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作文动静结合写景片段训练教学内容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662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5.png)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绘和表达景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教授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和表达景物。
2. 难点: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或者实地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引导学生用五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写景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内容(1)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引子、描写主体、结尾。
(2)示范写景作文:老师以校园或者自然风景为例进行写景作文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生动的语言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
(3)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让学生用五官感受周围的环境,观察景物的细节,感受自然的美丽,然后进行语言描写。
(4)写作技巧指导:教授一些写景作文的常用词语和句式,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3. 激发想象,开展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感进行写景作文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所见所感。
4. 互相交流,展示成果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老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更加生动、形象的作文,表达对美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动静结合语段仿写教学设计
![动静结合语段仿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f9404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1.png)
动静结合语段仿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动静结合语段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 能够运用所学的动静结合语段写作技巧,自主撰写符合要求的文段。
二、教学重点:1. 动静结合语段的概念和特点;2. 动静结合语段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文章,学生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简单介绍动静结合语段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动静结合语段的实例。
2. 引导学生思考动静结合语段的作用和优势。
Step 2 分析特点1. 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详细解析动静结合语段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材料的组织结构和过渡表达的技巧。
Step 3 模仿与练习1. 选择一个简单的话题,如“我最喜欢的运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写出一个动静结合语段。
2. 教师提供示范范文,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内容。
3. 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写作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
Step 4 撰写实战1.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一个话题,并运用所学的动静结合语段写作技巧,自主撰写一个符合要求的文段。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强调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动静结合语段的观察和积累。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撰写一个动静结合语段,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扩充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能力。
八、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表现和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以上就是一节关于动静结合语段仿写的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动静结合语段的特点和写作技巧,能够独立撰写符合要求的文段。
同时通过模仿和实战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内容,并拓宽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视野。
写景物动静之美讲解教案
![写景物动静之美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011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b.png)
写景物动静之美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描述景物的外观、色彩、动态等特点,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 能够通过写景物的动静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能够通过分析景物的动静之美,使学生领会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通过描述景物的外观、色彩、动态等特点,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
2. 难点,通过写景物的动静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好教案,准备好课件,准备好茶叶、花朵等景物。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做好课前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用茶叶或者花朵等景物来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在欣赏这些景物的同时,产生对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
2. 学习课文,分析景物的外观、色彩、动态等特点。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分析课文中景物的外观、色彩、动态等特点,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和审美情感。
3. 练习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比如花朵、树木、山水等,然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景物的外观、色彩、动态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分析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 总结教学,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领会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景物的动静之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动静结合写景物微课脚本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动静结合写景物微课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520dd9deaef8941ea76e0537.png)
微课属性:小学语文习作方法指导微课名称:自然环境描写方法之动静结合制作人:明德学校周艳设计目的:学生通过系列微课学会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设计思路:1.分析范文,总结方法。
2.学练结合,巩固提高。
过程:一、ppt1:片头,出示微课名称、制作人名称。
二、、ppt2-4:引课。
由生活中的静态景物和动态景物引入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分析范文,总结方法。
ppt5:范文《敕勒歌》学方法。
声音:回忆一下学过的《敕勒歌》中的写景技法。
诗的前六句写敕勒川、阴山、天空、田野从宏观着眼,做总体静态的勾画,写草原的美丽辽阔。
最后一句“风吹草低现牛羊”使画面动了起来,由静态转为动态,整个草原一下子充满了勃勃生机,让人流连忘返。
ppt6+Flash:范文老舍的《草原》声音:同样的草原和羊群,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ppt出示原文句子)作者抓住色彩写静态景物,突出草原的一碧千里,在万绿丛中点缀着走动起来的羊群,动静结合,为草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过渡:看来,我们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把动态景物和静态景物结合起来写。
Ppt7-8+ Flash:杏花图引导学生使用方法,加深对方法的认识。
声音:春暖、花开,美不胜收,这样的美景,哪些是静态的的,哪些又是动态的呢?看看你的想法和大作家是不是不谋而合呢?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绘(原文句子)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花开的热烈、繁密,再加上嗡嗡闹着的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
过渡:果然写景时动静结合,就能相得益彰啊!Ppt9:在写景时,还可以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也就是化静为动,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更好的展示事物特点。
Ppt10+ Flash:范文《海滨仲夏夜》声音:例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第一自然段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形象的描绘了夏日夕阳映照下的大海的壮美景色。
(原句)既写出了大海的色彩之美,又给人以强烈的动感,生动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景象。
Ppt11——12+ Flash:林间清晨,巩固方法的掌握。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29fa850029bd64793e2c27.png)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篇一: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
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
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首先应寻找适合自己表达感情的景物,一个风景点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全写进去,使文章非常芜杂,不知所云。
应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造反能寓情的景物来写。
同时,作者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我长大了_学生作文_习作_小学四年级学生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爸爸与妈妈对我被加呵护。
每当我想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总会及时制止我,说:“孩子,你还小,长大了再干吧!”。
动静结合,写活眼前的景——学习如何写景
![动静结合,写活眼前的景——学习如何写景](https://img.taocdn.com/s3/m/f5b486a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5.png)
★小动物的加入,让景物活了 起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动 态美。
…… 有 的 …… 有 的 …… 有的……
★ 动静结合,互相映衬,形成 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美景图。
核心技法
【C】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构思要点
如文章标题为《窗外即景》,则可以通过写在窗前看到的景物。文章大纲示例如下。
放眼远处看地面:①描写阳光下远处的楼房写出静态美。②描写阳光下的湖 泊及湖面上的游船、时而贴水捕鱼的鸟儿,动静结合,写出此刻不一样的美。 (略写)
结尾:回味窗外景色的美,表达喜爱之情。
无论写自然现象还是自然景观,都不要忘记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 美”。在写“动态”时,可以恰当地运用动词,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风、雨,甚至 是小动物参与,让画面“活”起来。
动静结合,写活眼前的景
——学习如何写景
1
学前体验
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爱画画吗?请你试着用画笔将下面静止不动的湖面变成动态的湖面。
想一想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画面?动手试一试!
技巧点拨
若想让静止不动的湖面动起来,方法有很多, 如例子中湖面漾起的波纹可以看出湖面的“动”。 联系生活,我们可以想到湖面上划动的船、湖面 上游来游去的鸭子、水中游动的鱼儿、贴水疾飞 的鸟儿等都可以让静止的湖面动起来。对于写文 章而言,对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描写,如描写景物 的样子、颜色、形状等,属于静态描写;而对景 物运动状态下的描写,则属于动态描写。
——叶圣陶《荷花》
四年级写景作文指导
![四年级写景作文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13c5e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a.png)
四年级写景作文指导四年级写景作文指导(精选6篇)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景作文,写景作文的景物描写要写进人或动物的活动。
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四年级写景作文指导,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写景作文指导篇1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哪生活的时间最长?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题,写一篇关于校园美景的文章。
(板:写景)二、回忆写景要求:1、学生质疑:三年级已经练了描写校园的作文,升入四年级为什么还要重复同一个文题呢?2、解疑:告诉学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把这种提高运用到我们作文中去,这是四年级写景作文对同学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3、回忆写景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讨论)按一定顺序4、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板书:抓特点5、自由讨论交流: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6、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清楚7、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板书: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质地……8、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板书:形象,具体过渡: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小作者是怎样描写她的校园的。
三、听范文、受启示、解疑团。
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她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比喻板书:拟人夸张4、与小作者见面,谈心得。
(小作者自我介绍,告诉同龄人写作秘诀。
)5、小结:从小作者的一席话,你得出什么结论?板书:多观察,多积累四、欣赏校园风光,感受美。
《写景作文三板斧(三)合字诀——动静结合要两提》教学设计
![《写景作文三板斧(三)合字诀——动静结合要两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0c40b1d5bbfd0a78567338.png)
写景作文三板斧(三)合字诀——动静结合要两提教学背景:写景文章要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只有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
只有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的景物描写,才更具活力更感人,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写景作文做到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让笔下的景色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写景作文做到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让笔下的景色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烂笔头: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走进写景作文三板斧中第一斧选材关,选材时要做到狠字诀——修枝剪叶要特色;第二关写景作文要充分发挥想象,请个“像”字来帮忙——像字当家要生动。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写景作文三板斧中的第三板斧合字诀。
——动静结合要两提。
上课前,我想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动”与“静”是一对冤家。
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
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
”“动”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
烂笔头:像这个故事说的一样,写景作文,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
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判一判烂笔头:接下来,我们先来做两个小测试题,这样的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地方,山清水秀,绿树红花,美得像一幅画,也静得像一幅画,一点声音都没有,静得你的心都不敢跳。
——这样的地方你喜欢吗?大鼻子:我不喜欢这样的地方,因为它太安静了,过分的安静,特别压抑,让我毛骨悚然,不敢靠近半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动静结合法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动静结合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ebdfc74afe04a1b071ded7.png)
第十五课作文段法——动静结合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什么是动静结合法。
2.能灵活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动静结合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魔方导入(5分钟)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一座茂密的森林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生:安静的感觉。
师:回答得真恰当,如果想让森林感觉更加安静,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表现呢?生:鸟叫。
生:风吹树叶的声音。
生:人走路的声音。
生:……师:哇,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小诸葛哦。
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如果想让森林看起来更加安静,我们就要从它的相反面进行烘托,这叫以动衬静。
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常常会把动景和静景结合在一起写,这就是老师今天带给大家的新的写景的方法——动静结合法。
出示课题:第十五课作文段法——动静结合法二、魔方体验(30分钟)1.通过范文理解动静结合法。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动静结合法吗?生:不知道。
师: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学习一下什么叫动静结合法。
所谓静态就是要写出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所谓动态则是写出它们活动或变化的情况。
而同一种景物可能有时是静态,有时是动态。
师:在生活的场景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动静结合的现象,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观看PPT短文,理解动静结合。
短文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师:同学们在这段话中,哪几句体现出荷叶静态之美,哪些又体现出荷叶动态之美呢?生:静态之美是前三句,动态之美是后三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怎样写好写景作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怎样写好写景作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9471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a.png)
怎样写好写景作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教学目标:1.抓住自然景观或旅游景点的奇特之处,按一定顺序展开介绍、描写,最好写清楚其奇特之处的成因。
2.学习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回忆本组课文中抓住特点、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丰富、美化自己的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热情导言: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听同学们介绍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各地的旅游景点,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发现大自然的美,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吧。
(观看有关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介绍的自然景观和各地旅游景点的多媒体课件。
)二、围绕要求,交流素材1.出示问题,启发思考(1)回忆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介绍的自然景观或景点,哪里让你印象最深?景物的哪一点让你流连忘返?(2)选择自己游览过的旅游景点或身边的自然景观构思习作。
2.相互交流,拓展材料交流范例:同学1:春天我去郊外踏青。
到了那里,只见山色青青,虽然没有挺拔的气势,但却绵延起伏。
那一簇簇小草顶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神气地站在地面上。
微风拂过,宛如身着绿纱的女孩儿翩翩起舞。
同学2:我喜欢秋天的时候去山上的果园,那里有许多橘子树,枝上长满了红艳艳的柑橘,那一个个圆圆的橘子仿佛一张张笑盈盈的脸蛋,冲着游人微笑。
树上硕果累累,把树枝都压了下来。
果农用竹竿撑着树枝,有的还用绳子把枝拴在竹竿上,怕果子把树枝压断了。
同学3:我喜欢春天时南湖的雨景。
细丝般的春雨轻轻地飘下来,不停地织,织出这绿色的“锦”,“锦”上漾起无穷无尽的圆环,像姑娘绣出的团团新生的莲叶……春雨到来的时候,湖面上最热闹。
你看,天空中出现一道亮光,那是开幕式的礼花上了天。
听,“轰隆隆”礼炮响了,联欢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雨一落,联欢会开始了。
你看见那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簪花。
写作技巧——动静结合教学设计
![写作技巧——动静结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e2674576c66137ee06195e.png)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独特的意境,彰显表达的艺术性,经常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活动细节。
一、动静结合的定义所谓的动静结合,就是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事物是动态的,有的事物是静态的,二者有机的结合在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之中。
二、动静结合种类动静结合的种类:一是动静组合式;二是以动写静;三是以静写动。
(一)动静组合式就是作者在描绘某个画面,或营造某种意境时,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是动态的事物,有的是静态的事物。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者所刻画的画面中,“黄鹂”、“白鹭”是动态的——一个在鸣叫——鸣,一个在直上云天——上。
而“翠柳”、“青天”是两个不动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动物和静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灵动、唯美的意境,这种写作技巧,就是运用组合方式,将动静结合起来。
(二)以动写静就是作者刻画的事物,在客观世界里,它实际是个静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它变成了一个动的、活的事物。
将原本不动的事物,写成运动的事物,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客观世界中的静物,在某种条件下,常常带给人们某种真实的动态错觉。
例如:乘坐火车,透过车窗向外望,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身后跑去,真正移动的是火车,树在跑是一种真实的错觉。
鲁迅写社戏时,其中描述孩子去看戏的途中,就运用了这种写法——周围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向船尾远远跑去了。
这种错觉,只有孩子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大人都是熟知的,在文章中加入这样的景物描写,能够凸显孩子的天真可爱和愉悦的心理,也能够表现成人童心不改的生活境界。
一种原因是受人的主观影响,造成的错觉。
例如:一个胆小的人,在深夜穿越森林,感觉那些根本不动的影子,都变成某种怪物,张牙舞爪的跟在自己身后。
这种错觉是由人的主观认识、某种心理或某种情感衍生的。
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技法,能够凸显人物的认识,或某种心理状态,或者某种强烈的情感、情绪。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就运用这种写法,表现自己的豪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30e0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5.png)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概念与意义。
2. 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3. 观察生活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2. 采用示范法,进行景物描写的示范。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与意义,以及写作技巧和方法。
3. 示范:进行景物描写的示范,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
4. 练习:布置景物描写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5. 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写景作文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文质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环境(如学校、家里、公园等),按照课堂学习的写景技巧,写一篇景物描写作文。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里进行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景,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八、课程拓展1. 邀请一位擅长写作的嘉宾,来课堂分享他们的写景作文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计划安排1. 安排一次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景作文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3b1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8.png)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今天,老师讲了“动静结合”的作文,我可高兴了!因为我又一次成功地知道了,怎样才能把美景写得活泼生动!
老师说,写景的时候,要像拍电影一样,有画面也有声音,肯定不能只写静止的画面,也要写动的东西。
我脑海里立刻闪过公园里的景象:树木成荫,阳光透过缝隙树叶,在地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
小鸟在树枝上快速跳跃,叽叽呱呱地唱歌,清脆悦耳的鸟叫声在空气中回响。
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宛若在压低声音诉说着什么秘密。
此外,小朋友在草地上奔跑,欢快的笑声在空中飘荡。
我想,这就是“动静结合”吧!
我不禁闭起眼睛,想象着:蓝天白云,白云像棉花糖一样飘着,偶尔会掠过几只姿态优美的白鹭。
小河澄澈如镜,河水哗哗地奔涌而来,河里的鱼儿轻快活泼地游动。
岸边的小草随风摇曳,只是偶尔也有几只小青蛙回旋着,呱呱地叫着。
我忽然想起前几天去海滩的事情……海鸥在海面上翱翔,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
我的脚丫子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沙子发出“沙沙”的声响。
海风轻轻地吹着我的头发,海水的味道混合着咸咸的海风,真舒服!
写作文真很有意思!我以后要多处仔细观察,多亲身体验,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把美景写得更活泼生动!。
第04讲动静结合写景物课件-四年级
![第04讲动静结合写景物课件-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abb333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3.png)
第04讲动静结合写景物课件-四年级第 04 讲动静结合写景物课件四年级同学们,在这一讲中,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如何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什么是景物呢?景物就是我们周围的自然风光、建筑、动物等等。
比如美丽的花园、雄伟的高山、热闹的公园,这些都是景物。
那为什么要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景物呢?如果我们只写静态的景物,就好像给了大家一张照片,虽然能看到景物的样子,但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而如果我们只写动态的景物,又会让大家觉得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
但是,如果我们把静态的景物和动态的景物结合起来写,就像给大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视频,不仅能让大家看到景物的样子,还能感受到景物的活力和变化。
我们先来看看静态描写。
静态描写就是描写景物静止时的样子。
比如说,“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大地之上。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这里描写了山峰和树木静止时的形态,让我们对它们的样子有了清晰的印象。
再来说说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就是描写景物的运动和变化。
比如,“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这里描写了树叶被风吹动时飘落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叶的动态美。
那怎么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呢?我们可以先描写景物的静态,然后再描写景物的动态,这样就能让大家感受到景物的不同方面。
比如,“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岸边的青山绿树。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湖水泛起了层层涟漪,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星星在闪烁。
”这里先描写了湖水静态时的平静,然后描写了微风吹过湖水泛起涟漪的动态,让我们对湖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来看看一个例子。
“公园里的花坛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有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花朵们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经完全绽放,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一阵风吹来,花儿们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芳香。
”在这个例子中,先描写了花坛里花的静态,包括颜色和形态,然后描写了风吹来时花的动态,摇曳生姿,还有散发出的芳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花坛的美丽。
写景作文指导:动静巧结合 形象又传神
![写景作文指导:动静巧结合 形象又传神](https://img.taocdn.com/s3/m/93e65f2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4.png)
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
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
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
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 我家的后院很宽大,足有100多平方米,地上碧绿的草,
露珠在阳光下闪耀;各种盆景中,绿叶托着绽放笑容的花朵,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中间的大花坛里,种有一棵枣子树, 静态描写
干有小碗口粗,1米高的地方分开成3条枝,成杯子形往上长,
加上绿叶的衬映,就像是个翡翠大杯子似的装着枣子,款待
来到后院的客人。那翡翠杯子口的枝条结满了枣子,像珠帘
●动静结合 方法三: ● 对于处于动态的景物,则要写好景物活动或发展变化的状
态。如冉冉升起的红日,四季变换新装的树木,解冻的江河, 要抓住变化来写。
春天,橘树亭亭玉立,舒展着它那深绿色的,油亮的 枝叶,远远望去,像一位绿衣女郎。春末夏初,橘树开花 了,一簇簇细小的白花藏在绿叶间,使人不易发现,但透 出来的缕缕清香,使人越闻越爱闻。不久,花谢了,留下 一颗颗比米粒大一些的小果子,扁圆形,嫩绿的。
练习三:请仿照以上片段写一处景物。
在写景作文中,景物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 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都在不断地运动与 变化之中。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要 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 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中的景色特点“活” 起来。
●这里的景色真美 ●我记忆中的
谢谢观看
静态描写:河水的清澈、石桥的形状、小镇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 动态描写:小船悄悄地摇过、太阳慢慢地升起、老人在认真地晨练
●动静结合 方法二: ● 借助其他事物,将画面写活。比如风、蝴蝶、蜜蜂、猫、
动静结合,细致描写——《威尼斯小艇》导读-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动静结合,细致描写——《威尼斯小艇》导读-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82be0de80d4d8d05a4f8f.png)
动静结合,细致描写——《威尼斯小艇》导读-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
把文章写细致,写生动,能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
我们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应注意事物的动态与静态,把它们写细致,写生动,才能表现出事物的特点来。
课文《威尼斯小艇》在这方面很突出,把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与作用写得栩栩如生。
课文首先写了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这里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外形,将小艇比作“新月”,十分形象。
这是静态描写,突出了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写到船夫驾驶小艇时,课文更为生动活泼:“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这是很多船夫们所不及的,是威尼斯船夫所特有的本领。
这里通过“左拐右拐”、“挤过去”、“穿过”、“急转弯”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船夫驾驭小艇十分娴熟,得心应手。
同时,说明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它。
这是动态描写。
课文就这样,通过动态、静态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让人如临其境,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如果课文中缺少这方面的描写,那就逊色多了。
因此,我们写文章,应注意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绘出事物的特点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动静结合,细致描写——《威尼斯小艇》导读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126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作文教案《神奇的动静结合写景法》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超级有趣的动静结合写景法!你们有没有在公园里玩耍的时候,看到过平静的湖水像一面大镜子,而调皮的小鱼却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有没有在树林里散步时,注意到高大的树木静静地站着,可风儿一来,树叶就沙沙作响?这呀,就是动静结合的美妙之处!就像咱们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光有安静的画面可不够,还得有那些让人激动的动态场景,才能让整个故事更加吸引人,对吧?写景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我上次去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一走进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花朵,它们就像一群穿着彩裙的小姑娘,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可美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时候,一阵微风吹来,这些“小姑娘”们可就不淡定啦,它们开始欢快地舞动起来,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好像在说:“哎呀,风姐姐来啦,咱们一起跳舞吧!”再看看旁边的小池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经盛开,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美丽极了。
这时,一只小青蛙从荷叶上“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水面上立刻泛起一圈圈涟漪,这动静结合的画面,难道不迷人吗?还有那次我去爬山,山脚下,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木们安静地站着,像是在守护着这座山。
可是,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飞过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它们好像在比赛谁的歌声更动听呢!你们想想,如果我们写景物的时候,只写静态的,那不就太死板了吗?只有把静态的美和动态的活泼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笔下的景物活灵活现,就像真的出现在大家眼前一样!所以呀,同学们,以后咱们写景的时候,可别忘了用上动静结合的方法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你们说是不是呀?。
小学作文动静结合手法学习
![小学作文动静结合手法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8ca40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a.png)
第一课学写天气——教学目标:学会动静结合描写快乐阅读春,是那片万紫千红;春,是杜牧诗中的“楼台烟雨”……到最后,春也不过是那短短的三个月,美也只是那个朦胧的瞬间。
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这些天,柳树刚发出嫩芽,小草才从地里钻出头来,太阳就像害羞似的躲进了云层。
紧接着,濛濛的春雨下了起来,像牛毛,像花针,伴着轻柔的春风飞洒下来。
今年不会春旱啦!正忙着春耕的农民伯伯望着春雨,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聚到了一起。
春雨就像知道人们的心思似的,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色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网里。
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披在群山上。
在那绿油油的麦田里,长势正旺的麦苗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大地母亲的乳汁。
它们仿佛又长高了,又悄悄地抽出了两三片绿叶;含苞欲放的油菜花在春雨中欢笑,那已吐出一点金黄色的饱胀的花蕾,挂起了晶莹的水珠,就像缀上了一颗颗珍珠……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在雨雾中,我似乎看到了颗粒饱满的金色的麦穗,农民伯伯的笑脸……1.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 水珠 ( ) 杨树 ( ) 柳枝( ) 吮吸 ( ) 抽出 ( ) 油菜花2. 它们仿佛又长高了,又悄悄地抽出二三片绿叶。
这句是作者( ) 。
A. 看到的B. 联想到的3. “春雨贵如油”形容( ) 。
A. 春雨很珍贵B. 春雨很细C. 春雨很密4.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X”。
(1) “太阳就像害羞似的躲进了云层。
”是比喻句。
( )(2) “蒙蒙的春雨下了起来,像牛毛,像花针,伴着轻柔的春风飞洒下来。
”是拟人句。
( )(3) “含苞欲放的油菜花在春雨中欢笑。
”是拟人句。
( )思考:小朋友们,除了雨,你还见到过哪些常见的天气呢?你有仔细观察过这些天气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星星点题我来写天气同学们,一年有三百六十多天,每一天的天气都有所不同,有时凉爽,有时炎热,有时艳阳高照,但有时却雷电交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天气,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并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天气,来写一写它。
人物描写教案之动静结合描写
![人物描写教案之动静结合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4e6ebe23763231126edb11ce.png)
人物描写教案之动静结合描写教学目的:让孩子了解对景物综合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描写的顺序和景物动态与静态的比较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课程引入教学方法:将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向孩子讲述就OK了。
解说:我们分别从定点和移步两个方面,学习了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一直静止不动的景物,也没有一直动个不停的景物,而是有的时候是静止的,有的时候是运动的;另外,在一个大范围的风景里,也是有的景物在运动,同时又有一些景物是保持静止。
这就是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互结合,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
我们写景物,就是用笔作“摄影机”,把看到的景物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既然现实中的景物是动静结合的,我们的描写当然也要动静结合。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怎么样来对景物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
二、范文评析教学方法:依照下面的步骤执行就行了。
1、让孩子看范文,并朗读一遍: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排比+比喻)。
(静态景物)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比喻)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比喻)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起风前),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起风后)【对起风前后的景物作比较】。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动态景物)2、评析第一步:让孩子指出哪些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哪些是动态的景物描写。
(提示:黑色文字部分为静态描写,红色文字部分为动态描写。
)评析第二步:让孩子分别指出静态描写部分和动态描写的描写顺序是什么。
(提示:静态部分为由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到点【点缀着些白花】,动态部分为从高【叶子】到低【流水】)评析第三步:让孩子指出比较明显的修辞手法。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c93e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3.png)
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四年级作文专题训练:写景方法指导一、抓住特征,仔细观察。
写景作文要立足于观察,尤其对于作中间这部分内容,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因此,教给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让学生脑中有物,是写好景物描写类文章的基础。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种器官观察,做到“五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从不同感觉来描写景物,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如:《桂林山水》一课“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流动;漓江的XXX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从看到的来写,突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又如:《观潮》一课“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作者从看到的和听到的来写,绘声绘色。
第二,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征,多种角度观察,即抓住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大小……如:XXX的《火烧云》一课“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作者敏锐的观察,怎不令人折服?又如:XXX先生笔下的《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有顺序地窥察。
描述景物的顺序通常有这几种:一种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甚么样子的;另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述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甚么样子,近处看它是甚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甚么样子,从下看是甚么样子等,这样由远到近,由高到低有顺序地写;另有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的顺序;还可以用移步换景法有顺序地写。
总之,把握住窥察的顺序,描述出的景物才能条理明白,清晰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动静结合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有美丽的景物,又展现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在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____,“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_____。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第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_____和皎洁的______以及穿过树叶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这是通过______描写来突出山中的明净清幽;第二句写______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变大,从石头上_____,这是_____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图
1、分析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动:
静:
动:
静:
动:
静:
动:
静:
2、选择一幅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一段话把它写下来,注意动静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