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384e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3.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管和管理的有效手段。
但在实际操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对策。
问题一:审计标准、方法不统一。
由于审计标准和方法不同,往往导致同一家企业在不同审计员的审计中结果不同。
甚至在同一个审计员的多次审计中也存在客观上的差异,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带来了严重挑战。
对策一:应加强对审计员的培训,统一审计标准和方法,使审计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公正性质。
问题二:责任界定不明确。
雇员的业绩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企业的利润也是雇员的合法收益。
经济责任审计中,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和企业的业绩贡献难以划分,这就容易出现一些干部把自己表现的好处理解为企业业绩的贡献,并想尽办法将企业利润私自挪用的情况。
对策二:对领导干部的奖惩标准进行明确,根据职责轮廓精准划分责任界限,统计业绩时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不把个别领导个人表现作为完全功劳算入。
同时,对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确保审计结果无误。
问题三:审计工作难以深入进行。
有的国有企业或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抵触,难以接受第三方审计员的检查,以至于审计工作无法深入展开。
同时,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经济责任不明确,打击揭发不力,有些干部沾染上贪污腐败现象,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开展受到阻碍。
对策三:应对审计员进行必要的安排和对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内部工作纪律,强化政策宣传力度,让领导干部重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和重要性。
加强揭发举报制度,斩断黑手,深挖根源。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治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监管,规范制度,才能够推动经济责任的落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b0e7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2.png)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管理和控制的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的一种方式。
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1.审计对象不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不明确,导致审计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着眼于审计管理层的经济责任执行情况,而未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经济责任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未明确对不同层级的国有资产流转、使用和配置等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导致审计没有针对性,难以发现问题。
2.审计标准不统一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标准不统一,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差。
不同地区、不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存在差异,有的地方甚至没有明确的审计标准。
这导致同样的审计对象,可能在不同地区或不同企业之间,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审计标准,审计结果存在差异,无法进行有效比较和评价。
3.审计手段不足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文件资料的查阅和系统数据的分析,缺乏实地调查和实物核对等手段。
这导致审计结果受到审计对象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限制,很难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和准确的核查,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审计评价不充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工作不充分,导致审计结果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建议。
审计结果往往是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执行情况的一种客观反映,但是由于审计评价工作不充分,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审计报告往往成为一种形式主义,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统一审计标准要严格统一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15ff2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a.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正确履行经济责任进行的一种经济事务监督检查。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领导干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审计范围狭窄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重点关注企业的收入、支出等方面,而对于领导干部在经营决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审计覆盖比较有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增加对其决策过程、决策依据等方面的审计内容,采取系统性的审计方法,从而全面评估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审计标准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具体的审计标准,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体系,明确审计的指标和评价标准,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领导干部的工作涉及多个领域,数据来源分散,获取难度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数据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结果运用不到位的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不够充分,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合规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和激励措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机制,将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的晋升、奖惩挂钩,形成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审计范围狭窄、审计标准不完善、数据获取困难和结果运用不到位等问题。
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b42f239ee06eff9aef80797.png)
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特定时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审计机关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和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领导干部本人对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借以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较高层次的监督活动。
尽管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由于其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些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等因素,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分五部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及特点、意义的展述,使得我们对经济责任审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客体与审计内容。
这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应由国家审计机关来审计,还是由国资委进行审计,文章中作了详细的分析。
而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笔者认为应结合国有企业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应当着重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内控的有效性、重大投资决策效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
第三部分讨论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
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时间,其实在现实审计工作中多数是先离后审,但是这样一来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便会大打折扣。
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审计资源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先审计后离任。
第四部分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与评价问题。
笔者首先界定了经济责任,指出不同的责任界定存在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继而,指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遵循的五项原则。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笔者只简单介绍了比较分析评价法和评分评价法。
接下来笔者就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第五部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和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于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探讨
![关于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b603007bb68a98271fefaaf.png)
◎ 文 /李秀梅 石泉 田 赵继文
本 文 通 过 对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中遇 到 多方 面 难 点 的具 体 分 析 , 阐述 了经 济 责 任 审 计 应 把 握 的关 键 问题 , 结合 审计工作 实践, 提 出了 解 决 上 述 关 键 问题 切 实 可行 的对 策 和 方 法 , 如对存 货审计, 以实 地 盘 点为主; 对 债权 债务 审计 , 要 通 过全 面审查; 对 经 济 责 任 的 划分, 要 坚 持 依 法 审 计 等方 面 解 决 。 同时 还 提 出了审 计 评 价 应 遵 循 的原 则: 坚持客观公正、 实 事 求是 、 语言标准、 结 论 慎 重。
难点。 审计 评 价是否 客观公 正, 关 系到 被 审 广泛 听 取 被 审 计 单 位 职 工的意 见 , 尤 其 要 重
( 3 ) 审 计 中企 业 请 求 审 计 组 不 要 发 函到 计 对 象 任 期 经济 责 任 和 工作 业 绩 是 否 真 实、 视 企 业 职 代会 表 决 通 过 难点问题 , 亟 待探 讨 解决 。
:
真相等, 使 审 计 证 据 的质 量 难 以保 证 。
( 5 ) 定价 难。 一 是市场价 格差异大 , 不 同
对 所属 企业 厂长( 经理 ) 的 任 期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显 得 越 来 越重 要 。 审计 人 员在 对 企 业 主 要
。
( 2 ) 债 权债 务单位 路途 遥远 , 审 计 人 员
发 函到对 方 单 位 询 证 ’ 回函率 极 低 , 导 致 对 企 业 债 权 债 务 中的 坏 账 损 失 和 有 问题 的 资 金
3 9
审计广角 I AU D I T I NG S COP E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e340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0.png)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实力。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国有企业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国家和社会的权益。
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审计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能力整体偏弱,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成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审计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进展缓慢,影响审计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样的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审计手段和方法,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2.审计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多审计标准和规范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往往无从遵循,审计工作缺乏可依赖的法律依据,给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造成了困难。
3.审计内容不全面。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内容往往局限于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方面,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环保工作、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全面。
4.审计结果不及时。
当前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往往缺乏及时性,审计结果的出台常常滞后于审计工作的实际完成时间,这导致了审计结果不能及时反映出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使国有企业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凭空做一些违规的事情。
5.审计报告不具权威性。
目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采信度整体较低,审计报告未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这主要是因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够,审计报告内容缺乏说服力,易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和影响。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c450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b.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济责任行为进行审计,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审计对象选择的不合理。
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
在进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确保审计对象的选择合理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审计方法的单一化。
目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即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以评估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这种单一的审计方法往往无法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情况,容易忽视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
应该在审计中引入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评估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审计结果的不公开透明。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企业,其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属于公众利益范畴的,审计结果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结果往往只向企业内部透露,缺乏对外公示和公开报告的途径。
应该建立健全的公开报告制度,将审计结果及时地公开给社会大众,增加审计结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完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和制度体系,明确审计对象的选择标准、审计标准和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引进国际先进的审计经验和技术,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确保审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加强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舆论的监督。
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约束力度,形成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有效监管机制。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及问题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及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e0b3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4.png)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及问题【摘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审计主体的特殊性、信息获取的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责任界定的模糊性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复杂业务关系和权力地位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信息获取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以及责任界定模糊等问题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扰。
结论部分提出,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的透明度,以确保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将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难点、问题、特殊性、信息获取、数据真实性、责任界定、法律法规、监管、透明度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遵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审计。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以及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审计监督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相对于其他企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关系网和更大的权力,他们在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往往也更加隐蔽和复杂。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本文将对审计主体的特殊性、信息获取的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责任界定的模糊性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国家财产安全、提升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效率、增强监管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7383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c.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国有企业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检查和评估。
其目的是发现领导干部的失职、渎职行为,保护国有资产,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审计范围过大。
当前国有企业涉及面广,存在大量的领导干部需要审计,而审计资源有限。
审计工作应优先选择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采取精确有针对性的审计方式,确保审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审计工作的高效完成。
责任界定模糊。
领导干部在国有企业中的职责和权力较为复杂,责任界定容易产生争议。
应加强制度建设,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范围和责任边界,将责任划分为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减少对领导干部的误判和漏判。
审计方法单一。
目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定量指标难以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应加大审计方法的创新力度,引入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等先进方法,全面准确评估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
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多以纪律处分为主,缺乏经济补偿和司法追责的手段,导致领导干部对审计工作持漠视态度。
应建立健全相关的问责机制,明确追责的程序和标准,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处理,确保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实施。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范围过大、责任界定模糊、审计方法单一和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如优化审计范围、明确责任界定、创新审计方法和建立问责机制等,以确保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67d64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9.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领导干部权利过大、管理不善、经营不规范等,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领导干部监督
实行有约束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让领导干部知道自己的行为必须遵从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规定,并承担企业经济责任。
二、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对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严厉查处,建立责任追究档案并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
三、加强培训教育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让领导干部了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提高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意识和审计意识。
四、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实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营造企业内部规范有序的运作环境,以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创造力。
五、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通过内部审计把企业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同时也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的必要的数据和证据,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总之,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和内部审计监督,并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cd50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5.png)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内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确保企业运营规范、防止经济犯罪和滥用职权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审计指标不科学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指标的设置不够科学,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审计结果难以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2. 内控制度不健全一些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容易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从而影响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
3. 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强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4. 审计程序不规范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过程中存在缺乏证据、审计方法错误等问题,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二、对策分析3.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专业水平,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有企业可以委托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来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提升整体审计水平。
三、结论在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审计指标不科学、内控制度不健全、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强以及审计程序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科学设置审计指标、健全内控制度、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以及规范审计程序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52fa5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6.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企业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改进计划,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一些难题。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问题的梳理及对策探讨。
一、审计标准不清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重点的把握存在误差,容易忽略一些关键事项。
这种情况常见于不同审计机构之间的差异,不同审计人员之间的差异,甚至是不同企业之间审计标准的差异。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体系,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建立明确的审计指标和评价方法,使得各个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保证审计质量和效果。
二、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数据收集存在不规范,审计时间周期过长,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审计质量和效果,也影响了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度。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审计工作,避免审计中的过失和错误。
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审计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力度,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对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把关,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审计结果不及时反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后,审计结果应及时向企业领导层反馈。
但现实情况是,审计结果反馈不及时,甚至是拖延甚至没反馈,给企业管理和改进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也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良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和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实现信息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审计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3d08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6.png)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一、问题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的重要载体,其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经济责任制度执行情
况的审计活动,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内部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计程序不规范: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审计人员缺乏统一
的标准和方法,导致审计工作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2. 审计信息不真实: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审计信息不真实的问题,有的企业为了迎合
领导的要求,故意美化经济责任执行情况,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损失。
3. 审计结果不及时落实: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能及时得到落实,审计
报告往往被压在文件柜里,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4. 审计责任不清晰: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主体不清晰,责任部门相互推诿,审计工作存在真空状态。
二、对策分析
2. 提高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核查,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为了迎合领导要求而篡改审计信息。
4. 明确审计责任主体: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建
立健全的责任分工和合作机制,保证审计工作的主体责任和高效进行。
三、结语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
只有加强
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审计结果的落实和明确审计责任主体,才能
更好地发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b07f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9.png)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1. 信息不透明: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主要问题包括: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结果不向公众开放,没有及时公布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情况,缺乏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
2. 职业操守不够: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够,主要表现在审
计人员与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审计人员不秉公无私地履行职责,容易受到
干扰和利益驱使,影响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 审计工作不规范: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主要
体现在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完善,审计依据和凭证不充分,审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
不规范等,这些不规范的工作方式容易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和失真。
1. 加强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审计结果的信息公开范
围和方式,及时向相关利益相关者公布审计报告,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2.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内部机制监督和约束,防止利益冲突,提高审
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4. 推动审计结果的落地:国有企业应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结合,开展整改和改进工作,及时公布整改落实情况,提高审计结果的应用价值和效果,促进企
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提升。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68de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f.png)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家利益的重要载体,其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改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不公正性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一些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存在不公正的现象。
他们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一些审计失误和错误。
2. 审计内容的不全面性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内容往往并不全面,只是满足于表面的审计工作,而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内容却缺乏审计,导致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受到质疑。
3. 审计结果和建议的不及时性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往往并不及时,审计工作周期长,导致审计结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影响了国有企业及时改进经营管理的能力。
4. 审计工作的监督不到位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工作的监督并不到位,导致一些审计工作存在玩忽职守、应付搪塞等现象,使得审计结果和建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大打折扣。
二、对策分析1. 健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针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引导他们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公正、客观的态度,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完善审计审计内容和流程国有企业应当完善审计内容和流程,确保审计工作覆盖面广、深度足够,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重要业务进行全面审计,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加强审计结果的落实和监督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落实和监督,确保审计建议能够及时得到国有企业的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同时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进行。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6d8a8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9.png)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的企业,由国家所有资产构成的企业。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检查。
审计的对象包括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在于监督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促使其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审计内容的合理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对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资产管理、经营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
审计内容应当覆盖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便全面了解其工作情况和责任履行情况。
二、审计标准的制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建立健全的审计标准和评价体系,以便客观、准确地评价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审计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能够反映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三、审计方法的选择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采用现场审计、比对核实、实物核查等多种方法进行。
审计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以确保审计的全面和准确。
四、审计结果的利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及时报送审计委员会和相关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审计结果还应当向社会公开,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在进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审计监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审计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二、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建立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责任履行良好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责任履行不到位的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管理人员能够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6aac6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4.png)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不仅有助于监督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更有利于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本文将通过探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1.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作为资产的管理者,其在资产使用、处置等方面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失职、渎职等行为,从而有效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2.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稳健的管理团队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和管理漏洞,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意识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经济责任的认识和重视,引导他们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认真履行经济责任,促使其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
1.审计标准和方法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标准和方法尚不够完善,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审计标准和方法的不完善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往往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容易出现主观判断和片面性的情况。
2.审计独立性不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机构具备很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和真实。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审计机构可能受到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影响,导致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结果可能受到影响。
3.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进行。
一些国有企业可能存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管理人员的财务行为难以全面地获得和掌握。
这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f4f78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旨在确保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转。
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职责界定不清的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涉及的经济责任范围广泛,包括财务管理、资金使用、业绩目标完成等方面,职责较为复杂。
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不明确、工作重复、监督不到位等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边界,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避免职责交叉和信息重复收集。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公开程度不高,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很难获取到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推动国有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公开,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使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独立性的问题。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车司机”的情况,即自己审计自己,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审计结果失真,无法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有效监督。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公正全面的审计。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有效制度约束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主要依靠内部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监管,但制度的执行效果有限,缺乏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督。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激励机制,明确个人的经济责任,对违反责任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职责界定不清、信息不透明、缺乏独立性和有效制度约束等问题。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e03e6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8.png)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探讨国有企业是指由政府或政府部门全额或控股组建、管理、监督的企业。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角色,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
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的监督和审计,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探讨。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审计。
其目的是检查管理人员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企业章程等规定,合理行使职权,正确决策;是否依法合规,正确履行经济责任;是否有滥用职权、违法违纪等违法行为;是否有挤占、侵占国有资产和违规获取利益等经济责任问题。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促使管理人员依法行事、遵循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各种经济责任问题的发生,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它可以对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形象。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为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应该明确审计目标和内容,明确审计的重点和重要环节,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
还应完善审计制度和机制,加强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审计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需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和追责,切实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特定时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审计机关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和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领导干部本人对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借以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较高层次的监督活动。
尽管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由于其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些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等因素,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在进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分五部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特点、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以及开展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进行了一系列的展述,从而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人员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组织部门考核、任免、选用领导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机制。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客体与审计内容,这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应由国家审计机关来审计,还是由国资委进行审计,笔者认为,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应由政府审计机关独占的论据是不充分的。
因为(1)社会诚信环境较差的事实,并不仅仅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机关也在所难免,由此认为社会审计组织和人员在遵守职业道德和原则方面比政府审计机关和人员差是站不住脚的,没有事实根据;(2)中介机构存在恶性竞争和经营者委托审计形成的审计合谋问题,主要是由于监管不力,由经营者聘请审计师并付费的制度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都可以通过加强独立审计市场监管和改变独立审计委托和付费关系加以解决。
设立国资委,由国资委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国企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就可以有效解决社会审计组织与国企的审计合谋的问题。
(3)独立审计的存在和发展的事实证明,这种制度设计是有价值的,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制度在执行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或者为了论证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国企的必要性,就全盘否定独立审计的作用,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其形成的结论也很难正确,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和国资委聘请社会审计组织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为了防止国有企业接受过多的和重复的监督检查,政府审计部门和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问题就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最有利于国企健康发展的目的出发,厘清双方对国企的审计监督职责,共同协作,监管好国企。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客体的探讨,笔者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与审计内容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应该是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国家代表全体人民作为资本终极所有者行使资本剩余索取权,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那么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就应是委托代理链条中的代理人,企业的总经理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执行和部分决策活动,而企业法人、企业董事长才是对企业资本负法律责任的代理关系人,所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必然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并非进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经理,即使在一些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中,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审计对象的。
而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笔者认为应结合国有企业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应当着重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内控的有效性、重大投资决策效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
第三部分讨论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
笔者认为,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审计机关的力量和被审计领导人员的具体情况,对拟晋升、提拔的领导人员优先安排,可以建立领导人员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一年或两年一次,具体审计周期可根据审计力量来安排.通过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做到事中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减轻离任审计的工作量,并及时为干部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作用;对转岗、退休的领导人员根据情况可以先离任后审计。
第四部分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与评价问题。
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可以划分为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主管责任与客观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并且指出不同的责任界定存在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继而,指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正确划分经济责任原则、重要性原则。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笔者只简单介绍了比较分析评价法和评分评价法。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真实性评价、合法性评价、效益性评价、个人廉正自律评价五个方面。
接下来笔者就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统一性;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的多元性;经济责任审计期间的归属性;经济责任审计手段的局限性。
可以相应采取的措施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把握的范围和内容;要建立统一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要准确把握经济责任性质;要正确界定经济责任界限。
第五部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和成因进行了探讨。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问题,文中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客观因素包括经济责任制不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经济责任法规及待完善。
主观因素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力量薄弱、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等。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1)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2)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3)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4)严格履行相关法律程序;(5)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6)改进审计手段,科学运用审计方法;(7)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
【关键词】 经济责任 内部控制 审计内容 风险防范 Abstract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s at our country the particular and period political setup,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f outcome, audit an organization to accept a government a section to entrus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and the related policy audit leadership staff to work place section and unit public finance receipt and expenditure, finance receipt and expenditure reliability, legitimacy and performance of period, and lead a staff to relevant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should take some responsibilities, borrowing to lead a staff'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o implement the direct activity of the higher layer of[with] circumstance with the evaluation.Though the our country economic responsibility's auditing has already carried 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bu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its audit object,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s of some law lawses isn't very sound to wait a factor, making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he audit exists many problem to need to be resol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carrying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问题,文中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客观因素包括经济责任制不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经济责任法规及待完善。
主观因素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力量薄弱、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等。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1)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2)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3)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4)严格履行相关法律程序;(5)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6)改进审计手段,科学运用审计方法;(7)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
【关键词】 经济责任 内部控制 审计内容 风险防范 Abstract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s at our country the particular and period political setup,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f outcome, audit an organization to accept a government a section to entrus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and the related policy audit leadership staff to work place section and unit public finance receipt and expenditure, finance receipt and expenditure reliability, legitimacy and performance of period, and lead a staff to relevant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should take some responsibilities, borrowing to lead a staff'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o implement the direct activity of the higher layer of[with] circumstance with the evaluation.Though the our country economic responsibility's auditing has already carried 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bu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its audit object,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s of some law lawses isn't very sound to wait a factor, making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he audit exists many problem to need to be resol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carrying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n.This text divided five parts to carry on a study to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that the stateowned business enterprise leaders.The first part audits from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of the basic concept set out, pas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audits to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nd audit with public finance finance receipt and expenditur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open the exhibition stateowned business enterprise to leader an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o audit of the meaning carried on a series of the exhibition say, knowing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thus is strengthen a staff to inspect a management of important link;From the source head top prevention with manage corrupt, promote lead the personnel is incorrupt and be diligent in politics of an important measure;I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organized a section to investigate, appointment and dismiss, choose to use to lead a personnel basis;It is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that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s.The second part mainly studies a stateowned business enterprise to leader an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to audit of body and audit contents of the corpus, guest, these a problem that are theories field and actual situation field issue rather many.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leadered to the stateowned business enterprise audits should from nation audit organization to audit, still from country property the carry on audit, the writer thinks, state-owners enterprise leadership personne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should from government audit organization monopolize of theory according to is deficient. Because(1) social worse fact of the trustworthiness environment, and not only influence accounting firm only, the government audit organization also can hardly be avoided, think from her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