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2000字以上
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
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4篇》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
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
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
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
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第2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几句话,但是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它就是中国古代巨著《论语》里的第一篇。
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3篇)
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3篇)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通用3篇)论语的读后感2000字篇1读《论语》使人知仁义。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一个人爱别人,才叫爱心。
成就别人才是无私。
“仁”也就是爱自己,世上没有只爱别人不爱自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哪里能爱别人呢?仁义必须是快乐的,否则,必将要与人性背道而驰,不会是真的仁义。
真的仁义出自真心,所以就会真正的快乐。
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随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名利,各项成就,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价值呢?由此,我们要学孔子的快乐主义和包含的快乐人生观。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而“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不管一个人有多少财富,多少知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那么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学习并实践做人的道理,学习孔子的人生观?在不同的时期、通过不同的视觉学习了《论语》,这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与不如意的事很多,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在《论语》中就能找到答案。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论语》中说到,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就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下来。
每个人相对与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临在你的身上。
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树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肃舟曲人。
他们(她们)有的瞬间失去了父母、儿女、兄妹等亲人;有的瞬间失去了熟悉的家园,这时要他们(她们)用怎么的心态来面对?!天灾,人们无法预见、有时又无法避免。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论语读后感2000字(通⽤24篇) 读完⼀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1 在《论语》⼀书中,谢了⼈世间愈多的”道理”,⽽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之道”了。
从古⾄今,⼈⽣⼀直是⼈们最关⼼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就曾经说过:”⼈⽣天地之间,若⽩驹过隙,忽然⽽已。
”⼈⽣就像⽩驹掠过,稍纵即逝。
杜甫说:”⼈⽣有情泪沾臆,江⽔江花岂终极。
”刘禹锡”⼈⽣⼏回伤往事,⼭形依旧枕寒流。
”⽩居易,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
”等等。
更有对联说,”五百⾥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头。
” 从古⼈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个⼈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命。
所以,在这短暂的⽣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
就在孔⼦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描述出了这样的⼀种⼈⽣。
“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的⼤致意思就是:”我⼗五岁的时候⽴志研究学问,三⼗岁确⽴⾃⼰的理想,四⼗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迷惑,五⼗岁的时候我懂得⾃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岁时⽆论听到什么,不⽤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
七⼗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定的程度便可以随⼼所欲地做事,⽽不逾越法度规矩。
” 在我看来,这是⼀个⼤致的⼈⽣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
有⼏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
孔⼦所说的”⼗有五⽽志于学”,是他⾃⼰的⼀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的⼀种要求。
孔⼦曾经说过:”我⾮⽣⽽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他是说,⾃⼰并不是⽣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的经历与事情⾮常感兴趣,⽽⼀直不断的学习。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参考)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5篇机会锻炼成长。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从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业。
工作意味着责任,岗位意味着任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情趣,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我想我们就是最优秀的。
《论语》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一种宽和,多体会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爱人。
可见,读透了论语,就感悟了人生。
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内心的安宁,快乐就会常伴我们左右。
虽然自己只写了感悟深刻的方面,但是,自己的感悟远远不只这些。
很多感动是心灵的触动,用语言不能表达得很清楚。
的确,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常的反思、多一点静静的倾听,少一点抱怨的声音,多想想生活的快乐与感动,少一点不实际的言论。
也许,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
我庆幸有这本书伴随我成长、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时刻提醒着我。
第二篇:《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论语心得体会201X字5篇。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论语读后感20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2000字5篇《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
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论语读后感2000字1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
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
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
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
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
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6篇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6篇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1假期时学校要求读《论语》,刚拿到这本书时,感觉古文深奥、枯燥,没有一点兴趣,后来坚持读了一个晚上,感觉不错,再后来临睡前每天都要看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
读完后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它是一本能给你正能量,能给你智慧的书,其中几则给我印象颇深。
首先要记住孔子的这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以称为老师,我觉得对于刚调到小学的我来说,确实是没有做到熟读典籍,没有做到温故而知新,以至于这次业务测试中成绩不理想,“业精于勤,荒于嬉”知识只有经常复习,时常巩固,方可积淀下来,如果抛开,它就会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自己对业务知识都不精通,还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呢?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不学习、不温习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只有经常温习学过的东西,才会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我们的老师总是抱怨没有时间,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每天只要挤出那么一丁点的时间,读读书,才会让知识慢慢沉淀在你的脑海中,只有储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才能带着你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
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温习,再聪明的人,不通过温习也不可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好知识,自古以来,不少名人都十分重视复习,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八十岁的时候他依然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字,人们就问他如何记得这么清楚,他说:“很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学得快同时也忘的快,需要不断的复习,才能掌握,“复习是学习之母”,一个会复习的孩子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会复习的孩子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与体验。
其次要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读《论语》有感2000字3篇
读《论语》有感2000字读《论语》有感2000字精选3篇(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学派的言行记录。
作为一部经典的儒家经典,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学生的思想和教导,以及他们对于人生、伦理道德和政治治理的见解。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这些智慧与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论语》之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论语》中的《学而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在这一篇中谈到了人的修养和学习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即学习是需要不断坚持和反复实践的。
这种态度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经典的学习,也适用于其他方面的修养和技能的获得。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我发现只有不断地重复和实践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的掌握和理解。
而且,学习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进步。
孔子的这一观点为我提供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让我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论语》中的《为政篇》是孔子关于政治治理的言论,其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孔子提出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不愠不怒”的观点,强调了处事不紧张和不慌张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充分收敛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等待机会,然后才能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种沉稳和冷静的态度对于解决问题和处理困难是非常有效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经常感到自己因为过于急躁和着急而犯错或者不知所措。
通过读《论语》中孔子的教导,我认识到了沉稳和冷静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处理问题和做出决策非常关键。
另外,《论语》中的《八佾篇》让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对于知识感兴趣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
这种观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当我对某一门学科或者某一项技能充满兴趣时,我会倾尽全力去学习和实践。
相反,当我对某一门学科或者技能没有兴趣时,我会感到疲惫和无动力。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
《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论语》读后感2000字,欢迎阅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一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
《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自从秦始皇的那个时候有“炆书坑儒”,打打打急了《论语》的传播,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0篇)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0篇)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篇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经典传世之作《论语》,包罗万象,令人无一不回味无穷,否则,何以留芳千古,为世人所称道呢?《论语》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是因为它将中国的国宝级别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记录了下来,真正的讲述了中国千年以来所传承的正统学派的真谛,而且,其中大部分还被现代华夏儿女所沿用着,不失为历经风霜而留其真谛。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
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
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
孔子师徒颠沛流离20xx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
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
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
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
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
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
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
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两千字读书报告
[论语读后感2000字] 论语两千字读书报告论语读后感2000字(一)《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嘲笑的眼光看。
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
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
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下载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
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根本标准和要求。
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
但文革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
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根本准那么外也没有。
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卖国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官场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贪污受贿。
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
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27篇)
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27篇)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精选27篇)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篇1众所周知《论语》乃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传承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彰显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主要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讲究的是一个仁字。
对于如何去做才为仁呢?孔圣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简言之就是,能够自己去主动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征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了,天下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历史的风吹雨打,它仍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在那像阳光播散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论语》一部能够发人深思的经典,一部能启迪人心的绝唱,一部能荡涤灵魂的盛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孔子也是讲究孝道的,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退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也,还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既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这样的人可谓尽孝了。
这里讲了孝是什么,同孝父母能竭其力。
有些不同,虽然是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只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思,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也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吧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论语读后感2000字三篇精选
【读后感】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
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少了许多忧愁};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多了许多忧愁}。
教育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宽容。
当今社会,纷争不断,就是因为很多人心胸都很狭窄,别人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不原谅,换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缺点是不是更多,犯的错误是不是更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
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别人。
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
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一定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
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书五经,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似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
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
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
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希望你能喜欢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一《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
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
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
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
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
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
《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
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
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7篇)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通用7篇)】,供你选择借鉴。
论语的心得体会2000字篇1天地人之道:就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和感悟的吧。
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圣人。
《论语》教给我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柔的生活的态度。
“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于障锝,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认得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为无比强大。
我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什么叫天人合一?我认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有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我认为:一个人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感悟: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
佛家有个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
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膛目结舌,又不敢问。
这样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我们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论语读后感2000字作文
论语读后感2000字作文自从我学习了《论语》,我觉得我的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受到了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论语读后感2000字作文,欢迎阅读论语读后感2000字作文篇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论语》里充满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大智慧,历经岁月沧桑而生命不息。
我这里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他讲学习的三则,以达“一粒沙中见世界"之功。
一、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一则讲了学习中的记忆问题。
中国古代多讲究人文学科,重耳舌相传与记诵功夫,所谓“博闻强记"、“过目不忘"皆是这种情况。
事实上,记忆在学习中的地位是的确至关重要的。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
学习实际上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加深对认识对象的印象以求掌握运用之。
记忆及其根本与基础。
构建了一个人知识储存的“硬件"。
怎样记忆?重复是不二法门。
所谓重复,便是孔子所谈的“温故而知新"。
惟有“温故竹,方能具备新的基础知识;惟有“温故"并辅之以思,方能打通关节、开启视野,达到“知新"的效果。
二、子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则讲的是学习兴趣。
事实上,没有丝毫的兴趣可言的话,是全然谈不上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的把握的。
在此意义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然而仅仅凭一时的兴趣而无深深的理解与体味,同样是不能理解其中乐趣的真正所在的,对于该学科也难以有真正的拓展。
古代的治学者讲究一个“正心诚意,格物致和",以求真知。
但仅仅以“心"、“意”之正诚为治学根基,我表示怀疑。
因为孔子早已经深刻地指出学习的深层次动因。
创造力与积极性恰恰来源于兴趣。
由此观点,我们也可以想到传统应试教育的畸形对于学生身心的摧残,可以想见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三、孔子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篇乃孔子最为过人之处。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
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这是优秀的读书心得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
《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自从秦始皇的那个时候有“炆书坑儒”,打打打急了《论语》的传播,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读后感2000字以上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
人生之道”了。
孔子和毛泽东,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
他们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
他们一个用
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一个用躬身亲为的实干家力量。
改变了中国。
所以,我喜欢《论语》,喜欢《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因为这些道理,不是辩出来的,是
做出来的!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
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
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
旧枕寒流。
”白居易,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等等。
更有对联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
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
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
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
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
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
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
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
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
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
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
孔子所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
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着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内
心的,为数不多。
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读过一遍《简爱》后的我,有幸在文学鉴赏的兴趣课上,欣赏到了电影版的《简爱》。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
由题
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
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
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自古有言读书要“知人论世”,现在读《论语》就必须要了解孔圣人。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但“志于学”,好学上进,“三十而立”,创立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私塾,收徒讲学,传经授艺。
50岁左右事政,颇有政绩,而后因不满鲁国国君的昏庸,带领颜回等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四年并一路宣传他的“仁礼”主张。
之后回到鲁国专心于教育工作,收授弟子3000人,其中贤者72人。
孔子
一生为政教学贡献都很大,有人神化孔子,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话虽不
实且夸张,但也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和论著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
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
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
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
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
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
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
去应用。
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
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
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
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
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义的。
立要是内在的立,只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己的位置。
就拿很简
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句话讲得并不
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
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外在。
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
敲门转身就走了。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
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
然就是迷惑的意思。
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直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
东西,金钱,名誉等等。
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
提出来”不惑”。
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现在的人就应该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
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
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
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了。
最后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内心。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
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