)中国民航局政治部、组织部、局直属机关党委。
(7)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委组织部。
4、哪些党组织可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范围内,省、市、自治区直属的机关党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委组织部,可以与本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各县、旗、市委及以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5、在一个县、旗、市范围内怎样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在一个县、旗、市的范围内,各机关、厂矿、企业、学校、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及以上各级党委,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6、民航系统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有什么规定?凡中央组织部规定的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单位,可以向民航系统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沈阳管理局,民航所属各大专院校民航各飞行总队,民航各省、市、自治区管理局等单位党委或组织部(处、科),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民航上述单位要向外单位转移关系时,须经所在地区的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接转,民航四川省管理局可由重庆市委组织部接转。
党组织关系转接流程
![党组织关系转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91531fa300a6c30c229ff9.png)
党组织关系转接流程
1、党员经所在党支部同意,由党支部开出从支部到上一级党委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2、党员持支部开出的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党委核实后,根据支部开出的介绍信,分三种不同情况开出相应的介绍信。
(1)如果党员转往该党委下属的其他支部,则开出从党委到转入支部的介绍信;
(2)如果党员转往县内其他党委,则开出从所在党委到转入党委的介绍信,党员持介绍信,到转入党委办理;
(3)如果党员转往县外有关单位,则开出从党委到县委组织部的介绍信。
3、党员持党委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县委组织部。
县委组织部经核实后,根据党委开出的介绍信情况,开出从县委组织部到县外相应有转接权限党委组织部门的介绍信;
4、党员持县委组织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县外相应有转接权限的党委组织部门,该组织部门开出从组织部门到转入党委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5、党员持县外有转接权限党委组织部门介绍信到转入党委,该党委根据介绍信情况,开出从党委到转入支部的介绍信;
6、党员持转入党委开出的介绍到转入支部报到。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流程说明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流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88573936bec0975f465e2cb.png)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流程说明2012-03-19 08:42一、关于接转组织关系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党员组织关系?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
按照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申请入党的人,一经被批准入党,接受其入党的党组织就把其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从此就确定了他的组织关系。
党员的组织关系一经确定,党员就可以而且必须参加该组织的生活,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2、接转组织关系的重要性是什么?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是党员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的一项严肃工作。
认真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对于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员党性和组织观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什么是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变动组织关系的凭证。
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
没有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或开具党员证明信的,新的单位党组织不得承认其党员身份和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转移对象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毕业和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单位的党员,需要转移组织关系。
原则上由本人亲自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不可委托代办。
三、办理步骤及注意事项(一)转出办理程序1.组织关系转移到省直所属各部、委、厅、局单位:凭学校党委工作部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本校章)在有效期内到所去党组织办理转入手续。
2.组织关系转移到(外)市属单位:凭党委工作部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省直机关工委章),在有效期内到其转出地址相应的“市委组织部”办理转出换信手续。
再持市委组织部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到所去党组织办理转入手续。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理流程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2b6b4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a.png)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理流程
1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理流程
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员编制管理的重要环节,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员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党支部应特别重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理过程中的手续问题,避免发生党员漏管现象。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受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流程。
1.入党申请
若有党员欲转入党支部管理,首先应当向原所在支部提出入党申请,并由支部党委审批。
2.提出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申请
当党员的入党申请通过后,将由原所在支部开始提出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申请,并向所在党委报批转出。
3.转入支部登记
转出党支部将党员的组织关系申请书与党费缴纳情况及党员身份证复印件准备好后,将其交由转入支部登记,由转入支部向党委报备转入以及注册入党登记,并宣讲新党员颁发入党志愿书暨宣誓仪式。
4.报纸登记
转入支部完成党员转移工作后,将党员的转移情况及公示书交由上级党委备案,并将宣讲新党员记录由上级党委报给本地基层媒体,发表特殊登记通报。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理是党员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且繁琐的环节,要按照规定手续完成转移流程,并注意保留党员转录会宣讲、党费缴
纳等有效证明以备万一。
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图
![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971fe02bb68a98271fefa93.png)
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图(二)党员组织关系转出流程图注:组织办地址:福州市闽侯上街镇溪源宫路2号行政办公楼A511室咨询电话:0591-********关于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问题的暂行规定为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根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有关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法的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现就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有关问题规定如下:一、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毕业、外出学习或工作和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等,需要转移组织关系。
二、转移类别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正式组织关系)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
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不转移组织关系、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要按照党章规定,以自行脱党论处。
2、党员证明信(临时组织关系)党员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或工作流动性较大,地点不固定的,一般应出具党员证明信(即临时组织关系),交所去单位党组织。
凭党员证明信,党员可在所去单位党组织临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但因其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党员仍在原单位党组织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党员证明信由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总支、直属支部)开具,到组织办确认后,持信到接收单位组织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持党员证明信外出的党员返回学院时,所去单位党组织应在其党员证明信上注明返回日期,并加盖公章由本人携带,交回组织工作办公室。
四、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国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7、铁路系统的各铁路局党委组织部。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与转出2018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与转出2018](https://img.taocdn.com/s3/m/9aa738da4028915f804dc2b3.png)
党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招工、转业、毕业分配、外出务工经商及其他原因,从一个单位(地区)调到另一个单位(地区),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组织关系。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就是通过介绍信的方式证明党员的身份。
新单位(地区)的党组织根据这一证明,才能承认其党员身份,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因此,转移组织关系是加强对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1、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先由其所在党支部开具党员证明,然后党员本人持证明到上级党委(总支)办理接转手续。
2、上级党委(总支)根据党支部证明,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介绍信要写明党员转出和转入单位党委(总支)的名称。
3、如果这一级党委(总支)无权与该党员调往单位或迁居地的党组织直接接转组织关系时,还需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4、党员持介绍信到所去地(单位)党委组织部或基层党委接转组织关系,由其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所去单位的党支部报到。
二、转移组织关系的权限1、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各乡镇党委之间、县直党(工)委和乡镇党委之间,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2、在一个市(不包括县)范围内,各机关、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党委(工委)及以上各级党委(工委)或党委组织部。
各金融机构地(市)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市直机关工委可在全市范围内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直接相互接转组织关系。
3、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市、县委组织部,省辖市的区委组织部,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4、在全国范围内,县及县以上地方党委的组织部,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工委、党中央各部委党委、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组织(政治)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工委《党委)组织部,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解放军师(旅)一级政治部或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各铁路局政治部,中国民航总局政治(组织)部,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和接收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和接收](https://img.taocdn.com/s3/m/52e7a16f3c1ec5da51e27022.png)
四、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接管理
★转出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在接收回执联后,将其粘贴在存根联上。 转出集团公司的组织关系介绍信,一月内仍未收到回执的要主动 联系党员本人进行督促、落实回执。
★党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按照调入、调出、本单位内部调动分 类管理三本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在介绍信封面注明办理起始、 结束时间,做好存档工作,一般保存10年以上方可销毁。
四、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接管理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时,同时填写 《党员增减台帐》,便于日常掌握。如下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接管理
★职工子女中未就业学生党员、 待安置转业(退伍)军人党员 等非兖矿职工党员组织关系需 转接到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党组 织管理的,由其本人提出申请, 并填写《兖矿集团挂靠组织关 系转接申请表》,由其欲转入 单位党支部批准,经矿处组织 部门审核同意,方可办理相关 手续。
13 山西天池公司党委 28 建安公司党总支
43 工程公司党委
14 山西天浩公司党委 29 开发公司党委
44 供销公司党总支
15 华聚能源公司党委 30 金明公司党总支
45 物业机关党委
备注:组织关系实行异地属地化管理(不纳入集团公司党委所在地党组织年度统计)的单位包括:
1.贵州能化公司及所属单位(含开阳化工公司)组织关系隶属贵州省国资委党委。
5 鲍店煤矿党委
20 救护大队党委
35 日照圣园置业公司党总支 50 党校党委
6 东滩煤矿党委
21 鄂尔多斯能化公司党委 36 海鲁建筑安装公司党总支 51 房地产公司党总支
7 济二煤矿党委
22 安培中心党委
8 济三煤矿党委
23 东华机关党委
组织关系转接方法(仅供参考)
![组织关系转接方法(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d733aa27dd36a32d73758197.png)
组织关系转接方法宁波工程学院可在全市范围内直接转接组织关系。
必须把组织关系接转到三级节点的党组织(党委),做到与系统同步。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方法:一、大市范围内:1、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党员,必须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学校党委组织部→工作单位党组织(组织关系健全的单位))。
例如:宁波大学党委、宁波电信分公司党委、镇海炼化公司党委组织部2、已落实好工作单位的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不健全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
例如:宁波神舟培训学校→海曙望春街道党委×海曙区教育局党委海通食品集团→慈溪市供销联社党委宁海海天集团→北仑小港街道党委3、如果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在市、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该机构的流动人员党支部(学校党委组织部→挂靠单位党组织或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
例如:→宁波市人才流动党委、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人事局、直属机关党工委4、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本人或父母居住地(即户口所在地)街道、乡镇党组织;党员本人也可以自行联系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单位(须对方党组织书面或电话证明)(学校党委组织部→本人、父母居住地党组织或、或挂靠单位党组织)。
例如:各街道→如:海曙区江厦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如:余姚市泗门镇陶家路村党支部二、大市范围以外(杭州、温州、萧山等)或省外例如:大市外→①中共湖州市长兴县委组织部(介绍信抬头)古城街道大西门社区党支部(要转入的党组织)②中共湖州市德清县委组织部(介绍信抬头)武康镇五龙村党支部(要转入的党组织)省外→①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组织处(介绍信抬头)北京师范大学党委(要转入的党组织)②中共洛阳市委组织部(介绍信抬头)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党委(要转入的党组织)几点说明:1、毕业生党员若要出国,且出国时间达到半年之上的,请在党组织关系转回原籍后,向当地的党组织提出保留党籍的申请,避免出现回国后脱党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最新】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指南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指南
1 、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凭证有哪些?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XX〕10号)规定,党员组织关系的凭证有三种,即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
介绍信、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转移和接收正式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和接收临时组
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或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2 、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使用范围?
党员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开具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
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
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
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
短期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实习、考察等,时间在3
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3 、办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
党员应谨慎保存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及时办理转移手续。
(1)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党组织,要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报到。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
般由本人携带,亲自办理接转手续,不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
前来办理接转党
员组织关系的人员要随身携带有效证件。
(2)短期外出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的,应当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期间的有关情况,按照规定交纳党费。
(3)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
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4)党支部在填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时,应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限,并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分加盖印章,介绍信的有效期一般
不超过15天。
(4)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一旦丢失,应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党组织应进行审查,如确系本人不慎丢失,应写出书面检讨,可由最后
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
(5)市直各学校党支部党员关系的转移,必须经过市局党委办理转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