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https://img.taocdn.com/s3/m/2645c0f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e.png)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终端治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C h i n a M o b i l eD M S e r v i c e T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2.1名目1 范畴 (1)2 引用标准 (2)3 相关术语 (3)4 符号与缩略语 (4)5 概述 (6)5.1 目的 (6)5.2 DM业务简介 (6)6 功能要求 (7)6.1 DM业务终端的差不多功能要求 (7)6.1.1 功能要求概述 (7)6.1.2 终端自注册 (9)6.1.3 终端信息参数采集 (11)6.1.4 终端参数配置 (13)6.1.5 终端固件除错和功能升级 (14)6.2 DM业务终端的功能要求 (17)6.2.1 其他可选功能要求(可选) (17)6.3 网络承载要求 (18)6.4 对其他功能要求 (18)6.4.1 其他数据业务 (18)6.4.2 呼入 (18)6.4.3 收到SMS/MMS/W AP PUSH (18)6.5 终端参数预设 (18)6.5.1 网络承载参数: (19)6.5.2 彩信预设参数: (19)6.5.3 传输协议参数: (19)6.5.4 PIM传输参数: (19)6.5.5 DM协议参数: (19)7 安全要求 (19)8 UI要求 (20)9 编制历史 (21)附录A:终端自注册内容与格式 (22)A 1 短信自注册的短信特服号码和端口号 (22)A.2终端自注册信息的格式 (22)A.3终端自注册确认信息格式 (23)附录B:终端信息采集内容与格式 (24)B.1终端DM预置参数 (24)B.2终端GPRS配置信息 (25)B.3终端W AP配置信息 (25)B.4终端MMS配置信息 (26)B.5终端PIM配置信息 (26)B.6终端自注册参数配置信息 (26)B.7终端参数配置信息DM Tree举例 (27)附录C:终端静态信息表 (33)前言终端治理(DM)平台是基于OMA国际标准的移动数据业务,开放性与标准化是DM业务系统赖以生存进展的基础。
安徽移动校园信息机13.56M技术规范
![安徽移动校园信息机13.56M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a8654f804d2b160b4ec094.png)
安徽移动校园信息机13.56M技术规范说明:1、以下为具体技术要求,请逐条应答是否满足,如有具体数值,并请补充数值;如不满足,请说明原因。
2、标注“★”的条款应答为“不满足”或“部分满足”的,视同不满足比选人关键要求,应答无效。
13.56M校园信息机功能要求校讯通系统拓朴图1、业务功能基本要求1.1校园信息机登录功能校园信息机登录流程如下图所示:1.校园信息机每次连上服务器后首先发送认证信息2.平台收到后处理认证信息3.平台回复认证信息到信息机,,如果认证失败服务器断开与信息机的连接。
1.2语音通话功能a)★学生可以拨打预先设好的亲情号码。
b)★教师可以通过学号登录拨打学生的亲情号码,也可以任意拨号。
c)管理员可以设定单次通话时长,也可以由平台下发。
学生拨打亲情电话流程:1.学生在校园信息机终端上刷过SRFC,终端读取卡号。
2.终端向校讯通平台服务器发卡登录请求。
3.平台服务器查询数据库,获取卡类别及其亲情号码信息。
终端将返回结果与本地保存的亲情号码比较,如果号码不同,则更新本地保存的号码。
如果卡登录失败或超时,则终端依据学生卡ID查询本机存储器中的信息,取得对应的亲情电话列表。
如果实时查询失败且在本地也没有查询到对应的号码,则报告错误信息。
4.终端根据平台返回的信息,判断是否有留言,如果有留言则终端发读取留言请求。
5.如果有留言,平台服务器返回留言信息。
6.终端显示留言信息,学生可查看留言。
按退出键则在终端屏幕上显示亲情号码。
7.等待学生选定呼叫对象,并在选定后进行呼叫。
8.学生通话,通话结束后终端生成通话记录。
9.终端上报通话记录到校讯通平台服务器。
10.平台服务器处理并记录通话记录信息。
11.平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教师拨打电话流程:1.教师在校园信息机终端上刷过TRFC,终端读取卡号。
2.终端向平台服务器发卡登录请求。
3.平台服务器查询数据库,获取卡类别教师卡,并确认此卡的有效性。
返回结果与本地保存的教师卡号比较,如果卡号不同,则更新本地保存的教师卡号。
手册大全--中国移动校迅通产品客户服务手册
![手册大全--中国移动校迅通产品客户服务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633f3d04693daef5ef73db9.png)
校讯通客户服务培训手册本手册学习目标:1、懂得如何使用本手册;2、逐步熟悉你的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3、了解公司与本岗位有关的管理流程本手册的宗旨:本手册的宗旨是帮助你完成工作任务,它提供了有关校园信息平台(校讯通)的资料,通过本手册,你将对我公司开发的校园信息系统使用和维护技术一览无遗。
客户服务岗位的工作职责:1、协助完成校园信息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对使用本系统的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培训辅导,以完成本系统的使用;3、帮助教师、学生、家长等充分利用信息平台;4、在使用过程中,完成对系统硬件软件的维护;5、开发客户,让更多家长使用校讯通;6、收集客户信息,及时与公司联系反映客户信息。
第一章客户服务基本理念客户服务的概念:顾名思义,客户服务的意思就是向客户提供服务,不同的企业向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客户服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果非要给客户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可以如下定义:为了能够与客户形成一种难忘的、愉悦的、亲密的互动,企业所能做的一切工作称之为客户服务。
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的外延能涉及到企业所有的工作。
我们通常所说的客户服务大多指的是狭义上的概念,是指为了帮助客户购买和使用公司的产品并令顾客满意所能够提供的一切工作活动,实践中一般会分为三类,即: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
售前服务一般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之前为顾客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如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提供使用说明书、提供咨询服务等,旨在促使客户做出购买决定。
售中服务则是指在产品交易过程中销售者向购买者提供的服务,如接待服务、商品包装服务等。
售后服务是指凡与所销售产品有连带关系,并且有益于购买者特征的服务,主要包括送货、安装、产品退换、维修、保养、使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了解客户服务的意义在于工作中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树立只要有利于公司产品推广和使用的行为,都应该属于客户服务的工作范畴。
服务决定公司的成败今天,很多成功的公司认识到打败竞争对手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最好的服务,公司向客户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东西,但所提供的远远不止这些,公司雇佣那些真正乐于提供最好服务的雇员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移动_校讯通2.4G考勤测试方法标准和用例_v1.3
![中国移动_校讯通2.4G考勤测试方法标准和用例_v1.3](https://img.taocdn.com/s3/m/15183e731711cc7931b7161d.png)
中国移动校讯通2.4G考勤测试方法标准和用例目录1. 测试背景; (2)1.1测试设备; (2)1.2测试环境; (2)1.3测试平台; (3)2. 考勤测试项目; (4)2.1堆叠单向进出测试; (4)2.1.1测试目的; (4)2.1.2测试方法; (4)2.1.3测试数据记录; (5)2.1.4测试结果; (5)2.2堆叠双向同时进出测试; (1)2.2.1测试目的; (1)2.2.2测试方法; (1)2.2.3测试数据记录; (2)2.2.4测试结果; (2)2.3中途返回模拟测试; (2)2.3.1测试目的; (2)2.3.2测试方法; (3)2.3.3测试数据记录; (3)2.3.4测试结果; (5)2.4交叠区容量测试; (5)2.4.1测试目的; (5)2.4.2测试方法; (6)2.4.3测试数据记录; (6)2.4.4测试结果; (7)3. 测试结果汇总; (8)3.1测试结果汇总表; (8)3.2测试结论; (8)1. 测试背景;本测试用例规定了校讯通专用终端测试的内容,供运营商和厂商共同参考;适用于在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为设备测试提供了测试依据。
1.1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厂商:1.2 测试环境;图. 测试环境示意图本文档针对的测试环境如上图所示。
测试场地为100m*15m的空旷环境。
阅读器安装位置离地面的水平高度为2m-3m;阅读器方向可调节。
校门口的宽度为10m,位于测试环境的中心位置。
1.3 测试平台;本测试用例使用统一的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包括数据接口协议、数据查询界面(实时统计和显示上卡数据)。
本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以本测试平台的结果为准。
2. 考勤测试项目;本章所有测试项需要检验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确认。
确认的方式采用随机抽检的方式。
抽检卡片的数量为测试总卡数量的3%。
例如,采用才200张卡片用于测试,需要随机抽检6张卡片,在测试平台上面检查确认。
SIM卡应用技术要求规范
![SIM卡应用技术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0aaba0050876323012122e.png)
实用文档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卡管理体系SIM卡应用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一年十一月1 范围 (5)2 引用标准 (5)3 符号和缩略语 (8)4 SIM卡应用工具箱概述 (9)4.1 概要信息下载 (9)4.2 主动式SIM卡 (9)4.3 下载数据到SIM卡 (10)4.4 菜单选择 (10)4.5 SIM卡呼叫控制 (10)4.6 SIM卡的MO短消息控制 (11)4.7 事件下载 (11)4.8 安全 (11)5 概要信息下载 (11)5.1 过程 (11)5.2 TERMINAL PROFILE的结构和编码: (11)6 主动式SIM卡 (16)6.1 概述 (16)6.2 主动式SIM卡命令描述 (18)6.2.1 DISPLAY TEXT (19)6.2.1.1 命令和过程 (19)6.2.1.2 FETCH(DISPLAY TEXT)命令结构 (20)6.2.2 GET INKEY (21)6.2.2.1 命令和过程 (21)6.2.2.2 FETCH(GET INKEY)命令结构 (23)6.2.3 GET INPUT (23)6.2.3.1 命令和过程 (23)6.2.3.2 FETCH(GET INPUT)命令结构 (25)6.2.4 MORE TIME (26)6.2.4.1 命令和过程 (26)6.2.4.2 FETCH(MORE TIME)命令结构 (26)6.2.5 PLAY TONE (26)6.2.5.1 命令和过程 (26)6.2.5.2 FETCH(PLAY TONE)命令结构 (28)6.2.6 POLL INTERVAL (30)6.2.6.1 命令和过程 (30)6.2.6.2 FETCH(POLL INTERVAL)命令结构 (30)6.2.7 REFRESH (30)6.2.7.1 命令和过程 (30)6.2.7.2 FETCH(REFRESH)命令结构 (33)6.2.8 SET UP MENU (33)6.2.8.1 命令和过程 (33)6.2.8.2 FETCH(SET UP MENU)命令结构 (35)6.2.9 SELECT ITEM (36)6.2.9.1 命令和过程 (36)6.2.9.2 FETCH(SELECT ITEM)命令结构 (37)6.2.10 SEND SHORT MESSAGE (39)6.2.10.1 命令和过程 (39)6.2.10.2 FETCH(SEND SHORT MESSAGE)命令结构 (40)6.2.11 SEND SS (42)6.2.11.1 命令和过程 (42)6.2.11.2 FETCH(SEND SS)命令结构 (44)6.2.12 SEND USSD (45)6.2.12.1 命令和过程 (45)6.2.12.2 FETCH(SEND USSD)命令结构 (47)6.2.13 SET UP CALL (48)6.2.13.1 命令和过程 (48)6.2.13.2 FETCH(SET UP CALL)命令结构 (51)6.2.14 POLLING OFF (52)6.2.14.1 命令和过程 (52)6.2.14.2 FETCH(POLLING OFF)命令结构 (53)6.2.15 PROVIDE LOCAL INFORMATION (53)6.2.15.1 命令和过程 (53)6.2.15.2 FETCH(PROVIDE LOCAL INFORMATION)命令结构 (54)6.2.16 SET UP EVENT LIST (55)6.2.16.1 命令和过程 (55)6.2.16.2 FETCH(SET UP EVENT LIST)命令结构 (55)7 命令结果(TERMINAL RESPONSE) (56)7.1.1.1 TERMINAL RESPONSE 命令结构 (58)8 下载数据到SIM卡 (61)8.1 点到点短消息(SMS-PP)数据下载 (61)8.1.1 过程 (61)8.1.2 ENVELOPE (SMS点到点下载) 命令结构 (62)8.2 小区广播短消息(SMS-CB)数据下载 (63)8.2.1 过程 (63)8.2.2 ENVELOPE (小区广播下载) 命令结构 (64)9 菜单选择(MENU SELECTION) (64)9.1 过程 (64)9.2 ENVELOPE(菜单选择)命令结构 (64)10 SIM卡的呼叫控制 (65)10.1 移动端发起的呼叫过程 (65)10.2 补充业务及USSD的过程 (67)10.3 给用户的指示 (68)10.4 固定拨号的交互操作 (69)10.5 支持禁止拨号(BDN)业务 (69)10.6 ENVELOPE(呼叫控制)命令结构 (71)11 SIM卡的MO短消息控制 (73)11.1 过程 (73)11.2 ENVELOPE(MO短消息控制)命令结构 (73)12 定时器终止 (75)12.1 过程 (75)12.2 ENVELOPE(定时器终止)命令结构 (76)13 事件下载 (76)13.1 MT呼叫事件 (77)13.1.1 过程 (77)13.1.2 ENVELOPE(事件下载-MT呼叫)命令结构 (77)13.2 已连接呼叫事件 (78)13.2.1 过程 (78)13.2.2 ENVELOPE(事件下载-已连接呼叫)命令结构 (78)13.3 呼叫拆线事件 (79)13.3.1 过程 (79)13.3.2 ENVELOPE(事件下载-呼叫拆线)命令结构 (80)13.4 位置状态事件 (81)13.4.1 过程 (81)13.4.2 ENVELOPE(事件下载-位置状态)命令结构 (82)13.5 用户动作事件 (83)13.5.1 过程 (83)13.5.2 ENVELOPE(事件下载-用户动作)命令结构 (83)13.6 空闲屏幕可用事件 (83)13.6.1 过程 (83)13.6.2 ENVELOPE(事件下载-空闲屏幕可用)命令结构 (84)14 标记值 (84)14.1 ME到SIM卡方向的BER-TLV标记 (84)14.2 SIM卡到ME方向的BER-TLV标记 (85)14.3 双向SIMPLE-TLV标记 (85)14.4 命令及下一个动作指示器的类型 (87)14.5 允许命令类型及设备标识的组合 (88)附录A ME支持的SIM卡应用工具箱 (89)附录B SIM卡应用工具箱通信的结构 (90)附录C ME支持的SIM卡应用工具箱(STK) (91)1范围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移动台中支持“SIM卡应用工具箱”的SIM卡和移动设备(ME)之间能够正常运行。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4ff57f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3.png)
(⼲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终端及卡⽚技术要求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终端及卡⽚技术要求⽬录1 范围 (4)2 规范性引⽤⽂件 (4)3 招标/⽐选要求 (4)4 术语和定义 (5)4.1 考勤机 (5)4.2 13.56M刷卡器 (5)4.3 2.4G阅读器 (5)4.4 校园电话 (5)4.5 校讯通学⽣证 (5)4.6 13.56M射频卡 (6)4.7 2.4G双频卡 (6)4.8 ⼆合⼀卡 (6)4.9 三合⼀卡 (6)4.10 符合ISO14443标准A类卡 (6)4.11 OMC⽹管 (6)5 缩略语 (6)5.1 IC (6)5.2 RFID (6)6 校讯通学⽣证专⽤终端业务需求 (6)6.1 考勤报安 (6)6.2 校园电话 (7)7 校讯通学⽣证专⽤终端典型组⽹⽅式 (7)7.1 近距离刷卡考勤组⽹ (7)7.2 远距离读卡考勤组⽹ (7)7.3 校园电话组⽹ (8)8 校讯通专⽤终端业务需求 (8)8.1 考勤报安类应⽤ (8)8.2 校园电话类应⽤ (9)9 校园信息机技术要求 (9)9.1 基本功能 (9)9.2 菜单功能 (9)9.3 终端特性 (10)9.4 终端可维护性 (12)9.5 品牌及业务标识 (12)10 2.4G阅读器与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 (12)10.1 2.4G阅读器技术要求 (12)10.2 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 (13)11 GSM插卡电话机技术要求 (14)11.1 室外机技术要求 (14)11.2 室内话机技术要求 (15)12 学⽣证卡技术要求 (16)12.1 ⾮接触IC卡 (16)12.2 ⾮接触ID卡 (17)12.3 2.4G 双频卡(⾮接触式IC卡+2.4G RFID卡) (17)12.4 ⼆合⼀卡(⾮接触式IC卡+SIM卡槽) (17)12.5 三合⼀卡(2.4G RFID卡+⾮接触式IC卡+SIM卡槽) (18)13 智能学⽣证技术要求 (18)14 OMC⽹管技术要求 (21)14.1 ⽹管系统架构 (21)14.2 设备信息管理 (21)14.3 远程升级 (21)14.4 即时参数状态查询 (21)14.5 固定时间间隔状态收集 (21)14.6 参数设置 (21)14.7 信令跟踪 (21)14.8 地图展⽰ (21)14.9 ⽇志统计报表 (21)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终端及卡⽚技术要求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专⽤终端,包括校园信息机(可外接13.56M刷卡器)、校园信息机(可外接2.4G阅读器)、⽆线插卡话机(可插⼆合⼀/三合⼀卡)、2.4G阅读器、13.56M刷卡器和电⼦学⽣证(包括⾮接触IC卡、⾮接触式ID卡、2.4G双频卡、⼆合⼀/三合⼀卡)、智能学⽣证(带定位)相关技术要求,包括机具及卡⽚技术要求、功能及性能要求,以及配套⽹管要求,其他终端设备不在此规范范畴。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规范V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规范V](https://img.taocdn.com/s3/m/3ec22f587cd184254a35352e.png)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规范V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规范2009-1-21发布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4.业务概述24.1.业务概念24.2.业务分类24.2.1.按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分类24.2.2.按目标用户群分类34.2.3.按照服务方式分类34.3.业务开放范围35.业务特征45.1.教育行业属性突出45.2.业务统壹规划、分省运营45.3.多种接入方式45.4.专用终端45.5.校讯通业务功能45.5.1.针对幼儿园市场提供的功能55.5.2.针对小学市场提供的功能65.5.3.针对中学市场提供的功能65.5.4.针对大学等高等教育市场提供的功能66.业务流程76.1.业务受理流程76.1.1.业务开通76.1.1.1.学校业务受理76.1.1.2.教师、家长业务受理76.1.2.业务变更86.1.3.业务取消86.2.业务使用流程86.2.1.亲情电话业务流程86.2.2.平安短信业务流程96.2.3.Web业务使用流程107.业务管理107.1.业务模式107.2.代理商管理117.3.用户管理117.4.信息安全管理117.4.1.信息发送权限管理117.4.2.信息审核过滤管理127.5.业务质量127.5.1.业务质量指标127.5.2.业务质量统计128.统计分析128.1.统计分析功能要求128.2.统计报表项目要求138.3.报表分析功能139.业务码号1310.计费要求1411.编制历史14前言本标准对校讯通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全面要求,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开展校讯通业务的依据。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业务概念、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统计分析和计费要求。
本标准由中移技〔2009〕25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集团客户部提出,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晟、范晓晖、蔡宗辉、王哲伟、周兆民、王颖、任志强、赵辉1.范围本标准制定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规范,原则上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是进行校讯通业务接入和管理的依据。
校讯通
![校讯通](https://img.taocdn.com/s3/m/713792375a8102d276a22f50.png)
一、基本描述
"校讯通"是指中国移动专为教育行业定制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等终端,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家校互动、校园安全、教务管理、学习辅导等应用服务。
二、服务方式
1.互动短信:教师通过计算机登录校讯通平台,向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学生在校情况、学校安排、作业部署和学生成绩等相关信息,家长可进行回复。
2.平安短信:为学生配置专用学生卡,在学校设置刷卡机,学生到校刷卡后会将到校时间发送到家长手机上。
家长也可以登录校讯通平台查询相关信息。
3.亲情电话:学生用学生卡在校内的专设电话机上刷卡,则可以与事先设定的父母或者亲属进行通话。
4.教育信息:联合相关教育专家或者机构为家长提供培育孩子成长的针对性信息。
一般通过彩信或互联网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心理辅导、兴趣培养、和谐沟通等。
5.视频监控:为学校提供视频监控服务,可以监控校门、操场和宿舍周边等范围,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学校安全。
6.校园WLAN:为学校部署WLAN网络(WIFI网络),学生和教职工可通过计算机或手机接入互联网,检索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资源等。
7.校园OA:针对学校需求开发定制的OA系统,包括会议管理、资
产管理、排课管理和成绩管理等相关功能。
8.教育教学资源下载: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在校讯通网站上下载教学、学习和教育相关的课件等资源。
三、主要作用
1.搭建学校(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桥梁。
2.守护孩子平安、快乐的成长。
3.提高学校与教师的工作效率。
4.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2.4G射频接口通讯规范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2.4G射频接口通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5afe6007cd184254b3535c3.png)
中国移动校讯通2.4G空中接口协议规范目录1、概述 (1)1.1范围 (1)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2、A部分空中接口协议 (2)2.1.物理层 (2)2.2.链路层 (2)2.3.链路层 (2)2.3.1 下行数据包 (2)2.3.2 上行数据包 (3)2.4通讯机制 (4)- i -1、概述2.4G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空中接口规范基于Nordic公司技术的空中接口规范。
1.1范围本规范制定了校讯通行业应用终端中所涉及到的2.4G远距离读卡的空中接口规范,对与2.4G空中接口密切相关的内容提出了约束、规范及发展方向的要求,同时也是专用终端厂商产品研发、生产的参照依据。
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编制单位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表3-1词语解释E2PROM 可电擦除、可电写入的存储器2、A部分空中接口协议《2.4G射频接口通讯协议》采用3层结构,即物理层、链路层和传输层。
2.1.物理层物理层是采用以下配置参数:2.4G参数表项参数项参数上行频道下行频道2500MHz2440MHz数据速率1Mbps调制方式GFSK 输出功率0dBm MAX校验方式CRC16注:上行频道是指射频数据由标签发送到2.4G阅读器的频道。
下行频道是指射频数据由2.4G阅读器发送到标签的频道。
2.2.链路层链路层的实现由射频模块实现。
基本数据包格式如下。
前导码地址包控制有效数据CRC16 1字节5字节9位10字节2字节2.3.链路层传输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分为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
上行数据包是指2.4G电子标签发送给2.4G阅读器的数据。
中国移动通信移动公话专用SIM卡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移动公话专用SIM卡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b3ba621af45b307e8719751.png)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X-XXX-2006移动公话专用SIM卡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edicated SIM card for Mobile Public Telephone版本号:V1.0.02006-x x-x x发布2006-x 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缩略语 (1)4 业务描述 (2)5 功能及性能要求 (2)5.1技术方案整体介绍 (2)5.2基本原理 (2)5.3认证流程说明 (4)5.4加密算法描述 (4)5.4.1分散算法 (4)5.4.2认证算法 (5)5.5密钥管理 (5)6 编制历史 (6)本规范规定了移动公话专用SIM卡(以下简称“公话卡”)的业务描述、技术实现、功能及性能要求等相关内容,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开发公话卡产品的依据。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许琳、胡入祯本规范解释单位:同提出单位。
本规范由中移有限市[2006]***号文印发。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话卡的业务描述、技术实现、功能及性能要求等相关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公话卡产品的开发、测试和发行。
中国移动通信SIM卡供应商提供的公话卡产品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推出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SM 11.11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Mobile Equipment (SIM-ME) interface(V8.3.0:2000)GSM 11.14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Specification of the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for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MobileEquipment(SIM-ME) interface (V8.3.0:2000)《中国移动通信SIM卡基础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SIM卡应用技术规范》3 缩略语STK SIM卡应用工具包(SIM Tools Kit)DES 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3DES Triple DESPBOC 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4 业务描述公话卡通过特定的STK处理流程和相关功能的设置,实现对移动公话话机的认证;并以此禁止在普通GSM终端中使用。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7b975d6bec0975f565e207.png)
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招标/比选要求术语和定义4.1考勤机4.213.56M刷卡器4.32.4G阅读器4.4校园电话4.5校讯通学生证4.613.56M射频卡4.72.4G双频卡4.8二合一卡4.9三合一卡4.10符合ISO14443标准A类卡4.11 OMC 网管缩略语5.1IC5.2RFID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业务需求6.1考勤报安6.2校园电话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典型组网方式7.1近距离刷卡考勤组网7.2远距离读卡考勤组网7.3校园电话组网校讯通专用终端业务需求8.1考勤报安类应用8.2校园电话类应用校园信息机技术要求目录9. 1 基本功能9.2 菜单功能9.3 终端特性10 9.4 终端可维护性12 9.5 品牌及业务标识1210 2.4G阅读器与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1210.1 2.4G阅读器技术要求1210.2 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1311 GSM插卡电话机技术要求1411.1室外机技术要求1411.2室内话机技术要求15 12学生证卡技术要求1612.1非接触IC卡1612.2非接触ID卡1712.3 2.4G双频卡(非接触式IC卡+2.4G RFID卡)1712.4二合一^ (非接触式IC卡+SIM卡槽)1712.5三合一^卡(2.4G RFID卡+非接触式IC卡+SIM卡槽)18 13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18 14 OMC网管技术要求2114. 1 网管系统架构2114.2 设备信息管理21 14.3 远程升级21 14.4 即时参数状态查询21 14.5 固定时间间隔状态收集21 14.6 参数设置21 14.7 信令跟踪21 14.8 地图展示21 14.9 日志统计报表21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专用终端,包括校园信息机(可外接13.56M刷卡器)、校园信息机(可外接2.4G阅读器卜无线插卡话机(可插二合一/三合一^)、2.4G阅读器、13.56M刷卡器和电子学生证(包括非接触IC卡、非接触式ID卡、2.4G双频卡、二合一/三合一卡)、智能学生证(带定位)相关技术要求,包括机具及卡片技术要求、功能及性能要求,以及配套网管要求,其他终端设备不在此规范范畴。
校信通2.4G RF-ID有源复合卡点对点技术要求
![校信通2.4G RF-ID有源复合卡点对点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ca8e0bbf121dd36a32d8295.png)
附件六、校讯通2.4GRF-ID有源复合卡点对点技术要求与非接触射频IC或ID卡合成2.4G-RFID有源复合卡相关参数要求:1、有效识别距离达2~50m。
2、支持防碰撞技术,可同时识别50-100个/秒以上电子标签。
3、最高识别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
4、采用专有的加密算法与认证机制,确保数据安全,防止链路窃听与数据破解。
5、适合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识别。
6、复合卡的发射功率低于30μw(0dbm),超低功耗,更健康、更安全。
7、采用540mAH锂电池供电。
当电池电压低于2.4V时,发出欠压告警标志。
8、非接触射频卡的读写距离为1~5厘米。
物理特性:外壳材料:ABS塑料;外型:85×55×4.8mm;重量:约20 克;颜色:乳白色,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做。
电气特性:静态电流:小于2μA;平均工作电流:小于10μA;理论使用寿命:大于5 年、锂电池540mAH;工作使用寿命:大于2 年。
使用环境要求:使用温度:-30℃~+65℃;存储温度:-40℃~+80℃;相对湿度:45%~85%;大气压力:86~106 kPa;震动:10~2000Hz 15g 三个轴;抗电磁干扰:10V/m 0.1~1000MHz。
服务及供货要求:1、卡片的保修期为1年。
2、对于坏卡免费1:1进行更换。
换卡时间在1个月内。
3、必须提供7*24小时电话服务,同时对已经布点的地市分公司必须建立售后服务点,同时保证1名以上的常驻技术人员。
4、收到订单数据后7日之内送达至指定地市分公司。
5、统一印有中国移动校讯通的标识,并对特殊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版面的卡片制作。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G专用终端测试规范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G专用终端测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e67d47195f312b3069a589.png)
中国移动校讯通2.4G专用终端测试规范目录1测试背景 (3)2测试组网 (3)3测试环境准备 (3)3.1测试工具 (3)3.2测试产品准备 (4)3.3测试方法 (4)4测试项目 (4)4.1校讯通硬件测试 (4)4.1.1校讯通整机检验 (4)4.1.2非接触式刷卡 (5)4.1.3刷卡性能测试 (6)4.2 2.4G阅读器硬件测试 (6)4.2.1 2.4G阅读器整机检验 (6)4.2.2远距离读卡 (7)4.2.3读卡性能测试 (8)4.2.4通讯 (9)4.2.5卡片冲突测试 (9)4.3校讯通软件测试 (10)4.3.1 2.4G远距离考勤功能(进出校判断) (10)4.3.2 2.4G阅读器灵敏度设置 (11)4.3.3亲情通话功能 (12)4.3.4亲情通话限制功能 (12)4.3.5亲情通话话单上报功能 (13)4.3.6告警上报功能 (14)4.3.7远程修改IP地址、端口 (15)4.3.8心跳包功能 (15)4.3.9升级软件 (16)4.4OMC网管测试 (17)4.4.1设备信息管理 (17)设备信息管理 (17)4.4.2远程升级 (18)远程升级 (18)4.4.3参数状态查询 (18)参数状态查询 (18)4.4.4参数设置 (19)参数设置 (19)4.4.5信令跟踪 (20)参数设置 (20)4.4.6地图展示 (21)地图展示 (21)4.5卡片兼容性测试 (22)4.5.1卡类型兼容 (22)1测试背景本方案规定了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测试的内容,供中国移动和厂商共同参考;适用于在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为集团公司和各省公司提供了测试依据。
2测试组网3测试环境准备3.1 测试工具3.2 测试产品准备3.3 测试方法通过人工对校讯通专用终端软硬件进行测试4测试项目4.1 校讯通硬件测试4.1.1校讯通整机检验4.1.2非接触式刷卡4.1.3刷卡性能测试4.2 2.4G阅读器硬件测试4.2.12.4G阅读器整机检验4.2.2远距离读卡4.2.3读卡性能测试4.2.4通讯4.2.5卡片冲突测试4.3 校讯通软件测试4.3.12.4G远距离考勤功能(进出校判断)4.3.22.4G阅读器灵敏度设置4.3.3亲情通话功能4.3.4亲情通话限制功能4.3.5亲情通话话单上报功能4.3.6告警上报功能4.3.7远程修改IP地址、端口4.3.8心跳包功能4.3.9升级软件4.4 OMC网管测试4.4.1设备信息管理4.4.2远程升级4.4.3参数状态查询4.4.4参数设置4.4.5信令跟踪4.4.6地图展示4.5 卡片兼容性测试4.5.1卡类型兼容。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
![(干货)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6fd715ead02de80d4d840c3.png)
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目录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招标/比选要求 (4)4 术语和定义 (5)4.1 考勤机 (5)4.2 13.56M刷卡器 (5)4.3 2.4G阅读器 (5)4.4 校园电话 (5)4.5 校讯通学生证 (5)4.6 13.56M射频卡 (6)4.7 2.4G双频卡 (6)4.8 二合一卡 (6)4.9 三合一卡 (6)4.10 符合ISO14443标准A类卡 (6)4.11 OMC网管 (6)5 缩略语 (6)5.1 IC (6)5.2 RFID (6)6 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业务需求 (6)6.1 考勤报安 (6)6.2 校园电话 (7)7 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典型组网方式 (7)7.1 近距离刷卡考勤组网 (7)7.2 远距离读卡考勤组网 (7)7.3 校园电话组网 (8)8 校讯通专用终端业务需求 (8)8.1 考勤报安类应用 (8)8.2 校园电话类应用 (9)9 校园信息机技术要求 (9)9.1 基本功能 (9)9.2 菜单功能 (9)9.3 终端特性 (10)9.4 终端可维护性 (12)9.5 品牌及业务标识 (12)10 2.4G阅读器与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 (12)10.1 2.4G阅读器技术要求 (12)10.2 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 (13)11 GSM插卡电话机技术要求 (14)11.1 室外机技术要求 (14)11.2 室内话机技术要求 (15)12 学生证卡技术要求 (16)12.1 非接触IC卡 (16)12.2 非接触ID卡 (17)12.3 2.4G 双频卡(非接触式IC卡+2.4G RFID卡) (17)12.4 二合一卡(非接触式IC卡+SIM卡槽) (17)12.5 三合一卡(2.4G RFID卡+非接触式IC卡+SIM卡槽) (18)13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 (18)14 OMC网管技术要求 (21)14.1 网管系统架构 (21)14.2 设备信息管理 (21)14.3 远程升级 (21)14.4 即时参数状态查询 (21)14.5 固定时间间隔状态收集 (21)14.6 参数设置 (21)14.7 信令跟踪 (21)14.8 地图展示 (21)14.9 日志统计报表 (21)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专用终端,包括校园信息机(可外接13.56M刷卡器)、校园信息机(可外接2.4G阅读器)、无线插卡话机(可插二合一/三合一卡)、2.4G阅读器、13.56M刷卡器和电子学生证(包括非接触IC卡、非接触式ID卡、2.4G双频卡、二合一/三合一卡)、智能学生证(带定位)相关技术要求,包括机具及卡片技术要求、功能及性能要求,以及配套网管要求,其他终端设备不在此规范范畴。
中国移动教育产品解决方案校讯通
![中国移动教育产品解决方案校讯通](https://img.taocdn.com/s3/m/099c23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5.png)
做用户的全程高考顾问。帮助每个家长制定学习计划,疏导心理压力,照顾孩子的饮食健康,便于家长学习和参考。
二、互动沟通产品-河北教育手机报(各版块定位和内容)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由专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家长了解这一时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同时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做好生理和心理顾问。
31-100部
3
唐山直连优惠三
0.1元/分钟
0.3元/分钟
免费
无
2000元/月
100-200部
网络融合:不限定固定电话网、移动网络还是宽带互联网接入,无论总部还是跨分支机构,都可以统一接入、无碍使用。终端融合:电脑、手机和固话统一分配号码。不同的终端享受相同的通信和办公服务。实现异地多人协同工作,降低通信成本。对内短号互拨,对外号码统一呈现。PC也能够拨打电话、参加视频会议,还能收发传真、短信、彩信。手机也能够接收即时消息、处理公文。业务融合:可以随时随地召开多媒体会议,文字、语音、视频融合传递,手机、固话、PC都能参加,并分享文件、共享信息。帮助应对突发事件,节省差旅和办公成本。
第7页/共20页
二、互动沟通产品-校讯通工作流程
校讯通客服
学校管理员
教师
学生家长
Internet
管理服务器
防火墙
校讯通服务器
数据专线
短信网关
短信中心
交换机
基站
家长手机
学生使用2.4G电子标签复合卡进入校门
校讯通刷卡设备
校讯通工作图例
工作说明:平安短信-学生刷卡进入学校,通过移动网络将入校时间和信息传输到平台和家长手机中。家校互动短信-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使用校讯通业务,家长也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与老师时时互动。
中国移动nfc终端技术规范_v11.1.0
![中国移动nfc终端技术规范_v11.1.0](https://img.taocdn.com/s3/m/0f225c27de80d4d8d15a4f9d.png)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目 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 终端架构 (2)4.1. 硬件架构 (2)4.2. 软件架构 (3)5. 功能要求 (5)5.1. 通信模式要求 (5)5.2. 工作模式要求 (5)5.3. 工作模式切换功能 (5)5.4. NFC功能的激活/去激活 (5)5.5. 手机唤醒功能 (6)5.6. Java虚拟机要求 (6)5.7. 并发业务支持 (6)5.8. 支持掉电模式 (6)5.9. 支持OTA (6)6. 接口要求 (7)6.1. 内部接口 (7)6.1.1. NFC终端与SIM/USIM卡的接口要求 (7)6.1.2. 基带芯片与NFC芯片的接口要求 (7)6.2. 外部接口 (7)6.2.1. 与其它非接触通信设备的接口要求 (7)6.2.2. 与网络侧平台的接口要求 (7)7. 终端软件要求 (8)7.1. 对SIM/USIM卡的管理 (8)7.2. 对BIP功能的支持 (8)7.2.1. 对BIP“Class e”传统命令的支持 (8)7.2.2. 支持3种通讯通道 (8)7.3. 对PPS的要求 (9)8. 性能要求 (9)8.1. 发射机性能指标 (9)8.2. 接收机性能指标 (9)8.3. 交易时长 (9)8.4. 工作范围 (9)8.5. 成功率 (9)9. 编制历史 (10)前 言本标准是对NFC终端的要求,是开展NFC相关业务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终端架构、功能要求、接口要求、终端软件要求以及性能要求。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鹏、赵旭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接触业务在终端部分的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SM终端、TD-SCDMA终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目录1 围 (5)2 规性引用文件 (5)3 招标/比选要求 (5)4 术语和定义 (6)4.1 考勤机 (6)4.2 13.56M刷卡器 (6)4.3 2.4G阅读器 (6)4.4 校园 (6)4.5 校讯通学生证 (6)4.6 13.56M射频卡 (7)4.7 2.4G双频卡 (7)4.8 二合一卡 (7)4.9 三合一卡 (7)4.10 符合ISO14443标准A类卡 (7)4.11 OMC网管 (7)5 缩略语 (7)5.1 IC (7)5.2 RFID (7)6 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业务需求 (7)6.1 考勤报安 (7)6.2 校园 (8)7 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典型组网方式 (8)7.1 近距离刷卡考勤组网 (8)7.2 远距离读卡考勤组网 (8)7.3 校园组网 (9)8 校讯通专用终端业务需求 (9)8.1 考勤报安类应用 (9)8.2 校园类应用 (10)9 校园信息机技术要求 (10)9.1 基本功能 (10)9.2 菜单功能 (10)9.3 终端特性 (11)9.4 终端可维护性 (13)9.5 品牌及业务标识 (13)10 2.4G阅读器与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 (13)10.1 2.4G阅读器技术要求 (13)10.2 13.56M刷卡器技术要求 (14)11 GSM插卡机技术要求 (15)11.1 室外机技术要求 (15)11.2 室话机技术要求 (16)12 学生证卡技术要求 (17)12.1 非接触IC卡 (17)12.2 非接触ID卡 (18)12.3 2.4G 双频卡(非接触式IC卡+2.4G RFID卡) (18)12.4 二合一卡(非接触式IC卡+SIM卡槽) (18)12.5 三合一卡(2.4G RFID卡+非接触式IC卡+SIM卡槽) (19)13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 (19)14 OMC网管技术要求 (22)14.1 网管系统架构 (22)14.2 设备信息管理 (22)14.3 远程升级 (22)14.4 即时参数状态查询 (22)14.5 固定时间间隔状态收集 (22)14.6 参数设置 (22)14.7 信令跟踪 (22)14.8 地图展示 (22)14.9 日志统计报表 (22)中国移动校讯通专用终端及卡片技术要求1 围本规规定了中国移动校讯通业务专用终端,包括校园信息机(可外接13.56M刷卡器)、校园信息机(可外接2.4G阅读器)、无线插卡话机(可插二合一/三合一卡)、2.4G阅读器、13.56M刷卡器和电子学生证(包括非接触IC卡、非接触式ID卡、2.4G双频卡、二合一/三合一卡)、智能学生证(带定位)相关技术要求,包括机具及卡片技术要求、功能及性能要求,以及配套网管要求,其他终端设备不在此规畴。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9484.1-2004 900MHzGSM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GB/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系统总技术要求.pdfYD 1032-2000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YD/T 965-1998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ISO/IEC 14443 识别卡无接触点集成电路卡感应卡3 招标/比选要求1、资质要求(原件彩色扫描件)*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法人;*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中华人民国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及相关3C认证;*GSM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2.4G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电磁辐射认证或测试报告;业绩及目前正在执行合同的情况(包括完成情况和出现的重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以上带“*”资质证明如有一项不能提供,将作为废选处理,如有其他更多相关资质,请一并提供原件扫描件。
2、其他要求(1)在本公告规定的时间获取比选文件并登记备案的企业;(2)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加比选。
如果是代理商,需要标明合同中的品牌并提供原厂商的相应合同作为依据;(3)销售服务及维修支持要求:在本地设有相应服务机构和固定服务人员或承诺在成交后一个月之在本地设立办事机构;3、参加须知申请人需提供各种机具的质保期大于1年;申请人提供的各类机具的维保期不能小于3年,并在此期间甲方能向比选申请人购买各类机具的备件;申请人说明是否满足ROHS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具的防护要求和运行要求:机具的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具有防锈措施。
机具停电和恢复后,设备能够自动恢复运行。
4 术语和定义4.1 考勤机具备与校讯通平台数据通讯功能的专用考勤设备,可以实现近距离刷卡考勤功能,也可以外接13.56M刷卡器或2.4G阅读器。
4.2 13.56M刷卡器考勤机的外接辅助设备。
可以近距离读取符合ISO14443标准A类卡,通过连接考勤机实现考勤数据上报。
4.3 2.4G阅读器考勤机的外接辅助设备。
可以远距离读取2.4G双频卡,通过连接考勤机实现考勤数据上报。
4.4 校园校园公话设备。
学生插入校讯通学生证,可使用安装在校讯通学生证上的SIM卡号及资费进行通话。
4.5 校讯通学生证整合了中国移动SIM卡槽的校讯通射频考勤卡,校讯通学生证的射频功能可以近距离实现(13.56M射频卡与SIM卡槽整合)也可以远距离实现(2.4G单双频卡与SIM卡槽整合)。
4.6 13.56M射频卡13.56M非接触式射频IC卡。
4.7 2.4G双频卡集成了13.56M射频卡功能的2.4G有源RFID电子标签。
4.8 二合一卡集成了13.56M射频卡功能、SIM卡插槽的智能卡4.9 三合一卡集成了13.56M射频卡功能、2.4G有源RFID电子标签、SIM卡插槽的智能卡4.10 符合ISO14443标准A类卡相对于ISO14443标准B类卡而言,对安全性能要求更低,可应用各行业13.56M射频应用。
4.11 OMC网管操作维护中心,OMC提供对系统中各设备的集中式操作维护。
5 缩略语5.1 IC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
5.2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
6 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业务需求校讯通学生证指的是整合了中国移动SIM卡槽的校讯通射频考勤卡。
学生使用校讯通学生证一卡实现考勤报安、校园两类功能。
6.1 考勤报安6.1.1 近距离刷卡考勤报安近距离刷卡考勤报安是指学生携带校讯通学生证(13.56M射频卡与SIM卡槽整合)在校园部安装的“校讯通”专用终端设备上近距离刷卡实现考勤功能。
其考勤记录信息由考勤机上报到校讯通平台,并由校讯通平台生成固定格式的报安短信容发给学生家长手机。
老师或家长也可通过校讯通平台查询考勤记录。
6.1.2 远距离读卡考勤报安在学校校门口安装2.4G阅读器,学生佩带校讯通学生证(2.4G单双频卡与SIM卡槽整合)进出学校校门时,即可实现远距离读卡考勤功能。
其考勤记录信息由考勤机上报到校讯通平台,并由校讯通平台生成固定格式的报安短信容发给学生家长手机。
老师或家长也可通过校讯通平台查询考勤记录。
6.2 校园学生手持校讯通学生证在校园部安装的校园上插卡可以使用其中的SIM卡号及资费拨打。
7 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典型组网方式校讯通学生证专用终端组网方式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分成近距离刷卡考勤组网及远距离读卡考勤组网和校园组网三种方式。
7.1 近距离刷卡考勤组网典型近距离刷卡考勤组网方式由校讯通学生证(13.56M射频卡与SIM卡槽整合)、13.56M刷卡器、考勤机组成。
考勤机与13.56M刷卡器通过485接口连接,考勤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校讯通平台进行数据通讯。
学生校讯通学生证(13.56M射频卡与SIM卡槽整合)在13.56M刷卡器或考勤机上近距离刷卡生成考勤记录,考勤记录通过考勤机上报校讯通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近距离读卡考勤组网方式7.2 远距离读卡考勤组网典型远距离读卡考勤组网方式由校讯通学生证(2.4G单双频卡与SIM卡槽整合)、2.4G阅读器、考勤机组成,考勤机与2.4G阅读器之间通过485接口连接,考勤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校讯通平台进行数据通讯。
学生佩戴校讯通学生证(2.4G单双频卡与SIM卡槽整合)通过2.4G阅读器信号覆盖区域实现考勤,通过两台2.4G阅读器实现对学生进校、出校的判断,考勤记录通过考勤机上报校讯通平台。
如图2所示。
图2 典型远距离刷卡考勤组网方式7.3 校园组网典型校园组网方式由学生校讯通学生证、校园组成,学生可在校讯通学生证的SIM卡槽上插入SIM卡,将校讯通学生证直接插入校园读卡口中,校园直接通过基站实现与任何通话,通话及资费使用安装在校讯通学生证上的SIM卡,如图3所示。
翼校通学生证校园电话图3 校园组网方式8 校讯通专用终端业务需求8.1 考勤报安类应用8.1.1 近距离刷卡考勤报安近距离刷卡考勤报安是指学生携带13.56M射频卡在校园部安装的“校讯通”专用终端设备上近距离刷卡实现考勤功能。
其考勤记录信息由校园信息机上报到校讯通平台,并由校讯通平台生成固定格式的报安短信容发给学生家长手机。
老师或家长也可通过校讯通平台查询考勤记录。
8.1.2 远距离读卡考勤报安在学校校门口安装2.4G阅读器,学生佩带2.4G双频卡或三合一卡进出学校校门时,即可实现远距离读卡考勤功能。
其考勤记录信息由校园信息机上报到校讯通平台,并由校讯通平台生成固定格式的报安短信容发给学生家长手机。
老师或家长也可通过校讯通平台查询考勤记录。
8.2 校园类应用学生手持13.56M射频卡或2.4G双频卡在校园部安装的“校讯通”专用终端设备上摘机刷卡,可以拨打预先在校讯通平台上登记的亲情实现亲情通话。
学生手持二合一/三合一卡,在校园部安装的无线插卡话机专用终端设备上插卡,可以任意拨打。
9 校园信息机技术要求9.1 基本功能9.1.1 通讯功能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校讯通平台进行数据通讯。
9.1.2 近距离刷卡考勤a)刷卡考勤功能,支持I13.56M射频卡;b)支持外接13.56M刷卡器扩展;c)支持卡号16进制或10进制上报;d)支持限制重复刷卡功能。
9.1.3 远距离读卡考勤a)支持外接2.4G阅读卡扩展;b)支持AB点实现进出校判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