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害图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5—6月及9— 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7—9月。
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
(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3、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
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
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
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4、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
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01症状识别02防治方法茶树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边缘清晰,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带轮纹。
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茶树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受害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病斑,边缘带黄色或黄褐色,中央呈灰白色,上有轮纹。
果实受害后出现圆形凹陷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
症状识别加强茶园管理,保持茶树树势健壮,避免过度采摘和修剪;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杀菌剂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防治方法茶树云纹叶枯病茶树云纹叶枯病是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
受害叶片上出现黄色或黄褐色的云纹状病斑,边缘模糊,病斑中央呈灰白色。
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茶树树势健壮;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症状识别茶树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受害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边缘带黄色或黄褐色,中央呈灰白色,上有轮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茶树树势健壮;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茶树轮斑病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病症状识别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病是由假眼小绿叶蝉传播的一种病毒病。
受害叶片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叶脉及叶柄上出现褐色坏死条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定期除草和修剪,保持茶树树势健壮;及时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同时配合使用杀虫剂如吡虫啉等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
茶小绿叶蝉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导致茶树生长受阻,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
危害症状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利用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等控制虫口数量;使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等进行防治。
茶叶病害及防治
一、根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二、幼嫩枝梢及茎部的主要病害及其防茶紫纹羽病茶白星病茶苗白绢病茶芽枯病茶根癌病茶苗立枯病茶苗根结线虫病茶苗茎枯病茶红根腐病三、枝干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四、成叶和老叶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茶红锈藻病茶云纹叶枯病地衣和苔藓茶轮斑病茶菟丝子茶赤叶斑病茶树膏药病茶炭疽病茶树枝梢黑点病茶煤病茶枝黑痣病茶网饼病茶胴枯病茶褐色叶斑病茶圆赤星病茶树缺素症一、根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茶树紫纹羽病症状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颈部。
发病初期病部生有纤细的紫红色菌丝,后根部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棍表面产生紫褐色根状菌素,其上有时可见紫红色半球状菌核或在根部或茎基部产生一层紫红色绒状物,表皮变黑或腐烂。
发病轻的枝叶略呈黄绿色,发病重的全株干枯而死。
病原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 Jacz..称桑卷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该菌1890年日本田中延次郎定名为H.mompa Tanaka,1909年爪哇雷西巴斯凯把属名改为隔担耳菌属,1919年日本泽田谦吉发现该菌不形成球形的前担子囊,又将其改回卷担菌属。
1987年我国对该菌进行深入研究。
该菌有两种菌丝。
侵入皮层的称营养菌丝,寄生并附着在表面的称为生殖菌丝。
营养菌丝黄褐色,直径5一10μm,粗细不一,生殖菌丝体为紫色。
该菌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分布在5—25cm土层内,个别可深达1.5m,缺氧时发育不好,但可存活50多天。
发育温限8—35℃,适温为27℃。
土壤通气性好、持水量60%一70%、pH5.2—6.4最适合该菌繁殖。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束或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该菌在土中可存活3—5年。
土壤中的菌核或菌索在条件适宜时,病菌长出营养菌丝,侵入新的寄主植物的幼根,后向主根或侧根蔓延。
病根表面形成的菌索扩展至树干基部形成菌膜状的子实体,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担孢子多在5—6月份产生。
担孢子萌发又产生菌丝,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农具使土壤中的菌核及残存在病根里的茵丝与新寄生的根系接触进行传染。
《茶树病虫害彩色图谱》
———————————————————————————————— 作者:
———————————————————————————————— 日期:
茶树病虫害彩色图谱
茶树病虫害彩色图谱
下载(202.57 KB)
2012-1-616:40
碧蛾蜡蝉、青蛾蜡蝉
下载(214.76KB)
2012-1-616:40
茶蚕
下载(187.79 KB)
2012-1-6 16:40
16:40
茶尺蠖
下载(189.01 KB)
2012-1-6 16:40
茶刺蛾
下载(175.52KB)
2012-1-616:40
茶谷蛾
下载(214.81 KB)
2012-1-6 16:40
茶黑毒蛾
下载(160.81KB)
2012-1-616:40
茶红颈天牛
下载(179.22KB)
2012-1-616:40
茶黄蓟马
下载(215.17KB)
2012-1-616:40
茶吉丁虫、茶枝小蠹虫
下载(124.96KB)
2012-1-616:40
茶角盲蝽
下载(173.76KB)
2012-1-616:41
茶角胸叶甲
下载(189.21 KB)
2012-1-6 16:41
茶天牛
下载(215.3 KB)
2012-1-616:41
茶网蝽
下载(186.51 KB)
2012-1-616:41
茶小卷叶蛾
下载(130.36 KB)
2012-1-616:41
茶芽枯病
下载(197.9KB)
2012-1-6 16:41
茶园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参考(有配图)
茶园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一、茶园主要病害1 、茶饼病图-茶饼病1.1症状嫩叶上初发病为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成淡黄褐色或紫红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2~10毫米, 叶背病斑呈饼状突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 最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溃疡状, 偶尔也有在叶正面呈饼状突起的病斑, 叶背面下陷。
叶柄及嫩梢被感染后, 膨肿并扭曲, 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
花蕾及幼果偶尔发病。
1.2发病条件该病系低温高湿型,台刈抽新梢多、凹地和高山雾重的茶园,发病重。
主要是在春秋茶采摘期间比较严重。
1.3发病原因茶饼病的病原叫做外担子菌。
通常患病部位隆起的白色粉状物就是病菌的子实层。
一般来说,茶饼病的病原会以菌丝体的形式潜伏于茶树叶面活组织中越冬和越夏,在春秋季节爆发,尤其是以春天为主。
当平均温度在15~20度之间,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菌丝就开始生长发育形成担孢子,春秋季节多雨有风,孢子随风雨浸染萌发,侵入茶树叶片组织内部,在细胞间扩展病斑,最终形成子实层。
1.4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 勤除杂草,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茶树抗病力。
●2、及时采茶, 清除病原, 减少病害。
●3、发病严重茶园冬季可用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封园, 早春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发病期间可用0.2~0.5%硫酸铜、0.2%硫酸镍液,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00ppm多抗霉素喷施, 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4、采摘茶园根据预测预报于发病初期喷用99%绿颖矿物油乳油150-200倍,或0.5%大黄素甲醚500倍或1%蛇床子素300-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75%百菌清500-800倍,或25%吡唑醚菌酯1500-2000倍,25%苯醚甲环唑1500-2000倍。
2、茶白星病图-茶白星病2.1症状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2mm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防治方法:(1)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2)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亩用菌粉1--2公斤拌细土施土上面。(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2.5%天王星800倍或98%巴丹800倍或与 871菌粉0.5—1.0公斤/亩混用。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 作者:
———————————————————————————————— 日期: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10、茶丽纹象甲:又名茶小黑象鼻虫。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5—6月间为成虫为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9、黑刺粉虱:在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
该虫年发生四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次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成虫产卵于叶背,初孵若虫爬后,即固定吸汁危害。
4、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瘿螨。
5、茶叶瘿螨: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呈古铜色,叶面沿叶脉密布白色尘埃状蜡质蜕皮壳,叶脆易裂,严重时大,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叶缘,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其上有波状轮纹,形似云纹状。最后病斑由中央向外变灰白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该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树势衰弱、管理不善,遭受冻害、虫害的茶园发病也重。
年发生10---20代,世代重叠。多栖息叶面危害。卵散产于叶正面且以主、侧脉两侧及凹陷处为多。早期、秋冬季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短须螨。
8、茶蚜:我市茶园常见但易防治害虫。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致芽叶萎缩,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一年发生20代以上,全部以卵或无翅蚜在叶背越冬,早春虫口多在茶丛中下部嫩叶上,春暖后渐向中上部芽梢转移,炎夏虫口较少,且以下部为多,秋季又以上中部芽梢为多。
茶树叶部病害
加强预测预报:在病害流行期间,如果连 续5天每天,日降雨量在2.5—5mm以上,上 午平均日照数少于3小时,应发出预报,进 行喷药防治。
目前国内常以喷施铜素和有机硫杀菌剂为 主。耐冲刷铜素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较好。
干旱、炎热或寒冷季节发病明显受抑制。 夏季气温较高时,茶饼病不再发生侵染。 但在沿河、低洼、潮湿和阴蔽的地方温度 较低、湿度大,茶饼病仍可继续发生。
(2)地形:雾多露重、日照少、湿度大的高
山茶区或山峦、凹地及阴坡茶园,发病较 早且重,常成为发病中心。
(3)茶园管理:
➢一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采 摘、修剪及遮荫等措施不合理的茶园,则 易发病害。
茶树常见病害
侵染性病害
➢常见的叶部病害有近40种:茶饼病、网饼 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炭疽病、圆 赤星病、白星病、赤叶斑病、褐色叶斑病、 茶藻斑病、心枯病、茶芽枯病、红藻病、茶 烟煤病等。
➢常见的枝干病害有30种:枝梢黑点病、茶黑 痣病、褐痣病、粗皮病、立枯病、膏药病、毛 发病、黑腐病、红锈藻病、赤衣病、茶枝癌肿 病、茶胴枯病、菟丝子、桑寄生等。
叶部病害的控制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 辅以药剂防治的治理策略。
一、茶饼病Tea blister blight
茶饼病又称茶疱状叶枯病、叶肿病、白雾
1.分布与危害:
茶饼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茶树病害之 一。国外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 等国高山茶园发病严重。全国各产茶省 (区)的局部茶区(一般局限于高山茶区) 有发生,以西南云、贵、川三省茶区发病 最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对茶叶 产量影响极大。此病不仅影响茶叶产量, 且由病芽叶所幼苗阶段病害:根结线虫病、茶根癌 肿、茶苗白绢病。
➢成龄茶树病害:茶紫纹羽病、红根腐 病、黑根腐病、褐根腐病以及紫根腐病。
茶树病虫防治学(病)
图1-10 茶煤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9 茶褐色叶斑病
下一张图片:
图1-11 茶枝梢黑点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0 茶煤病
下一张图片:
图1-12 茶红锈藻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1 茶枝梢黑点病
下一张图片:
图1-13 茶菟丝子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2 茶红锈藻病
下一张图片:
图1-14 茶毛发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3 茶菟丝子
下一张图片:
图1-15 茶线腐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4 茶毛发病
下一张图片:
图1-16 茶苗根结线虫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5 茶线腐病
下一张图片:
图1-17 茶苗白绢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7 茶苗根结线虫病
下一张图片:
无
返回
根部病害
图1-16 茶苗根结线虫病 图1-17 茶苗白绢病
上一张图片:
目录
下一张图片:
图1-2 茶网饼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1 茶饼病
下一张图片:
图1-3 茶芽枯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2 茶网饼病
下一张图片:
图1-4 茶白星病
返回
上一张图片:
图1-3 茶芽枯病
下一张图片:
图1-5 茶圆赤星病
茶树病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学
茶树病害部分
叶部病害
图1-1 茶饼病 图1-2 茶网饼病 图1-3 茶芽枯病 图1-4 茶白星病 图1-5 茶圆赤星病 图1-6 茶云纹叶枯病 图1-7 茶轮斑病 图1-8 茶炭疽病 图1-9 茶褐色叶斑病 图1-10 茶煤病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05病虫防治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李慧玲病虫害严重威胁茶树安全生长和茶叶品质”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袁应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健身栽培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物理防治、免疫诱抗和生物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为应急防控手段,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1茶树主要病虫害茶树主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虫、茶蓑蛾、茶蓟马等”2茶树主要病害2.1茶白星病主要发生在茶树嫩叶和新梢上”发病初期,病斑呈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见图1),病斑边缘暗紫色,中央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形成鸟眼状,有时中央部位龟裂形成孔洞”发生严重时,同一张病叶上许多病斑可相互连接成更大病斑袁引起大量落叶”图1茶白星病叶李慧玲,陕西省商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26300遥收稿日期:2021-04-02茶白星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袁高湿、多雾、气温偏低的气候条件利于病害发生”一般来说,海拔较高的茶园、北坡茶园、幼龄茶园相对发病较重”2.2茶云纹叶枯病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褐色,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波浪状轮纹,似云纹状(见图2)o后期病斑上生出灰黑色扁平小粒点袁常造成枝梢干枯”图2茶云纹叶枯病叶茶云纹叶枯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袁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肥料不足袁或茶树受冻、受旱、夏季受阳光直射,水分供应不匀,造成日灼斑后易发此病”2.3茶轮斑病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常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大病斑袁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见图3)o嫩叶染病时病斑没有轮纹”多个病斑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枯斑,引起枝枯落叶,扦插苗感病易引起整株死亡”茶轮斑病是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在夏、秋两季发生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茶园,湿度大时易发病”—57—病虫防治2021.05图3茶轮斑病叶2.4茶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茶树成叶上,老叶和嫩叶上也偶有发生”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发生(见图4),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沿叶脉 蔓延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可变为灰白 色”病斑正面可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的突出粒点”病叶质脆、易破碎,易脱落,严重发生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图4茶炭疽病叶茶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袁 一般多在嫩叶期侵入,在成叶期表现症状”春夏之交及秋季雨水较多时,发生较重;夏季气温偏高,干旱少雨,不利于炭疽病的发生”3 茶树主要虫害3.1茶蚜虫以若蚜和成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为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除直接吸取汁液为害外,还可分泌蜜露引发 煤污病,影响茶树叶片光合效能”3.2假眼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见图5)以 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危害茶树袁 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和焦叶袁造成茶叶减产、品质下降”图5假眼小绿叶蝉3.3茶蓑蛾 食叶类害虫,以幼虫护囊在叶片 背面取食茶树嫩叶(见图6),悬挂在中下部枝 叶上袁可影响茶树长势和茶叶产量”图6茶蓑蛾3.4茶蓟马成虫活动性较弱,若虫趋嫩性—58—2021.05病虫防治强、有群集性,成虫和一、二龄若虫均锂吸茶树嫩叶的汁液,受害叶失去光泽,变形、质脆,严重时芽叶停止生长,以至萎缩枯竭。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7 毒蛾类 茶毛虫、黑毒蛾
茶毛虫
黑毒蛾
症状:在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连同芽叶、嫩梢、 树皮、花果咀食殆尽,对茶园造成毁灭性症状,同时其 幼虫体上长有黄色毒毛,触及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红肿 痛痒,脱皮后脱皮壳和毒毛随风飘散,使人经过茶园也 会产生过敏反应,直接影响采茶和茶园其他农事活动,
防治方法:
①利用初孵幼虫群集性人工捕杀;
茶叶
二、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 茶白星病: 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初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渐
扩大圆形小病斑,直径小于2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 (ZHOU)围有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散生黑色小粒点,一 嫩叶上多达百多个病斑,
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 高抗病力, ②在春茶萌芽期喷药保护,可用70% 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0倍,隔 7天左右再喷一次,
2 茶饼病又名茶叶肿病
• 症状:危害嫩叶、嫩梢、叶柄,病叶制成茶味 苦易碎,初期叶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渐扩 大成淡黄褐色斑,边缘明显,正面凹陷,背面突起成 饼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后转为暗褐色溃疡状斑,
•防治方法: •①茶饼病可通过茶苗调运时传播,应加强检疫, •②勤除杂草,茶园间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可减 轻发病, •③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 理摘除病叶,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 •④采摘茶园于发病初期喷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 %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
• 症状:若虫聚集叶片背面刺吸汁液,排出蜜 露引起煤烟病发生,叶片正面覆盖污霉状霉层, 虫体(ZHOU)围有一圈白色腊圈,形式黑芝 麻粒,
• 防治方法: • 1 剪除密集的虫害枝,使果园通风透光,及时中 耕、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 2 保护天敌,黑刺粉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寄 生蜂、捕食性瓢虫、寄生性真菌, • 3 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平均每叶片有虫2头, 即应防治,当1龄幼虫占 80%、2龄幼虫占20% 时即为防治适期,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或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在5月中、下旬10月上旬施药,
茶树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第五章 茶树病害
各茶区均有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 以及台湾等地发生普遍。又名根瘤线虫病。 寄主范围达50多科140属300多种植物。如 茶、花生、烟草、豆类、瓜类、甜菜、咖 啡、可可等。
三七根结线虫病
番茄根结线虫病
病根
健康根
番茄根结线虫病
2.症状
主要危害1-2生实生苗的根部,造成茶苗枯 死。
第二部分 茶树病害各论 Diseases of Tea plants
主要内容
茶树根部病害(root diseases) 茶树枝干病害(stem diseases) 茶树叶部病害(leaf diseases)
学习方法
对于每一个病害都需掌握或了解存在下列问题 发生概况 症状特征 病原 病害循环及影响发病的因素 防治措施
发育过程: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
健康对照
发病植株
发病植株
3 、病原菌分类地位及其特征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根瘤菌科(Rhizochiacea)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 根瘤土壤杆菌 A. tumefaciens
异名:根瘤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tumefaciens; 根瘤芽孢杆菌Bacillus tumefaciens; 放射根瘤菌 Rhizobium radiobacter; 放射芽孢杆菌 Bacillus radiobacter;等
5、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度、湿度: 22℃左右的土壤温度和60%以上的土壤 湿度最适合病菌的侵入和瘤的形成,侵染的机率随土壤湿 度增高而增加。超过30℃时不形成癌瘤,因此该病在温带 比热带更常见。 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值为6.2-8的范围内均能致病, 但中性至碱性土壤更有利其致病,当土壤pH≤5时,即使 其存在也不发生侵染 伤口: 嫁接等造成的伤口与土壤接触时间长,染病机会 多,发病率高。地下害虫多土壤发病重。
第二节茶树枝干部病害 PPT
苔藓
地衣
3、发病规律:
➢ 苔藓具有绿色得假茎与假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假 根附着在枝干上吸收水分。它得繁殖体为配子体,其中 可以产生孢子。
➢ 地衣就是真菌与藻类得共生体,以自身分裂成碎片 得方式进行繁殖,也可以藻类得粉芽、针芽、或真菌以 孢子得方式进行繁殖。
➢ 苔藓与地衣在10℃左右开始生长,孢子通过风雨传 播,附着在茶树得枝干上,在潮湿而温暖得春夏之间蔓 延最快,干热得盛夏期发展缓慢,到秋凉时继续发展,冬 季停止发展。树龄大得茶树,树皮粗糙,树势衰弱均发 病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得茶园,阴山或土壤粘重得茶 园发生也多。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茶红藻类。病原藻 类得营养体在寄主细胞组织内寄生,病部所见到 得橙黄色毛状物即为繁殖体得孢囊梗与孢子囊。 泡囊梗直立。粗而短,顶端膨大再生小梗着生孢 子囊。孢子囊圆球形,橙黄色,成熟后遇水湿即 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双鞭毛,无色。
➢
分 布 及 为 害 症状 :此病 主要发 生于南 方茶区 ,为害茶 苗茎基 部,也 为害新 梢。病 斑初期 为暗褐 色,呈椭 圆形或 不规则 形,后期 呈灰白 色,病 斑微下 陷,上生 许多黑 色得小 粒点 ,最后叶 片枯萎 脱落,全 株枯死 。
五、茶枝膏药病
➢ 1、分布与为害: 茶枝膏药病就是老茶园中发 生非常普遍得病害。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斯 里兰卡、日本等产茶国得有报道。我国所有茶 均有发生。此病得为害性主要就是病菌得子实 体与菌丝体覆盖在枝干上,影响了茶树正常生理 机能得进行,致使树势衰弱。
3、侵染循环
➢ 茶枝梢黑点病就是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病梢组 织中越冬。越冬病菌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 生长发育,5月至 6月中旬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 传播,侵入新梢。7月后由于温度偏高,并常伴随 干旱,病害发展缓慢。该病属单病程病害,一年 仅1次初侵染,无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