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大海的歌》第三课时课型:唱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意识。

2、知识技能: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因音乐。

3、过程方法:聆听、听唱、动作表现、演奏

、教学重点难点: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因音

乐。

三、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多次聆听环节,让学生在每次聆听后,多获得更进一步的收获。学会歌曲以后,让学生创编,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教师:磁带《云》、录音机、琴、打击乐器

五、板书设计:

七、大海的歌

三角铁 3 /4II

铃鼓 3 /4O XX X II

双响筒3/4 X X X ||

六、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云》是一首抒情儿童歌曲。3\4拍,五声D宫调式,四句一段体。

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复习:《海》

1、说说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2、边拍边唱。

(二)、新课。

1、播放《云》的录音伴奏作为背景,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

2、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音乐。

3、师生一起说说云和雨的关系。

4、再听。随音乐做“拍手、拍肩、拍肩”的动作,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5、再听。边听边看书上歌词。

问: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

6、随录音唱歌。

问: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7、教师纠正字音。

8、分组表演。

9、给各组分发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各组选择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10、分组演奏。

11、小组评议。

(三)、小结。

这几堂课我们学习了和海有关的音乐作品。音乐家根据大海不同的变化,潜心构思,用不同的节拍、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配器手法、不同的演奏演唱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大海。我们利用了几堂课欣赏了音乐大海中的“一滴水”。音乐的创作是无止境的,音乐的表现手法也在不断的创新着,同学们不要局限于课堂上的这几首作品,要了解和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幸福生活》第一课时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及他们的生活变化。

2、知识技能:(1)、通过欣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2)、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

(3)、初步了解弹拨乐这一演奏形式。

(4)、用动作表现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

3、过程方法:聆听、看录像、表演、跳舞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多次聆听,让学生在每次聆听时带着不同的问题, 边听边思考,听后从不同角度获得收获。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看录像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最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根据学生好动的天性,还设计了表演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师:磁带《阳光下的孩子》、《快乐的啰嗦》、录音机、有关彝族文化的录像资料、相关课件。

五、板书设计: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 跳乐”

跳月” 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播放歌曲录音。

问:你听了这首歌后心情怎样?为什么?

2、教师读词,讲解歌词所表的的思想感情。

3、再听。学生边听边和着节拍拍手。

4、教师简单讲解独唱” 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问:这首歌曲的羊肠形式是什么?

(二)、聆听《快乐的啰嗦》。

1、播放弹拨乐演出录像。

2、教师简介弹拨乐这一演奏形式。

3、播放乐曲《快乐的啰嗦》录音。

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

4、再听。

5、随教师的琴声哼唱主题。

4/4 5 5 3 | 5 5 3 | 3 5 5 1 | 3 3 2 1 3 3 2 | 1 2 6 | 6 2 1 6 | 1 1 6 II

6、教师播放课件,边看边听老师讲,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民俗。

7、学习几个一族的舞蹈动作。

8、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用学过的彝族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再次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三)、小结。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幸福生活》第二课时课型:唱歌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了解各国及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及他们的生活变化。

2、知识技能:(1)、通过学习,感受音乐的情绪,并用舞蹈、乐器等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唱歌,进一步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3、过程方法:聆听、看录像、朗读、表演、演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唱出彝族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多次聆听,充分感受音乐。在聆听的基础上学会唱歌。看录像,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直观教学手段,了解有关彝族人民服饰、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四、教学准备:教师:磁带《夏天的阳光》、《阳光下的孩子》、《彝族娃娃真幸福》、录音机、琴、彝族服饰、生活等方面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

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聆听《夏天的阳光》。

1、复习《阳光下的孩子》。说说音乐的情绪怎样?是什么演唱形式?

2、播放《夏天的阳光》。

问: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你听了以后心情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