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这种内心独白,直接把我们带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坚韧。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民歌的行文一般比较通俗,词句的理解并不是很难,一些需要掌握的字词知识可安排在课前预习中解决。
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 全诗以主要篇幅描写人物对话,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成就。
学习时让学生从人物对话入手,体会其中的情感,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个性。
全诗很长,可指导欣赏关键或精彩的语段。
教法上,让学生读、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关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3)理解铺陈、排比、比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歌咏美好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运用探究法,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探究故事浪漫主义结尾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通过查字典、看课下注释,读准字音2、特殊词语先掌握古今异义:可怜、守节、自由、教训、驱使、区区、来信、处分、便利、逢迎、纷纭、交通等。
3、偏义复词:作息、公姥、父兄、父母、弟兄。
4、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通用17篇)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通用17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篇1一、教学理念:中学课本里有很多传统名篇。
它们的魅力就在于能让你百读不厌,常教常新。
我正是力图从这点动身来教《孔雀东南飞》的。
本篇是一首闻名的乐府诗。
所以,让同学了解诗歌的特征及多种表现手法,从“诗言志”的角度动身,了解刘、焦婚姻爱情悲剧及其缘由,借助人物对话体察人物性格特征及人性美是教学目标;本篇文言词语不少,特殊是偏义复词、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也必需把握。
从教学方法上,让同学读、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同学的学习主体意识是关键。
二、课堂实录其次课时师:上节课我们熟识了课文结构,了解了课文情节,特殊学习了“相”的用法和偏义复词想象。
请同学公布课后作业的答案。
生1完成“相”的用法练习,生2完成其他练习。
师生共同评点。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来重点分析人物。
我们知道刘兰芝是本文的仆人公,我们就来看看她是怎样的一般面孔,透国她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评:我在这里交代本课的目标,有助于同学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学习诗歌不能离开“读”。
只有通过读,我们才能体察到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节课我就请同学读,读有关刘兰芝言行的语段,来感悟刘兰芝。
评:交代学习方法。
生读“十三能织素”段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刘的什么?生争论。
回答:生2:本段用了排比的手法。
生3:本段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了刘的聪慧颖慧生4:本段还写出了刘的果敢刚毅,这从“妾不堪驱使,……准时相遣归”可知道。
师: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生4:我是从资料上得知的。
(课堂有笑声)真正的缘由我也不太清晰。
师:非常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能实事求是,非常好。
这个问题我来讲。
中国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
在娘家听父母的,到婆家听丈夫的,自己无真正的自由。
出嫁后没有婆家的许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
其二,她们更看重自己的贞洁。
所以“休”对一个女子意味着什么,大家应当清晰了,而自请“休”,更需要多大的士气啊。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堂实录(原创)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上课前先请两位同学朗诵《逝别》,有请万栩童、陶淼(王霈嘉)上来,开始……两位朗读的怎样?是不是声情并茂?感动了我们?诗中男女主人公如胶如膝地相爱、血泪相流的相离实在令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公认诗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个几近完美型的女人,不论是从才艺、从品貌甚至是门第等方面,她都可称得上当之无愧。
而诗中的男主人公——焦仲卿,究竟该怎样评价,这是一个一直在争论着的话题。
多年以来,确实有很多资料对焦仲卿的性格一直做负面的评价。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焦仲卿的性格有没有缺陷的方面?例如跟母亲的沟通怎样?跟妻子刘兰芝的沟通又怎样?(沟通好!沟通不好!)跟他们,尤其跟母亲说话时,焦仲卿注意方式、方法吗?(有技巧!没技巧!)这属于一个人的智商还是情商?(情商)那么焦仲卿的“情商怎样”?(情商高!情商低!)这堂课我们也说焦仲卿的“情商”。
(投影)同学们,焦仲卿的“情商”到底高还是低呢?相信在座没有一个同学会认为焦仲卿的情商是高的。
那么焦仲卿的情商低,主要表现在哪?焦仲卿的情商低,主要表现在说话无巧,就是说话没有艺术、技巧。
(投影:焦仲卿的情商太低:说话无巧)这一点不仅存在于跟自己母亲的对话中,也存在于跟妻子刘兰芝的对话中。
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就是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投影: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依据?讨论后回答。
)我们先来看看焦仲卿跟自己母亲的对话焦仲卿听了妻子的诉说后,没有冷静思考,就立即跑去跟母亲理论,甚至带有“兴师问罪”的意味:“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短短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焦仲卿的冲动。
首先,在听了妻子一面之词之后,他并没有认真思考妻子所说的是真是假,有无夸张的成分,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至少也该委婉地向母亲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吧,说不定这里面是有误会的。
焦仲卿明明知道母亲对兰芝有偏见,却在母亲面前说气话,“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在与刘兰芝成婚之后,自己的官运开始亨通,这不明摆着是说假话吗?接着,他不仅没有在媳妇与母亲之间充当一个润滑剂的作用,充当沟通者,反而发誓说要与兰芝活着时同床共枕,死了也要做夫妻,这种话一说,不是火上浇油吗?还有,焦仲卿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我媳妇是绝对正确的,为什么得不到你的垂青与宽容。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讲解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以及重复、排比等结构技巧,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意象分析
分析诗歌中的孔雀、东南飞等意象, 探讨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 值。
拓展延伸,思考探究
主题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 题和思想内涵,如爱情、自由
、生命价值等。
文化探究
探讨《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 所体现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
补充讲解
如果问题涉及到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和 示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05 教师点评与总结归纳
对学生表现的点评
积极参与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深入思考
学生们能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 主题,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和观点。
团队协作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课堂教学实录 • 学生活动与互动环节 • 教师点评与总结归纳 • 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
01 引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孔雀东南飞》的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阅读和鉴赏
讲解背景,整体感知
时代背景
介绍汉乐府及《孔雀东南 飞》产生的时代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刻内 涵。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及代表 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诗歌朗诵
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朗诵 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诗 歌的情感和韵律。
深入文本,品读赏析
文本解读
艺术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诗歌中 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说明:《孔雀东南飞》语言优美、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汉乐府的名篇。
设计本节课,我是通过学案式教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扣文本特点,凸显重点,以题带动赏析及阅读,以期达到读与练完美结合,最终实现知、情、意结于一体的新型教学设想。
课堂实录:师: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
同学知道有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呢?生1:《关雎》。
师:能不能说说其中的诗句呢?生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非常好。
其他同学还知道哪些?生2:《蒹葭》。
有这样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3: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师: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名句吗?生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师:不错。
(问全体学生)还有吗?生4:老师,我知道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这样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5:老师,这句好像不是《无题》中的,我读过李商隐的《无题》,好像没有啊。
师:李商隐有好多《无题》,你们读的不是一首,他说的也是出自《无题》。
(生笑)生6:有这样几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但是我不知道是谁写的?师:哪位同学知道呢?生7:好像是白居易的。
师:哦,《上邪》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作者不详。
不知道没有关系,大家说得非常好。
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幸福。
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化蝶双飞的梁祝,劳燕分飞的陆游和唐婉,他们演绎的都是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孔雀东南飞》)师: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学案中的乐府名句的背诵情况。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1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2004年11月21日(课前播放〈〈梁祝〉〉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回到上节课的学习氛围中,上课铃响,停止播放录音。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下!师:刚才,〈〈梁祝〉〉那哀怨的音乐把我们再次拉到那令人叹息令人感到悲惨凄迷的爱情故事中去。
〈〈孔雀东南飞〉〉之所以传唱不衰,只因为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给我们演绎一出凄迷哀婉的动人爱情故事,还颇有探究价值。
(学生有的露出迷惑的神情,有的低咕着:“不是吧,还有探究价值?”)师:(笑了)是的,还有探究价值,我们现在不防就来探究探究。
(全班学生凝神望着老师)A生:怎样探究法?(低声说)师:这同学问得好,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承担一个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探究问题必须以课本为根据,不能凭空想象;二、组长注意整理、概括,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完成了自己组的问题,也要思考别组的,不能“只扫门前雪”哦。
(师把所探究的问题投影出来,屏幕显示论题:看过、学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说刘兰芝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好儿媳,但是,为什么焦母还是决意要把她赶出家门?是谁害死了刘兰芝?)师:现在就不把这个大问题分为四小题,让同学们去探究。
第一组的问题是:刘兰芝是好媳妇的“好”,好在哪里?第二组负责刘兰芝是好儿媳的“好”,又好在哪里?第三组负责焦母为什么还要决意把刘兰芝赶出家门?第四组负责是谁害死了刘兰芝?现在给20分钟让你们探究一番。
(话刚落,全班沸腾起来了,教师到学生中参与讨论。
)(教师到第一组去讨论)A生:老师,刘兰芝的“好”遍满全篇文章,我们该摘抄原文还是概括?师:(带着微笑)任君选择,最好熊掌和鱼可兼得,因为我们除了要锻炼信息筛选能力,还要提高整理和概括能力嘛。
(到第二组去)B生:老师,纵观全文,刘兰芝对焦母不错啊,尽了作儿媳的责任了,要是现在哪个老人家有这样的儿媳,就是她的福气了。
教学实录《孔雀东南飞》实录._0283文档
2020教学实录《孔雀东南飞》实录._0283文档EDUCATION WORD教学实录《孔雀东南飞》实录._0283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孔雀东南飞》,大家对《孔雀东南飞》是不是有了点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印象啊?生:是。
(异口同声)师:好。
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猜一猜、说一说《孔雀东南飞》。
生:“猜一猜”?(有同学疑虑地说)师:嗯。
请问刘兰芝为什么要离开焦仲卿?生:老师,您说得不对。
不是刘兰芝“要”离开焦仲卿,而是被焦仲卿的母亲逼迫,被他们家赶出了家门。
请注意是“逼迫”。
(我的话音刚落,一女生就抢着说)师:好。
那么请问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要“逼迫”她呢?生:她看她不爽!(一个瘦高个子的男生说着。
“不爽”引得同学们一阵大笑。
)师:为什么看她“不爽”?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生:因为刘兰芝任性。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她婆婆说她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大家抓紧时间猜一猜。
生:因为刘兰芝与焦仲卿“门不当,户不对”。
师:有根据吗?生:刘兰芝是“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焦仲卿是“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师:还有吗?生:因为……因为……刘兰芝没有生孩子。
(一个女生低着头,红着脸,小声地说。
)生:对。
(不少同学附和着)师:为什么没生孩子就逼她走呢?(我紧逼一句。
许多同学陷入了沉思,保持着沉默。
)生:老年人都想抱孙子。
(一个大胆的男生说)师:这是事实。
那么我们从封建伦理道德来看呢?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师:什么意思?生:“无后”是大不孝,因为“无后”就是断香火,就是断子绝孙。
所以焦仲卿的母亲就找借口“逼”她走。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及反思
生 :很 有才 。
生8 :有反抗 精神 ,敢于 斗争 。 ( 师板书:反抗精神)因为她对焦仲卿 说 “ 非为织做迟,君家妇难为” 。她觉 得是婆婆故意在刁难她 .她受不了 了。 .
样 的?
生 : “ 芝仰头 答 ” 兰 。
事情是违背婆婆意志的。
师 :兰 芝 认 为 “ 不 是 自主 的 ” 我 ,
师 :同样谈到婚事的时候,她与母 亲对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生: “ 兰芝含泪 答 ” 。 师 :一个是 “ 泪答 ” 含 ,一个 是 “ 仰头答” ,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还有
生9:我 觉得 她 是通 情 达理 而 不是 具有反抗精神 .因为她是主动提 出要离 开的 ,不想让 丈夫为 难 。 师 :通情 理 ( 书 :通情 理) 可是 板
的印象是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1 :我印象最深 的是刘兰芝对爱 情 的忠 贞。 ( 师板书 :忠 贞)从 她与府 吏说的话可以看出。 “ 君当作磐石,妾 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 ' 还有就是当她被迫回娘家之前她对焦仲 卿说 “ 泉 下相 见 ,勿违 今 日言” 黄 ,体 现 了她对爱情 的无 比忠贞 。再有 她在 最 后被家人逼迫无奈只好 “ 揽裙脱丝缕, 举身赴清池” ,她愿意用死来表明她对 爱情的忠诚。 师:很好 ,那么除了忠贞你们还能
一
生4 :我认为不是。焦母说 “ 东家 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 母为汝求” “ 。 可怜体无 比”就是说长 得 漂亮 ,说 明 焦 母 不 是 怕儿 子 贪 恋 女 色,反而想给他找个更漂亮的。 师 :后 文是不 是还 有一个 地方 也提 到这 个 问题了? 哪里 ? 生5 “ :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 ”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爱情是什么?生 1:爱情是两个人相互喜欢,愿意在一起。
生 2: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幸福。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一首经典的爱情长诗——《孔雀东南飞》,看看在古人的笔下,爱情又是怎样的一种模样。
二、背景介绍师:《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当时的社会封建礼教盛行,婚姻往往受到家族、门第等因素的制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就显得尤为珍贵和令人动容。
三、初读诗歌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
(学生默读诗歌)师:好了,大家都读完了吧。
接下来,老师来为大家朗读一遍,在我朗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老师朗读诗歌)师:现在大家再来一起朗读一遍,要读出感情哦。
(学生齐读诗歌)四、文本解读师: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大家觉得这两句有什么作用呢?生 3:我觉得这两句通过孔雀的徘徊,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
师:说得很好,这两句其实是起兴的手法,以孔雀的徘徊来引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爱情。
那我们再来看刘兰芝这个人物形象,诗中是怎么描写她的呢?生 4:“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这几句写出了刘兰芝的多才多艺。
师:对,刘兰芝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子。
那她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呢?生 5:可能是婆婆太挑剔了。
师: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其实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焦母的专横霸道以及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也是导致刘兰芝被遣归的重要原因。
那刘兰芝被遣归后,焦仲卿是什么态度呢?生 6:焦仲卿一开始向母亲求情,想要留住刘兰芝。
师:对,但是他的求情并没有成功。
那刘兰芝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呢?生 7:她的哥哥逼迫她改嫁。
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3
人教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执教者、整理上传者:广东雷州市附城中学吴家栋(网名吴马克思)(前略)师:你们说说是谁害死了刘兰芝,我们揪出凶手。
生1(开玩笑):凶手是生2。
师(微笑):生2,真的是你吗?生2:生1血口喷人。
我认为是封建家长制害死她。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家长制的专横不知拆散了多少恩爱夫妻。
其中的受害者,以妇女的遭遇最为悲惨。
她们在婚姻大事上毫无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她们的婚事;一旦不为婆婆所容,即遭休弃。
所以,封建家长制是无数爱情悲剧的导演者。
生3:凶手是刘兄。
如果不是他逼着妹妹嫁给太守的儿子,刘兰芝也不会死,她会等焦仲卿来接她。
生4:我认为是焦母。
如果不是她休刘兰芝回去,她就会与焦仲卿恩爱生活一辈子。
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学生沉默了一会)师:前面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众生:有!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生5:焦仲卿也是凶手。
众生:啊?生5:因为焦仲卿太软弱了,不敢捍卫自己爱情的权利,不把刘兰芝留下来。
另外,他听说刘兰芝要改嫁后,跑去对刘兰芝说了一大堆刺激的话,说什么“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这话使刘兰芝当场立下“黄泉下相见”的誓约。
如果他那时把刘兰芝接回去的话,刘兰芝也不会死。
师:掌声哪里去了?(众生鼓掌)生6:我认为是他们的爱情害死了他们。
生7:不会吧?生6:他们太忠于自己的爱情了。
刘兰芝选择了这么一条路:既然嫁给焦仲卿,就不会再嫁其它人。
刘兄逼她再嫁,她就决定以死殉情,来捍卫自己的爱情。
师:精彩吗?众生喊:精彩!师:还有其它的凶手吗?生8:人都差不多说完了,哪会再有凶手。
生9:我认为是刘兰芝自己害死自己。
众生:啊?生9:她的生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又没有人去杀她。
她也可以选择离家出走。
众生:私奔。
(众笑)师:序言说刘兰芝是汉末人,汉代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沉默了一会)生10:有呀。
刘兰芝是东汉,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的例子了。
《孔雀东南飞》听课实录
《孔雀东南飞》听课实录授课老师:陈旭德第三课时,导入:再别康桥里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图片发自简书App这些问题哪些可以立刻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找,在第一部分中还有哪些地方是铺陈写刘兰芝的?有一个同学回答,但是没找对,老师纠正生回答:被遣归的那部分。
老师引导:后面还有吗?生:迎娶场面,十四段师:不惜笔墨描写刘兰芝,就是为了突出。
师:看后三个问题,可能我们只是停留在刘兰芝焦仲卿软弱,焦母反派,进一步思考:第九段,认真打扮难道只是为了报复焦母,激怒焦母吗?生在此处有思考师:新妇起严妆还为了谁?此处学生思考不够,似乎老师讲的太多了,学生思路没打开。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孔雀会不会飞?为什么是孔雀而不是别的鸟?生回答很好,顺势引出赋比兴的兴投影图片发自简书App师:除了这七条理由外,焦母是不用理有的,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她是家长图片发自简书App通过投影图片梳理故事情节赵按:结合自己上课的体验,这样匆匆而过似乎效果不佳图片发自简书App上述六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或者合并?哪些问题是立刻能回答的?生:回答第二问题,说刘兰芝哥哥是不讲道理的关心。
好!师:母亲能够拒绝,但拒绝不了哥哥师:第三个问题表述就有问题,先后顺序反了,应该是先答应婚事,再决定赴死,刘兰芝是在什么时候决定赴死的?师:情和孝守住了哪个?师:合葬华山傍?为什么呢?讨论十分钟。
赵按:我身边的学生问讨论哪一个呢?这时正好老师说讨论一个或几个都可以。
赵按: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旭山老师把学生问题都念完的教学案例,我觉得还是集中念一下更好,这样既能合并问题,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老师集中投影出来固然很好,很用心,但这样似乎割裂了学生的思考,老师讲的多,学生又停下了思考的脚步。
学生此时在认真讨论。
(十分钟)此时距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布置了十分钟的思考讨论。
赵按:是否有点迟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八分钟左右结束,让学生回答讨论的结果。
生:回答第五个问题,焦母就一个独子,死了之后觉得后悔,可能促成焦母的转变,这个时候发现了刘兰芝的好老师和其他人打断并不认可此观点生:就第六个问题而言,为什么还要他们二人合葬?她不是嫁给了太守的儿子吗?不合理吧?赵按:这个问题提的太好了!师:让生回答,但学生未答,老师开始自己解答。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1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有一部著名的爱情悲剧,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罗密欧与朱丽叶》师:在中国,有一首古诗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梁山伯与祝英台》师:如果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民间传说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话,那么诗歌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什么呢?生:《孔雀东南飞》师:由此可见,《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呢?请举手告诉我。
生:《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师:你看书很仔细,请坐。
刚才这位同学说《孔雀东南飞》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究竟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复述故事,举手好吗?生2: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有个小官吏叫焦仲卿,她的妻子刘兰芝很漂亮,也很能干,但是婆婆不喜欢她,因为两家人的地位相差很大。
婆婆把刘兰芝赶回娘家,刘兰芝发誓不再嫁人,焦仲卿也许诺不会负她。
但是刘兰芝的哥哥逼她改嫁,她就投水自杀,焦仲卿听说后也在院中的树上吊死了。
师:兰芝回娘家之后,有哪些人来提亲?生3:先是县令,派媒人为他的三儿子提亲,兰芝没答应。
后来是太守,派媒人为他的五儿子提亲,兰芝的哥哥动心了,逼着妹妹改嫁。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
如果用四个两字词来概括情节展的脉络,可以怎么概括?生4:被休、拜别、逼婚、自杀。
师:大家说说这位同学概括得好不好?师5:我觉得“拜别”不好,范围太小了,兰芝不仅“拜别”了婆婆,还与小姑、仲卿告别了,所以改为“惜别”比较好。
师:有道理。
师6:“自杀”不好,可以改为“殉情”师:嗯,这样一改感情就更强烈了。
“逼婚”这个词好不好?生:好。
师:我们概括情节最好统一从主人公的角度来概括,“逼婚”的主语是兰芝的哥哥,如果换成兰芝的角度,应该怎么说?生7:拒婚生8:抗婚师:不错,全文的情节线索就是:被遣、离别、抗婚、殉情。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_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_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摘要:从教学方法上让学生、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识是关键,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重分析人物,评教给学生知识只是低级关键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收益、教学理念学课里有许多传统名它们魅力就能让你不厌常教常新我正是力图从这出发教《孔雀东南飞》是首著名乐府诗所以让学生了诗歌特征及多种表现手法从诗言志角出发了刘、焦婚姻爱情悲剧及其原因借助人物对话体察人物性格特征及人性美是教学目标;言词语不少特别是偏义复词、词多义等语言现象也必须掌握从教学方法上让学生、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识是关键二、课堂实录二课师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结构了了课情节特别学习了相用法和偏义复词想象请学公布课作业答案生完成相用法练习生完成其他练习师生共评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重分析人物我们知道刘兰芝是主人公我们就看看她是怎样般面孔透国她我们能得到怎样启示评我这里交代课目标有助学生学习有明确方向学习诗歌不能离开只有通我们才能体察到诗人情感感受诗歌魅力节课我就请学有关刘兰芝言行语段感悟刘兰芝评交代学习方法生十三能织素段师段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刘什么?生讨论回答生段用了排比手法生3段用了手法写出了刘聪明颖慧生段还写出了刘敢刚强这从妾不堪驱使及相遣归可知道师你能具体释下吗?生我是从上得知(课堂有笑声)真正原因我也不太清楚师很知知不知不知是知也你能实事是很这问题我讲国古代女子地位很低娘听父母到婆听丈夫己无真正由出嫁没有婆许可是不得擅回娘其二她们更看重己贞洁所以休对女子味着什么应当清楚了而请休更要多勇气啊所以刘兰芝这举动着实可以表现她刚强、敢生回答是对是告诉我们答案但我们更要以严谨态对待凡事多问几什么就会有收获评教给学生知识只是低级关键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收益师如从诗歌表现手法上段用了生赋师对这里是赋是纵铺陈生5新妇谓府吏久久莫相忘段师段可看出刘什么?生讨论回答生6可看出刘对焦仲卿依恋情她要焦久久莫相忘其实她首先不可能忘记这段情生可看出刘兰芝痛苦情、愤激情人物亦鄙就可看出师两位学回答很我们就应这样从诗句品出人物心生7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段师请用段词概括段容生严妆师刻刘何要严妆?严妆又何事事四五通?请学们思考可以讨论学生讨论回答生5严妆是刘兰芝贯习惯爱美表现生3我认正说明刘兰芝知识理有涵养生6我认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生7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心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如才会有事事四五通表现师学们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讨论综合下这段描写不但写出人物外美更写出人物人格美美就美她能沉着、镇静临阵不乱美就美她那特别涵养下面请学齐该段学生师那代女子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我们能从得到怎样启示?请思考样可以讨论用简短表达出学生议论发言生5刘兰芝这里严妆打扮可说明她做事能有始有终因她进焦定也是精心打扮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她这种丝不苟遇事态生9刘兰芝这里严妆也可以说是焦仲卿她打扮体现了她尊是了知己而扮生0刘兰芝举动可以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遇到坎坷遇到挫折应有清醒头脑失但不能失志生刘兰芝举动告诉我们涵养对人很重要师学们讨论可谓见仁见智悟性很不错课可进行练笔评既能让学生走进又要能引导他们走出这就是语教学艺术体现该步骤正是想体现这种艺术境界实施基达到了目生新妇谓府吏二情依依师段磐石、蒲苇用了怎样修辞手法?有怎样作用?生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体现了刘对爱情坚贞学生媒人下床郁郁登郡门师难道该段对刘兰芝描写也有作用?生是师如何理?生我想如没有作用那就应当删师你回答得很对能否具体释下吗?(生沉默)师那位学能答这问题?看这问题不容易回答郡守富有吗?生当然富有师那么刘兰芝对这富有郡守感兴趣吗?生3不感兴趣她嫁给郡守完全是兄长逼迫师那她想干什么呢?生6她心思依然焦仲卿身上因临别前他们曾有誓言师所以这段铺张场面生7反衬反衬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移品格师对她没有丝毫贪慕虚荣有是对仲卿爱和忠贞这种爱和忠贞能得起任何严峻考验评这步骤实施有学被卡了是通引导方式让学生然接受知识接受感悟这语教学也是常事师节课我们共评析了刘兰芝从她身上我们多少有感悟有启发希望学们课写随笔这是二《孔雀东南飞》早已搬上了戏剧舞台能否请学们根据课结合己理用话剧形式改编这诗希望学们尝试下评所以布置这样练习是想培养学生创新识及综合能力三、教记诗作发表距今已遥远了对世纪学生对那代发生许多事然会不可理喻婚姻爱情悲剧直是学描写主题通教学让学生走进作品能真正体会人物性格独特处因学生是有灵气他们对作品人性美、人格美有着相当敏锐细微感受力重鉴赏让学生从新妇起严妆那段精美感悟人生哲理这样做比单纯欣赏主人公美更有义学生是有悟性他们说兰芝美是深有涵不仅令人愉悦也能促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珍视人生综合能力训练锻炼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更能发挥学生才智和创造力常想语教学要走出低谷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途径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收益要达到这目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观念势必行或许我这节课就是尝试。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及课程资源整合的反思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及课程资源整合的反思引述:古诗文最为核心的教学价值是“文学”和“文化”。
而教学目的和着力点,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
正如朱自清所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以文化意识为立足点,挖掘课程资源,寻求具有课程价值的主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有益处的。
一、课堂实录:师:兰芝可不可以不死呢?生:可以。
(学生讨论,找到“迎娶”一段)师:诗中怎么写的?师:迎娶场面奢华,“如云”是怎么样的情境?给你怎样的感觉呢?生:马蹄飞扬……师:你的感觉很对,青骢马的蹄子和前行的姿态不是一般驽马可比的,蹄子的动作让我们联想到云彩的特点,很好。
迎亲的队伍还有哪些,注意“婀娜”、“踯躅”“郁郁”等,总的来说,吃穿住用样样奢华,人声鼎沸,场面宏大。
我觉得兰芝可以嫁给这个人了,多好啊!地位、家境都要比原来好得多了,我要是兰芝,我嫁,气死那个焦母,(生笑),又有了更好地归宿,又报复了原来受的气,不是很好么?为什么要死呢?生:她忠于爱情生:她爱焦仲卿生:她是为情而死的……师:从大家的口气中我能感到,对兰芝忠于爱情而死是表示欣赏的,老师就太世俗了,是吧。
(板书:世俗)。
那么,至少也可以尊重兰芝,被“遣”回娘家,就按照跟仲卿的约定等呗,回自己娘家亲人身边了,不得诉诉苦,抱怨一下啊,再者说了,看着兰芝挨了欺负,这娘家人不得找到焦家算算账?生:没有,不护着兰芝……师:对,兰芝没有得到任何的安慰,只有什么?生:再嫁人。
师:是“逼”嫁(提示学生注意序中的两个词“遣”、“逼”)师:是不是兰芝娘家人都在逼呢?看清楚再回答。
生:是兰芝的阿兄逼她。
生:兰母没有逼迫……师:兰母没有逼迫么?生:有。
师:对,是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最终的结局是兰芝被逼迫出嫁,这里面兰母可能真的心疼自己的女儿,不想逼她,但她能左右女儿的命运么?大家想想,为何焦母就能任意训斥自己的儿子,而兰母却不能帮着兰芝在兄面前说说话,哪怕劝劝也好啊。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一、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民间叙事诗,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本课时从“诗言志”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语段,自己先行朗读、讨论、分析,借助人物对话梳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性格特点,教师加以引导、归纳,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
二、学情分析学生曾学习过《氓》,基本了解叙事诗的把握技巧,对《孔雀东南飞》的艺术地位通过《木兰辞》的学习有所了解。
学生普遍喜欢古诗词,但对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待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代较久远,学生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生活了解不多,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注释等疏通文本,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与人物性格。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见字词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人物塑造的方法品鉴人物性格特点,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
德育目标:依据主人公悲剧命运思考现实意义,培养执着追求、坚强勇敢、珍惜生命的美德。
四、课堂实录师:前两个课时我们梳理了重点字词,理清了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赏析了本诗的艺术特色。
今天我们一起总结梳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思考现实意义,培养执着追求、坚强勇敢、珍惜生命的美德。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本文的主要人物。
首先品鉴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提示:人物塑造的方法有哪些?以此为突破口体察人物性格特征。
生1:精明能干、孝顺。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呢?生1:第一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师:非常好,还有吗?生1:忠贞不渝:被遣回家后拒绝再嫁的情节可以体现。
敢爱敢恨:殉情部分可以体现出来。
师:应当说敢爱敢恨这也是爱情忠贞的一个体现。
还有其他的补充吗?生2:不慕荣华。
从拒绝嫁给府君的情节可以看出;做事坚决,不嫁的决定态度很坚决。
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
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在自主诵读、整体感受的基础上,我们欣赏了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这是大家发现的第一个美点。
诗歌洋溢着美,同学们有一双双发现的眼睛。
下面请同学接着谈自己欣赏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并简单说说欣赏的理由。
[探究]一.本诗主要靠人物对话发展情节,塑造性格,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物一般的言行描写,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思考,就能自得其妙。
而研讨探究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对学生阅读鉴赏不无裨益。
(一)1.生: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
(P36)(理由略)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生1:本段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
师: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铺陈吗?(生1沉默)师:心里知道不好表达,是吧。
我来解释一下,铺陈,即铺叙,详细地叙述。
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它的内容。
生2:严妆师: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学生回答。
生3:严妆是刘兰芝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
生4:我认为正说明刘兰芝知书识理,有涵养。
生5:它的作用是表现刘兰芝的自尊、外柔内刚。
生6: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生7: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
我把你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
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
这一段文字优美,请同学们倾听范读,认真揣摩品味它的妙处。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该段。
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诵下来,先背会的同学举一下手。
背诵很流畅。
(提问两个同学)我们一齐来背一遍。
声音很宏亮,语速要再慢一点,感情再浓一些就更好了。
2.师:诗中有多处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同学们能否再找出一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说明:《孔雀东南飞》语言优美、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汉乐府的名篇。
设计本节课,我是通过学案式教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扣文本特点,凸显重点,以题带动赏析及阅读,以期达到读与练完美结合,最终实现知、情、意结于一体的新型教学设想。
课堂实录:师: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
同学知道有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呢?生1:《关雎》。
师:能不能说说其中的诗句呢?生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非常好。
其他同学还知道哪些?生2:《蒹葭》。
有这样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3: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师: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名句吗?生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师:不错。
(问全体学生)还有吗?生4:老师,我知道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这样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5:老师,这句好像不是《无题》中的,我读过李商隐的《无题》,好像没有啊。
师:李商隐有好多《无题》,你们读的不是一首,他说的也是出自《无题》。
(生笑)生6:有这样几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但是我不知道是谁写的?师:哪位同学知道呢?生7:好像是白居易的。
师:哦,《上邪》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作者不详。
不知道没有关系,大家说得非常好。
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幸福。
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化蝶双飞的梁祝,劳燕分飞的陆游和唐婉,他们演绎的都是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孔雀东南飞》)师: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学案中的乐府名句的背诵情况。
我说上句,同学们对上句。
师: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人生不满百。
生:常怀千岁忧。
师:瓜田不纳履。
生:李下不整冠。
师:青青河畔草。
生:绵绵思远道。
师:恩,很好。
乐府诗中有很多名句,确实值得我去回味和珍藏。
现在我们进入讨论环节,谈论内容是学案中的自学探究及拓展延伸部分,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15分钟后)师:好,讨论结束。
现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第一题是:为故事情节各部分拟定标题。
要求模仿章回体小说标题的形式,既要概括内容,又符合人物性格。
哪一组先来发言?小组发言人1:一、刘兰芝自请遣归焦仲卿温言相劝二、刘兰芝严妆作别仲卿母怒气不止三、分手处夫妻盟誓到家来被迫改嫁四、遭埋怨兰芝表白痛失妻仲卿伤悲五、刘兰芝清池明志焦仲卿南枝殉情六、两家人悔悟求合葬警世人戒之慎勿忘师:大家觉得第一组拟写的好不好啊?生:好。
师:是不是还可以写得更好啊。
生:沉默。
师:我们要求写出性格呀,同学看一看是不是稍微改动一下,就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了呢?在《红楼梦》中有这样的回题: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我们看过这一段故事,这个薄命女是谁啊?生:是香菱。
师:对啊。
你看香菱是薄命女,作者很巧妙的就用它代替了香菱,你看兰芝什么性格呢?婆婆什么性格呢?焦仲卿有是什么性格呢?除了性格,还可以写出他们的外貌举止啊,那我们就不是单纯的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啊。
(生沉思)生1:我觉得第一组的“刘兰芝严妆作别仲卿母怒气不止”可以改成“俏兰芝严妆作别恶焦母怒气不止”。
这样能够显示出兰芝的美丽和婆婆的无理。
(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师:嗯,你们看,人物形象和性格都写出来了,非常好。
别的同学要不要也试试啊?(生笑,部分学生开始跃跃欲试)生2:老师,第一组的“刘兰芝清池明志焦仲卿南枝殉情”可以改成“痴情女清池明志薄命郎南枝殉情”,刘兰芝坚守自己的爱情,可以说是一个痴情女子,焦仲卿无力掌控自己的幸福,应该是个薄命郎吧。
(掌声热烈)师:(笑)非常好。
这个“痴情女”对“薄命郎”对的好,非常工整,又合乎人物性格。
还有哪个组再来展示一下呢?小组发言人2:一、不自专兰枝请速遣无偏斜仲卿求慎留二、著严妆新妇堂上别会大道府吏车中誓三、断来信拒嫁义郎体屈暴兄许和太守子四、魂依依清池东南枝声恨恨鸳鸯双飞鸟师:恩,我们看看这一组的答案怎么样啊?生:好。
师:好吗?好在哪里呢?生1:我觉得“魂依依清池东南枝声恨恨鸳鸯双飞鸟”,这个“魂依依、声恨恨”用的好,“依依”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缠绵爱情,“恨恨”二字写出了他们多少说不尽的怨恨啊。
师:点评的很精彩。
刚才同学们表现很好,我们应该从中总结出概述内容及写对联的方法,可以吗?生:恩。
师:好。
我们已经知道了《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这篇文章中,有几个很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么下面同学们谈谈:你最喜欢文中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小组发言人3:我喜欢刘兰芝。
师:能说说你喜欢刘兰芝的原因吗?小组发言人3: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头脑清醒、行动坚决、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她的身上凝聚了中国古代女子很多优秀的传统。
师:能结合课文具体的阐述一下吗?小组发言人3:文中写兰芝“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可以看出兰芝的美丽无双;“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可以看出兰芝的聪明能干;而她的自请遣归,以死明志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对爱情坚贞的女子。
师:嗯,兰芝的确值得我们去喜欢,去同情,她用自己的什么演绎了爱情的不老神话。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小组发言人4:我们组一直认为焦仲卿是一个可爱的人物。
(生笑)师:他可爱吗,他哪里可爱呢?小组发言人4:仲卿的性格虽不如兰芝坚强,但他和兰芝一样,也是始终忠于爱情的,对封建压迫也是反抗到底的,一开始,当焦母要遣回兰芝时,他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不仅表达了他和兰芝深厚的感情,也委婉的表示了“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态度,不得已与兰芝分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直言不讳,态度明朗。
最终他自缢于庭树,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
显而易见,这位终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骨子里充满了叛逆精神的。
小组发言人3:老师,我可以说几句吗?师:呵呵,当然可以了。
小组发言人3:我们认为焦仲卿舍弃母亲,选择“自挂东南枝”是自私的行为,从诗歌中可以看出,焦母好像除了焦仲卿,没有其他儿子了,母亲那么大年纪了,这样做至少是不孝,就是今天的社会也是不认可的。
小组发言人5:我认为过一帆同学(小组发言人3)说的对,焦仲卿没有给妻子幸福,也没有给母亲幸福,是个不成功的男人。
(生笑)师:大家怎么认为呢?生1: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是一家之言。
其实我认为焦仲卿实在是很难两全,他的悲剧更多的是时代悲剧,他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生2: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形象。
师:同学们谈的都要有道理,焦仲卿是作者以充满同情的笔触塑造了另一个正面形象,是作者歌颂的形象。
大家认为呢?生:是。
师:其他组还有补充的吗?小组发言人6:老师,我不代表我们组,我自己比较喜欢诗歌中的府吏。
(生笑)师:哦,你为什么喜欢府吏啊?小组发言人6:我觉得刘兰芝是被别人抛弃的人,可是府吏一点都不嫌弃,还为儿子求婚。
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师:你是不是觉得刘兰芝再婚就不够纯洁啊。
小组发言人6:没有没有。
我就觉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并接纳兰芝,实属不易。
(生笑)师:恩,这个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当时的社会并不认为改嫁是一件有失节操的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不是也传为美谈吗。
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初嫁卫中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后来曹操用重金赎回,改嫁官吏董祀。
别人也很羡慕啊。
生:哦。
师:我们今天也不应该歧视像兰芝这样的不幸者啊,我们应该报以同情和理解,大家说说是不是啊。
生(笑):是的。
师:好。
作者给大家塑造了如此生动的形象,那么就让我们读书声中再次鉴赏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吧。
现在请李多勇同学朗读“兰芝俨装”一节,好吗?生:好。
(鼓掌)(李多勇读。
结束,掌声)师:好,《孔雀东南飞》之所以创造出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如此动人的感染力,缘于其铺陈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现在我们结合原文,说说这些表现手法的作用,好吗?生:好。
小组发言人7:一、起兴手法的运用,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引起下文的故事并且统摄全文,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徘徊依恋的情调和凄怆缠绵的气氛。
二、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有利于人物的塑造,另一方面也给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三、浪漫主义的结尾。
诗歌结尾写两家合葬,用美丽的传说写了传说中化鸟双飞、化木连理的理想结局,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封建礼教的抗议。
(生鼓掌)师:赋这种手法,我们在初中那篇文章中学习过?生:《木兰诗》师:还记得其中的句子吗?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师:还有吗?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师:很好,那么大家想一下,浪漫主义有没有消极的作用呢?(生沉默)师:大家知道莎士比亚有一个爱情剧,也是为为捍卫爱情而殒身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生:《罗密欧与朱丽叶》。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怎样了?化蝶没有?生:没有。
师:化木连理了没有?生:没有。
师:这两种结尾有没有不同呢?生:浪漫主义和现实注意的区别吧。
师:哪一个更有批判性呢?生:现实主义。
师:是啊,中国的文学作品喜欢用浪漫主义的结尾,生时离散,死后团聚,朝夕相伴,情意缠绵。
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浪漫的结尾有“瞒”和“骗”的作用。
”事实上,是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
生:哦。
师:从安徽省潜山县城“孔雀东南飞”雕像处出发,驱车8公里,便进入了怀宁县小市镇名闻遐迩的“孔雀园”。
在这绿柳成阴的幽静处,焦刘相依而眠了1780多个春秋。
这里除了孔雀坟、还有孔雀台遗址。
岁月的洗礼,孔雀园大门两侧的楹联已经脱落,请运用你学过的对联知识,挥动大笔,为孔雀园拟写一副楹联。
我们来展示一下各组的成果,好吗?生:好。
小组发言人8:我们组有两个要展示的答案。
一个是:昔不能与子长相厮守今能得随君相依而眠一个是:梁祝化蝶千人颂,焦刘绝唱万古传。
(生鼓掌)小组发言人9:我们组的答案是:朝朝暮暮殉情黄泉执手偕老岁岁年年相依而眠孔雀相伴小组发言人10:我们组写的是:海枯石烂,此情不渝地老天荒,与子偕老师:太棒了。
其他组来挑战一下第10组,好吗?小组发言人2:夫妻到死恩未尽,焦刘化雀永缠绵。
小组发言人3:忆往昔,霸王别姬共生死;叹今朝,两情依依赴黄泉。
师:非常好。
真是百花齐放春满园啊。
有的对联写得非常工整,很好。
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同学。