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五险一金预算表

合集下载

2023年人员经费预算明细表

2023年人员经费预算明细表

外聘教师兼课金
5.临时工工资
6.社会保险费(养老、失业、生育、 工伤、医疗、公积金、年金)
7.教职工其他福利支出
临聘人员工资 在职教职工社会保险(含人事代理) 在职人员福利费(含工会)、退休人员经费
分管领导:
部门主管:
填表人:
2023年人员经费预算明细表
科目名称
一、人员经费 1.在职人员经费总计(基本工资+ 津贴补贴+2预算金额
2022年1—10月执 行情况
2023预算金额 其中:部门预算
支出内容说明
本单位人员支出
在编、参编、合同教职工工资支出
年终奖
3.在编教师超课时
在职教师课时费
4.外聘教师兼课金

五险一金明细

五险一金明细

五险一金明细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以上,这么算下来,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暂时去掉你交的10块钱不谈,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190=603块钱。

所以说在你看不见的情况下,单位交的社保费用其实是你的2倍还多,所以你每个月交社保费的时候千万别心疼呀~你要知道单位比你交的多得多了呢,心疼的其实是单位。

话说回到那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其实江湖上所说的三险一金完全就等于五险一金,只是三险一金是从你个人交的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公积金)来说的,五险一金是从你单位交的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公积金)来说的。

把三险一金说成五险一金其实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

除了单位能为你交社保,其实没工作但有收入的人员或者有单位但单位不交社保的人员也可以自己交社保,不过个人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呀生育呀失业呀公积金呀,你个人都交不起来的。

下面介绍下什么是社会保险缴纳基数刚才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月单位缴纳的社保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差不多是413:190了,那么现在又出来一个问题:自己每个月交的社保费和这个比例有什么关系呢,社保费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呢?大家可能没注意过,各个省市每年都会在7月初发布一个“社会保险最低缴纳基数”,这个基数是根据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福利+各种补贴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经过统计和计算以后确定的,南京今年7月公布的最低基数是1189元,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南京只要是正规为职工缴纳社保的单位,每个月为每个职工交的钱最少为1189×41.3%=491元,而职工每个月最少要交1189×19%+10=236元,这样你和单位每个月应该交的社保费就出来了。

职工薪酬情况预算表

职工薪酬情况预算表
18
19
20
21
一、支付薪酬合计
1.短期薪酬
(1)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其中:住房补贴
年薪制薪酬
(2)职工福利费
(3)基本医疗保险费
(4)补充医疗保险
(5)工伤保险费
(6)生育保险费
(7)住房公积金
(8)工会经费
(9)职工教育经费
(10)短期带薪缺勤
(11)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12)非货币性福利
(13)劳务费
(14)其他短期薪酬
2.离职后福利
(1)设定提存计划
①养老保险费
②失业保险费
③其他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
(2)设定受益计划
①年金缴费
②其他受益计划离职后福利
3.辞退福利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5.其他长期职工薪酬
6.其他
其中:班中餐
补充资料:
一、期末人数(从业人员)
——
——
——
——
——
——
——
——
——
——
——
职工薪酬情况预算表
项 目
2023年
2024年
1-9月
全年预计
栏 次
合计
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
在建工程
专项储备等
合计
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
在建工程
专项储备等
合计
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
在建工程
专项储备等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1
2
3
4
5
6
7
8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五险一金是指职工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一般指政府规定的岗位、工资等由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标准规定的待遇。

五险一金作为国家普惠制度所规定的合法性基础,是为了能够保障职工的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而设立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表。

一、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而设立的普惠制度。

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缴纳比例为20%,职工缴纳比例为8%,二者共同合计为28%。

例如:职工每月工资为5000元,企业应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0%,即5000元*20%=1000元。

职工应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8%,即5000元*8%=400元。

二者合计共计1400元,其中职工个人缴纳比例为400元。

二、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职工的医疗需求而设立的普惠制度。

医疗保险的缴纳比例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缴纳比例为10%,职工缴纳比例为2%,二者共同合计为12%。

例如:职工每月工资为6000元,企业应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0%,即6000元*10%=600元。

职工应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为2%,即6000元*2%=120元。

二者合计共计720元,其中职工个人缴纳比例为120元。

三、失业保险职工失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职工失业后的生活而设立的普惠制度。

失业保险的缴纳比例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缴纳比例为1%,职工缴纳比例为0.5%,二者共同合计为1.5%。

例如:职工每月工资为8000元,企业应缴纳失业保险的比例为1%,即8000元*1%=80元。

职工应缴纳失业保险的比例为0.5%,即8000元*0.5%=40元。

二者合计共计120元,其中职工个人缴纳比例为40元。

四、工伤保险职工工伤保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而设立的普惠制度。

工伤保险的缴纳比例是企业全额缴纳,其中标准为职工上年度工资的0.4%至1.2%不等。

例如:公司规定工伤保险的缴纳比例为1%,职工上年度工资为10万元,工伤保险的缴纳金额为10万元*1%=1000元,这笔费用由企业全额缴纳。

企业员工五险一金计算样表

企业员工五险一金计算样表
成都市XXXXXX公司2015年五险一金计算表
部门: 上年月平工资 户口 (社保申报基 应发工资 数)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20000 21000 22000 23000 24000 25000 26000 27000 28000 29000 30000 31000 32000 33000 34000 595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20000 21000 22000 23000 24000 25000 26000 27000 28000 29000 30000 31000 32000 33000 34000 595000 个人应扣缴金额 实发金额 合计 291.88 344.60 495.00 660.00 825.00 990.00 1155.00 1320.00 1485.00 1650.00 1815.00 1980.00 2143.03 2237.51 2297.51 2357.51 2417.51 2477.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2492.51 66822.22 养老保险 143.28 160.00 240.00 320.00 400.00 480.00 560.00 640.00 720.00 800.00 880.00 960.00 1040.00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1074.48 29907.36 医疗保险 51.68 51.68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220.00 240.00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258.42 7288.6 失业保险 12.92 12.92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64.61 1822.26 公积金 84.00 120.00 180.00 240.00 300.00 360.00 420.00 480.00 540.00 600.00 660.00 720.00 780.00 840.00 900.00 960.00 1020.00 1080.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1095.00 27804 合计 708.12 705.76 1655.40 783.56 2505.00 1086.00 3340.00 1448.00 4175.00 1810.00 5010.00 2172.00 5845.00 2534.00 6680.00 2896.00 7515.00 3258.00 8350.00 3620.00 9185.00 3982.00 10020.00 4344.00 10856.97 4697.96 11762.49 4844.16 12702.49 4904.16 13642.49 4964.16 14582.49 5024.16 15522.49 5084.16 16507.49 5099.16 17507.49 5099.16 18507.49 5099.16 19507.49 5099.16 20507.49 5099.16 21507.49 5099.16 22507.49 5099.16 23507.49 5099.16 24507.49 5099.16 25507.49 5099.16 26507.49 5099.16 27507.49 5099.16 28507.49 5099.16 29507.49 5099.16 30507.49 5099.16 31507.49 5099.16 528177.78 139744.64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358.20 193.80 400.00 193.80 600.00 225.00 800.00 300.00 1000.00 375.00 1200.00 450.00 1400.00 525.00 1600.00 600.00 1800.00 675.00 2000.00 750.00 2200.00 825.00 2400.00 900.00 2600.0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2686.20 969.08 74768.4 27332.36 失业保险 38.76 38.76 45.00 60.00 75.00 90.00 105.00 120.00 135.00 150.00 165.00 180.00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193.82 5466.56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15.50 15.5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66.00 72.00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2186.66 15.50 15.5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66.00 72.00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77.53 2186.66 单位扣缴金额

北京五险一金测算表

北京五险一金测算表

金额 个人比例
720.00
12%
660.00
12%
600.00
12%
540.00
12%
264.00
12%
金额 720.00 660.00 600.00 540.00 264.00
小计
企业承担合计 个人承担合计
1,440.00
2,688.00
1,335.00
1,320.00
2,464.00
1,224.00
缴费基数 企业比例
6000
1%
5500
1%
5000
1%
4500
1%
3613
1%
失业保险
金额 个人比例
60.00
0%
55.00
0%
50.00
0%
45.00
0%
36.13
0%
金额 12.00 11.00 10.00 9.00 7.23
小计 缴费基数 企业比例
72.00
6000
1%
66.00
5500
1%
1,200.00
2,240.00
1,113.00
1,080.00
2,016.00
1,002.00
528.00
1,648.74
670.47
合计
4,023.00 3,688.00 3,353.00 3,018.00 2,319.21
4500
1%
4 个人比例 金额
48.00
0% -
44.00
0% -
40.00
0% -
36.00
0% -
42.88
0% -
小计 缴费基数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五险一金是指职工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的实行,是国家为保障职工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而制定的一项政策。

本文主要介绍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表。

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职工终老后的基本保障,保障职工按时领取到养老金。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职工个人应缴纳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应缴纳20%以上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其中20%以上的金额,具体缴纳比例由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保障职工医疗费的基本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职工个人应缴纳2%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应缴纳10%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其中10%以上的金额,具体缴纳比例由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三、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保障职工在工作期间遭受工伤或职业病的医疗和抚恤的基本保险,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为: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职工个人不需缴纳。

四、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保障职工离职后暂时失业期间的基本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为:职工个人应缴纳1%的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缴纳1%的失业保险费。

五、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保障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为: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职工个人不需缴纳。

六、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积累购房资金的基本途径,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为:职工个人应缴纳5%的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应缴纳5%的住房公积金。

总的来说,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一项较大的负担。

但是,五险一金制度的实行,对于保障职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国家社会安全体系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在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协商下,可以通过制定更为灵活的政策,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使得五险一金制度更加合理、成为有效保障职工权益的制度。

员工社会保险计算表

员工社会保险计算表

员工社会保险计算表员工社会保险计算表1、引言本文档用于记录和计算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用,以确保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缴费和申报。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列出计算过程和相关指导,以便正确进行社会保险费用的计算和申报。

2、参保人员和基本信息2.1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2.2 联系号:______________2.3 参保日期:______________2.4 缴费基数:______________3、社会保险费用计算3.1 养老保险费用计算3.1.1 缴费比例:______________3.1.2 实际缴费金额:______________3.1.3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3.2 医疗保险费用计算3.2.1 缴费比例:______________3.2.2 实际缴费金额:______________ 3.2.3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3.3 失业保险费用计算3.3.1 缴费比例:______________3.3.2 实际缴费金额:______________ 3.3.3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3.4 工伤保险费用计算3.4.1 缴费比例:______________3.4.2 实际缴费金额:______________ 3.4.3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3.5 生育保险费用计算3.5.1 缴费比例:______________3.5.2 实际缴费金额:______________3.5.3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4、社会保险费用申报4.1 缴费基数确认4.1.1 相关要求:______________ 4.1.2 证明文件:______________ 4.2 缴费申报材料准备4.2.1 相关要求:______________ 4.2.2 申报表格:______________ 4.2.3 附件:______________4.3 缴费申报流程4.3.1 填写申报表格4.3.2 准备申报材料4.3.3 提交申报材料4.4 缴费申报确认4.4.1 审核流程:______________4.4.2 审核结果:______________5、附件5.1 相关证明文件[附件名称 1]:______________ [附件名称 2]:______________:::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法律:[法律名称]:法律注释6.2 法规:[法规名称]:法规注释6.3 规定:[规定名称]:规定注释7、结束语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阅附件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天津市
比例 缴费额 缴费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 比例 缴费额 缴费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 比例
天津市
广州市 缴费额 缴费合计 缴费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 比例 缴费额
保险种类
深圳市
五险一金预算 北京市
缴费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 比例 缴费额 缴费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
养老 工伤 医疗 生育 大病
失业
住房 年缴额 说明:
单位 个人
单位
单位 地方补充
个人 单位 单位 个人 单位 (按最低缴费) 个人 (按最低缴费) 单位 个人 单位 个人 合计
五险一金预算表 北京市
陕西省渭南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