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应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范本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65e28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6.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管理,确保各层级基本医疗保障机构的正常运行,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促进全民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基本医疗保障机构的管理工作。
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原则是依法、公平、公正、透明。
第四条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障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第五条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确保基金的安全、有效、稳定。
第六条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基金的监督,定期进行资金风险评估,确保基金的流动性和充足性。
第七条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基金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基金交易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第八条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供合理、规范、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第九条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条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费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公正、透明。
第十一条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四章医保参保管理第十二条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参保管理制度,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应当加强对参保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障政策的了解和认同。
第十四条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参保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参保人员信息的准确、完整、安全。
第十五条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参保人员的缴费、报销、结算等相关规定,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基本医疗保障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级机构的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29de1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1.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的,针对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管理体系。
它是国家对于公民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旨在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确保公民在生病的时候能够获得合理的医疗服务。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主要保障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 医保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参保缴费和基金管理,为参保人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直接结算等服务。
2.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确保所有参保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
3. 医保支付方式:建立综合医保支付制度,包括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等,推动医疗机构向分级诊疗和按病种付费方向转变。
4. 医保支付标准:规定医保支付的限额和比例,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5.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确保医疗服务价格合理、透明,并通过价格调整机制适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6. 网络医疗服务:推动发展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7. 医药保障措施:制定药品目录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推动药品的合理使用和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8. 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公民的医疗安全。
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公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379d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9.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建立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管理和执行这一体系。
本文将就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进行详细讨论。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国家层面的制度、地方层面的实施和个人层面的享受。
在国家层面,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政策、规划和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地方层面主要负责具体实施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包括筹措资金、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组织医疗服务等。
个人层面则是医疗保障的最终受益者,享受着相应的医疗待遇和服务。
在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中,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参保人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或直接支付。
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由国家和地方共同筹措资金,覆盖范围广泛,补充医疗保险则是个人自愿参加的,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保障。
二、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是指经过评价和筛选的符合临床需求、安全有效的药物,通过医疗机构配备和医保支付的方式让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
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基本药物的需求得到满足,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费用。
三、医疗服务定点备案制度。
医疗服务定点备案制度是为了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运作,明确医疗服务的范围和质量要求,确保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能够获得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待遇。
这一制度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程度,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四、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是为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的过高和不合理而设立的,通过统一制定价格和进行价格监管,保障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获得性。
此外,医疗费用结算制度、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制度等也是保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三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a90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7.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1. 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和原则a. 目的: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b. 原则:公平、可持续、便利、高效。
2. 参保人员范围和条件a. 范围:所有符合准入条件的公民。
b. 条件:符合法定参保条件,按时缴纳相应的医疗保险费。
3. 缴费标准和方式a. 标准:根据参保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统筹基金的需求确定。
b. 方式:个人和企业按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
4.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a. 收入管理:统一由社会统筹基金负责收入的划拨和管理。
b. 支出管理: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定,进行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
c. 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5. 医疗服务管理a.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建立医保定点机构管理制度,统一规范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行为。
b. 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制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管理机制。
c. 医疗资源配置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医疗需求和资源状况,统一调配医疗资源,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6. 医疗费用管理a. 医疗费用制度:建立医疗费用核算和报销制度,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b. 医疗费用限额管理:设定医疗费用限额,防止医疗费用过高。
c. 医疗费用监管: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监管和审查,严惩虚假报销和医疗欺诈行为。
7. 医疗保险信息管理a. 参保人员信息管理:建立参保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参保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b. 医疗费用信息管理:建立医疗费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和统计医疗费用信息。
8. 医疗保险服务管理a. 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医保服务网络,提供便捷的医疗保险服务。
b. 服务热线设立:设立医保服务热线,提供咨询和投诉服务。
c. 国际医疗保险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医疗保险合作,提供跨国医疗保险服务。
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1. 医疗保障制度落地a.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疗保障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及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及相关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0d7d2dd5bbfd0a785673bf.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管理制度精选整理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2020-4-1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收费服务管理制度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1 、为保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医院健全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肩负制度落实。
2 、医院应在显然地址公示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对优秀服务便民措施、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进行公示,为就医人员供应干净酣畅的就医环境。
3 、医院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花销。
4 、医院在为参保人员供应医疗服务时应认真核验就诊人员的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病历、社会保险卡及医疗保险证。
为保证参保人员治疗的连续性和用药的安全性,接诊医师应查阅门诊病历上的上一次就要配药记录,对本次患者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明确记录。
参保人员因行动不便委托他人代配药的,由被委托人在专用病历上签字。
5 、医院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3-5天,慢性病7-10天,需长远服药的慢性病 30 天,同类药品不高出 2 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没关的药品。
6 、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
不得将不吻合住院标准者收治住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7 、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吻合时,应及时拘禁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科,严禁滥竽凑数住院,8 、做好医保病人住院宣教和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署医保病人自费项目赞成书,因自费药品或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花销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9 、严格控制住院医疗总花销,各科室要依据医院拟定的一般医保病人、肿瘤病人的人均花销指标严格控制好花销,超标花销按比率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包括临床医技科室。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76d7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7.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1. 简介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的医疗需求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提供医疗保障,减轻人民医疗负担,并确保公平和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
本文将介绍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2.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2.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是指国家为企业职工、城镇居民等群体建立的医疗保险制度。
通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以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门诊费用的支付等保障。
2.2 医保支付方式医保支付方式是指医保基金对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一般而言,医保支付方式包括按比例支付、按项目支付和按病种支付等。
这些支付方式旨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医保药品目录医保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目录确定了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内的药品,对于不在目录中的药品,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医保药品目录的制定旨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并确保参保人员能够使用必需的药品。
2.4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指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中的合作医疗机构。
参保人员在就医时,要选择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和支付待遇。
这些定点医疗机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 相应保障措施3.1 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通过医疗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
参保人员在就医时,可以将医疗费用报销给医保基金,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
3.2 重大疾病保险针对某些特定的重大疾病,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还设立了重大疾病保险。
这种保险为患有重大疾病的参保人员提供了额外的保障,可以覆盖更高的医疗费用,并提供更全面的保险服务。
3.3 医保补充保险医保补充保险是指参保人员自愿购买的额外保险。
这种保险可以弥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医保补充保险。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三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0759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2.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一、引言医疗保障是指国家对公民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和补助的制度安排。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费用支付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了确保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
本文将介绍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
二、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范本1.综合医疗保险制度范本综合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共同承担医疗费用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综合医疗保险制度范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保险参保范围的确定: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确定综合医疗保险参保的范围,包括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医疗费用项目。
(2)保险费率的确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综合医疗保险的费率,确保保险金的筹集与使用的平衡。
(3)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确定:根据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综合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包括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支付方式等。
(4)医保基金管理机构的设立:建立医保基金管理机构,负责综合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2.医疗救助制度范本医疗救助制度是一种为生活困难的人群提供医疗费用补助的制度。
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医疗救助制度范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救助对象的确定:根据生活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确定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包括贫困人口、农民工、自主创业者等。
(2)救助标准的确定:根据生活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和医疗费用的实际情况,确定医疗救助的标准,确保其可以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3)救助资金的筹集:建立医疗救助基金,通过政府资金、社会捐赠和企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可以及时足额地提供医疗救助。
(4)救助管理机构的设立:建立医疗救助管理机构,负责医疗救助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确保救助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三、相关保障措施范本1.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范本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保障医疗费用支付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范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机构的设立: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机构,负责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4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7cdcf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4.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1、为保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医院健全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肩负制度落实。
2、医院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对优质服务便民措施、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进行公示,为就医人员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3、医院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4、医院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应认真核验就诊人员的医疗保险,____干部、病历、社会保险卡及医疗保险证。
为保证参保人员治疗的连续性和用药的安全性,接诊医师应查阅门诊病历上的前次就要配药记录,对本次患者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明确记录。
参保人员因行动不便委托他人代配药的,由被委托人在专用病历上签字。
5、医院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____天,慢性病____天,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____天,同类药品不超过____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无关的药品。
6、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
不得将不符合住院标准者收治入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7、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符合时,应及时扣留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科,严禁冒名顶替住院,8、做好医保病人入院宣教和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定医保病人自费项目同意书,因自费药品或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费用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9、严格控制住院医疗总费用,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的普通医保病人、肿瘤病人的人均费用指标严格控制好费用,超标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包括临床医技科室。
10、严格控制药品比例。
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各科药品比例指标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例,原则不适用自费药品,超标药品比例也将纳入当月院考评。
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三篇)
![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ed97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4.png)
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本一、医用材料审批规定对于价格在____元以上的医用材料,审批流程需严格遵循,优先考虑采用国产或价格更为经济的进口产品。
各医保中心,包括外地医保,规定医生需填写内置材料审批表并经医保办审批后方可使用。
对于急诊病人,可先使用后补办审批手续,术后需在____天内完成审批。
二、医疗服务收费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服务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强化医院管理及计费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制定以下制度:1、医疗服务收费公示(1)严格遵守省物价政策,实行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公示制度。
(2)利用电子屏幕、电脑查询系统、公示栏等多途径公示常用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价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公示内容需包含项目名称(药品名称、规格、剂型)、计价单位及价格。
(4)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变动时,应及时更新公示价格,确保价格信息的准确性。
2、医疗服务收费查询(1)设立门诊、住院部价格信息查询触摸屏。
(2)在门诊大厅通过电子屏幕、公示板等方式公示常用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价格,供患者查询。
(3)收款处及临床科室提供医疗费用查询服务,耐心解答患者咨询。
(4)实行首问负责制,导诊护士和责任护士有责任提供药品、医疗服务价格查询服务及查询途径。
(5)相关科室应便捷地提供医疗费用查询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
3、一日清单(1)收款处设立医疗费用清单查询窗口,提供实时查询服务。
(2)每日为住院患者打印“一日清单”,由临床科室及时发放,便于患者核对。
(3)患者出院时,需提供医疗费用总清单,经患者确认签字后,方可办理出院手续。
(4)一日清单制度应纳入患者入院介绍内容,确保患者知情权。
4、医疗服务收费责任追究(1)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药品、医用材料等医疗服务价格和行为。
(2)以下行为将被追究责任:自行设立服务项目或定价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重复收费、无医嘱收费超出医嘱范围、时间收费同一服务拆分收费超出省规定“除外内容”范围收费不按规定加价药品和医用材料可重复使用材料按一次性收费未征得患者同意的自主服务和相关收费提前或推迟执行价格政策使用医用高值耗材(≥____元)未征得患者同意的收费(3)责任追究措施:科室因收费不准确引发投诉,需立即纠正并退还多收费用。
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e5e3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e.png)
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2024年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可能包括以下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1. 医保定点管理:医保机构将会与一些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指定其为定点医院,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2. 医疗费用管理:制定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和管理规定,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3. 医保基金管理:对医保基金的使用、收入、支出等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平稳运行。
4. 参保人员管理:加强对参保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待遇。
基本医疗保障的相关保障措施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基本医疗费用报销:合理报销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费用,减轻被保障人员的医疗负担。
2. 基本药物的保障:提供基本药物的保障,确保被保障人员获得基本的药物需求。
3. 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医保政策宣传和教育:开展医保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被保障人员的医保意识和知识水平。
以上只是对2024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的一些猜测,具体的情况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如需获取最新的相关文件,请咨询相关部门或机构。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三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4c124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d.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是指国家对公民提供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药品保障,以保障公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应保障措施,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两部分。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用于保障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工作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于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这两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但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2. 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基本上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绝大部分人口。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工作居民以及优抚对象等。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在职职工、退休职工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特定人群。
3. 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主要通过个人缴费、用人单位缴费和政府补助三个途径。
个人缴费是公民根据自身的收入和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费用;用人单位缴费是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费用;政府补助是从财政预算中划拨给医疗保险基金的资金。
4. 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和支付方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根据不同的医疗项目和医疗机构的定点等级划分,一般在70%到90%之间。
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先付款再报销和后付款两种方式,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5. 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机构和监管体系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医疗保障局、地方医疗保障局以及各级医保经办机构等。
这些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和规定,审核和支付医疗费用,监督和管理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情况。
二、相应保障措施1. 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建设为了方便公民就医和报销医疗费用,我国加大了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网络的建设力度。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f8c5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7.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于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管理和监督措施,旨在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制性或自愿参加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不同类型,覆盖不同群体。
2.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筹资并进行管理,确保医疗保障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分配。
医疗保险基金可以通过社会筹资、政府补助、企事业单位缴费等方式形成。
3.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推动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市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通过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4. 医疗费用管理:设定医疗费用的合理价格,推行按项目付费制度,防止医疗费用过高和不合理增长。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支付标准相匹配的机制,降低患者负担。
除了上述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保障措施可以进一步提供保障,确保居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1. 大病保险:设立大病保险制度,为居民提供对高额医疗费用的保障,例如对于某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进行报销。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居民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3. 药品价格管控: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和控制,使药品价格合理且可负担。
4.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实施和细节还需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b9d8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a.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1、建立一个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确定保障范围,规范用药、检查、治疗和医疗服务的流程,制定医疗
保障管理制度,健全医疗保障资金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参保和服务体系,加大对社会医疗服务的支持和监督力度,完善与医疗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医疗服务费用的管理,合理调整医疗保障经费分配办法。
2、加强医疗保障管理能力
提高医疗保障管理人员素质,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制定专业培训计划,
强化考核评定机制,提高医疗保障管理的综合水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
疗保障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办法,建立数据库,推进统计分析技术,改善管理绩效,提高医疗保障管理的公平、透明度。
3、改进和完善医疗保障工作
结合医疗保障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医疗保障管理结构,加强
医疗保障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实
行科学化管理;加强医疗保障政策及服务的宣传,使政策更具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促进决策的及时有效性;加强医疗保障的安全性,提高医疗保
障服务的有效性。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4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08f2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b.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保障人民基本医疗权益的政策和措施。
在中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实行的是分级分类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
这些保险制度为参保人提供了基本的医疗待遇和保险金报销。
2. 医疗救助制度:对于一些特困人员和贫困家庭来说,医疗费用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因此,中国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医疗费用的补助和救助。
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中国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这包括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等方面的措施。
4. 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器械质量,中国建立了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这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5. 科学合理的医保基金管理机制:为了保障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医保基金管理机制,包括收入筹集、支出控制、预算管理和基金监管等方面的措施。
总的来说,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二)一、引言基本医疗保障是指为保障国民及其家庭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全面提供保障医疗需求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1.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和内容(1)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包括国民及其家庭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药品费用、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
(2)基本医疗保障的内容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等。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566972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6.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会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通过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的方式,为参保人提供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两种形式。
2. 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包括医院、医生和其他医疗机构的注册和审批管理,以及对医疗过程和质量的监管。
目的是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医保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医保基金管理制度,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包括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结算制度、风险调整机制等。
4. 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需求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需求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需求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为了实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可以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统一参保:政府可以设立尽可能广泛的参保范围,包括全民参保或强制性参保,以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2. 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政府可以设立医疗保险基金,由参保人和政府共同缴费,用于支付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
3.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可以设立一定的医疗服务范围和标准,确保参保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4. 监管医疗机构和医生:政府可以建立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注册和审批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
5. 宣传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意识和医疗知识水平,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医疗资源。
这些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的建立和实施,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应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应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001b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e.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应措施基本医疗保障是指国家为满足全体人民基本医疗需求而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应措施是指为保障医疗保障的公平、有效实施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应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的核心。
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1.参保范围和方式:明确不同人群的参保范围和参保方式,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
2.缴费制度:规定参保人员的缴费标准和方式,如按工资比例缴费、按年收入缴费或固定金额缴费等。
3.报销比例和限额:确定不同类型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限额,如药品、检查、手术费等。
4.医疗服务管理:规定参保人员就医的限制和管理措施,如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方式等。
二、医疗服务监管制度为了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包括:1.医疗机构准入管理:明确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和审批程序,确保医疗机构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条件。
2.医务人员准入管理:规定医务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和从业条件,严格控制医生数量和规范医疗行为。
3.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定期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不达标的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惩罚和整改措施。
4.医疗事故投诉和处理:建立医疗事故投诉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并追究责任。
三、医疗服务定点管理制度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控制医疗成本,需要建立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包括:1.定点医疗机构评审和选择: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评审,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确保参保人员有权利选择参保医疗机构。
2.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监控: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3.定点医疗机构合同管理: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内容、价格和双方责任。
四、医疗费用管理制度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需要建立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包括:1.医疗费用审核和监控:建立医疗费用审核机制,对医疗机构的费用进行审查和监控,防止过度诊疗和虚假费用。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二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a9be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f.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1. 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和原则a. 目的: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b. 原则:公平、可持续、便利、高效。
2. 参保人员范围和条件a. 范围:所有符合准入条件的公民。
b. 条件:符合法定参保条件,按时缴纳相应的医疗保险费。
3. 缴费标准和方式a. 标准:根据参保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统筹基金的需求确定。
b. 方式:个人和企业按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
4.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a. 收入管理:统一由社会统筹基金负责收入的划拨和管理。
b. 支出管理: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定,进行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
c. 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5. 医疗服务管理a.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建立医保定点机构管理制度,统一规范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行为。
b. 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制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管理机制。
c. 医疗资源配置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医疗需求和资源状况,统一调配医疗资源,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6. 医疗费用管理a. 医疗费用制度:建立医疗费用核算和报销制度,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b. 医疗费用限额管理:设定医疗费用限额,防止医疗费用过高。
c. 医疗费用监管: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监管和审查,严惩虚假报销和医疗欺诈行为。
7. 医疗保险信息管理a. 参保人员信息管理:建立参保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参保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b. 医疗费用信息管理:建立医疗费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和统计医疗费用信息。
8. 医疗保险服务管理a. 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医保服务网络,提供便捷的医疗保险服务。
b. 服务热线设立:设立医保服务热线,提供咨询和投诉服务。
c. 国际医疗保险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医疗保险合作,提供跨国医疗保险服务。
二、相应保障措施模版1. 医疗保障制度落地a.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疗保障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98f3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f.png)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一、基本医疗保障的宗旨
为推动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本制度坚持“公平、平等、公正、安全”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行强制性的基本医疗保障,保障城乡居民得到基本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保障范围
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他们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保障。
2.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他们可以享受新农合的保障。
3.未参加上述保险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低收入者、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和特殊困难者,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补助。
三、基本医疗保障措施
1.加强基本医疗保障监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障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行业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医疗保障制度的依法有效运行。
2.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1、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医院健全医疗保障险管理制度,由医务科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2、医院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正本)、对优质服务便民措施、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进行公示,为就医人员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3、医院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
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4、医院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应认真核验就诊人员的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病历、社会保险卡及医疗保险证(以下统称“证、卡”),为保证参保人员治疗的连续性和用药的安全性,接诊医师应查阅门诊病历上的前次就医配药记录,对本次患者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明确记录。
参保人员因行动不便委托他人代配药的,由被委托人在专用病历上签字。
5、医院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3-5天、慢性病7-10天、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30天、同类药品不超过2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无关的药品。
6、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
不得将不符合住院标准者收治入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7、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符合时,应及时扣留相关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科,严禁冒名顶替住院。
8、做好医保病人入院宣教和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定医保病人自费项目同意书,因自费药品或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费用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9、严格控制住院医疗总费用,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的普通医保病人、肿瘤病人的人均费用指标严格控制好费用,超标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包括临床医技科室)。
10、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各科药品比例指标进行控制;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例,原则上不使用自费药品;超标药品比例也将纳入当月院考评。
11、严格内置材料及特检、特治(包括价格在500元以上医用材
料)审批工作,要求尽可能使用国产、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
各医保中心(包括外地医保)要求医师填写内置材料审批表到医保办审批后才能使用,急症病人可以先使用后审批(术后3天内)。
12、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收费政策,不能分解收费、多收费、漏收费、套用收费,因乱收费造成的拒付费用由科室承担。
13、以下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疾病均不能纳入医
保: 美容、非功能障碍性整容及矫形术、交通事故、自杀、他杀、误服、职业病、性病等。
14、对参保病人施行“先诊疗后结算”,方便患者就医。
15、医务科对医保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