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及其分析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答题技巧大全哲学选择题答题技巧答题技巧一、看材料。
现在的问答题基本都是材料题,先初看材料,把握材料的大致内容和重点,以及材料内部几句话(或者是几个材料)之间的关系。
答题技巧二、审问题的设问。
1、审范围。
弄清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如请你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的相关知识回答。
2、审导语。
弄清题目设问的方向,是要求答原因,还是答结果,一般就是三类:是什么(体现什么)、为什么(必然性、必要性、意义、作用)、干什么(、、步骤、怎么办)。
答题技巧三、把材料与设问联结起来分析。
找到材料里相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重点和关键内容与题目所要求的范围的原理关联起来,找到相关的哲学原理;然后根据导语设定的方向要求弄清是要答世界观(是什么、怎么样),还是要答方法论(怎么办)。
答题技巧四、组织答案。
1、答案要有条理,分要点。
一个要点不管长短都要写一自然段,下一个要点另起一个自然段,并编好序号。
切忌不分段落、没有序号。
尽量把一个意思在一个要点里表达充分完整,不要拖泥带水,也不要几个要点都答同一个东西。
2、一般要原理加分析。
只有原理没有分析或只有分析没有原理都要不妥,除非问题明确要求只答原理不需分析。
怎么分析,当然就是把材料里的东西用原理表述出来。
3、看问题的分量设置要点数量。
一般2--3分为一个答题要点,根据分量准备相应数量的答案要点,如这一问分量是8分,就要准备四个答题要点。
一般都要多准备一个,以防前面的某一个不符合题目要求。
4、书写干净整洁。
哲学答题技巧答题技巧一、如何看待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是有区别的,【差异、对立】,?和?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统一:?和?是相互依存的,【联系、统一】。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片面强调是错误的。
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意义】。
答题技巧二、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的关系: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联系材料:?问题涉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高中哲学问答题的审题方法及做题技巧
高中哲学问答题的审题方法及做题技巧一、问题的提出高中哲学问答题在考试中多以时事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这些背景材料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多以新近发生的热点或焦点问题为主,然后设置问题,考察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学生最害怕的是材料分析题,面对材料,不知道如何去研读和分析,更不知道怎去组织答案。
主要原因不是学生教材基本知识掌握不牢,而是没有掌握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二、哲学材料问答题的审题方法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和要求,是做好题的关键。
政治问答题的材料一般是引用实际生活中有意义的典型事实,多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焦点问题。
很多学生一遇到材料,不仔细研读材料,组织答案时不结合材料或照抄材料,其结果只能是得分率很低。
要准确的把握题意,必须掌握材料分析题审题的方法。
材料分析题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组成,审题方法应包括审读材料和审读设问两个方面。
1、审读材料(1)、概括材料,明确中心一段材料或数段材料,其必围绕着一个(多个)中心而展开,其背后映射的是教材中已涉及的有关哲学道理,这些问题最大的特点便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需要学生要仔细研读材料,抓住其中心,明确其重点,最终概括出材料主要意思,这是作题的关键一步。
比如:试题:(2004.天津文综,3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过程,作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公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过阅读分析确定本题的中心是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理清材料层次,概括各层大意材料分析题往往有多层或多组材料组成,有的材料没有明显层次。
哲学答题技巧
的特点,因此,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尊 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满足文化需求。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
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1、(通过审题找到辩点,注意分析辩题中的合理部分,也 要注意分析题中的不合理部分,切不可犯片面性错误) 参考答案: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 史积淀的过程,它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题中观点有一 定的合理性。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只有不断 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弘扬和培育中华 民族精神,要发挥“主心骨”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还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答题模板:解答时,前提是找全论点,关键是找准辨点,原则是先辨后析, 必要时有所评判。对于完全 错误或完全 正确的论点,加以判断并分析;对 于既有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成分,或者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或者表述不全 面的辨点要指出合理成分并加以分析和评价,或指出不合理成分并加以分析、 补充、评价。
注意四点:一是尽量不要对整个题目做整体判断,只能对分论点做个别判断; 二是要有辨有析必要时有评;三是尽量指出其错误的理论关键点、思维方式 缺陷、错误实质或危害;四是科学分析 ,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
实事求是。
10.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经验。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 精神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 11.集中精力。重点。关键。重心。中心。突破口。突出问题。着眼于。着重。 首要。
哲学原理答题模板(原理+方法论+材料)
哲学原理答题模板(原理+方法论+材料)哲学原理答题模板(原理+方法论+材料)一、唯物论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材料2.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要尊重客观规律。
+材料③要把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材料3.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材料。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③要把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材料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材料。
②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材料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材料二、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具有客观性。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材料;②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材料2.联系具有多样性。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材料;③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材料。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第一篇: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同学们对高考政治中哲学部分常感到棘手,拿不定主意该用什么原理,以致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有人总结出如下规律:1.世界是物质的,凡是题中出现思想、道德、精神、理论、真理、“三讲”、“双思”、“三观”等关键词,都符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物质是运动的,凡是物质都与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运动是有规律的,凡是物质的运动都有其规律,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凡是分析事物的左右关系,都符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5.事物是发展的,凡是分析事物的前后关系,都符合发展原理,核心是量变与质变。
6.事物是矛盾的,凡是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都符合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方法论上即一分为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7.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凡是认识的目的都是实践,实践与认识循环往复,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8.价值规律,凡是经济类问题都符合价值规律。
得分不高的原因分析:1.审题不细。
一是不能具体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领会并把握它的基本内容,不善于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是把握不住试题的基本意图和设问的指向。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贴近、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不能满天撒网、空泛议论甚至不着边际地议论,时间花了不少,文字写得满满的,却没有多少有效的内容,分数与字数无关,阅卷老师不会因为你写的字多,就给你同情分的。
2.理论无法说明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
一些考生“运用”能力较差,主要表现:①答非所问,盲目地套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瞎写一气。
②笼统回答,泛泛地说些道理,不能切题,缺少实质性的认识和分析。
③机械、死板地写几个定义式的句子,不会拿这个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去灵活说明应回答的问题。
④片面性,不能作全面、完整的回答。
3.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常见的哲学题答题套路
哲学中的大题答题技巧1.请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知识,分析······答题技巧:(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就在于他的物质性—尊重客观世界(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且规律能被人类利用—尊重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4)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要站在相对静止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例题1: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12分)2.请你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技巧:(1)规律是事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固有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任何运动存在规律—尊重规律(3)规律可以被人们利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2016年3月23日是第五十六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旨在呼吁公众正视气候风险,关注气候安全,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监测表明,自188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85℃,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常年高出0.76℃,再次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认为,如果全球气温比工亚化前升温达到或超过4℃,气候变化将进一步放大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风险并产生各种新的风险,人类社会将置于更加不确定和更加难以控制的气候风险之中。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及其分析
2.解题技巧:抓关键词 或 中心问题
①带着问题读材料,按顺序逐句分析题目材料(同时不能忽略整体思想),抓关 键词(有效信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把有效信息与教 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②再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顺序检查和排列原理;
抓关键词解哲学题
1.“根据……针对……
由…..决定”
——此类语言哲理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 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精神、路线、方针、政策、道德、法律、法规、观念、思 想……的影响或作用”,”发现……, ……研究成功”
——此类语言哲理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题型五: “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价值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或者 “有哪些哲学道理”、
“ 找出……的哲学依据”
1. 题型特点:
没有板快知识范围界定和材料内容限定,只是要求用哲理、哲学常识、哲学 知识分析。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 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
哲学问答题常见题型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 值观) 对上 述材料进 行分析 或者 “ 找出……的哲学依据”
题型二:“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
或者 “运用所学的××原理说明……的意义”
题型四: “如何做到×××(原理)的”
方法论要求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的
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与绝招
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与绝招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哲学一、哲学思想与唯物主义0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提示】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4)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3)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示】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二、认识论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设问模式(1)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结合材料,分析真理的特点与追求真理的过程。
2.答题要素(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提示】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和实践过程。
【提示】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三、联系观和发展观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提示】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
• 2010年北京卷38题第4问 • 材料一: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我国竞争 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新一 代信息技术前沿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 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 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 • 材料二: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 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 保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 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 要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 •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 明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例2
• 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在材料中 是如何体现的?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会议肯定了2006 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也看到 了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这是坚持全面观点 的表现。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做到“三个协调”,促进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是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表现 •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 矛盾。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重中之重,说明了办 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当前我国 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正确政策。
•
材料一: 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 京举行。会议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和党的建设都①取得了新成绩,但在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 突出的矛盾。所以要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②做到“三个协调”: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上,要继续把 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③重中之重。 材料二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5起,上调存 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6 年初至今我国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2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执行9.5%的标准。央行再次调整政策,房地产 公司的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④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及其分析 ppt课件
2.解题技巧:抓关键词 或 中心问题
①带着问题读材料,按顺序逐句分析题目材料(同时不能忽略整体思想),抓关 键词(有效信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把有效信息与教 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②再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顺序检查和排列原理;
3.答题格式: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 材料分析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山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闯出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中山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发展形势。指出随着改 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
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了构建和谐中山,中山人在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 下,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具体实践。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山人在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过程中体现了 哪些哲学思想?
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的观点。中山人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 醒的头脑,正确把握发展大局,适时提出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目标。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中山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事物, 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建设。
题型二:“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
或者 “运用所学的××原理说明……的意义”
题型四: “如何做到×××(原理)的”
题型五: “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ppt课件
13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价值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或者 “有哪些哲学道理”、
哲学问答题答题方法讲解
•
•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只有在的正确认识指导下 进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可持续发 展。(4分)
2014年高二政治期末考试
论述题
•
目前,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 些问题: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导致资 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发展 不协调,城镇布局紊乱,不同规模、类型的城 市和城镇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由于行政壁 垒的分割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城市各行其是, 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 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2分)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关系 原理.(试点、典型、借鉴)
总结矛盾分析法:
• 1.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的 看问题(必有这一点.) •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 3.正确处理主次矛盾,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 辩证 法
矛盾的观点 辩证否定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价值观 如何实现人 生价值
价值观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的标准;价值观的特点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 在砥砺自我中实现;立足社会实践
物质决定意识 哲学问答题的表述
辩证唯 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
如何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认识论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 系统优化法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进性和曲折性;量 变和质变;内因和外因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矛盾普特关 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实质是扬弃;联系和发展的环节;革命批判精神; 树立创新意识 人民群众观点
公基哲学题答题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哲学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其他招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本文将提供一些答题技巧。
1.理解基本概念在回答公基哲学题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例如,要了解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只有对这些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回答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
2.把握关键词在审题时,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定位到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题目中提到“矛盾”、“主要矛盾”等词汇,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辩证法的相关原理。
3.运用基本原理在回答问题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是解答公基哲学题的基本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回答关于发展的问题时,可以运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回答关于认识的问题时,可以运用认识论的原理。
4.举例说明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这样既可以丰富答案内容,又可以增强说服力。
在选择例子时,要注意选择与题目相关、易于理解的例子,避免举一些生僻、复杂的例子。
5.逻辑清晰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可以先简要概括自己的观点,然后分点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在阐述过程中,要注意论述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跳跃性的论述。
6.注意字数要求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控制字数。
一般来说,公基哲学题的字数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答题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述。
同时,要注意审题,确保自己的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
7.多做练习提高公基哲学题答题能力的关键是多做练习。
通过不断地做题、总结经验,可以逐渐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及时调整解题策略。
8.保持冷静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自信的心态。
哲学解题技巧
盾 5、矛盾不平衡性原理:
(1)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 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两者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 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
(1)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 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知识 板块 NO.2
辨
证
法 ③
原理 名称
原理内容(世界观)
方法论要求
1、矛盾的含义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存 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时时有矛盾
①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②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观点, 坚持两分法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弱点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
论
用
正确的意识
①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辨证关系关系原理
(1)规律是客观的,发挥 主观能 动性必须尊重客观 规律
(2)认识和利用规律,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因果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 动的自觉性与预见性。
(2)整体与部分原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 ①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 位,统率着部分 ②部分制约整体,有 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学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
答题时应采取“三步曲”: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
第二步:联系答。
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
第三步: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例题】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
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
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例题】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浅谈高考哲学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浅谈高考哲学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在解答哲学问答题时所需要调动和应用的哲学知识,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所设置的材料信息和提出的问题要求,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从哲学知识中找出相应的知识,将它重现,并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将它运用在实际范围中。
问题需要回答什么,回答到什么程度,决定了学生运用知识的方向和范围。
从近几年高考对哲学问答题的考查方式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和认识类。
一、是什么类型1.某段材料(文字或图表)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及如何体现这些哲理的?这类问答题是哲学常识中常见的考查方式。
解答时,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中可对应概括出相应的哲学原理。
一般来说,材料信息与哲学原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材料信息,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与之对应。
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既要通篇阅读,把握材料提供的整体信息,并从中领悟出其所体现的哲理;又要字斟句酌,从材料提供的局部信息中找出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同时,还要审分值,一个原理及分析往往占3—5分,每题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原理或方法论。
如果能体现三个以上原理或方法论,要注意选择最恰当的,最能体现题意的。
从答题方法上看,要善于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
所谓演绎法,即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点和原理的,即理论联系实际。
所谓归纳法,即材料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知识点和哲学原理,也就是把材料翻译成知识点或原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一板块(唯物论、辩证法、人生观、认识论)某一原理的或某一观点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等)?这类题型先从设问中找到相对应的哲学原理,再从该原理的世界观中提炼出数个具体的理论观点,再将理论观点与材料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说明即可。
3.运用所学的某一原理对上述材料或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问题。
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打出所需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的具体问题,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对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哲学生活题型及解题方法
02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 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 “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
【名师论 剑】
“启示”类设问
【例】(2011·长沙模拟)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 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 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 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 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 飘摇。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 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
2.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解题思路:“启示”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分析材料,明确材 料中的做法。对材料要全面分析,特别要分析状态和措施两个层次。从 状态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 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 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又有 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 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二是回归课本,找到 知识的对应点。在上述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再回归课本,把分析得出的 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 —“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些, 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
高考常见哲学问答题的设问类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常见哲学问答题的设问类型及解题方法题型一:运用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
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题型二: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
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
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
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
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
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等理论)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题解题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1、读:审设问弄清类型2、找:审材料找准题眼3、答:审文字做到规范有哪些类型的设问?如何找准题眼?如何规范?NO.1 知识储备,过基本知识关(前提);NO.2 掌握题型与相应解题方法,在审题(审题型和审材料)中过方法关(技巧);NO.3 答题规范,过格式关.(表现)幻灯片4能力备考是重点,落实基础是关键NO.1 知识储备,过基本知识关;1. 分清知识板快,过范围关;哲学四大板块:(1)(辨证)唯物论 (2)(唯物)辩证法(3)认识论(4)价值观、人生观2. 熟记原理内容与方法论,过知识关;幻灯片11NO.2 掌握题型与相应解题方法,在审题中过方法关●哲学问答题常见题型●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者“找出……的哲学依据”●题型二:“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者“运用所学的××原理说明……的意义”●题型四:“如何做到×××(原理)的”●题型五:“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幻灯片12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者“有哪些哲学道理”、“找出……的哲学依据”● 1. 题型特点:●没有板快知识范围界定和材料内容限定,只是要求用哲理、哲学常识、哲学知识分析。
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
● 2.解题技巧:抓关键词或中心问题●①带着问题读材料,按顺序逐句分析题目材料(同时不能忽略整体思想),抓关键词(有效信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把有效信息与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②再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顺序检查和排列原理;● 3.答题格式: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 材料分析● 4. 例题在线1幻灯片13例题在线1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人,①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最近10年以及未来20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④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矛盾凸显期。
怎样减少现代化转型的阵痛,中山人不断进行着探索,⑤他们现正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构建和谐中山的具体实践。
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可贵的是,中山历届党委政府都本着对中山父老乡亲和中山长远发展负责的精神,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②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尽最大可能避免走弯路,③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为中山人生活质量、生存价值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注:“两个适宜”是指适宜创业和适宜居住)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山人在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过程中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的观点。
中山人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发展大局,适时提出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目标。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中山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事物,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中山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闯出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中山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发展形势。
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
●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为了构建和谐中山,中山人在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具体实践。
幻灯片14抓关键词解哲学题● 1.“根据……针对……由…..决定”●——此类语言哲理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精神、路线、方针、政策、道德、法律、法规、观念、思想……的影响或作用”,”发现……,……研究成功”●——此类语言哲理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面向市场,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此类语言哲理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4.“……..有利于……会促进…..会带动……”●——此类语言哲理是:联系的观点幻灯片15● 5.“全局、各地方、各部门各部分”●——此类语言哲理是:整体和部分● 6.“创新、改革……”●——此类语言哲理是:发展的观点● 7.“既…….又….. 虽然…..但是”●——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8.“第一、重点、关键、首要、中心”●——此类语言哲理是:抓主要矛盾,即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幻灯片16●8.“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此类语言哲理是:量变和质变,整体和部分●9.“内需、国内、自力更生、自身、自己”●——此类语言哲理是:内因●10.“机遇、国际、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此类语言哲理是:外因●11.“以人为本、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即强调人的……”●——此类语言哲理是: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题型二:“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1. 题型特点:●此题型和题型一一样,考生需自己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发挥的自由度大,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
● 2.解题技巧:●(1)用归纳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词找到材料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原理,把命题内容翻译成知识点原理;●(2)用演绎的方法写出材料是怎样体现所归纳的知识点原理,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3)答案一般多个要点。
幻灯片18例题在线2 材料一: 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①取得了新成绩,但在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
所以要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②做到“三个协调”: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上,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③重中之重。
材料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5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自2006年初至今我国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2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执行9.5%的标准。
央行再次调整政策,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④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会议肯定了2006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这是坚持全面观点的表现。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做到“三个协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表现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说明了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正确政策。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者“运用所学的××原理,分析……的意义、原因等)”● 1.题型特点:●有具体知识范围界定和材料内容限定,要求用具体的某一个原理知识来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
● 2.解题技巧:●①理解题意,列出课本上该原理的小原理。
往往采用“总-分”法。
②把小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题目中的实际问题,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要注意原理和材料的分层对应性。
③注意必须用限的定原理,避免出现不是题目要求中的原理3.答题格式:小原理+ 方法论要求 + 材料分析幻灯片20例题在线3-1:①从“神一”到“神六”,第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
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②艰难险阻就越多。
神六“多人多天”飞行成功,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③坚实的基础。
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悔!”还有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于登攀、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神一”到“神六”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神一”到“神六”的过程,每一次优化、完善、改进和新的收获,体现了这一点。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神一”到“神六”的过程,遇到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成功。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神六”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幻灯片21例题在线3-2:建设现代化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①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②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培育新型农民对推进农村建设的意义。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培育新型农民,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幻灯片22●题型四:“如何做到×××原理(方法论)的”● 1.题型特点:●材料不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是考查“怎么做(到)”。
因此答题时要注意: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最常见的如“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的?”“如何坚持联系观点的?”等。
● 2.解题技巧:●①列出该原理(方法论)的小方法论。
●②按顺序逐句分析题目(材料)的措施、做法,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小方法论。
●③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 3.答题格式:●方法论要求(还可以在方法论前后加简单原理内容,和材料融合在一起)+ 材料分析● 4.例题在线4幻灯片23例题在线4 材料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并具体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