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据中心系统灾备技术

合集下载

银行灾备方案

银行灾备方案

银行灾备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与之相伴的各种灾难风险。

无论是自然灾害、网络攻击还是人为失误,这些威胁都可能对银行的正常运营和客户的资金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健全的银行灾备方案,成为保障金融体系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灾备体系的建立银行灾备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完备的灾备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远程数据备份系统,二是灾备数据中心。

远程数据备份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备份,确保即使在发生灾难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而灾备数据中心则是一个被动式应急中心,可以在系统遭受破坏或无法正常运行时发挥作用。

二、数据保护与备份数据是银行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

因此,科学合理的数据保护与备份策略至关重要。

银行应该设立专门的数据备份中心,每天定期对核心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此外,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真实的演练中,才能真正检验备份系统的可靠性。

三、恢复计划的制定一旦银行遭受灾害,恢复计划将变得至关重要。

恢复计划是指一套行之有效的步骤和方法,以保证银行能够在灾难发生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在制定恢复计划时,银行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灾难情景,制定应对措施,并对关键的业务和系统进行优先级排序。

四、灾害演练与评估灾害演练是为了模拟真实的灾难情景,检验灾备方案的有效性。

灾害演练应包括两个阶段:内部演练和外部演练。

内部演练主要针对银行内部员工,通过模拟灾难情景,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合作配合能力。

而外部演练则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进行合作,以检验不同机构在灾害情景下的应对能力。

五、定期更新与改进灾备方案并非一劳永逸的,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体系的变化,方案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改进。

银行应建立一个固定的审查机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灾备方案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改进。

结语银行灾备方案是保障金融体系安全运转的重要保障措施。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管理与思考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管理与思考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管理与思考作者:詹志辉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6年第1期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与管理是复杂的持续性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实施难度大,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考验管理水平,涉及科技战略、IT 治理、运维管理等诸多内容。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内商业银行的灾备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兴业银行也围绕有关监管要求与业务连续性目标,不断优化数据中心灾备体系架构,并基于ISO20000、ISO27001 等国际标准体系提升包括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内的运维管理水平,为实现“百年兴业”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灾备体系建设历程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总体经历了数据大集中、主备中心、两地三中心、多活中心等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数据大集中阶段。

2000 年兴业银行实现了全行数据与业务处理的整合集中,降低了基础架构的复杂度,加强了生产中心的统一管理,但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系统集中的风险。

由数据大集中引发的风险轻则降低银行的服务水平、阻碍业务的正常运营;重则导致大范围、长时间停业,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在完成数据大集中后,兴业银行立即开始思考灾备中心建设,并最终选择上海作为异地灾备投产地点。

第二个阶段是主备中心阶段。

2002 年兴业银行开始进行核心业务系统灾备体系建设,2003 年8 月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异地灾备系统在上海运行中心的上线运行。

与之相对应的网络架构也由以福州机房为核心的单点星型网络提升为以福州、上海机房两地为核心的双星型网络。

这一阶段上海运行中心作为异地灾备中心主要承担核心业务系统异地灾备环境的日常运维管理。

第三个阶段是两地三中心阶段。

由于单纯的异地灾备系统在主生产站点发生灾难时仍存在一定的数据丢失的可能性,2006 年兴业银行基于同城同步、远程异步的存储多跳容灾数据复制技术,实现了以福州中山机房为生产中心、元洪机房为同城灾备中心、上海江宁路机房为异地灾备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架构,确保在单一站点发生灾难的场景下实现数据零丢失。

工商银行上海数据中心灾备系统运维实践

工商银行上海数据中心灾备系统运维实践

工商银行上海数据中心灾备系统运维实践、“两地三中心”建设历程工商银行于1999年开启了数据中心集约化建设的先河,在北京、上海分别建设两大数据中心后,于2002年1月在国内同业率先启动了主机灾难备份工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持续投入,已经实现了高等级的核心系统灾备体系建设,完成了全行应用分等级灾备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工商银行启动了“两地三中心”工程建设。

根据规划,2014年将在上海嘉定建立同城数据中心,与上海外高桥数据中心构成同城双中心,同城双中心整体与北京异地灾备中心组成异地灾备模式(如图1所示)。

“两地三中心”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灾难场景下的恢复要求,实现更灵活的风险应对。

在架构布局上,上海同城双中心具备基本相同的业务处理能力并通过高速链路进行实时数据同步,两个中心之间距离约55千米,日常情况下可按主/ 备或双活模式运行。

在发生区域级灾难某个中心失效时,可在基本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双中心间的应急切换,保持业务连续运行。

北京异地灾备中心用于同城双中心的灾难恢复,当出现因大范围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同城双中心同时失效时,异地灾备中心可以用灾备系统接管全行核心业务。

二、“两地三中心”技术手段和实施策略工商银行通过技术攻关,完成了“两地三中心”模式下的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架构设计和方案研究,提出了可以提供多层级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的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可以给银行业务应用提供A/A、A/Q和A/S等多种部署模式,最终以业务影响分析结果作为应用部署模式选型的决策依据。

在具体实施中,工商银行坚持“全面覆盖基本保障能力、重点针对关键核心应用部署高等级灾备保障技术''原则,做好资源分等级和差异化配置。

如ATM、POS、柜面业务、资本市场等核心业务系统是银行的关键应用,与其相关的应用系统就具有较高的业务连续性等级。

自2010年工程启动以来,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完成方案规划设计和验证评审,在数据库复制技术全面推广、智能网管改造、55千米磁盘同步镜像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完成了核心主机并行系统投产,即双园区模拟同城双活的试运行,目前主机并行系统主要运行可分离查询交易,分流了部分核心生产系统的负载压力;完成13个开放平台应用服务器双活改造,预计今年将完成近50个开放平台应用的双活改造。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浅析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浅析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浅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的核心支撑。

然而,各种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网络攻击等不可预见的因素随时可能威胁到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导致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数据中心灾备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灾备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和业务,保障企业的持续运营。

它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业务连续性规划等多个方面。

数据备份是灾备技术的基础。

常见的数据备份方式有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全量备份会将所有数据进行完整的复制,虽然备份过程较为耗时,但恢复时相对简单快捷。

增量备份则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备份时间短,但恢复时需要依次应用多个备份集。

差异备份则介于两者之间,它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变更频率以及恢复时间要求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

除了备份方式,备份的存储介质也有多种选择。

传统的磁带存储成本较低,但读写速度较慢,适合用于长期离线存储。

磁盘存储读写速度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访问和快速恢复的场景。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备份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选择。

云备份具有灵活扩展、成本可控等优点,但数据的安全性和网络带宽可能会成为限制因素。

数据恢复是灾备技术的关键环节。

当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恢复效率,通常会提前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包括确定恢复的优先级、恢复的步骤和流程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恢复演练,以检验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数据恢复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如果备份的数据存在不一致或不完整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恢复失败或者恢复后的数据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在备份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比如在备份前先停止相关业务、使用校验和等技术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等。

业务连续性规划则是灾备技术的更高层次要求。

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实践

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实践

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实践华夏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银行机构,在金融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华夏银行积极进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

一、灾备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1.1 背景说明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海量客户的数据需求增长,华夏银行数据中心承载着极其庞大的信息系统,其中包括高频的交易系统、客户资料管理系统等核心系统。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中心的稳定与安全对于银行的正常运营尤为重要。

1.2 意义灾备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提供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并在灾害事件发生时迅速恢复。

在金融领域,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减少业务中断对银行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二、灾备体系的架构设计2.1 业务需求分析根据华夏银行的业务特点和数据中心运营需求,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需求分析。

通过对业务影响性、恢复优先级和系统关联程度的评估,确定关键业务系统和数据,以确保在灾备时优先确保核心业务的连续性。

2.2 灾备体系架构华夏银行灾备体系采用了主备互备的架构设计。

通过在两个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数据中心之间建立主备关系,确保数据实时备份和容灾切换。

同时,通过引入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弹性扩展性。

2.3 储备设备和带宽灾备体系建设过程中,华夏银行缺乏备用设备和带宽将会成为一个关键挑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银行充分调研市场,选择了稳定可靠的供应商,提前储备了冗余设备,并通过优化网络架构来增加网络带宽的可靠性和容量,以满足灾备时的数据传输需求。

三、关键技术支持3.1 数据同步技术为了保持主备数据的同步,华夏银行采用了实时数据同步技术。

通过使用高性能异步复制和快照复制技术,实现了数据在主备数据中心之间的实时复制,并确保主备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2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在华夏银行的灾备体系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银行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

银行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

银行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灾难备份是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

灾难恢复是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衡量灾备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是:1)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RTO):灾难发生后,信息系统或业务功能从停顿到必须恢复的时间要求。

RTO标志着系统能够容忍的服务停止的最长时间。

系统服务的紧迫性要求越高,RTO的值越小,灾备能力就越高。

2)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灾难发生后,系统和数据必须恢复到的时间点要求。

RPO标志着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

系统容忍丢失的数据量越小,RPO的值越小。

若RPO等于0,相当于没有任何数据丢失。

否则,就需要进行业务回复处理,对丢失数据进行修复。

RPO针对的是数据丢失,RTO针对的是服务丢失,两者必须在进行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之后根据业务的需求来确定(表22-1)。

表22-1灾备等级要求与灾备技术表22.1技术与发展趋势一般来讲,灾备系统可以分为数据级容灾、应用级容灾和业务级容灾。

1)数据级容灾是指通过建立异地容灾中心,做数据的远程备份,在灾难发生之后要确保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但在数据级容灾这个级别,发生灾难时应用是会中断的。

在数据级容灾方式下,所建立的异地容灾中心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一个远程的数据备份中心。

数据级容灾的恢复时间比较长,但是相比其他容灾级别来讲,它的费用比较低,而且构建实施也相对简单。

2)应用级容灾是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之上,在备份站点同样构建一套相同的应用系统,通过同步或异步复制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关键应用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运行,尽可能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让用户基本感受不到灾难的发生,这样就使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完整的、可靠的和安全的。

银行灾备实施方案

银行灾备实施方案

银行灾备实施方案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在日常运营中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

然而,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往往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威胁,一旦发生灾害,可能对银行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银行灾备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灾备方案的重要性。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一旦遭受灾害,将对客户的资金安全和日常交易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灾备实施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业务的影响,保障银行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营。

三、灾备方案的内容。

1. 风险评估与规划。

首先,银行需要对可能影响业务的各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和人为灾害(如网络攻击、恶意破坏等)。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灾备规划,明确各类灾害发生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 数据备份与恢复。

银行业务的核心是数据,因此数据备份和恢复是灾备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体系,包括定期备份和异地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的数据恢复机制,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业务数据,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营。

3. 硬件设施与应用系统。

除了数据备份外,银行还需要对硬件设施和应用系统进行灾备规划。

这包括建立备用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设备,以及制定应用系统的灾备恢复方案。

在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切换到备用设施和系统,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人员培训与演练。

最后,银行需要对员工进行灾备意识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应对。

同时,需要定期组织灾备演练,检验灾备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灾备方案的实施效果。

四、总结。

银行灾备实施方案是保障银行业务持续稳定运营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对各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规划,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及对硬件设施和应用系统进行灾备规划,银行可以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银行灾备方案

银行灾备方案

云存储项目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目录1概述21.1建设背景21。

2设计范围21。

3总体设计原则22云存储系统平台设计42.1项目需求52。

2设计思想62。

3云存储系统方案72。

4系统优势和特点73系统架构83.1系统基本组成93。

2系统功能描述94系统安全性设计124.1安全保障体系框架124。

2云计算平台的多级信任保护134。

3基于多级信任保护的访问控制164。

4云平台安全审计185工作机制215。

1数据写入机制215.2数据读出机制216关键技术216.1负载自动均衡技术216.2高速并发访问技术226.3高可靠性保证技术226。

4高可用技术236.5低功耗存储技术236.6分布式、分级、动态存储技术237接口描述257。

1POSIX通用文件系统接口访问257。

2应用程序API接口调用258本地容错与诊断技术268.1 cStor高可靠性268.2 cStor数据完整性268。

3 cStor快照技术279异地容灾与恢复技术279。

1cStor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功能279。

2cStor异地文件恢复289。

3cStor数据迁移归档281概述1.1建设背景随着银行数据集中处理的实施,银行业务运作、经营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银行所提供金融服务的连续性以及业务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会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产、经营与决策活动.一旦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引起计算机网络系统停顿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和业务处理中断,将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受到致命的打击.生产运行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认为,一旦实施银行数据集中,灾难备份系统应该与生产运行应用系统同步投入使用,保证银行数据集中处理系统的运行安全。

1.2设计范围本技术解决方案针对海量数据集中存储与共享,提供从系统软硬件技术架构、原理、硬件选型、网络接入以及软件与应用之间的接口等方面的全面设计阐述。

1.3总体设计原则针对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建设发展需求,以实现系统统一管理、高效应用、平滑扩展为目标,以“先进、安全、成熟、开放、经济”为总体设计原则.1.3.1先进性原则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时采用业界先进的方案和技术,以确保一定时间内不落后。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灾备方案是指针对数据中心遭遇各类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时,保证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和可靠性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技术手段。

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保障企业业务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灾备需求分析与评估在制定数据中心灾备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灾备需求分析与评估。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数据中心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威胁,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灾备策略。

评估过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评估数据中心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电力故障、硬件故障、人为错误等。

2. 业务影响度评估:分析不同灾害对业务的潜在影响,包括服务中断时间、数据丢失风险、运营成本等,以确定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优先级与重要性。

3. 可行性评估: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可行性、实施难度等。

二、灾备策略设计基于灾备需求的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灾备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灾备策略:1. 冗余备份:通过建立冗余数据中心,将数据实时备份到备份中心,以防止主数据中心发生灾害时导致数据丢失。

冗余备份可以采用同城、异地或异地多中心的方式。

2. 数据复制:将数据根据一定策略进行备份和同步,通过多机房数据同步、数据库复制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实时镜像备份,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性。

3. 虚拟化技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应用程序和数据独立于硬件,实现快速迁移和恢复。

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4. 异地容灾:在主数据中心之外建立灾备数据中心,将部分或全部业务容灾至灾备中心。

通过异地容灾,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业务中断的风险。

5. 容量规划与扩展:对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进行容量规划和扩展设计,确保数据中心在发生灾害时仍能承载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灾备方案实施和测试在灾备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施和测试。

这一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 灾备设备采购与布置:根据灾备方案的设计,采购所需设备,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布置和设置。

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实践

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实践

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实践作者:易永丰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6年第1期华夏银行按照监管、主管部门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14 年底,完成了总、分、支一体化的三级灾备体系建设,并通过力求真实、常态化的灾备切换演练,“一键式灾备切换平台”、“灾备私有云”等技术创新,以及业务、技术有效联动机制,形成了具有华夏银行特色的灾备体系架构。

2015 年,本着“同城双活、异地负载、快速切换、持续运行”的建设原则,华夏银行制定了灾备优化方案,并先后试点实现了基于不同技术架构的“双活”应用系统。

一、华夏银行数据中心灾备建设特点1. 总分行灾备一体化,信息系统全覆盖华夏银行总行已完成以北京亦庄为生产中心、西三旗为同城灾备中心,苏州为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目前正在实施灾备架构优化,从“大异地”向“多中心并重”的方向持续优化演进。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兼数据中心主任易永丰华夏银行总行异地灾备中心于 2014 年 4 月投产,按照“全部覆盖、分级建设”的策略实施,实现了支撑全部重要业务的38 套系统的应用级灾备及其余全部系统的数据级灾备,应用级灾备系统的恢复时间(RTO)小于1 小时,数据保护级别(RPO)小于5 分钟;华夏银行总行同城灾备中心于2012 年底完成建设,实现了总行19 套对客服务的关键系统的应用级灾备和全部系统的数据“零丢失”保护,系统恢复时间小于30 分钟,数据保护级别为0。

2013 年9 月华夏银行通过同城灾备切换方案将生产中心切换到了亦庄数据中心,将西三旗变为了同城灾备中心。

华夏银行在加强总行集中系统灾备建设的同时,还秉持“全行灾备一盘棋”的理念,于2014 年底完成了全部一级分行的同城灾备中心建设,实现了分行“网络双活”的目标;所有支行通过第三条有线线路或3G(4G)无线备份网络接入分行同城灾备中心,实现通信链路级的灾备;同时,依托异地灾备中心私有云,创新实现了对分行所有重要信息系统的“集中式异地灾备”,34 家一级分行102 套系统共享总行异地灾备中心的2 套物理主机、存储和网络资源,当某分行发生灾难时,可立即激活启动相应分行灾备系统及时恢复服务。

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方法分析

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方法分析

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方法分析一、需求分析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

首先要明确银行所面临的灾备需求,包括业务持续性需求和数据安全性需求。

其次,要考虑灾备体系的规模和范围,例如是否需要建设多个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

同时还需要分析银行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动,确定关键业务、关键数据和关键系统,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备体系建设。

二、风险评估在灾备体系建设之前,商业银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灾害和紧急情况,并评估对银行业务和数据的潜在影响。

这些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人为事故、设备故障等。

在评估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以减轻潜在的风险。

三、架构设计灾备体系的架构设计是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架构设计应该符合银行的业务需求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保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能够实现业务的持续性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架构设计应该包括数据中心的布局、灾备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网络拓扑设计、灾备流程的设计等。

四、设备选型灾备体系的设备选型是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考虑设备的可靠性、性能、扩展性和兼容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以确保投资回报率。

设备选型应该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架构设计和风险评估的结果。

五、数据备份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数据备份。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存储介质、备份的存储位置等。

同时还要考虑数据备份的恢复性和可靠性。

商业银行还需要定期测试数据备份方案,以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六、应急响应商业银行在灾备体系建设之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这包括灾备演练、应急预案的编制、人员培训等。

商业银行需要定期进行灾备演练,以验证灾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应急预案应该涵盖各类灾害和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流程,并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

七、监控与管理商业银行灾备体系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控与管理系统。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建设经验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建设经验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灾备建设经验一、灾备定义与演进此后,人们进行灾难恢复规划时,将保护IT系统的灾备范畴拓展到 IT 所支持的业务领域,并根据保护业务的要求衡量灾备的目标——哪些业务最重要?哪些业务需要最先恢复?美国“9·11 恐怖袭击事件”后,全球用户升了对灾备的重视程度,异地灾备建设一时成为趋势,并且从全面风险管控的角度出发,以及IT技术的不断更新,灾备的范畴从传统的数据和系统备份、恢复,业务连续性规划、灾难恢复规划、灾备演练、灾备从业资质认证、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拓展到了通信保障、危机公关、紧急事件响应、第三方合作机构和供应链危机管理等。

二、某行灾备架构设计1.存储建设概况我行生产类业务系统均部署于全冗余架构的共享存储中,存储平台使用阵列双活架构,两台高端存储同时通过FC SAN网络向上层主机集群提供业务访问,两台存储之间进行实时数据同步。

当出现设备、链路等因素导致其中一台存储不可被访问,存储底层进行故障切换而不会停止数据读写,主机上层对底层的故障切换无感知,业务不中断,真正做到了RTO和RPO都为零的本地高可靠容灾。

2.数据级备份系统建设情况我行哈密主机房和乌鲁木齐机房各部署一套备份一体机,同时管理后端物理带库或其他备份介质数据备份采用D-D-T的介质存储策略,数据优先备份到备份一体机,数据消重后,定期自动化转储到带库并进行自动出库,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满足数据快速备份和恢复的要求。

对VMWARE虚拟化、oralce数据库进行SANClient备份,主机系统进行LAN备份。

备份系统灵活、扩展性强;管理简单,自动化运行,减少人为干预;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重复数据删除;对各系统的不同类别保护对象进行全方位保护,如:虚拟化、应用程序、配置、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将存储的的快照和复制功能纳入到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备份软件的RD功能进行应用感知,可以和存储的管理软件集成,无缝支持存储的快照等功能,直接进行快照调用和管理。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基础介绍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基础介绍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基础介绍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中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存储着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和信息。

然而,各种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硬件故障、网络攻击等风险随时可能威胁到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导致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灾难,数据中心灾备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数据中心灾备技术的基础知识,帮助您了解其重要性、类型和实施要点。

一、数据中心灾备技术的重要性想象一下,一家银行的数据中心突然遭遇火灾,所有客户的账户信息丢失;或者一家电商企业在购物高峰期间,服务器崩溃且数据无法恢复,导致大量订单流失和客户不满。

这些场景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可能真实发生的灾难。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在灾难发生时,迅速恢复数据和业务,减少损失,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

灾备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应对突发的灾难事件,还能在日常的运营中提供数据的备份和保护,防止因误操作、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的数据损坏。

此外,拥有完善的灾备方案也是企业满足合规要求、提升客户信任度的重要手段。

二、数据中心灾备技术的类型1、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灾备技术的基础,它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或位置,以便在原始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

常见的数据备份方式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全量备份会复制所有的数据,恢复速度快,但备份时间长,占用存储空间大。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备份时间短,存储空间占用少,但恢复时需要依赖之前的备份。

差异备份则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综合了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的优点。

2、数据复制数据复制是将数据实时或定期地从一个数据中心复制到另一个数据中心,以保持数据的同步。

数据复制可以分为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同步复制在数据写入主数据中心的同时,将数据实时复制到备份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但对网络带宽和延迟要求较高,可能会影响主数据中心的性能。

异步复制则先将数据写入主数据中心,然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将数据复制到备份数据中心,对网络要求较低,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数据延迟。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一、简介在现代社会中,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但无法完全排除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我们提供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灾备服务方案。

二、灾备策略⒈灾备目标●确保业务高可用性:保证业务在主数据中心无法使用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中心,并保持业务连续运行。

●数据安全和完整性:保证数据在灾难事件中不会丢失或损坏。

⒉主数据中心●位置:主数据中心位于(地点)。

●设备和设施:详细描述主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后备电源系统等。

●数据备份:详细描述主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存储介质等。

⒊备份数据中心●位置:备份数据中心位于(地点)。

●设备和设施:详细描述备份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后备电源系统等。

●数据同步:详细描述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方式和频率。

⒋灾难恢复流程●灾难检测:描述如何检测灾难事件的发生,并触发灾备流程。

●灾难切换:详细描述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中心,并将业务恢复正常运行。

●灾后恢复:描述灾后业务恢复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数据一致性的验证和恢复。

三、服务协议⒈服务提供范围:详细描述我们提供的灾备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⒉服务级别协议(SLA):定义我们的服务水平承诺,包括业务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数据恢复点目标(RPO)等。

⒊费用和付款条款:详细说明灾备服务的费用结构和付款方式。

四、风险管理和演练⒈风险评估:描述我们进行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过程,包括灾难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评估。

⒉演练计划:详细描述我们进行灾备演练的计划和时间表,以验证我们的灾备策略和流程的有效性。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主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备份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数据中心硬件设备清单●数据备份策略文档●灾难恢复流程图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灾难恢复:在灾难事件发生后,采取措施使业务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浅析

数据中心灾备技术浅析

绿色灾备与节能减排
绿色环保理念将逐渐渗透到灾备领域 ,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在备份和恢复过 程中的应用。
跨云灾备与多云管理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跨云灾备和多云 管理将成为未来灾备技术的重要发展 方向。
THANபைடு நூலகம்S
谢谢您的观看
安全性与合规性挑战
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如 何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合 规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未来数据中心灾备技术的展望
边缘计算与分布式存储
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未来灾备技术 将更加注重边缘端数据的保护和分布 式存储的应用。
AI与机器学习辅助决策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在灾备策 略制定、故障预测和恢复过程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
企业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缩短RTO和RPO,以确保在 灾难发生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法规遵从与合规性
企业需要遵守各种法规和标准,如GDPR等,对数据保护和隐私的要 求日益严格,增加了灾备管理的难度。
发展趋势
云计算与灾备的融合
云计算的弹性、可扩展性和按需付费等特 点使其成为灾备的理想选择,越来越多的 企业开始采用云灾备方案。
丢失风险。
存储快照
利用存储快照技术,实时捕获存储 系统状态,以便在故障时快速恢复 数据。
远程复制
将数据复制到远程存储设备,确保 在本地灾难发生时,数据可以在异 地恢复。
数据库复制技术
数据库镜像
通过实时复制数据库数据,确保 在主数据库故障时,可以迅速切 换到备用数据库,保证业务连续
性。
数据流复制
通过捕获主数据库的数据变化, 并实时传输到备用数据库,实现
恶意攻击场景

银行灾备方案

银行灾备方案

银行灾备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的加速推进,银行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成为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持续的服务和保护客户利益,银行需要建立完备的灾备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银行灾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二、灾备需求分析2.1 灾备目标1.数据可靠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2.业务连续性:确保银行业务在灾难事件后能够持续运行,降低中断时间。

3.系统可用性:提供高可用的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确保服务的稳定性。

4.安全性:保护客户敏感信息和关键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2.2 灾备策略1.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定期备份和存储关键数据,确保数据可靠性。

同时,建立快速恢复机制,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

2.冗余策略:通过建立冗余系统和设备,提高系统可用性。

包括主备站点的建设、冗余网络设备、电力设备等。

3.灾难恢复策略:制定针对各类灾难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网络攻击等,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行。

4.安全保障策略: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方面,保护客户信息和关键业务数据。

三、银行灾备方案设计3.1 灾备组织结构为有效实施银行灾备方案,需要建立灾备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包括:1.灾备总负责人:负责统筹规划和决策灾备工作。

2.灾备团队:由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灾备工作。

3.灾备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重大决策和问题。

3.2 灾备设施建设1.主备站点建设:在不同地理位置建立主备站点,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和服务的快速切换。

2.电力和网络设备冗余:建立冗余的电力和网络设备,确保系统可用性。

3.数据备份和存储:建立定期备份和存储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4.灾备测试环境:建立灾备测试环境,定期进行灾备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3.3 灾备计划制定和调整1.灾备计划制定:根据灾备目标和策略,制定详细的灾备计划,包括数据备份计划、灾难恢复计划和应急预案等。

2.灾备计划调整:定期评估灾备计划的有效性,并根据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银行数据中心系统灾备技术的探讨
摘要:随着近年来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强了对灾难备份技术的研究。

本文针对银行数据中心可能面临的主要灾难情况,提出数据备份、恢复的方案,探讨灾备的实现技术,从而保障银行业务正常、持续、安全地运行。

关键词:灾难备份;数据恢复;数据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09
目前金融界、银行业对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这类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高的行业在谋求信息系统发展以促进业务拓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的业务持续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数据集中的业务操作模式在大规模处理数据的同时,还存在着无法预料的操作风险和灾难风险。

只有建设完善的灾难备份系统,采取积极的预防灾难措施,预先制定灾后的恢复计划和方案,勤加实练,才能够保证信息系统在遇到灾难时,可以及时恢复正常运转,最大程度地降低灾难造成的损失。

银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

而目前银行业配套的应急体系和灾备中心的建设还是比较滞后的,银行数据中心应加强对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做好灾备工作,这已成为银行业信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灾备指标与建设模式
1.1 灾备指标
网络恢复目标、恢复点目标和恢复时间目标为容灾指标,容灾恢复的时间是指灾难发生导致业务中断开始,到能够继续运行业务的
时间,一般,it层面的容灾能力用rto指标进行评价。

恢复点是指宕机后的业务数据恢复时间,在业务恢复后,业务状态可以恢复到灾难发生前所进行的相同工作。

业务恢复之后,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处理,可以继续灾难发生前的相同工作。

rpo为灾难导致的数据丢失,rpo为0时,说明没有丢失数据。

现在的银行业务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果网络没有恢复正常,即使恢复了数据和处理主机也不能对外提供服务。

所以,nro不能大于rto,nro是网络恢复的时间。

灾备中心的建设包括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备中心和两地三中心三种模式。

数据中心灾备的模式以实现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营和持续可用为目标,以业务连续性为重点,将数据容灾作为核心内容。

1.2 灾备模式
异地灾备中心一般在200公里以上,常在与生产中心处于不同地域的城市中建立。

生产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之间一般会进行异步数据复制,因为,两个中心间的距离较远,在进行生产环境与异地灾备中心同步复制数据时,很可能会给系统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于异地灾备中心的区域性灾难,恢复业务的时间也较长,在进行异地灾备中心的数据恢复时,会有一定量的数据丢失。

这种灾备中心模式实现了同城灾备中心数据的零丢失,它可以高效迅速地在同城灾备中心持续完成业务,并且通过最近的同城灾备中心能够抵御百分之八十的区域性灾难。

要想实现数据零丢失,应在同城灾备中心进行同步数据复制。

由于中心的工作方式为应用集群,而同城灾备中心又采用活动备援站点的方式进行建设,当区域性灾难发生时,
切换至同城灾备中心不仅能实现应用的无缝切换,还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如发生像地震这样的大范围自然灾害时,生产中心与同城灾备中心都不能用,可通过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来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恢复生产系统运行。

虽然这样的方式会丢失少量数据,但是可以通过灾备技术来进行计划恢复,恢复业务系统的工作可在异地灾备中心进行。

同城灾备中心的两个中心距离在二十公里以上,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建立在同一城市。

同城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的距离越远抵御区域性灾难的效果就越好,但对灾难恢复目标或生产系统的性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它保留了生产环境的同步数据。

同城灾备中心具备能够抵御百分之八十的灾难事件的能力,它的特点是快速响应、高等级、高效率重续运行。

对于三种模式而言,两地三中心的灾备模式结合了异地灾备中心模式和同城灾备中心模式的优点,在遭遇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区域性灾害时,两地三中心灾备模式能够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提高数据的冗余。

银行数据中心系统灾备方案:通过时间的敏感性和对业务的影响力将灾难需求等级划分为一到三个级别,以rto和rpo体现出:灾难需求等级不同,最低恢复的要求也不同。

灾难恢复需求等级越高,对rpo和rto的要求也越高,体现了rto、rpo与灾难恢复能力等级的关系。

2 灾备系统与银行灾备方案
方案1以两地三中心方案为基础,在生产中心安置两台存储。

一台存储为生产系统提供服务,并以基于存储的复制方式同步复制到
另一台存储上。

两台存储,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生产机房,能降低单机房内偶发风险,利用存储复制技术,将数据从生产中心异步复制到异地灾备中心。

方案2也是在两地三中心方案的基础上,在生产中心安置两套存储,同时,通过卷组镜像访问存储,在同城灾备中心同步复制生产中心的数据;通过异步复制技术,在异地灾备中心异步增量复制生产中心的数据。

异地灾备中心、同城灾备中心、生产中心以1:1:2的比例配置存储设备。

银行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要全年不间断地处理大量生产数据并保
障业务连续性,这就需要加强系统抗冲击和抗风险能力,这也考验了信息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高可用性,特提出基于数据库和中间件集群的灾备方案如图1所示:方案适合在集群单边lpar宕机,且共享磁盘整列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数据库与中间的lpar独立搭建,中间件和数据库分别采用了集群的方式。

2台lpar运行时,集群对系统服务起到负载平衡的作用,而集群中某一个lpar宕机时,另外一个lpar也可独立工作,此时对生产系统前端及应用不会产生影响。

而由于系统管理员的经验缺乏或疏忽,可能造成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或应用程序的破坏,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使系统在最短时间里恢复正常,一方面要备份中间件及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系统用户权限。

为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的日常灾备和恢复方案尤为重要。

当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操作系统数据受到破坏时,要通过系统
备份来恢复系统。

而遭遇大灾难时,就需要立即切换灾备系统,灾备系统也可通过生产系统的系统备份数据来实现系统同步。

应定期对银行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进行磁盘备份,因为操作系统关系到生产应用系统业务操作能否正常运行。

例如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磁盘备份、维护生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银行数据中心极端情况下的自然灾难,提出数据备份恢复方案:系统的日常灾备与恢复,当发生大灾难时,需要立即切换灾备系统,以防止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通过生产系统的系统备份数据,实现灾备系统同步,数据的同步也可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来完成。

切换系统步骤具体为:①将hds远程拷贝断开;②采用远程hmc登录灾备系统环境;③在lparb上varyonvg;④启动ha,对concurrentvg_vg的状态进行检查;⑤启动数据库,在两节点执行crsctl start crs;⑥对数据库运行状态进行检查;⑦验证数据一致性;⑧切换网络,启动灾备环境接管原生产环境。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各金融企业越来越重视灾难备份技术及应用。

该如何建立基于日益业务增长需求的容灾备份系统已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供的灾备方案针对单点故障和自然灾难情况下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恢复,有效保证银行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宿培成.金融行业基于数据库的灾备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9).
[2]高旭磊.技术创新——数据中心灾备策略[j].金融科技时代,2012(6).
[3]高曙东.银行业灾备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访国家开发银行信息科技局局长洪正华[j].中国金融电脑,2012(9).
[4]闫石,吕昱,牛梦帆.基于hp主机平台加emc/eva存储的银行业务系统灾备实现[j].中国金融电脑,2011(6).
作者简介:张殿奎,山东济南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助理工程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济南 25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