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4)教案

合集下载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公开课获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公开课获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5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4~75“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10题。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等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原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养成独立、认真计算等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计算的品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只要复习了数的认识,今天开始我们要复习数的运算。

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要熟悉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能选择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梳理1.小组讨论。

引导: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考,找一些例子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各自整理后在小组里讨论。

2.集体交流。

(1)提问: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呢?追问:你能说说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吗?生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结合学生交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进一步明确法则。

提问:小数乘、除法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总结。

提问:分数乘、除法计算有什么联系?指出: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分数乘法后按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基本练习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

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案《整理和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整理和复习》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很快地讲出答案。

2、使学生能仔细观察事物,培养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1、背诵10以内的加法表。

2、口算:9+8,9+6,8+9,6+9,9+4,5+9,9+5,9+2,2+9二、仔细观察,探究新发现1、揭题,明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仔细观察,竖着看、横着看有什么新发现?3、小组交流4、汇报并板书: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一样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和一个一个大起来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小起来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和一样5、还有其他的发现吗?6、这些题你是怎么计算的?(凑十法,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四、巩固练习游戏:出示一些算术卡片,找得数是12的卡片(看课堂实际可多来几次)课后录:学生的发现真的蛮多的,如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一列一列的小起来......有了这些发现,我顺势让学生试着背出来,主要是想让那些平时做作业比较慢的学生能更快一些,想不到却成为本课的难题,以至于后面的巩固练习做了没多久的时间。

我想背诵还是太难了,有点出课标,且浪费时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4)》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4)》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4)》数学教案
————————————————————————————————作者:————————————————————————————————日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4)》数学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4)》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4)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自己熟悉事例的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
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了解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47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厘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师:第四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整理和交流,小组长记录。

汇报交流,师生一起梳理、整理本单元知识点。

【学情预设】预设1:分条梳理,有条理地罗列本单元的知识。

预设2:以类似思维导图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框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形式,板书本单元知识点,同时在对比中优化知识的整理方法。

板书:今天我们就对本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能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点的能力。

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为学生后期形成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二、复习与巩固1.完成教科书P47“整理和复习”第1题。

(1)观察与讨论。

师:请观察上面的算式,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情预设】个位相加不满十不需要进位。

有671+322,160+594。

师: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都要进位?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情预设】观察两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看相加是否都满十。

通过观察发现413+587和229+85都符合条件,个位、十位都要进位。

师:观察十位相加时注意个位是否进位,要是个位进位了,那么十位要记得加上进的数。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根据平时学生学习情况,挑选关键内容细化分析,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所学内容,反思自己计算万以内加减法的得失。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

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运用。

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负数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思考。

2. 知识梳理: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知识,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的规律、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答,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同时要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

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复习整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

2. 测量单位:回顾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单位。

3. 几何图形:复习基本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及其性质。

4. 数据的初步认识:回顾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图形的识别和性质的理解,以及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教鞭,挂图。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5. 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知识点梳理:清晰地展示每个知识点的要点。

3. 实例展示:用彩色粉笔突出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巩固基本概念和运算。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拓展练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案
-在数据分析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数据集来理解平均数是如何代表整体水平的,众数是如何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
-在图形变换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平移和旋转的效果,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这些变换对图形大小、形状不变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购物总价或换算长度单位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的概念:整数、小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位顺序表。
2.计算方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
3.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的单位换算。
4.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
4.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购物找零、长度计算等。
-数的概念与组成:理解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数位顺序表,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拆分组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四则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85~87“整理和复习”、“练一练”以及“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含义、组成等知识,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11~20各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的认识,从而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自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20以内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一、知识回顾1.单元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是1个十;我认识了11~20各数,会读写各数,知道了它们的组成;我会给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我会比较数的大小;我会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十几减十……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学习这么多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动手制作“知识图”。

师:(课件出示××整理的“知识图”)同学们请看,这是××同学制作的“知识图”。

我们来看看这张知识图上有哪些知识,××是怎样将它们排列起来的?【学情预设】预设1:我从××整理的“知识图”中看到了我们学习过的十加几,十几减几以及十几减十的计算。

预设2:我还发现整理了数位表,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3,表示13这个数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预设3:我也有发现,在××的“知识图”中,有我们学习过的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求12和16之间有几个数,通过图示我知道了这两个数之间有3个数。

《整理和复习》六年级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六年级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六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梳理本册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册所学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初步感知知识之间的联系。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二)知识梳理1.数的概念与运算(1)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3)简便运算方法2.几何图形(1)平面图形的性质及分类(2)立体图形的性质及分类(3)图形的变换3.量的计量(1)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2)名数的换算4.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统计图表的制作(2)概率初步5.解决问题(1)理解问题(2)分析问题(3)解决问题(三)典例剖析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2.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分层练习。

2.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反馈。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作业设计1.设计针对性较强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知识梳理的效果较好,但在解决问题方面仍有不足。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建议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七、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八、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节课通过知识梳理、典例剖析、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至四单元,教材第52~5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经历整理一至四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分数混合运算”“观察物体”“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4.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分散、凌乱、细碎”的知识点逐步结成知识链,知识网,使前四单元所学知识系统化。

教法与学法1.引导学生梳理一至四单元学习内容。

2.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4个板块进行回顾、整理、反思、练习。

教学过程◎整理与复习板块一:我学到了什么1.请同学们通过第一幅图,回忆一下我们关于分数这一部分都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整理第二单元的知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分数问题的办法。

(1)提问: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2)在解决问题时我们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可以通过画图表示数量关系或者等量关系,用算数或者方程来解答。

(3)出示教材第55页第9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组内交流。

【参考答案】【品析: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回忆有关分数的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进行巩固训练,将知识点与题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2.看一看。

(结合教材复习“观察物体”)(1)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课件(教材第38页),第一问中四幅图分别是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说一说。

学生观察后,解决问题:③,①,④,②。

(2)小组合作,在第二问中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都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请标记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1复习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巩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2:知识整理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

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基础练习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材第47~49页相关内容。

1.通过梳理知识点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理解进位、退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并用精算来检验。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第4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和方法。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用图表等方式进行整理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

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1.复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47页第1、2题,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哪些需要进位或退位。

师: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题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学情预设】预设1: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时,一定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预设2:进位、退位的地方容易出错。

2.复习用估算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再来解决教材第47页的最后一道题。

大家先独立完成第(1)题。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用笔算完成。

师:第(2)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学情预设】预设1:可以用笔算来解决。

预设2:可以用估算来解决,不好估计的再用笔算。

教学提示: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只要学生提到能用估算来解决均应给予肯定。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和第79页教具、学具准备小鹿头饰、信卡、补充算式的减法表、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设计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开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1.猜一猜。

出示第78页第1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师:他们分别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几层?小女孩呢?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巩固练习,发散思维师: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告诉给大家,好不好?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同桌合作,用身体语言表演,复习旧知,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 自行探究,找出规律师:咱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好吗?生:好!请一生扮演邮递员小鹿(头戴头饰,肩背邮包)。

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利用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 学生拿到信卡,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哪些运算?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

板书课题。

二、复习加、减法计算1、完成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集体订正。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小组内互相说说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2、完成第7题。

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

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三、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1、完成第9题左边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的?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呢?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指出: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完成第9题右边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这一组的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呢?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3、完成第10题。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第九课时整理与复习学科数学六年级班级课题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时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通过回忆、小组交流,会更进一步的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

2、通过练习、展示,会运用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会更进一步的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会运用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学习过程自主实践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课前三分钟前置小研究一、自主复习复习圆柱1、圆柱的特征圆柱有哪几个部分?圆柱有什么特点?2、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4、试着自己出一道有关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表面积或体积的题。

复习圆锥1、圆锥的特征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3、试着自己出一道有关计算圆锥的体积的题4、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同桌互相讨论,然后老师集体指导)(先自学然后和同桌交流讨论。

)(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同桌互相讨论,然后老师集体指导)小组交流1、圆柱圆锥的形成(1)想一想给你一个长方形,怎么转化可以得到一个圆柱体?(举例说明)(2)想一想给你一个直角三角形怎么转化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举例说明)2、圆柱圆锥的切割(1)圆柱的切割:a.横切:切面是()形,表面积()b.竖切(过直径):切面是()形,表面积()(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学习对子讨论,在和帮扶对子进行交流,如还有困难可以找小组长帮助)(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学习对子讨论,在和帮扶对子进行交流,如还有困难可以找小组长帮助)班级展示(应用)一根圆柱形木料长是10分米,如果将这根木料截成两段,表面积会比原来增加12.56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如果这根木料竖切,表面积增加多少?(2)圆锥的切割:a.横切:切面()b.竖切(过顶点和底面直径):切面是()形表面积()(应用)一个圆锥的高是5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如果竖着切(过顶点和底面直径),将圆锥分成两半,则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小组长组织讨论)巩固拓展P45页2,3自主检测P46页1-5板书设计:圆柱与圆锥复习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Sh教学反思总评第十课时木材加工问题学科数学六年级班级课题木材加工问题课型新授课时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经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木材问题的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教案

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练习目标:1.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知道对应,能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2.会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练习重点:会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练习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知道对应,能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练习过程:一、教学引入:1.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指名回答。

2.教师明确: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

对于你们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大家一起来解决吧!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全班齐读。

二、基本练习(一)小兔请客1.创设情境瞧!小兔请客了,快来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图一)2.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答)3.你能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解答。

5.点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好。

(二)比一比。

1.怎么比轻重、高矮呢?来帮淘气解决一下问题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52图二)2.观察第一幅图。

(1)理解题意(2)组内交流(3)生独立完成(4)实物投影,指名汇报3.观察第二幅图。

(1)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3)指名汇报4.设疑:怎样可得出橘子比萝卜轻?(1)明确题意。

(2)投影练习。

(3)指名汇报。

(4)教师评价。

5.三个小朋友谁最高?谁最矮?(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图三)(1)理解题意(2)组内交流(3)生独立完成(4)点拨:小红、小明都是以淘气为标准,跟淘气作比较,这时候我们可以说淘气成了作比较的标准尺度,跟他比就能知道谁高谁矮。

三、综合练习:数的计算。

1. 教材第53页上图,说一说,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呢?(1)指生回答。

(2)教师点拨:数字3可以表示3个人,3棵树,3盆花。

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以表示开始,表示起点,比如直尺上的0,数字0还可以表示基准,比如温度计上的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10整理与复习四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0整理与复习四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0整理与复习四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乘法口诀。

2. 量的计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

3.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4.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回顾百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乘法口诀,通过举例、练习等方式巩固知识。

(2)量的计量: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通过实例、练习等方式巩固知识。

(3)图形的认识: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通过观察、练习等方式巩固知识。

(4)解决问题: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4.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旨在通过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4)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自己熟悉事例的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了解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3分钟)
1.口算练习
1.2÷2= 4.2÷7= 0.21×100=
10×10.3= 4.5÷0.15= 4×0.6=
2.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统计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整理复习,成果分享。

(12分钟)
1.根据导学单进行自主整理复习。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回忆一下本学期,在统计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说说这个学期研究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同以往的比较,各有什么特点?
(3)在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4)你能举出一些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吗?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2)在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3)说说你举出的一些例子。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便于对同类数据进行比较,而且便于对两类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5分钟)
1. 基本题练习(整理与复习第21题)
独立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再回答书上的问题。

说说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优缺点。

指出:表和图各有优缺点,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把统计结果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

2. 实践操作(整理与复习第20题)
(1)讨论方案,确定调查方法。

(2)分组活动,调查记录。

①由组长负责,依次指定每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②每人按动物种类分类整理出男女生人数。

③各组最后核对、统一收集的数据,确定结果。

(3)交流数据,全班汇总。

(4)制作表图,分析数据。

四、课堂总结(10分钟左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