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考试整理-教育概论整理考试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是以教育中最一般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3、《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4、教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是从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开始的。
是以夸美纽斯、1632年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5、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原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6、《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7、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著的《教育学》被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9、布鲁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最有价值的提出“发现法”。
10、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环境11、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
12、个体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即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
13、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代表人物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
14、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发展与努力的方向,而教育目的是提出教育的质量要求。
15、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
16、教育目的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9、教育制度的构成有: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20、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一)(提示:黑体部分为特别关注的知识点,红色部分为增加内容。
)绪论识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
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按社会生产关系分为:1、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水平很低;教育未独立,是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2、奴隶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学校和教师;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斯巴达的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代表。
3、封建社会的教育:基本特点是其封建的等级性。
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内容是神学,目的是培养僧侣;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技”,目的是培养武士。
4、资本主义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班级授课制。
5、社会主义教育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识记与领会:一、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1.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A)深厚积累(B) 宏约深美(C) 厚积薄发(D) 博纳厚积[分值:1.02。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教育课程(D)学校课程[分值:1。
3。
()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A) 心理健康(B) 身心健康(C)生理健康(D)心灵健康[分值:1。
4。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A) 小目标牵引(B) 大目标牵引(C)目标牵引(D) 以上都不正确[分值:1。
05。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B)共通性(C)差异性(D) 隐蔽性[分值:6.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A)基础(B)目的(C)追求(D)以上都不正确[分值:7.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
(A)经络通畅(B)脉络贯通(C)全线贯通(D)厚积薄发8。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A) 劣势潜能(B)优势潜能(C)共性潜能(D) 个性潜能[分值:9。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
(A) 历史底蕴(B)文化底蕴(C) 文化修养(D) 社会积淀10.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社会地位(B)出身贵贱(C)文化高低(D) 文化底蕴[分值:1.011。
学校为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是学生最终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重要环境。
小学教育概论试卷
小学教育概论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全面发展D. 培养兴趣2.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特点?A. 基础性B. 普及性C. 专业性D. 全面性3.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A. 6-12岁B. 7-13岁C. 8-14岁D. 9-15岁4. 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 传授道德知识B. 培养良好习惯C.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项是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以上都是6. 小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道德的示范者D. 以上都是7.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是:A. 专业技能B. 基础知识C. 语言能力D. 社会交往能力8. 以下哪项是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A. 笔试B. 口试C. 观察记录D. 以上都是9. 小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兴趣B. 社会需求C. 国家教育方针D. 教师专业特长10.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学活动?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家庭教育D. 社会实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小学教育是_________教育的起始阶段。
12.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原则。
13.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能力。
14. 小学教育的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15. 小学教育的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小学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7. 描述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8. 论述小学教育中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教育概论复习整理资料(终极版)
===============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对社会发展用很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人的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发展才有重大差别。
说明教育对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2.“有教无类”——办学方针●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这一方针规定了孔子私学的教育对象,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3.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教育目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举贤才”●——孔子认为要智力国家就必须推举贤才来实施德政。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学而优则仕”(《子夏》)●——确立了培养统治阶级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4.“六艺”——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特点: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伦理道德为主体;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5.教学方法●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雍也》)●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因材施教● 6.树立教师的典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论语·子路》)●爱护学生——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古代:●《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1.简要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心智、道德、智力、体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方面涉及到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学习记忆等。
教育学方面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方法等。
课程与教学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学生发展心理学包括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发展规律等。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的种类、方法、原则等。
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包括日常评价、周期性评价和高考。
评价与考核应当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价与考核应当公平客观,注重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不应当只注重分数和排名。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2023年版)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2023小学教育专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知识点备考总结
2023小学教育专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
识点备考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小学教育专业资格考试的综合素质知识点备考内容。
以下是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和备考建议:
1. 教育心理学
- 定义和特点:教育心理学研究关于教育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过程
- 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
- 教育评价与测量:了解评价方法和常用测量工具
2. 教育法律法规
- 小学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 学生权益保护措施:了解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措施
3.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经费管理和设施建设
-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 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了解教育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原理
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研究设计与实施:了解研究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研究方法
- 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研究报告的撰写要点
备考建议:
- 系统研究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政策变化;
- 多做练题,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管理;
- 注意专业英语词汇的研究。
以上是2023年小学教育专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备考总结。
祝你考试顺利!。
教育学基本概论考试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本概论考试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与学科体系1.教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明确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理解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特点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3.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掌握教育学从古代到现代的主要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二、教育的本质与功能1.教育的本质:探讨教育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如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等。
2.教育的功能:分析教育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包括个体发展功能、社会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1.教育目的的内涵与特点: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及其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
3.教育价值观:分析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演变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四、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1.教育制度的概念与类型:了解教育制度的含义、结构、类型及其演变。
2.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掌握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原则及其实施策略。
3.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趋势。
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1.教师的角色与素质:明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应具备的素质。
2.学生的特点与发展: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
3.师生关系:探讨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六、教育内容与方法1.教育内容的构成与选择:了解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选择原则及其与课程的关系。
2.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掌握常用的教育方法、手段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关注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创新的推动作用。
七、教育评估与监控1.教育评估的概念与类型:理解教育评估的含义、目的、类型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2.教育评估的方法与过程:掌握常用的教育评估方法、步骤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小学教育学考试内容
小学教育学考试内容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二)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识记:一、几种别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妨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
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
强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同意者的角XXX;(2)课程是经验:以为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动身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XXX。
强调和依靠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挑选性、感情、兴趣、态度等。
(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二、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进展水平,有打算、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地。
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论:算是研究课程的特意理论。
领略与应用:一、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截了当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以为课程算是分不从各门科学中挑选要紧内容,组成别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直截了当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以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个儿组织的活动,学生经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咨询题,进展能力。
两种主张都有积极和消极因素。
既别能把学科课程当作唯一的课程类型,也别能把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主体,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直截了当经验是相当缺乏的。
所以怎么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截了当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程究竟是给学生知识依然进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形式教育派,强调课程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一派是实质教育派,强调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
两种主张都只看到了咨询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别能截然分开。
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填空题)1、我国的小学教育殷商时代可能已经产生,西周时“学在官府” 。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孔子所办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2、世界上最早的小学是产生于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宫廷学校,建于公元前 2500 年左右。
3、近代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 16 世纪的德国。
4、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初等学校建设的特性、原理、原则、学制、组织及方法等。
5、我国自办的近代小学开端与 1878 年 (清光绪四年) ,其标志是张焕纶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其课程有算术、礼仪、游戏、技艺等,教学法以俗话译文言。
公立小学正式成立于 1897 年,是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
6、我国近代小学教育章程的开端是在 1902 年,标志性文件是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它们又被成为壬“寅学制” 。
7、 1944 年的《巴特勒法案》正式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继续教育构成连续的普通教育学校体系。
8、 1986 年 7 月 1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教育政策四大法规:1、《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尊重儿童四大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我国青少年主要的合法权益有:优先生存权、全面收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权。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与强制性原则。
4、《小学管理规程》是规范小学内部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行政规章,对小学入学以及学籍、教育教学、人事、行政、校舍、设备经费、卫生保健安全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第六章、小学教育内容(简答题)答: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是制约小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
二、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时教育内容的决定因素。
、三、文化传统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小学教育导论考试题型及答案
小学教育导论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发展智力C. 培养品德D. 增强体质2.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单一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灵活性3. 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
A. 权威与服从B. 指导与被指导C. 合作与互动D. 命令与执行4. 小学教育中,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
A. 考试B. 观察C. 自我评价D. 同伴评价5.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A. 导入B. 讲授C. 练习D. 反馈6.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视不管C. 耐心指导D. 惩罚7.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艺术发展8.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作业量B. 严格管理C. 创设情境D. 频繁考试9.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A. 纪律管理B. 环境管理C. 人际关系管理D. 知识传授10.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B. 统一要求C. 因材施教D. 惩罚答案:1. C2. B3. C4. B5. D6. C7. D8. C9. D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小学教育的目标包括()。
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情感发展D. 社会适应12.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情感态度D. 管理能力13.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A. 家庭背景B. 学校环境C. 同伴关系D. 个人兴趣14.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些是有效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自主学习15. 小学教育中,以下哪些是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A. 制定规则B. 建立奖惩机制C. 增强师生互动D. 忽视学生需求答案:11. ABCD12. ABCD13. ABCD14. ABCD15. 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小学教育概论整理
小学教育概论整理第一章:两种教育价值观①内发论:强调把某种本来就潜藏在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由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②外铄论:把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影响和外部力量的施加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获得积极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教育的形态:1、按照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分为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2、按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按时间划分:原始社会教育、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信息化社会教育第二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理论性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史:①萌芽期(特点:以教育经验不系统的教育思想为表征,教育学还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②教育学的创立阶段(特点:教育学开始独立,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及其著作)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泛智思想、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教育学的分化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第三章: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①遗传因素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是造成个体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3、为后天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环境因素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2、环境对人的发展存在消极和积极的影响3、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③教育因素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2、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有专职教育工作者的引导④主观能动性1、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动力2、其形成与社会环境、个体需要等有关3、只有通过活动才能表现出来(个体实践)第四章:①教育的人口功能: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和质量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②教育的文化功能: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2、文化本体影响着教育内容3、文化传统影响教育观念教育手段③教育与经济: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内容和学科设置3.经济发展制约教育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制约着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的滞后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教育的保守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教育的封闭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第五章: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
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
请注意,以下整理的内容为2023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点。
这些考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将在考试中涵盖的主题和技能。
以下是各个学科的考点:
语文
- 理解和默写生字词。
- 理解和朗读短文。
- 运用适当的标点符号。
- 理解和书写基础句子。
- 理解和回答基础问题。
数学
- 认识和书写数字。
- 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和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
- 了解和运用单位。
- 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英语
- 认识和拼读字母。
- 进行简单的词汇拼写。
- 理解和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
- 听懂和回答基础问题。
- 理解和完成简单的对话和阅读材料。
科学
- 认识和观察日常物体。
- 理解和应用基础科学概念。
- 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 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
- 了解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社会
- 认识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顺序。
- 了解和描述季节和天气。
- 认识和描述家庭和社区的人物和事物。
- 认识和尊重不同文化和风俗。
- 理解和描述国家和世界的地理特点。
请注意,以上仅为大致的考点整理,具体的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
为了更好的备考,建议教师和学生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大纲,深入了解具体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祝大家考试顺利!。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术能力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培养专业技能D. 培养艺术才能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特点?A. 基础性B. 普及性C. 专业性D. 强制性答案:C3. 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哪项?A. 阅读和写作B. 驾驶和游泳C. 编程和设计D. 烹饪和园艺答案:A4.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生的管理者C. 学生的监护人D. 所有选项答案:D5. 小学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最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个别指导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学生的______发展。
答案:全面2.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情感;认知3. 小学教育的评估方式应该以______为主,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答案:过程性评价4.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和______。
答案:探究学习;合作学习5. 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______意识和______能力。
答案:社会责任感;创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教育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小学教育在学生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学术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交技能、情感管理能力、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教育还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描述一下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答案: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等。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小学教育概论1-12章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导论(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单选题1、下列哪部著作被称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A、《爱弥尔》B、《教育漫话》C、《理想国》D、《大教学论》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3.“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4.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赫尔巴特 B.马丁路德C.杜威 D.夸美纽斯5.古代希腊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柏拉图6.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7.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9.世晃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1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14.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姓名年级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主要指思想品德教育A狭义的教育B广义的教育C中义的教育D特指的教育2.赫尔巴特以()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A哲学B逻辑学C文法D美学3.()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影响D教育问题4.《学记》中明确的指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的教学原则是()A藏息相辅B长善救失C教学相长D启发诱导5.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又叫()A《法律篇》B《雄辩术原理》C《论演说家的培养》D《国家篇》6.()从泛智教育思想出发,试图探讨“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A夸美纽斯B培根C洛克D卢梭7.勒因的“五步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是()A联合、系统、方法、总结、应用B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D明了、提示、联系、总结、应用8.目前世界上文字记载最早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B琴弦学校C苏美尔学校D成均9.()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10.()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和智慧水平的教育活动。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1.1966年《》进一步勾画了各级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将基础教育作为每个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2.1985年颁发的《》,把2000年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当做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
3.我国小学教育,旧双重任务是和。
4.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首倡。
5.小学教育与义务教育所共有的基本性质,即、、、、。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实践性知识2.书吏学校3.教育影响4.教育内容5.德育四、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苏格拉底的“启发(问答)教学法”(产婆术)。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一、教育原理和教学理论1.1. 请简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
因材施教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原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能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提供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因材施教,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1.2. 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理论,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能力。
1.3. 请简述“终身研究”理论的意义。
终身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一个终身过程,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强调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适应变化。
终身研究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学科教育原则2.1. 请简述“结构性教学”原则。
结构性教学是一种组织和布置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包括将学科知识组织为系统结构,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通过结构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2.2. 请简述“探究性教学”原则。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原则,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研究。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起到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小学教育和评价3.1. 请简述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主要包括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和合作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
3.2. 请简述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
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以及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评价应该促使学生发展潜力,激发研究动机,鼓励积极参与研究。
小学教育概论练习题
小学教育概论练习题小学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任务。
本文将通过回答一系列小学教育概论练习题,来探讨小学教育的特点、目标和实施方式。
一、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而言,小学教育应致力于: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
2. 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小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打牢,如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学科知识,以及阅读、写作、演讲等学习技能的培养。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社会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具有如下特点:1. 综合性。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它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
2. 渗透性。
小学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能在各个学科中学到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3. 差异性。
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小学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4. 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奠基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小学教育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小学教育的实施方式小学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讲授知识、引导思考、组织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A. 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B.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C.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D.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答案:B2. 小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语言、数学、外语B. 体育、音乐、美术C. 科学、社会、实践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3. 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和技能B.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C.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D.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答案:C4. 小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是:A. 课堂授课B. 自主学习C. 社会实践D. 以上都是答案:D5. “因材施教”是指:A.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B. 统一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C.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D. 辅导学生针对性的解决学习困难答案:A6. 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教学能力、专业素养、教育情怀B. 严格要求、高标准、激励潜能C. 善于沟通、亲和力、忍耐力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7. 小学的教育评价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A. 学生的智力水平B. 学生的学科成绩C. 学生的全面发展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C8. “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A.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B. 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C. 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D. 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答案:A9.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是:A. 家长在学校里的教育方式B. 学校对家庭的教育指导C.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D. 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答案:C10.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学习兴趣浓厚、活跃好动B. 学习能力强、自律性强C. 学习主动性高、合作意识强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1. “游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是:A.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B.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D. 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和考试成绩答案:A12. 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A. 自主、民主、科学B. 严谨、严格、固定C. 自由、开放、宽松D. 以上三个原则都包括答案:A13.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A. 参观社会机构B. 进行社会实习C. 参加社团活动D. 以上三个途径都可以答案:D14.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食品安全、交通安全B. 火灾安全、人身安全C. 网络安全、自然灾害安全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5.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应该具备以下哪些特点:A. 有针对性、循序渐进B. 数量适中、难度适当C. 检查及时、批改认真D. 以上三个特点都包括答案:D16. 小学的教学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前期规划、中期监督、后期评价B. 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教学质量C. 教师培训、学生评价、家长参与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7. 小学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B. 忠诚教育、廉洁教育C. 诚实守信教育、友善礼貌教育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8. 小学的体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健康体魄、协作能力B. 体能锻炼、竞技精神C. 运动技能、体育文化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9. 小学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B.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C. 以身作则的师德师风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20. 小学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C.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二、问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 请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教育要素: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2.教育学的创立:夸美纽斯写了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3.教育功能的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4.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第二,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5.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第二,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6.教育目的的功能: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2.人的依据8.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学制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9.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体差异性,5.整体性10. 师生关系的定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11. 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12. 师生关系的类型: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13.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即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14.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1.语气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3.程序教学的方法二、概念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内部功能就表现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他是有教育自身的结构决定的。
教育的外部功能是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他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不只是正向的促进,也有负向的阻碍。
3.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或者说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整个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4. 学校教育制度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期,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他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5.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他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6. 课程的定义: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即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如美国的科学,数学和外语,英国的科学,数学和英语,中国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8.教学的概念:教学时一种尊重学生理解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9. 重要他人:1.“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2.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三、简答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2.教育要素: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神圣职责。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a.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b.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c.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b.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c.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4.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5.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具体表现: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即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对象称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
6.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7.学生的本质特点:简答: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是具有主体性的人,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性8.校本课程的利弊:校本课程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教师专业自主地位,也给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机会。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挖掘自己的智慧,对课程重新认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不过,在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都是教师有什么特长就开什么课,缺乏对校本课程的系统设计和长远规划。
因此,学校领导应注意教师队伍成员的多样化,包括专业多样化,能力多样化,年龄多样化,学历多样化等。
只有吸引了多样化,全方位的人才,才有可能对校本课程进行系统开发。
此外,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资源共享,实现校本课程的系统性。
9.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框架: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2.在课程设置上,3.在课程目标上,4.在课程编制上,5.在知识内容上,6.在教学过程中10.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2.未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11.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辈群体生活及社会文化生活各自最大的特点:他是一种建立在父母子女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之上的,家庭生活表现出来的基础性,持久性给学生的影响是相当独特和重要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最大差别就是强制性,四个特点:一是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二是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三是强制把学习生活与游戏及娱乐活动截然区分,在学校中,学生不感兴趣的要学习,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不能自由地学习;四是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评价,这种不断进行的评价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12.重要他人:1.“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2.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13.学生评价的当代取向: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14.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与任务:1.内涵,素质教育既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可分为3个层次,既身体素质教育,心里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
2.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分为做人和成才两个层次。
3.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里素质,形成社会素质四、论述题:1题,每题22分,共22分1.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2.我国的教育目的:重点理解全面教育、各育关系3. 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有四种类型:1.积极型,这种群体的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2.娱乐型,同学们由于情绪上的好感和消磨课余闲暇时间的需要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好玩,有趣,这些小团体有时格调不高,甚至庸俗,但他们却感到了满足;3.消极型,这种群体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班主任,班委会发生对立;4.破坏型,这类群体已经游离出正式组织,他们没有是非善恶标准,凭借一种所谓的江湖人的欲望,勇气和胆量而作为,常常对班级组织产生破坏甚至震慑作用;4.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与任务:1.内涵,素质教育既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可分为3个层次,既身体素质教育,心里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