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第二章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学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学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生态学的概念经典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居住环境的科学。
(1866年德国海克尔)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奥德姆)现代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生态系统(2)研究内容: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①个体生态学(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学相当)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可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可分为: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可分为: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可分为: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1.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般地说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前)(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1866年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科学名词(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出现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叫渗透交叉;生态学学派分化(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今):1935年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939年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2.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迄今尚难以或无法使自然现象全面地在实验室内再现,故野外调查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实验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3.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通过系统分析来研究生态系统,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ps:系统分析指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二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二1、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演替的方向性: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②物种组成由多到少;③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④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
(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
2、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
3、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1)位置上: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2)生态环境:较复杂多样。
(3)种类多样性高,某些种的密度大。
4、简述群落成层现象。
(1)植物的地上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照(2)植物的地下成层现象,主要原因矿物质、养分、水;(3)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4)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温度。
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2)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环境;(3)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1、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
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种类组成特征;(2)外貌和结构特征;(3)动态特征。
3、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1)多度和密度;(2)频度;(3)盖度;(4)优势度;(5)重要值。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答案指导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C、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D、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下面属于第二级生物群系的是()。
A.阔叶落叶林B.常绿阔叶林C.竹林D.针叶林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模式B、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多样性C、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开放系统B.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更新的特点C. 生态系统是一种静态、稳定的系统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法则5、下列关于生态学中碳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B.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D. 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包括哪些?A. 单向流动,不循环B. 双向流动,可以循环C. 可以循环,但能量损失D. 单向流动,能量损失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物种演化D、土壤风化8、环境问题的形成与表层元素亏缺和营养物过量有关,土壤与其他环境介质不同,其特点是()。
A. 即使营养物过量也不会出现表层元素亏缺的现象B. 与其他介质相比,土壤所容纳的一个元素种类和数量都更多C. 营养元素的过量会使退化生态系统出现纳德帕米尔现象D. 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环境介质有关,与生产方式、人口问题、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也有很大关系9、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单位是( C )A、种群B、群落C、个体D、生态系统10、生态位是指:A.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B. 生物具体的生存环境C. 生物所占的生物量D. 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植物界中最低级的是藻类,_______ 通常呈悬浮状态,_______ 呈胶体状态,而真核藻类的聚集体称为_______ 。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7年成⼈⾼考专升本⽣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2017年成⼈⾼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第⼀部分选择题(40分)⼀、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项符合题⽬要求的)1.最先使⽤“⽣物学多层蛋糕”这⼀提法的⽣态学家是( )A.埃尔顿B.谢尔福德C.奥德姆D.苏卡乔夫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 )A.升⾼B.降低C.不变D.不确定3.⼀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物个体的集合称为( )A.种群B.物种C.群落D.⽣态系统4.我国⼟壤酸碱度分为( )A.3级B.4级C.5级D.6级5.下列⽣态系统中,⾷物⽹结构最简单的是( )A.荒漠B.湿地C.草原D.森林6.下列不属于⾃然⽣态系统的是( )A.冻原B.河流C.果园D.荒漠7.与⽔⽣植物相⽐,陆⽣植物通⽓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 )A.发达,不发达B.发达,发达C.不发达,发达D.不发达,不发达8.在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数占全部样⽅数的百分⽐为该物种的( )A.多度B.密度C.频度D.盖度9.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A.U型B.S型C.J型D.V型10.根据⽣态位理论,在⼀个群落中,⽣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 ) A.趋于互补,利⽤率低B.趋于互补,利⽤率⾼C.趋于竞争,利⽤率⾼D.趋于竞争,利⽤率低11.与阴性植物(如⼈参)相⽐,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适于⽣长在强光照环境B.光补偿点较⾼,适于⽣长在荫蔽环境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长在强光照环境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长在荫蔽环境12.按演替发⽣的起始条件分类,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 )A.循环演替B.次⽣演替C.进展演替D.逆⾏演替13.若某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字塔形,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是( ) A.衰退B.稳定C.增长D.不确定14.下列属于热带⾬林特点的是( )A.种类组成极⼒丰富B.⽣态位分化不明显C.季相交替⾮常明显D.藤本植物极为罕见15.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代表⽣物学零度的是( )A.K B.ⅣC.T D.C16.坡向不同,其温度和湿度也不同。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生物与光因子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光。
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因子,它包括光照度、光质和日照长度的周期变化等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生物本身对这些变化的光因子也有着极其多样的适应。
一、生物与光照强度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影响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辐射量大小。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开始下降,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图2—3a)。
另外,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其他生态因子都保持恒定时,光合积累和呼吸消耗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平衡就主要决定于光照强度。
光补偿点的光照强度就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不同植物由于适应不同光照条件,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有很大差异,阴性植物比阳性植物能更好地利用弱光,它们在极低的光照强度下便能达到光饱和点,而阳性植物的光饱和点要高得多(图2—3b)。
光照强度对植物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光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与成熟。
弱光下植物色素不能形成,细胞纵向伸长,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植株为黄色软弱状,发生黄化现象。
果实颜色的花青素的含量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强光照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强光照通常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如可使粮食作物营养物质充分积累、提高籽粒充实度,使水果糖分含量增加、色素等外观品质充分形成等。
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形态分化也对光强有一定反应。
光虽不作为动物能量的直接来源,但作用于动物的时空定向、诱导视觉和神经系统、调节激素和内分泌水平。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物与温度因子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的重要生态因子,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影响。
地球表面的温度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空间上它随纬度、海拔高度、生态系统的垂直高度各种小生境而变化;在时间上它有一年的四季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
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1.温度与生物生长任何一种生物,其生命活动中每一生理生化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
然而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酶的活性就将受到制约。
例如,高温将使蛋白质凝固,酶系统失活,低温将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是不一样的。
例如,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5~35℃,最低温度是8℃,45℃中止活动,46.5℃就要死亡;雪球藻和雪衣藻只能在冰点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而生长在温泉中的生物可以耐受100℃的高温,一般地说,生长在低纬度的生物高温阈值偏高,而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偏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横断面上大多可以看到明显的年轮,这就是植物生长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真实写照。
同样,动物的鳞片、耳石等,也有这样的“记录”。
2.温度与生物发育温度是生物发育的重要条件。
冬小麦春播只长茎、叶,不能抽穗结实,只有秋播后经历一个冬天,受到低温的锻炼,才能在第二年正常开花结实。
这是因为冬小麦的发育必须先得到一定的低温条件。
冬小麦这种需要以低温为主的生育阶段,叫做春化阶段。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其他的冬性作物和某些二年生植物也像冬小麦一样要求有春化阶段。
不同种(包括不同类型)的植物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不同。
种子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以后的发育中,仍然和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温度高,发育快,果实成熟早;温度低则相反。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四节生物与水因子一、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首先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植物体一般含水量达60%~80%,而动物体含水量比植物更高。
例如,水母含水量高达95%,软体动物达80%~92%,鱼类达80%~90%,鸟类和兽类达70%~75%。
其次,生物体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所以在生物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水交换,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保持一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活动。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最适和最低3个基点。
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
种子萌发时,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水能软化种皮,增强透性,使呼吸加强,同时水能使种子内凝胶状态的原生质转变为溶胶状态,使生理活性增强,促使种子萌发。
水分还影响植物的其他生理活动。
如果含水量不足,便会造成植物萎蔫,植物萎蔫前蒸腾量减少,同化产物减少,呼吸增加,从而导致生长基本停止。
水对动物也有较重要的影响。
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
例如,降雨季节在草原上形成一些暂时性水潭,其中生活着一些水生昆虫,其密度往往很高,但雨季一过,它们就进人滞育期。
此外,许多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
例如,大洋洲鹦鹉遇到干旱年份就停止繁殖;羚羊幼兽的出生时间,正好是降水和植被茂盛的时期。
3.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降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主要因地理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的不同所致。
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3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及荒漠区。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环境的概念广义的环境概念是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生物的栖息地,生物是环境的主体。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在环境科学中,人类是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因此,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一定主体而言,主体不同,环境内涵不同,即使是同一主体,由于对主体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尺度不同,环境的分辨率也不同。
即环境有大小之分。
如对生物主体而言,生物环境可大到整个宇宙,小至细胞环境。
对于某个具体生物群落而言,环境是指所在地段上影响该群落发生发展的全部无机因素和有机因素的总和。
环境这个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具体的,相对每个具体主体及研究对象而言,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2.环境的类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
一般可按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影响的范围等进行分类。
(1)按环境主体来分类①人类环境,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的总和。
②生物环境,指生物周围一切因子的总和。
(2)按环境性质分类①自然环境,指没有受干扰的环境。
又可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②半自然环境,被人类干扰和破坏后的自然环境。
例如农业环境等。
③社会环境,又可分为:聚落环境(院落、村落);生产环境(工厂、矿山);交通环境(如火车站、机场、港口);文化环境(风景、古迹、学校);政治环境(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法律等)。
(3)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来分类①原生环境,即自然环境。
②次生环境,又可分为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4)按环境范围大小分类①宇宙环境,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是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地球邻近天体的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也有人称之为空间环境。
宇宙环境由广阔的空间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组成,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17年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7年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生命与群落的相同特征是(分数:2.00)A.多样性B.运动√C.静止D.丰富解析:2.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指的是(分数:2.00)A.密度√B.多度C.频度D.优势度解析:3.大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分数:2.00)A.N2√B.O2C.CO2D.He解析:4.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解析:5.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分数:2.00)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解析:6.下列关于群落概念,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群落内植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B.群落内动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C.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D.群落的特征就是植物个体的特征√解析:7.营养物质循环的研究阶段不包括(分数:2.00)A.主要元素在系统内的循环B.氮、磷的循环周期√C.元素的相互关系D.元素循环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解析:8.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分数:2.00)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B.表述的是能量毫无损失地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D.光合作用生成物所含有的能量多于光合作用反应物所含有的能量,故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9.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分数:2.00)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解析:10.在北半球中维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分数:2.00)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解析:11.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K=N(T-T0)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K是变量B.K只随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D.K与N、T、T0无关解析:12.生物固氮的过程是将大气中的N2转化为(分数:2.00)A.NO3B.N2OC.NH3√D.NO2解析:13.全球范围内,影响陆地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日光B.温度C.面积√D.降水量解析:14.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的是(分数:2.00)A.红光B.青光C.紫光D.蓝光√解析:15.在世代不重叠生物的种群增长模型中,在方程式Nt=λtN0中,当λ>1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是(分数:2.00)A.种群数量下降B.种群数量稳定C.种群数量上升√D.种群无繁殖而发生灭亡解析:16.下列有关坡向地形要素,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向阳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少B.向阳坡面温度较高√C.背阴坡面温度较高D.背阴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解析:17.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分数:2.00)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B.群落造成了环境C.相互影响和制约√D.无关解析:18.在五大社会问题里,核心问题是(分数:2.00)A.人口√B.资源C.粮食D.能源解析:19.在生态学分支学科中,按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①个体生态学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⑦区域生态学(分数:2.00)A.①②③⑦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解析:20.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分数:2.00)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点温度、________和最高点温度。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练习题(含解析)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第 1 页,共 42 页2/25生态学章节习题第一章绪论(15个)一、单选1.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A. 生物群落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个体生态学。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生态学的发展概括起来,分为()A. 六个时期B. 五个时期C. 四个时期D. 三个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分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3.生态学学派分化是在()A.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B.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C.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D. 现代生态学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出现了多个研究重点不同的学派。
在植物生态学方面,英美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极学说,该学说侧重于动态生态研究;法瑞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对群落结构的研究,即侧重于静态生态研究;北欧学派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瓦尔明(E.Warming)在植物地理学方面的工作;苏联学派则主要在生物地理群落(近似于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第 2 页,共 42 页2/254.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 生物个体B. 生物种群C. 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5.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A. 生物组织层次B. 生物类群C. 生境类型D. 应用领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又叫生物圈生态学)。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本科》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题型及考情分析具体题型如下表:题型题数每题分值总分值选择题20小题2分40分填空题20小题2分40分判断题10小题2分20分简答题3小题10分30分论述题1小题20分20分总计54小题150分从表可知,生态学基础的考试题型较多。
分5个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都不低。
正常我们进行学习的话可以拿到30-40分左右。
一般我们报考农学类专业的学员对我们的生态学基础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普遍拿不到高分。
其实生态学考的知识点比较集中,我们只要掌握以下考点,拿到高分还是比较简单。
最少能拿60分以上。
195一、生态学基础选择题考点分析选择题占了40分,一般我们正常的话可以拿到10分以上,掌握我们下面的考点,我们最少可以拿到20分以上。
考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4)生态系统生态学(5)景观生态学;(6)全球生态学3、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4、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5、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6、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4)现代生态学时期7、原地观测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研究;(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和模型196考点二: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2、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3、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和(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
生境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那些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限制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关键性因子,叫做限制因子。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六节生物与大气因子一、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氮占78.09%,氧占20.95%),C02一般仅占空气体积的0.033%。
C02、O2和N2对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C0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02浓度的高低是影响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植物的光合强度与C02浓度密切相关,随着空气中C0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加大,直至达到光合作用的C02饱和点。
对于某些树种如欧洲山毛榉、欧洲云衫、欧洲冷衫、欧洲赤松等,当C02浓度加大到5~8倍时光合强度达到高峰,再增加C02浓度则光合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C02浓度过大,迫使气孔关闭,光合强度开始下降。
农业生产中增加土壤有机肥是提高土壤和地表C02浓度的有效方法,在大棚生产中,可人工施放C02。
在C02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叫做潜在光合能力,与C02饱和点相比,大气中的C02浓度很低,一般达不到C02饱和点,所以C02缺乏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
C4植物的C02补偿点较低,C3植物则较高,C3植物的C02饱和点较高,而C4植物的较低。
因此,增加空气中C02浓度来提高植物对C02的固定时,C3植物提高的效果比C4植物要强。
但C02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在高浓度C02环境下,作物的光合速率最初受到促进,经过一定时间后光合速率可能恢复到以前C02环境下的水平,甚至下降。
长期生活在高浓度C02环境下,可导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对C02的光合驯化,导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过多的同化产物积累所造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合产物的反馈抑制。
2.氧气的生态作用02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通过氧化,生物才能获得生命所必需的能量。
但由于不同环境下氧气压和含氧量的不同,如陆生环境比水生环境含氧量高、大气中比土壤空气中含氧量高、低海拔比高海拔氧气压高。
生物对这些不同的氧气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适应。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总要求: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复习考试内容:一、绪论「要求」掌握生态学的概念及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生态学的定义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4)生态系统生态学(5)景观生态学(6)全球生态学3.生态学分支学科(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4.现代生态学时期(三)生态学的基本视角和研究方法1.基本视角(1)整体观和综合现(2)层次结构理论2.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研究(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和模型二、生物与环境「要求」理解生物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以及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1.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l)环境的概念(2)环境的类型2.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1)生态因子的概念(2)生态因子的分类(3)生态环境和生境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李比希最低率、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二)生物与光因子1.光照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光照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影响(2)生物对光照度的适应类型2.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l)生理辐射(2)红外光和紫外光3.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1)昼夜节律(2)光周期现象(三)生物与温度因子1.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2)生物发育(3)生物的地理分布(4)有效积温法则2.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1)温周期现象(2)物候节律(3)休眠3.极端温度的生态作用(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2)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三、种群生态「要求」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理解种群数量变动及种内、种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种群调节的几个主要学说。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二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二这个时期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
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度。
在此期间出版的有关著作有Jerinings发表的《无脊椎动物的行为》;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V·E·shelford)的《温带美洲的动物群落》等。
在植物生态学方面,继瓦尔明与辛伯尔之后,在生理生态与群落生态方面出现了大量著作。
G.KIebs发表的《随人意的植物发育的改变》;美国H.C.cowels发表的《生态学》;F·E.Chements发表的《生态学及生理学》;美国F.E.CIements发表的《植被的结构与发展》;英国A.G.Tansley发表的《英国的植被类型》等。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生态学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开始了种群研究,并将统计学引入生态学。
英国生态学家A.J.Lotka提出了有关种群增大的数学模型。
出版的动物生态学教本与专著有:美国生态学家R.N.Chapman的《动物生态学》;C.Elton 的《动物生态学》;V·E.shelford的《实验室及野外生态学》等。
l949 年,W.C.Allee等合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瑞典Du Rietz的《近代植物社会学方法论基础》;法国Braun-Blanguet的《植物社会学》;英国A.G.Tansley的《实用植物生态学》;美国F.E.Clements 的《植物的演替》及F.E.Clements与J.E.Weaver合著的《植物生态学》等。
植物生态学的成熟要比动物生态学早半个世纪,并且自19世纪初到中叶,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是平行和相对独立发展的时期。
植物生态学以植物群落学研究为主流,动物生态学则以种群生态学为主流。
XX成人高考本科《生态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XX成人高考本科《生态学根底》复习题及答案第1题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是( )A.后顶极B.前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答案:C第2题能量在两营养级间传递时,通常损失为( )A.30%B.40%C.60%D.90%答案:D第3题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构造特征一般类似于( )A.水生植物B.湿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答案:D第4题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发生的条件是( )A.资源有限B.资源无限C.没有环境阻力D.没有种内种问的竞争答案:A第5题营养级划分的依据是( )A.生物的种类B.生物的食性C.生物的大小D.生物的密度答案:B第6题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 )A.生态位B.群落水平构造C.群落垂直构造D.群落外貌答案:D第7题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 )A.风速差异B.海拔上下C.太阳辐射D.降水量答案:C第8题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 )A.群集分布B.均匀分布C.成丛分布D.随机分布答案:B第9题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 )A.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B.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C.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D.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答案:B第10题以下说法中,支持“个体论”的是( )A.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B.可以重复出现C.与生境都是连续的D.是连续的、可分的、独立存在的答案:C第11题在一些水域中,由于氮、磷等矿物质过多而引起一些浮游生物的突然增殖,并引起水色异常,即赤潮现象。
这一现象属于( )A.生态入侵B.种群平衡C.季节消长D.种群爆发答案:D第12题单项选择修改为了减少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了一种形态构造和生理特性与真菌相似,但毒性相对低的真菌,从而使该果树增产。
园艺家利用的是种间关系中的( )A.寄生关系B.共生关系C.竞争关系D.捕食关系答案:C第13题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A.成丛分布B.均匀分布C.随机分布D.群集分布答案:B第14题小麦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单产较高是由于( )A.土壤肥沃B.昼夜温差大C.降雨多D.日照时间长答案:B第15题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20XX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教材:《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doc
点击查看:2017年成人高考教材信息及目录简介汇总(各科目)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教材:《生态学基础》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教材商品名称:2017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考试辅导教材(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第14版)ISBN:978*********6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2月页数:289字数:440000纸张:18.5作者:曹凑贵定价:35.00元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教材内容简介本书融复习内容与考试内容于一体,不仅有助于考生复习并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考生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提高应试能力。
其内容的编排与“大纲”的知识系统完全一致,不仅充分体现了“大纲”的知识能力要求,而且注重贴近考试实际教材中不仅设有基础知识复习,还收录了大量的应用性和能力型练习题等。
曹凑贵主编的《生态学基础专科起点升本科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考试辅导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专科起点升本科)》编写的。
具有如下特点:紧扣大纲、内容翔实、叙述准确、重点突出,注重基础知识复习和解题能力训练,例题和习题贴近考题,实用性、针对性强,有利于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
通过内容讲解和经典例题解析,注重培养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每个章节后附有大量有针对性的习题和参考答案,方便考生学练结合,及时检验复习效果,增强应考适应能力和信心。
本书问世10余年来,历经多次修订和完善,深受广大考生的好评。
本书得到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向全国推荐。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教材目录一、绪论(一)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二、生物与环境(一)环境与生态因子(二)生物与光因子(三)生物与温度因子(四)生物与水因子(五)生物与土壤因子(六)生物与大气因子(七)生物与地形因子(八)生物对环境的综合适应及影响三、种群生态(一)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二)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三)种内、种间关系(四)种群的进化与适应四、群落生态(一)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三)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四)生物群落的发生与演替(五)生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五、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概述(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四)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稳定(五)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六、应用生态学(一)全球生态问题(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附录1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本科》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题型及考情分析具体题型如下表:题型题数每题分值总分值选择题20小题2分40分填空题20小题2分40分判断题10小题2分20分简答题3小题10分30分论述题1小题20分20分总计54小题150分从表可知,生态学基础的考试题型较多。
分5个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都不低。
正常我们进行学习的话可以拿到30-40分左右。
一般我们报考农学类专业的学员对我们的生态学基础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普遍拿不到高分。
其实生态学考的知识点比较集中,我们只要掌握以下考点,拿到高分还是比较简单。
最少能拿60分以上。
195一、生态学基础选择题考点分析选择题占了40分,一般我们正常的话可以拿到10分以上,掌握我们下面的考点,我们最少可以拿到20分以上。
考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4)生态系统生态学(5)景观生态学;(6)全球生态学3、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4、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5、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6、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4)现代生态学时期7、原地观测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研究;(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和模型196考点二: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2、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3、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和(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
生境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那些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限制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关键性因子,叫做限制因子。
成考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A、动物B、微生物C、绿色植物D、人类2、在生态学中,以下哪个概念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内所有生物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3、下列哪项属于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数量特征?A、物种多样性B、种群密度C、生物群落结构D、生态位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描述错误的是()A.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C. 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5、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概念?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E、遗传学6、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生物圈D. 生态系统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中种群的基本特征?A、出生率和死亡率B、种群密度C、种群年龄结构D、生物多样性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层次?()A、种群B、群落C、生物圈D、生态系统9、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能量流动的特点?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能量流动是循环的C、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能量流动可以从生物群落流向无机环境10、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草原上的野兔B. 森林中的真菌C. 海洋中的珊瑚礁D. 农田里的蚯蚓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 ,它们通过________ 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其中物质循环的媒介是 __________ ,能量流动的媒介是 __________ 。
3、在生态学中,生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高的区域,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也相对较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第二章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
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
(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
替。
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
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因子。
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
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
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
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
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15、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 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16、用图形表示耐性定律,并简要说明各区域生物的特点。
17、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C)
A.高温、高湿
B.高温、中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18、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
A.气候驯化
B.调节
C.实验驯化
D.适应
1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0、判断:生物对环境只是被动地适应。
(×)
21、判断: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生态因子是不变的。
(×)
22、判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
23、判断: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
24、判断: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它的分布一般很广。
(√)
25、同种乔林生于密森林中时其叶片比生于蔬林中时薄,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子在起主导作用(A)
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大气
2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D.趋异适应
27、“橘生淮北变成枳”阐述的是生态适应中的(趋异适应)适应。
28、比较分析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