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什么是任务?
任务的类型?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 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 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 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 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 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 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 的学习过程中,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 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 案例 2中的几个任务各有什么特点?
• 几个任务分别使用了哪些搜索技巧?
总结
正确理解“任务驱动”中的“任务”;
任务不等于练习题;
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任务
ftp://10.65.1.190,用户名和密码为 03xj,仔细分析案例《养成信息资源管 理的意识和能力》,与第二章中案例2对 比,分析两个案例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培 养学生目标方面有什么不同?
呈 现 任 务 分 析 任 务 完 成 任 务 总 结 评 价
封闭型任务的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 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 自主探索、领会意图、解决任务 检查结果、发现不足、总结经验
开放型任务的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 共同讨论、分析框架、进行分组 自主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 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
主要问题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什么是任务?
任务的类型?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什么是任务?
对比下面几组,比较任务和知识点的不同 (1)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可以是贺年卡、生 日卡) (2)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一个电子作品, 要求内容丰富、排版合理、页面美观等 (3)插入一幅图形并使文字协调地环绕在它 的周围 (4)插入一副图片 (5)为幻灯片设置背景
任务驱动教学法
•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 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 地隐含在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以完 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 中达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而学生在任务的 驱动下,积极主动的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 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学生通过对工 作任务和学习资源的主动分析与探索,熟悉了信息技 术应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了获取、加工、表达、交 流信息的能力,以及开展协作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并最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 产生更大的动机感和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任务教学法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这种进步不是反映在卷面成绩,而是工作 业绩。心理学研究证明,发现自己所学或 所拥有的知识能派上用场和产生效益是很 令人鼓舞的事情,是对过去的肯定,对未 来的希望,使之产生更大的动机感及其更 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教学法”也能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也能产生更 大的动机感和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任务的真实性 任务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 例如设计任务:制作一张明信片,要求插 入新颖漂亮的图片,输入文字,并且设置 成不同的字体、不同颜色,这种具有实际 意义的可以成为任务。然而为了考察学生 文字输入、字符的设置,要求学生输入一 首诗,要求每句诗设置成不同的字体、不 同颜色,这是我们假设的,任何书都不会 有这种排版,所以不能称之为任务。
任务型教学的功能与作用 • 使得学习者在参与和创造活动方面扮演积 极的角色 使得学习者在参与和创造活动方面扮演积 极的角色,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 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允许学生运用所 学的知识并且有效地应用于任务情景。
• 激发认知力、能力、情感调控力的潜能 以任务为本的教学是最大限度地调动 学生的内因,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而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并 尽可能发展这种认知能力,在日常教学中 保持学生有自我指引、自治、自醒和与他 们磋商、交流、协调、合作的锻炼机会和 表现。(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孔宪辉教授)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含义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有序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达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的方式来调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课堂中特别注重教师的教,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用什么方法或手段来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方式而忽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导致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而现代教学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仅仅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学生的作用,因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线性方式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
1、课前分析,教师制定具体任务。
2、课始导入,诱导学生明确任务。
3、课中指导,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4、课尾总结,帮助学生调整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
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简介——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被每个学科广泛的使用。
其特点:1.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
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
3.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个教学环节任务教学的三个环节: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1)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2)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3)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3.后任务(post—task):学生的任务完成以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的问题,要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把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为标准。
《任务驱动教学法》课件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任务难度适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 计难度适中的任务,避免任务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学生参与度高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 的讨论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及时反馈和指导
教师应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
生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
挑战
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任务引导者和组织者,这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 和素质。
解决方案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以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学生主动性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而缺 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解决方案
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学校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驱动教学活动。
任务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核心环 节,但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具有实 际意义和趣味性的任务难度较大。
注重实际应用
任务的设计应注重实际应用, 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提高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的参与度 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 。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任务的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得 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 到实际生活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探究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多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涉及哪些知识点(新知识、旧知识),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意义建构。
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在“传递———接受”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主要特点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者, 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是知识的灌输对象。
“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发展而来的。
它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
形成鲜明的“双主模式”。
其特点是改造“传递———接受”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 而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 但并非自始至终。
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
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 计算机有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如下特点:1.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这个具体的任务进行。
教师教学思路清晰,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主动参与意识传统教学模式中, 总是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情绪容易疲劳, 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每节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 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 在教师讲解过程中, 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紧跟教师的思路去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及其应用体会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及其应用体会摘要: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体会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素质。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的真实性:任务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具有现实意义。
2.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教师的引导性: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辅导和评价的作用。
4.过程与结果并重:既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思考、实践和成长,也注重任务的最终成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有趣、实用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体会1.任务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适中、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2.适时引导与反馈:教师要在任务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并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3.注重过程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drivenInstruction)是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方法是基于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将学生由宏观角度带入外语教学中,让他们在参与真实交际活动中学习语言,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新的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把关点是“任务”,它重视参与者在真实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进行双向交流,而不在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通过能力测试、个性化课程设计等来辅助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倡导以实践为主,形式多样,兼顾形式与实质,注重实用性教学,以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任务”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有感悟,有收获,进而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很多优点:1、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给予学习者一个有结构性的计划,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很大的收获;2、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引导学习者参与活动,进行实践,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3、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活动能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实现学习任务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式,而且任务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习者学的更具实效性;4、任务驱动教学法重视语言的实用性,更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这种实用性的语言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在外语学习和使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鉴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去。
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安排有效的课堂活动,努力实现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目前外语教学中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的青睐。
教师需要一种战略性的教学方法,建立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安排有效的课堂活动,努力实现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依据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知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及平衡四个方面。
图式是指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把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顺应是指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学习者遇到新信息时,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图式得到了扩充);当原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学习者便会调节原有图式或创造新图式,这就是顺应(图式被改变)。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三、任务驱动法的意义“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其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来举一反三,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非常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学科来说,这种方法是非常实用而有效的。
四、“任务驱动法”的特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的关键。
五、“任务驱动法”的操作程序(一家之言)传统的教学通常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任务驱动法采用的是“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总结规律、突出重点1.提出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法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其形式应贴近学生生活,来源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作甚“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一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题目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
“任务驱动”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中,表现“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驱动下,展开协作进修活动,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动”起来,进而乐于进修,主动进修,创造性的进修。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研究方法,它适用于研究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研究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研究知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设制内容,以及该课程的独特性,就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
那么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研究知识,完成研究任务。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步骤是:第一、提出任务,第二、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操作,第三、边学边做完成任务,第四、总结规律,技巧。
一〉提出研究任务。
任务”的突出要使学生由好奇引出兴趣进而求知。
好奇心是人类的共性,尤其是小学生对一些新事物特别好奇。
教师在呈现“任务”时,要把“任务”美化的新奇,鲜明。
让学生感到计算机本身的无所不能,进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求知的兴趣和动机。
XXX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诱发学生研究动机,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浅探内容提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在数学课堂中实施“任务驱动”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任务,在教师的点拨下分析任务,在师生互动中解决任务,在多元评价中反思任务。
在课堂任务设计时强调新旧知识的衔接性,体现任务的目标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凸显数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任务驱动策略一、问题的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
他们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已经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成为了完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者,也是积极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人!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有助于帮助主动参与,智力投入,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的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反思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会数学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任务评价引子:在教育领域,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任务评价是热门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而任务评价则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综合评价,旨在评估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任务评价,旨在为读者提供详尽的了解和思考。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和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任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任务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则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真实性和实用性:任务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任务中相互协作、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难度适宜:任务的难度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调整,既挑战学生又不过分困难。
二、任务评价的定义和目的任务评价是衡量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和能力的评价方法。
它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
2.1 任务评价的定义任务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估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和表现的方法。
它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2.2 任务评价的目的任务评价的目的是:1)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任务评价中可以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
2)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任务评价可以评估学生在解决任务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任务评价中的合作学习环节可以评估学生在合作中的角色与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drivenTeaching,简称TDT)是一种针对有限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困难的学习者而特别设计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建立在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理念上,强调以实际性和实用性为基础,以有效地学习完成任务为目标,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和手段,帮助其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和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四大特点:1)任务型导向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并建立在任务的基础上进行。
这种指导性的任务型学习鼓励学习者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持续性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侧重于不断的任务完成,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表现予以追踪。
3)交互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双向交流,既可以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可以学生向老师反馈。
4)自主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完成任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效地改善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它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并完成任务,使他们的学习经历更加有趣、有意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充分考虑,量力而行。
一般来说,要把握任务的难度、时间和顺序,从简单的任务开始,使学习者能够逐步熟悉任务的设计,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也要注意追踪学习者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务的难度,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学习者对概念的掌握、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习者对实际任务的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DrivenTeaching)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以学习者的任务为中心,将任务的实施和学习任务的分析放在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位置。
该教学方法以学习者的任务为主导性,将任务的实施和学习任务的分析放在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位置,突出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特点。
它是以语言教学为准则,以建构学习环境为依据,对每个任务进行定义、分析、塑造任务,将教学变成一种互动过程,以此增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将语言教学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习者的主体感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任务意识,要求学习者能够自我调节学习任务,让学习者能够深入理解任务,加强任务意识。
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社会交往,在任务设计中强调任务设计时应包括一定的社会因素。
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实践,了解社会文化,能够培养学习者的社会心理能力,更好地发展社会能力。
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语言的实践性,是一种针对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任务选择时,语言教学要贯穿知识的整个过程。
最后,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评价,要求学习者以有中更强的责任感完成任务,并将任务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真正了解学习者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地掌握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语言教学的新方法,它以任务为中心,注重语言实践性,强调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学习者深入分析任务。
在任务安排和实施过程中,要求学习者理性安排,自我调节,注重任务意识,强化社会心理能力,体现出更高的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在激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赋予语言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更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整体水平,加快学习进程,为语言学习者带来更多的成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结合自身实践,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 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任务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2)难度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挫败;(3)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
在分组时,教师应尽量保证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成绩等方面的均衡,以提高合作效果。
3. 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任务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评价反馈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1)任务完成情况;(2)合作态度;(3)创新能力;(4)学习态度。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反思1.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3. 教学效果显著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4. 存在的问题(1)任务设计难度把握不当。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Task-Based Instruction)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完成实际的任务来学习语言或其他学科知识。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相比,任务驱动式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如何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定义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和实践。
这些任务通常是多步骤的、开放性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任务是学习的动机和目标。
任务可以是真实的、现实的或模拟的,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学生主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教师则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3.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任务驱动式教学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在任务中,学生需要接收并理解大量的语言输入,同时也需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输出,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优势1.提高学习动机: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设置具有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学习,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2.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促进合作与交流:任务驱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任务的完成通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如何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1.任务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设计与实际情境相关的任务,任务需要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基本简介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基本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二、理论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三、环节介绍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任务驱动教学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主体性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2.实践性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任务情境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任务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要求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项重要比赛内容,教学能力比赛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任务驱动教学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 设计任务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置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和成长。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4. 评价学生表现:教师需要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继续提高和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教学法
百科名片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简介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基本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完善知识,正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
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容易产生的误区
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的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要他学”转变到“他要学”过程,大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
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教师故意在任务中设置的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出来,这时教师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其次,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三、创设实践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利用PhotoShop进行图片处理这节上机课中,在教师介绍完基本的应用之后,学生可根据软件工具箱中提供的工具对已经备好的数码照片进行简单修改和处理。
但这些基本的应用显然是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于是很多同学在原有课堂内容基础之上,对比提供的动画教程尝试着对照片进行人物合成、背景的更换或简单照片的装饰、再造等高级应用。
长此以往,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引导,鼓励合作学习。
在讲授“网页制作”的内容时,因为网页制作所涉及到的知识很多,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
在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然后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一个主题网页的设计。
布置完后,每个小组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既有明确的分工,如有的负责设计脚本,有的负责查阅、收集资料,有的负责文字撰写等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