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新历史主义

合集下载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范本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范本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范本新历史主义小说:重新塑造过去的故事新历史主义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挑战了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塑造过去的故事。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深度挖掘,以及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描绘,新历史主义小说为读者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在构思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情节时,作家通常会选择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并围绕这个时期展开故事。

他们不仅历史事件本身,更重视那些在历史进程中受到影响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

这些人物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普通百姓。

通过他们的经历和遭遇,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非常鲜明。

他们不仅具有独特的性格和动机,还有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这些人物在面对历史的洪流时,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他们的命运也因此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成为了塑造历史的重要力量。

在描绘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时,作家通常会运用大量的场景描写和对话。

场景描写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对话则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变化,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动机。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结构通常非常清晰,各部分之间具有连贯性。

作家会以一种流畅、自然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引导读者逐步进入历史情境。

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作家还会设置高潮部分,通过紧张的情节安排和激烈的冲突,使读者对故事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在撰写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过程中,作家需要使用规范、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

他们通常会避免使用生僻字或方言,以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故事内容。

作家还会注意语言的质朴和流畅,以及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以实现最佳的阅读体验。

新历史主义小说通过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打破了传统历史叙事的束缚。

它的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而非单一的历史真相。

通过深度挖掘历史背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以及保持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表达,新历史主义小说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历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新历史主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新历史主义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新历史主义189.新历史主义是什么?(1)新历史主义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是70年代末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萌芽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多利莫尔、蒙托斯和维勒等人。

(2)新历史主义之新是相对于历史主义之旧而言的。

历史主义是指研究历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

②强调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进程并容许做长期的社会预测和预见。

③注重思辨的历史哲学为被看做一个整体的人类历史总方向提供一种解释的模式。

④注重批判的历史哲学将历史最终看作一种独立自主的思维形式。

(3)对历史主义的进攻:①20世纪初叶历史主义遭到了政治思想家波普尔的批评,认为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阐释,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终的确定的解释。

他强调历史主义的总体计划要求权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权力因难以控制会侵害个人的权力,必然导致极端主义。

②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使文学理论越出历史的轨迹而进入形式的漩涡,文艺批评在文本无叙述和无关联语义的支离破碎的文学片断中进行着互文性的实验,作家—作品—读者的中心位移导致作家权威失效,文本崇拜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家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再生父母,误读成为现代解读的独特锁钥,历史意义和文化灵魂在语言解析的过程中都成了意义的碎片。

由此历史主义终于让位给了形式主义。

③解构主义从语言哲学入手对历史主义清算之后仍然无法找到历史哲学的出口,在写作—文本—批评三维上仅仅注意批评之维,必然在艺术意义与历史语境、文学本质和历史意识等问题上造成观念的对立和偏激化,因此历史意义对文本中心论具有纠偏去弊之效,历史意识是文本解读意义的不可缺少的维度。

(4)在新历史主义正式命名之前,美国的文化符号学、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哈贝马斯以及法意新历史学派等,已经将历史意识、历史批判、文化诗学作为自己文化解释和审美分析的底蕴。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莫言是我国当代文学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真实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现实感受而著称。

莫言的小说中自然充满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烙印,特别是他的新历史主义叙事方式对于当今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历史主义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流派,主张历史本身的辩证性和社会性,认为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文学性的美学标准,还应该包含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莫言的小说更是将新历史主义注入情节、人物和语言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

莫言小说的叙述方法非常灵活,有时候是拼接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场景,有时候是以一个人物为主线叙述他生命中不同的经历,展示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性格、习惯和道德观念。

比如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就以“疲劳病”为线索,交织着多个人物的生活故事,呈现出一个“疲劳病”肆虐的虚无世界。

在《红高粱家族》中,则通过一个家族三代人的经历,展示出了中国农村社会在大时代变革和历史事件中的变迁和生活百态。

除了情节上的新历史主义外,莫言的小说人物塑造也充满了新历史主义的特色。

莫言的小说人物往往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他们在小说中不仅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被再现,更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比如《丰乳肥臀》中的能侃侃而谈的母亲和《檀香刑》中的死刑犯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形象和言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的空气和人文温度。

当然,莫言的小说在语言上也运用了新历史主义的叙述方式,从而更贴近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语言和当代口语相似,且充满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比如《蛙》中的“德性小人”、“大野猪”和《檀香刑》中的“秧鹤”、“母鸡”等词语都是普通话里极为常见的。

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得小说更加容易被当代读者所接受,也更贴近文学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感。

莫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的探索和奇妙的想象力赢得了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赞誉。

他的小说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复杂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尝试展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强调了文本与历史的联系,
关注文本中所呈现出的历史性和文化性。

该理论源自20世纪80年代
的美国,走出了早期的结构主义和新批评。

新历史主义创始人称其研
究的对象是“意识形态历史”,即那些已被认为已经被史学界弃之不
用的历史。

新历史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一个构建的过程,历史文本与历
史事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

文学作品被视为文化生产的一部分,因此
当代社会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新历史主义关注的是文本所呈
现出的权力、政治、性别、种族和阶级一级往外的关系,它试图通过
文本揭示出历史事件的本质。

新历史主义的优点是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它鼓励学者在研究文
本时保持独立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有文化观念和偏见,同时也
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然而,新历史主义的一个缺点就是它关注的角度和思路上可能带
有明显的偏见。

学者有时会过分依赖于历史信息,在它呈现文本的解
释时把文本本身的价值忽略。

此外,新历史主义也被指责为过分关注
美国文本的分析与解释,无法真正关注到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总之,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理论,它挑战
了传统文学批评的限制和缺陷,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缺点。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对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叙事特点和艺术价值。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历史、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作品是历史与文化交织的产物。

莫言的小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得到广泛关注。

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背景的再现。

莫言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往往是关乎人民生活的重大事件,如文化大革命、抗日战争、土改等。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实描绘,生动再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例如,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就生动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农村家庭的命运变迁,让读者体验到当时战乱时期人民的痛苦和艰辛。

二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莫言小说中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背景设定,更是驱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揭示了文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例如,他的小说《檀香刑》中,通过对满族文化的研究,从中发掘出古代社会的秘密和恶果,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启示和反思。

三是对历史事件的批判。

莫言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这种批判不仅限于历史事件本身,更包括其历史背景和潜在的文化价值。

例如,他的小说《丰乳肥臀》中,对于封建传统的批判就贯穿于整个小说之中。

通过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再现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与惨痛。

莫言小说的这种新历史主义叙事,有着多重的艺术价值。

首先,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情绪激荡。

其次,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思考,能够带给读者历史和文化的启示,并对现实提出思考和建议。

最后,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反倒性,对于当前社会的问题和现实中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合法状况进行了探究和揭示。

综上所述,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方式,通过对历史、文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和阐述,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80年代得以正式命名的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文系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1943——;他在1982年文类杂志第一期专刊的前言中打出了“新历史主义”的旗号,以后这个称谓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艾德里安蒙特鲁斯等;由于新历史主义理论来源的复杂性、批评取向的多样性以及它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松散性和跨国性,造成了对其归类评析的特殊困难;尽管如此,人们对其基本内涵还是形成了一些大致趋同的看法;这些大致趋同的看法体现了作为一个批评流派的不可取代的共性,这种共性可简洁地概括为:以特有的方式回归历史;“新历史主义”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回归历史的方式是独特的,不是要简单地回复到旧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它吸收了非历史主义批评的若干成分,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尤其是福柯的一些理论成分;新历史主义批评要回归的“历史”不是所着力考察的以、制度为主的状况,而是一种“性的”历史;它的价值在于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相结合,将历史纬度输入到后结构主义批评当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主义批评;正如格林布拉特自己所承认的,他们的批评实践很难划入哪一个居主导地位的理论营垒,只能置于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来加以说明;另一个重要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也说过:“新历史主义既过于历史化,又不够历史化,既过于形式主义,又不够形式主义,而这完全取决于以何种历史和文学理论为基础来对其加以评判;”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者致力于恢复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把注意力扩展到为形式主义忽略的、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即将一部作品从孤零零的文本分析中解放出来,将其置于与同时代的社会惯例和非话语实践的关系之中;这样,文学作品、作品的社会文化语境、作品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作品与文学史的联系,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和整体策略,并进而构成新的文学研究范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新历史主义进行了历史-文化“转型”,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施一种综合性解读,将被形式主义和旧历史主义所颠倒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打破那种文字游戏的结构策略,而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一个实践实绩高于理论建树的文学批评流派,正如其创立者格林布拉特所言: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条;②因此,我们似乎只有从这一流派批评者的具体批评实践中去考察分析他们的批评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理论倾向;一、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的领袖人物是美国着名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Jay Greenblatt 1943-;他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见长;1982年,他首先用“新历史主义”,这一名称并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和使① [美]海登·怀特:《评新历史主义·导论》,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②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种文化诗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用;其主要着作有:文艺复兴人物瓦尔特·罗利爵士及其作用1972、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1980、再现英国的文艺复兴1987、莎士比亚的商讨1988、学会诅咒1990、不可思议的领地1991等;他在政治上对6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左派运动抱有好感,曾主讲“马克思主义美学”课,后改授“文化诗学”课;这位教授的“文化诗学”研究似乎取了“与政治和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毫不相干的文学视角”,殊不知到了80年代却日益成为一种热门的政治文化批评;他在解构主义成为“热门”的70年代,却一头扎进文艺复兴的“冷门”研究中,1980年出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一鸣惊人,大有以新历史主义取代强弩之末的解构批评的趋势;他强调新历史主义应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条”,力图以自己的批评实践为20世纪末的文学批评寻找一种新的走向;1980年,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在文艺复兴自我造型一文中提出了“文化诗学”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诗学”是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形式主义批评的反动,它所试图建立的或表述的,是一种新的历史语境批评,是从人所共知的解构主义语言游戏的迷宫中走出来,进入文化批评的“大语境”;格林布拉特的这种“文化诗学”是吸收了多种理论元素的营养而创造出来的,其中不但有福柯的理论,而且还有形式主义批评的不少成分,最为重要的是它也是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中去仔细寻找灵感,譬如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从亨利四世等剧作中去寻找,以支撑自己的论述观点;从他的这些批评我们可以抽绎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倾向;1、互动:文学、文化与历史相互生成;文学、文化和历史的互动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就认为文学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性并对其他的社会构成要素产生作用;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各自成为一种对应关系;文艺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它处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下,而且对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反作用;”③问题是这里仍然存在着文学与历史的一种割裂与对立,是一种将历史看作是阐释稳定基础的逻各斯中心模式;这种对立的观念从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决定论问世以来就已经明显地渗透到文艺批评中来,这样就使得历史成为一种文学诞生的客观化“背景”和“土壤”,而文学则是历史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是对这种“背景”的反映或表现;新历史主义就是要打破这种“背景”和“前景”区分的幻象,认为并不存在固定、客观和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作为“背景”的历史,历史不是固定的,而是生成的,文学也是这种生成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前景”;文学和历史都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们始终在相互塑造中生成着;新历史主义试图探索“文学本文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本文中的社会存在”,④它试图解释具体文化实践的相互作用,这些具体文化实践产生了本文也由文学本文而产生;它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致性;自我的概念总是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自我塑造的过程实际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不仅文学文本与文化和历史,而且“自我”与文化和历史之间,也都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每个“自我”并没有一种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本质,“自我”是多种历史合力的产物;人总是诞生于某种文化中,被文化所构造;同时也构造着文化,文③陆贵山、纪怀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④ Stephen Greenblatt.: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From More to Shakespear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的产物”,人和文化嵌合为一,相互塑造和生成;格林布拉特的名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探讨的就是文艺复兴时代个人完成“自我塑造”的机制问题;它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致性;自我的概念总是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自我塑造的过程实际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作为作家的个人来说,一方面,他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另一方面,伟大的作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形成塑造他人和时代精神的能量;这样,文学绝不是个人的独白和梦呓,也不仅仅是一堆无关世事的“语言的构造物”,而是携带多种信息的文化“通货”,它不停地经受“流通”的考验与变化,同时也是在进行着“塑造”;2、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阐释从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的清理中站起来的“新历史主义”,其核心就是要恢复“历史”的维度,将文学重新置于“文化历史”的大语境中来加以理解;格林布拉特还原历史文化语境的理论和方法是独特的,他试图打通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界限,认为传统的历史主义批评将历史解释得过于狭隘,所以他要打破人为的界限,将各种边缘化因素一同考虑进来,诸如绘画、风俗、轶闻、轶事,甚至是巫术中的咒语、病历、出生和死亡的记录以及对精神异常的描述等等;这些看似边缘性的文化因素与文学构成了一种互文的关系,他们可能体现了相同的文化关注,通过对这些边缘文化因素的考察可能捕获时代精神中很难为人所知的一面,而这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很可能就成为成功解读某部文学作品的关键点;格林布拉特称自己的文艺复兴批评的办法就是“不断返回到个别人的经验和特殊环境中去,回到当时的男女每天都要面对的物质必需与社会压力上去,以及沉降到一部分共鸣性的文本上”;⑤这些共鸣性文本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互为彼此的回声,带有相同的精神印痕;这些“共鸣性文本”,多为一些边缘性的或被压抑的历史文化因素;“文化诗学”的批评策略在于要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和拾掇这些文化断片,来重新缀补成某种文化精神的地图,以其作为文学批评和阐释的参照;有研究者曾对格林布拉特的批评模式的典型操作程序概括为:“批评家首先从历史典籍中寻找某一被人忽略的轶事或看法,然后将这一轶事或看法与有待读解的文学文本并置,看它对这部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提供了怎样的新意;”⑥可以说,新历史主义者有意识地摆脱有关历史的几成定见的社会、政治、经济结论的控制,而希望另辟蹊径,从前人所忽略的东西入手,读出文学文本的新意,寻求对历史叙述也是对文学文本的新解释;此外,“文化诗学”对自己的阐释者地位有着相当的自觉,格林布拉特说:“如果文化诗学意识到它作为阐释者的地位,这种意识应进一步扩展,直到承认他不可能完全建立并重新进入16世纪的文化;同时也承认,一个人是不可能遗忘自己所处的环境的;”⑦这显然是对读者反映批评和解释学理论的吸收,也是新历史主义批评与传统历史主义不同的重要表现;格林布拉特明白自己的阐释只是可能阐释的一种;3、“含纳”理论或“陷入圈套模式”格林布拉特所主导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并非纯粹的一种文化批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涉及政治的分析,这一点以其“含纳理论”为代表;这种也被称为“陷入圈套模式”的理论是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协商1988中就戏剧本身的审美效果而谈的看法;他认为戏剧的结构本身“含纳”了戏剧所具有的颠覆效果;譬如在莎⑤ [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见《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⑥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⑦ [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见《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士比亚戏剧中反抗性的成分被整合进了对充满魅力的王权的赞许性肯定中;就是说,戏剧的形式结构和修辞策略是观众很难抑制对亨利王子胜利的肯定,譬如福斯塔夫对王权的抗拒被漫画化,亨利王子一开始将其当作朋友,后又将其处置,观众一方面感到观赏“别人被捉弄”的快乐,另一方面,那种对王权的怀疑和抗拒也在哭声中被带走;戏剧舞台上表现的一是对皇家的崇拜,一是对反抗这种崇拜者的最终惩罚,因此,王权激起颠覆并予以惩罚,这是巩固王权的一种策略,格氏认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对观众产生的也是这样一种效果,即虽然表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但背后却无意间勾勒出了人们内心对王权的臣服和崇拜;由此看来,有限的反抗,是被剧情结构吸纳、包含了;二、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他早年研究中世纪史和文化史,1960年后涉足历史哲学领域,是当代西方最着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海登·怀特是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历史系荣誉教授,当代美国最着名的学者之一,新历史主义最主要的批评家,被誉为“在文化理解和叙事的语境中,把历史编纂和文学批评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要着作有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1973年、话语的比喻:文化批评论集1978年、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表现1987年、比喻实在论:模拟效果研究1999年;1、作为文学构造的历史传统的历史主义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可供客观认识的领域,历史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认识主体的、独立于它的研究手段“发现”和工具“语言”的实际存在;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上述的历史观是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他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历史研究者的主体和工具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具体的人在借助语言而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他的视点和视野都已经被限制在某一现刻历史、语言的历史沉淀以及它们错综的复合影响之中;展现在他眼前的不过是他所看见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认为历史是现时的人对过去的一种“知识”,是“被写下来的”、“供人阅读的”的历史话语,至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它则不管,它认为历史主要是由一套文本及释读这些文本的策略组成的;在新历史主义者那里,历史完成了从一种“过去发生的事件”向一种关于过去的“知识”,一种“话语”、“文本”的过渡;对此海登·怀特说:“从这种观点看,‘历史’不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以及我们对它的研究,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⑧所以说历史是一个文本,是因为历史是对过去实践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并非纯粹的客观再现,而是语言对事件的再度构成,其中必然渗透着语言运用者对事件的解释;海登·怀特极力强调“历史的文本化”,从语言层面分析了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的同质性,强调了“历史叙述”的“叙述”是如何左右历史的呈现的;在海登·怀特看来,历史事件作为原材料,是杂乱的、中性的、没有意义色彩的,过去的事实也并不都是历史事件,像某个小人物死了,我们今天早上没有吃饭之类根本没有历史意义;所有的“事实”在未经过筛选的形式中毫无意义;历史学家用特殊的“情节结构”对历史事件进行编码后,历史才有了生命作为话语和文本而存在的历史,带有一般文本的特征,想象和虚构因此而成为历史文本无法摆脱的特质;海登·怀特曾强调指出,在这个历史文本的表层之下,⑧Hayden White: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Baltimore&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pp253还存在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而且这个历史文本的深层结构“本质上是诗性的”,“具有语言的特性”,它是一个先于批评的、用以说明“历史”阐释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认知范式;所谓历史的深层结构是诗性的,即是说历史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想象这个动因;说历史具有语言的特性,即是说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阐释,它不能不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当海登·怀特把历史的深层结构解释为“诗性”的时候,他已经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建立起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的联系;而在历史与文学之间进行类比,正是新历史主义的一大理论特征;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相似;历史话语是通过“形式论证”、“情节设置”以及“意识形态的暗示”这三种策略来进行自我解释的;历史话语所采用的不外乎是“浪漫传奇、喜剧、悲剧和反讽”这样一些叙述程式,⑨而这与文学话语的虚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在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把事件变成故事,这是文学叙述的力量的表现;这种叙述不仅提供给人们以事件,而且同时决定了人们理解这些事件的角度和方式;通过文学叙述,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受到了叙述者的叙述策略、叙述方式的影响,看到的是叙述者希望让人们看到的一面;历史叙述也是如此;它不仅记录事件本身,而且“制造”了此事件与他事件之间的联系,建构出一种历史故事,并赋予这个故事以社会意义;在新历史主义者那里,历史和文学都是一种话语、文本或叙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历史话语没有自己的固定术语,只能用隐喻、象征性的语言建立文本,正是这一点使历史话语远离了科学叙述而倾向于文学叙述;2、“历史的文学性与文学的历史性”⑨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6—167页“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the historicity of texts and the textuality of the histories这一命题最早是由蒙特洛斯Montrose提出;按照他的解释,“文本的历史性”是指所有的文本,既包括作为批评家研究对象的文本,也包括批评家研究之后撰写的文本文本又可能成为其它批评家再进行研究的对象,都含有历史的具体性、社会性、物质性的内容,由此,他将文本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包含历史具体性、社会性内容的形式;“历史的文本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要接近一个完整的、真正的过去历史—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我们就必须以所要研究的社会文本为媒介,这个文本并非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应该被看成是一定程度上经过有意选择和修饰过的;其次,文本兼有了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物质与意识形态斗争中被人文学家经过描述、解释性加工而转化为文本;另一方面,这种文本又具有了“档案”功能,因为它自身同时又充当了被后人再阐释的媒介;蒙特洛斯这一经典性命题,非常准确地概括出历史与文本之间的鱼水关系,这也正是海登;怀特历史书写理论的要旨所在,为我们准确把握其理论精髓与价值提供了钥匙;“文学的历史性”指文学活动总包含历史的维度,不论是作家、文本、批评家及其批评性文本,还是作家与世界、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世界、批评家与文本、批评家与世界等诸多关系中,都离不开历史;按照后经典叙事学观念,文本与语境构成了更为广阔的“历史”大文本,历史不再是文学发生、存在的“背景”,而是走入文学的“前景”,直接成为文学构成不可或缺的维度;同时,文学作为历史性存在“事件”,直接成为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等熔铸于一个彼此紧密关联的网络结构中,通过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阐释,揭示文学是如何通过这个复杂的互相关联的文本化世界的审视,参与历史意义的创造的过程,甚至参与政治话语、权力运作和等级秩序的重新梳理与建构;“历史的文学性”指我们无法直接面对一个所谓客观的、真实的历史,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不过是人类社会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文本作为解读的文本,而各种文本的书写都具有文学性的维度,无论是在历史事实的选取方面,还是在写作过程中都融入作者的主观性,而且在历史文本的书写中,其话语的建构在深层次上讲是文学性的,文本的存在本身就是人们有意识选择、建构的结果,而对文本的阐释更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存在众多不确定“空白点”有待重新阐释;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学性研究,可以使我们在二者的互动建构关系结构中把握文学与历史;以历史维度审视文学,就会发现文学是如何由封闭的、静止的、稳定的系统变成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体系,并通过不断解读、积淀而成为一个意义增殖的文本;在这个增殖的过程中,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构成某种平衡与制约关系;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穿越而解读文本的历史情境,把文本直接植入历史文化关系之中,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成为文学的共谋,通过对社会权力话语的展示,揭示其对立面的权力一方,从而较准确地复现、再生产当时的历史语境,文学意识形态的介入是对社会权力话语的颠覆性建构,这种文化“颠覆”的性质构成历史解释的本质;文学在与历史的互动性建构中赋予历史意识以新的意义,文学的历史就是聚集复杂的文化符码,并构成了文学与社会彼此互动的历史;⑩这种将历史诗意化的研究使怀特受到文艺理论家和历史学家的双重批评;但怀特仍然坚持自己的“历史阐释论”和“语言行为论”,并且,进一步⑩Lonis A. Montrose, "Shaping Fantasies”:Figurations of Gender and Power. in Elizabethan CultureRepresantations 2, Spring 1983, ,又参见王岳川:《后殖民土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185页。

《2024年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范文

《2024年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范文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篇一一、引言《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重要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和历史背景,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新历史主义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

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白鹿原》中文化、权力与命运的多重交织。

二、新历史主义与《白鹿原》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主观性和多元性,认为历史是由人的行为和思想构成的,而不仅仅是客观事件的记录。

在《白鹿原》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说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的命运起伏。

家族、村落、国家等多个层面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三、文化与权力的博弈在《白鹿原》中,文化与权力的博弈贯穿始终。

一方面,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家族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的价值观和权力结构也在不断涌现。

这种文化与权力的博弈导致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四、命运的多重交织《白鹿原》中的人物命运各不相同,他们或悲或喜,或苦或甜,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着种种磨难和考验。

通过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在新的历史主义视角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物的命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选择等。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人物命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五、结论通过对《白鹿原》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权力与命运的多重交织。

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于命运的无力和无奈。

然而,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才更加珍惜生命、追求真理和美好。

因此,《白鹿原》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作品。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

一.新历史主义在历史批评方法论上也受到解构思维的深刻影响,也倾向于以历史的文本性的基点从而颠覆作为宏大叙事的历史叙事,但在文化层面却更加重视从文本的历史性角度出发重构历史叙事的文化动因。

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

这里的文本历史主义,即文本历史性,新历史主义把他看作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的基点之一,另一个是历史文本性,这个等下会细讲。

(后一句)其实是对文本历史主义的进一步解释,也就是说,历史是主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即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使其具有了多维视野的研究。

跨学科特即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与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以及其他艺术等放置在一起加以分析细读,文学打破了自治的领域,参与到与其他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和循环之中。

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使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成为论证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权力斗争、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的标本。

新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化批评的特征,它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揭示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

3.“历史意识形态性”,即认为人的文学在文化中具有抗争性作用,而文化变革就是一种文化通过策略向主导意识挑战,进而去“重写文化史”。

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

二.内涵: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

新历史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哈佛教授格林布拉特和斯坦福教授怀特,这一术语最早见之于格林布莱特1982年为《文类》杂志文艺复兴研究专号写的一篇导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批评等形式主义批评的审美壁垒遭到解构主义批评的瓦解,文化诗学赞同解构批评对文本开放性的追求,却抵制其无限消解的主张,转而提出解构与建构并重的文化诗学念。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包括批评家所研究的文本和我们处身其中研 究其他文本的文本——的历史具体性和社会物 质性内容;因此,我也指所有阅读形式的历史、 社会和物质内容。 ‘历史的文本性’首先是指,不以我们所研究 的社会的文本踪迹为媒介,我们就没有任何途 径去接近一个完整的、真正的过去和一个物质 性的存在。”
○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辨证分析
文学与历史文本在话语建构性基础上彼此开放
的观念,解除了文学话语对历史话语的膜拜,使 作家可以自由驰骋于历史原野,甚至通过叙事 话语操纵和戏弄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相当多的中国作家, 特别是先锋派、新写实和寻根派作家,不约而 同地涌入历史,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历史书写活 动,形成了一个持续至今的历史文学创作热潮, 涌现出大批历史文学作品。
解构功能,都没有进入文本之中或文本之外的 作为第一性的历史存在,不管新历史主义者如 何解读、阐释、改写和重塑历史的文本形式, 并不意味着对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历史过程 和历史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故意混淆历史和 文本的界限,用历史的文本形式来冒充、取代 和偷换历史,正是带有后主义特征的新历史主 义文本理论的症结所在。
与历史之间相互转化的具体过程。
2、重在叙述民间化边缘化历史的小说。传统
历史小说大多属于宏伟叙事,新历史小说的创 作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它不想作正史的补充, 也不再关注国家民族的大事,而有意地关注民 间的历史、小人物的历史,边缘人群的历史。 因此,土匪、娼妓、江湖术士、游方郎中、商 人等等社会边缘角色进入历史,成了历史的主 角。莫言《红高梁》,苏童《妻妾成群》 乔 良的《灵旗》
二、新历史主义小说
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 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 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 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 后的先锋派作家和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 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 “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表现出解构历史的 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 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 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 历史小说”。 代表作:苏童《妻妾成群》《米》;莫言《红高

新历史主义名词解释

新历史主义名词解释

新历史主义名词解释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一种文化批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和政治的相
互关系。

新历史主义的关键概念包括权力、历史、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

新历史主义批评者认为文学作品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受到该时代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个人创作的产物,也是文化和历史的反映,是权力关系和社会问题的表达。

新历史主义批评者通常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

他们关注历史的片段、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和边缘群体的经验。

通过对历史主题的重新解读和社会权力关系的分析,他们试图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各种文化现象。

新历史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与历史的相互关系,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诠释和再现,以及文学作品对历史事件的反应和影响。

他们认为历史是被叙述和重构的,因此不同历史记载可能存在差异。

他们试图揭示历史叙述的权威性和隐含的意识形态,挑战权威历史叙述的普遍性。

新历史主义注重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强调文本内外的各种因素。

他们认为文本和历史密切相关,不能被隔离开来分析。

他们通过文本所传达的语言、符号和意象来研究历史和文化。

他们关注作家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和文化模式,以及作品中展
现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冲突。

总之,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关注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和政治相互关系的文化批评理论。

通过重新解读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分析文化现象和权力关系,揭示历史叙述的权威性和意识形态,他们试图理解文学作品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1.新写实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和“零度状态的感情叙述”,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等。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规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对生存本身的突显和现实批判能力的逐渐丧失,也使新写实小说明显存在着某种消极效果。

2.新历史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

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作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概念。

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品有乔良《灵旗》、莫言《红高粱》、苏童《妻妾成群》、陈忠实《白鹿原》等,新历史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概念,拓宽了文学创作的领域,但对历史的随意性解读,在没落颓废气息中的沉迷,也使新历史主义小说走向误区。

3.先锋小说:1980年代中期文坛上出现的重在进行小说形式实验的新潮小说。

共同特征是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语言实验和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代表作是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格非的《褐色鸟群》,孙甘露的《请女人猜谜》等。

为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

4.寻根文学:1983年前后,一些作家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忆等。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促进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

5.第四种剧本:1956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涌现出岳野《同甘共苦》、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等较有影响的话剧。

文化再解读: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

文化再解读: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
具 木乃依 l 发 自己 的历 史意 识 和 历史 感慨 , 史 话语 解放 洞 开 了 ‘ 间 ’ 一 更大 的精 神 门 { 予 民 这 实 际 上便 成 为新 时期 文 学 进 行 历 史 反 思 的 显 然 强 调 了 知 识 分 子 “ 文精 神 ” “ 间 ” 人 、民 、 延 续 和深 化 。 次 , 时 期 以 来 , 国正 值 各 “ 其 新 中 意识 形 态 ” 解 等 。 9 3 王 彪《 历史 小 消 19 年 新
地 位 或 建构 起 一 种 更 合理 的体 系 , 这 场 历 令 2庄 严 消解 与价值 缺 失 新 历 史 主义 为走 向民 间化 、 众化 而 去 大
捡 回现 代人 失 落 的魂 ” f] 样 , 历 史 主义 户 ” [ 】 。1这 新 。4 这种 站 在9 年 代 的 回溯 与 重新 把 握 , 史 与文化 乌 托邦 的艺 术 的最终 走 向衰竭 。 O
下 的迅 速发 展 。 新 历史 主 义 思潮 崛 起不 久 但
创 作 与批 评 思 潮 , 疲 软 的 中 国文 坛 带 来 了 给 第一 , 强调 作 家 “ ” 主体 意识 : 都 我 的 第二 , 在 便 因 自 身缺 陷和 客观 原 因 而面 临 了 巨大 困 都 激动 人心 的刺 激 效 果 , 成 为这 段 中国 文学 文本 层 面 讨 论 历 史 , 为“ 史 ” 一 种 前 人 境 , 它在2 世 纪 的 当代 文坛 已是 气 若游 丝 , 并 认 历 是 使 1
发展 , 多种 因素 综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体 来 时 的 阐 释 语 境 下 对 一 系列 历 史 题 材 文 本 的 是 具 说. 崛起 的语 境主 要包 括 i 其
1社会 文化 方面
重 新 梳理 和意 义重 构 关 系 重 大 , 并与 新 历 史 解构 、 疑 历史 真实 存在 的 同 时, 又企 图 在 质 却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白鹿原》《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白鹿原这个虚构的乡村为背景,通过多代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而在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探讨其中呈现出的历史意义和历史记忆。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张将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社会背景相结合进行分析,认为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产物。

在这个视角下,《白鹿原》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折射中国历史的文学作品。

小说通过描绘白鹿原这个土地的变迁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交织,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和无奈。

首先,小说通过白鹿原的变迁揭示了农村社会的历史变革。

白鹿原从一个宁静、贫瘠的土地逐渐发展为一个富饶的农业示范区,再到大规模的农田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行,直至最后的破产和荒芜。

这个变迁过程反映了中国农村在近百年中所经历的农田改革、土地私有化,以及农村社会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旧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还是农村的农田改革,或是新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白鹿原都是一个微缩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写照。

其次,小说中呈现的各个人物形象也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社会群体。

从乡村官员到地主家族,从军阀到革命者,从部队上山抗击日军到土改斗争,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他们的命运和选择,反映了不同阶级和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和决策,并塑造了小说中不同的人性面貌。

正是这些人物的塑造,使得小说具有了鲜明的历史记忆和社会意义。

最后,小说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观点。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共内战,从抗日战争到土改运动,小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叙述手法,将这些历史事件融入到白鹿原的故事中。

通过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命运,作者对于这些历史事件提出了思考和质疑,揭示了历史对于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的影响力。

当代文学三突出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三突出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三大突出名词解释本文将介绍当代文学三大突出名词:魔幻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并给出它们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特点是将魔法、幻想、神秘主义等元素融入到现实主义的叙事中,形成一种奇幻的现实主义。

这种文学流派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在拉美地区兴起,代表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

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关注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还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

它通过魔法、幻想等元素来揭示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人类对自由、正义和幸福的向往。

代表作品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博尔赫斯的《环形废墟》等。

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主要特点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解构。

它认为现代主义的那种以理性、科学、进步为中心的观念已经过时,需要用新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经验和文化。

后现代主义在 20 世纪 60 年代起源于美国和法国,代表作家有乔伊斯、罗伯 - 格里耶等。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在于,它摒弃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方式和结构,采用无序、碎片化的叙述方式,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相对性。

它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探索人类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

代表作品有乔伊斯的《都柏林人》、罗伯 - 格里耶的《纽约客》等。

三、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主要特点是对历史文本的重新解读和批判。

它认为历史文本不是客观真实的记录,而是受到时代、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新历史主义在 20 世纪 80 年代起源于美国和英国,代表作家有赛珍珠、阿摩司·奥兹等。

新历史主义的特点在于,它关注历史文本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通过对历史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它致力于挖掘历史中的沉默声音,重新审视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论中国当代文学对新历史主义的接受与变异

论中国当代文学对新历史主义的接受与变异

论中国当代文学对新历史主义的接受与变异作者:陈娇华来源:《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05期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实践,它以反抗旧历史主义、清理形式主义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由于与马克思主义、尼采历史系谱学、福柯权力话语及格鲁兹文化人类学等理论的复杂渊源关系,“无法定论”成为其重要特征。

不过在长期批评实践中,新历史主义还是形成一些基本观点。

新历史主义于1980年代中后期传人国内,经由印象式评介,到系统化、理论化译介和阐发研究,再到实践操作和批评运用等,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较早涉及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是1986年王佐良《伯克莱的势头——次动情的旅行》,认为新历史主义与布罗代尔新历史学有关,是“联系社会制度来研究文学”。

随后,施咸荣介绍美国最新文艺理论时提到,新历史主义是“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探索文化”;王逢振在《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也论及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不是某种特殊的东西,“历史的叙述与文学的叙述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文学是一种交流方式,是某个特定历史时刻的文化方式”,必须把作品放到产生它的历史环境中考察等。

这些尚属粗略的印象式评介。

1991年赵一凡《什么是新历史主义》、晓风和晓燕《新历史主义批评对解构主义的超越》,及1992年张京媛《新历史主义批评》、李淑言《什么是新历史主义》、毛崇杰和钱竞《论新历史主义》等文章中,新历史主义的思想渊源、生发背景及主要观点开始得到具体阐述,触及到冲击传统史学整体模式、打乱目的演进秩序、瓦解宏伟叙事的新历史观念,及文本历史化和历史文本化、消解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等级和界限、创作与批评活动的政治性等理论。

但直到1993年后,对新历史主义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译介和阐发研究才真正开始。

涌现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徐贲《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艺复兴文学研究》、王一川《后结构历史主义诗学——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述评》、杨正}闰《文学的“颠覆”和“抑制”——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论和意识形态述评》等系统化和理论化阐述文章,及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盛宁《新历史主义》、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等系统翻译和阐发研究专著。

新历史主义小说

新历史主义小说

• 《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讲述的一个抗 日故事。 • 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 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
• 小说的主要情节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 一条是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与 过程,一条是“我爷爷”、“我奶奶”即 余占鳌和戴凤莲的爱情故事。 • 《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摆脱了主流意识 形态的观照,依照着民间自发的、原生形 态的故事和主题模式。
• (四)、庄重的历史书写风格的消解 • 首先,新历史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明显的 虚构特征。
• 其次,注重故事性是新历史小说的又一叙 事特点。
• 第三,传统史诗性风格的消解是新历史小 说叙事风格的另一特点。 • 第四,作品中作家主体意识的弱化也是新 历史小说叙事风格的一个特点。
新历史主义小说
新历史主义小说概说


新历史主义小说:
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出现 的 主要取材于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在 创作观念与视角上,有意识地拒绝政治 权利观念对历史的图解,以一种民间的、 个人化的立场来书写历史的小说。
• 新历史主义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 首先,西方史学哲学观念的影响。新历史 主义小说以西Hale Waihona Puke 现代主义的史学哲学方法 为思想基础。
• 对历史偶然性的发现与表现。在新历史主 义小说中,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偶然性,而 且这种偶然性常常决定了历史的面貌、方 向和个人的命运。
• 如李晓的《相会在K市》
• (三)、英雄神话的颠覆 • 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人物形象“反英雄 化”,英雄神话被彻底解构。 • 如 刘恒的《冬之门》 • 新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在平民化的英雄之外, 更多的其实是在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处于 社会底层的人物。
• 新的史学哲学观念认为,不可能有一部真 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 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 每一代人都有权利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 是业已逝去、不可重现与复原的,人只能 找到关于历史的叙述,强调历史的文本性 与文本的历史性的相互交织性,即被阐释 和编织过的历史。没有一种历史的叙述是 惟一的,人们只是选择自己认同的某种被 阐释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上的新历史主义是这一历史观念在文学上的回声。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征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并不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作为叙述话语,它是主 观的,具有虚构性、想像性、创造性和权力性,服从话语的逻辑规则。
因此,对历史氛围的虚构、对正统的宏大历史叙事的倾覆、对蕴含在传统历 史叙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是新历史主义的小说的突出特色。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 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 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 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 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 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 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 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 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 求生的欲望。
苏童
苏童,原名童忠贵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 苏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园艺》、 《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 《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 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 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重要作品, 分为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出版 于2009年,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 和友情观。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是刘震 云的一个成熟、大气之作。
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 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 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 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 他不得不走出延津。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概观
中国文学中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是文学创作实践中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与 整个世界性的后现代文化氛围有关。
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群体是由先锋小说家和新写实小说家转向过来的。先锋小说 关注艺术形式和生存哲学,远离大众趣味,在商业化的社会大潮中,实难保持先锋 性,当他们表现出对大众阅读习惯的认同时,首先就将眼光投向了历史这个为大众 所熟悉而又有无穷阐释余地的领域;而新写实以日常生活、人生琐事迎合大众趣味, 久而久之不免平庸琐屑,淡乎寡味,很难翻出新意,也需要开拓新的写作疆域,并 增添作品的体积感和重量感。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历史”一直是个相 当敏感的领域,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80年代后期的“重写文学史”“重写革命史” 的要求。因此小说将眼光投注于历史之中,参与对历史的重写,再自然不过。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和文艺思潮, 在理论上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紧密,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历史主义相对历史主义而言的。所谓历史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整体论、 历史目的论和历史决定论,它认为历史是有目的、有规律性、有必然性的,任何对 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刻把握基础之上。但二十世纪以来, 历史主义受到广泛的质疑,出现了“批判的历史哲学”以及“叙述主义历史哲学”, 特别是后者对新历史主义影响巨大。它们否定历史的目的与意义,否定历史的客观 性与实在性,认为历史不过是叙述的产物,具有一切叙述话语的共同性,服从着叙 述话语的基本语法。这些观念打破了历史话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神话,拆除了历 史话语与文学话语之间的藩篱,为文学话语介入和改造历史话语铺平了道路。
《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 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 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
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 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 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 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 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 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 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 了。福贵老了,只有一头牛陪着他。
刘震云以乡土小说走上文坛,以《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官场》 等新写实主义小说而著名。对现实中“官场”与“官人”们权力游戏的观察与 权力欲望的发现,使他不由自主地回眸历史,企图找到这种权力的纵深关系。 这使他进入了对历史重新书写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家的行列。
刘震云对历史的重写,不是象传统历史小说那样、比如17年的革命历史斗 争题材的小说那样,以“大历史”为切入角度。以国家民族为叙述单位的“大 历史”,只留下政治、经济、国家意识形态这些“非叙述”“非再现”的僵化 的面孔,新历史主义擅长的是将“大历史”切割成“小历史”,村落史、家族 史是他们基本的叙述单位,历史在文学中得以“叙述”和“再现”。刘震云在 他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中,让历史回到了 村庄,回到了“故乡”。
刘震云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新乡延津县,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茅 盾文学奖得主(《一句顶一万句》获茅盾 文学奖 ),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 位。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 富豪榜"重磅发布,刘震云以160万元的版 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6位,引发广 泛关注。
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 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 委员。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 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 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 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 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新历史主义在中国没有理论、没有宣言,称不上是一个创作流派,但却是一 个影响广泛的文学思潮,许多作家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进来,出现了大批的作品。 如刘震云的“故乡系列”《温故一九四二》、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妻年的爱情》、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